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声现象第3节声的利用巩固练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选项中,可以体现出“声能传递能量”这一性质的是()A.用超声波清洗物体 B.利用声呐来探测鱼群 C.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痕 D.汽车利用倒车雷达来探测道路上的障碍物【解析】解:A、利用超声波来清洗精细的机械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能量,故A正确;B、利用声呐探测鱼群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故B错误;C、利用超声波来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痕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故C错误;D、汽车上的倒车雷达,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错误。【答案】A。2.关于声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进行回声定位,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B.发声的扬声器,可使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手按在小提琴一根弦上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D.钢尺伸出桌边长度不同,振动快慢不同,发出声音音色就不同【解析】解:A、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故A错误;B、烛焰闪动是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故B正确;C、手按在小提琴上一根弦的不同位置,琴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故C错误;D、钢尺伸出桌边长度不同,振动快慢不同,发声的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D错误。【答案】B。3.如图所示,发声的喇叭使烛焰晃动,说明:①声音具有能量;②声音能传播信息;③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其中正确的说法()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②③④ D.只有①④【解析】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声喇叭旁的烛焰晃动,是由于喇叭振动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引起烛焰的振动,烛焰振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正确的说法有①③④,【答案】B。4.智能音箱通过网络让用户以语言对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影音娱乐、生活服务、信息查询等多项功能的操作。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户对智能音箱发布指令“大点儿声”,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调 B.智能音箱接收到传递来的信息后依靠扬声器的振动才能发出声音 C.智能音箱能根据语言指令来完成指定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人们能够分辨出智能音箱播放的二胡和笛子的声音,根据的是声音的音色【解析】解:A、“大点儿声”目的是改变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智能音箱依靠扬声器的振动才能发出声音,故B正确;C、可以直接根据用户的语言指令来完成指定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正确;D、人们可以分辨出智能音箱播放的二胡和笛子不同乐器的声音,根据的是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答案】A。5.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解析】解: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A错误;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故B正确;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C错误;D、用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答案】B。6.如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乒乓球被弹开,主要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 B.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C.“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 D.左手不停地改变位置是改变音调【解析】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音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A错误。B、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宇航员对话需借助无线电设备,故B错误;C、“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C错误;D、拉小提琴时,左手不停地改变位置,改变了琴弦振动部分的长短,从而改变了音调,故D正确。【答案】D。7.《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下面对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理解正确的是()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进行判别的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解析】解:A、听到狗的叫声,知道人回来了,这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A错误;B、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别的,故B正确;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C错误;D、声音的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答案】B。8.如图甲所示是交通部门用来检测车速的超声波测速仪。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辆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假设超声波传播速度为340m/s且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一次超声波信号与车相遇时,汽车距测速仪61.2m B.第二次超声波信号比第一次超声波信号延迟0.3s发出 C.测速仪接收到两次信号之间汽车行驶了10.2m D.汽车的行驶速度为24.3m/s【解析】解:A、由图乙知,第一次超声波信号与车相遇时,经过的时间为t1=0.09s,由v=可得,汽车距测速仪:x1=s1=v声t1=340m/s×0.09s=30.6m,故A错误;B、由图乙知,第二次超声波信号比第一次超声波信号延迟0.48s发出,故B错误;CD、由图知,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t2=0.06s,由v=可得,汽车距测速仪:x2=s1=v声t2=340m/s×0.06s=20.4m,故B错误;测速仪接收到两次信号之间汽车行驶的距离:s=x1﹣x2=30.6m﹣20.4m=10.2m,汽车两次遇到信号的时间差为:△t=0.54s﹣0.09s=0.45s,汽车的速度v==≈22.7m/s,故C正确,D错误。【答案】C。9.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他的“吼”声能将玻璃杯震碎。下列声音的利用方式与此相同的是()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超声波金属探伤仪 C.医生利用听诊器诊病 D.超声波粉碎胆结石【解析】解: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而吼声能将玻璃杯震碎是声传递能量,故A与此不相同;B.探伤仪检测金属的伤口,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而吼声能将玻璃杯震碎是声传递能量,故B与此不相同;C.听诊器诊断病情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而吼声能将玻璃杯震碎是声传递能量,故C与此不相同;D.超声波粉碎胆结石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与声音震碎玻璃杯同理,故D与此相同。【答案】D。10.一个同学站在原地不动并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1.5s后听到回声,假设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40m/s,那么该同学距山崖大约是()A.510m B.255m C.340m D.1020m【解析】解:因为声音传播到山崖的时间为总的时间的一半,所以t=×1.5s=0.75s,由v=得,该同学和山崖间的距离:s=vt=340m/s×0.75s=255m。【答案】B。二.填空题(共5小题)11.下列事实中:①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②超声波洁牙;③超声波加工硬度特别高的工件;④超声波雾化;⑤“B超”检查病人的某部位;⑥晚上拍手,走廊灯自动亮了。应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是①②③④⑥(填序号)。【解析】解: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超声波洁牙、超声波加工硬度特别高的工件、超声波雾化都属于声音传播能量的现象;“B超”检查病人的某部位利用的是人的不同组织对超声波的反射程度不同,从而来判断病人某组织是否有异常,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走廊中安装了自动灯光控制系统,白天灯不亮,和光传感器有关;晚上有人拍手时,灯自动亮起来,是声传感器,属于声音传播能量的现象。【答案】①②③④⑥12.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某海域海水深3000m,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则经过4s后才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解析】解:由题意可知,声音传播的距离:s=2×3000m=6000m,由v=可得,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到收到回波的时间:t===4s。【答案】4。13.雨后的山林鸟鸣清脆、流水潺潺,人们是根据音色(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区别鸟鸣和流水的声音;“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选填“信息”或“能量”)。【解析】解:区别鸟鸣和流水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答案】音色;信息。14.一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直线向一山崖驶去,司机鸣笛后5s听到山崖反射回来的回声,则司机听到回声时,声音所走的路程是1700米;司机鸣笛的时候距离山崖的距离是875米。(假设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解析】解:根据回声测距公式可得声音所走的路程为:s1=v1t=340m/s×5s=1700m汽车所走的路程为:s2=v2t=10m/s×5s=50m司机鸣笛的时候距离山崖的距离是:s=(1700m+50m)÷2=875m【答案】1700m;875m。15.如图所示是一新款小度智能屏,它可以和“主人”进行语音交流,接收“主人”指令,播放音乐,播报天气。还具有模仿父母的音色(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讲故事哄娃入睡的功能。它能够正确执行“主人”指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解析】解:小度智能屏能模仿父母讲故事,是模仿父母的声音,这是模仿音色;小度智能屏能执行“主人”的指令,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答案】音色;信息。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16.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甲乙两幅图可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在进行丙图所示实验时,某同学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时,听到的铃声逐渐减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3)若小明击打鼓面发声1.5s后听到了回声,那么小明距离障碍物是255m。(4)如图所示,小明同学为了研究声音的特性,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并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以下实验内容:小明同学利用该实验装置可以进行两个实验内容的探究,分别是: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解析】解:(1)用力敲击鼓面时,听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敲桌子,耳朵贴在桌子另一侧听,是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故甲乙两幅图可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时,听到的铃声逐渐减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3)因为小明击打鼓面发声1.5s后听到了回声,故声音传到障碍物的时间t==0.75s,声音在15℃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由公式v=得,s=vt=340m/s×0.75s=255m,小明距离障碍物是255米。(4)利用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则在振幅相同时,音调不同,可以探究音调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利用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响度不同,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答案】(1)介质;(2)减小;真空不能传声,(3)255;(4)响度与振幅的关系。17.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机械闹钟;(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距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预算费用报销培训
- Module3 Unit1 These ducks are very naughty.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三年级上册001
- (二模)沧州市2025届高三总复习质量监测 历史试卷(含答案详解)
- 10.2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 一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沿途风景(1)-插入图片教学设计 河大版
- 餐饮行业工作报告
- 18 牛和鹅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 长度单位第4课时教案设计
- 全国青岛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专题二第2课二、《登录虚拟机器人在线仿真平台》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教学设计
- 汽车振动学:基于MATLABSimulink的分析与实现 课件 第2章 汽车单自由度振动系统
- 螺旋天线报告
- 家长进课堂-急救及医学小常识
- 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
- 明亚保险经纪人考试题库答案
- 2024届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命题说题课件
- 脑中风病人病情观察
- 五星级物业标准
- 企业安全防汛知识培训
- 城市发展史-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