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龙口市(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阶段性测试初一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带答案)一、书写与卷面(3分)1.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二、积累与运用(31分)1.根据专题,理解课文,默写填空。【专题一名诗如歌】(1)“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漂泊异乡游子的思乡之歌。(2)“____________________,脉脉不得语。”这是织女对牛郎含而不露的离别之歌。(3)“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这是诗人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豪迈之歌。(4)“___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诗人不向恶势力妥协的坚贞之歌。(5)“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这是诗人敢于攀登的进取之歌。(6)“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诗人理想破灭的孤寂之歌。【专题二名言如师】(7)“________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让我们懂得了读书和实践的重要。(8)“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_________,或轻于鸿毛。”告诉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答案】①.不知秋思落谁家②.盈盈一水间③.任尔东西南北风④.粉骨碎身浑不怕⑤.会当凌绝顶⑥.独怆然而涕下⑦.书到用时方恨少⑧.重于泰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盈、碎、浑、凌、怆、涕、泰。2.根据语境,标拼音写汉字。(1)他曾见过跌进黄焖________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áo________粥常见的事。(2)数_______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jiāng_______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shì

________。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shì________架桥,为民造福。(3)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jù

_______的变化,孤独而惆怅________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4)董存瑞dèng_______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_______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答案】①.mèn②.熬③.shǔ④.缰⑤.噬⑥.誓⑦.遽⑧.chàng⑨.瞪⑩.bèng【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黄焖鸡,huángmènjī‌。‌是一道属于鲁菜系的家常菜品,起源于山东省济南市。主要食材是鸡腿肉,配以青椒、土豆、香菇等焖制而成,味道鲜美嫩滑。熬粥,áozhōu,用小火慢煮的方式将米等食材煮成粥。数不清,shǔbùqīng:数量太多,无法计算清楚。脱缰,tuōjiāng,指马等牲畜挣脱缰绳,常用来形容事物不受控制。吞噬,tūnshì,吞食,比喻消溶、湮灭,这里指江水将百姓吞没。发誓,fāshì,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急剧,jíjù,指快而剧烈,急速。惆怅,chóuchàng,形容伤感、失意的样子。瞪着,dèngzhe,睁大眼睛注视,常表示愤怒、不满等情绪。迸射,bèngshè,由内而外地突然射出,这里形容目光强烈地射出。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这句话运用的描写方法是外貌描写。B.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博览会。——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C.“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域和民族特点,浇灌出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民俗之花。——这句话标点符号运用正确。D.我国古代对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称谓:“及笄之年”指女子满18岁,“弱冠之年”则是指男子到了20岁。——这句话的表述是正确的。【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D.有误。及笄之年,jíjīzhīnián,意思是指女子满了15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故选D。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表意不相同的一项是()A.足球赛马上要开始了,候场区人头攒动。开放时间一到,球迷们鱼贯而入。没过几分钟,候场区的球迷所剩无几。B.同学们各有爱好,李燕倾心于古典音乐,宋明钟情于体育运动,韩文热爱绘画。C.一阵狂风吹来,江面上顷刻间掀起了巨浪,一瞬间,电闪雷鸣,十分吓人。不一会儿,倾盆大雨从天而降。D.学校运动会上,丁丁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东东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小军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词语。A.人头攒动: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侧重于人群密集的状态。鱼贯而入: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进入,强调进入的先后顺序和有序性。所剩无几:意思是剩下的没有多少了。表意不同;B.倾心:全身心地向往、爱慕,对某事物投入情感和关注。钟情:感情专注,特别喜爱。热爱:形容爱的程度很深,对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和感情。这三个词都表达对事物的喜爱之情。C.顷刻间:极短的时间,一下子。一瞬间:形容时间极短暂。不一会儿:表示时间间隔不长。这三个词都用来形容时间过得很快。D.勇夺第一:勇敢地争取到第一名。喜获金牌:高兴地获得了第一名(金牌通常代表第一名)。摘得桂冠:取得第一名的成绩,“桂冠”在古代希腊人授予杰出的诗人或竞技的优胜者,现在常用来指代第一名。这三个词都表示在比赛中获得第一名。故选A。5.过中国节日,品传统民俗。元宵观灯、端午吃粽子、中秋赏月、重阳登高……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文化韵味,请完成下列传统节日相关任务。(1)请选择一种中国传统节日,参考例句的结构和内容,仿写句子。例句: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端午节,家人团聚过节,弟弟却说:“年年都围在一起吃粽子没意思。”你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50字左右)【答案】(1)示例:月圆中秋家家团聚吃月饼(2)示例:我们一家人一起过节,大家吃粽子,聊习俗,既增加知识又其乐融融,多好啊!【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仿写。这是一道关于传统节日的仿写题。破题点在于先选一个中国传统节日,然后按照例句“(节日特色物品相关的形容词)+节日名称,(叠词)+(与节日相关的场景或活动)”的结构进行仿写。中国传统节日众多,像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都可选择。例句中“粽香”是与端午节粽子相关特色形容词,“端午”是节日名称,“声声”是叠词,“锣鼓赛龙舟”是端午节常见的活动场景。示例:红火春节,阵阵鞭炮辞旧岁【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劝说词。这是一道情景应对题,任务是针对弟弟觉得端午节吃粽子没意思这一观点,进行劝说。破题关键在于既要理解弟弟感受,又要从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家庭团聚意义等角度,以亲切的语气说服弟弟。理解共情:先表达对弟弟觉得吃粽子没意思这一感受的理解,拉近与弟弟的距离。阐述意义:从端午节的历史文化价值出发,说明它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再强调家庭团聚过节的温馨,这是增进亲情的好时机。引导态度:用积极的话语引导弟弟以新的视角看待端午节,感受其中的乐趣。示例:弟弟呀,我懂你。可端午节不只是吃粽子,它藏着古人智慧和美好期盼呢。一家人聚在一起,多温馨,咱们换个角度,乐趣可多啦!6.六(2)班要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举办《鲁滨逊漂流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班级读书会,邀请你参加。【活动一:交流名著人物】(1)假如你是一名年轻的革命战士,上级派你去送一份非常重要的机密文件,你想邀请《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的哪个人物与你组队前往?结合该人物的经历和性格,说说你邀请他(她)的理由。【活动二:交流经典情节】ㅤ(2)除了下文选段,鲁滨逊在荒岛上为了生存还做了其它事情,选择你知道的四件事简要概括。由于缺乏适当的工具,一切工作进行得特别吃力。我花了差不多整整一年的时间,才把我的小木栅或围墙建筑好。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又何必介意呢?何况筑完围墙,又有什么其它工作可做呢?至少我一时还没有想到要做其它什么事情,无非是在岛上各处走走,寻找食物而已。这是我每天多多少少都要做的一件事。我开始认真地考虑自己所处的境遇,并把每天的经历用笔详细地记录下来。我把当前的祸福利害一一加以比较,以使自己知足安命。我按照商业簿记的格式,分“借方”和“贷方”,把我的幸运和不幸,好处和坏处公允地排列出来。祸与害:我流落荒岛,摆脱困境已属无望;唯我独存,孤苦伶仃,困苦无状;我与世隔绝,仿佛是一个隐士,一个流放者;我没有人可以交谈,也没有人能解救我。福与利:唯我独生,船上同伴皆葬身海底;在全体船员中,我独免一死;上帝既然以其神力救我一命,也必然会救我脱离目前的困境;小岛虽荒凉,但我尚有粮食,不至饿死。【答案】(1)示例:我选哈利·波特。哈利·波特发现自己和伏地魔两者无法并存于世之后,就肩负对抗伏地魔的使命。他与罗恩、赫敏一起寻找、销毁魂器,决战时获得多数教授和学生的支持,打败伏地魔。有这样重友情、勇敢善良、诚实坚强、有正义感、责任感、爱憎分明、敢于同恶势力做斗争的伙伴组队前往,我一定能顺利完成任务。(2)示例:①种大麦和水稻,获得一个稳定的食物来源。②成功驯养山羊,得到了固定的美食。③几经失败做成陶器,用来盛放各种食物等。④用收获的粮食烘烤面包,改善了自己的饮食。⑤驯化野人,使之成为自己忠实的仆人。⑥及时将搁浅船中可用的东西搬到岸边,使之成为今后生活的物质基础。⑦伐倒一棵树,花了两年时间,造成一只独木舟,进行沿岛航行。⑧每天用刀子在方柱上刻一个斫痕,来计算年月日。⑨设法用水手的值夜衣改制了两件背心,用来抵御太阳的照射。⑩用山羊皮制成帽子、外衣和裤子,用来抵御寒冷。⑪患病时,咀嚼烟叶,治好了自己的病。(为了生存的事例)【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理解与运用。解题关键在于精准把握《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人物的经历和性格特点,并将其与完成机密文件运送任务所需的品质相联系。如选哈利・波特,小说中阐述哈利发现与伏地魔无法并存后,便肩负起对抗伏地魔的使命。他在寻找、销毁魂器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出重友情的一面,与罗恩、赫敏紧密合作,不离不弃。在面对强大的伏地魔及众多困难时,勇敢善良、诚实坚强的性格使他毫不退缩。他深知自己的责任,爱憎分明,坚决与恶势力做斗争。这些优秀品质对于完成机密文件运送任务至关重要,因为任务中可能会遭遇各种危险和困难,需要队友有坚定的信念、勇敢的行动以及可靠的人品。所以选择哈利・波特组队,能增加任务成功的几率。示例一:我选赫敏・格兰杰。赫敏成绩优异,知识储备丰富,在面对诸多难题时总能凭借所学想出解决办法。像在寻找魂器的过程中,是她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为大家提供关键信息,推动进程。她做事严谨细致,思维敏捷,面对突发状况能迅速分析并做出应对。在送机密文件的任务里,她能凭借丰富知识提前预判可能遇到的风险,以严谨态度确保文件安全,敏捷思维助力我们巧妙化解危机,有她组队,任务完成的把握会大大增加。示例二:我选罗恩・韦斯莱。罗恩出身于魔法世家,有着丰富的魔法知识和实践经验。在与哈利共同对抗伏地魔的历程中,他始终坚定地站在哈利身边,不离不弃,展现出了无比忠诚的品质。例如在魂器的探寻之旅中,尽管遭遇了诸多艰难险阻,甚至有时会产生自我怀疑,但他最终还是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回归团队,继续并肩作战。他性格幽默风趣,在紧张压抑的环境中,总能用诙谐的话语缓解气氛,给大家带来轻松和鼓舞。在执行机密文件运送任务时,忠诚的罗恩会全力守护文件与我,确保任务不被泄露。而他的幽默,也能在漫长枯燥且充满压力的行程中,帮助我们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状态,大大提高任务成功的可能性。【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概括。解题时要从鲁滨逊在荒岛上的诸多活动中,筛选出为了生存而进行的关键行为。鲁滨逊在荒岛上为了生存做了诸多事情。如“播种粮食作物”,他在荒岛上发现了大麦和稻子,便将其收集起来播种,历经多次尝试,终于成功收获粮食,这为他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解决了生存的首要问题——食物短缺。“驯养野生动物”,鲁滨逊发现岛上有山羊,便设法将其捕获并加以驯养,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牲畜群,从此有了稳定的肉食和羊奶供应,进一步丰富了食物种类,改善了饮食结构。“制造生活器具”,面对生活的需要,他尝试制作陶器。经过多次失败,他不断总结经验,最终成功烧制出实用的陶器,用于储存和烹饪食物,极大地方便了生活,提高了生存质量。“搭建安全住所”,刚到荒岛时,鲁滨逊为了保障自身安全,抵御野兽和恶劣天气,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搭建住所。他先是选择合适的地点,然后用树木、藤蔓等材料,精心构建了一个坚固的木栅和围墙,为自己打造了一个安全的栖息之所。“探寻淡水来源”,水是生命之源,在荒岛上找到可靠的淡水来源至关重要。鲁滨逊踏上荒岛后,便积极探寻淡水。他沿着海岸线行走,仔细观察地形,发现了一些小溪流。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因为他知道溪流的水量可能会随季节变化。于是,他深入岛内,翻山越岭,寻找更稳定的水源。终于,他在一个山谷中发现了一处泉水。为了确保能持续获得干净的淡水,他用石头和泥土在泉水周围修建了简易的蓄水池,将泉水收集起来,防止水源受到污染。鲁滨逊对淡水来源的探寻及保护措施,解决了他在荒岛上生存的关键问题,为他的长期生存奠定了基础。“尝试种植草药”,在荒岛上,生病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因为缺乏医疗条件。鲁滨逊深知这一点,于是他开始尝试种植草药。他凭借自己在过往生活中积累的一些草药知识,以及在岛上的观察,辨认出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他将这些植物移植到住所附近,精心照料,浇水、施肥、除草。在种植过程中,他不断记录各种草药的生长情况和特性,观察它们在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当自己生病时,他就尝试用这些草药进行治疗。例如,他曾因感染风寒而身体不适,便用自己种植的草药熬制汤药,最终缓解了症状。种植草药这一行为,体现了鲁滨逊积极应对生存挑战的智慧,为他在荒岛上保持健康提供了一定的保障。这些行为充分展现了鲁滨逊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强大的生存能力,每一项行动都对他在荒岛上的生存起到了关键作用。可据此作答。三、阅读(36分)(一)古诗阅读(4分)东栏①梨花宋˙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②。【注】①东栏:指诗人当时居住的庭院门口的栏杆。②清明:清澈明朗。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淡白”状梨花、“深青”状柳叶,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色彩极其鲜明。B.第二句运用静态描写,用满城飞舞的柳絮表明梨花盛开的季节,烘托出春意之浓,春愁之深。C.第一、二两句,用“柳絮飞”呼应“柳深青”,用“花满城”呼应“梨花淡白”,写出了春末夏初的景物特点。D.“一株雪”赋予梨花以神韵,把咏梨花与自咏结合起来。其实,这“一株雪”正是诗人自己的化身。8.诗句“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诗人以梨花自喻,直抒胸臆地寄托了自己______的节操。【答案】7.B8.示例:清正坦荡(清廉正直)【解析】【导语】苏轼《东栏梨花》,前两句绘春景,柳青衬梨白,柳絮飞舞、花满全城,春意盎然。后两句由景入情,以梨花自喻,借叹人生能有几次清明,抒发对人生短暂与高洁品性的感慨,情景交融,韵味悠长。7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辨析。B.有误,第二句“柳絮飞时花满城”运用的是动态描写,并非静态描写,通过柳絮飞舞、梨花满城的动态画面,烘托出春意之浓等,而不是静态描写;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情感主旨。“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意为:我心绪惆怅,恰如东栏那一株白如雪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将这纷杂的世俗人生,看得多么透彻与清明。从梨花的特质象征来看:梨花颜色淡白如雪,纯净洁白,没有杂色。在传统文化中,白色常被视为纯洁、正直的象征,就像人们常用“洁白无瑕”来形容一个人品德高尚、没有污点。诗人将梨花比作雪,以这洁白的梨花自比,暗示自己有着像梨花一样纯净、不沾染世俗污垢的品质,如同清正廉洁之人,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不被世俗的名利诱惑所玷污,保持着自身的纯净与正直。从“清明”的寓意来看:“人生看得几清明”中的“清明”,既指梨花盛开时的清澈明朗之景,也指人内心的清明透彻。诗人借梨花来感慨人生,希望能够像梨花一样,在短暂的人生中保持内心的清明,看清世间的纷扰,不被世俗的浑浊所迷惑。这种对清明的追求,正是清廉正直之人所追求的境界,他们秉持着公正、廉洁的原则,行事光明磊落,不做任何违背良心和道德的事情,力求让自己的人生如同这清澈的梨花一样,洁白无瑕,清正坦荡。(二)文言文比较阅读(6分)【甲】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学弈》节选)【乙】祖莹字元珍,范阳道人也。莹年八岁能通《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嗜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童仆,俟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澜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北史·列传第三十五》节选)9.解释下列加点词。(1)虽与之俱学()(2)尤好属文()10.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11.【甲】【乙】两文都与“学习”有关,【甲】文用二人学弈的小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的道理;【乙】文则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答案】9.①.一起②.特别、尤其10.他的父母担心他生病,禁止他这样做,却不能使他停止读书。11.①.示例:学习要脚踏实地(专心致志)②.学习要肯下功夫(勤奋刻苦)【解析】【导语】《学弈》与《祖莹好学》虽篇幅短小,却意义深刻。《学弈》借两人学弈的不同态度与结果对比,直白地阐述专心致志对学习的重要性;《祖莹好学》则以祖莹勤奋苦读的具体事例,展现出勤奋刻苦能助力学业有成,两文从不同角度为学习之道提供了生动借鉴。【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1)句意:虽然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一起学习下棋。俱:一起。(2)句意:他尤其喜欢写文章。尤:特别、尤其。【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恐:担心,害怕;成疾:成为疾病,即生病;禁:禁止;止:停止。【11题详解】本题考查启示道理。结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可知,同样是跟弈秋学习下棋,一个人专心致志,另一个人却三心二意,结果两人的学习效果截然不同,专心的人学得好,分心的人学得差。由此可知,【甲】文用二人学弈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结合“好学嗜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童仆,俟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可知,祖莹热爱读书,夜以继日,甚至在父母禁止后,还偷偷藏火种,趁父母睡后读书。由此可知,【乙】文通过祖莹的事例告诉我们学习要肯下功夫(勤奋刻苦)的道理。【点睛】参考译文:【甲】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有天鹅将要飞来,想要拿弓箭去射它。这个人虽然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一起学习下棋,但棋艺比不上人家。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人家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乙】祖莹,字元珍,是范阳遒县人。祖莹八岁的时候就能理解《诗经》《尚书》的内容,十二岁成为中书省的学生,他热爱学习,喜好读书,夜以继日地读书学习,他的父母担心他因此而累出病来,禁止他这样做,却没能使他停止读书。他经常偷偷地在灰堆里藏上火种,赶走书童仆人,等到父母睡觉之后,就点燃火种来读书,用衣服和被子遮盖住窗户,害怕漏出光亮,被家里人发觉。因为这样,他的声誉越来越大,里里外外的亲属都称他为“圣小儿”。他尤其喜欢写文章,中书监高允常常感叹说:“这个孩子的才能和器量,不是一般学生所能比得上的,他最终一定会有远大的前程。”(三)现代文阅读Ⅰ(9分)悬崖上的少年胡宝林①12岁那年,在4月的某一天,我走了十多里山路去南山里一个叫三十盘的地方挦(xián,扯,拔)韭菜,已经到下午3点了,鋬(pàn)笼里依然只有细细一撮,我心里有些焦急。②我看到悬崖上部有一处缓坡,绿绿的,那是不是韭菜?③悬崖似乎不宽,两边是荆棘簇拥的杂木林。我顺着一边山坡往上爬了一个多小时,估计接近悬崖顶了,便拨开荆棘钻进杂木林。在杂木林埋藏着的几段巨石之上,我发现了几簇韭菜,瘦瘦的,却让人心生希望。我踩着杂草,绕到巨石上,将那几簇细韭菜一根一根挦了,放到鋬笼里,又在树林里爬上爬下继续寻找。④从几十丈高的悬崖往下看,就仿佛直直立在天地之间,我有些头晕。在十几米远处的上方,崖石有些微凹平缓,上面蓄了些土,土上长着一丛丛茂密的绿叶子,是韭菜!我望着悬崖,对韭菜的渴望终于战胜了恐惧。我脱掉布鞋,光着脚,手指抠着石头,脚趾紧紧抠着石头上些微的突起,一步一步,往斜上方爬去。在巨大的石崖上,我像一只蚂蚁一样,往前缓缓挪动,终于爬到了缓坡处。⑤这片韭菜长在土苔藓上,绿森森的,叶宽膘厚又修长,密密麻麻。我还是第一次见韭菜长得这么粗壮!像发现宝藏一样,我趴跪在地上,用大拇指、中指、食指捏住一根韭菜根部,轻轻提撅,“咯吱”,韭菜就断了。挦了一小把后,我将韭菜换到另一只手里,放到身侧,再继续挦。过了一阵,终于将韭菜挦完。我脱下外套,将那堆韭菜小心包好,用袖子缠扎在腰后。⑥悬崖上不敢久留,回!⑦此时,我才意识到,比爬上来更难的是退下去。上的时候,身体平衡,还能抬头看路;退的时候,我感觉整个身体似乎在往下掉,又不敢朝下看,只能摸索着退。我探出脚去,把身体慢慢交给腿脚,让自己落在了崖壁上。我的脚趾依然紧抠着崖壁,手指紧抠着石壁上的小突起,但由于手心出汗,手指抠不紧。我缓缓地,一点一点移动脚、腿、腰、肩、手、头,感觉自己就像一张皮影贴在石崖上,一阵风来就会被轻轻吹走。我觉得身躯慢慢变得酥软了,脊背上冒出了汗,额头上也冒出了汗。我甚至后悔了,如果掉下去怎么办?我想到了父亲、母亲……⑧慢慢地,我冷静下来,把自己整个交给下意识,一点一点移动脚、腿、腰、肩。不知道过了多少时辰,仿佛一个世纪那么久,当杂草出现在身侧,我一脚踏到树林边缘,身体终于离开崖壁时,我猛地坐在了草上,大脑一片空白……⑨回到家,我强烈地想把刚才的经历告诉父母。⑩母亲在地里栽辣椒,回来时天已黑了,她满身疲惫,腰痛得都直不起来。我赶紧帮她烧水热搅团,下午的事就没跟母亲说。我择了一大把韭菜,母亲将它炒了,山韭菜耐炒,有种特别清新的香味。⑪晚上九点时,院里传来“咚”的一声,一根松木檩被扔在了院里。父亲从南山林场扛木头回来了。父亲古铜色的脸庞上全是汗水,衣服也被汗水浸透,他的胳膊上是荆棘划出的一条一条的血道,一根手指上还缠着胶布。⑫我知道,是因为得到了上级对南山林场的伐木指标,父亲才每天早晨5点多出门,走几十里山路,在南山林场的松木沟里,将树伐倒、蜕皮、火燎,然后一步步扛到梁上,办手续,再走几里山路回来的。第二天早上,他把檩条交到村委会,能换回5块钱。家里花钱的地方多,他就选收入高但又最粗重最费力气的檩条来扛。⑬吃搅团时,父亲把一筷头韭菜塞进嘴里嚼了下,对我笑了,目光里有一种暖意。⑭二十年后的一个春天,我从城里回到老家,意外邂逅了一丛韭菜,我挦回家来,给父亲说起悬崖上的往事。⑮父亲笑了笑,说:“那晚,我把韭菜一夹在筷子上就知道你上了那里。三十盘的那道悬崖,你爷爷小时候攀过,我小时候也攀过……”(选自《西安晚报》2023年11月15日,有删改)12.文章讲述了“我”挦韭菜的往事,请按故事情节发展,补全下面填空。13.文章第⑨段中说道“我强烈地想把刚才的经历告诉父母”,可最后又没有说的原因是_____14.结合语境,“在巨大的石崖上,我像一只蚂蚁一样,往前缓缓挪动,终于爬到了缓坡处。”这句话运用__________修辞,形象写出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现我挦韭菜的困难。15.联系上下文,第⑬段画线句“父亲把一筷头韭菜塞进嘴里嚼了下,对我笑了,目光里有一种暖意”中父亲对我有暖意的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示例:(1)内心焦急(2)在几段巨石之上,我发现了几簇韭菜(3)渴望战胜恐惧13.示例:母亲回家时已满身疲惫,我不想让母亲再为我的冒险担心。14.①.比喻②.示例:渺小和挪动缓慢15.示例:父亲知道我克服恐惧独自一人攀过了三十盘的那道悬崖,我体谅家人的懂事也让他欣慰。【解析】【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叙述12岁少年冒险爬上悬崖挦韭菜的经历,以及他回到家中与双亲互动的细节,展现了少年家庭生活中的艰辛与温情。文章不仅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少年在悬崖上的心理历程和冒险精神,还通过与父母的交流反映出家人间的隐秘理解和爱护。结尾处揭示的父亲曾经有过相同经历的细节,增加了故事的温度与深度,体现出一种家族传统与情感传承的韵味。【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情节概括。第(1)空:已知题干信息“直到下午3点,只挦了细细一撮韭菜”可定位到文章第②段“已经到下午3点了,鋬笼里依然只有细细一撮,我心里有些焦急”,由此可概括心理为:内心焦急;第(2)空:已知题干信息“心生希望”可定位到文章第③段“在杂木林埋藏着的几段巨石之上,我发现了几簇韭菜,瘦瘦的,却让人心生希望”,由此可概括事件为:在几段巨石之上,我发现了几簇韭菜;第(3)空:已知题干信息“在微凹平缓的崖石上发现韭菜”可定位到文章第④段“十几米远处的上方,崖石有些微凹平缓,上面蓄了些土,土上长着一丛丛茂密的绿叶子。是韭菜”,根据“我望着悬崖,对韭菜的渴望终于战胜了恐惧”可概括心理为:渴望战胜恐惧。【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根据第⑦段“退的时候,我感觉整个身体似乎在往下掉,又不敢朝下看,只能摸索着退”“我觉得身躯慢慢变得酥软了,脊背上冒出了汗,额头上也冒出了汗。我甚至后悔了,如果掉下去怎么办”可知,我在悬崖上经历了非常惊险的一幕;根据第⑩段“母亲在地里栽辣椒,回来时天已黑了,她满身疲惫,腰痛得都直不起来。我赶紧帮她烧水热搅团,下午的事就没跟母亲说”可知,母亲在忙完回家已经满身疲惫,我不想再让母亲为我的惊险的经历担心,体现了我对母亲的体谅。【14题详解】本题考查词句赏析。画线句“像一只蚂蚁一样”是把我比作了蚂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前句“在巨大的石崖上”可知,此处突出了我的渺小;“往前缓缓挪动”写出了我在巨大的岩石面前,挪动非常的缓慢,表现出我挦韭菜的困难。【1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根据第⑦段“退的时候,我感觉整个身体似乎在往下掉,又不敢朝下看,只能摸索着退”“我觉得身躯慢慢变得酥软了,脊背上冒出了汗,额头上也冒出了汗。我甚至后悔了,如果掉下去怎么办?”第⑧段“ 身体终于离开崖壁时,我猛地坐在了草上,大脑一片空白”第⑮段“三十盘的那道悬崖,你爷爷小时候攀过,我小时候也攀过”可知,当父亲在吃到韭菜的时候就知道,孩子已经独自攀过三十盘的那道悬崖,那道悬崖父亲当年也攀过,他自然知道里面的艰险,此刻孩子完完整整坐在他的眼前,他为自己的孩子能够克服恐惧,获得成长,而感到开心,同时他的笑也是对孩子的一种肯定。(四)现代文阅读Ⅱ(9分)你是不是手很疼①第一次干农活,是16岁那年。之前上学,很少正式干过田里的活,虽然勇气挺大,可心里还是很没底。②一上场,面对无边无际的谷田,我在手心里吐口唾沫,紧握镰刀就冲上去。紧赶慢赶,咬牙坚持,终于在没有被落后多远的情况下,结束了一天的劳动。当时心里极为兴奋,几乎是跑回家,向家里人炫耀战绩。家人多为我高兴,只有母亲抓起我的手说:“现在是不是手很疼?第一次使镰刀,肯定要磨手的!”那个时候,我手掌上全是水泡,钻心地疼。③我是在多年后的一个午后,躺在床上看一本书时,想起这件往事。书中的一篇文章里,一个母亲说了类似的一句话。一个拳击手,历经艰难夺得冠军时,别人都纷纷打电话祝贺,只有他母亲在电话里心疼地问:“孩子,你现在是不是手很疼?”④也许,只有最疼爱你的人,才不会注意你的荣誉和成就,而是先想到你疼不疼、累不累。他们不会锦上添花,却总是用最真实的关爱,温暖你虚幻背后那颗孤寂的心。⑤那年,我高考前生病,有一门没考,分数也勉强够了一所大专,不甘心,便回学校复读。在补习班里,起初还满怀斗志,可时间一长,受一些同学的影响,便开始懈怠起来,还学会了吸烟。一天课间,我叼着一根烟优哉游哉地站在教学楼下的大厅里看热闹。忽然听到楼梯处有脚步声传来,转头一看,是校长。⑥情急之下,我把还剩一半的香烟,一咬牙攥进右手心里。校长走到我身边问怎么不去出操?我说肚子疼。校长看了我一眼,说:“我认得你,你的作文是学校写得最好的,听说你因为生病没考好,在补习班要好好学啊,你会考个好学校的!”我皱着眉连连点头。这时,操场上的学生们都涌进来。校长一把拉起我的右手,让我和他去办公室,手疼得钻心,心里也很忐忑。一进门,校长说:“手很疼吧?快把手张开!”右手心里,那半根烟已经揉搓得碎了,掌心好几个泡,沾满了烟灰。校长叹了口气,给我清洗,然后找出纱布给我包扎上。那一刻,心里的痛,甚于手上的痛。⑦最后校长和我说:“我下楼的时候就看见你抽烟了,也看见你把烟攥在了手里。我没有制止你,是想看你到底能忍多久。孩子,我知道你原来的成绩很好,也知道你现在那种失落。可是你连烟头烫手的疼痛都忍住了,还有什么挺不过来的呢?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就丧失斗志!”我的眼中忽然蓄满了泪水。⑧正因为校长的那句“手很疼吧”,我开始改变。我知道,我生命中的两次被问及手疼,一次是:我懂得了______,另一次是:我懂得了______。哪次都是直入心灵的暖,有着不被岁月侵蚀的力量。(作者:包利民,原文有删改)16.读完选文,请在第⑧段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每空限填5个字)。一次是:_____________,另一次是:_____________。17.第⑤段中加点的“懈怠”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我”懈怠的原因是_______。18.结合语境,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描写出第⑥段画线句中“我”“心痛”的心理活动(50字以上)。19.《现代汉语词典》对“疼”的释义是:①因病、伤、刺激等引起的痛的感觉。②关心;疼爱。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本文中“手疼”的理解。【答案】16.①.母亲的关爱②.校长的苦心17.①.“我”学习不认真,松懈懒散了;②.受周围同学的不良影响18.示例:到底还是被他看到了!把手烫成这个样子,算是我咎由自取,还是他的惩罚?可是他明明该批评我,现在却在给我包扎伤口。我本来是个优秀生,现在怎么堕落成这么颓废的样子!我好后悔!19.“手疼”不仅是一种触觉,更是一种感受,它包含了人间的关心,还有心灵上的启迪,使人在疼痛中成长起来。【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结合第②段“家人多为我高兴,只有母亲抓起我的手说:‘现在是不是手很疼?第一次使镰刀,肯定要磨手的!’那个时候,我手掌上全是水泡,钻心地疼”、④段“他们不会锦上添花,却总是用最真实的关爱,温暖你虚幻背后那颗孤寂的心”等内容可知,生命中第一次“手疼”指“我”懂得了母亲的关爱;结合⑦段“我知道你原来的成绩很好,也知道你现在那种失落。可是你连烟头烫手的疼痛都忍住了,还有什么挺不过来的呢?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就丧失斗志”等内容可知,生命中第二次“手疼”指“我”懂得了校长的苦心。【17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及内容分析。“懈怠”本义是松懈懒惰,结合第⑤段“在补习班里,起初还满怀斗志,可时间一长,受一些同学的影响,便开始懈怠起来,还学会了吸烟”可知,“懈怠”在文中是指“我”学习不认真,松懈懒散了;“我”懈怠的原因是受周围同学的不良影响。【18题详解】本题考查心理描写。结合选文第⑦段“最后校长和我说:‘我下楼的时候就看见你抽烟了,也看见你把烟攥在了手里。我没有制止你,是想看你到底能忍多久。孩子,我知道你原来的成绩很好,也知道你现在那种失落。可是你连烟头烫手的疼痛都忍住了,还有什么挺不过来的呢?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就丧失斗志!’”可知,“我”此时的心情是羞愧、悔恨的;示例:抽烟还是被他看到了,他看到了却没有第一时间拆穿我,反倒是和我聊天鼓励我。把手烫成这个样子,算是我咎由自取,还是他的惩罚?如果是惩罚那为什么要给我包扎伤口呢?我明明是个好学生的,怎么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真的做错了吧,我一定要改正。【19题详解】本题考查标题理解。结合②段“家人多为我高兴,只有母亲抓起我的手说:‘现在是不是手很疼?第一次使镰刀,肯定要磨手的!’那个时候,我手掌上全是水泡,钻心地疼”、⑥段“一进门,校长说:‘手很疼吧?快把手张开!’右手心里,那半根烟已经揉搓得碎了,掌心好几个泡,沾满了烟灰”等内容可知,“手疼”既指干农活手握镰刀磨出水泡的疼和被烟烫伤的疼,同样也指作者内心对母爱和校长关怀的理解和感受,作者在“手疼”中成长,在“手疼”中感受成长的意义。(五)现代文阅读Ⅲ(8分)①二十年前,我大学毕业到上海工作,穷得连房租都交不起。天无绝人之路,一位姓傅的上海阿姨收留了我,让我住到她家里,她不收我租金,条件是帮她读高三的儿子补习功课。当时,那地段的房租足可以请资深名师,且少了“外人住家”的麻烦。傅阿姨温和地说:“阳阳,我读过你写的文章,看得出你年纪虽轻,却是见过世面的。希望你为弟弟补习的同时,也可以跟他聊聊你一路走南闯北的经历。”②弟弟是家中独子,成绩不错,弹得一手好钢琴。听了母亲的话,他满脸不服,小声嘟哝:“阿拉是静安百乐门长大的,伊乡下来,哪能有我见过的世面多。”我亦诚惶诚恐,心中暗忖:我不过是从吉林考到成都读了大学,父母去世得早,又一个人求学,生活比较辛苦罢了,哪里见过什么世面?能有机会来上海工作就是想见见世面,要不是遇到好心人傅阿姨,差点就露宿街头了。③那一年,我下班后就回“家”,陪弟弟一起温书。累了,我会跟他聊一聊北方的冬天、乡下的星空、成都的杜甫草堂。周末时,弟弟不在家,我会和阿姨学着做家务。我也正是从那时候起学会像上海男人一样擦地板、熨衣服、买菜煮饭——虽然之前也会做家务,但到底是太粗糙了。我从这些生活的细微之处,渐渐地领悟到城市的一些人文特点,以及如何与上海人舒服地相处。④一年后,弟弟考入大学,我也终于有能力自己租房子了。弟弟感谢我对他的帮助:“你去过那么多地方,见过的事情多,又善于学习,的确见过世面。”我摇摇头,很认真地告诉他:“阿姨才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所谓的世面,就是世间的人和事不止一面,都市的繁华喧嚣、乡下的星光点点,都是世面。阿姨不但知道这些,而且用这样的见识去帮助人,这份善良,也是世面。”(摘自《大公报》2023年5月17日)20.请根据文章内容理解下列句子中“世面”的意思,将正确的理解选项填入“世面”句子对应表格中。“世面”意思“世面”句子正确选项A.都市繁华、乡下星光,帮助别人的善良B.有个人奋斗经历和经验C.未曾经历的社会生活①看得出你年纪虽轻,却是见过世面的。①__________②有机会来上海工作就是想见见世面。②__________③阿姨才是见过大世面的人。③__________21.第②段中提到“来上海工作就是想见见世面”,通读全文,简练概括“我”见到的“世面”有哪些?22.请根据本文主旨内容补写下联。上联:房租有价识真情下联:_____________【答案】20.①.B②.C③.A21.示例:①弟弟从“满脸不服”到感谢我的帮助努力考学;②“我”学会像上海男人一样做家务;③傅阿姨用善良帮助“我”度过“付不起房租”的生活难关。22.示例:善良无形见世面。【解析】【导语】文章围绕“世面”展开,讲述“我”大学毕业后到上海工作,因付不起房租受傅阿姨收留,条件是辅导其儿子功课。期间,“我”陪弟弟温书,分享经历,还跟阿姨学做家务。一年后,弟弟考入大学,“我”也有能力租房。“我”认为傅阿姨才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其善良助人正是世面的体现,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对世面的独特感悟。【2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语句。①“看得出你年纪虽轻,却是见过世面的”:在第①段中,傅阿姨说这句话,是基于她读过“我”写的文章。结合后文“我”的经历,父母去世早,从吉林考到成都读大学,一个人求学,生活辛苦。这种个人奋斗经历和积累的经验,让傅阿姨觉得“我”年纪轻轻却有不同于常人的见识,所以这里“世面”的意思对应B选项。②“有机会来上海工作就是想见见世面”:从第②段“我”的内心想法可知,“我”从外地来到上海,上海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有未曾经历过的社会生活,“我”希望通过在上海工作去体验这些,所以此处“世面”对应C选项。③“阿姨才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依据第④段“我”的阐述,“所谓的世面,就是世间的人和事不止一面,都市的繁华喧嚣、乡下的星光点点,都是世面。阿姨不但知道这些,而且用这样的见识去帮助人,这份善良,也是世面”。这里明确指出阿姨见识到世间多样的人和事,还拥有用善良去帮助他人的品质,因此“世面”对应A选项。【2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与概括。结合第②④段“弟弟是家中独子,成绩不错,弹得一手好钢琴。听了母亲的话,他满脸不服”“弟弟感谢我对他的帮助:‘你去过那么多地方,见过的事情多,又善于学习,的确见过世面’”可概括出:弟弟从“满脸不服”到感谢我的帮助努力考学过程;结合第③段“周末时,弟弟不在家,我会和阿姨学着做家务。我也正是从那时候起学会像上海男人一样擦地板、企衣服、买菜煮饭——虽然之前也会做家务,但到底是太粗糙了”可概括出:“我”学会像上海男人一样做家务;结合第①段“二十年前,我大学毕业到上海工作,穷得连房租都交不起。天无绝人之路,一位姓傅的上海阿姨收留了我,让我住到她家里,她不收我租金,条件是帮她读高三的儿子补习功课”可概括出:傅阿姨用善良帮助“我”度过“付不起房租”的生活难关。【22题详解】本题考查补写语句。上联“房租有价识真情”,强调了房租虽有价格衡量,但从中能认识到傅阿姨的真情。结构为“房租有价(主谓短语)识真情(动宾短语)”。下联要紧扣文章主旨,体现出善良这种无形的品质与“世面”的关联。在文章中,傅阿姨用善良帮助“我”,这种善良是她见过世面的一种体现,善良虽然无形,却展现出她对世间人和事的深刻理解,所以可拟写“善良无形见世面”与之对仗工整且符合文意。从词性上看,“善良”对“房租”,均为名词;“无形”对“有价”,是反义的形容词;“见世面”对“识真情”,都是动宾结构,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与上联呼应,共同凸显了文章通过生活经历展现善良和世面内涵的主题。四、作文(50分)23.请以“那次,我很认真”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写作要求: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写作,不得抄袭套作。②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③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答案】例文:那次,我很认真在记忆的长河中,许多事都已模糊,唯有那次,我认真做事的经历,如璀璨星辰,在我心中熠熠生辉。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学校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制作一份关于植物生长的手抄报。起初,我并未将其放在心上,觉得不过是简单的写写画画。可当我真正着手准备时,才发现远没有想象中容易。我先来到图书馆,查阅了大量关于植物的书籍,从植物的分类、生长习性到繁殖方式,我都详细记录下来。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