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内蒙古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解析与翻译)_第1页
2024年内蒙古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解析与翻译)_第2页
2024年内蒙古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解析与翻译)_第3页
2024年内蒙古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解析与翻译)_第4页
2024年内蒙古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解析与翻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内蒙古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班级微信公众号设立了“君子风范·古代先贤”推介专栏。小文梳理资料,探究“君子”内涵,请帮她完成以下任务。【资料卡片一】“君子”品性的时代表达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选自《论语·子张》)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选自《论语·雍也》)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选自《论语·宪问》)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子译注》)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选自《荀子·不苟》)【资料卡片二】“君子”品行的名士典范予自钱塘移守胶西①……始至之日,岁比不登②,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予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囿③,洁其庭宇,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④园蔬,取池鱼,酿秫酒⑤,瀹⑥脱粟⑦而食之,曰:“乐哉!游乎!”(选自苏轼《超然台记》)【注释】①胶西:指密州,今山东渚城县。②岁比不登:指连年灾荒欠收。③园囿(yòu):菜园,果园。④撷(xié):钩下,取下。⑤秫(shú)酒:黄米酒。⑥瀹(yuè),煮。⑦脱粟:糙米。20.【缘声求义】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断两处)而园之北因城以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21.【因言求义】下面是小文设计的“解文释义探究单”,请帮她填写完整。解文释义探究单作品相关语句思考探究《论语》“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中有多则语录和轶事围绕君子人格展开。比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里的“君子”意思是①______。孔子认为其具体表现为“知”“②______”“勇”。《孟子译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丰富了君子人格的内涵。以“大丈夫”为君子作注。“富贵不能淫”可译为③______。三个“不能”,充分彰显了君子④______的品格。《荀子》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荀子主张君子“⑤______”,与子夏所讲的“笃志”有相近之意。“笃志”意思是⑥______。“致诚”“笃志”是进德修业的至高境界。《超然台记》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苏轼堪称君子人格的典范。他在生命的低谷仍“无所往而不乐”,有颜回“在陋巷”仍“不改其乐”之贤。初到胶西,“盗贼满野,狱讼充斥”,此句可译为⑦______。“处之期年”,“期年”意思是⑧______,此地便和乐安宁、民风淳厚……“君子”人格,自古而今都是被公众认可的理想人格,它的内涵在时代的演进中不断丰富、延展。22.【联文求义】“君子风范·古代先贤”专栏,上一期推介的是诸葛亮。请结合资料卡片及阅读经验,参照上期推介语,为苏东坡写一段推介文字。(不得抄录“解文释义探究单”中的相关内容;80字左右)诸葛亮推介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能“决胜千里之外”;他高瞻远瞩、励精图治,为汉室兴复鞠躬尽瘁;他治家谨严,告诫后人应崇尚节俭、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参考答案】20.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21.①有高尚品德和修养的人②仁③富贵权势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④坚守原则、不屈服于外界压力(意对即可)⑤致诚⑥坚定志向⑦盗贼到处都是,案件也多不胜数⑧满一年22.示例:苏东坡是乐观的典范,无论处境多艰,都能自得其乐;他为官亲民,致力于改善民生;他文采斐然,诗词文章流传千古。其君子风范,令人敬仰!【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本句句意: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整修,让它焕然一新。“而园之北”指明地点,“因城以为台者旧矣”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矣”是句末语气词,其后应断开;“稍葺而新之”意思是“稍加整修,让它焕然一新”,是对前面高台的后续处理,应单独断开。故断句为: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2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字义辨析及内容理解。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句意: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君子:有高尚品德和修养的人。②由“君子道者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可知,孔子认为其具体表现为“知”“仁”“勇”。“知”指的是有智慧,能够明白事理,不被迷惑;“仁”指的是有仁德,心怀仁爱,不忧虑;“勇”指的是有勇气,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不畏惧。一个真正的君子应当具备这三种品质。③“富贵不能淫”句意:富贵权势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重点字词:“富贵”:指财富和地位的显贵。“淫”:使动用法,使……迷惑。④三个“不能”,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了君子在面对富贵、贫贱、威武等不同境遇和外界诱惑、压力时,都能坚守自己道德准则和信念,不为所动,充分彰显了君子坚守原则、不屈服于外界压力的高尚品格。⑤⑥“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句意:君子修养心性没有比真诚更好的了,做到了真诚,那就没有其他的事情了。故荀子主张君子“致诚”。“博学而笃志”句意:广泛地学习并且坚定自己的志向。“笃志”意思是坚定志向。“致诚”强调以真诚修养身心,“笃志”侧重于坚定自己的志向,两者都是进德修业过程中需要达到的至高境界。⑦重点字词:“盗贼”:指偷盗抢掠的人。“满野”:遍布原野,形容到处都是。“狱讼”:诉讼案件。“充斥”:充满,众多。⑧“处之期年”句意:在这里住了一年。“期年”指满一年。苏轼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经过一年的治理,使当地变得和乐安宁、民风淳厚,展现了他积极乐观、善于治理的君子风范。【22题详解】本题考查拟写推介语。作答时,需要展现苏东坡的主要特点和成就,语言简洁明了,突出其君子风范。首先,要抓住苏东坡的关键特质,如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为官时的作为以及文学上的杰出成就。然后,用简洁且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行表述,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苏东坡的重要方面。注意字数限制。示例:苏东坡是豁达的代表,一生坎坷,却能笑对风雨;他心系百姓,兴修水利;他才华横溢,书画诗词皆精。其君子之风,令人赞叹!【参考译文】【资料卡片一】《论语·子张》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论语·雍也》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论语·宪问》孔子说:“君子所遵循的三个方面,我都没能做到: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孟子译注》(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在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样才叫做大丈夫。《荀子·不苟》君子修养心性没有比真诚更好的了,做到了真诚,那就没有其他的事情了。【资料卡片二】我从钱塘调任到胶西做太守……刚到之时,连年收成不好,盗贼到处都有。案件也多不胜数,而厨房里空荡无物,每天只吃枸杞和菊花,人们本来就怀疑我会不快乐。在这里住了一年后,我的面容却更加丰腴,头发也由白日渐变黑。我既喜欢这里风俗的淳朴,这里的官吏百姓也习惯了我的愚拙无能。于是,在这里修整花园菜圃,打扫庭院屋宇,砍伐安丘、高密的树木,用来修补破败的地方,只做简单修缮的打算。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整修,让它焕然一新。我不时和大家一起登台观览,在那儿尽情游玩。……这台高大而安稳,深广而明亮,夏天凉爽冬天温暖。无论是雨落雪飞的早晨,还是风清月明的夜晚,我没有不在那里的,宾客也没有不跟从着我的。我们采摘园子里的蔬菜,捕捞池塘里的游鱼,酿造黄米酒,煮糙米来吃,(大家)说:“多么快乐呀!在这里游玩!”(2024年内蒙古赤峰)【甲】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节选自《乐府诗集》)【乙】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①宣抚使马千乘。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襄粮自随,与副将周国柱扼贼于邓坎。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金筑等七寨。已,偕酉阳诸军直取桑木关,大败贼众,为南川路战功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良玉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

(选编自《明史·秦良玉传》)【丙】明妃

郭漱玉竞抱琵琶塞外行,非关图画误倾城。汉家议就②和戎策,差胜防边十万兵。【注释】①石砫(zhù):地名,在重庆,今作石柱。②就:成,成功。4、下列选项中,对词语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2分)A.“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中的“但”和“但当涉猎”(《孙权劝学》)中的“但”意思相同。B.“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中的“从”和“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中的“从”意思相同。C.“贼乘官军宴”中的“乘”和“公与之乘”(《曹刿论战》)中的“乘”意思不同。D.“兼通词翰”中的“通”和“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中的“通”意思不同。5、请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金筑等七寨6、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7、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2分)A.《木兰诗》中作者歌颂战争中的英雄,却不用过多笔墨正面写战争,暗含了作者对待战争的态度。B.互文的特点是用简洁的文字表现丰厚的内容,《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就是例证。C.《明妃》第二句运用毛延寿丑化昭君,丹青误人的典故,表达出诗人对昭君出塞的同情与惋惜。D.《明妃》第四句中“差”有“略微”或“甚”的意思,本诗中理解为“甚”更能体现昭君的历史功绩。8、阅读完三位巾帼英雄的事迹,同学们围绕巾帼英雄的形象展开了讨论,请你发表意见,将下面内容补充完整。(2分)小语认为:木兰代父从军,作为一个征战沙场的士卒,表现出英勇善战、坚毅果敢的形象特征。小文认为:良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美认为:昭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5.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金筑等七寨(共2分,每处1分。)6.(1)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2)(秦良玉)统率的部队号称白杆兵,被远近的敌人害怕。(共4分,每句2分。)8.【示例】良玉从夫抗敌,作为一个指挥作战的女将领,表现出智勇双全、治军严明的形象特征。昭君出塞和亲,作为一个维护和平的“使者”,表现出深明大义、奉献自我的形象特征。(共2分,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参考译文】秦良玉,四川忠州人,嫁给石砫宣抚使马千乘。明万历二十七年,马千乘带领三千人马跟随明朝官军征伐播州,秦良玉另外带领五百精兵携带军粮跟随出征。与副将周国柱拒敌于邓坎一带。第二年的正月二日,贼军乘明朝官军举行宴会时,夜袭明军。秦良玉夫妇首先打败贼军的偷袭,并且追击到贼军老巢,连续攻破七座寨子,不久带领酉阳官军攻破桑木关,将贼军打得大败。他们的战功位居南川路首位。平息贼乱后,秦良玉没有向朝廷请功。秦良玉管制部下十分严格,每当行军发令,全军肃静严整。她所率领的军队号称“白杆兵”,令远近的敌军都十分忌惮。秦良玉为人富有胆略和智谋,擅长骑马射箭,并且通晓诗文,风度沉静文雅。(2024年内蒙古呼和浩特)【甲】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联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翟璜应对文侯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①,克之,以封其子击②。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注]①中山:中山国,战国时小国。②击:魏击,魏文侯之子,后继承为君,即魏武侯。(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臣之妻私臣私:(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刺:(3)克之克:(4)臣是以知之是以: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窥镜而自视学而不思则罔B.谓其妻曰其真不知马也C.臣之妾畏臣乃记之而去D.皆以美于徐公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13.【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B.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C.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D.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1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15.【甲】文中邹忌进谏的结果是“王曰善”,【乙】文中翟璜应对的结果是“文侯悦”,二人是怎样取得这样的效果的?请结合文本,进行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1.(1)私:偏爱(2)面刺:当面指责(3)克:战胜(4)是以:因此12.D13.C14.(1)能够在公众场所指责讽刺(寡人的)过失,传到寡人的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2)魏文侯向群臣问道:“我是怎样的君主?”15.甲文中邹忌是以自己切身体验进行类比(设喻说理),这样既亲切自然,又委婉含蓄,使人容易接受;乙文程璜先肯定对方是仁君,然后再指出君主仁厚臣子就会直言进谏的道理,这样能让对方更容易接受意见。(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1)句意为:我的妻子偏爱我。私:偏爱;(2)句意为: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面刺:当面指责;(3)句意为:战胜中山国后。克:战胜;(4)句意为:我才得以知道。是以:因此。【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虚词。A.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B.代词,指邹忌/语气词,表推测,意为“恐怕”;C.结构助词,“的”/代词,代指“小石潭的景物”;D.都是介词,意为“比”;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句意为:国君攻克中山,不将它封给弟弟,却分给儿子,怎么能称得上仁德呢?“君得中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成分,表达了“魏文侯得到了中山”这一事实,因此应在此处断开。“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两个分句结构相似,内容相反,进一步说明了魏文侯的处理方式,彼此之间应断开,“何谓仁君”是一个反问句,单独成句,询问这样的做法怎么能称得上是仁君呢?因此应和前文断开。故断句为: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故选C。【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1)重点字词: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讥:讽喻。市朝: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使动用法。(2)重点字词:于:向;何如:怎样。【1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甲文根据“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可知,邹忌并没有直接批评齐王的过失,而是先从自身经历说起,通过自己与徐公比美的故事,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将家事国事相联系,指出“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从而说明齐王受蒙蔽的程度之深,这种方式亲切自然、委婉含蓄,让齐王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易于接受。乙文根据“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可知,翟璜能够敏锐地观察到任座被逐出后的情况,并准确把握文侯的心理,首先肯定对方是仁君,再从“君仁则臣直”的角度入手,通过肯定任座直言不讳的行为来间接证明文侯的仁德,指出君主仁厚臣子就会直言进谏的道理,这种巧妙的方式既避免了直接冲撞君主,又达到了称赞君主的目的,让对方容易接受。【参考译文】【甲】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齐国的最美的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啊。”又过了一天,徐公前来拜访,(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丽;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傍晚,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小妾认为我美,是惧怕我;客人赞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于我。”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谁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使我听到的,给予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之中不战自胜。【乙】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战胜中山国后,封给儿子魏击。魏文侯问群臣:“我为君如何?”大家皆回答:“你是仁德的国君。”任座说:“国君攻克中山,不将它封给弟弟,却分给儿子,怎么能称得上仁君呢?”魏文侯大怒,任座快步走离开。魏文侯再问另一位大臣翟璜。翟璜回答:“国君是仁德的君主啊!”魏文侯再问:“你怎么知道?”翟璜回答:“臣听说只有国君仁德,臣子才可能正直。刚才任座言辞正直,我才得以知道。”魏文侯大悦,派翟璜速召回任座,亲自下堂迎接他,待作上宾。(2024年内蒙古呼伦贝尔)【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念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①,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喜怒哀乐,动人必深。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写②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予友杨君③,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为尉于剑浦④,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宜。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进琴以为别。(节选自《送杨寘序》)【注释】①宫声数引:古代的音乐分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文中泛指各种曲调。引,曲调的一种体制。②写:同“泻”,倾吐,宣泄。③杨君:即杨寘(zhì),作者的朋友。④剑浦:县名。9、请你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A.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B.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C.缓者舒然以和闻之,欣然规往(《桃花源记》)D.亦有至者焉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10、请你用“/”给【乙】文画线句断句(限断两处)。(2分)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写其幽思11、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2)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12、甲、乙两文均为赠序,即临别赠言,都饱含作者的良苦用心,请结合文章内容,从劝勉艺术、勤奋学习、平和心态三个方面任选其一,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受到的启发。(2分)【参考答案】9.C10.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写其幽思。11.(1)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多说一句话。(2)但是要平和他的心态,调养他的疾病,那么弹琴也能够有一点好处吧。12.示例:甲文通过叙述自己求学的艰难和勤奋的经历,劝勉马生要勤奋学习。乙文通过叙述自己学习乐曲,时间一长,不觉病还在身上,劝勉杨真以弹琴寄托情怀,排遣忧愁,养神祛病。我们在平时勉励别人时,也要运用现身说法的劝勉方法,这样有较强的说服力,容易让对方接受。【参考译文】我曾经得了忧劳的病症,退下来闲居,没有医治好。后来在朋友孙道滋那里学习弹琴。学习了五声和几支乐曲,时间一长觉得很快乐,不知道那疾病还在自己身上呢。弹琴作为一种技艺,是很小的了。等这技艺到了极点,大的是最低的声音,小的是最高的声音,按着琴弦迅急弹奏,声调便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声音急促的,显得很凄惨;声音和缓的,显得很舒畅。有时好像山崩石裂,泉水从高山上涌出来,又好像夜晚发生了大风大雨;有时像旷夫、寡妇的叹息声,又好像和睦的雌鸟、雄鸟互相唱和。它的深沉的忧虑稻悠远的思绪,就是虞舜、周文王和孔子的遗音;它的悲惨、愁闷、感慨、愤激,就是孤儿伯奇、忠臣屈原所发出的叹息。喜、怒、哀、乐的情绪,一定深深地打动人家的心弦;纯厚、古雅、淡泊的音色,却跟尧舜三代的语言、孔子的文章、《易经》所表现的忧患、《诗经》所包含的怨恨讽刺,没有什么区别。它能够凭耳朵听出来,能够随手弹出来。如果选取那和谐的音调,排遣忧郁,散发幽思,那么,往往感动人心,极为深切。我的朋友杨君,喜欢研究学问,很会写文章,屡次参加进士考试,都不得意。等到依靠祖上的官勋,才调到剑浦去做了县尉。小小的剑浦在东南面几千里路以外,在这种情况下,他心里确实有不平的地方。并且从小又多疾病,可是南方缺少名医良药,风俗饮食与中原两样。以他多病的身体,抱着不平的心思,却生活在风俗不同的地方,哪里能够长久地沉闷下去呢?然而要平静他的心思,疗养他的疾病,那么弹琴也能够收到一点好处吧!因此我写了这篇谈琴的文章来给他送行,并且邀请孙道滋参加,喝一杯洒,弹一回琴,当做临别的纪念。(2024年内蒙古通辽)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鸿雁来。是月也,以立春。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禁止伐木,毋覆窠,毋杀孩虫。仲春之月:始雨水,桃李华,苍庚鸣。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是月也,毋作大事,以妨农之事。毋竭川泽,毋焚山林。是月也,祀不用牺牲,用圭璧。季春之月:虹始见,萍始生。天子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廪①、赐贫穷;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命司空曰:“时雨将降,修利堤防,道达沟渎②,开通道路,毋有障塞。”是月之末,择吉日,大合乐③。(摘自《礼记·月令》《吕氏春秋·仲春》,有改动)【注释】①仓廪:储藏谷米的仓库。②渎:小水沟,小水渠。③合乐:许多乐器合奏。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蛰虫咸动(2)祀不用牺牲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天子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9.读完本文,围绕“古人的智慧”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7.(1)都(2)祭神用的牲畜8.天子广布德令,实行恩惠,命令有关官员打开储藏谷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