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三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知识梳理中国史部分复习提纲_第1页
2025年高三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知识梳理中国史部分复习提纲_第2页
2025年高三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知识梳理中国史部分复习提纲_第3页
2025年高三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知识梳理中国史部分复习提纲_第4页
2025年高三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知识梳理中国史部分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知识梳理中国史部分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1、先秦时期(原始社会、夏商周、春秋战国,远古~BC221年):中华文明的奠基政治上: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家国一体的政治理念形成;血缘贵族政治,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经济上: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从千耦其耘到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形成文化上:从神权至上到敬天法祖,重亲情人伦的文化观形成;百家争鸣,儒学兴起2、秦汉时期(BC221年~220年):中华文明的形成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并完善,血缘贵族政治被官僚政治取代;大一统局面形成经济上: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租佃关系更为普遍;丝织业、陶瓷业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加强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思想的主流;科技获得重大进步;汉字统一并简化为文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3、魏晋南北朝时期

(220-589):中华文明的发展政治上:国家分裂,政权更替频繁;民族融合成主流

经济上:南方经济得到开发,,关注公众号:高中历史学习之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文化上:佛道盛行,儒家思想受到冲击;魏晋玄学4、隋唐时期(581-907):中华文明的繁荣政治上:三省六部和科举制使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经济上:农业经济繁荣;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发展;经济重心加速南移。文化上:儒释道并行并出现合流趋势;科技、文艺全面繁荣,中华文化圈开始形成。

5、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907——1368):中华文明的成熟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民族政权并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经济上:商品经济繁荣,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全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文化上:理学形成;科技发展出现高峰;文艺世俗化趋势明显。6、明清时期(1368—1840):中华文明的转型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经济上: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小农经济占主导;,关注公众号:高中历史学习之苑,商品经济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重农抑商、闭关锁国阻碍社会进步,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文化上:传统文化(宋明理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八股取士、文化专制;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抨击,反封建民主思想产生;传统科技集大成;西学东渐,近代科技传入;市民文化取得辉煌成就【专题线索】

1、中国古代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商品经济亦发展。(1)农业:采集渔猎文明到农耕文明生产力: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从千耦齐耘到男耕女织;土地制度从公有制到井田制再到土地私有制(2)工商业:经营:从工商食官到私营发展再到资本主义萌芽城市职能从军事政治到经济,商业活动从严格限制到逐渐放开(3)政策:对内重农抑商不断发展;对外由开放到闭关。时期农业发展历程原始社会农业起源:

①经济作物:最早培植水稻和粟

②耕作方法:实行刀耕火种③生产工具:石、木、骨器

④土地制度:土地属氏族公社所有夏商周奠定农业社会基础:①土地制度:实行井田制,土地国有

②耕作方式:石器锄耕③生产工具:出现少量青铜农具

④经营方式:千耦其耘,即大规模简单协作春秋战国传统农业形成:①耕作方式:铁犁牛耕,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②生产技术:注意精耕细作,使用垄作法,修建都江堰和郑国渠③土地制度:井田制遭破坏,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④经济方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秦汉至宋元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①耕作方式:牛耕普及②生产工具:出现耦犁、耧车、曲辕犁等③耕作技术:出现代田法、耕耙耱技术④水利灌溉:汉代修建漕渠等,曹魏时出现翻车,唐朝时创制了筒车等明清农耕经济高度发展:①经济作物: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加上广泛植棉,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②土地制度: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时期手工业、商业发展历程及经济政策先秦手工业形成: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发明冶铁和炼钢技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商业兴起、发展:商朝产生职业商人和货币;西周“工商食官”;春秋战国私商兴起战国商鞅变法重农抑商政策兴起秦汉至魏晋手工业发展:汉代开始用煤作为燃料冶铁;西汉时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于鼓风冶铁;南北朝出现灌钢法和白瓷商业步履维艰:汉代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盐铁官营,商人经商受限;丝绸之路兴起隋唐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制瓷丝织等手工业技术发展,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商业范围扩大,贸易繁荣:长安、洛阳、扬州等城市商业繁荣;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出现柜坊和飞钱;海上陆上丝绸之路繁荣。中唐以后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宋元手工业繁荣:制瓷业兴盛,宋代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兴起,元代进入彩瓷时代;元代黄道婆改进了棉纺织技术。商业打破时空,空前繁荣:商品种类繁多,城市商业发达;夜市、草市兴盛;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重农抑商政策放松,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元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海上陶瓷之路兴盛。明清手工业辉煌与滞后:明代创制出斗彩瓷和五彩瓷,清代出现了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明代中叶以后,,关注公众号:高中历史学习之苑,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业继续繁荣,出现新特点:工商业市镇兴起;农产品商品化提高;白银大量使用;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和晋商。对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对外实行“海禁”、闭关政策,不仅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2、中国古代政治:权力集中,效率较高。(1)从早期政治制度到中央集权制度:天下共主到皇权至上、封邦建国到建立郡县、世卿世禄到选贤任能、血缘政治到官僚政治的变化。(2)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完善:地方行政制度不断变化使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消弱;中央官制不断变化使皇权加强相权消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时期中央体制地方体制选官制度先秦(萌芽)

王位世袭制使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

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制,“家国一体”,周王既是天下大宗,也是最高领袖。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世官制: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秦朝(创立)

皇帝制度: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三公九卿制: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管行政、监察和军事。废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战国至汉初实行军功爵制:按军功大小授爵。西汉(发展)中外朝制: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建立“中朝”,分割相权。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七国之乱”;汉武帝颁行“推恩令”,设置刺史,加强了中央集权。两汉察举制、征辟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完善)

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分工明确,互相牵制,从而分散相权;尚书省下设六部,具体执行国家事务;保证了皇权独尊。唐中期设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科举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明清文化专制,实行八股取士。宋朝(加强)

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分管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相权。文官知州通判制:由文官任地方长官,通判监督,将兵权、财权、行政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从宋代后,中央确立了对地方的优势。元朝(加强)一省制: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行省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明朝(强化)

内阁制:明太祖废除丞相,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废行省,设三司,将地方权力进一步集中到中央。为提高效率,后期设督抚。清朝(顶峰)

军机处:清初,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康熙时,设置南书房;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督抚制:主管一省或几省的封疆大吏。巡抚侧重文职、民政,总督侧重军政。备注反映皇权与相权矛盾,君主专制逐渐加强。反映中央与地方矛盾,中央集权逐渐加强。标准越来越公正

3、中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泽被四邻。(1)思想:百家争鸣到儒家独尊。(2)科技:领先世界到逐渐落伍。(3)文艺:从高雅到世俗;从遵法度到倡个性;从贵族化到平民化。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历程春秋战国创立和发展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核心是仁、礼;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礼法并用,发展了孔子学说西汉改造和独尊①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主张;②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关注公众号:高中历史学习之苑,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宋明转型与成熟①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以理为核心的儒学体系;②程朱理学提出“天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成为官方哲学;③陆王心学主张“心”即“理”、“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明清批判与继承①李贽反对以孔子和儒家经典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批判“存天理,灭人欲”,倡导个性解放;②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工商皆本”和“经世致用”的主张。

时期古代科技发展历程古代文艺发展历程先秦到秦汉奠基发展①战国时期出现了司南和《石氏星表》等科技成果;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算筹记数法②西汉出现最早的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出现了《九章算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氾胜之书》等。奠基发展①汉字:商代甲骨文;秦篆汉隶。②文学:春秋《诗经》;战国楚辞;汉赋。魏晋南北朝到宋元繁荣外传①南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祖冲之推算圆周率;②唐代造纸术西传,发明雕版印刷术;唐末,火药用于军事;③宋代: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完成和西传;④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编制《授时历》;王祯的《农书》。全面繁荣①文学:唐诗宋词元曲②书法:魏晋王羲之;唐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楷书,张旭、怀素草书;宋代苏黄米蔡③绘画:魏晋文人画出现,,关注公众号:高中历史学习之苑,顾恺之以形写神;唐代吴道子;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风俗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明清总结落伍①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②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③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承古萌新①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②清同光年间“国粹”京剧形成特点1、从内容上看,实用性强,经验总结为主,缺乏创新。2、从使用上看,服务于农耕,没将技术转化成生产力。3、从分布上看,局限于农耕有关的学科,如农学、天文。1、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总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2、体现出平民化、世俗化趋势。【中国近代史】(1840——1949)【总体特征】政治:半殖民地半封建,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争取独立、民主的反帝反封斗争不断发展。经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近代工业产生并发展;社会生活近代化。思想:学习西方,救亡图存。【阶段特征】:1、1840(鸦片战争)——1894(甲午战争)变局与转型政治上:列强侵略,中国主权逐步丧失,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中国人民承担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使命,揭开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经济上:列强商品输出,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等近代工业先后出现,,关注公众号:高中历史学习之苑,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思想上: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西学东渐;学习西方,救亡图存成为近代中国思想的主流;经历了从地主阶级学器物到早期资产阶级学制度的发展。2、1895(甲午战争)——1912(清帝退位)危机与觉醒政治上:民族危机加剧;民族觉醒,掀起救亡图存高潮;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经济上:列强资本输出为主;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思想上:西方启蒙思想传播;维新思想、革命思想发展,产生三民主义;民主共和、实业救国。3、北洋政府统治:1912(民国建立)—1927(国民革命失败)动荡中萌新政治上:北洋政府黑暗统治,军阀割据混战;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依然严重;新民主主义兴起;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统治。

经济上: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获得短暂迅速发展;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又迅速萧条。思想上:学制度向学思想转变、学西方向学苏俄转变、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转变。4、南京国民政府统治:1927(南昌起义)—1949(新中国成立)斗争中复兴政治上: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共产党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通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由快速发展到走向萎缩,官僚资本逐渐膨胀,近代化艰难进行。思想上:毛泽东思想形成并逐渐成熟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专题线索】1、中国近代政治:危机中奋起(1)屈辱史: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间1840—18421856—18601894—18951900—1901国家英国英法(美俄)日本英法美俄德日意奥原因根本打开中国市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日本蓄谋已久瓜分中国直接禁烟运动修约要求遭拒朝鲜东学党起义镇压义和团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影响开始沦为半殖半封半殖半封进一步加深近代化起步民族危机加剧民族觉醒完全沦为半殖半封清政府沦为列强工具(2)抗争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不断进行救亡图存的斗争。阶级抗争探索历程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内忧外患·师夷长技,自强求富(19世纪60-90年代)主要活动: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建海军,创办近代教育,派遣留学生。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新旧交替时代·反封建反侵略(1851-1864)①主要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阶级矛盾。②重要文件:前期为《天朝田亩制度》,后期为《资政新篇》。③评价:是农民斗争的最高峰,揭开了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受阶级局限最终失败。义和团运动:民族危机加深·抗击八国联军(1898-1900)①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加剧。②口号:“扶清灭洋”,具有抗击侵略的爱国性与对先进文明的盲目排外性。③结果: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资产阶级戊戌变法——民族危机严重·变法图强,君主立宪(1895-1898)①背景:民族危机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西方思想传播。②过程:1895公车上书,1898百日维新。③意义: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思想解放运动。辛亥革命——民族危机空前·推翻帝制,创立共和(1911-1912)①条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革命团体广泛建立。②过程:1911武昌起义,1912建立民国,清帝退位,颁布《临时约法》,袁世凯窃权。③意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无产阶级五四运动,中共创立:新的开端,新的领导阶级(1919-1923)①1919年五四运动,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②1921年,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③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国民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打倒列强,除军阀(1924-1927)①开始: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②高潮:1926年7月,国民政府北伐,,关注公众号:高中历史学习之苑,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③失败: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土地革命(国共十年对峙、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武装割据(1927-1937)①1927年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②1934年红军长征开始,1935年遵义会议重要转折,1936年长征胜利结束。③1935年八一宣言,1936年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全民族抗战:国共合作,一致对外(1937-1945)①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正式开始。②1937年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9月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③国民党正面战场四大会战;共产党敌后战场,1940年百团大战。1945年抗战胜利。④意义:百年来反帝斗争的首次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解放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革命胜利(1945-1949)①1945年重庆谈判、《双十协定》,1946年初政协会议,中共团结了中间派人士。②1946年6月解放战争开始,先后粉碎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47年三军挺进开始反攻。③1948年底到1949年初,三大战役;1949年4月解放南京,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结束。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夹缝中生存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提供条件①背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大批洋货开始涌入。②内容:纺织分离、耕织分离;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③影响: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中国被卷入资义世界市场。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工业产生,诱导因素①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②内容:兴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建海军,创办新式学堂,选送留学生。③影响: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①原因: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②内容: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近代工业,出现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③影响:中国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和早期的维新思想。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①原因: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关注公众号:高中历史学习之苑,(主要原因);实业救国思潮和收回利权运动的兴起;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新政的推动。②内容:民间出现办厂热潮,民间资本增加,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③影响: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领导了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黄金时期①原因:辛亥革命的鼓舞;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原因)。②概况:一战期间面粉业和纺织业等轻工业发展最快,重工业也有所发展;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又遭受沉重打击,很快萧条下去

。③影响:促进资产阶级的壮大,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①原因: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进行币制改革等措施;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②概况:工业各行业普遍发展较好,工商业产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官僚资本形成。③影响: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抗战与解放战争民族资本主义的日益萎缩①原因:日本的侵略与掠夺;战争的破坏;官僚资本的压迫;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解放战争时期美国的经济侵略。②概况:抗战时期,日益萎缩;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总结特点:夹缝中生存(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先天不足(缺乏原始积累,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弱),后天畸形(发展不平衡:主要是轻工业,没形成工业体系;,关注公众号:高中历史学习之苑,主要在沿海,没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影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革命性和妥协性。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3、中国近代思想:学习中创新阶级

派别

时代背景

时间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实践活动

特点

地主阶级抵抗派

鸦片战争

19世纪40-60年代

林、魏

师夷长技以制夷

学器物洋务派

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李、曾、张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

级早期维新派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9世纪70年代

郑观应、王韬

商战,君主立宪,兴办学校

学制度维新派

民族危机加深;民资初步发展;早期维新思想和西方启蒙思想传入

19世纪末

康、梁、谭、严

倡西学、兴民权,主张变法,实行君主立宪戊戌变法

革命派

民族危机严重,各种救国方案破产;民资进一步发展;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

20世纪初

孙中山

旧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

辛亥革命建立民国国民革命激进派

民族危机加深,北洋军阀的统治;民资短暂的春天;西方启蒙的传播;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

1915-1919

陈、李、胡、鲁

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学思想无产阶级共产党

十月革命;五四运动;共产党成立;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1919——1949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

走自己的路【中国现代史】

【总体特征】政治:民主法制从建立到遭受挫折再到健全完善;外交从一边倒到全方位再到多边不结盟。经济:从自力更生到全面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单一公有制到多种所有制。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发展。科教:从重视到从不重视人才再到科教兴国文艺:从百花齐放到百花凋零再到百花竞放。【阶段特征】1、过渡时期(1949-1956):新旧交替;社会转型;开基创业政治上: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初步建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形成。经济上:49~52年国民经济恢复;53-56年一化三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建立。思想上: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文艺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探索、曲折、前进;两头较好,中间较差

政治上:民主法制有所发展但遭遇左倾错误;外交实行“一大片”和“两个拳头打人”的方针。经济上:1958年出现重大失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1960年提出八字方针,1962年经济恢复发展。科技上:两弹一星取得重大突破。3、“文革”时期(1966——1976):“左”的错误发展到顶峰政治上:民主法制遭到破坏;外交取得重大突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经济上:国民经济严重破坏;1973年和1975年情况较好。科技:1970年发射卫星,,关注公众号:高中历史学习之苑,进入航天时代,1973年培育出杂交水稻;文艺:百花凋零。4、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上:民主与法制逐步完善;“一国两制”提出并实践;全方位多边外交不断发展。经济上: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上:思想解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发展。文化上:科技进步;教育发展;文艺繁荣。【专题线索】1、中国现代政治时期民主法制发展历程一国两制大国外交1949-1956民主法制的确立:(1)新中国的成立——前提条件(2)1954年宪法——宪法保障(3)三大政治制度形成——奠基确立萌芽: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给予较大权力建国初期外交奠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一年内与17国建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和万隆会议1956-1966民主法制的曲折发展

60年代曲折发展:与亚非拉发展关系;中美敌对,中苏恶化1966-1976民主法制的遭到破坏70年代外交突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1978年至今民主法制的健全完善:①平反冤假错案②进行政治体制改革③建立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入宪④基层民主不断扩展提出理论,两岸和缓;港澳回归,成功实践;九二共识,关系发展改革开放外交辉煌:不结盟、,关注公众号:高中历史学习之苑,全方位多边外交,经济上加强交流与合作,政治上维护和平与安全;2001年加入WTO、成立上合组织2、中国现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