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用户高压电气装置规范_第1页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用户高压电气装置规范_第2页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用户高压电气装置规范_第3页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用户高压电气装置规范_第4页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用户高压电气装置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用户高压电气装置规范

Codeofhighvoltage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DG/TJ08-2024-2016

J11051-2016

主编单位: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批准部门: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施行日期:2016年12月1日

2016上海

刖百

本规范根据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4年上

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的通知》(沪建交[2013]1260

号)编制。

本规范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征求相关单位和

专家意见,综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规范、标准并紧密结合上海地

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本规范对用户高压电气装置的有关设计条件、装置要求,用户受

电变配电所的检验以及接电的实施做出了规定。本规范的编制与实

施,将有利于规范用户高压电气装置的设计、安装和验收,在经济合

理的基础上推广行之有效的新技术,促进环境保护和安全供用电。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供电、4电能质

量、5变配电所、6电气装置、7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8过电压

保护及接地、9分布式电源并网、10环境保护、11受电变配电所检

验及接电、12电气试验及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校验以及2个附录。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

——增加了重要电力用户的分级标准及相应供电要求;

——增加了用户受电方式内容;

——增加了用户变配电所运行管理基本要求;

——增加了部分用户高压电气装置的选型要求(电力电缆及其附

件、架空导线、杆塔及金具和自备应急电源);

——增加了分布式电源并网要求;

——修改了用户供电方式内容;

一一修改了电能质量干扰的限值;

——修改了高压配电装置的选型要求;

——修改了无功补偿装置的选型要求;

——修改了电气设备的继电保护内容;

——修改了电气设备的过电压保护内容;

——修改了环境保护中噪声限值和电磁辐射限值。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有不足之处,请将意见或建议寄送国网上

海市电力公司(地址:编200122,电子信箱:)和上海市建筑建材业

市场管理总站(地址:200032,电子信箱:)。

主编单位: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参编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傅正财徐真赵洪俞钧

钱峰高小平邵民杰朱景林

参加起草人:陈劲邵靓沈晓枉孟玮园

吴丹孙斌袁心怡夏雨

主要审查人:张伟

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

二OXX年X月

目次

1总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2术语.....................................错误!未定义书签。

3供电.....................................错误!未定义书签。

3.1一般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电力用户分级及电力负荷分级..........错误!未定义书签。

3.3供电方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3.4受电方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4•••••••••••••••••••••••••••••••错误!未定义书签。

4.1一般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4・2用户负荷对公用电网电能质量干扰的限值.错误!未定义书签。

4.3谐波及电压变动防治...................错误!未定义书签。

5变配电所................................错误!未定义书签。

5.1一般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变配电所总体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5.3对建筑物的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5.4防火及通风............................错误!未定义书签。

5.5照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5.6受电变配电所电气主接线...............错误!未定义书签。

5.7所用电源..............................错误!未定义书签。

5.8操作电源..............................错误!未定义书签。

5.9运行管理基本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6电气装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高压开关设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6.3无功补偿装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6.4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6.5电力负荷管理终端装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6.6电力电缆及其附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6.7架空导线、杆塔及金具.................错误!未定义书签。

6.8自备应急电源..........................错误!未定义书签。

7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7.1一般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7.2电气设备的保护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7.3备用电源自动投入...................错误!未定义书签。

7.4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错误!未定义书签。

7.5受电变配电所保护及测控装置的布置方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7.6二次回路............................错误!未定义书签。

8过电压保护及接地......................错误!未定义书签。

8.1过电压保护.........................错误!未定义书签。

8.2地...............................错误!未定义书签。

9分布式电源并网........................错误!未定义书签。

10环境保护.............................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受电变配电所检验及接电...............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电气试验及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校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电气试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校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A用户内部受电变配电所典型主接线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B自备应急电源技术指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规范用词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用标准名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条文说明.........................................................91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错误!未定义书签。

2Terms.................................错误!未定义书签。

3Powersupply..........................错误!未定义书签。

3.1Generalrequirements...............错误!未定义书签。

3.2Powersystemloadandpowerconsumer.错误!未定义书签。

3.3Powersupplymode..................错误!未定义书签。

3.4Connectionmode....................错误!未定义书签。

4Electricenergyquality...............错误!未定义书签。

4.1Generalrequirements...............错误!未定义书签。

4.2Limitofinterferenceofpublicsupplynetwork错误!未定

义书签。

4.3Harmonicsandvoltagefluctuationtreatment错误!未定义

书签。

5Substationanddistributionstation....错误!未定义书签。

5.1Generalrequirements...............错误!未定义书签。

5.2Generallayout.....................错误!未定义书签。

5.3Requirementsofthebuilding.......错误!未定义书签。

5.4Fireprotectionandventilating.....错误!未定义书签。

5.5Lighting...........................错误!未定义书签。

5.6Mainelectricalconnection..........错误!未定义书签。

5.7Stationpowersupply...............错误!未定义书签。

5.8Operatingpowersupply.............错误!未定义书签。

5.9Basicstationoperationrequirements.错误!未定义书签。

6Electricalinstallations..............错误!未定义书签。

6.1Transformer.........................错误!未定义书签。

6.2Alternating-currentmetal-enclosedswitchgear错误!未定

义书签。

6.3Reactivecompensationdevice........错误!未定义书签。

6.4Electricenergymeteringdevice.....错误!未定义书签。

6.5Powerloadmanagementterminal......错误!未定义书签。

6.6Powercablesandtheiraccessories....错误!未定义书签。

6.7Overheadtransmissionline、towerandfittings错误!未定

义书签。

6.8Self-emergencypowersupply........错误!未定义书签。

7Protectiverelaysandautomationequipments错误!未定义书

签。

7.1Generalrequirements...............错误!未定义书签。

7.2Protectionconfiguration..........错误!未定义书签。

7.3Automaticbustransfer.............错误!未定义书签。

7.4Substationintegrativeautomationsystem错误!未定义书

签。

7.5Substationprotection.............错误!未定义书签。

7.6Secondarycircuit..................错误!未定义书签。

80vervoltageprotectionandearthing....错误!未定义书签。

8.1Overvoltageprotection.............错误!未定义书签。

8.2Earthing...........................错误!未定义书签。

9Grid-connectionofdistributedgeneration错误!未定义书签。

lOEnvironmentalprotection..............错误!未定义书签。

11Substationinspection...............错误!未定义书签。

12Acceptancetestofelectricalinstallationsandprotective

relays..................................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Electrictest.....................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Verificationofrelayprotection....错误!未定义书签。

AppendixATypicalconnectionmodesofcustomersubstation错

误!未定义书签。

AppendixBTechnicalindexofself-emergencypowersupply错

误!未定义书签。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错误!未定义书签。

Listsofquotedstandards...............错误!未定义书签。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91

1总则

1.0.1为规范用户高压电气装置的设计、安装、验收,结合上海地区

具体情况及国家有关经济政策和标准、规范,使用户高压电气装置符

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上海市受电电压等级为10kV、35kV、UOkV的用

户高压电气装置。

1.0.3应根据供电技术条件、环境情况、用电负荷特点等,制订用户

高压电气装置设计方案和选择电气设备。对于新技术、新设备、新材

料应持积极态度,研究采用。

1.0.4电气装置采用的设备和材料应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的相关标

准,进口设备和材料应符合我国相关标准的规定。

1.0.5用户高压电气装置的设计、安装、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

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用户client

依法与供电企业建立供用电合同关系的电能消费者。

2.0.2供电方案powersupplyscheme

由供电企业提出,经供用双方协商后确定,满足用户用电需求的

电力供应具体实施方案。供电方案具体包括接入系统和受电系统等。

接入系统中应包括电力用户重耍性等级、供电电源点、供电电压等级、

出线方式、线路走向、供电线路敷设、供电方式、供电容量、供电出

线保护方式、供电系统短路容量、系统接地方式、调度通信接入;受

电系统中应包括受电侧进线方式、受电点位置、受电设备总容量、受

电侧一次主接线方式、受电侧运行方式、受电侧保护装置、电能计量

方式、功率因数考核、产权及维护责任分界点。

2.0.3重要电力用户keyclient

系指在国家或者本市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断供电将可能造成人身伤亡、较大环境污染、较大政治影响、较大

经济损失,社会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用电单位或对供电可靠性有特殊

要求的用电场所。

2.0.4保安负荷protectiveload

用于保障用电场所人身与财产安全所需的电力负荷。一般认为,

断电后会造成下列后果之一的,为保安负荷:

1直接引发人身伤亡的;

2使有毒、有害物溢出,造成环境大面积污染的;

3将引起爆炸或火灾的;

4将引起较大范围社会秩序混乱或在政治上产生严重影响的;

5将造成重大生产设备损坏或引起重大直接经济损失的。

2.0.5电能质量electricenergyquality

供应到用户受电端的电能质量的优劣程度。通常以电压允许偏

差、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电压正弦波形畸变率、三相电压不平衡度、

频率允许偏差等指针来衡量。

2.0.6公共连接点pointofcommoncoupling(PCC)

用户接入公用电网的连接处。

2.0.7受电变配电所distributionsubstation

从供电企业电网受电或从受供电企业委托的其他电网受电的用

户变配电所。

2.0.8分变配电所branchdistributionsubstation

由受电变配电所馈出供电的变配电所。

2.0.9受电变压器receivetransformer

高压侧电压为供电电压的变压器。

2.0.10配电变压器distributiontransformer

向用电设备供电的变压器。

一台变压器,高压侧电压为供电电压,低压侧向用电设备供电,

则该变压器既是受电变压器,又是配电变压器。

2.0.11所用变压器stationtransformer

装置于变配电所内,专供变配电所内用电的变压器。

2.0.12用户高压配电网userHVdistributionnetwork

由用户受电变压器供电的用户内部高压配电系统。

2.0.13应急电源electricsourceforsafetyservices

用作应急供电系统组成部分的电源。

2.0.14电能计量装置electricenergymeteringdevice

计量电能的所有电气设备、电气部件及机械结构体的组合的统

称。

2.0.15资产(责任)分界点divisionpointofproperty

指供电方和用户的电气设备连接处。

2.0.16电力负荷管理终端装置powerloadmanagementterminalunit

电力负荷管理终端装置是完成对用户侧实时用电数据、计量工况

和事件等数据采集,并及时向系统主站传送采集的数据和信息,以及

能接收和执行主站的设置或控制命令的设备。

2.0.17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distributionsubstationintegrate

automation

综合应用控制技术、信息处理和通信技术,通过计算机系统和各种智

能化测控装置,实现变配电所运行测量、监视、调节、控制、保护的

自动化和远动化。

3供电

3.1一般规定

3.1.1在编制用户供电方案时,应符合国家有关政策、上海市经济和

社会发展规划,并根据用户用电性质、用电容量、用电需求、用户发

展规划,结合区域电网规划、不同地区供电条件等因素,进行技术经

济比较与用户协商后确定。

3.1.2编制供电方案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

1安全性

应满足电网和用户安全用电的要求,确保用户的电能质量符合国

家标准的规定。

2可靠性

供电电源、应急电源的供电线路、接线方式、运行方式等选择应

满足对用户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经济性

变压器容量、台数选用应满足用户近期和远期对电力的需求;无

功补偿装置配置符合国家和电力行业标准规定;计量方式、计量点设

置、计量装置选型配置正确;电力设施维护管理责任划分明确。

4合理性

用户用电性质应正确分类;供电电压选择合理;用户接入工程应

根据地形、地貌和道路规划要求就近选择接入电源点。路径选择应短

捷、顺直,减少道路交叉,避免近电远供、迂回供电。

3.1.3应根据电网条件以及用户的用电容量、用电性质、用电时间、

用电负荷重要程度等因素,确定供电方式和受电方式。

3.1.4应根据重要电力用户的分级确定供电电源及数量、自备应急电

源及非电性质的保安措施配置要求。非电性质的保安措施配置包括人

力和机械等。

3.1.5应根据供电方式及国家电价政策确定电能计量方式、用电信息

采集终端安装方案。

3.1.6用户自备应急电源及非电性质保安措施的配置、谐波治理的措

施应与用户内部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投运。

3.2电力用户分级及电力负荷分级

3.2.1重要电力用户的确定,应根据自身特点由用户提出,并结合对

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以及中断供电危害程度进行分级。重要电力用户可

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临时性重要电力用户。应准确地认定用户性

质,以便选择恰当的供电方式。

322特级重要电力用户,是指在管理国家事务中具有特别重要作用,

中断供电将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电力用户。

3.2.3一级重要电力用户,是指中断供电将可能产生下列后果之一的

电力用户:

1直接引发人身伤亡的;

2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

3发生中毒、爆炸或火灾的;

4造成重大政治影响的;

5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6造成较大范围社会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

3.2.4二级重要电力用户,是指中断供电将可能产生下列后果之一的

电力用户:

1造成较大环境污染的;

2造成较大政治影响的;

3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

4造成一定范围社会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

325临时性重要电力用户,是指需要某段特定时间内特殊供电保障

的电力用户,应根据用户书面申请或政府部门书面通知确定。

3.2.6应根据用户的用电负荷需求,并结合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

断供电后在安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确定用户用

电负荷性质。电力负荷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

负荷。应准确地认定用电负荷性质,以便选择恰当的供电方式。

3.2.7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一级负荷:

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时;

2中断供电将在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时;

3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

在一级负荷中,当中断供电将造成重大设备损坏或发生中毒、爆

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

荷,应视为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

3.2.8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二级负荷:

1中断供电将在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时;

2中断供电将影响较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

3.2.9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荷者应为三级负荷。

3.3供电方式

3.3.1用户办理申请用电手续时,应按市、区级政府的立项(核准)

批文批准的该工程建设项目建设规模、总体规划,依照本期、短期(1

年〜5年)、中期(5年〜15年)和长期(15年〜30年)等各期的用

电容量核准该工程建设项目的总报装容量。

3.3.2用户的报装容量即为该户与供电系统直接联系的所有变压器、

高压电动机等用电设备额定容量的总和,包括冷、热运行和备用的设

备。

3.3.3建筑类用户宜按表3.3.3来核准变压器最低配置容量。

表3.3.3建筑类用户变压器最低容量配置表

序号建筑类别最低配置容量(VA/m2)

商业建筑包括商业办公楼

1(包括综合型大楼)、宾馆、一般商业建筑120

商场、百货公司、超级市场、

剧场、展览馆、餐馆、饮食

2大中型商业建筑130

店、洗浴中心、美容中心等。

办公(非商办)建筑(包括各级党委、政府、企业、事

3100

业、团体、社区办公楼等非商业办公性质建筑)

4三级甲等医院100

医院

5其它医院80

6高等院校60

学校

7中小学30

8车库34

注:采用节能措施的用户,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的情况下,可根据节能效果适当降低相应变

压器最低配置容量。例如:当公共建筑内空调系统采用直燃机制冷时,用电容量指标可

比采用电动压缩机制冷时降低ZOVA/n?〜35VA/D?。

对新装和增容的公共建筑类用户依据以上配置要求,核准变压器

最低配置容量,计算面积具体依据政府立项批复核准,变压器最低容

量配置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S=面积(m2)x最低配置(VA/m2)/1000(3.3.3-1)

式中:S——变压器容量,kVAo

若用户提出需按照以上设施细分后计算变压器最低配置容量,计

算面积应依据测绘机构出具的《房屋土地权属调查报告书》,变压器

最低容量配置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s=[面积商业(m2)X最低配置(VA/n?)+面积办公(n?)x最低配

置(VA/m2)J/1000O.3.3-2)

对于现有用户增容类项目,若用户仅需内部设冬增容,未新增建

筑面积,则按用户实际增容需求受理;若用户因建筑面积增加而申请

增容,则只核新增面积的申请容量;若用户因建筑面积增加后增容而

引起供电电压等级变化,则需核算项目全部建筑面积的用电容量。

3.3.4非建筑类用户宜按以下标准核准变压器最低配置容量。

对新装和增容的工业类用户,变压器最低配置容量应依据用户用

电设备的额定容量,结合需要系数并考虑功率因数确定。用户除提供

用电设备额定容量清单外,必要时应提供项目立项批文、建筑规划许

可证、扩初设计等证明材料,变压器最低容量配置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S=Pj/COS4>=SPe-Kd/COS4)(3.3.4)

式中:Pj——计算负荷,kVA;

Kd——需要系数,可参照《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中

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出版)中的相关内容;

cos4)——用户的平均功率因数;

ZPe——用户需用设备容量总和,kVAo

采用节能措施效果的用户,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的情况下,可根

据节能效果适当降低相应变压器最低配置容量。

3.3.5除了用户用电负荷特殊需要外,供电电压的选择应符合表3.3.5

的规定。

表335供电电压的选择

用户申请报装容量

序号供电电压

(kVA)

250kVA~8000kVA

1应采用lOkV电压供电。

(含8000kVA)

若周边有35kV电源资源可利用时,应采用35kV电压供

8OOOkVA-3OOOOkVA

2电;若周边无35kV电源资源可利用时,应采用10kV电

(含30000kVA)

压多回路供电(原则上不超过4回)。

若周边有35kV电源资源可利用时,应采用35kV电压供

30000kVA-40000kVA

3电;若周边无35kV电源资源可利用时,应采用UOkV及

(含40000kVA)

以上电压供电。

440000kVA以上应采用110kV及以上电压供电。

注:周边35kV电源指以用户所在地为圆心,半径4公里范围内的35kV电源也。

336对用户供电电源点的选择,应根据用户的用电性质、用电容量、

用电需求,结合地区电网规划、地区供电条件,按照安全、可靠、经

济、运行灵活、管理方便五项原则综合确定。当有多个可选的电源点

时,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3.7用户供电电源点的选择和接入系统方案应满足现有网架结构的

要求,原则上应满足“N-1”准则,不应导致供电企业变配电所内设

备满载或超载,不应使电网产生新的重载或过载设备。

3.3.8重要电力用户供电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特级重要电力用户应采用三路及以上电源供电,其中的两路电

源应来自两个不同的变电所,当任何两路电源发生故障时,第三路电

源应能保证独立正常供电。

2一级重要电力用户应采用双电源供电,两路电源应来自两个不

同的变电所,当一路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路电源能保证独立正常供

电。

3二级重要电力用户应采用双回路供电,供电电源可以来自同一

个变电所的不同母线段。

4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的切换时间和切换方式必须符合国家有

关规定和标准的要求。切换时间不能满足重要负荷允许断电时间要求

的,重要电力用户应自行采取技术手段解决。

5临时性重要电力用户按照用电负荷重要性,在条件允许情况下,

可以通过临时架线或发电车等方式满足双电源或多电源供电的要求。

6重要电力用户应配备自备应急电源(如发电机组、不间断电源

UPS等)及非电性质的保安措施,以满足保安负荷应急供电需要。临

时性重要电力用户可租用应急发电车(机)满足保安负荷供电要求。

3.3.9重要负荷供电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级负荷应由双电源供电,二级负荷宜由双电源供电,当其中

一路电源中断供电时,其余电源回路应能满足全部一级负荷及全部或

部分二级负荷的供电要求。向一级负荷供电的两个电源应来自供电企

业变电所的不同母线段。

2一级负荷除应由双电源供电外,宜增设应急电源;一级负荷中

特别重要的负荷除应由双电源供电外,必须增设应急电源,并严禁将

其它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设备的供电电源的切换时间,应满足设

备允许中断供电的要求。

3备用电源的负荷严禁接入应急供电系统。

3.4受电方式

3.4.1用户的接入方式,应根据上海市区域规划、供电企业认可的架

空线入地范围、电力通道因素,综合考虑架空线、电缆的选择。在架

空线入地范围内,电源接入方式应采用全电缆。在非架空线入地范围

内,电源接入方式可采用架空、全电缆、架空电缆混合。

3.4.2重要电力用户的供电线路应优先考虑采用电缆,若需双路采用

架空线路时,不应同杆架设。

3.4.3采用架空线路接入的,其终端杆(塔)一般应设置在用户的围

墙外。

3.4.410kV用户接入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除平均单路装接容量大于等于6000kVA的用户、每环(两回进

线)所供变压器容量大于等于10000kVA的现有电缆环网及规定应由

变电所直供的重要用户外,变电所10kV电缆出线应只供给开关站,

再由开关站转供开关站、环网站和用户。

2用户单路用电容量大于等于6000kVA的10kV用户(或用户单

路用电容量小于6000kVA的重要用户)可由上级电源变电所直供;

若10kV开关站进线承载能力允许,也可采用经10kV开关站供电。

3用户单路用电容量大于800kVA且小于6000kVA(消弧线圈接

地系统用电容量大于lOOOkVA且小于6000kVA)的10kV用户可由开

关站供电。

4用户单路用电容量小于等于800kVA(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可放

宽至lOOOkVA)的10kV用户可由环网站供电或架空线支接供电模式;

政府规定架空线必须入地地区,不应采用架空支接供电模式。

5采用架空线接入的,架空线宜分为3个供电单元,每个供电单

元宜由3个及以下分段线路组成。城网每分段接入电业变压器或用户

接入点的节点数量应控制在6个及以下,农网每分段接入电业变压器

或用户接入点的节点数量应控制在9个及以下。

6通过开关站、环网站接入时,可采用全电缆方式接入。

7通过35kV或llOkV变电所10kV开关间隔接入的,应根据配

电网规划采用经济合理的方式接入。

8采用架空线支接的,终端杆(塔)处应装设柱上真空负荷开关,

并装设避雷器。

9根据实际需求,10kV用户站通信系统可接入各地区所辖四级

通信网络。

3.4.535kV用户接入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35kV用户接入系统方案可选择上级电源变电所直供、经开关站

供电、经变电所环出供电等方式供电。

2特级重要用户、一级重要用户视周边电源的具体情况可选择上

级电源变电所直供供电方案、经35kV开关站供电方案、经35kV变

电所环出方式供电方案。二级重要用户可选择经35kV开关站供电方

案、经变电所环出方式供电方案。

3非重要电力用户视其单回路线路所供容量,选用相应的供电方

案:

1)单回线路所供容量大于等于20000kVA时,可优先采用上

级电源变电所直供供电;若35kV开关站或变电所进线承载能

力允许,也可采用经35kV开关站供电、经35kV变电所环出

方式供电。

2)单回线路所供容量小于20000kVA时,宜采用经35kV开关

站供电、经35kV变电所环出方式供电。

4采用架空线路或电缆线路接入的,应根据受电变配电所的位置

及电气设备安装进线隔离装置。

5根据实际需求,35kV用户站通信系统可接入各地区所辖四级

通信网络。

3.4.6110kV用户接入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UlOkV用户接入系统方案可选择上级电源变电所直供、经开关

站供电、经变电所环出供电等方式供电。

2特级重要用户、一级重要用户视周边电源的具体情况可选择上

级电源变电所直供供电或经HOkV开关站供电、经llOkV变电所环

出供电模式。

3二级重要用户和非重要用户可选择经开关站供电、经变电所环

出方式供电模式。

4对有自备电厂的UOkV用户,其电厂接入系统方案需根据相关

规定进行评审。

5应根据用户变电站的位置及电气设备的选型,采用架空线路或

电缆线路接入用户变电站的进线隔离装置。

6110kV用户站通信系统可接入各地区所辖四级通信网络。

4电能质量

4.1一般规定

4.1.1衡量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是频率偏差、电压偏差、三相电压不

平衡度、谐波含有率(电压和电流)、间谐波电压含有率以及电压波

动和闪变。

4.1.2供电企业向用户提供的电能质量应符合下列国标中的规定。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GB/T15945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12325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1554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12326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GB/T24337

4.1.3非线性负荷、不对称负荷、冲击负荷对公用电网和用户内部电

网供电电能质量的干扰,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消除或限制。

4.2用户负荷对公用电网电能质量干扰的限值

4.2.110kV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7%。35kV

及110kV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标称电压的-3%~+7%。

4.2.2一个用户冲击负荷引起PCC的频率变化允许偏差为49.8Hz

〜50.2Hz。

423电网正常运行时,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不应超过2%,短时不应超

过4%。

4.2.4一个用户引起PCC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允许值为1.3%,短时不

应超过2.6%°PCC的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以注入PCC的负序电流计算。

一个用户注入PCC的负序电流限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I=巴

2网(4.2.4)

式中:12——个用户注入PCC的负序电流限值,A;

SK——PCC的正常最小短路容量,MVA;

%——PCC标称线电压,kVo

根据连接点的负荷状况以及邻近发电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安

全运行要求,该允许值可作一定变动,但必须符合本规范第4.2.3条

的规定。

4.2.5一个用户引起的PCC谐波电压(相电压)含有率限值应符合表

4.2.5的规定。

表425公用电网谐波电压(相电压)限值

各次谐波电压含有率(%)

电网电压(kV)电压总谐波畸变率(%)

奇次偶次

104.03.21.6

353.02.41.2

1102.01.60.8

4.2.6一个用户注入PCC的谐波电流限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5=1破霜1/«

(4.2.6)

式中:—第i个用户注入PCC的第h次谐波电流限值,A;

/如——允许用户注入PCC的第h次基准谐波电流

(按表4.2.6J的规定确定),A;

SKI——PCC的最小短路容量,MVA;

SKZ——基准短路容量(按表4.2.6J的规定确定),MVA;

一第i个用户接入PCC的受电设备总容量,MVA;

St——PCC的供电设备容量,MVA;

。——相位叠加系数(按表4.2.6・2的规定确定)。

表4.2.6-1注入PCC的谐波电流允许值(A)

标准基准短谐波次数及谐波电流允许值

电压路容量

kVMVA2345678910111213

10100262013208.5156.46.85.19.34.37.9

3525015127.7125.18.83.84.13.15.62.64.7

110750129.66.09.64.06.83.03.22.44.32.03.7

标准基准短谐波次数及谐波电流允许值

电压路容量

kVMVA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101003.74.13.26.02.85.42.62.9234.52.14.1

352502.22.51.93.61.73.21.51.81.42.71.32.5

1107501.71.91.52.81.32.51.21.41.12.11.01.9

表426-2谐波的相位叠加系数

h35711139/>13/偶次

a1.11.21.41.81.92

4.2.710kV、35kV及llOkV电力系统PCC各次间谐波电压含有率限

值按表4.2.7的规定确定。

表4.2.7单一用户间谐波电压含有率限值(%)

频率/Hz

电压等级

<100100-800

10kV,35kV及llOkV0.160.4

4.2.8一个用户引起的PCC电压间谐波含有率限值按表4.2.8的规定确

定。根据连接点的负荷状况,此限值可以做适当变动,但必须满足本

规范第427条的规定。

表428单一用户间谐波电压含有率限值(%)

频率/Hz

电压等级

<100100-800

10kV,35kV及llOkV0.130.32

4.2.9一个用户引起的PCC电压波动限值应符合表4.2.9的规定。

表4.2.9电压波动限值

电压波动限值d/%

甩压变动频度r/(次/h)

lOkV,35kVHOkV

rWl43

Kr^lO32.5

10vrW10021.5

100<r^l0001.251

4.2.1010kV、35kV及UOkV电力系统PCC,在系统正常运行的较小

方式下,以一周(168h)为测量周期,所有长时间闪变值Pit都应符

合表4.2.10的规定。

表4.2.10闪变限值

长时间闪变值Ph

lOkV,35kV,HOkV220kV

1.00.8

4.2.11用户的波动负荷单独引起的闪变值应根据用户负荷大小、其协

议用电容量占总供电容量的比例以及电力系统PCC的状况,分别按

三级作不同的规定和处理。

4.2.12第一级规定。满足本级规定,可以不做闪变核算允许接入电网。

1对于供电电压为10kV和35kV的用户,第一级限值应符合表

4212的规定。

表4.2.12供电电压为10kV和35kV的用户第一级限值

r/(/min)k=(AS/Ssc)max/%

r<100.4

10<r<2000.2

200<r0.1

注:表中AS为波动负荷视在功率的变动;Ssc为PCC短路容量。

2对于供电电压为llOkV的用户,满足(△S/Ssc)max〈O.l%。

3满足Ph<0.25的单个波动负荷用户。

4符合国家标准《电磁兼容限值对每相额定电流W16A且无条件

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

的限制》GB17625.2和国家标准《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大于16A

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GB/Z

17625.3要求的低压用电设备。

4.2.13第二级规定。波动负荷单独引起的长时间闪变值必须小于该负

荷用户的闪变限值。每个用户按其协议用电容量Si和总供电容量》之

比,考虑上一级对下一级闪变传递的影响(下一级对上一级的传递可

忽略)等因素后确定该用户的闪变限值。

单个用户闪变限值B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3n(4213)

式中:Lp——PCC点对应电压等级的长时间闪变值P,限值;

卬一上一电压等级的长时间闪变值岛限值;

T—上一电压等级对下一电压等级的闪变传递系数,推荐为

0.8o不考虑超高压系统(220kV以上)对下一级电压系统的闪变传

递。各电压等级的闪变限值按表4.2.10的规定确定。

4214第三级规定。不满足第二级规定的单个波动负荷用户,经过治

理后仍超过其闪变限值,可根据PCC实际闪变状况和电网的发展预

测适当放宽限值,但PCC的闪变值必须符合本规范第4.2.10条的规

定。

4.3谐波及电压变动防治

4.3.1应在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时,就用户非线性负荷状况、电压

波动状况、是否采取防治措施以及对公用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做出评

估。当不能确定是否采取谐波治理措施时,应预留设置滤波器的空间。

4.3.2非线性负荷用户应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出具非线性负荷设备

接入电网的电能质量评估报告(其中大容量非线性用户,须提供市级

及以上专业机构出具的电能质量评估报告)。并应依据经评审的电能

质量评估报告,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

步投运、同步达标”的原则,在供电方案中明确治理要求。

注:大容量非线性用户泛指接入电力系统的单台容量在4000kVA及以上的电弧炉、轧钢设

备、地铁、电气化铁路、整沆设备等具有非线性、冲击性、不对称性的负荷。

4.3.3谐波防治可采取以下措施:

1选用的低压用电设备的谐波电流输出不应大于《公共建筑电磁

兼容设计规范》DG/TJ08/104中规定的限值;

2合理增加换流装置的相数;

3由晶闸管控制的负荷或设备宜采用对称控制;

4配电变压器应采用Dyn接线,5次谐波严重的场所变压器可采

用DZs接线;

5大功率非线性负荷宜配置在配电系统的上游位置,设专用配电

变压器供电或采用专线供电;

6向大功率非线性负荷供电的变压器,宜降容使用。降容比例(降

容系数D)与非线负荷所占比例(非线性负荷率K。相关,可参照图

4.3.3中的曲线确定;

图4.3.3不同非线性负荷率(K『)的变压器降容系数

注:此曲线降容比例较大,仅供参考。

n变压器可使用容量(kVA)做

变压器额定容量(kVA)

K二非线性负载总视在功率(kVA)*

f-变压器总负荷视在功率(kVA)一

7用于无功补偿的并联电容器组串接电抗器;

8存在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装设滤波装置,治理谐波:

1)注入公用电网的谐波电流超过限值;

2)民用建筑低压系统谐波干扰强度超过《公共建筑电磁兼容设

计规范》DG/TJ08-1104中规定的分级标准;

3)对谐波干扰敏感的负载有限制谐波电压含量的要求。

根据非线性负载的运行情况、谐波敏感负载的要求以及对滤波装

置的其他要求,选择合适的滤波装置。

4.3.4电压变动防治可采取以下措施:

1采用起动电流较小的电动机;采用降压起动;

2较大功率的波动负荷或波动负荷群与对电压波动、闪变敏感的

负荷分别由不同的变压器供电;

3对于大功率电弧炉的炉用变压器由短路容量较大的电网供电;

4采用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动态电压调节装

置。

5变配电所

5.1一般规定

5.1.1宜采用室内变配电所。

5.1.2受电变配电所根据负荷状况及环境条件,可采用独立变配电所、

附设变配电所、预装式变电所等型式。设在地面上的变配电所可采用

一层或二层布置。环境条件合适时,变压器可采用室外布置。

5.1.3用户内部分区供电的分变配电所,可采用附设变配电所。负荷

较大的多跨厂房宜设在负荷中心。超高层民用建筑可设在中间设备

层。5.1.4变配电所所址按以下要求选择:

1宜靠近负荷中心。

2不应设在污秽、腐饨性、爆炸火灾危险、有积水及剧烈振动的

场所。

3应设在进出线及运输方便的地点。受电变配电所宜靠近电源供

电线路。

4应考虑变配电所与周围环境、邻近设施的相互影响。

5应采用地上或地下空间合理布置:

1)当地上空间足够时,必须设置在首层以上;

2)用户为特级、一级重要用户,且地下建筑仅有地下一层时,

必须设置在首层以上;

3)当地下建筑有地下二层及以上时,不得设置在地下建筑最底

层。

6所有布置于地下的变配电所必须配置与站型规模相匹配的防

水、排水设施。

5.1.5超高层建筑在中间楼层设置变配电所,应满足设备运输条件。

5.1.6变配电所设计应注重节能和环保效果,兼顾发展需要。

5.1.7变配电所的控制室、计算机室、继电保护室、远动通信室、值

班室等有环境温度要求的工艺设备房间,宜设置空调设施。变压器室、

高低压配电装置室及电容器室的环境温度不宜超过40℃,有人值班

控制室的环境温度宜控制在18℃〜26℃。

5.2变配电所总体布置

5.2.1变配电所建筑的各功能单元布置应合理、紧凑、运行管理方便。

1高、低压配电装置室宜毗邻变压器室;

2二层布置的变配电所,油浸变压器室应在下层,控制室宜在上

层;

3半室内型变配电所室外布置的油浸变压器,宜布置在无门、窗

及通风口的墙外。当变压器靠近有门、窗或通风口的建筑物外墙时,

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

4走廊宜连接各功能单元出入口。

5.2.210kV、35kV油浸变压器和UOkV变压器应单台布置在变压器

室。

5.2.3高低压配电装置、干式变压器同室布置时,变压器不宜超过4

台。

5.2.4变压器、高压配电装置、电容器、保护测控屏等的操作及维护

通道宽度、配电装置安全净距应符合国家标准《20kV及以下变电所

设计规范》GB50053、国家标准《35kV〜UOkV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9和国家标准G-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

的相关规定。

干式变压器单独布置在变压器室时,变压器金属外壳(网状遮拦)

与墙壁、门之间的最小净距相同于油浸变压器。

干式变压器与高低压配电装置同室布置时,若变压器置于开关柜

正面或反面,变压器与开关柜柜面之间最小净距等于开关柜双排布置

的操作、维护通道最小宽度。

GIS管道系统应有满足运输、安装、维修所需的通道,宽度不宜

小于1.5米。

5.2.5变压器室、高压配电装置室、高压电容器室、控制室等主要功

能单元室,不应有与其无关的管道和线路通过。

5.2.6地下变配电所宜预留空调设备位置,空调设备排水泄入集水井。

5.3对建筑物的要求

5.3.1变配电所建筑的造型宜与用户其它建筑相协调。

5.3.2独立变配电所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应符合7度地震设防烈度的要

求。地面及楼板的承载力应满足设备动静负载的要求。

5.3.3建筑物的防火通风应符合第5.4节的有关规定。

5.3.4长度大于7米的配电装置室,应设两个安全出口。门应向外开

启;相邻配电装置室之间有门时(有充油设备的不应设置通向邻室的

门),应双向开启。用于搬运设备的门,应满足最大设备和部件的进

出。

5.3.5高压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的固定采光窗应采用夹丝玻璃窗或

夹胶玻璃窗,下沿离地高度不宜低于1.8米。

5.3.6变配电所的室内地坪高出室外地坪不应小于0.3米。设在建筑

物内的变配电所当受层高限制时,变配电所室内地坪高出外部地坪不

应小于0.15米。

5.3.7通风口不应设在带电导体正上方,并应有防止雨雪和小动物侵

入的措施。屋面、墙面应可靠防渗漏,屋面排水坡度不应小于1/50,

并应采取有组织排水。

5.3.8地下变配电所建筑的防水设计,应符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

范》GB50108的规定。穿墙管宜相对集中,并采取有效防水措施。

附设在其它建筑物地下的变配电所,集水井、地漏等不应设在变配电

所内,并应有防倒灌措施。

5.3.9二层布置变配电所的楼层应有吊运设备的平台或吊装孔。

5.4防火及通风

5.4.1变电所与所外的建筑物、堆场、储罐之间的防火净距以及变电

所的生产场所和附属建筑、生活建筑和易燃、易爆的危险场所以及地

下建筑物的防火分区、防火隔断、防火间距、安全疏散和消防通道的

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和国家标准《火

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的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