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高中地理第一册21流水地貌说课课件共43张_第1页
湘教高中地理第一册21流水地貌说课课件共43张_第2页
湘教高中地理第一册21流水地貌说课课件共43张_第3页
湘教高中地理第一册21流水地貌说课课件共43张_第4页
湘教高中地理第一册21流水地貌说课课件共43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

第一节流水地貌(第1课时)说课(1)、教材分析:本节课以河流地貌为案例,剖析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以及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新教材通过阅读、探究和实验设计等方式,展示了流水地貌的多样性。对于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危害、预防和应急方法的探索,更深化了本节课的内涵。所以我把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分成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流水侵蚀和沉积地貌。第二课时,滑坡和泥石流。本次我只说第一课时的教学。一、我想:(2)、教学目标: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素养目标:1.能够辨识流域不同河段的河流地貌类型,并归纳其空间分布特征。(区域认知)2.能够说出不同的河流地貌类型,并简单分析其形成过程,以及该地貌的形成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3.能够通过野外实践,对河流地貌进行深入观察。(地理实践力)一、我想:教学重点:1.流水形成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的理解;2.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难点:1.河流演变过程中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的分析;2.河流阶地形成过程的分析。(3)、学情分析: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已了解部分流水地貌。但是仅限于背诵,而不太理解其形成过程。高中更加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地理实践力,高一的学生,由于阅历浅,不善于观察,知识面还不够宽等原因,分析较深层次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本堂课的重点是提高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并解释解决地理现象的能力,即地理实践力。二、我上课:

主线是创设骑行湘江的情境下,按照我骑行的路线,分三站仔细观察,并思考我提出问题。然后结束近10公里想象中的骑行。在思想上继续扩展,思考流水在河流的不同时间,不同位置,还会形成哪些地貌?

看图说话的环节就属考察学生的区域认知力和地理实践力的时候。最后通过一个图片与地点匹配的活动加强理解不同位置的河流地貌类型,课堂练习提升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骑行之旅,见证大美株洲河床形态怎样?为什么?流经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推测下10-100万年以后株洲段湘江的特征?湘江北去,株洲段湘江东岸是侵蚀岸还是沉积岸?一、流水侵蚀地貌1、河曲地貌、牛轭湖(地势平坦,形如牛轭)参考课本40页,阅读牛轭湖形成过程1、河水侵蚀河岸,河曲侧向自由发展,形成曲流2、河床弯曲愈来愈大,出现狭窄曲流颈3、洪水期截弯取直,河水从截弯取直部位流走,原河曲被废弃,称为牛轭湖1骑行打卡

号站:石峰大桥下河岸边有哪些人类活动?为什么如此分布?2骑行打卡

号站:芦淞大桥下思考:(1)河东和河西的河床有何不同?(2)哪一边是上游?(3)若株洲地区发生地震,导致整体地壳抬升,湘江河床会发展成什么地貌?描述其特征。河流阶地河流阶地:一般洪水不能淹没、在河谷两侧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形。河漫滩洪水位枯水位阶地面分布有河流堆积物,相对平坦,组成物质通常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居住地和耕地的场所。河谷地区:河流阶地3骑行打卡

号站:株洲大桥下株洲大桥桥墩的数量和形态特征?对水流和其携带的泥沙有什么影响?站在株洲大桥上,俯瞰江心洲,请描述其特征?形态,地势,颗粒大小观察水位标,我骑行的时间是什么季节?44.41m流水在河流的不同时间,不同位置,还会形成哪些地貌呢?

看图说话冲积扇或洪积扇:什么地区,什么时候,什么位置?什么特征?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丰水期或者洪水期,河流出山口,以谷口为顶点,形似张开折扇,扇顶至扇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由粗到细。峡谷:什么地区,什么位置?什么特征?湿润半湿润地区,河流上游地区,峡谷:岸壁较陡,谷底狭窄,纵深大于宽度,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1盆地地区或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开阔,物颗粒较小,泥沙堆积,土壤肥沃,适宜生活和农业耕作。冲积平原:什么地形,河流什么位置?什么特征?三角洲:河流什么位置?什么特征?河流入海口,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分布。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砂岩、砾岩构成,因岩层呈块状结构和富有易于透水的垂直节理,经流水侵蚀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陡崖坡。如:广东仁化丹霞山、甘肃张掖等。活动:将下列四个地点的地貌与对应位置匹配1234ABCD活动:将四个数字填入与之对应的字母后A()B()C()D()1234课堂练习:【2018江苏卷】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图13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可以()A.加速洪水下泄

B.增加河床淤积C.减少上游来水量

D.缩短航运里程2.曾经位于长江南岸的是()A.麋鹿保护区所在地

B.六合垸所在地C.张智垸所在地D.永合垸所在地ADBD【2018年全国卷Ⅱ】图2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3–5题。6.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0

B.T1

C.T2

D.T37.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8.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AAD课堂小结流水地貌流水侵蚀地貌:河曲地貌、牛轭湖、河流阶地、峡谷、丹霞地貌等流水沉积地貌:江心洲、冲积扇(洪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等作业:预习滑坡和泥石流与地貌,搜集相关自然灾害的信息三、我写:流水地貌流水侵蚀地貌:河曲地貌、牛轭湖、河流阶地、峡谷、丹霞地貌等流水沉积地貌:江心洲、冲积扇(洪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等主板书:第一节流水地貌副板书:1、描述地貌特征的专业术语:形态、地势、沉积物颗粒大小等2、长江上中下游分界图ABCD四、我反思

优点:本节的课堂设计,以骑行湘江为主线,既贴近生活又有新意,整个上课的氛围比较轻松,学生发言的比较多。本堂课不管是观察地貌和现象,还是描述现象和思考讨论原因,都是以学生为主角,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尽情表达。本堂课最大的优点是,以学生为主的生成性课堂,学生能够观察到的信息比我想象中的要多,所以也锻炼了我的临时应变能力。比如说,他们发现株洲的天很蓝,湘江风光带冬天有野花,河东房子比河西密集高大,江心洲的西侧形态平直,旁边水颜色深,说明水深;东侧比较凌乱,水浅。正是这些发现,让我真心表扬了学生们的观察力,同时也顺便提升了本节课的专业水平,江心洲西侧的航道和丰水期的航道变化,正告诉了我们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同一个地点在不同的时间段,其主要外力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