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活板》教案【教学目标】1.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理解词语的一词多义,会认读课文,读准词句。2.熟读课文,了解时间与逻辑相结合的说明顺序。3.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体会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本文时间(工作程序)和逻辑相结合的说明顺序。2.教学难点:激发民族自豪感,学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梦溪笔谈》及其毕昇的文字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读通文章,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2.了解文章大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在信息飞速传播的今天,知识获取轻而易举。但在古代,书籍稀缺,每一本的诞生都极为不易。大家想想,在没有电脑、打印机的时代,古人是如何复制书籍、传播知识的呢?其实,早在北宋时期,我们智慧的先辈就发明了伟大的活板印刷术,极大地提高了复制效率。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沈括的《活板》,探寻这一古老印刷术的奥秘,看看它是如何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走进作者教师以课件展示形式展示作者“沈括”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预设:沈括(1031—1095),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他出生官宦世家,自幼饱读诗书,后踏上仕途。沈括一生笔耕不辍,成就斐然,其代表作《梦溪笔谈》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内容涉及天文、历法、物理、化学、生物等诸多领域。他不仅记录下当时科学成就,还展现独特见解。《活板》一文,就体现他对古代印刷术的重视与精准记录。(2)写作背景教师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预设:本文选自《梦溪笔谈》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当时文化繁荣,科举盛行,对书籍的需求极大,传统雕版印刷已难以满足。毕昇发明了更先进的活字印刷术,作为科学家的沈括,为记录这一伟大发明,详细介绍活板印刷的方法和优势,写成《活板》,使其成为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献。(3)课本知识教师讲解涉及这课的重要知识,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预设1:作品介绍《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所著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内容涵盖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领域,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该书不仅反映了北宋的科技成就与社会风貌,也体现了沈括的科学思想与卓越见解,具有极高的科学和文化价值。预设2:人物介绍毕昇(?—约1051),北宋时期伟大的发明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他出生于普通平民家庭,生活在雕版印刷盛行的时代,深知其弊端。经过长期实践与钻研,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用胶泥刻字,排版印刷,极大提高了复制效率,降低成本,推动文化传播,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重要推动者。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读一读生字词。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教师:朗读课文,朗读时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断句。教师:同学们,再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预设:教师:同学们,根据上面疏通,下面我们一起把本文翻译一下(学生朗读课文,自主分析翻译)预设:【译文】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时人们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种事。从冯瀛王时候才(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教师:同学们,再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预设:教师:同学们,根据上面疏通,下面我们一起把本文翻译一下(学生朗读课文,自主分析翻译)预设:【译文】宋朝庆历年间,有一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的边缘,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之类的东西盖好。想要印刷时,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然后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个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烤;等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平得像磨刀石。教师:同学们,再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预设:教师:同学们,根据上面疏通,下面我们一起把本文翻译一下(学生朗读课文,自主分析翻译)预设:【译文】如果只印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显得极其快速了。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以准备用一板内有重复的字。教师:同学们,再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预设:教师:同学们,根据上面疏通,下面我们一起把本文翻译一下(学生朗读课文,自主分析翻译)预设:【译文】不用时,就用纸来标记活字,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是木头的纹理有疏有密,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会和药物粘在一起,(拆板时)拿不下来,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一烧,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掸,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落下来,一点儿也不会被药物弄脏。教师:同学们,再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预设:教师:同学们,根据上面疏通,下面我们一起把本文翻译一下(学生朗读课文,自主分析翻译)预设:【译文】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们得到,到今天还珍贵地收藏。四、细读课文,精读细研教师:同学们,再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预设:教师:同学们,根据上面疏通,下面我们一起把本文翻译一下(学生朗读课文,自主分析翻译)预设:“盛”字前面用“尚未”修饰限制,说明雕版印刷唐时已有,但还未普遍应用。“已后”点明雕版印刷普遍应用的时间。“皆”字说明雕版印刷应用的广泛。教师出示语句: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学生:这句交代活版发明的时间和发明人。“庆历中”交代活版发明的时间,“布衣”点出发明人的身份。“又”字呼应上文,明确活版术与雕版术的源流关系,同时自然地引出下文对活版术的详细介绍。教师出示语句: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学生:画线部分寥寥数语,就非常清楚地说明了活字的材料、形状和加工方法。用“薄如钱唇”比喻刻字的厚度,用“字平如砥”形容板上字模的平整。比喻形象、准确,突出制版技术的精妙,教师出示语句: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学生:“一板……一板……更互用之”说明两版轮换印刷的方法非常简洁。学生:“瞬息可就”,反映了活版印刷的效率之高。教师出示语句: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学生:这一段交代了活版的下落,与开头“毕昇,又为活板”相照应。学生:“至今”强调作者写作此文的时间,充分证明活版为毕昇所创制是确凿无疑的。学生:“宝藏”说明所得者对活字的精心收存。教师:同学们,熟读课文,思考:从制字到印刷的程序是怎样的?(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教师:制字学生:1.活字原料胶泥学生:2.活字厚度薄如钱唇学生:3.活字特点每字为一印学生:4.活字成型火烧令坚教师:排版(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学生:1.设铁板先设一铁板学生:2.冒药物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学生:3.排字模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学生:4.就火炀持就火炀之学生:5.平模面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教师:印刷(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学生:1.一板印刷学生:2.一板已自布字学生:3.二板更互用之教师:同学们,熟读课文,思考:活板使用过程中有哪些应注意的事项?(学生朗读课文,自主分析回答)学生:一字多印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学生:奇字旋刻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学生:分类贮藏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清文章层次,了解活版印刷的程序。2.把握活版印刷与雕版印刷的区别及活版印刷的主要特征。【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课,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活字印刷术及其优越性。这节课让我们细读课文,归类梳理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深入探究课文内容。二、深读课文,合作探究教师:同学们,为什么在介绍活版之前先介绍雕版?(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在介绍活版之前,先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既明确活版印刷对于雕版印刷的继承发展关系,也为下文重点介绍前所未有的活版印刷术作铺垫。教师:同学们,胶泥字模与木质字模相比,其优越性体现在哪里?(用课文原句回答)(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分析回答)学生: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学生: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教师:同学们,活版是主要特征是一个“活”字。那么这个“活”字是怎样体现在活版制作的全过程的?(学生默读课文,分析归纳回答)学生:“又为活板”“每字为一印”,字是活的;“密布字印”,排版是活的;学生:“一板……一板……更互用之”,印刷是活的;学生:“每一字皆有数印”,字印数目是活的;奇字无备,旋刻急用,做法是活的;学生:用讫拆版,便于下次重新排版印刷,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字的活用,表现了活版的灵活性。教师:同学们,作者在介绍活字印刷术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学生默读课文,分析归纳回答)学生:①举例子。如介绍使用率比较高的字,“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学生:②列数字。如“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句话准确说明了活版印刷快的特点。学生:③作比较。如“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通过比较指出木料的缺点,明确了不用木料而用胶泥的原因。学生:④打比方。“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形象地写出了字模的厚度。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把本文重点字词句归纳一下。(1)古今异义(2)一词多义(3)词类活用(4)文言句式三、课堂小结1.这课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归纳一下主题。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预设:主要通过详细介绍活板印刷术的发明、制作过程及使用方法等内容,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突出了活板印刷术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也表达了作者对古代科技成就的赞美与重视,体现了我国古代科技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同学们,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有着怎样的感悟呢?师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指正。预设:读《活板》,我深深折服于古人的智慧。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打破雕版局限,大大提升印刷效率。排版时活字能灵活组合,用完还能拆版再用,这种创新思路领先时代。创新是推动进步的关键。生活中,我们也应像古人一样,面对问题积极思考,勇于突破常规,用创新思维解决难题,在学习和工作中创造更多价值。3.我们一起明晰一下这课的写法,即体会它的写作特色。预设1:❶抓住特点,说明程序有条不紊,给人以明晰、完整、系统的印象。《活板》在介绍活字印刷术时,精准抓住活板印刷区别于其他印刷方式的独特之处,按制作流程逐步说明。从制字,“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到排版、印刷、拆版,每个步骤都描述得细致入微,条理清晰。读者仿若亲眼目睹活字印刷的全过程,对活板印刷从原料选取、制作工艺到实际操作的完整流程,有了清晰、系统的认知,感受到古代科技的精妙。预设2:❷语言平实而准确,精练而严密。在语言运用上,《活板》尽显平实、准确、精练与严密。描述工艺时,用“先”“则以一平板按其面”“更互用之”等词,准确点明操作先后顺序和具体方法,无多余修饰却精准传达信息。在说明活字印刷优势时,“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简单对比,突出效率之高。寥寥数语,就将复杂的活板印刷术阐述清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堂委托服务合同
- 消防工程安装外包合同
- 汽车租赁三方合同书
- 商铺长期租赁合同
- 重庆工程总承包合同
-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法律法规
- 业务人员聘用合同
- 技术咨询劳务合同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口腔临床医学概论(口腔修复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模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国际区号时区对照表
- 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建设方案
- 高教-离散数学(修订版)-耿素云-屈婉玲(全)课件
- 研学旅行PPT模板
- 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技能
- 地球使用者地朴门设计手册
-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2
-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课件
- 软件开发项目工作量及报价模板
- 文献检索教案
- 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