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变化及现存问题分析综述目录TOC\o"1-2"\h\u30133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变化及现存问题分析综述 132610(一)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变化 112450(二)我国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现存问题 3223301.对固定住处和指定的居所规定不明 312402.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费用成本过高 4262423.超羁押化倾向 4219904.被追诉人权利保障问题 537755.监督和救济体系不完善 5(一)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变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第一次进入到了我们的视野中,是在1996年的刑诉法法律规定中,但其也是在监视居住义务中模糊的一句话带过,但在最早发布的1979年《刑事诉讼法》中,1979年《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次把监视居住规定为独立的法律强制措施,这也是指定居所监视制度的前身,其中监视居住制度只是简单规定了公、检、法三家机关可以在符合条件的情形下,去决定对被追诉人适用监视居住措施,但对适用条件并没有十分明确的规定,并简单的规定的该制度的执行机关和未经同意不得离开指定区域的要求,由公安机关和受委托的人民公社和犯罪嫌疑人所在单位负责执行,监视居住制度的确立,也丰富了我国刑法中强制措施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人权和有利于刑事案件侦察的顺利进行,基于当时法律的局限性,对于监视居住制度的规定还是十分缺少的,只是简单地进行了规定,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这引发了人们1979年《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从1979年刑诉法开始,把监视居住制度正式规定为我国独立的法律强制措施,到2018年刑诉法的颁布,监视居住制度一共经历了三次修改,对监视居住的适用范围、决定程序、适用期限都进行了不断完善,这些都体现了监视居住制度的合理性和重要性。在1979年刑诉法实施以后的十多年时间里,人们也发现了其中监视居住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由此1996年对监视居住制度也进行了完善,新增了监视居住制度的适用范围、犯罪嫌疑人的权力与义务、适用期限。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首先监视居住制度的适用范围为: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下或者以上但社会危险性并不大,其执行机关也变为只能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这规定大大限制了国家机关对监视居住权力的适用,把执行机关限制为公安机关,增加了制度的严密性,也更容易对权力的使用进行监督。其次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七条1996年刑诉法中规定,对于决定适用监视居住的被执行人,有义务遵守法律规定的五项义务,若违反五项基本义务可以对其变更强制措施,其中第一项义务提出了无固定居所且被监视居住的被执行人,在没有获取公安机关的批准下,不可从指定的居所离开,这一规定的诞生,开始让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当中,但关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规定,1996年刑诉法中并无其他补充,故普遍将其定义为对监视居住制度的细化之规定,是一项补充措施,并不能称为一项完备的法律制度。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七条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2012年,我国刑诉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改,在草案征集意见时,因为在实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时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对于是否继续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纳入新刑诉法内,很多学者都持有反对意见,但经过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强烈要求,最终我国决定,继续保留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但新增两条规定,七十三和七十四条,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进行了细致的规定,首次把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做为一个明确制度并加以规定,之后出台的法律,也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适用条件和程序进行完善,从无固定居所新增为无固定居所或者在可能涉及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恐怖活动和特别严重的贿赂,并可能伴随着阻碍侦察的情形,新加要通知被监视居住人家属和可以折抵刑期,且规定了不能指定为监所的场所,规定了监督机关、监督方式和2012《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一百一十三条2012《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一百一十三条在2012年刑诉法实行六年后,我国又新出一台2018年刑诉法,其中对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的修改程度并不大,删除了其适用范围的“特别重大贿赂罪”,并且剩余的两种罪行的批准适用机关也由原来的“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改为“上一级公安机关”。在同年的3月份,我国新发布的《监察法》规定,对于由公职人员引起的犯罪由监察委负责进行案件侦办,所以上述修改主要是为了适应监察体制改革。对于在2012年刑诉法实行期间所存在的固定居所难以认定、执行成本、人权保障、制度异化等方面,2018年刑诉法并未做出调整,一直以来,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的实施都在伴随着公民人权遭受严重威胁的边缘,这也是我国目前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因为当一项法律制度不能有效地维护人权时,那它就与立法者的设立初衷相违背了。自1979年监视居住制度设立至今,每次刑诉法的修改都必定包含监视居住制度,这体现了我国立法者对监视居住制度的重视,也体现了监视居住制度的实施也伴随着诸多问题,改进或是废除,也是诸多学者一直以来所讨论的对象。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在我国目前司法体制中保障刑事案件顺利办理的不可或缺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实施过程中一直存在的一些缺点也是不置可否的,完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我们应该着眼问题,提出完善方法。(二)我国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现存问题1.对固定住处和指定的居所规定不明我国法律规定,对应该适用监视居住的被追诉人,当其无固定住处时,可以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但我国对其中的固定居所的认定并未给出十分明确的规定,我国《高检规则》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被追诉人的固定居所是指,在办案机关所属的市和县的范围内,被追诉人进行工作、生活的合法住处,但对其中合法住处并未进行定义,定义不明确在司法实践中也容易造成缩小解释。首先,合法住处该如何认定,是否只有持有房屋产权才为合法住处,租借房屋、经常居住但房屋在子女名下、外出工作借住亲戚家是否能认定为合法住所?其次,对于固定又该如何认定,如被追诉人在各地均有租住屋但并未居住该如何认定,是否参照《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经常居所地中需要连续居住满一年以上?目前我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中,人口流动加剧,对于固定居所情况已经变得错综复杂,对于固定居所定义不明,容易使得办案机关为了使案件办理更为简便而缩小解释对被追诉人固定居所的认定,导致制度异化。其次,我国《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中,对于指定的场所的规定,进行的是否定的概括,只是规定了不能指定在专门的羁押地点和专门的案例办理地点,但没有具体规定可以在哪些地方执行,只需要保证住所能正常生活、安全、易监督,这使得办案机关对指定居所的选择权过大,没有统一标准,也使得各地对居所的指定不一,规定的不明确性也会让司法机关的权威性有所下降,“其他人的被指定的居所是不是比我更好”、“是不是能花点让办案机关指定更好的居所”等,并未对居所进行具体规定,虽然有难以穷尽的无奈,但选择权过大,有时也给司法实践造成了难题。此外,在司法实践中,对被追诉人指定的居所一般都是在出租房、宾馆、职工宿舍中,这些场所因为没有配套的保障设施,也使得执行机关的监控难度加大,被追诉人逃逸和被其他人发现的风险也会增加。并且,宾馆作为营业场所,若是其他客人知道有被追诉人正在执行监视居住,也会影响客人的住宿体验,从而对宾馆的营业产生影响,而且若是司法机关的车辆长时间停放在宾馆楼下,也会使公民对司法机关产生不良印象。2.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费用成本过高我国刑诉法规定了监视居住最长不能超过六个月,但在《高检规则》和《刑诉司法解释》中规定了对于公安机关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被追诉人,检查机关在审查起诉时和法院在审理案件时都可以对其决定重新适用监视居住制度,决定继续适用监视居住制度时将重新计算六个月的期限,故监视居住制度理论上最长时间可以达到18个月。而我国明确规定,费用是不能由被追诉人承担的,故对于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费用,只能由公、检、法机关承担,就一般而言,对被追诉人指定的居所都是出租房、宾馆、职工宿舍,除了需要支付被追诉人的费用,还需承担监控成本即监督人同住的费用和电子监控的费用等,由此产生的高额费用也让人不得不思考是否会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若是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时间长达18个月,对于需要支出的诉讼费用成本,更是无法想象。由此,高额的成本费用,也是有悖于于我国诉讼经济原则的。3.超羁押化倾向一直以来,设立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的目的,都是为了对被追诉人降低羁押率的,故对于被被追诉人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也是为了在人道主义和保障人权的基础上,减少、减轻被追诉人的人身自由的限制,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有时,某些居住监视对人身自由的限制程度甚至更大,二十四小时对被追诉人进行贴身监控,给被追诉人的精神压力有时更甚逮捕,向着超羁押化方向发展。在指定住所接受监视居住的被追诉人,除了限制了亲友的会见权,还容易因为在指定的居所的监控设备不如专门的办案场所,不能达到有效监控,因而使办案机关有可能为了案件顺利办理或者追缴赃物等,对被追诉人进行连续审讯、长时间审讯等方式折磨被追诉人的精神,使被追诉人受不了精神折磨从而放弃抵抗,达到变相肉刑。并且,与37天的最长拘留期和7个月的最长逮捕期相比,在指定住所的监视18个月的最长期限要长得多。此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是具有羁押性的,最长期限为18个月,对被追诉人的精神折磨和人身自由的限制是大于拘留和逮捕的。4.被追诉人权利保障问题除了存在超羁押化、变相肉刑化等的可能性外,因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中监督措施中可以选择电子监控,但若是选择电子监控,则对被追诉人的隐私则会造成严重的侵害,会使被追诉人的生活隐私彻底的暴露在办案机关人员面前,另外,还可以对被追诉人进行二十四小时的贴身监护,对个人隐私的侵犯程度也不弱于电子监控。其次对追诉人的辩护权也有较大的限制,刑诉法规定,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条件中两类罪行下的被追诉人,在侦察期间,被执行人的辩护律师申请会见被执行人的,需要经过侦察机关的同意,但对侦察机关对于申请审查方式和回复期限并未规定,因此可能会存在侦察机关为了减少麻烦或者想对被追诉人采取持续变相肉刑而不同意会见的情况,使得被追诉人的权益得不到即使救助。5.监督和救济体系不完善首先,一项制度能否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制度是否完善,因此有必要对指定居住的监督制度进行完善。对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监督系统而言,笔者认为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第一:存在自监行为,在我国《监督规定》中规定,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对被告人实施指定居住地监视居住措施的,由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监督,在此情况下,由于是同一机关,即使发现问题,也可能进行“内部消化”,达不到监督的效果,会让监督形同虚设;即使涉及上级和下级的监督(如果检察院决定授权在指定居住地对被告实施居住监视措施,将由在下一个更高级别检察院监督其决定),可能由于上级对下级的工作的态度是支持或者指示,而对违规行为视若无睹;第二:人民检察院适用决策和执行过的的监督是在被动的情况下进行的,法律没有规定负责监督的机关必须主动依职权对其进行审查,被告人向监督机构提出审查请求,要求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进行审查,然后检察机构根据请求进行审查,而在司法实践中,可能由于司法部门的威慑性,导致被执行人不敢提出申诉,或者监督机关发现违法之处,但无法主动进行审查等等,导致被执行人权力容易受侵害;第三:对监督方式规定不明,是采用定期检查,还是随机抽查?是采用持续性抽查,还是间歇性抽查?并未规定,不同的监督方式会得到不同的监督效力,对办案机关的威慑力也不同;第四:处罚措施不足,对于司法机关在执行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一般是发放“纠正通知书”,无其他处罚,并不能起到很好的威慑作用。其次,我国对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被追诉人的救济体系并不完善,我国刑诉法规定了在对被追诉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之前和当中的救济途径,被起诉人一方有权向司法机关提出申诉,由监督机关在受到申诉后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与执行进行监督,在审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传媒公司协议合同范本
- 制作简易合同范本
- 农户贷款保证合同范本
- 农村住宅设计合同范本
- 上海植物租摆合同范本
- 公积金租房合同范本
- 五人合伙合同范本
- 二手公寓房购买合同范本
- 正规合同范本买卖
- 仓库货品保管合同范本
- GB/T 3452.2-2007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2部分:外观质量检验规范
- GB/T 30797-2014食品用洗涤剂试验方法总砷的测定
- GB/T 20057-2012滚动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平挡圈和套圈无挡边端倒角尺寸
- GB/T 19808-2005塑料管材和管件公称外径大于或等于90mm的聚乙烯电熔组件的拉伸剥离试验
- GB/T 12771-2019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 工程验收及移交管理方案
- 班组建设工作体系课件
- 图片编辑概述课件
- 第章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课件
- 2023年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无理数(第2课时)》参考课件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