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家国同心课件_第1页
04 家国同心课件_第2页
04 家国同心课件_第3页
04 家国同心课件_第4页
04 家国同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第9页,共9页04家国同心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自古以来,华夏民族始终坚守着“家国一体”的文脉。辛丑年,举国上下共同支援河南抗击洪灾,武警官兵及大批志愿者所展示的“家国情怀”让国人热泪盈眶。“有国才有家。”家国休戚与共,唇亡齿寒。家国一体、家国同心,既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优秀传统,也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孟晚舟在被加拿大任意拘押了1028天之后,经过中国政府不懈努力,终于在2021年9月25日回到祖国。在孟晚舟走下飞机的那一刻,她激动的说:“回首三年,我更加明白个人的命运、企业命运和国家命运是十指相连,祖国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只有祖国的繁荣昌盛,企业才能健康发展,人民才能幸福安康。”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进步的魂。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有怎样的体会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作。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严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优秀例文】把家国情怀融入不懈奋斗仰望历史的天空,家国情怀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家国情怀绵绵不断。从历史到现实,家国的书写、大我的境界,始终激励着人们勇毅前行。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面对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亿万人民所展现出的炽热而深沉的家国情怀,激荡人心、振奋人心,给人以无穷的奋进力量。不畏困难、不惧牺牲,心系家国、舍生取义。家国情怀,映照着奋斗者的赤子之心——无论经受何种考验,都能永葆初心;彰显着奋斗者的顽强意志——无论遇到何等艰难,都能坚忍不拔;体现着奋斗者的奉献精神——无论作出何种牺牲,都能无怨无悔。浓郁的家国情怀,背后是深厚的家国责任、强烈的家国担当。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根植于精神的沃土。精神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繁盛之基。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舍生忘死、前赴后继、无坚不摧的精神伟力,激励着共产党人谱就了长征史诗、赢得了抗战胜利、推翻了蒋家王朝,开辟出“一唱雄鸡天下白”的新天地。新中国成立以来,接力奋斗、艰苦奋斗、顽强奋斗、共同奋斗的精神基因,感召着中华儿女成功研制“两弹一星”,实现了“嫦娥”探月、“蛟龙”入海、“北斗”组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奋斗书写辉煌,奋斗砥砺精神,奋斗强国是最值得赞美的壮歌。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沉淀于艰辛的付出。收获总是与耕耘相伴,胜利总是与拼搏同行。为了强国梦想,在日夜攻关的实验室里,科学家呕心沥血、奉献自我;在大型工程的施工现场,大国工匠筚路蓝缕、连续奋战;在抢收抢种的田野上,农民兄弟风雨无阻、昼夜劳作;在练兵备战的训练场上,战士们无惧疲劳、苦练硬功。烈日下,袁隆平一次次潜心试验,以汗水浇灌杂交水稻;风雨中,南仁东一趟趟勘探重峦洼地,为“中国天眼”殚精竭虑;病房里,林俊德头冒虚汗,用生命的最后时间整理出宝贵的科研资料。奋斗者的经历表明:“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升华于忘我的奉献。无私而忘我的奋斗,是奋斗者永远的座右铭。为祖国建功业、为人民谋幸福,其中有奉献牺牲。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刻印着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人民幸福而英勇献身、无私奉献的奋斗史。从舍身炸敌碉堡的董存瑞,到拼上老命也要改变兰考面貌的焦裕禄;从甘做默默无闻人的黄旭华,到殉职在脱贫攻坚路上的黄文秀……无数先锋楷模用热血与忠诚诠释家国情怀,启示后来者用坚韧和行动守卫我们的国、守护我们的家。鲁迅先生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把家国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概,相信奋斗、依靠奋斗、持续奋斗,我们就一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绚丽篇章。【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家国一体”“家国情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也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从过去到现在,这样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一直在延续。材料列举了河南洪灾和孟晚舟事件,论述了家国情怀在当代的具体表现,无论个人还是集体,遇到了困难,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从来不会袖手旁观,而是竭尽全力尽心救助。有这样的文化和精神,生长在中国,我们何其幸福。材料还写到,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是在写作中我们不能仅仅歌颂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还应当思考如何继承并发扬这样的文化和精神。作为新时代青年,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把这种精神贯彻进去,这才是我们要思考并回答的问题。本题适合写成议论文。可以由杜甫、苏武、屈原的家国情怀写起,论述家国情怀在古代的体现,这是一种大胸怀、大境界。再论述家国情怀在当代的表现,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家国情怀。然后写家国情怀表现为爱民之情,写国家在疫情期间的做法;家国情怀还表现为恪尽兴国之责,写当代青年在疫情中、改革中、扶贫攻坚中的作用。最后论述青年必须继承并发扬家国情怀这样的民族精神,让我们的国家发展得更好。【参考立意】(1)砥砺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2)在新时代书写家国情怀。(3)继承民族精神,发扬民族文化。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以文史满分进清华,却因“九·一八”拍案而起转学物理,科学救国,成为一代力学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电专家姜文汉,为了国家需要三次改行,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光刻机。……建国初期,一大批科学家,为国所需,中途改行,隐姓埋名,投身国家科研空白。材料二:2011年2月22日至3月5日,利比亚局势动荡,中国政府分批组织船舶、飞机,安全有序撤离中国在利比亚人员(包括港澳台同胞)35860人。2021年1月9日上午,中国政府宣布为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个人不负担任何费用。……中国政府“执政为民”,赢得了全球高度关注,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当今中国,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尤为紧密。“家国情怀”不仅体现在个人身上,也体现在国家层面。作为新时代青年,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深刻的感悟?请写一篇文章,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谈谈你对“家国情怀”的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优秀例文】家国情深,深似海“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每当耳边响起这首歌,我的心中便有无限感慨。国家,是一个人一生的港湾,而爱国,更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感情。家是最小的国,那里有着一双双饱含盼望的眼眸,有着数不尽劳动者流下的辛劳汗水。国也是千万家,那里承载着万万人民的梦想与希望,鼓舞着无数有志青年的奋斗与拼搏。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感情。患难见真情,磨练出意志,越是负重前行,砥砺奋进,越是需要激励起强烈的爱国心。弘扬爱国主义,把亿万人民的爱国心、爱国情,激荡成共鸣、汇聚成洪流,就一定能成为磅礴的“中国力量”,推动国家的进步、民族的复兴。“升起一面旗,种下爱国种子”的教育者杜岚、尤端阳,以饱满的爱国情,在澳门濠江中学默默传播知识,引导一代代年轻学子深入认识中国,在他们心里种下了爱国的种子。爱国,是生命中最热烈、最昂扬的旋律。聆听,在激越的国歌声中,我们仰望国旗冉冉升至旗杆顶端,胸中激起便是一份最深沉的爱国情愫。爱国的方式有很多多,每一种方式都是我们爱国精神的充分体现。它,如同黄皮肤黑眼睛,如同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是我们民族的徽记;如同五星红旗和《义勇军进行曲》,是我们祖国的象征。如果说国家是一棵大树,我们每个人则是树上的一片叶子,我们从大树获取养料,我们又给大树提供养料。只要大树根深叶茂,脚下的热土就会坚实牢靠,永不动摇。爱国,需要坚定的信念,需要精神的支撑。国家,在每一个人心目的位置无可替代。热爱祖国,不是一个口号;复兴中华,需要树立梦想。一代代爱国者绽放出的生命光芒,正如灯塔一样,为后来的航行者照亮远方。历史,曾经让中华民族充满自豪;现实,更是让华夏儿女激情澎湃。心中时刻装着国家,这是时代青年的责任,也是我们毕生的使命。青年朋友们,我们赶上了最美的时代,一定要担起时代责任,努力奋斗,让自己美好梦想与祖国的发展同行。于每个人,尤其是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的青少年而言,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那么,如何才能担起历史使命,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呢?王源在《爱国的少年心,总是相通的》中的表达,道出了所有青年的心声:爱国,始终是青春的底色。爱国,始终是青春的底色。青少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是沐浴祖国阳光而成长的一代,理应将国家放在当头,将重任担负在肩,让我们的国家展示出朝气蓬勃的景象。【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题。第一则材料主要介绍钱伟长因国家需要转学物理,姜文汉为国三次改行的事例,老一辈科学家为国所需,中途改行,投身国家建设。第二则材料主要介绍了中国政府从利比亚撤侨以及为国人免费接种新冠疫苗等,重在表现中国政府执政为民。综合两则材料可知,前一则材料主要侧重于个人对国家发展的贡献,后一则材料侧重于国家强大对于个人的重要性。从写作任务来看,写作的话题是“家国情怀”;而写作对象是从新时代青年的角度入手,阐发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和思考,重点强调的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国家的发展需要个人的奋斗,个人的奋斗能够促进国家的发展。反之,国家的发展亦有利于个人的发展,能够增强个人的归属感,幸福感,尊严感。而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抑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在写作时,重点分析个人发展对于国家富强的重要作用,这里要重点强调国家荣誉感,以天下为已任的高度责任感。同时,也要分析,只有国家强大了,人民才会更有依靠,更有底气,更有幸福感。注意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参考立意】(1)胸怀家国,方可行远。(2)把家国情怀,化做逐梦之源。(3)让家国情怀植根心底。(4)丹心从来系家国。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谈及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大学》。原文说的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净,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自小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总书记深情地说道。以上的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你对自己的生涯规划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优秀例文】立修身之基,承家国担当《大学》中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每个人的担当。要承担好这些责任,空谈高喊没有用,我们应从修身做起。修身,并不是只顾个人利益,而是将家国之责践行到完善自己中去。张居正,宰相中的翘楚,他奋起于寒微,却刚毅深沉,多谋善断,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家国之责在他身上得到完美践行。归于平淡,他依然是位衣着考究、一丝不苟的美髯公,居处一尘不染,行事从不拖沓。生活的细节尚是如此苛刻,政治上的担当严谨自然情理之中。修身,需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将生命的本分发挥得淋漓尽致。陈忠实,因感受民族命运的召唤,毅然辞去陕西作协的职务,悄然收拾行囊,重回白鹿原老家,不接受任何采访,不参加任何应酬。冬天一只火炉,夏天一盆凉水,伏在小桌上,践行着作家的本分。四年的寂寞坚守,换来了《白鹿原》的亮丽绽放。修养身心,让他甘于寂寞;治国齐家,让他一肩担起揭示民族历史的责任,寂然辉煌。修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担当;修身,亦当以家国之担当为己任。“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是霍去病掷地有声的誓言。齐家之担,治国之当,平天下之志,兀然地矗立在生之彼端。在那个刀光剑影、血色阑珊的年代,因为胸怀家国,肩负责任,所以他有了生擒罗姑比,直捣胡人军营的勇气;因为执国为念,心系社稷的担当,所以他不愿因是皇族的“血亲”而独享殊誉,而是驰骋疆场,与士兵并肩作战,将家国之责化为磨练自己的动力。现代社会,我们见惯了浮夸功利。但总有人,也需要有人,“纷华不染”,以家国为担当,前进在完善自我、充实生命的路上。于敏在执着科研的空白中奋蹄不倦,“隐身”追求,名就“两弹一星”功勋;农民诗人余秀华不屈服于残酷命运,砥砺身心,“粗粝能甘”,充实自我,终于“穿过大半个中国”惊艳诗坛。《论语》有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青春不朽,年轻的我们是未来国家民族的策划师,我们如何修身,修身的结果如何,是否能完成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责,将是未来的风向标。因此,我们应当不断砥砺身心,“粗粝能甘”,完善自我,亦当“纷华不染”,无问西东,把家国之责做为自己的担当!【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视为对”大学之道”的概括,它也是儒家学说的精髓所在。儒家对人生道路这一经典的描述在历代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改革开放、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更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修身”为”修齐治平”之始。不论身处社会基层的民众,还是属于贵族阶层的大夫,乃至国君、天子,都要自觉修身,这种思想有利于公众坚持道德自律、守住道德底线。由个人而家、国、天下,这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过程,无数的志士仁人都胸怀天下,心系苍生,他们有崇高的价值信念和高尚的理想追求,如北宋儒学家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有利于培养当代青年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从而能够积极地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儒学教人”成人”,具备人的社会性内涵;更教人成为”君子”,成为社会管理人才。”大学之道”强调人的全面成长,培养”大人”“君子”,这也是我们当代社会快速发展进步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梳理清楚了材料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我们在写作时,就应当对其重要性进行阐述:从自身角度来说,”修身、齐家”,能帮助我们做好自己;”治国、平天下”,是人对于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因此,我们这些新时代青少年,对于自身,要修好自身、齐好家,做好自己;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应承担好自己的责任,承担好”治国、平天下”的历史任务。【参考立意】(1)加强修身,提升品德修养。(2)坚定理想,厚植家国情怀。(3)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屈原虽遭流放,仍眷顾楚国,个人的身世沉浮与国家的生死存亡紧密相连。苏武“胡沙不隔汉家天,一节坚持十九年”,始以强壮出,终以须发尽白还,初心不改,坚贞不移……《孟子·离娄上》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国情怀”是个体对国家的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作为青年一代,该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家国情怀”,又该如何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发扬“家国情怀”呢?请围绕“家国情怀”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优秀例文】家国情怀,时代担当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而我想说,不管身处什么时代,青年人都需要:秉持使命担当,不负大国情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处在安史之乱中的杜甫,忧虑沦陷区的弟弟,记挂手足的生死。颠沛流离中的他,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望着秋夜月露,倍增思亲之情。山河破碎,“家”何以堪!杜甫心中有“家”,更有“国”。他漂泊四川成都,尽管处境艰难,茅屋为秋风所破,仍向苍天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渴盼温暖普照天下,国家远离战乱,昌盛安宁。当然,“家国情怀”不能只是空洞的表白,需要我们用行动兑现承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恰如曹植所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在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的“百步筑梦”挑战视频中,国旗护卫队擎旗手张自轩的故事令人泪奔。他每天肩扛35斤重的国旗和旗杆,风雨无阻地迎接每一个日出。为了练习贴墙根站立,他负重奔跑,踢坏了一双双皮鞋,身体严重脱水也咬牙坚持,入伍7年没有陪父母过一次年。张自轩在最美好的年华里把祖国的荣誉扛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