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4^重难解读
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比较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许多技术发明来源于工匠
的实战经脸,科学研究和生
产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
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研
究开始同工业生产猿密地
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
力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
的作用,科学研究与工业生
产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
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
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
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
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
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
次工业革命几乎同叶发生
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
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
国的范国,其规模更加广
足,发展也比较迅速.
&巧学妙记
|it二次子H闺
ra
|科!GnttR'l
夕抬别提醒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汽车和飞机已成为主要
的交通工具,在这方面,走在
前列的是美国和德国,其中
德国发明家发明的内燃机为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奠定了技
术基础。以内燃机为动力,
德国人本茨和美国人茶耕兄
第分别研制成功汽车和飞
机。汽车和飞机的问世大大
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改
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强
了各地区人们之间的交流往
来•促进了交通运椅事业的
飞速发展.但汽车和飞机的
问世在带给人类便利的同
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电的应用
1.背景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
的蓬勃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其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2.过程
(1)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19世纪70年代,经过不断完善的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
器。
(3)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
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并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发电站为电灯提供了
能源,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
3.影响:随着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人类社会进入
7"电气时代”。
知识点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4.内燃机的发明: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
制出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
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
5.汽车的发明:德国人」£甚制造出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13年,美国企业家福特使
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使汽车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
具。
6.内燃机发明的意义: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它为发动机的汽车、轮
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知识点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7.化学工业发展
⑴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行汕化学工业的产生。19世纪
60—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而且产品成本更低,
性能更好。
(2)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实验,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他又研制出无烟
炸药。他的发明在军事、工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8.新材料产生
(1)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2)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9.影响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3)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
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4)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电的应用
1.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的标志是(C)
A.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B.内燃机的发明
C.电力的广泛应用D.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2.1931年,当美国的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时,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
分钟表示哀悼,这位发明家应是(B)
A.瓦特B.爱迪生
C.本茨D.斯蒂芬森
.知识点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3.在历史活动课“策划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上,不能出现的是(A)
4.莱特兄弟研制的飞机使用的动力机是(D)
A.蒸汽机B.发电机
C.电动机D.内燃机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5.科技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创造出许多新材料和新事物。以下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的是(C)
①无烟炸药②棉布③人造纤维④人造染料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
个基础革命化了。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迟缓的发展进程转变成了生产中的真正的狂飙时期。
一一摘编自(德)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二(这一时期)石油比黄金更珍贵,更受欢迎……内燃机己经主宰了道路,空中也有了
奇形怪状的新玩意。
一一摘编自《照片里的20世纪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写出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及最先兴起的国家,并简述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
的影响。
成就:改良蒸汽机。国家:英国。影响: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
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⑵材料二中“石油比黄金更珍贵”是由于第几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内燃机主宰道路”和
“空中的新玩意”分别指的是哪种交通工具?
第二次。汽车和飞机。
课后巩固提升
1.人们习惯上称的“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划分的主要依据是(c)
A.机械特色不同B.通迅手段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D.交通工具不同
2.马云说:“我年轻时候曾经想,梦幻般的生活就是早上在香港吃早餐,中午在巴黎喝咖啡,
晚上在纽约和人共进晚餐……”马云梦想的实现离不开发达的交通。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
交通领域内有重大发明的国家是(B)
A.英国B.德国C.中国D.法国
3.19世纪末,人们的出行工具开始多样化,他们可以选择的有(A)
①汽船②火车③汽车④马车⑤飞机
A.①②③@B.②④⑤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4.使汽车成为普通人能够使用的交通工具,走进千家万户的功臣是(D)
A.爱迪生B.卡本茨
C.莱特兄弟D.福特
5.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先进国家“遍地开花”。导致
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C)
A.英国经济实力急剧衰落
B.美、德等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D.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并加以改正。
[X](1)18世纪70年代,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
改正:“18世纪”改为“19世纪”
[X](2)德国发明家成功研制了耐用的白炽灯泡,为世界带来光明。
改正:“德国”改为“美国”
[V](3)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促进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改正:
[X](4)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火药。
改正:“火药”改为“现代炸药”
7.交通工具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交通工具的种类越来越
多,甚至在2017年4月,苹果公司获得批准在美国加州测试无人驾驶汽车。这些给每个人的
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交通工具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观察以下图片,回答问
题。
图1蒸汽机车图2汽船
图3汽车图4飞机
(1)图1与图2所使用的动力机械是什么?它的改良者是谁?人类经过这次革命进入到什么时
代?
动力机械:蒸汽机。改良者:瓦特。人类经过这次革命进入到“蒸汽时代”。
(2)图3所使用的动力机械是什么?请你说出该动力机械发明者中的典型代表?
动力机械:内燃机。典型代表:奥托、戴姆勒、狄塞尔等。(任答一个即可)
(3)图4最早出现于何时何地?
最早出现在1903年的美国。
(4)以上四幅图片所显示的交通工具对于人类生活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扩大了人们的力行范围,使交通变得更加便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重难解读
1.工业化过程中出现了哪
些问题?给我们带来怎样
的启7K?
(1)问题:随着工业的发展,
工厂等释放的废气、废水造
成产重污染•使人类赖以生
存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环
境问题成为人类社会发展
的文要问题;同时,贫富分
化严重,城市病盛行。
(2)启示:我们在发展工业
和经济的同时,应重视对生
态环境的保步,尽量减少和
消除工业化带来的消极后
果,走可持馍发展之路.同
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
设,科学规划,逐步消除城
市痛.应关注民生,缩小贫
富差距.
2.工业革命后,产生了哪些
与城市化相伴幽的城市病?
(1)域.市人口拥挤.
(2)城市交通拥挤.
(3)城市住房紧张。
(4)环境污染加剧。
(5)贫富分化严重。
Q特别提醒
早期工业化国家存在的普
遍问题。
(1)费本原始枳系手段牙
变,充满互强。
(2)两次工业革命带来尸重
的环境污染.
(3)国内资产阶蛾对■工人剥
削产食,阶级矛盾激化.
(4)对世界资源的掠夺和占
有,使世界贫富分化严丈。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课前自主预习
1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人口增长与劳动力结构变化
(1)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2)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J: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
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3)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为妇女
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2.大众教育普及
(1)表现: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
直—,德国和法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
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
从1870年开始,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2)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知识点2城市化
3.背景: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
大。
4.影响: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改善。一些基础设施建立起来。随着城市的
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知识点3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5.主要表现: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环境污染严重,社会贫富
分化加剧。
6.主要影响: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广大工人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强
烈。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观察下面《1750—1914年欧洲人口增长图(单位:千万)》,导致下图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是(A)
A.工业革命的影响B.医学的巨大进步
C.农业水平的提高D.外来移民的涌入
2.1870年,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国家是(D)
A.英国和德国B.英国和意大利C.德国和意大利D.英国和法国
知识点2城市化
3.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2,19世纪初上升为2:3,造成这一变化的最主要
原因是(B)
A.“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
B.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改变了人口分布
C.大量吸收外来移民
D.农村人口大量迁往殖民地
上知识点3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4.下图反映了18世纪中期英国某城市的面貌,从中可得到的历史信息是(B)
①工厂制度兴起②城市人口增加③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蒸汽机④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失地农民、无业游民(进入城市后)并没有完全依照当局、资本所设计的路径(成为雇佣
工人)发展,城市的社会矛盾由此尖锐起来,动荡日益加剧,1789年法国大革命正是在经济裂
变与社会矛盾加剧这一基础上发生的。”上述材料所要表达的意思是(C)
A.城市化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B.城市化是引起法国大革命的主要原因
C.城市化引起的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
D.法国城市化开始过早
一■课后巩固提升
1.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1831年占1/4,1851
年降至1/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D)
A.城市化进程加速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C.对外移民的增加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2.美国学者形象地说:“美国诞生于农村,后来搬入城市,这个过程是在19世纪后期完成
的。”19世纪后期美国迅速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A)
A.19世纪中期初步完成工业化
B.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C.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
D.存在大量种植园经济
3.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在一篇文章中给出这样一组数据:1803年,英国最富裕的1.4%的家庭
取得国民总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就取得16.2%的国民总收入……1803年收
入最多的10%的人占有国家财富的2/5,1867年则超过50%。钱乘旦先生利用这组数据想要论
证的观点可能是(C)
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工业革命引发了社会关系的变革
C.工业革命加剧了贫富分化
D.民主政治的完善加速了财富的高度集中
4.工业革命后,酒吧、咖啡馆成为流行的小型聚会和休闲解闷场所,歌剧、舞剧、马戏、杂技
和舞会等成了雅俗共赏的文娱活动。这表明工业革命后(D)
A.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
B.贫富分化差距拉大,社会关系变化
C.家庭规模日渐缩小,教育日益普及
D.生活内容日益丰富,生活质量提高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业发展,流动人口增多;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工厂制日益普及;交通运输的迅速
发展,为人口流动、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流通,提供了快捷、安全的交通工具;市场不断扩大,
商品经济日益繁荣,所有这些推动了城市的发展。1760年,英国5万至10万人的城市只有1
个,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
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
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
材料二我们的时代充满了创造性的发明……我们使用电能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
放出来。我们能横渡大洋,我们学会了飞行,甚至通过电波,我们很轻松地把消息传递到世界
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却完全是无组织的,人们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焦虑地
奔忙。而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们,总是过一段时间就要互相杀戮,这让每个想到将来的人,都
会充满忧虑和恐惧。
一一摘自1938年爱因斯坦《致后人书》
评述材料中关于两次工业革命影响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略
重难解读
1.近代科学突飞猛进的原
因。
(1)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
及,使科学狂脱了宗教神学
的束缚,这是近代科学进步
的根本原因.
(2)启蒙思想的传播•促进
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促使人
们去积极思考与探索。
(3)科学家的个人努力.
2.列夫・托尔斯泰为什么
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
品深刻反映了近代俄国的
社会现实,正如,列宁所说:
“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
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的
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
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托
尔斯暴富于独创性,因为他
的全部观点,总的说来,恰
恰表现了俄国革命是农民
资产阶级革命的杼点。从
这个角度来看•托尔斯泰现
点中的矛盾,的琮是一面反
映农民在俄国革命中的历
史活动所处的各种矛盾状
况的傥子」
0巧学妙记
图解近代世界的文化名人
及其作品。
则央•快尔斯
〈M多与fo平%
<A句善酬.
,凄
「近代文学
Im蒙普国
la嘉总支0畲*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科学家
1.牛顿
⑴简介: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
域都有杰出贡献。
(2)成就: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1687年,牛顿出版了具有划
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圻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的科
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达尔文
(D简介:达尔文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
⑵成就: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这本书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知识点2文学巨匠
3.巴尔扎克
(1)简介: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
(2)代表作:小说集《人间喜剧》,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再现了法
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
4.列夫•托尔斯泰
(1)简介: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作家。他在小说中一方面深刻抨击了俄国的上皇之
制和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榨,另一方面又否定暴力革命,宣扬道德上的博爱。
(2)代表作: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描绘出宏阔的社会背景
下,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
状态。所以,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斯”。
,知识点3音乐美术大师
5.贝多芬
(1)简介:贝多芬是18世纪德国的一位天才的作曲家。
(2)代表作: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这首交响曲完成于1804年,是贝多芬第一部明
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表达出他对自由、平等
和博爱的渴望。
6.梵高
(1)简介:荷兰的梵高是近代画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
(2)代表作:《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等。《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
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科学家
1.观察下图邮票,我们从中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A)
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C.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
D.伏尔泰的启蒙思想
2.有人说,文艺复兴把神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把神从天文学中
驱逐出去,17世纪的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那么,19世纪把造物
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的是(A)
A.达尔文B.但丁
C.达•芬奇D.莎士比亚
,知识点2文学巨匠
3.法国某评论家曾撰文称赞道:曹雪芹有巴尔扎克的洞察和再现整个社会的自上而下各阶层
的能力。曹雪芹的《红楼梦》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的主要相似点是(A)
A.批判现实的百科全书式著作
B.宣泄对现实不满的“孤愤之书”
C.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罪恶与丑陋
D.揭示了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命运
4.“这里有贵族的沙龙,战场的格杀,莫斯科大火,法军溃逃,地主的庄园生活……构成了光
怪陆离的社会万花筒,体现了作家的广博,使得作品气象万千。”材料描述的作品是(D)
A.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B.拜伦的《唐璜》
C.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D.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知识点3音乐美术大师
5.普罗米修斯是传说中将天火带到人间的英雄,而通过音乐将“自由、平等、博爱”之火带
到人间的音乐家是(A)
A.贝多芬B.莫扎特
C.约翰•施特劳斯D.梵高
6.著名绘画作品《向日葵》将形式美和意境美的自然结合推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它的
作者是近代著名画家(B)
A.达•芬奇B.梵高
C.贝多芬D.莎士比亚
•
/.•课后巩固提升
1.《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写道:“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
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
和把握的。”近代有一位物理学家,其研究成果破解了在当时人们“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
的问题,他是(B)
A.哥白尼B.牛顿
C.达尔文D.但丁
2.根据下面的图书目录,判断该书是(C)
第一章家养状态下的变异
第二章自然状态下的变异
第三章生存斗争
第四章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哲学通信》
C.《物种起源》
D.《天演论》
3.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的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谬论,把越来越多的人
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C)
A.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B.牛顿的经典力学
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理论
4.恩格斯说:“他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
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全部东西还
要多。”恩格斯说的作家是(A)
A.巴尔扎克B.雨果
C.司汤达D.都德
5.列夫•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下列属于他的代表作的是(C)
6.它的画面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是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那样的和谐、优雅而细腻……
是那种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这里描写的美术作品是(0
A.《蒙娜丽莎》B.《最后的晚餐》
C.《向日葵》D.《和平鸽》
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创作《哈姆雷特》,宣扬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学家是莎士比亚。
(2)创作《英雄交响曲》,歌颂资产阶级革命的音乐家是贝多芬。
(4)创作《欧也妮•葛朗台》的19世纪法国文学家是巴尔扎克。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苹果为什么竖直落地?为什么不向旁边、不向上,而总是向着地面落呢?我想这一定
是地球吸引它的缘故。苹果、月亮不都是一样吗?月球围绕地球转,无疑是地球吸引力像一条
看不见的绳索,在拉着月球。如果真是如此,地球以及其他一切行星也肯定都被吸引着,那么,
能否认为这种引力是作用于物体的物质的普遍性呢?
——1726年牛顿的回忆
材料二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
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知的真理之海。
----牛顿临终遗言
材料三生物母体生出的众多后代中,为攫取生活的必需条件而斗争,众多的后代不会绝对
相同,其中优秀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取胜了,其他被淘汰了,这就是优胜劣汰。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牛顿拾到的“光滑的石子”和“美丽的贝壳”是什么。从中可
以看出牛顿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谦逊、刻苦钻研、勤于观察、积极思考、热爱科学的
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
(2)材料三是达尔文的什么学说?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生物进化学说(进化论)。核心内容: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
到复杂的演变过程;生物的发展和进化不是由神的意志或生物本身的欲望决定的,而是遗传
变异、生存斗争和臼然选择的结果。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进化而来的,自然界中存在着“物
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客观规律。
(3)达尔文的学说和牛顿的发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都沉重打击了神创论学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单元提升
【知识网络】
法拉第
用
电的应
”
时代
“电气
爱迪生
第
二
等
纤维
人造
业、
料工
代塑
、现
炸药
次现代
工工
业业
化
革国
命家
和的
近社
代会
变
科化
学
文
化
高I
芬、梵
:贝多
大师
美术
[音乐
破
识突
点知
--重
业革命
两次工
比较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衢州学院《安装工程计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理工学院《地下空间利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沙南方职业学院《短视频创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东软学院《新闻发布理论与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地籍测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有限元分析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理工学院《现代加工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图形学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黄河交通学院《大型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必修6 项目二 设计制作交通信号灯 教学设计-沪科版(2019)信息技术教材选择性
- 地理-广东省上进联考领航高中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题和答案
- GB/T 20032-2024项目风险管理应用指南
- 博鳌亚洲论坛:创新报告2024
- 2025年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401一516) - 副本
- 2025年高三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知识梳理中国史部分复习提纲
- 2025年蒙盐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精神科医疗质控课件
- 护理三基三严习题+参考答案
- 椎间孔镜的手术配合
- 员工互评表(含指标)
- 美国电话区号一览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