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勤径学升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测(统编版2019)
一、填空题(★)1.夏朝的政治(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国家夏。(2)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_________代替了禅让制。(★)2.商朝:内外服制(1)______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2)王畿四周是外服。(★)3.西周:分封制(1)周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2)分封诸侯国①分封对象:______、异姓功臣或______,在各地建立诸侯国。②权利与义务: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的____权,但要服从____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3)贵族等级分封序列①天子一____——_____——士。②按照宗法制,周天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_______继承制。(4)基本特征①分封制与_______相配合。②政治权力分配与_______相结合。(★)4.皇帝制度:是秦朝政治制度的____________。(★★)5.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1)三公①丞相:百官之长,丞相府是_____中枢所在。②太尉:最高武官,掌______。③御史大夫: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_____、文书,最高______官。(2)九卿:三公之下是分掌_____各种政务和_____事务的卿。(3)廷议制度。(★)6.郡县制:地方行政机构(1)郡是地方_____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御史掌监察。(2)郡下设_____,置县令(长)、县丞、县尉。(3)郡县主要官吏都由_____直接任命。(★)7.文书行政: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____。(★★)8.中央行政制度(1)两汉时期①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为______制。②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设立______,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③西汉晚期,______的权力逐渐增大。④东汉,刘秀将______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2)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①三省: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______机构,门下省是朝廷政令的封驳机构,尚书省是______机构。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与尚书仆射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______。②六部:尚书省下设_______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③评价:三省六部制是由______直接掌控的中枢,体系完整,职责______,相互制约。它的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3)宋朝①最高行政长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之职。②设______掌管军政,______掌握财政大权,分割宰相的权力。(4)元朝:实行______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5)明朝①1380年,明太祖废除______,亲理政务,宰相制度终结。②建立______:____________备皇帝顾问,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6)清朝:雍正帝设立___________,由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这一机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的______中枢。(★★)9.地方行政制度(1)汉朝①地方行政制度沿袭秦朝的_______二级制。②汉初地方行政制度中还包括_______和_______。③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________”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不仅有______权,还有______权,这就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2)魏晋南北朝,主要是____________三级制。(3)隋唐①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____________二级制,唐朝沿用。②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____________机构。③后来,______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④唐中期以后,在一些战略重地设_______统兵征战,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______势力。(4)宋朝:由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到形成______三级制。(5)元朝:设置_____,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形成_____的多级行政制度。(6)明清时期①明初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_____分割。后来,朝廷又向各省派出_____,逐渐总揽一省之权。②清承明制,_____成了一省长官,又设_____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③明清时期,形成_____三级行政制度。二、简答题(★★)10.商朝实行内外服制,西周推行贵族等级分封制。你认为两者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11.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经历了哪几个重要演变阶段?(教材第5页)三、综合题(★★★)12.情境探究材料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相权在历代皇权主持下的改革和裁抑过程中逐步萎缩,最终从体制上被废除,仅在形式上以内阁制和军机处的形式保留部分权力,而皇权也在逐步集权的过程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任怀国等著《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探究]根据材料,分别以秦、唐、明为例,写出与“独相”“群相”“兼相”对应的制度名称。结合所学,简析“在历代皇权主持下”“改革和裁抑”相权的目的。四、单选题(★★★★)13.唐玄宗时期,任命亲信文人为翰林学士,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翰林学士正式参与朝政决策。到宪宗时期,正式设立由宦官出任的枢密使,在皇帝与宰相、翰林学士之间宣旨传奏。而中书门下居于禁外,宰相较多地成了执行官。据此可知,唐中后期()
A.三省六部制度已经瓦解B.政府行政效率得到了提高C.政治中枢发生重大转变D.决策权与行政权开始分离五、材料题(★★★)14.情境探究材料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城区划和地方政府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损益,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中华文化通志》[探究]你如何理解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六、单选题(★★★)15.元朝行省长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货产品运输合同
- 项目合伙的协议书
- 买卖合同房屋买卖第三方合同
- 股权分配合作协议书
- 购买汽车融资租赁合同
- 护工合同协议书样本
- 提高工作效率方案
- 解决方案-提高工作效率的举措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研发合作协议
- 必修4 第一单元 唯物论-高中政治单元教学设计
- 《中医养生学》课件
- 学校安全隐患报告和举报奖惩制度
- 福建师范大学《广告作品赏析》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建筑师负责制工程建设项目建筑师标准服务内容与流程
- 湖北省石首楚源“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可研报告
- 医学教材 《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课件
- 2024年广州市黄埔区数学六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初中体育与健康 初一上期 水平四(七年级)田径大单元教学设计+蹲踞式跳远教案
- 三化一稳定严进严出专案报告
- 2024过敏性休克抢救要点(附图表)
- 香港(2024年-2025年小学二年级语文)人教版阶段练习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