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1-13随笔二则[语言建构]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亲戚()猖獗()()傲慢()卑屈()疲乏()无趣()喽啰()()敷衍()()[答案]qichānɡjuéwànɡbēijuànzhìlóuluofūyǎn(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挨eq\b\lc\{(\a\vs4\al\co1(挨着(),挨饿()))迫eq\b\lc\{(\a\vs4\al\co1(迫使(),迫击炮()))[答案]āiáipòpǎi2.语境辨析法(1)假()如明天下雨的话,我想请个假(),因为我家离这实在太远了。(2)你在伺()候生病的爷爷的时候,要伺()机跟他说说房屋拆迁的事情。[答案](1)jiǎjià(2)cìsì二、写对字形eq\b\lc\{(\a\vs4\al\co1(忠shù(),愤nù(),弓nǔ())) eq\b\lc\{(\a\vs4\al\co1(miǎo()小,chǎo()菜))eq\b\lc\{(\a\vs4\al\co1(sōu()集,一sōu(),sōu()味)) eq\b\lc\{(\a\vs4\al\co1(tā()实,下tà(),tī()球))[答案]恕怒弩渺炒搜艘馊踏榻踢三、积累词语1.理解辨析(1)意气·义气“意气”可有三种理解:①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意气昂扬”;②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心情,如“闹意气”“意气用事”。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担当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讲义气”。(2)利害·厉害利害:名词,指利益与害处,如“他们之间有亲密的利害关系”。厉害:形容词,形容难以应付或忍受;猛烈、猛烈。如“头痛得厉害”。(3)阅历·经验阅历:不只指亲身经过的事,而且可指阅历和学问。经验:指亲自望见过或亲自遭遇过;作名词,指亲身见闻、遭遇的事情,如“重要经验”“危急经验”等。“阅历”常用于书面语体,“经验”口头、书面语体都用。(4)估计·估量估计:依据某些状况,对事物的性质、数量、改变等作或许的推断。估量:(对局势、状况、力气等)测度推算。“估计”多指对事物的性质、时间、意义、作用以及质量好坏等的推想,如“要开好这条渠道,估计至少得两个月”。“估量”多指对事物或现象的大小、好坏等状况的测度,如“这次火灾给他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估计”运用范围比“估量”广。2.明确词义(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以贯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亲亲之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推己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设身处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张牙舞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枉自尊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形格势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鞭长莫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怨天怨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2)一种思想理论贯穿于事物的始终。(3)爱亲族有差别,敬重贤人有等级,这就是礼产生的缘由。杀,削减,等级。(4)意思是用自己的心愿去推想别人的心愿。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5)意思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境地。指站在别人的境况替别人着想。(6)形容猛兽凶狠可怕,张开嘴巴又挥动着爪子的。也比方猖狂凶狠。(7)形容人过分傲慢地夸大自己,以为自己了不得,轻视别人,实际并非如此。(8)受到种种限制或阻碍,不得不分开或放下。(9)指虽然鞭子很长,但总不能打到马肚子上,比方距离太远而无能为力。(10)埋怨天又埋怨地。形容埋怨不休。[语言运用]1.推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音、字形及词语运用的正误,并改正。“嫁出门的女儿,拨出门的水”;做母亲的虽然未必这样看,可是形格势禁(jīn)而且望洋兴叹,就是爱怜得着,也只算找补点罢了。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拨—泼;禁(jìn);望洋兴叹—鞭长莫及。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朱自清的散文语言一贯有朴实的美,他奇妙地运用比方,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画面的色调淡中有浓。如写静态的荷花,连用三个比方:“正如一粒粒的明珠”,是写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是写②;“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是写③。这些词语全无奇异之处,却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精确生动地表现了此时此境、此景此物的审美特征。[解析]本题其实是分析比方的作用,依据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像点分析即可。如“正如一粒粒的明珠”,本体是荷花,喻体是明珠,是写淡月照射下花朵晶莹闪光。据此分析其他句子即可。[答案]①淡月照射下花朵晶莹闪光②绿叶衬托下的花朵忽明忽暗③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朱自清最初以抒情长诗《毁灭》引起文坛巨大轰动,被认为是“五四”以来无论在意境上还是技巧上都超过了当时水平的力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搭配不当,主语“朱自清”与宾语中心语“力作”不搭配。可将“最初以”删掉。[资料链接]宏大的民主主义战士——朱自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现代闻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在高校时,起先创作新诗,后又转向散文创作。1920年秋,创办《诗刊》。1925年任清华高校教授。抗日斗争时期,任西南联合高校教授。抗战成功后,仍在清华高校任教,并主动支持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因病在北平逝世。著有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其散文朴实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富有真情实感。《论别人》《论自己》是探讨“世故人情”的杂文,即探讨有关社会、人情和处事之道的杂文。通过经验身边的事情,以此来看待身边发生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再用哲学的思维去探讨,所以这类杂文有着深厚的思辨色调和哲学意味。朱自清对任何东西都没有单纯的赞美或者否定,而是从不同的语境和场景动身,分析和探讨不同的可能性。[文本鉴赏]1.《论别人》通过对“真”与“假”的论述,说明白社会上的真假,其实是以利害的计较为根本的,这就揭示了人们都在为自己着想,而不愿为别人着想。2.《论自己》虽是论自己,其实是论人的品行。先以怜人开篇。怜人的缘由是由于人以己为本,顾己才能顾人,怜己才能爱人,后再举出一些怜人的类型,缺憾的是怜己之人却只以己为中心,即便怜人也是以自己的利益为目的。eq\a\vs4\al(论别人)eq\b\lc\{(\a\vs4\al\co1(第一部分:解读忠恕:①,其次部分:批判不良风气:到处为自己着想,第三部分:怎样为别人着想:②,第四部分:警告个人主义者:勿要张牙舞爪,先多,想想别人罢))eq\a\vs4\al(论自己)eq\b\lc\{(\a\vs4\al\co1(第一部分:自爱自怜确有道理,其次部分:③不受人怜,第三部分:④,更值得怜爱,第四部分:扩大自己,尽自己的一份力气))[答案]①教人为别人着想②推己及人、设身处地③大丈夫④扩大的自己[文本深读]一、阅读课文《论别人》,回答下面的问题。1.理解下面两个句子在文中的含义。(1)顾到别人,无论相干的不相干的,都只是义气,而且是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目下自己正在张牙舞爪的,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先来多想想别人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个人主义的人,总把自己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别人的利益不放在眼里。间或能想到别人,那已经算很不简洁了。(2)眼下个人主义倾向特别严峻的人,应当对症下药,刚好改掉这种坏毛病,多替别人着想。2.文中多次写到“真”“假”,作者是怎样将它们与文章主旨联系起来的?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首先指出社会风气中的“真”与“假”,即人们到处为自己着想,这是“真”;把为别人着想说成是“假”或“虚伪”。然后以读小说看戏为例指出一种特殊的现象,“在文艺里为别人着想”是一种“真”,而“在实生活里”却成为“假”。经过这一分析,作者一语中的:利害的计较是骨子。这就揭示人们都在为自己着想,而不愿为别人着想。二、阅读课文《论自己》,回答下面的问题。3.在文中,作者是怎样论说“自我”与“大我”、“自爱”与“自怜”的辩证关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过于“自我”,将自己关闭在自己丁点大的世界里,往往越爱好越坏;人应当扩大自己,即应有“大我”,扩大的自己更值得自爱自怜,只是扩大时,得充溢,得踏实。(2)“大丈夫不受人怜”,自爱的人要强,不怨天怨地,不在人面前露怯相,这是最能自怜之人,这种不受人怜的人往往也是能得人怜的人。4.作者好友杨振声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中说:“他(指朱自清)文如其人,风华是从朴实出来,幽默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结合本文详细文句,体会其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朱自清的散文不尚绮丽繁复,而以简洁、朴实为美,却能深深感染读者,取得独特的艺术效果。如:(1)“这中间包括着一大堆哲学,一大堆道德,一大堆诗文和废话,一大堆人,一大堆我,一大堆悲喜剧。”朴实的语言,几个“一大堆”,却将“自”字下排列的成语的内涵揭示出来,风华立现。(2)“……总数是五先令——那时合七元钱。现在物价涨了,怕要合国币一千元了罢?然而,个人的自己也就值区区这一千元儿!”将人身体里的各种元素分析出来,依据重量和价目计算,先时只值七元钱,即使现在物价涨了,也才值国币一千元,看似忠厚的科学计算方法,却令人忍俊不禁,笑过之后也让人相识到了自我的渺小。(3)“信任自己,靠自己,随时随地尽自己的一份儿往最好里做去,让自己活得有意思,一时一刻一分一秒都有意思。”“有意思”,多么平淡的话语,却有着丰厚的内涵:心中有国家、有他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气,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三、总览全文,思索并回答下面的问题。5.《论别人》作者引用法朗士说的“关闭在自己的牢狱里”来形象指出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危害,并强调,“老那么关闭着,非死不行”。请结合所读所感对这句话及本文的现实意义进行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总为自己考虑,不为别人着想,就是把自己关闭在无形的牢狱中,最终只会让自己走向失败甚至灭亡。假如只为自己考虑,一个班级就没有凝合力,一个城市就没有创建力,一个社会就缺少向心力。假如那样,每个人都处在一盘散沙之中,怎么会有发展和前途呢?[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用笔如舌”的语言特点朱自清一向主见用“活的口语”“真正的口语”来写作,来达到“求真化俗”的审美目标。他说:“用口语为的是求真与化俗。化俗就是争取群众。”“所谓求真的‘真’,又是自然的意思,自然才亲切,才让人简洁懂,就是更能收到化俗的功效,更能获得广阔的群众。”他经常用百姓间日常说话的语气来写作。朱自清先生为使口语入文,对口语进行了细心地选择和提炼,并且把北京话作为选择和提炼的标准。如在《论自己》中“自己‘真乃天下第一英雄英雄’,有这么些可说的,值得说值不得说的!”“住医院?好,假如有运气住到像当年北平协和医院样的医院里去,倒是比家里强得多”等句子就充分的体现了朱自清口语化的特点。2.写法指导口语化语言的运用(1)丰富的口语化语句。口语化句法的敏捷变通和运用,可以使语言获得口语化语言的灵魂。例如:“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春》)中的“坐着”“躺着”“瞧去”是口语句法中一种极简短的紧缩形式;“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是口语中的同意复叠式的句法;“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这种句式,则是在“打滚”“踢球”这些动宾词组中间嵌入数量补语后的一种口语句法,并且经常可以连起来运用,构成口语化的排比句式。(2)口语语气词的运用。口语语气词,如“了”“啊”“呀”“吗”“呢”等词语的运用,可以使散文语言获得口语的本色和韵味。朱自清先生“口语化”的艺术语言虽然贴近口语,但是不等于是对口语的一种照搬照写,在一般的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口语跟平常人的说话终归还是又有肯定区分的。朱自清先生从口语中提炼出来大量生动活泼而且富有表现力的口语词语,经过他的进一步加工处理后再进行奇妙的大量运用。(3)口语的节奏和语调。口语的节奏和语调的改变,如舒缓、跳动、急促、停顿都与文章内容的张弛和感情的起伏亲密协作,形成与口语表达一样的自然的节调。艺术化口语节调的运用,可以使我们的写作获得口语的音乐旋律,这个特点是通过艺术化的口语句式的敏捷运用表现出来的。3.迁移运用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一听就明白。把下面一段文字改作广播稿时,有五处非改动不行,写出这五处的序号。自从(a)我国西南部(b)地区发生猛烈地震(c)以来,本省各界(d)对震灾(e)以后的人民生活特别关切,主动开展赈灾(f)活动,捐款累计(g)已逾(h)100万元之巨(i)。我校原来已经捐款(包括捐赠衣服、物品折款(j))8万元,昨天又捐款2万元。这些钱物已经转送到了灾区(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留意文体样式的差别,依据文体要求运用语言,是做到“语言得体”的重要方面。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一听就明白。“震灾”与“赈灾”音同易混,须改。“逾”是文言词,改为“超”更口语化一些,“之巨”也是文言词,且多余,应删掉。括号里的文字不必念出来,应删掉。[答案]efhij[素材采撷]1.素材积累做好自己,兼济别人朱自清先生在这两篇随笔中论证了“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差异,论证了人性中的利己主义。对此,我们应当明白,这是朱自清先生在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虽然绝大部分人都是人以己为本,顾己才能顾人,怜己才能爱人,但是,我们绝不能以己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为目的,还要顾及别人的利益和感受。【应用角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利益与利害”“本与末”等。2.素材应用“独治其身以立于世间,不失其操也。”假如我们短暂还不具备兼善天下的实力,假如我们短暂还不在干大事的平台上,假如我们短暂还没有下化众生的机会,我觉得,“独善其身”也是不错的选择,或更显务实、才智和踏实。——自我完善,做好自己,治理好家庭,经营好工作,如我们的院训说的那样:“悲以悲心利他、智以才智处世、和以和乐生活、敬以尊敬待人。”当我们把自己炼成一块好钢的时候,自然会被用在刀刃上。怕就怕,做不到“兼善天下”,又做不来“独善其身”。所以,在没有成为大人物之前,不妨选择先当好小人物;在没有干大事之前,不妨选择先把小事干好。[群文阅读]导读:朱自清是一个不断思索着现实人生的现代作家和教化家,他每每将自我的人生感悟和体验与读者共共享。他笔下的人生感悟,扎实而不玄虚,真实而不做作,经常将觉悟到的珍贵的人生奇妙,通过语言文字搭建的话语平台,尽量地向读者展示出来。如《谈抽烟》《论自己》《论别人》《论诚意》《论东西》等。论诚意⊙朱自清诚伪是品性,却又是看法。从前论人的诚伪,或许就品性而言。诚恳,诚笃,至诚,都是君子之德;不诚便是诈伪的小人。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说一个人是诚恳的君子或诈伪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终于帐。君子或许总是君子,小人或许总是小人。虽然说气质可以改变,盖了棺才能论定人,那只是些特例。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君子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诈伪的时候。这也是出于自然。还有一层,这人对人对事有时候自觉的加减他们的诚意,去适应那局势。这就是看法。看法不肯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恳的挚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看法出于必要,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世故人情”的一个项目。有时可以宽恕,有时甚至可以容许。看法的改变多,在现代多变的社会里或许更会使人感爱好些。我们嘴里常说的,笔下常写的“恳切”“诚意”和“虚伪”等词,或许都是就看法说的。但是一般人用这几个词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的看法,不恳切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样用“虚伪”那个词,又似乎太宽泛了一些。这些跟老先生们开口闭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同样犯了笼统的毛病。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看法混为一谈,年轻人也如此,却又加上了“天真”“纯净”种种幻想。诚恳的品性确是不行多得,但人孰无过,不论那方面,完人或圣贤总是很少的。我们唯恐只能宽大些,卑之无甚高论,从看法上着眼。不然无谓的苦恼和纠纷就太多了。至于天真纯净,似乎只是儿童的本分——老气横秋的儿童实在不顺眼。可是一个人若总是那么天真纯净下去,他自己或许还没有什么,给别人的麻烦却太多。有人赞美“童心”“孩子气”,那也只限于无关大体的小节目,取其可以调剂调剂平板的氛围。若是重要关头也如此,那时天真唯恐只是任性,纯净唯恐只是无知罢了。幸而不恳切,无诚意,虚伪等等已经成了口头禅,一般人只是跟着大家信口说着,至多皱皱眉,冷笑笑,表示无可奈何的样子就过去了。自然也短不了仔细的,那却苦了自己,甚至于苦了别人。年轻人简洁仔细,简洁不满足,他们的不满足往往是社会改革的动力。可是他们也得留心,若是在诚伪的分别上仔细得过了分,或许会成为虚无主义者。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是从这里来的。有人说礼是生活的艺术,礼的本意应当如此。日常生活里所谓客气,也是一种礼数或过场。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恳切的看法。这些人主见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行,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人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得“相敬如宾”,别人可想而知。总之,在不同的局势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示诚意,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看人,请客,送礼,也都是些过场。有人说这些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但是这些其实也是表示诚意的。总得心里有这个人,才会去看他,请他,送他礼,这就有诚意了。至于探望的次数,时间的长短,请作主客或陪客,送礼的情形,只是诚意多少的分别,不是有无的分别。看人又有回看,请客有回请,送礼有回礼,也只是回答诚意。古语说得好,“来而不往非礼也,”无论古今,人情总是一样的。有一个人送年礼,转来转去,自己送出去的礼物,有一件竟又回到自己手里。他觉得虚伪无聊,当作笑谈。笑谈确乎是的,但是诚意还是有的。又一个人路上遇见一个本不大熟的挚友向他说,“我要来看你。”这个人告知别人说,“他用不着来看我,我也知道他不会来看我,你瞧这句话才没意思哪!”那个挚友的诚意似乎是太多了。凌叔华女士写过一个短篇小说,叫做《外国规则》,说“一位青年留学生陪着一位旧家小姐上公园,尽招呼她这样那样的。她以为让他爱上了,哪里知道他行的只是外国规则”!这喜剧由于那位旧家小姐不明白新礼数,新过场,多估量了那位留学生的诚意。可见诚意确是有重量的。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损害自己身份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是恳切,有诚意。这样宽大的看法或许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爱好些。西方有句话,“人生是做戏。”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客气等等肯定有人觉得是做戏,可只要为了大家好,这种戏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面,恳切,诚意也未必不是戏。现在人常说,“我很恳切地告知你”,“我是很有诚意的”,自己标榜自己的恳切,诚意,大有卖瓜的说瓜甜的神气,诚恳的君子或许不会如此。不过一般人也已习惯自然,知道这只是为了增加诚意的重量,强调自己的看法,跟买卖人的叫卖究竟不是一回事儿。常人究竟是常人,得跟着局势斟酌加减他们的诚意,改变他们的看法;这就不免沾上了些戏味。西方还有句话,“诚恳是最好的政策”,“诚恳”也只是看法;这似乎也是一句戏词儿。论东西⊙朱自清中国读书人一直不大在乎东西。“家徒四壁”不失为书生本色,做了官得“两袖清风”才算好官;爱积聚东西的只是俗人和贪吏,大家是看不起的。这种不在乎东西可以叫做清德。至于像《世说新语》里记的: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作人无长物”也是不在乎东西,不过这却是达观了。后来人常说“身外之物,何足计较!”一类话,也是这种达观的表现,只是在另一角度下。不为物累,才是自由人,“清”是从道德方面看,“达”是从哲学方面看,清是不浊,达是不俗,是雅。读书人也有在乎东西的时候,他们有的有保藏癖。保藏的可只是书籍,字画,古玩,邮票之类。这些人爱逛逛书店,逛逛旧货铺,地摊儿,积少也可成多,但是不能成为大保藏家。大保藏家总得沾点官气或商气才成。大保藏家可仔细的在乎东西,书生的爱美的保藏家多少带点儿嬉戏三昧。——他们随时将保藏的东西公诸同好,有时也送给知音的人,并不严封密裹,留着“子孙永宝用”。这些东西都不是好用品,这些爱美的保藏家也还不失为雅癖。日常的好用品,读书人是一直不在乎也不屑在乎的。事实上他们倒也短不了什么,一般的说,吃的穿的总有的。吃的穿的有了,别的短点儿也就没什么了。这些人可老是舍不得添置日用品,因此常跟太太们闹别扭。而在搬家或上路的时候,太太们老是要多带东西,他们老是要多丢东西,更会大费唇舌——虽然事实上是太太成功的多。现在读书人可也仔细的在乎东西了,而且连好用品都一视同仁了。这两年东西实在涨得太快,电兔儿都追不上,一般读书人吃的穿的慢慢没把握;他们虽然还在勉力保持清德,但是那种达观却只好短暂搁在一边儿了。于是乎谈烟,谈酒,更起先谈柴米油盐布。这儿是第一回,先生们和太太们谈到一路上去了。酒不喝了,烟越抽越坏,越抽越少,而且在打办法戒了——将来保藏起烟斗烟嘴儿当古玩看。柴米油盐布老在想法子多保藏点儿,少消费点儿。什么都疼惜着,真做到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这些人不但不再是痴聋的阿家翁,而且简直变成克家的令子了。那爱美的雅癖,不用说也得短暂的撂在一边儿。这些人除了职业的努力以外,就只在柴米油盐布里兜圈子,似乎可怜见儿的。其实倒也不然。他们有那一把清骨头,够自己傲慢的。再说柴米油盐布里也未尝没趣味,特殊是在现在这时候。例如今日突然知道了油盐有公卖处,便宜那么多;今日知道了王老板家的花生油比张老板的每斤少五毛钱;今日知道柴涨了,幸而昨天买了三百斤保藏着。这些消息都可以教人带着成功的微笑回家。这是挣扎,可也是消遣不是?能够在柴米油盐布里找着消遣的是有福的。在另一角度下,这也是达观或雅癖哪。读书人或许不乐意也没本领改行,他们很少会摇身一变成为囤积居奇的买卖人的。他们现在虽然也疼惜东西,可是更疼惜自己;他们疼惜东西,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应用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道路房建知识培训课件
- 内蒙古丰州职业学院《互动媒体策划》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市潢川县2025届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数学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金陵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第三次调研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中山大学《过程装备测试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财经大学《播音主持基础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市顺义区顺义区张镇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三次联合考试(期末)物理试题(文理)含解析
-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化工安全与环保》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审计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网络零售行业分析
- 冷库维护保养合同范本
- 餐厅前厅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 后厨操作管理制度
- 2025念珠菌病诊断和管理全球指南解读课件
- 碘对比剂应用护理安全性
- 第11课《山地回忆》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军队文职考试(会计学)近年考试真题题库(含真题、典型题)
- 《矿井提升设备》课件2
- 被迫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电子邮件
- 工具表单-岗位价值评估表(海氏)
- 《肺功能测定及报告》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