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复合竹编土工格栅应用技术规程_第1页
碳化复合竹编土工格栅应用技术规程_第2页
碳化复合竹编土工格栅应用技术规程_第3页
碳化复合竹编土工格栅应用技术规程_第4页
碳化复合竹编土工格栅应用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B44/T00XX—2021碳化复合竹编土工格栅应用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碳化复合竹编土工格栅基本要求、施工流程、施工前准备、铺设、填料和检验检测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工程建设中使用碳化复合竹编土工格栅对土体的加筋或加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7689土工合成材料塑料土工格栅GB/T50290-2014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17689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碳化复合竹编carbonizedcompositebamboo-woven经过碳化防腐防蛀处理、必要时经高分子加强黏合剂竹编经纬向交点紧固处理的网格状或纵向状竹编。3.2土工格栅geogrid一种土工结构合成材料,常用作加筋土结构的筋材等,多应用于公路、机场、码头及铁路路基软基处理及护坡,可减少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减缓路基结构变形。3.3搭接lap相邻两幅竹编土工格栅边际竹片上下重叠交接。3.4单拉竹编格栅uniaxialbamboo-wovengeogrid经过碳化防腐处理的竹编土工格栅,纵向状称为单向拉伸竹编土工格栅。3.5双拉竹编格栅biaxialbamboo-wovengeogrid经过碳化防腐处理的竹编土工格栅,网格状称为双向拉伸竹编土工格栅。2DB44/T00XX—20214土工格栅基本要求4.1力学性能应符合GB/T17689-2008的要求。5施工流程施工流程如下图:施工前准备!铺设竹编土工格栅! 搭接,并用U型碳化竹钉固定!检测平整度,做到竹编土工格栅全覆盖,摊铺上层路基土!碾平压实! 检验检测图1竹编土工格栅施工流程图6施工前准备6.1施工场地压实、平整竹编土工格栅的铺筑面应保持呈平面状,护坡具有一定倾斜度及不垮塌;清除尖刺突起物。6.2施工材料准备固定专用U型碳化成形竹钉(附录A)及木锤。6.3划线按幅宽在铺筑层划出边线或挂线,防止出现纵向歪斜现象。3DB44/T00XX—20217铺设竹编土工格栅7.1平面铺设竹编土工格栅的铺设层数和选用规格,应符合GB/T50290-2014第7章“加筋”的要求。7.1.1单层铺设竹编土工格栅的主要受力方向(纵、横向)应垂直于施工场地轴线方向,然后按划线或挂线平铺,不重叠、不扭结。相邻的两幅竹编土工格栅需搭接,搭接宽度不小于6cm,并沿纵向方向对竹编土工格栅幅与幅之间的搭接连接处,用U型碳化竹钉进行连接固定。视施工情况,可在其纵向、横向搭接连接处,各用一个U型碳化成形竹钉固定,U型碳化竹钉的固定点距离应均匀,同时固定于地面;如竹编格栅较长,可在适当位置另加若干竹钉。7.1.2多层铺设第二层铺设根据设计或实际情况需进行多层铺设,铺设第二层碳化竹编土工格栅,铺设方法同7.1.1。第三层铺设根据设计或实际情况需进行多层铺设,在第三层沙土填料碾压好后,沿线路纵向边坡两侧需铺设竹编土工格栅,其两幅竹编土工格栅搭接宽度不小于6cm,并用上述同样方法固定好,然后开始土方施工作业,铺设竹编土工格栅前,需测量出铺设的边线,每侧应保证边坡整修后竹编土工格栅埋于边坡内15cm。以下可以此类推。7.2边坡、护坡铺设7.2.1边坡铺设边坡每填筑两层土(参考厚度为85cm),需在边坡两侧增加铺设一层土工格栅,直至铺设到路肩上。沙土填筑完毕应及时整修边坡,把不平的坡面处理好,做到边坡缓和,不应有大的坑洼,需要时边坡的坡顶、坡脚,可铺设竹编土工格栅加固,覆土填压。7.2.2护坡铺设护坡的相邻两幅竹编土工格栅的搭接宽度应不小于8cm,并在其纵向、横向搭接连接处,各用一个或两个中、大号U型碳化成形竹钉固定,竹钉固定点距离应均匀,同时固定于斜坡面。7.3填挖方交界处铺设4DB44/T00XX—20217.3.1路基处理清除表土在填方、挖方路段清除表层不小于25cm种植土、草皮土、树根和腐朽物质,集中堆放于弃土场。测量放样按导线点、水准点恢复线路中线,钉出中、边桩,并将边桩处引至用地红线桩处加以固定,用水准仪测量并计算放出纵横向下路堤顶、上路堤顶填挖交界线(下层、上层竹编土工格栅铺设的中心线),钉桩划线标记,边线外设桩固定。开挖台阶填前碾压前半填半挖沿路线纵向,填方段与挖方段交界沿横向用推土机或挖掘机开挖宽度应不小于3m的台阶,台阶设2%~4%向内倾斜的横坡。填前碾压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时对交界面(包括台阶)应额外碾压两次以上确保压实,压实度检测不低于91%。灰土垫层施工施工要点同高路堤8%灰土垫层相同,压实度检测不得低于94%。填方路基施工填方路基施工填料及施工方法与3%掺灰路基施工相同,压实度检测不得低于94%。7.3.2铺设底层铺设对竹编土工格栅铺设面进行清理处理,以钉桩标记的交界线为轴线,纵、横向全断面铺设竹编土工格栅;铺设竹编土工格栅应均匀、平整,不使其出现扭曲,并应注意避免过度拉伸,超过其强度和变形的极限而产生散架或撕裂、局部顶破等。中间层铺设其摊铺宽度深入挖方段5m,竹编土工格栅铺设方法与底层铺设相同。上层铺设铺设方法与底层竹编土工格栅铺设相同。7.3.3搭接挖填交界处竹编土工格栅的搭接点,与交界处距离应大于50cm以外;挖填交界处两幅竹编土工格栅搭接宽度,应不小于20cm。8填料5DB44/T00XX—20218.1填料准备当碳化复合竹编土工格栅铺设定位后,经检查合格后,再填土覆盖,填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选取。其表层填料粒径应不得大于1.8cm,无刺坏土工格栅的杂物,并注意控制填料级配,以保证压实重量。8.2填料摊铺填料按以下方法摊铺:方法一:在铺完200m~800m碳化复合竹编土工格栅后,运沙土到工地卸于路基一侧,而后用推土机向前赶推,先把路基两侧2.5m范围内填筑15cm后,禁止各种机械在没有填筑沙土的竹编土工格栅上通行作业,这样能保证土工格栅平整,不起鼓,不起皱,待填埋沙土平整后,应进行水平测量,防止填筑厚度不均匀,待找平无误后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两遍。方法二:采取边铺设边回填的流水作业法。先在两端摊铺填料,再向中间摊铺,碾压的顺序是先两侧后中间。碾压时压轮不能直接与竹编土工格栅接触,未压实的竹编土工格栅车辆不宜在上面行驶,以免其错位;待填埋沙土平整后,应进行水平测量,防止填筑厚度不均匀,待找平无误后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两遍。以上分层压实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应为20cm~30cm。9检验检测9.1铺设9.1.1整体平整度检查每铺设完500m竹编土工格栅后,应检查整体平直度、覆盖度,宜采用“目测检查法”:铺设的格栅应不扭曲、移位,不重叠,不扭结,路面应全覆盖。9.1.2搭接平整度检查用“游标卡尺实测法”,检查检测每张格栅搭接处的平整度。抽检20%格栅的搭接处平整度,高低误差≦5.5mm(不含竹片的厚度),判定为合格。抽检20%格栅的搭接处平整度,有1处及以上高低误差>5.5mm,且有4处及以下≦6.5mm或仅有1处>6.5mm者,就不合格处返工找平后,符合要求时,判定为合格。其他情况者,应重新整体检测,将不合格处一一返工找平后,符合要求时,判定为合格。9.2填料摊铺填料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竹编土工格栅的质量,发现有折损、刺破、撕裂等损坏时,应及时更换。6DB44/T00XX—2021(资料性)单拉竹编格栅、双拉竹编格栅——单拉竹编格栅,代号为TGDZ,见图A.1。适用于挡墙、陡坡、路堤、桥台以及塌方修复等加固工程的设计、施工。——双拉竹编格栅,代号为TGSZ,见图A.2。适用于公路、铁路路基和机场、码头基础等的软基处理以及边坡、堤坝、护岸、道路拓宽等基础工程的设计、施工。图A.1单拉竹编格栅图A.2双拉竹编格栅7DB44/T00XX—2021碳化复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