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第4课“千古一帝”秦始皇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心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2.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1.秦灭六国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重点)2.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建立、措施及其作用,客观全面地评价秦始皇一生和功过是非。(难点)学问点一并吞六国1.背景项目内容时代呼声战国时期,安定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物质基础商鞅变法奠定了兼并六国的坚实基础个人因素①秦王嬴政具有坚忍刚毅的性格和敏锐迅捷的决断力②嬴政锐意进取,破格任用一批谋臣猛将③嬴政擅长发觉人才,广泛招募各国精英2.经过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相继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第一次建立起中心集权的大一统帝国。学问点二“百代犹得秦政法”1.皇帝制度(1)目的:显示功过三皇,德超五帝。(2)特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皇位世袭。2.政治体制(1)中心: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互不统属,相互牵制,决断权集中在皇帝手中。(2)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机构。(3)作用①奠定了此后2000多年统一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②对于巩固、加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起了极其重大的作用。3.经济措施(1)内容①“使黔首自实田”,按亩征税,使土地私有制合法化。②激励耕织,嘉奖移民垦荒。③颁行统一的新货币——秦半两钱,统一度量衡。(2)作用①推动了农业、手工业生产和新兴地主经济的发展。②大大亲密了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商品生产,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学问点三缔造统一大帝国1.开拓疆域(1)功绩①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②南征岭南,开凿灵渠,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③打通西南夷,开凿“五尺道”。(2)意义①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经济开发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沟通。②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疆域初步奠定。2.建设交通网络(1)措施:修筑驰道、直道,统一车辆形制。(2)意义:有利于传达政令、调遣军队,也促进了全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沟通。3.统一文字(1)措施:用小篆代替各国文字,通行全国,后来又出现隶书。(2)意义:有利于推行政令、发展经济和文化认同,对文化教化事业的发展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凝合与巩固具有深远的影响。学问点四始皇帝的勤政与暴行1.勤政(1)秦始皇勤于政务,富于实干精神,是具有高度行政实力的政治家。(2)他高瞻远瞩、雄才大略,为实现志向而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坚忍和执着。2.暴行征调太急,赋敛过重,刑罚严酷;文化专制,焚书坑儒;耗费巨资寻药求仙。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条件经济方面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为统一供应了必要的经济基础;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发展,为统一天下供应了条件民族关系春秋战国时期,以华夏族为主体,形成了比较稳固的民族共同体,为统一奠定了民族基础人民意愿春秋争霸、战国混战使人民渴望统一、和平统一形势经过长期的兼并斗争,形成了局部统一,秦国广泛吸引各国贤士渐渐成为实现统一的中心力气,从弱小的韩国起先,再扫除两翼,最终灭齐1.在新课程标准下,探究课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同学的青睐。在一次探究活动课上,A、B、C、D四位同学分别分析了秦王嬴政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缘由,你认为哪一个同学的表述最精确()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使秦国具备了完成统一的实力B.秦王嬴政广泛搜罗人才,统一的战略得当C.战国末期诸侯国数目的削减有利于统一D.广袤人民渴望统一,秦王嬴政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解析】根本缘由指本质的缘由,是导致历史事务发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定因素。故在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答案】D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1.功: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1)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袤人民的愿望。(2)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制度,奠定了此后2000多年统一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对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沟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4)建设交通网道,大力开拓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心集权的封建国家。(5)他高瞻远瞩、雄才伟略,为缔造和巩固大一统帝国,倾注了全部热忱和毕生精力。2.过:统治残暴的封建暴君(1)滥用民力:秦始皇仿建六国宫殿、阿房宫,修骊山墓、伐南越、戍边疆、修长城等徭役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苦难。(2)秦的暴政:刑罚严酷使秦朝很快灭亡。(3)文化专制:“焚书坑儒”,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2.秦始皇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后人也称其为“千古一帝”。秦始皇一生功绩中最值得人们称颂并至今仍有重大意义的事情是()A.建立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奠定祖国疆域B.开创一系列政治制度,奠定中国2000多年政治统治的基本格局C.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基本确立了中国的行政区划D.修筑长城、灵渠等大型工程,惠及后世【解析】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故选A项。B项错误,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心集权体制在近代被共和取代;郡县制也被省制取代;长城已经失去了军事防卫的性质。【答案】A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始皇长城修筑状况地段修筑概况东段:辽宁阜新市——内蒙古化德县沿用战国燕长城旧迹,部分是新筑的;累石为城、树榆为塞。中段:内蒙古兴和县——乌兰布和沙漠北缘在战国赵长城基础上加以重新修缮,阴山至贺兰山间的广袤缺口是新筑的:依托大青山和阴山,主要用石块垒砌。西段:内蒙古准格尔旗——甘肃岷县鄂尔多斯高原上的长城随山就势凹凸起伏,城墙系夯土筑造。——董耀会《万里长城纵横谈·秦始皇万里长城分几段》材料二(秦始皇)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从而全部拆毁了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中国军事通史》(第四卷)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述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是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的?(2)指出材料二中秦始皇拆毁“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的主要背景。有人在论及秦统治时,认为“秦始皇筑了长城,也毁了长城”。结合相关史实,评述这一观点。【思路分析】考查角度秦始皇与“长城”材料解读材料一通过表格形式,分三段清楚地展示出“秦始皇长城修筑状况”;材料二拆毁了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就是消退各种军事上的隐患,便利了交通和水利的建设,防止原有六国的军事设施如城郭、险塞等,被各国贵族用来作为反秦的据点或屏障。解答思路第(1)问干脆依据材料一中“修筑概况”,来逐条归纳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能够做到因地制宜的缘由。第(2)问重点理解“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这句话的意思,然后结合当时的状况分析其“主要背景”,“评述”时要留意从正反两个方面去思索概括。【尝试解答】(1)缘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史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缘由:对旧长城进行修缮;借助地形新建长城;就地取材,建材多样。(2)背景:秦灭六国,统一中国。评述:这个观点符合史实。史实:秦始皇修筑长城加强了边防,保证了社会安静,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但是滥用民力,引起人民的抗拒,加速了秦朝的灭亡。1.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秦王,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他为能够有效地“制六合”而实行的措施是()A.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统一文字C.统一货币 D.统一度量衡【解析】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实现了中心对地方的有效限制和管理,保障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被后世沿用,B、C、D三项属于文化和经济制度的内容。故选A项。【答案】A2.“(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秦朝驰道的修建()A.加强了对诸侯国的限制B.有效地扩展了统治疆域C.建立起了垂直管理体系D.有利于经济文化的沟通【解析】秦朝没有诸侯国,故A项错误;驰道有利于巩固统治而不是有效扩展了统治疆域,故B项错误;建立起了垂直管理体系是指郡县制,不是修建驰道,故C项错误;驰道便利了各地的交往,故D项正确。【答案】D3.“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段话()①全面确定秦朝的专制统治②认为秦朝实行专制统治是时势所需③确定了秦统一全国的功绩④认为专制统治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材料强调评价秦政的专制,要放在特定的历史形势下,秦朝实行专制统治是时势所需,秦统一了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新局面,其专制有利于巩固统一,但“实未可一一深非也”,并不意味着全面确定。【答案】B4.在评论秦朝灭亡时,历史学家张岂之说:“秦始皇遗忘了最主要的事:民心和民力。”最能论证此观点的是()A.称皇帝、制《秦律》 B.置三公、行郡县C.焚书坑儒、筑长城 D.统文字、平南越【解析】“焚书坑儒”失去了民心,“筑长城”滥用了民力,这些导致了秦朝的灭亡。【答案】C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材料二二十七年,始皇……筑甬道,自咸阳属之……治驰道。……三十四年,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以上材料均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在一堂历史活动课上,某历史老师组织学生搞了一个“历史法庭”的答辩活动:秦始皇被秦朝人民告上了法庭。原告:秦朝人民大众被告:秦始皇法官:全体学生原告陈词:你不体恤人民,破坏了社会的和谐。被告辩护:朕德高三皇,功盖五帝。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实行了哪些措施?(2)请为材料三中的“原告”“被告”在材料一、二中分别找出申诉和申辩的依据。(3)作为法官,你应怎样对被告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解析】本题以秦始皇为主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实力。第(1)问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可依据材料中“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收天下之兵”“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筑甬道”“治驰道”“筑长城”等信息归纳即可。第(2)问依据结合材料一、二中的修长城、统一全国及一系列措施回答。第(3)问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要相识到历史人物所进行的各项重大活动,既受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与业主合作合同服务框架
- 跨国工程项目劳务合同解析
- 软件许可合同免税政策正式实施
- 二手车买卖合同合同
- 房地产交易合同样本(律师精心梳理版)
- 技术服务合作合同范本
- 版住房公积金抵押贷款合同范本
- 度购物中心地下停车场租赁合同
- 简短安全责任履行合同
- 农村小额贷款合同范例
- 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地理 含答案
- 2025年湘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计划与教案
-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自动光学检测仪(AOI)市场竞争格局与前景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卷
- 《智能制造单元集成应用》课件-数控机床参数备份与恢复
- 中学学校2024-2025学年工作计划
- 四川省成都市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含答案)
- 【初中生物】病毒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企业愿景和未来三年规划
- 发酵馒头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