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课件_第1页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课件_第2页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课件_第3页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课件_第4页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数发生于年龄30-50岁之间,由于子宫肌瘤多发生于生育期妇女,又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良性肿瘤之一,因而子宫肌瘤患者合并妊娠或妊娠期出现子宫肌瘤是经常需要面对的一种情况,其发病率约占子宫肌瘤的0.5%-1%,随着晚婚、晚育等婚育观念的改变,高龄孕随着超声技术在产科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诊断技术的提高以及剖宫产率的增加,妊娠合并于宫肌瘤的发现率也呈逐渐上升趋势。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已成为影响妊娠结局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孕前、妊娠期间以及分娩时如何提供咨询服务、医疗指导和实施不同处理原则和方案,是临床医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合并子宫肌瘤的孕妇属于高危妊娠,应作好孕期保健、早期发现,根据妊娠月份、肌瘤大小、临床表现等予以及时处理。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巨检

:子宫肌瘤可单个,但常为多发性。大小不一,小的只有米粒大,甚至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识别大的可达到足月妊娠子宫大,有报道甚至超过4.5kg(100磅)者。

发病机制平滑肌瘤的几种特殊生长方式(1)脉管内平滑肌瘤病:子宫平滑肌瘤组织可以进入静脉或淋巴管内,称为脉管内平滑肌瘤病。以进入静脉管内多见。

(2)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多见于妊娠期,与性激素的刺激有关。酷似恶性肿瘤的种植及转移。妊娠期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在妊娠结束后亦可部分或完全自然消退。

(3)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较罕见。除子宫肌瘤外还可合并肺、肾、四肢横纹肌、淋巴结等处转移。变性:

当肌瘤生长较快或瘤蒂形成后,易造成血供不足和营养缺乏,使肌瘤失去原有的典型结构及外观,称为变性。变性可分为良性变性和恶性变性两类。(1)良性变性:①玻璃样变性

②囊性变性③红色变性:多见于妊娠期和产褥期。④脂肪变性⑤钙化(2)恶性变性:子宫肌瘤恶变即为肉瘤变,发生率低,占子宫肌瘤的0.5%左右多见于年龄较大妇女。发病机制子宫肌瘤对妊娠的影响1.不孕不育:发生率约为20%-30%2.流产、早产: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自然流产发生率也可达20%-30%,其发生率是非肌瘤孕妇的2-3倍3.胎盘胎位异常比例增高:易致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和胎盘粘连的发生。4.胎膜早破:5.产前出血:肌瘤位于胎盘后者产前出血发生率高6.妊娠期肌瘤性疼痛综合征:腹痛在肌瘤直径>5cm时发生率高达25.6%。在孕34周以前可以通过短期应用前列腺素抑制剂来缓解疼痛。子宫肌瘤对分娩的影响1、胎位异常比例增高,难产的机率增加,手术产率也相应增加。

2、分娩过程中使产程延长;嵌顿在盆腔内的肌瘤,如宫颈肌瘤,可以使产道阻塞,造成难产。3、产时出血、产后出血。不论是经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妊娠合并子宫肌瘤都可能发生产后出血。妊娠对子宫肌瘤的影响1.子宫肌瘤增大2.子宫肌瘤变性3.浆膜下肌瘤蒂扭转、子宫肌瘤嵌顿、子宫扭转是比较少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1)子宫出血(2)腹部肿块及压迫症状(3)疼痛(4)白带增多(5)不孕与流产(6)贫血(7)其他:红细胞增多症,低血糖,一般认为与肿瘤产生异位激素有关。鉴别诊断1.子宫腺肌病及腺肌瘤2.妊娠子宫3.卵巢肿瘤4.子宫恶性肿瘤5.子宫肥大症6.子宫内翻

7.子宫畸形8.盆腔炎性包块

辅助检查1.超声检查

2.诊断性刮宫

3.宫腔镜检查

4.腹腔镜检查5.放射学检查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处理早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处理

早期妊娠阶段,一般不对子宫肌瘤作处理,定期观察,如果子宫肌瘤很大,估计继续妊娠出现并发症的机会较多,孕妇要求人工流产或属计划外妊娠者则可以终止妊娠,短期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或人工流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女性应先避孕1-2年再考虑妊娠。中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处理妊娠中期后,观点并不一致,一般认为,无论肌瘤大小、单发还是多发,宜首选在严密监测下行保守治疗。如子宫肌瘤影响到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或者发生红色变性,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发生子宫肌瘤蒂扭转坏死、子宫肌瘤嵌顿,出现明显压迫症状者,则需行肌瘤剔除术,手术最好是在妊娠5个月之前施行。妊娠期子宫肌瘤变性的处理妊娠期由于受到体内高浓度的雌、孕激素的作用,子宫肌瘤迅速增大,瘤体供血不足,致子宫肌瘤退行性变,其中以红色变性为多见,约占所有变性的40%,红色变性多发生于直径大于6cm的肌瘤,且大多数发生在妊娠中晚期,患者表现为发热、腹痛、呕吐、局部压痛及白细胞升高而出现急腹症,如果出现上述情况,不仅孕妇不适,还有可能因刺激而导致流产或早产,患者应立即住院治疗。妊娠期肌瘤发生红色变性确诊后可采用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冰袋冷敷下腹部以及适当应用镇静剂、止痛剂,予预防感染等处理,多可在7-14天内自行缓解。如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孕早、中期,可行肌瘤切除,术后保胎治疗;妊娠晚期,可在切除肌瘤的同时行剖宫产术。妊娠合并浆膜下子宫肌瘤扭转的处理

在妊娠期,随着子宫增大,带蒂的浆膜下肌瘤则易发生扭转,其发生率要高于非妊娠时期,可表现为慢性或急性蒂扭转,均可导致肌瘤坏死、感染,而引起急腹症表现。

妊娠期浆膜下肌瘤蒂扭转首先亦可考虑短期保守治疗,如予休息、预防感染、加强监测等处理,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后有解除扭转者,但如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应及时行手术治疗,行肌瘤剔除术。妊娠期子宫肌瘤剔除术孕期行肌瘤剔除术的手术适应征有:①肌瘤大,增长快,易发生红色变性。②肌瘤已成为继续妊娠的障碍。③认为肌瘤可能是既往流产、早产的原因。④症状多,经常有腹痛、宫缩、阴道出血,或肌瘤退行性变严重,刺激腹膜有急腹痛、低热等症状。⑤肌瘤与胎盘位置接近,易产生收缩不良致产后出血及胎盘滞留。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分娩方式的选择子宫肌瘤患者分娩方式一方面取决于产科的情况,如胎位、产力、产道、胎儿大小等因素,另一方面取决于子宫肌瘤的部位、大小等。合并子宫肌瘤的孕产妇如有下列情况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①胎位不正,如臀位、横位;②宫颈肌瘤或肌瘤嵌顿在骨盆腔,阻碍胎先露下降或影响宫口开大者;③孕前有肌瘤剔除史并穿透宫腔者;④B超检查提示胎盘位于肌瘤表面,可能引起胎盘剥离后血窦难以闭合致产后出血者;⑤有多次流产或早产史,胎儿珍贵者。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患者选择何种分娩方式,主要依据子宫肌瘤剔除术距妊娠和分娩的时间间隔、肌瘤剔除术时切开子宫的深度及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子宫肌瘤的部位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剖宫产术中对子宫肌瘤的处理原则子宫肌瘤患者如果因为产科因素或者因为子宫肌瘤的存在导致产程受阻,应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剖宫产术中行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但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