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_第1页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_第2页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_第3页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_第4页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第1节生命的起源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地球上最初并没有生命。那么地球上的生命是怎样出现的呢?生命究竟来自何方?生命究竟是什么?人类又是怎样探索生命的起源的呢?生命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呢?导入新课1.知道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2.了解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过程。3.知道多数学者公认的化学进化论的大体过程。学习目标导入新课生命起源的相关假说上帝创造万物,最后造人。(见圣经故事)假说一:神创论讲授新课

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腐草化萤、腐肉生蛆、淤泥生鱼。假说二:自然发生论讲授新课雷迪实验示意图ABC结论:腐肉不能生蛆,C瓶蛆来自苍蝇的卵生命是自然发生的吗一

17

世纪意大利医生雷迪用实验证明腐肉不能生出蛆,蛆是苍蝇在肉上产的卵孵化形成的。讲授新课苍蝇蛆肉19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巴斯德为了研究生命能否自然发生的问题,进行了著名的“鹅颈烧瓶”实验。讲授新课烧瓶烧瓶打断瓶颈无生命产生有微生物生长静置静置A瓶:带有微生物的灰尘颗粒不能进入瓶内,所以不变质。

B瓶:带有微生物的灰尘颗粒能进入瓶内,所以变质。AB讲授新课假说三:生生论“生生论”:

巴斯德的实验结果说明: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讲授新课生命来自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彗星陨石坑假说四:宇生论讲授新课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漫长的化学进化过程逐渐演变而成的。-----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假说五:化学进化论讲授新课46亿年前——原始地球形成动画欣赏:原始地球化学进化可能吗二讲授新课1.地球的年龄?2.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3.原始大气的成分:4.与现在大气成分最明显的不同:5.你认为原始地球上存在生命吗?请说出你的理由。46亿年高温、闪电、紫外线、火山喷发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无氧气无。没有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生命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讲授新课紫外线闪电高温

宇宙射线提供能量有机小分子形成原始生命氨、氢气、甲烷、水蒸气有机大分子讲授新课米勒(1953年时23岁)1953年芝加哥大学研究生米勒的模拟实验讲授新课米勒实验讲授新课

根据米勒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以对生命的起源作出怎样的推断?

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是能产生构成生命体的有机物。因此,生命的起源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这一阶段是完全能够实现的。讲授新课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无机物小分子紫外线、闪电、高温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氨基酸、核苷酸等)(蛋白质、核酸等)原始界膜不断完善原始生命原始大气原始海洋米勒实验①②③讲授新课生命的起源相关假说化学进化论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生论原始大气:甲烷、氨、氢气等原始海洋:生命的摇篮生命的起源过程课堂小结1.原始的地球大气与现在的空气在成分上有明显的差别,那时的大气成分主要是()A.水蒸气、氨、甲烷等B.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C.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D.水蒸气、氧气、氮气等A随堂训练2.按照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A.原始大气B.原始海洋C.原始森林D.原始陆地B3.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氨基酸的科学家是()A.爱因斯坦B.米勒C.爱迪生D.牛顿B随堂训练4.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进行了实验,其结果说明()A.原始地球上无机物能够形成有机物B.原始生命来自星际空间C.原始地球上的有机物来自陨石D.原始生命产生于原始海洋A随堂训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谢谢大家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拖鞋等进入教室。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良好纪律秩序。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关好门窗、关闭电源。第2节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导入新课化石的形成1.能概述生物进化的证据,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2.能简单说明生物的进化规律。学习目标导入新课为什么有的化石中的生物和现在的一些生物十分相似?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一讲授新课什么是化石?

化石: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遗迹。遗体化石遗物化石遗迹化石讲授新课思考1

最先形成的地层是哪一个?讲授新课化石在地质层中的分布规律1.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_____,越_____;2.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_____,越_____。简单低等复杂高等讲授新课化石记录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思考2

这种分布规律说明了什么?讲授新课始祖鸟化石

左图是始祖鸟化石,右图是根据始祖鸟化石复原出来的始祖鸟。仔细观察它。它长有鸟一样的翅膀,但它嘴里却还有牙齿。想想这说明了什么?讲授新课鸟爬行动物始祖鸟嘴里有牙齿、有爪被覆羽毛,有翅膀,有喙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动物讲授新课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前寒武纪时期化石记录了地球上的生命史二讲授新课前寒武纪时期生命类型46亿年前:原始地球形成35亿年前:细菌、蓝藻等无细胞核生物20~19亿年前: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8.5~5.4亿年前:多细胞生物讲授新课1.高等藻类类群2.无脊椎动物3.三叶虫繁盛“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古生代早期生命类型讲授新课

被称为“鱼类的时代”古生代中期生命类型讲授新课

裸蕨是最古老的陆生植物生物由水中向陆地发展古生代中期生命类型讲授新课古蜻蜓鱼头螈古生代后期生命类型讲授新课原始的两栖类鱼头螈

古生物学家认为:原始两栖类的四肢是由鱼的胸鳍和腹鳍演化而来古生代后期生命类型讲授新课

裸子植物是主要陆生植物,被称为裸子植物时代,后期出现被子植物。中生代生命类型讲授新课

爬行动物繁盛,中生代曾被称为爬行类时代;鸟类、哺乳类开始出现。中生代生命类型讲授新课新生代生命类型鸟类、哺乳类、被子植物繁盛,人类出现讲授新课古生代:早期:无脊椎动物、高等藻类类群。中期:鱼类盛行,首次出现陆生的裸蕨类植物。后期:出现能够登陆的两栖类和有翅的昆虫。中生代:裸子植物、爬行动物盛行。新生代:鸟类和哺乳动物成为占优势的动物,被子植物成为占优势的植物。归纳总结讲授新课观察1:这些动物属于哪一个类群?它们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怎样的?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讲授新课鸟类

两栖类鱼类爬行类哺乳类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讲授新课植物的进化历程观察2:这些植物属于哪一个类群?它们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怎样的?讲授新课苔藓植物多细胞藻类单细胞藻类蕨类植物种子植物植物的进化历程讲授新课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怎样?原始生命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讲授新课结构越简单、低等越早形成的地层

生物种类越少越晚形成的地层

结构越复杂、高等生物种类越多生物进化总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生物的进化化石记录显示地球上的生命史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课堂小结1.有关生物进化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简单到复杂B.由低等到高等

C.个体由小到大D.由水生到陆生

C随堂训练2.脊椎动物的进化路线是()A.鱼类→哺乳类→两栖类→鸟类→爬行类B.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C.鱼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哺乳类D.鱼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B

随堂训练这些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由于能够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所以没有灭绝,而且分布还非常广泛。3.现存的生物中,有许多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而且分布还非常广泛,为什么?随堂训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谢谢大家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拖鞋等进入教室。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良好纪律秩序。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关好门窗、关闭电源。第2节生物的进化第2课时生物进化的原因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复习回顾01简单复杂水生陆生低等高等?原始生命导入新课1.通过对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学说的学习,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适应性形成的原因。2.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入新课学习目标

达尔文贝格尔号探险船达尔文和物种起源一讲授新课太平洋印度洋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州大西洋达尔文的“贝格尔号”考察路线南美洲讲授新课

达尔文观察搜集动植物和地质方面大量材料,归纳整理综合分析形成生物进化概念。1859出版《物种起源》讲授新课

26种陆栖鸟类中有25种特有,海生鱼类有15种是新种;

185种绿色开花植物中有100种是新种。加拉帕戈斯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讲授新课13种加拉帕戈斯地雀加拉帕戈斯群岛讲授新课

思考:为什么祖先相同的生物,其后代却存在明显的差异?共同祖先加拉帕戈斯群岛讲授新课几个品种的鸡与原鸡相比,它们分别有何不同?这些品种的鸡是怎样产生的?(肉用)(卵用)(观赏用)(药用)(卵、肉兼用)人工选择二讲授新课家养原鸡,产生不同变异有些变异得到遗传积累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爱好,进行选育逐代定向选择,培育出不同新品种人工选择讲授新课

人工选择: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的选择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你能说出生活中用人工选择的方法培育成的植物和动物品种吗?讲授新课岩鸽归巢性强,飞翔持久羽色悦目,体态新奇营养丰富,繁殖力强观赏鸽肉食鸽信鸽家鸽品种的选育过程讲授新课人工选择能培育出不同品种的金鱼讲授新课

通过人工选择可以使生物进化产生新品种。那么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生物,又是怎样进化的呢?观察思考绿叶上的蛙枯叶上的蛙是枯叶吗?讲授新课

达尔文由人工选择的许多实例联想到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生物,它们在进化过程中,起选择作用的因素有哪些?案例分析:英国桦尺蛾的事例讲授新课

深色桦尺蛾数量增加,浅色桦尺蛾数量减少,这是为什么?

活动:捕食桦尺蛾的游戏想一想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由于黑烟的污染,浅色桦尺蛾停息在灰黑色的树干上,目标显著,易被鸟类发现而不易生存;

深色桦尺蛾停息在灰黑色的树干上,体色与环境比较一致,不易被鸟类发现而生存下来;这样经过一代代选择,所以在工业污染区的深色桦尺蛾占多数。讲授新课

两种体色的桦尺蛾数量的变化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为什么深色桦尺蛾的数量能一代代增多?自然因素煤烟污染、天敌内在基础遗传和变异想一想讲授新课

自然界中的生物,经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环境的生存下来,不适应环境的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三讲授新课过度繁殖讲授新课生存斗争——狮子和大象争夺水源讲授新课遗传变异——昆虫抗药性的产生讲授新课适者生存——秘鲁叶状螳螂的拟态讲授新课选择因素选择结果进化速度人工选择自然选择

人类

满足人类

自然条件保留对生物有利的性状

较快

漫长共同内在基础都是遗传变异课堂小结1.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1859年发表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的巨著是()A.《人口论》B.《在贝格尔舰上的旅行》C.《物种起源》D.《昆虫记》C随堂训练2.20世纪60年代,用DDT杀虫效果很好,但到了80年代,杀虫效果却显著下降,原因是()A.害虫体表由于长期沾染DDT而形成了抗DDT的保护膜B.长期使用DDT,导致害虫体内产生了抗DDT的抗体C.80年代DDT生产水平下降,品质下降D.自然选择作用使害虫种群中抗DDT的比例增大D随堂训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谢谢大家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拖鞋等进入教室。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良好纪律秩序。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关好门窗、关闭电源。第3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人是万物之灵,有特别发达的思维器官,能劳动,能制造工具......那么,我们人类是如何产生的呢?导入新课1.讲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过程,对比观察人与类人猿的特征,说出人与黑猩猩的相似之处。2.分析比较人类进化的各个阶段,说出各阶段人类的主要特征,说出人种的类型与分布。导入新课学习目标类人猿的种类黑猩猩大猩猩

猩猩长臂猿现代类人猿一讲授新课黑猩猩有丰富的表情手指灵活,用拇指对握的方式抓握树干黑猩猩用工具挖取白蚁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又有哪些相似的特征呢?讲授新课黑猩猩骨骼人的骨骼比较黑猩猩与人的骨骼讲授新课

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外部形态实例项目身体结构面部表情行为表现手指灵活骨骼相似等表情丰富如警戒、快乐等使用工具,交流等讲授新课150010005000百万年前类人猿与人类有共同祖先二讲授新课森林古猿是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人们发现在与古猿相同的地层中有橡树等植物化石,认为这类古猿是生活在森林环境中。

讲授新课思考:森林古猿是如何进化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呢?想一想讲授新课

地质学家告诉我们,1000万——2000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地球上气候也发生剧烈变化。在地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原先的热带丛林,有一部分变成了稀树草原。资料分析讲授新课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体会孩子。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介新课标的全名叫做《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件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有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连劳动、道德这些,也有非常详细的课程标准。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2011年制定的,离现在已经十多年了;而课程方案最早,要追溯到2001年,已经二十多年没更新过了,很多内容,确实需要根据现实情况更新。所以这次新标准的实施,首先是对老课标的一次升级完善。另外,在双减的大背景下颁布,也能体现出,国家对未来教育改革方向的规划。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是啥?课程方案是对某一学科课程的总体设计,或者说,是对教学过程的计划安排。简单说,每个年级上什么课,每周上几节,老师上课怎么讲,课程方案就是依据。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也就是说,它规定了,老师上课都要讲什么内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就像是一面旗帜,学校里所有具体的课程设计,都要朝它无限靠近。所以,这份文件的出台,其实给学校教育定了一个总基调,决定了我们孩子成长的走向。各门课程基于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明确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设置,九年一体化设计,注重幼小衔接、小学初中衔接,独立设置劳动课程。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改进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注重学科内知识关联、学科间关联。结合课程内容,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提出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通过增加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评价案例等,增强了指导性。教育部将组织宣传解读、培训等工作,指导地方和学校细化课程实施要求,部署教材修订工作,启动一批课程改革项目,推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有效落实。

本课件是在MicorsoftPowerPoint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立运行。本课件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部分内容取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品整理不易,仅供一线教师教学参考使用,禁止转载!想一想:大量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对那里的森林古猿会产生什么影响?想一想讲授新课环境变化森林减少森林古猿树栖生活转到地面生活继续留在森林,树栖生活类人猿人类讲授新课树栖生活两足直立行走,前肢获得解放,发挥手的作用。地面生活讲授新课手越来越灵活,腿越来越粗壮树栖生活地面生活讲授新课感官集中,声带发展,产生语言,大脑变得越来越发达,形成人类社会。树栖生活地面生活讲授新课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讲授新课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早期)智人(晚期)人类的进化阶段三讲授新课南方古猿:400万年-100万年前,直立行走,脑容量450-530毫升,与现代类人猿相当。讲授新课能人:200万年-175万年前,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脑容量约700毫升。讲授新课直立人:180万年-20万年前,能用火和工具,脑容量800-1100毫升。讲授新课早期智人(古人):20万年-5万年前,脑容量平均为1400毫升,工具多样,遗物有骨器。讲授新课晚期智人(新人):5万年-1万年前脑容量约1500毫升,出现原始艺术。山顶洞人讲授新课

世界各地的人为什么肤色、眼色、毛色、发型、鼻型等会存在差异?观察思考讲授新课

人种:在体质特征方面,如肤色、眼色、发色、鼻型等具有某些共同遗传性状的人群。

高加索人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蒙古利亚人讲授新课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现代类人猿:森林古猿地球环境发生变化

生活在森林进化现代类人猿

生活在稀树草原进化人类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长臂猿人类的进化: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人种: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课堂小结在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A.黑猩猩B.大猩猩C.猴D.长臂猿2.人类起源于()A.原始海洋B.森林古猿C.类人猿D.黑猩猩CB随堂训练3.科学家认定南方古猿为最早的原始人类而不是原始类人猿的重要依据是()A.能够使用工具B.脑容量比森林古猿发达C.能够两足直立行走D.骨骼与现代人相近C随堂训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谢谢大家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拖鞋等进入教室。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良好纪律秩序。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关好门窗、关闭电源。第1节生物的分类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

走进一个不熟悉的超级市场,在种类繁多的商品中,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商品呢?导入新课

如果你想了解蝉的生长发育和行为,在下列几种书中,你会选择哪一种?

你在不经意中已经应用了生物分类的方法。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都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导入新课1.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2.说出生物分类阶层系统及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3.练习编写检索表。4.说明对生物统一命名的重要性。学习目标导入新课

生物种类十分丰富,据估计,目前人们已命名的生物约有200万种,其中动物约有150万种,植物约有50万种。为了研究、保护和利用如此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科学家对它们进行比较和梳理,分门别类,逐步建立了生物分类学。生物分类方法一讲授新课观察上图,思考下列问题:1.将这14种生物进行分类,怎样分?分类的依据是什么?2.可以将每组中的生物再进行分类吗?分类的结果是什么?讲授新课

近代分类学诞生于18世纪,它的奠基人是瑞典植物学者林奈。1.分类等级(阶层)

生物分类的等级有界、门、纲、目、科、属、种。2.分类的基本单位

“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种是指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的生物类群。讲授新课

下面我们来看看,马是怎么被列入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的。

每一匹马都是一个动物个体,但所有的马都属于动物的同一个物种。讲授新课

斑马除全身的毛是黑色和白色条纹相间外,其他特征与马极其相似,斑马和马被划分到一个属——马属。讲授新课

驴是另外一个属的动物,体型比马和斑马都小,但与马属有不少共同特征:第三趾发达,有蹄,其余各趾都已退化。它们被划分为同一个科——马科。讲授新课

犀牛不属于马科,它们的足不是一趾,而是三趾,趾端有蹄。但它和马科动物每只足的蹄数都是奇数,都属于奇蹄目。讲授新课

马、羊、虎、兔等动物之间差别更大,但它们都具有胎生、哺乳等特征,都属于哺乳纲。讲授新课这些动物都有脊柱。它们同属于脊索动物门。动物界讲授新课可以看出,马这个物种,在分类上隶属于马属—马科—奇蹄目—哺乳纲—脊索动物门—动物界。

马在生物分类上的位置就一目了然了。讲授新课3.分类等级越高,所包括的生物种类越多,相互之间共同点越少;分类等级越低,所包括的生物种类越少,相互之间共同点越多。讲授新课哺乳纲灵长目猩猩科猩猩属人科人属讲授新课犬属狐狸属犬科讲授新课

根据二歧分类的原理、以对比的方式编制的区分生物类群的表格。具体来说,就是把生物类群的性状特征进行比较,相同的归在一项,不同的归在另一项,在相同的项下又以不同点分开,依此下去,直到把生物类群区分出来为止。生物检索表二讲授新课检索表讲授新课1.能开花结果,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2.叶脉平行,须根系………………单子叶植物2.叶脉网状,直根系………………双子叶植物1.不开花结果,用孢子繁殖…………孢子植物2.植物体具有根……蕨类植物2.植物体具有假根…苔藓植物动手自己编写检索表看书P32页的动物,根据书上的提示尝试自己编制检索表讲授新课1.身体内无脊椎

2.水生…………蟹

2.陆生…………蝎子

1.身体内有脊椎

2.皮肤裸露……蛙

2.皮肤不裸露

3.用鳃呼吸…河豚

3.用肺呼吸

4.胎生哺乳

5.善于奔跑………………马

5.善于飞行………………蝙蝠

4.卵生

5.善于飞行………………燕

5.善于游泳………………企鹅讲授新课

重名率高,给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将来的工作都带来诸多不便。双名法三讲授新课1768年,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Linnaeus,1707—1778)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讲授新课一个完整的学名为属名+种名+命名人例如:小家鼠的学名:Mus

musculus

Linne属名种名命名人讲授新课生物可以分为五大类群生物分界主要生物类群结构特点原核生物界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蓝藻等。都是单细胞生物,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原生生物界藻类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等。少数是单细胞生物,多数是多细胞生物,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植物界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真菌界单细胞的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等。动物界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讲授新课生物分类的方法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的基本单位“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生物分类的规律分类等级越高,所包括的生物种类越多,相互之间共同点越少;分类等级越低,所包括的生物种类越少,相互之间共同点越多。生物的命名:双名法:属名+种名生物的分类课堂小结1.请你做一个小小的分类学家:按照同一分类等级,种子植物可以分为()A.单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B.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C.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D.被子植物和单子叶植物C随堂训练2.下列各组动物中,都属于猫科动物的是()A.猫、虎、豹B.狼、黑猩猩、狮C.熊猫、狗、虎D.北极熊、兔、狐A随堂训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谢谢大家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拖鞋等进入教室。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良好纪律秩序。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关好门窗、关闭电源。第2节原生生物的主要类群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如果将这四种生物根据结构分成两类怎么分?草履虫蓝藻细菌衣藻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导入新课1.说出原生生物的主要特征及所包含的类群;2.说出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3.概述藻类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学习目标导入新课观察草履虫与衣藻,你能说出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吗?水绵符合这些特征吗?原生生物都是单细胞吗?水绵草履虫衣藻原生生物一讲授新课原生生物的主要特征1.单细胞或多细胞2.有细胞核3.结构简单讲授新课比较草履虫与衣藻的结构图,它们结构上有什么不同?它们所需要的有机物怎样获得?原生动物藻类想一想讲授新课观察各种原生动物,思考它们的共同特征1.单细胞2.能摄食3.能完成全部的生理功能4.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寄生原生动物二讲授新课原生动物和人类的关系讲授新课石莼水绵海带马尾藻紫菜石花菜你能将下列藻类分类吗?讲授新课1.绿藻小球藻石莼衣藻藻类三讲授新课2.褐藻海带马尾藻海带讲授新课3.红藻紫菜石花菜鹧鸪菜讲授新课1.单细胞或多细胞;2.无根茎叶的分化;3.都含有叶绿色和类胡萝卜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水生生物提供食物、氧气,也是大气中氧的重要来源。藻类特点讲授新课可食用藻类与人类的关系藻类释放氧可做鱼类的饵料可药用讲授新课藻类大量繁殖形成赤潮讲授新课原生生物的主要类群原生动物:藻类:①全部单细胞②能摄食①单细胞或多细胞②能进行光合作用③无根茎叶的分化课堂小结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来临,池塘水变成绿色,原因是()A.池塘边的树、草的绿色,映得池水发绿B.水中绿藻大量繁殖,使池水变绿C.环境污染,水质发绿D.水草、金鱼藻的含量丰富,使池水变绿B随堂训练2.可监测海水是否被污染的指示生物是()A.藻类B.苔藓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3.藻类的细胞里都含有哪种色素,使它们能够进行光合作用?()A.叶绿素B.藻红素C.藻黄素D.藻蓝素AA随堂训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谢谢大家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拖鞋等进入教室。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良好纪律秩序。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关好门窗、关闭电源。第3节植物的主要类群第1课时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钩帘阴卷柏,障壁坐防风”你知道“苔”和“卷柏”分别属于哪类植物吗?导入新课1.初识植物系统进化树,说出不同植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2.概述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3.概述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学习目标导入新课植物进化系统树讲授新课1.植物有哪几个类群?他们之间有没有亲缘关系?2.从植物进化系统树可以看出植物进化顺序是怎样的?被子植物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种子植物想一想讲授新课葫芦藓墙藓苔藓植物一讲授新课地钱泥炭藓讲授新课葫芦藓结构示意图假根茎叶孢蒴有固着作用,无吸收作用无输导组织小而薄,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水和无机盐充满孢子讲授新课植物体矮小具有茎、叶,没有真正的根大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里孢子繁殖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讲授新课含蓄水分,防止水土流失。苔藓植物对生物圈和人类的意义讲授新课环境污染的指示植物

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日本立碗藓讲授新课植物界的拓荒者,与土壤的形成有关讲授新课北极冻原的主要绿色植物,驯鹿的食物讲授新课肾蕨铁线蕨讲授新课蕨类植物二卷柏贯众讲授新课肾蕨结构示意图叶茎根孢子囊地下茎,长有不定根,有了输导组织不定根叶大,呈羽状,地上部分讲授新课孢子囊蕨类植物---孢子繁殖讲授新课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有根、茎、叶的分化根、茎、叶里有了输导组织孢子繁殖大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里讲授新课食用:蕨菜蕨类植物对生物圈和人类的意义讲授新课卷柏药用:消炎止血讲授新课药用:清热解毒、止血驱虫。贯众讲授新课满江红(绿萍)绿肥和饲料讲授新课

两亿多年前,蕨类植物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了煤炭。讲授新课藻类苔藓蕨类不同环境结构相同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阴湿处。阴湿的陆地温暖潮湿的陆地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只有假根,茎、叶中没有输导组织。有根、茎、叶,有输导组织。都没有花、果实、种子,靠孢子繁殖。课堂小结1.下列植物中有根、茎、叶分化的是()A.海带B.葫芦藓C.水绵D.铁线蕨D2.苔藓植物有了分化的器官是()A.根、茎、叶B.果实、种子C.茎、叶D.花、种子C随堂训练3.形成地层中的煤的植物是()A.远古时期的苔藓B.远古时期的蕨类C.远古时期的藻类D.远古时期的种子植物B随堂训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谢谢大家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拖鞋等进入教室。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良好纪律秩序。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关好门窗、关闭电源。第3节植物的主要类群第2课时种子植物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这些植物一般是以哪种器官进行繁殖的?导入新课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体会孩子。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介新课标的全名叫做《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件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有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连劳动、道德这些,也有非常详细的课程标准。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2011年制定的,离现在已经十多年了;而课程方案最早,要追溯到2001年,已经二十多年没更新过了,很多内容,确实需要根据现实情况更新。所以这次新标准的实施,首先是对老课标的一次升级完善。另外,在双减的大背景下颁布,也能体现出,国家对未来教育改革方向的规划。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是啥?课程方案是对某一学科课程的总体设计,或者说,是对教学过程的计划安排。简单说,每个年级上什么课,每周上几节,老师上课怎么讲,课程方案就是依据。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也就是说,它规定了,老师上课都要讲什么内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就像是一面旗帜,学校里所有具体的课程设计,都要朝它无限靠近。所以,这份文件的出台,其实给学校教育定了一个总基调,决定了我们孩子成长的走向。各门课程基于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明确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设置,九年一体化设计,注重幼小衔接、小学初中衔接,独立设置劳动课程。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改进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注重学科内知识关联、学科间关联。结合课程内容,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提出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通过增加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评价案例等,增强了指导性。教育部将组织宣传解读、培训等工作,指导地方和学校细化课程实施要求,部署教材修订工作,启动一批课程改革项目,推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有效落实。

本课件是在MicorsoftPowerPoint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立运行。本课件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部分内容取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品整理不易,仅供一线教师教学参考使用,禁止转载!1.了解种子植物形态结构特征,认识种子植物是植物的最高等的类群。2.理解种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习目标导入新课玉米茎横切椴树茎横切在结构上它们有相同之处吗?讲授新课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两个基本特征:(1)体内有维管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2)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讲授新课观察松树的球果(俗称“松塔”)和苹果的果实,注意它们是否都有种子?它们都有种子,都属于种子植物讲授新课它们的区别:1.松树的种子是裸露着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因此属于裸子植物。2.苹果树的种子不裸露,外面有果皮包被,因此属于被子植物。讲授新课

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中较低级的一类。它们的胚珠外面没有子房壁包被,不形成果实。根、茎、叶、花、种子裸子植物一讲授新课1.裸子植物在形态结构上有哪些共同点?2.裸子植物适合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松树银杏想一想讲授新课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1.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2.根、叶、茎都很发达,适于生活在干旱的地方。讲授新课雪松:世界著名的观赏树讲授新课油松讲授新课侧柏讲授新课苏铁又称铁树讲授新课

我国裸子植物的种类约占全世界的一半。我国裸子植物的资源,占居全世界的首位,因此,我国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讲授新课被子植物在形态结构上有哪些共同点?被子植物二讲授新课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1.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2.种子外有果实包被。胚珠子房壁讲授新课

在所有的被子植物中,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讲授新课双子叶植物:直根系,主根发达;叶脉为网状脉讲授新课单子叶植物:须根系,主根不发达;叶脉为平行脉讲授新课刺槐讲授新课牡丹:“竞夸天下双无绝,独立人间第一香”牡丹讲授新课紫薇丁香讲授新课萱草玉簪讲授新课裸子植物:只有种子没有果实,即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杉、松、柏、银杏等)。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实,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种子植物生活环境:陆地上结构特点: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其内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繁殖方式:种子繁殖。分类课堂小结有的同学将水稻、西瓜、松树归为一类,把海带、地钱和蕨归为另一类。它分类的依据是()

A.有根或无根B.有种子或无种子C.水生或陆生D.有果实或无果实B2.松树和桃树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A.松树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B.松树种子裸露着,没有果皮包被

C.松树的球果包被着果实D.松树雌球花由胚珠和子房壁组成B随堂训练3.下列植物中,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A.水杉B.卷柏C.金鱼藻D.地钱

4.现在地球上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植物类群是()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DA随堂训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谢谢大家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拖鞋等进入教室。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良好纪律秩序。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关好门窗、关闭电源。第4节动物的主要类群第1课时无脊椎动物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

自然界中的动物形形色色,多种多样,形态千差万别,目前已知道的大约有多少种?你知道种类最多的是什么动物?最大的动物是什么?最小的动物是什么?最高等的动物又是哪一类?导入新课1.能够根据动物的形态特征,将动物进行初步分类;2.认识常见的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等无脊椎动物及主要特征;3.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导入新课学习目标活动: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讲授新课1.能否根据生活环境将上述动物合理地分为不同的类群?2.能否根据生活方式将上述动物合理地分为不同的类群?3.你认为将上述动物合理划分类群的依据是什么?讨论讲授新课

在动物分类中,根据动物身体中有没有脊椎骨而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鱼的骨骼—显示脊椎动物的脊椎骨讲授新课无脊椎动物:线虫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棘皮动物讲授新课海葵海蜇水母

珊瑚水螅常见腔肠动物一讲授新课基盘口消化腔芽体触手水螅结构示意图讲授新课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1.生活在水中;2.身体由两层细胞及其围成的一个消化腔组成;3.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可供食用,例如海蜇讲授新课观赏:珊瑚虫死亡虫体的骨骼积累形成珊瑚讲授新课血吸虫猪肉绦虫淡水涡虫常见扁形动物二讲授新课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1.身体背腹扁平,左右两侧对称2.有口,无肛门讲授新课米猪肉猪肉绦虫生活史讲授新课钩虫蛲虫蛔虫常见线虫动物三讲授新课1.身体细长2.有口,有肛门线虫动物的特征线虫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可导致人体寄生虫病,直接影响人体健康。2.亦寄生于牲畜及农作物体内,因而影响牲畜的生长及农作物的收成。讲授新课1.软体动物身体结构突出的特点是什么?2.它们身体的对称关系是怎样的?软体动物四讲授新课软体动物主要特征1.身体柔软,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2.体外有外套膜3.身体表面有贝壳讲授新课软体动物与人类关系食用装饰危害农作物传播疾病讲授新课主要特征:身体分节无附肢环节动物五讲授新课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蚯蚓可以改良土壤;2.蚯蚓及沙蚕可以用作鱼饵;3.影响人畜健康:大多数蛭类以吸取人或动物的血液作为食物,对人畜有一定的危害。讲授新课1.由于蛭类有吸血的习性,自古就有采用医蛭吸取脓血以治疗病症的办法。2.蚂蟥能入药,有治疗跌打损伤,破血通经,消肿解毒,降低血压。日本医蛭医用与药用讲授新课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最大的一门,现生种类已知有100多万种,占整个现生物种数的75%;节肢动物分布广泛,在水体、陆地、空中都可生活。节肢动物六讲授新课常见节肢动物讲授新课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1.身体分节有附肢2.体表有外骨骼3.附肢分节讲授新课昆虫---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讲授新课3245671腹部胸部触角前足中足后足头部翅观察蝗虫的身体结构9讲授新课无脊椎动物线虫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课堂小结1.下列腔肠动物中生活在淡水中的是()A.海蜇B.珊瑚虫C.桃花水母D.海葵2.水螅在生物分类上属于()A.腔肠动物B.环节动物C.扁形动物D.线虫动物CA随堂训练3.下列关于水螅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触手可以帮助捕获食物B.只能生活在淡水中C.有口无肛门D.呈圆筒状,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运动B随堂训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谢谢大家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拖鞋等进入教室。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良好纪律秩序。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关好门窗、关闭电源。第4节动物的主要类群第2课时脊椎动物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

青蛙和乌龟都可以既在水里生活,又在陆地上生活,但为什么青蛙属于两栖类,而小乌龟却属于爬行类?导入新课1.概述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2.通过对脊椎动物的学习,进一步体会生物的多样性。学习目标导入新课鱼类约22000种,是脊椎动物当中种类最多的一类。鱼类一讲授新课鱼纲的主要特征1.终生生活在水中2.身体成流线型,表面覆盖黏滑的鳞片3.用鳃呼吸4.用鳍游泳5.变温动物背鳍讲授新课鱼类与人类的关系1.供人类食用,是人类重要蛋白质的来源;2.提供工业原料,如鱼肝油;3.观赏,如金鱼;4.药用,如海马。讲授新课两栖类二讲授新课两栖纲的主要特征1.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2.多数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且皮肤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3.水中受精,即体外受精。4.体温不恒定,如蛙的冬眠。5.两栖动物是由水生向陆生转变的过渡类型。讲授新课两栖动物与人类关系消灭农田害虫可供食用,如牛蛙可作药用,如蟾酥,它是蟾蜍耳后腺所分泌的浆液,蟾酥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之功。讲授新课1.真正的陆生生物2.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3.用肺呼吸鳄鱼爬行动物三讲授新课4.卵生(体内受精)5.体温不恒定(蛇的冬眠)讲授新课常见的爬行动物蜥蜴蛇讲授新课扬子鳄,我国特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讲授新课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可食用,如甲鱼可入药,蛇胆、蛇蜕吞食虫蚁,比如蜥蜴类以大量有害昆虫为食讲授新课鸟类是脊椎动物的第二大类群,全世界约9700种鸟类四讲授新课鸟类的主要特征1.体表被覆羽毛,一般呈流线型2.前肢变成翼3.用肺呼吸,且有气囊辅助呼吸讲授新课4.卵生(体内受精)5.体温恒定讲授新课鸟类与人类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控制农林鼠害、虫害提供食品,如禽肉和蛋讲授新课哺乳动物五讲授新课

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最高级的一个类群,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如猪、马、牛、羊、猫狗、兔子、大熊猫等讲授新课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外被毛胎生哺乳体温恒定讲授新课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可供食用,家畜的肉提供工业原料,如皮草药用价值,如鹿茸破坏农作物及禽畜传播疾病鹿茸田鼠讲授新课你能把下图中的动物放到动物进化系统树中吗?讲授新课讲授新课体表特点受精方式繁殖特点呼吸结构恒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有鳞片体外受精卵生鳃否皮肤裸露体外受精卵生,变态发育幼:鳃,成:肺,皮肤否角质鳞片体内受精卵生肺否有羽毛体内受精卵生肺是有毛体内受精胎生肺是课堂小结1.以下动物中真正属于陆生脊椎动物的类群是(

)A.鱼类

B.爬行类

C.两栖类

D.节肢动物2.哺乳动物体表一般具有发达的皮毛,其主要作用()

A.保护B.伪装C.防御D.保温BD随堂训练3.下列各组动物中,都用鳃呼吸的是(

)A.河蚌、鲨鱼、海马B.鲸、蛇、乌鱼C.青蛙、青鱼、蝌蚪D.珍珠蚌、鲫鱼、鳖4.蛙类被称为两栖动物是因为(

)A.既能在陆地上跳跃,又能在水中游泳B.只能生活在近水的地方C.成体可在陆上生活,幼体必须在水中生活D.皮肤裸露,有丰富的血管AC随堂训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谢谢大家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拖鞋等进入教室。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良好纪律秩序。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关好门窗、关闭电源。第1节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金鱼和仙人掌分别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如果将它们的生活环境对调,会出现怎样的结果?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导入新课1.举例说出水分、阳光、温度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2.举例说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导入新课学习目标想一想,议一议

影响小麦正常生长的因素有哪些?你能对这些因素进行分类吗?讲授新课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土壤风小麦杂草蝗虫田鼠非生物因素讲授新课1.什么是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2.生态因素可分为哪几类?归纳总结讲授新课热带雨林针叶林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一讲授新课温度对动物生活的影响大雁南飞晒太阳的蛇讲授新课水分对生物分布的影响沙漠、草原与森林讲授新课阳光对生物的影响向日葵朝向太阳讲授新课光照对生物的影响蝶在白天活动蛾在夜间活动讲授新课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体会孩子。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介新课标的全名叫做《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件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有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连劳动、道德这些,也有非常详细的课程标准。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2011年制定的,离现在已经十多年了;而课程方案最早,要追溯到2001年,已经二十多年没更新过了,很多内容,确实需要根据现实情况更新。所以这次新标准的实施,首先是对老课标的一次升级完善。另外,在双减的大背景下颁布,也能体现出,国家对未来教育改革方向的规划。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是啥?课程方案是对某一学科课程的总体设计,或者说,是对教学过程的计划安排。简单说,每个年级上什么课,每周上几节,老师上课怎么讲,课程方案就是依据。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也就是说,它规定了,老师上课都要讲什么内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就像是一面旗帜,学校里所有具体的课程设计,都要朝它无限靠近。所以,这份文件的出台,其实给学校教育定了一个总基调,决定了我们孩子成长的走向。各门课程基于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明确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设置,九年一体化设计,注重幼小衔接、小学初中衔接,独立设置劳动课程。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改进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注重学科内知识关联、学科间关联。结合课程内容,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提出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通过增加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评价案例等,增强了指导性。教育部将组织宣传解读、培训等工作,指导地方和学校细化课程实施要求,部署教材修订工作,启动一批课程改革项目,推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有效落实。

本课件是在MicorsoftPowerPoint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立运行。本课件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部分内容取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品整理不易,仅供一线教师教学参考使用,禁止转载!空气对生物的影响大雨过后,蚯蚓爬到地面讲授新课生物因素种内关系:种间关系:影响老鼠生活的生物因素都有哪些呢?草、蛇、狐等其它老鼠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二讲授新课蚂蚁搬家蜜蜂集体采蜜(一)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讲授新课争夺配偶争夺食物种内斗争讲授新课狮子和大象争夺水源竞争(二)种间关系讲授新课菟丝子依靠其他生物取得营养寄生讲授新课猎豹捕食鹿捕食讲授新课海葵与小丑鱼共生讲授新课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非生物因素:水分、温度、阳光等生物因素: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内互助、种内斗争捕食、竞争、共生、寄生课堂小结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中所描写的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光B.温度C.水D.空气B2.下列生态因素中不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A.阳光、温度B.空气、温度C.水分、土壤D.花粉、病毒D随堂训练3."春兰秋菊,南橘北梨",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生态因素是()A.温度和水分B.光和温度C.水分和光D.土壤和温度B随堂训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谢谢大家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拖鞋等进入教室。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良好纪律秩序。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关好门窗、关闭电源。第2节生物系统概述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美丽的校园导入新课校园一角导入新课

我们的校园就是一个生态系统,那么,什么是生态系统呢?导入新课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概念。3.理解各种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学习目标导入新课

阅读课本68页有关凯巴森林的资料,想一想,凯巴森林中都有哪些生物?又有哪些非生物呢?森林是一个生态系统一讲授新课凯巴森林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植物动物微生物松树、冷杉、云杉、花草等黑尾鹿、美洲狮、狼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细菌、真菌归纳总结讲授新课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讲授新课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讲授新课河流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讲授新课视频欣赏: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功能二讲授新课

能利用阳光和无机物制造出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植物讲授新课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动物消费者讲授新课

腐生性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能使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利用。微生物分解者讲授新课

你了解它们的关系了吗?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能够分离开来吗?讲授新课图中反映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因素之间什么样的关系?生产者消费者CO2分解者CO2水土壤和水中的矿物质、水观察分析讲授新课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无机环境分解作用分解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捕食

生产值、消费者和分解者紧密联系,彼此作用,构成一个整体。分解作用讲授新课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态系统概论课堂小结1.下列选项中,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树木

B.一片麦地上的所有生物和阳光、空气等无机环境

C.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D.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等无机环境B随堂训练2.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