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漫谈合理用药与健康
合理用药就是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
近年来,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和药物品种的迅猛增加,滥用药物造成的严重损害屡有报道。
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讨论国内用药情况,从而让大家了解如何合理用药。
一、用药观念存在的误区
2、认为药物用量越大,作用越强每种药物都有一定的效能。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达到最大效能后,即使再增加剂量,药物效应也不会增加,增加的只是不良反应。
一、用药观念存在的误区
3、迷信“打点滴”静滴具有起效快、血药浓度易控制的优点,多用于危重患者和不适宜其他途经治疗的患者。
缺点:易破坏血管的完整性,造成静脉炎、血栓形成及败血症等,并可出现药物热原反应;临床不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一、用药观念存在的误区
4、看广告用药,追求新药
有些广告为了迎合患者的心理,常扩大药物疗效,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提得较少。由于广告效应的影响,患者迫切渴望应用新药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应一味盲目追求新特药。
新药的性能和疗效,尤其是不良反应,需在临床广泛实践中不断考察,以进一步评价其安全性和潜在的危害性。其次,目前绝大部分新药是老药的复方制剂或新剂型,只是改变了剂型和用药途径,疗效并不一定增强。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生素医院内使用率≤30%。
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医院内使用率是22%-25%。
近5年中国医院使用率在67%--82%。二、抗生素的使用(二)过量使用抗生素的危害1、产生不良反应最严重的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目前我国有200多种抗生素,研究表明,每种抗生素对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伤害。
例如:
链霉素、卡那霉素可引起眩晕、耳鸣、耳聋;
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可损害肾脏;四环素易导致四环素牙损伤牙釉质等。二、抗生素的使用(二)过量使用抗生素的危害
2、损害人体器官
药物对人体各种器官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抗生素在杀菌同时,也会影响肝、肾脏功能,造成胃肠道反应等。二、抗生素的使用(二)过量使用抗生素的危害
3、产生耐药性
抗生素用得太多,会使细菌产生
耐药性。如今,耐药的超级细菌越来越多,其涌现速度已经超过抗生素的研发速度,胜利的天平正在向病菌一侧倾斜。(三)关于抗生素的几个误区
通常,普通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于病毒无效的,此时使用抗生素对病情无助。1、感冒一定要使用抗生素(三)关于抗生素的几个误区
2、新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比便宜的好老的抗生素虽然抗菌谱“窄”一些,耐药比例高一些,但抗生素讲究的是“敏感”,如果“药敏试验”证明病菌对这种抗生素敏感,即使老药一样可以立“新功”。(三)关于抗生素的几个误区
3、频繁换药抗生素发挥功效的前提是,药物在血液里的浓度和时间达到有效的水平。因此,立竿见影的效果虽然不少见,但指望用药后马上能药到病除也不切实际。
如果抗生素疗效不明显,先要考虑用药时间是否足够。提早换药,不仅无助于病情的好转,而且会造成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三)关于抗生素的几个误区
4、一旦见效马上停药抗生素有其规定的疗程。如果一有效果就停药,不仅治不好病,反而可能会因为残余的细菌作怪而使病情反复。
四、如何看待输液(一)国内输液的现状
发改委最近透露2009年中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至3.3瓶的水平。
在西方国家,输液是仅对急救患者、重症患者和不能进食患者使用的“最后给药方式”。
而在中国,输液简直成为一种就医文化,好像不输液就治不了病,以致大部分人患上“输液依赖症”。
“感冒严重,打针、吃药不管用,输液来得快”。这是目前国内很多患者的“共识”。
医生的观点:感冒是自限性疾病,一般情况下,吃点感冒药、再来点物理降温,几天就会好的;但现在大部分患者都要求给输液。如果只开口服药,患者肯定会认为医生敷衍了事,可能会遭到投诉。四、如何看待输液(二)出现过量输液现象的原因
1、患者方面:患者生病,总是想快点儿好,社会节奏快,不想慢慢养病耽误时间;跟风现象,那么多人生病都输液,我为什么不输液呢?
四、如何看待输液(二)出现过量输液现象的原因
3、环境原因:媒体、社会及整个周边环境,对输液所产生的危害做的宣传和科普太少,导致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过量输液的危害。
在几种给药方式中,输液是最危险的。输液穿透皮肤屏障,直接把药液输入血液中,需要严格的无菌处理。四、如何看待输液(三)过量输液的危害
2、不良反应强烈,易导致严重后果
输液也比口服药物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如果是口服,药物中能引起过敏的杂质可能就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掉,或无法被身体吸收。
但是输液时这些杂质却直接进入了血液,严重的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有医生表示“药物不良反应最终还是药物本身的原因,但是输液导致了这种不良反应的加剧”。(四)正确认识输液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
合理用药原则是:
能口服的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绝不静脉注射
在美国,医生对用药十分谨慎,非常重视药物副作用。一般医生不随便给病人输液,除非遇到不得已的情况。这主要有四方面原因:1、输液比较容易产生不良反应;2、交叉感染;3、为了减少病人在用药时的疼痛;4、避免病人产生抗药性。
专家认为只有3种情况必须输液:
1、吞咽困难;
2、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
3、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的情况。
那么,除了上述三种情况,其他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借用林地协议合同范本
- 包装纸盒合同范本
- 北京车辆过户合同范本
- 军事拓展协议合同范本
- 企业价值咨询合同范本
- 动产个人抵押合同范本
- 人工劳务外包合同范本
- 企业绿化合同范本
- 农业机械改装项目合同范例
- 化妆品厂家代工合同范本
- 运动康复机构跌倒风险管理措施
- 开学安全第一课主题班会课件
- 一年级珍惜粮食主题班会学习教案
- 残疾人的就业创业与自我发展
- 全套课件-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
- 医院感染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
- 新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24)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DBJ33T 1286-2022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控制标准
- 海岸动力学英文课件Coastal Hydrodynamics-复习
- 碳足迹研究-洞察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