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B卷·真题卷】-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中图版)(解析版)_第1页
第四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B卷·真题卷】-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中图版)(解析版)_第2页
第四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B卷·真题卷】-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中图版)(解析版)_第3页
第四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B卷·真题卷】-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中图版)(解析版)_第4页
第四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B卷·真题卷】-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中图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试卷(中图版2024)

第四章中国的自然环境(B卷·真题卷)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下图为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读图总结我国的地形特点是()

A.地形类型单一B.地形以平原为主C.地形类型多样D.地形以盆地为主

【答案】1.C

【解析】1.读图可知山地占比为33%,盆地占比为19%,平原占比为12%,丘陵占比为10%,高原占比为

26%,由此可知我国地形类型多样,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平原占比12%,地形并不以平原为主,B选

项错误;盆地占比19%,地形并不以盆地为主,D选项错误。故选C。

(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主席的《七律·长征》带领我

们回顾长征历程,铭记长征精神。下图为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第1页共15页.

2.在图示的长征途中,长征路线分布最长省份是()

A.江西省B.湖南省C.四川省D.甘肃省

3.红军长征经过的地区地势险峻,气候恶劣,途中最可能会遇到的自然灾害有()

A.五岭一寒潮B.乌蒙山一台风C.岷山一冻害D.松潘草地一泥石流

【答案】2.C3.C

【解析】2.由图知,在图示的长征途中,长征路线分布最长省份是四川省,故选C。

3.由图知,五岭所在的南岭是中国南部重要地理分界线,位于南方地区,一般不会出现寒潮,A错误;乌

蒙山在云贵高原一带,台风一般发生在东南沿海,B错误;岷山地处甘肃南部和四川西北部,岷山地区的气

候和地形条件较为复杂,冬季气温较低,可能会导致冻害的发生,C正确;松潘草地位于川西北,属于高原

湿地,湿地形成于地势平坦地区,不易发生泥石流,D错误。故选C。

4.(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黄土高原的地表景观是()

A.地势坦荡,一望无垠B.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C.地面崎岖,石林广布D.雪山连绵,沼泽连片

【答案】4.B

【解析】4.根据所学知识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高

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B正确,地势坦荡,一望无垠描述的是内蒙古高原的地表景观,A错

误;云贵高原地面崎岖,石林广布,C错误;青藏高原雪山连绵,沼泽连片,D错误,该题选B。

(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某旅游团将组织游客“走胡线”漫步中国(“胡线”即“胡焕庸线”),

该旅游路线分成东北段、中段、西南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胡线”穿过的山脉A是太行山脉B.“走胡线”的中段主要位于黄土高原

C.“胡线”即人口分界线漠河—腾冲一线D.B山脉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6.下列民俗与“走胡线”途经地搭配正确的是()

第2页共15页.

A.窑洞—东北段B.摔跤—西南段C.酥油茶—中段D.长鼓舞—东北段

【答案】5.B6.D

【解析】5.“胡线”穿过的山脉A是大兴安岭,A错误;“走胡线”的中段主要位于黄土高原,B正确;“胡

线”即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C错误;B山脉秦岭大致与800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D错误。故选

B。

6.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民居,位于中段,A错误;摔跤是蒙古族的传统活动,位于西北地区,B错误;

酥油茶是藏族的传统活动,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C错误;长鼓舞是东北朝鲜族的传统活动,主要分布在

东北段,D正确。故选D。

(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红树林是生长在海岸潮间带的常绿木本植物群落。我国的红树林分布

在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等省区。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在()

A.中温带、寒温带B.暖温带、中温带

C.亚热带、暖温带D.热带、亚热带

8.与热带雨林相比,红树林独特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为()

A.保护海岸B.调节气候C.净化空气D.涵养水源

【答案】7.D8.A

【解析】7.红树林是一种耐高温潮湿的树种,我国的红树林主要分布在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

浙江等省区,属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故选D。

8.热带雨林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等环境效益;而红树林主要分布在海岸线附近能够起到保

护海岸,防止海浪的侵袭等。故选A。

(2024·陕西·中考真题)中国山水画常以自然景观为主要描绘对象。如图为我国宋代著名山水画《寒

鸦图》(局部),描绘的是我国某地冬雪消融时的景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画中景象除了描绘“群鸦寒塘”,还涉及到的地理要素有()

A.山峦叠嶂B.草木苍翠C.雪霁严林D.耕牛田舍

第3页共15页.

10.画中所描绘地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最可能是()

A.B.C.D.

11.下列简称所代表的省份最可能出现画中景象的是()

A.台B.鲁C.赣D.琼

【答案】9.C10.A11.B

【解析】9.结合题意读图可得,此图描绘的是我国某地冬雪消融时的景象,所以除了可以看到“群鸦寒塘”

景象外,还可以看到“雪霁严林”的景象,C正确;图中看不到群山景象,A错误;冬雪消融时不会出现草木

苍翠,B错误;耕牛田舍图中未出现,D错误。排除ABD,故选C。

10.由题意可得,画中描绘地区有降雪,即冬季月平均气温应在0℃以下,读图可知,A最低气温低于

0℃,符合题意,A正确;BCD最低月平均气温高于0℃,基本不会出现冰天雪地的景象,排除BCD,故选

A。

11.由题意可得,画中描绘地区冬季月平均气温应在0℃以下,即位于我国北方,鲁是山东省的简称,冬季

会出现降雪景象,B正确;台式台湾省简称,赣是江西省简称,琼是海南省简称,均无降雪,排除ACD,

故选B。

12.(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受气候条件的限制,黑龙江省大多数农作物()

A.一年一熟B.两年三熟C.一年两熟D.一年三熟

【答案】12.A

【解析】12.黑龙江省位于我国最北部,由于这里大部分地处中温带,因此,耕作制度只能一年一熟。故A

符合题意,BCD排除,故选A。

13.(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有关我国气温、降水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从西北向东南递减B.降水最少的是火烧寮

C.冬季南北温差大D.夏季最冷的是北极村

【答案】13.C

【解析】13.降水从西北向东南递增,A错误;火烧寮是我国年降水总量最大的地方,B错误;受纬度位置

的影响,冬季南北温差大,C正确;冬季最冷的是北极村,D错误;故选C。

(2024·四川凉山·中考真题)冬去春来,广州当地清晨经常雾海茫茫,这是由于冷空气走后,暖湿气

第4页共15页.

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这样的天气当地人称为“回南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符号表示的天气,“回南天”时容易发生的是()

A.B.C.D.

15.受“回南天”的影响,当地销售量可能增加的商品是()

A.取暖器B.加湿器C.除湿机D.电风扇

【答案】14.B15.C

【解析】14.根据材料可知,“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即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

空气湿度加大的一种天气现象。A天气符号表示霜冻,C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D天气符号表示的是台风,

ACD不符合“回南天”发生的天气条件;B天气符号表示有雾,空气湿度加大,易出现返潮现象,B符合“回

南天”发生的天气条件。故选B。

15.“回南天”空气湿度大,使用除湿机是正确的做法,C正确;取暖器用来提高温度的,与湿度关系不大,

A错误;加湿器不仅不能降低空气湿度,反而增加空气湿度,B错误;“回南天”室内外空气湿度都比较大,

电风扇只能起局部短时间增强蒸发的作用,并不能大面积除湿,D错误。故选C。

(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沙尘天气包含浮尘、扬沙和沙尘暴等类型,春季是我国沙尘天气的多发

季节。图为全国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沙尘暴区域主要位于()

A.新疆南部B.宁夏西北部C.内蒙古中部D.河北西北部

17.与江苏相比,广东省受沙尘影响较小的原因是()

A.海拔较高B.纬度较低C.距海洋近D.人口较少

第5页共15页.

18.受沙尘天气的影响,当地网购量明显增高的商品可能是()

A.口罩B.烘干机C.防晒霜D.除湿机

【答案】16.C17.B18.A

【解析】16.由图可知,沙尘暴级别较高的有内蒙古中部、宁夏大部分地区,河北西北部少部分,新疆北

部沙尘暴级别为浮尘,级别为3-4级,其中内蒙古中部沙尘暴级别高,分布广。综上所述,ABD错误,C

正确。故选C。

17.广东受沙尘暴影响小的原因是,纬度低,距离沙尘暴源地远,B正确,广东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A错

误。广东距海近,但是不是沙尘暴影响小的原因,C错误,广东人口众多,D错误。故选B。

18.应对沙尘天气,戴口罩是人们常见的防护措施,故口罩网购量增加,A正确。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

旺盛,烘干机使用量下降,B错误;沙尘天气,空气能见度地,光照弱,防晒霜使用率低,C错误;春季气

温回升,沙尘发生的区域主要是北方,此时北方此时降水少,空气干燥,除湿机使用率低,D错误,故选

A。

19.(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柑橘深受人们的喜爱,它适合生长在气候比较温暖湿润的地区,其中广安

就盛产柑橘。下图符合广安气候类型的是()

A.B.C.D.

【答案】19.A

【解析】19.四川广安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据图可知,A选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亚热带

季风气候;B选项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C选项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稀少

的温带大陆性气候;D选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4·重庆·中考真题)重庆市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江河众多,长江切断巫山,形成的著名“长

江三峡”地跨渝鄂两地。如图为重庆市主要河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第6页共15页.

20.重庆市的市树是()

A.黄葛树B.梧桐树C.马尾松D.胡杨树

21.受气候影响,重庆境内主要河流()

A.流量较小B.结冰期较长C.汛期较短D.水位变化大

22.属于长江三峡,并且完全在重庆境内的是()

A.龙羊峡B.西陵峡C.瞿塘峡D.虎跳峡

【答案】20.A21.D22.C

【解析】20.重庆市的市树是黄葛树,也称为黄桷树。自古以来,重庆地名中很多都与黄葛树有关,如黄

葛峡、黄葛渡、黄葛垭等,反映了黄葛树在重庆深厚的群众认知基础和文化意义。A正确,故选A。

21.重庆地区水系发达,河流纵横,包括长江、嘉陵江、乌江等。这些河流的流量相对较大,A错误。重

庆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冬季温度一般不低于冰点,因此主要河流不会出现结冰期,B错误。重庆地区受

季风气候影响,夏季多雨,重庆主要的河流汛期较长,C错误。重庆境内河流的水位变化受降雨影响显著。

在汛期,由于降雨增多,河流的水位会迅速上升;而在非汛期,水位则相对较低,D正确,故选D。

22.龙羊峡和虎跳峡两者都不属于长江三峡的组成部分。龙羊峡位于青海省,而虎跳峡则位于金沙江上游,

与长江三峡无直接关联,AD错误;瞿塘峡:又名夔峡,位于重庆市境内,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

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约8公里,C正确;西陵峡: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不在重庆境内,B错误;C

正确,故选C。

(2024·湖南·中考真题)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助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新质生产力

高水平城市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第7页共15页.

23.图示河流是()

A.黄河B.长江C.珠江D.闽江

24.该区域中,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城市()

A.均沿渤海分布B.大多为省会城市

C.西南多东北少D.都分布在山东省

25.与该区域的内陆省份相比,山东省发展新质生产力特有的地理位置优势是()

A.地处热带B.位于河流源头C.濒临海洋D.与北京相连

【答案】23.A24.B25.C

【解析】23.读图可知,图示河流是呈“几”字型并注入渤海的黄河,A正确,排除BCD。故选A。

24.读图可知,该区域中,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城市大多为省会城市,B正确;沿海和内陆都有分布,A错误;

西南分布少,C错误;不止分布在山东省,其他省份也有分布,D错误。故选B。

25.与该区域的内陆省份相比,山东省发展新质生产力特有的地理位置优势是濒临海洋,交通便利,C正确;

山东省地处北温带,A错误;山东省位于黄河入海口,B错误;山东省并未与北京相连,D错误。故选C。

第Ⅱ卷

二、解答题(共50分)

26.(2024·山西·中考真题)【探究发现】

探究名称: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探究资料:

资料一地势特点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

级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资料二地形特点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第8页共15页.

镶嵌其中。在各种地形类型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

高原统称为山区,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资料三阅读示意图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及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图1)、我国沿36°N附近地形

剖面示意图(图2)。

探究思考:

(1)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中任选一个阶梯,写出其主要地形类型。

(2)简要分析我国地势对河流、降水的影响。

(3)指出我国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与地势的关系。

(4)从农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中,任选两方面简要说明我国地形特点对其发展的影响。

【答案】26.(1)第一级阶梯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高原、盆地为主;第三级阶梯平原、丘陵为主。

(2)对河流的影响:很多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河流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

源丰富。对降水的影响: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沛降水。

(3)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阶梯的交界处。

(4)农业: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山地多,平原少,耕地资源少,不利

于种植业的发展等。采矿业:山区面积大,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采矿业的发展等。交通运输业:山区面

积大,地形崎岖,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交通不便等。旅游业:地形复杂多样,旅游资源丰富,

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等。

【解析】26.本题以中国地形为材料,涉及我国地形类型的判读、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等知识点,考

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根据我国地形图可知,。第一阶梯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一级阶梯以高原为主;第二阶梯的平

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第三阶梯的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第三级阶

梯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第9页共15页.

(2)读图可知,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特点对河流的影响是很多河流自西

向东流入海洋;河流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对降水的影响是有利于海

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沛的降水。

(3)读图可知,我国大型水电站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4)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镶嵌其中,有利于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山地多,平原少,耕地资源少,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等。

山区面积大,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采矿业的发展等;山区面积大,地形崎岖,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

本高,交通不便等;地形复杂多样,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等。

27.(2024·青海·中考真题)【山野实践享受生活】“浪山”是近年来在青海等地区盛行的一种休闲娱乐活动。

每到初夏时节,人们约上三五好友,携家带口一起去“浪山”。在山野绿水间支起一顶顶帐篷,煮羊肉,揪面

片,载歌载舞。仰高山,临溪水,拥抱自然,享受生活。小宁一家人计划近日去某地“浪山”。图1为该地等

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小宁查阅目的地相关的信息,制作了一个简易的资料卡(图2),请将卡片内容补充完整。

①,②

(2)根据资料卡信息,请选出适宜出行的日期,描述其天气状况,并说明适宜出行的理由。

(3)请你在上图①②③地中为小宁一家选择一处支帐篷的地方,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4)如今都在提倡文明“浪山”。小宁一家在“浪山”结束后,将所有垃圾打包带回。除此之外,你还能想到

哪些文明“浪山”的行为?

【答案】27.(1)西北(偏西、偏北)100

(2)选择6月5日出行,天气为晴天,理由是天气晴朗,适宜出行;选择6月6日出行,天气为小雨,理

由是可以欣赏蒙蒙细雨,感受不一样的风景;选择6月7日出行,天气为多云,理由是天气适宜,不易晒

伤。

第10页共15页.

(3)①处;靠近河流,水源充足,用水方便。②处;位于鞍部,地形较为平坦,利于支帐篷。

(4)勿将垃圾和污水倒入河流,污染水体;禁止乱砍滥伐;不乱扔垃圾;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捕杀野生

动物;不起明火,防止森林火灾;避开易发山洪的河谷地带;切勿在河流、湖泊等水域下水游泳等。

【解析】27.本大题以“浪山”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

图分析能力。

(1)读图可知,两座山峰大致位于小宁家的西北(偏西、偏北)方向;两座山峰的高度分别为2350m与

2450m,相减可得出相对高度是100m。

(2)读图可知,选择6月5日出行,天气为晴天,理由是天气晴朗,适宜出行;选择6月6日出行,天气

为小雨,理由是可以欣赏蒙蒙细雨,感受不一样的风景;选择6月7日出行,天气为多云,理由是天气适

宜,不易晒伤。

(3)读图可知,选择①处;靠近河流,水源充足,用水方便。选择②处;位于鞍部,地形较为平坦,利于

支帐篷。③处为陡崖,不适宜支帐篷。

(4)勿将垃圾和污水倒入河流,污染水体;禁止乱砍滥伐;不乱扔垃圾;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捕杀野生

动物;不起明火,防止森林火灾;避开易发山洪的河谷地带;切勿在河流、湖泊等水域下水游泳等。

28.(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在黄河逶迤而过的巴彦淖尔,6日下午召开了加强荒漠化综合

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

——节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6月10日

材料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含沙量巨大,河水挟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形成了

“黄龙入海”的景观。

(1)材料一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内蒙古位于图1中的(填甲或乙)。

(2)材料二中的“天上”是指山脉;“奔流”到下游时,黄河流经的干湿区是地区,大

量泥沙在该河段淤积,形成举世闻名的。

第11页共15页.

(3)图中水利枢纽工程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上游的原因是。

(4)你认为能使“黄龙入海”现象减弱的措施有。

【答案】28.(1)乙

(2)巴颜喀拉半湿润地上河(或“悬河”)

(3)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4)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兴建水利枢纽工程、禁止过度放牧等

【解析】28.本题以黄河流域简图和“黄龙入海”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我国的行政区划、黄河的概况、水土

流失的治理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地理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1)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图中甲为青海省,乙为内蒙古自治区。

(2)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根据材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可

知,“天上”指巴颜喀拉山;黄河下游流经我国北方地区,属于干湿区中的半湿润区;大量泥沙在黄河下游淤

积,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或“悬河”)。

(3)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水利枢纽工程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上游的原因是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水能丰富。

(4)“黄龙入海”现象减弱是指黄河的含沙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和中游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相关,主要

的措施有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兴建水利枢纽工程、禁止过度放牧等。

29.(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源泉所系、血脉

所依、根魂所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治理与开发要量水而行,

上下游统筹谋划,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其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一轴、两翼、三

极、多点”的空间格局。“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三极”

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

材料三图1为长江经济带略图,图2为黄河干流不同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变化图,图3为黄河水系图,

图4为黄河三角洲附近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

第12页共15页.

图1图2

图3图4

(1)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游河段(上、中、下);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宜昌所在省的简称是。

(2)分析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自然原因。

(3)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4)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群之间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渝地区之间在经济协同发展

中各自的优势。

(5)结合图2、图3,推测黄河青铜峡至河口段流量变化的原因。

(6)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长速度放缓。结合图4及所学知识解释原因。

沂河是临沂的“母亲河”。自2024年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临沂举办以来,临沂更是用全

城热忱,接住富贵流量。水韵琅琊·点靓沂河、沂河灯光秀等文旅项目惊艳全网,数次登上短视频平台热

搜榜单。

(7)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为保护和利用沂河建言献策。

【答案】29.(1)上鄂

(2)降水多、水量大、水流平稳、江阔水深,河网密布,纵横交错,航运条件优越等。

第13页共15页.

(3)地势平坦,陆上交通发达;降水丰富,气温适宜,农业发达;水源充足,水运便利;经济发达,科技

先进,基础设施完善;政策支持,市场广阔,劳动力素质高等。

(4)成渝地区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较低,土地价格较低,矿产资源较丰富,在长江的中上游地区,

水能资源丰富。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河运和海运的交汇处,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