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肉鸡管理手册_第1页
商品肉鸡管理手册_第2页
商品肉鸡管理手册_第3页
商品肉鸡管理手册_第4页
商品肉鸡管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介

安伟捷公司提供一系列品系,以适应肉鸡市场不同层次的需求。该公司的所有产品都考虑不同条件下父母代种鸡

和商品肉鸡生产性能的合理协调,并能使它的产品在不同的环境条件卜都能表现出最好的生产水平。这种产品的系列

化,使得用户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需要的产品。同时安伟捷公司在育种方面使得商品肉鸡的以下性能都能均衡提高,

如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成活率、胸肉率、改善鸡的福利、腿的健康和心血管系统的适应性及强健程度。任何家禽

要获得最佳遗传力,主要依赖以下几个方面:

•基因型和需要的生产性能相匹配。

•环境管理必须满足家圈对环境的用有要求。

•饲料要在合理使用量的基础上提供充足的营养。

•免疫状况良好,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以上这些因素都是相互依赖的。如果任何一个因素没有满足,都会影响肉鸡的生产性能。

图1:肉鸡生长和住点的阳制的索

经济和商业利益仍然是影响商品肉鸡管理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包括:

•不断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需要。

•要求肉鸡的生长是可预期的,井能达到某些预期的特殊性能。

•尽量减少鸡群内的差异,同时减少域终产品的差异。

•重视肉鸡的福利。

•不断提高饲料转化率、生长速度和出肉率的遗传潜力。

•减少某些代谢疾病的发病率,如腹水症或腿病

由于肉鸡生产系统的复杂性,要在良好信息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肉鸡的饲养管理水平。肉鸡的生长阶段只是整个肉

肩生产加工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个肉鸡生产加工包括父母代码场、孵化场、肉鸡饲养场、加工厂、零售商和消费者(见

图2)

鸡肉生产的全过程

名称程序目的

父母代鸡场I父母代鸡群的管理

I种蛋收集

I种蛋的储存

I种蛋的运输

孵化1种蛋的入孵

1孵化

关键的生产管理阶段1雏鸡的分级和处理生产高质量维鸡,以保证雄鸡质量

1雏鸡的运输

肉鸡场1育雏刺激雏鸡的食欲,使肉鸡的免疫

系统得到良好的发育

1生长期的管理肉鸡的骨骼系统和心血管系

统得到良好的发育

1出栏最大限度的保证胴体质属

1运输

屠宰加工厂1屠宰

I零件

商品肉理的管理目的,是要使整群犯获得良好的生产性能,这些生产性能包括活重、饲料转化率、均匀度和出肉

丝。肉鸡关键系统的发育,如心血管系统、肺、骨骼和免疫系统,对达到这•目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有这些生

理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孵化阶段和育雏的前两周,因此,要特别注意此阶段的管理(见图2)

要使肉鸡获得最佳的生产性能,孵化操作、雏鸡处理、育雏和早期生长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肉鸡生产是个

连续的过程,它需要每个阶段都获得成功,才能保证最佳的生产性能。要实现肉鸡的最佳生产性能,需要抓住每个阶

段的关键环节,并逐步提高管理水平。这些改进措施包括在孵化厅、商品肉鸡场、屠宰加工厂和运输过程(见图2)。

图2总结了肉鸡生产过程的几个阶没。孵化厅的主要工作是孵化种蛋和出雏;商品肉鸡场的主要工作是培育肉鸡;

屠宰加工厂的主要I:作是屠宰肉鸡。肉鸡生产需要管理好各阶段的过渡期,以尽量减少应激。关键过渡期为:

•卵的形成

•打嘴和出维

•捡推、存放和运输

•刺激雏鸡的良好食欲

•从辅助的喂料和饮水系统过渡到正常的喂料和饮水系统

•在肉鸡出栏时抓鸡和运到屠宰加工厂

要使肉鸡整个生产阶段获得较好的水平,过渡期的管理非常重要。

肉鸡生产的灾杂性,要求我们首先了解整个生产环节的影响及管理原则。安伟捷公司技术人员基于以下原则编写

大手册:

•始终考虑肉鸡的福利

•了解整个生产锌和过渡期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始终关注最终产品的质量

•随着肉鸡需要的变化,不断改变管理方法

没有任何两个肉鸡舍是完全一样的’因此每群肉鸡的需要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肉鸡场的管理者首先要了解鸡群

的需要,然后使用本手册所介绍的管理方法,采取特定的管理措施,以保证每群肉鸡都获得最佳的生产性能。

第一管

雏鸡的管理

目的

通过孵化的最后阶段和鸡场的育雏.保证鸡群的健康。刺激雏鸡早期采食和饮水行为的发育,从而达到体重标准,

以获得最佳的均匀度和良好的福利。

页数内容

8孵化、雏鸡助量和肉鸡的生产性能

10进雏前的准备

12雏鸡入舍时的工作

13环境控制

雏鸡的管理

原理

现代研究表明,孵化过程能膨响到早期肠道和免疫系统的发育,因此影响到雏鸡以后的生产性能。要使肉鸡达到

技好的生产性能,胚胎的温度不能过高,在出雏后应及时把雏鸡捡出,并及时给雏鸡喂料。

要使雏鸡有良好的开始,我们必须为雏鸡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和鸡舍设计)。在育雏的前十天,

雏鸡从育雏器的环境变成肉鸡舍的环境变化,必须建立良好的食欲,良好的采食和饮水行为有利于获得生长的遗传潜

力及达到其生产性能。如果育雏的环境条件不好,将影响第一周雏鸡的增垂,从而降低鸡群的最终生产性能。

罗斯肉鸩7H龄的体重标涯是16克以上。我们要定期监测7H龄的体重.在体16小能达标时,要米取相应的措

施。

孵化、雏鸡质量和肉鸡的生产性能

肉鸡最终的生产性能主要取决于整个生产过程中细致的管理。这包括管理好种鸡群的健康、孵化厅细致的操作、

商效的雏鸡运输等,这些方面都有利尸呆证良好的雏鸡质量。

进雏计划

肉鸡的进雏计划需要满足:

•尽可能避免来源于不同日龄且免疫状态不一致的种灼群,最好来白同一种烟群.加果不能保证,应选择年

龄相近的种鸡群。

•如果父母代种鸡免疫效果较好,它可以为后代提供较高的母源抗体,并可以保护肉鸡免受疾病的危害。

•在种蛋入孵时,应考虑来自不同种鸡群的种蛋入孵时间不同,以减少出雏时间的差异和雏鸡运输的困难。

•调整孵化时间,在雏鸡的垂鱼是入孵玳量的66-8%时捡雏最好。

平均鸡的重量x100=66-68%

平均蛋的重成

蜉化

解化的一些特殊性和它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主要在罗斯技术资料02/41中描述。

对「在40日龄就需要屠宰的肉鸡,整个牛.长期35%的时间在种蛋内。通过孵化,受精种蛋从胚盘发育成胚胎,

进而发育成雏鸡。要完成这一过程需要梃供热量,这个热量在孵化的前半期由孵化器来供给。15天以后胚胎发育产

生热量,此阶段孵化器需要降温。

如果在孵化后期,胚胎的温度按蛋表测定超过39.5C,孵化率和雏鸡质量都要受到影响。现代高产肉率的肉鸡出

雏时间较早,同时由于种蛋孵化数量较多,造成孵化后期制冷系统超负荷运转,各角落的种蛋和距风机较远的种蛋易

吕现温度过高,这个问题在现代高度自动化的孵化厅很难发现和纠正。

胚胎温度过高不仅影响孵化率和健推率,同时也会膨响肉鸡的生产性能。低鸡在出雏器内受到热应激,会造成免

技系统发育不成熟和肠道功能紊乱,肠道的损伤会限制其生长及再生。受热应激的雏鸡生长发育将受影响,并易感染

肠炎。

雏鸡受热应激或孵化器和出雏器内温度不均,将降

低肉鸡的生产性能。

使雏鸡尽早的采食饲料和饮水,会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和出肉率。尽早的采食饲料,会帮助雏鸡从残留的卵黄中

我得营养过渡到从饲料中获得营养,肠道能得到更好的发育,减少肠炎的发病率和增加胸肉率。

为最大限度的保证雏鸡质后,孵化,亍和运输系统需要做到以卜几点:

•孵化15天后,胚胎的温度按蛋表测定不超过39.5,Co

•孵化器内通过所有种蛋的风速要超过0.2米/秒。

•雏鸡在出雏后应尽早喂料。

•雏鸡在捡出后,应尽早放在环境控制良好的鸡舍内(见表1)。

•雄鸡在运输前应放在光线较暗的地方。

•雏鸡要用环境可控制并保证鸡盒有固定间距的运维车运到鸡场。

•孵化厅和运输系统要保证高水平的卫生标准,这样可以减少交叉感染和卵黄的污染。

•在正确的时间,使用正确的剂量,给所有雏鸡注射高质量的疫苗。

雏鸡脱水主要由于出维和运输环境控制不好所致.

表1:雏鸡处理和运输的最佳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24C,相对湿度50%,每100只鸡换气

雏鸡处理条件

量为1.42米3/分

环境温度24C,相对湿度50%,每100只鸡换气

运输条件

量为1.42米3/分

注:雏鸡的存放和运输车的环境条件是:温度3》35C,相对湿度70-80%

要点

,计划进雁时,应尽炭减少雏鸡生理上和免疫系统的差异,所有雏鸡应尽可能来自同•批种鸡群。

/孵化15天后,胚胎的温度按蛋表测定不超过39.5C。

/雏鸡处理和运输条件应尽依避免脱水和其它形式的应激.

/雏鸡在捡出后应尽早喂料。

/孵化厅和运输系统要保持高水平的丑生标准和生物安全措施。

进雏前的准备

同一鸡场的肉鸡最好是同一日龄(采用全进全出制,如果同一鸡场内有不同日龄的肉鸡,会造成免疫和冲洗消

岸困难,且效果较差。

同一鸡场内有不同日龄的肉鸡,会造成病原微生物在

鸡场内循环存在,易于疾病发生。

在雏鸡到达前,鸡舍、周围环境和所有•设备都要彻底的冲洗和消毒(见卫生和健康部分,罗斯技术资料00/38,鸡

舍的冲洗程序)。

莺舍内的垫料厚度应为3-10厘米,育雏部分的垫料要保持水平并紧凑。

垫料不平,会限制雏鸡的米食和饮水,从而影响鸡群

的均匀度。

进鸡前所有的设备必须提前安装好。在育雏阶段,鸡舍内的设备(如科、:K线、加热器和风机)应保证雏鸡在小

脱水的情况下维持正常的体温,并较容易的找到饲料和饮水。最佳的设备组合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的育雏方式(是局部

还是整栋育雏)及辅助设备的使用。可以把雏鸡放在纸上,使雏鸡在整个育雏区域内不超过1米就能很容易的找到饲

料和饮水。育推期要使用辅助的喂料和次水系统,并使之与主要的喂料和饮水系统结合使用。

育雏期的供热,喂料和饮水不足,将导致肉鸡牛.长

较差及均匀度较低。

在雏鸡到达前24小时,要提前给鸡舍加热,并保持温度和湿度稳定。应定期监控鸡舍的温度和湿度,保证整个育

雏区域内温度和湿度均匀。

鸡舍的环境控制系统,能够为雏鸡提供最佳质量的新鲜空气,并排除鸡舍内的废气和多氽的热量(见第六部分,酒

舍和环境,通风和空气质法)。注意应尽能避免出现贼风。

如果不能从鸡舍育雏环境中排出废气,易导致心脏

和肺部的疾病。

为雏鸡提供充足的饮水,水要保持在正确的温度范围内(见第六部分,鸡舍和环境,水的质量,雏鸡到达后应立

即喂料和饮水。

应为雏鸡提供无生、颗粒破碎料,这些饲料应放在开食盘中或至少占育雏面积25%的纸上。这种设计要合理,在

雏鸡站到纸上后能很方便的采食到饲料.

喂料设备和饮水设备不应直接放在热源下面。

如果雏鸡不能保证来门同一批种鸡,应把不同批次的雏鸡分开育推。

要点

/为雏鸡提供生物安全性好、清洁的鸡舍。

,采用全进全出制可以有效的控制疾病。

,鸡舍内垫料分布要均匀。

/鸡舍内的设备要保证雏鸡很容易的找到饲料和饮水,辅助的喂料和饮水系统应与主要的喂料和饮水系统结合

使用。

/雏鸡到达前对鸡舍进行加热,使温度和湿度均匀稳定。

/鸡舍的通风要保证提供新鲜空气并排除废气。

/雏鸡到达后能和恩容易的找到饲料和饮水。

雏鸡入舍时的工作

雏鸡到达前,要最后•次检查喂料和饮水系统及其在鸡舍内的分布。堆鸡到达后,应迅速完成卸鸡和放鸡工

作。推鸡在鸡盒内存放时间越长,R比水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雏鸡脱水,会造成早期死亡率高、7日龄的增乖差和

影响最终体重。

雏鸡盒应尽量避免堆放在育雏区域内,否则极易造

成温度迅速升高而使雏鸡窒息。

雏鸡应迅速的、请轻的和均匀的放到育雏区域内辅有饲料的纸上,雏鸡能很方便的饮到水。鸡盒在卸完鸡后

应立即移出班舍。

雏鸡入舍后1-2小时就能适应新的环境。这个时期过后要经常检查,以保证所有雏鸡都能很容易的采食和饮水。

必要时调整吗舍的设备和甜度。

从2-3日龄起,料盘和饮水器位置需要调整并逐步增加数量。饲料和饮水位置的摆放是否合理,需要观察雏鸡前三

天的行为,以保证在增加育雏面积时,雏鸡能很容易的找到饲料和饮水。

要点

,卸鸡和放鸡要迅速。

/经常检查饲料和饮水的使用和分布情况。

,雏鸡入舍后1-2小时,就能找到饲料和饮水。

,雏鸡入舍1-2小时后,要检查饲料、饮水、温度和湿度,必要时进行询整。

环境控制

鸡舍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定期经常检查,如在育雏的前5天每天检查两次,以后每天检查一次。测定温度和相对

湿度的高度应尽可能保持在鸡背水平,自动控制系统的传感器也应放在鸡背水平。传统的温度计需经常使用更为精确

的电子温度计进行校正。

育雏伞的管理

肉鸡一般使用两种温度控制系统:

-局域育雏

-整舍育雏

局域育雏

■3:,日・<180只・鸡X*胃・小京阳

在局域育雏时存在温度梯度(见图4)

«4:同址肓■的,度,度■次

局域育雏使用的是传统的育雏伞。大多数情况下,雏鸡在育雏伞的灯光下活动,育雏伞的灯光应有别于鸡舍灯光。

•般情况下,卷帘式鸡舍使用半株育雏,这样可以减少育雏看见并节约能源。

表2指出在使用局部育雏时需要的温度标准。

*温度是指相对湿度60%-70%时的温度一见表3。

雏鸡的行为能正确反应温度,雏鸡在育雏伞下均匀分布反映局域育雏的温度正确(见图5)

如果,隹鸡的吁为表明鸡舍的温度不正确,需要及时

检查和调整设定温度。

整舍育雏

在采用整合白雏时,鸡舍内设有温度悌度。白雏伞或者其它热源为这个系统提供热量。

图6说明整舍育雏的典型设计、

主要热源可能是直接的或间接的,间接的热源一般是燃气的或燃油的,从一点或多点把热空气吹到鸡舍内。整舍

育雏时推荐的温度在表2中显示。

雏鸡需要在育雏区域内均匀的分布,鸡舍内使用辅助风机可以提高舍内的空气质量,并使温度和相对湿度在鸡舍

内比较均匀。

和局域育雏一样,雏鸩的行为能正确反映温段。图7显不整舍育雏时小同温度下雏鸡的分布侑况。

图8:*舍育署的典型设计

■7:在不闻量度下的行为

要不间断的为雏鸡提供饲料和饮水。

当采用整舍育雏时,用特别注意观察和控制鸡舍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见温度和湿度相互关系部分)]

不管使用局域育雏还是整舍育雏,主要目的都是尽早的刺激雏鸡的食欲,在鸡舍温度比较适宜的环境下,易于刺

激雏鸡的食欲和运动。为了刺激雏鸡的食欲,鸡舍的温度可以略低于表2和表3所给出的数值。

如果雏鸡的行为表明鸡舍的温度不正确,需要及时

检查和调整设定温度。

湿度

在孵化后期,出雏器内的湿度较高(8)%)。整舍育雏的鸡舍,特别是在使用乳头饮水器时,相对湿度可以抵至25%。

鸡舍内使用叫多的传统设备时(如育雏伞在燃烧时,可以附带产生•些湿气,钟型饮水器的水暴露在外),相对湿度

较高,一般超过50%。为了减少雏鸡出堆后的应激,育雏前三天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左右。

每天都要检台鸡舍的相对湿度。如果育雏第一周的相对湿度低于50%,雏鸡就会出现脱水,并影响以后的生产性

能。在这种情况卜就要想办法增加鸡舍的相对湿度。

育雏第一周用对湿度过低,会导致均匀度差及生产

性能低下。

如果鸡禽内装有喷头(如喷梦)作为夏季降温的措施,也可用在育雏期增加相对湿度。推鸡在湿度适宜的环境条

件下,可以避免脱水,并能保持良好的均匀度。

随着雏鸡的生长,对湿度的需要逐渐减少。18天后相对湿度过高,会造成垫料潮湿及其它相关问题。随着肉鸡体

里的增长,相对湿愎可以通过通风和加热系统来控制。

温度和湿度的相互关系

所有的动物都会通过呼吸或皮肤蒸发水分、散发体内热量。在高温的情况下,蒸发量减少,导致动物的体表温度

雄加I,动物对温度的感觉来源于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过高的相对湿度增加体表温度。相反,相对湿度低就会降低体

表温度。表3的温度是在60-70%相对湿度范围内(参见表3)。

表3表明在不同的先后队湿度下达到温度所需要的干球温度,此表中的信息可以应用在处于不同湿度范围内的环

境中。

表3:在不同的相对湿度下达到表针温度所对应的干球温度

日龄目标温度相对湿度不同相对湿度下的温度

(天)CC)♦(%)理患

范围50607080

02965-7033.030.528.627.0

32865-7032.029.527.626.0

62765-7031.028.526.625.0

92665-7029.727.525.624.0

60-70

122527.225.023.822.5

152460-7026.224.022.521.0

182360-7025.023.021.520.0

212260-7024.022.020.519.0

242160-7023.021.019.518.0

272060-7023.021.019.518.0

如果相对湿度不在标准范围内,鸡舍内雏鸡所处位置的温度应达到表3给土的标准。在所有的时期,应该观察雏

焉的行为对温度的反映是否正常,以确保肉鸡得到合适的温度。如果以后的行为表明雏鸡太冷或太热,就应把鸡舍的

温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

育雏相对湿度过低于50%,应当采取加湿措施,防

止脱水。

要点

保证正确的育雏环境,从而达到7日龄的体重标准。

通过观察鸡的行为来确定温度是否适宜。

通过温度来刺激雏鸡的食欲和运激。

逐渐增加育雏面积,从而达到使雏艰很容易的找到饲料和饮水。

经常检查鸡舍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在育雏的前三天以后,相对湿度要保持在70%以上,以后相对湿度要保持在50%以上。

在育雏三天以后,相对湿度高于7。%或高于60%,要调整设定温度,同时注意观察莺的行为变化。

通风

在育雏期,空气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育雏期的通风既能保证鸡舍内正常的温度和湿度,又能通过空气交换,避免

有害气体如•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氨气在鸡舍内的浓度过高。I日龄雏鸡最好使用最低通风境,这样就可以保证雏鸡

提供新鲜的空气,这时通风坡好间隔进行(见第六部分,鸡舍和环境,通风和空气质量)。

焉舍内的循环风机可以保持鸡背水平的新鲜空气能均匀分布。

如果不能排除鸡舍内累积的废气,雏鸡易感染心肌

和肺部疾病。

要点------------------------------------

J使用最低通风量,为雏鸡提供新蚓空气和排出鸡舍内的废气。

V鸡舍内使用循环风机可以保证空气质量。

光照

一般情况下,肉鸡在整个饲养期都要使用连续光照。它可以使用肉鸡获得最大的日增垂。这个系统包括氏时间的

光照期,及较短时间的黑暗期(一般0$1小时),黑喑期主要作用是在停电时雄鸡易于适应。

其它光照程序也逐步使用,主要作汨是刺激肉鸡生长、降低料肉比或减少死淘率(见第二部分,生长期的管理,

通过光照次序改变肉鸡生长)。所有光照程序在育雏早期都要使用较长时间的光照期(如23小时-1小时黑暗),这有

利于剌激雏鸡的食欲。

表4: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

日龄(天)光照强度(勒克斯)光照时间(小时)

0-7最低20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

7-2120-10(中间降低)23小时光照/小时黑暗

21.出栏1023小时光照/小时黑暗

在育雏开始阶段,光照强度较低(小于20勒克斯),

将降低雏鸡的采食I也

光照时间减少过快,将降低雏鸡的采食量和影响?

日龄的体重,

光照强度应逐渐降低,在21日龄达到10勒克斯左右(见表4)。给肉鸡更高的光照强度并不是提高其福利的•

种方式,光照强度在鸡舍要均匀分布。玛舍的光源即可使用筲丝灯,也可使用荧光灯。研究表明,两种类型的光源对

肉鸡的生产性能没有明显差异。使用荧光灯可以节约用电费用。

要点

J育雏第一周要为雏鸡提供较长时叵的光照期。

J育雏第一周要求使用的光照强度较高(大于20勒克斯〉,以后逐渐降低。

,光照强度在鸡舍内要均匀分布。

第二篇

生长期的管理

目的

肉鸡获得最大的增市和最好的均匀度,并能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页数内容

22鸡群的均匀度

25改变肉鸡的生长

生长期的管理

原理

我们应重视食品零售商对肉鸡产品的要求。家禽生产者在最大限度保证肉鸡生长并满足产品要求的情况下,可以

蒙得最大的利益。鸡群按预期均匀的增长就能达到此目的。

罗斯肉鸡在育种上改善了腿的健康和心血管功能。生长期的管理有时也能帮助解决鸡群的福利问题,但这不能以

损害肉鸡的生产性能为代价。如果控制过度,将损杏肉鸡的生产性能。

生长期的管理,是通过直接控制采食量、限制光照时间来控制采食量或将降低饲料营养水平来实现的。这些方法

只使用于饲养体重较大的肉鸡(如大于2.5公斤)降低早期生长速度有利于全期生产性能。要获得预期的生产性能,

生长控制使所有鸡群的体重略低于其生长潜力。

生长期的管理能否成功,由要取决于鸡群的均匀度及早期生长,如通过良好的育雏管理达到7日龄的体重标准。

鸡群的均匀度

不论使用何种管理体系,肉鸡的体柬都按正态分布。群体的体重差异系数来表示,变异系数是标准差的百分比。

均匀度不好的鸡群变异系数较高,均匀度的鸡群变异系数较低。鸡群的每个性别都有一个体重的正态分布,公母混养

比单一性别饲养变异系数要高(见图8)。

图8:公母混养鸡群的体■分布情况

4

B

*«(克)

公母分开饲养

饲养同一性别的肉鸡可使鸡群体重的差异变小、变异系数降低。羽毛鉴别技术在附录5中做了说明。

图9公母分饲酒群在不同变异系效下的体■分布情况

图9显示,三批公母分饲养鸡群在不同变异系数下的体重分布,三批鸡群都达到了标准体重1900克。我们可以计

算出在不同变异系数下,给定体重范国(1900克±100,200或300克)的莺数占总鸡数的百分比。变异系数越低.

鸡群体重的变异越小,达到体重标准的鸡只数成就越多(见图10)。然而,体垂范围越小(如18(XX2000克),即使变

异系数为8%的玛群,也只有58%的肉吗在此体里范围之内。肉鸡在生长上的空异将会影响到屠宰加工1的计划。

公母分饲的优势是通公母分开饲养,两个性别分别使用不同的料量、光照和鸡群密度,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公母分饲的另外•个优势,是可以满足公鸡和母鸡不同的营养需要.公鸡比母鸡的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胴体

盾肪少。饲料中蛋白能量比的增加对肉鸡生长的影响,公鸡比母鸡要大。附录2,表3(X31给出了公鸡和母鸡的营养

标准。

相反,光照控制程序有.利于饲养体重较大的公鸡,而对体重较轻的母鸡有害。如果公鸡和母鸡放在同•鸡舍的不

同区域,环境和喂料系统相同,对其中一个性别的管理,不要影响到另外一个性别。

预期的肉鸡体重

肉鸡体重和其变异系数,对于做屠宰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在屠宰后,要确保最大数量的肉鸡在期里的体重范围内。

随着增重速度的加快,肉鸡的居宰年龄逐渐提前,超过2-3日龄体重增加的预期越来越不准确,要对屠宰时肉鸡体重

做出正确估计,需要在屠宰前(如2-3天内)对数量较多(如大于l(X)H)肉鸡重且称重(见表5)。

表5:要准确的预测肉鸡体重需称重鸡的数量

预测的可信度95%准确99%准确

差异范围*1%2%5%1%2%5%

变异系数%=8246611042210617

变异系数%=10384961566016526

变异系数%=125531382295023838

*±X的实际活重

表5显示,在不同的变异系数情况二,要准确的预测肉鸡的提,需要称重四的数量。如均匀度较好的鸡群(变异

系数%=8),预测体重和实际体重的差异在±2%的范困内,称重106只鸡,可以达到99%的可信度。

称重

通过控制喂料、控制饲料营养水平和光照程序来提高预期准确性、实际体里和及时了解管理过程的变化,需要多

肉鸡使用手动或自动称重器进行称重。如果称重后体重和陋期差异较大,需要即使调杳其原因。当使用手动称重器对

肉鸡进行称重时,每周至少称重三次,母次称里•股脑在同•鸡舍内两个不同位置称5875只鸡。

肉鸡也可使用白动称重器。门动称重器应防在肉鸡比较集中的位置,这可以保证肉鸡在称重器上的停留时间比较

长。日龄大的公鸡由于体重过高,故不应该使用自幼称重器.因为它会造成体重偏差较大。在阅读自动称重器的数据

时,部要检查它的使用频率(如每天的称重只数),每周至少用手动称重器校正自动称重港•次。

称重数量过少,会导致预期体重不准确。

要点

,通过监测和管理鸡群的均匀度,最大限度的减少群体内体重的差异。

,为r减少群体内体里的差异,耍便用公母分饲。

/均匀度好的鸡群比均匀度差的鸡群能更好的预期其生长性能。

/称重数后较多,经常并正确的进行称重可以确保屠宰时体重的预期。

改变肉鸡生长

改变肉鸡生长,主要是为了满足屠宰加工和用户的需求。改变肉鸡生长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良好、均匀的生长,以达到7日龄的体重。

•7-21日龄肉鸡生长的管理,是要控制肉鸡的生长不要达到其最大的增重潜力,这有利于心血管系统、免疫系

统和骨骼系统的早期发育(见图II)。

•21日龄以后肉鸡生长的管理,是要使其达到体垂标准,如果需要预期屠宰的体重,要考虑实际体重可能比最

大增重略轻。

•肉鸡这种补偿性的生长,有利于饲料转化、成活率和21日龄以后增重的遗传潜力的发挥。

•肉鸡采用何种生长模式,主要取决于性别、最终体重、饲养期间是否陶汰部分肉鸡、当时体重和屠宰后的出

肉率。

改变肉鸡生长,主要有营养(如控制喂料房和营养供给品:)和光照控制(如肉鸡不易找到饲料)两种方式.控制早期生长

有利于饲料转化率和成活率,而损失了体重或胴体出肉率。表6显示,改变肉鸡生长,对肉鸡不同的屠宰体重受到的

影响程度。

表6:改变肉鸡生长,对肉鸡不同的屠宰体重受到的影响程度

屠宰体面(克)性别体重减少百分比

14日龄21日龄

20(X)-2500公母混养6-84-6

公鸡10-128-10

>2500公鸡12-1410-12

*当设计改变肉鸡生长程序时,体中:的降低应按最大值考虑。体电的减少比例是在相同的环境和营养条件下.与未改

变肉鸡生长程序时的比较.在21日龄时体重减少5%约为40克.

当设计改变肉鸡生氏程序时,应先试验几批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样才可以获得所期望的生产性能的提高。

改变肉鸡生长的鸡群,需要定期的和使用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的自由采食鸡群做比较。两种鸡群要比较增

重、饲料转化率和成活率。随着育种在腿的强健性和抗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提高,改变肉鸡生长程序不一定是必须使

用的。

如果限制生长的时间超过21天.可能会延长肉鸡达到标准体重的时间,屠宰后的胆体和出肉率很难恢复到正常

水平。母鸡比公鸡更难恢豆。改变肉鸡生长程序,更易于在饲养体重较大的肉鸡中获得成功(如要求的饲养期较大)。

如果限制生长的时间超过21天,肉鸡很难恢复到正常的体重和出肉率

图11:改变肉鸡生长和肉湾关键生理系统发育的相互关系及造逐刖、

控制喂料量和控制饲养的营养水平

现代肉鸡的饲养中,通过控制喂料量来控制肉鸡的生长,并提高饲料转亿率(减少饲料浪费并实现补偿性生长)。

“如果生长控制合理,成活率和腿的健康会得到提高。控制光照也是控制喂料量的方法之一,尽管有时这种方法存在

一些问题,但是它是i种最简便的方法。然而,当肉鸡舍设备良好,也可以直接控制喂料量,这有利于更准确的控制喂

料量和达到预期体重。

喂料系统要求所有肉鸡都能同时吃到饲料。采食位置和喂料时间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论采用任何喂料系统也

好在3-4小时之内吃完饲料(如采食元料线或料盘内所有饲料)o这将有助于刺激食欲、减少饲料浪费和提高饲料转

化率。

饲料分布不均匀和采食位置不够会增加肉鸡刮

伤的比例。

饲料控制需要每天称料,并每周最少称三次鸡。喂料时,鸡的活动量增加,短期鸡舍温度声高,这时应注意鸡舍

的通风。如果垫料质量受影响,也需要控制肉鸡的饮水。

控制肉鸡喂料量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技术,同时也需要注意其中的细节。使用这种程序时.需要一套完整的知识.

并对潜在的生产性能比较了解,应仔细观察使用后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在21日龄肉鸡的体重控制不要超过体重

的10%。

在控制喂料量时,最好的办法是在采食完饲料后,就把料线升高。这将避免肉鸡被刮伤。如果料线不能升高,

应降低光照强度。

为了最大限度的达到补偿性生长,肉鸡在出栏前十大最好采用自由采食。

控制饲料营养水平,可以通过降低饲料中的营养浓度来实现。这种饲料能降低肉鸡的生长速度,但可以通过增

加采食量来保证其一样水平,但此时饲料转化率和出肉率都要受到影响。这种方法的不足是其结果不能预期,并

能可能降低生产性能。

要点

,21日龄时体垂降低的比例,主要取决于屠宰时的体重,并可根据需要的生产性能进行调整。

,每天称料。

J每周最少称三次鸡。

,肉鸡在山栏前十天最好采用自由采食。

,要确保所有肉鸡都能同时吃到饲料和饮到水。采食位置和饰料分布时间都是非常关键的。

如果喂料量和生长速度的信息不准确,会导致生长

控制不好,

使用光照程序控制肉鸡生长

肉鸡的光照时间一般那是每天23-24小时。很多国家的研究表明,使用小于23小时的光照很多益处。

改变肉鸡的光照程序可以分为两大类,减少光照时间、或采用间歇光照。

减少光照时间一般从7天开始,有可能在整个肉鸡生长都不在改变,或在21天以后逐渐增加光照时间,从而增加

喂料量和加快增重速度。

当使用光照控制时,必须注意保证鸡群发育良好。如果鸡群7日龄的体重明显低于标准,使用光照控制将限制肉

商的采食量,从而终生降低肉鸡的生长潜力。

间歇光照是指在24小时内重曳使用光照期和黑喑期。光照期的时间随着肉鸡FI龄的增加而不断增加,这有利「肉

对采食到足够的饲料以达到理想的生长速度。间歇光照程序一般和饲料控制程序结合使用。

减少光照时间比采用间歇光照对肉鸡福利的影响要大。两种光照程序都具有下列优点:

•增加肉鸡的活动量。这可以很大桎度的改变肉鸡腿的健康,有时也能降低死亡率。。

・降低肉鸡早期生长速度,有利J•改善肉鸩的心血管功能,从而降低废水疝和舁死症的发病率。

•通过减少饲料浪费,从而提高饲料转化率。

肉鸡使用固定的光照期和黑暗期,这有利于使其具存明显的休息和活动时间。肉鸡很多重要的生理过程,例如骨骼

的钙化和每天的消化吸收规律,都随着光照期和黑暗期的周期,而同白然的生长和发育模式一致。

如果光照少于16小时,采食量和体重将明显降低。在7J4天,通过减少光照时间来控制增重特别有效。骨骼、

心血管和免疫系统是在其它组织发育高峰之前发育的.

鸡舍需要的光照己在表4中给出。应注意防止从进风I」、风机和门框等出漏光。这样可以使在黑暗期的光照强度

不超过0.4勒克斯。应定期检查鸡舍光的密闭性。

肉鸡随着光照时间的减少而调整它汩的采食行为。光照时间从24小时减少到12小时,在开始的前三天采食心将

减少30%-40%。然而8天以后,采食量的减少将少广10%。肉鸡调整它们的采食行为,在光照期为黑暗期而添满嗦

喷。在关灯后他们能消化这些饲料-肉鸡这些采食行为的改变,有利于提高整个生长期的饲料消耗和饲料效率。

调压龄作为光照控制系统的•部分.可以模仿拂晓和黄昏。黄昏对肉鸡预示着黑暗期的即将来临。拂晓可以避免

肉鸡在吃料和饮水时过;拥挤。从光照期向黑暗期过渡或相反,必须经过40-50分钟,最少经过5个步骤。

如:黑暗期一0.4勒克斯-*0.8-1.6-3.2-6.4~*10勒克斯。

在使用改变肉鸡生长程序时,必须保证所有肉鸡都能同时吃到饲料。在开灯后,肉鸡能立即采食饲料和饮水。

为了使川适宜的光照控制程序,必须考志以下几个部分:

•经常发生的自然死亡现象。

•屠宰时的体重。

•屠宰程序(包括分割)。

•是公母分养还是混养。

•营养和喂料程序。

•鸡舍内遮光的效果。

设计合理的控制程序使其达到预期的效果。表6给出了21日龄体重减少的百分比。

我们应采用最合理的控制程序,并通过观察鸡群,使这种控制程序更趋合理。任何情况卜一的理想的光照程序,是

通过逐渐改变光照时间,来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的。

肉鸡每周至少称重三次,这样有利于通过光照时间来达到预期体重。

减少光照时间的程序

密闭式鸡舍和开放式鸡舍都可以使用光照程序。当在开放式鸡舍使用光照控制程序时,应根据自然日照时间确定

最短光照时间。自然的拂晓和黄昏是非常有意的.自然拂晓可以避免肉鸡在吃料和饮水时过于拥挤。自然黄昏可以刺

激肉鸡在光照期添满嗦嗔。

在开放式鸡舍,白然采光不足,可补充人工光照,强度至少应为白然光照强度的30%,这样有利「从黑暗期向光

照期过渡。

减少光照时间-以后逐渐增加

这种程序一般在7-14F1龄光照时间最短,14日龄以后逐渐增加光照时间。这对「饲养平均体重在2公斤或2公斤

以上的公鸡及公母混养鸡群特别有效(见表7)。

表7:屠宰体重在2公斤以上的公鸡单独饲养或公母鸡混养鸡群,

减少光照时间-以后逐渐增加的光照程序

日龄光照期黑暗期

0-6231

♦7-21186

22-28204

29-出栏231

*生长控制程序只有肉鸡在7日龄体重标准时才可以使用。

减少光照时间一依次增加到需要的光照

这种程序一般在7-14日龄光照时间最短,14日龄以后一次增加到需要的光照时间。这可以使管理程序简化,并且

对公母混养的鸡群特别有效(见表8)。

表7:屠宰体重在2公斤,公母鸡混养鸡群的光照程序

日龄光照期黑暗期

0-6231

*7-21204

29-出栏231

,生长控制程序只有肉鸡在7口龄达到休审标准时才可以使用.

如果屠宰体重低于2公斤,不应采取任何形式的光照控制程序。

间歇光照程序

尽管实际机理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不连续的给肉鸡喂料(给喂料期短〉,然后有较长时间的消化期(如黑暗期),

将有利于提高饲料转化率。定期的黑暗期和光照期可以增加肉鸡的活动,这将有助于提高肉鸡腿的健康和胴体质量(如

降低附关节损伤的比例,胸囊肿)。

表9:42日龄出栏肉鸡所使用的间歇光照程序

光照期/黑暗期光照期/黑暗期光照期/黑暗期光照期/黑暗期

日龄

(小时)(小时)(小时)(小时)

0-6231

*7-3551515151

36-42231

*生长控制程序只有肉鸡在7日龄达到体重标准时才可以是使用。

间歇光照程序,对降低肉鸡的热应激,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见表10>0光照期和黑暗期周期性的变化,可

以提高肉鸡的活动量,从而散发肉鸡体内聚集的热量。在极特殊的气候条件卜.,间歇光照和间歇喂料(如在每天最凉

爽的时间喂料)结合使用,可以显著降诋由于热应激所造成的死亡率,从而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

表10:为降低热应激而使用的间歇光照程序

光照时间

日龄

0-624小时光照

*7-21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

22-出栏2小时光照/2小时黑暗或1小时光照;3小时黑暗

要点

,在开灯后,应使所有肉鸡都能立口吃到饲料和饮到水。

,光照期至少要超过I小时,以更好的刺激肉鸡的生长。

/在开始使用光照程序之前。必须首先达到7日龄体重标潴。

,如果使用间歇光照期仪为I小时,而黑暗期时间过长(大于6小时),在供水不充分或环境湿度过低(相对湿度

小于40%)时,可以减少肉鸡脱水。

♦调压器可以模仿拂晓和黄昏。从光照期向黑暗期过渡或相反,必须经过9-50分钟,最少经过五个步骤。

,要保证鸡舍有良好光的密闭性。

,要保证所有肉鸡都能同时吃到饲料和饮到水。

,在给光期要使用自由采食。

每周至少给肉鸩祢量三次,开根宪肉鸡的体串调整光照期。

无论使用何种光照程序,都会减少肉鸡有效的采食和饮水时间,因此需要增加其采食和饮水位理。

第二篇

屠宰前的管理

目的

管理好肉鸡生产的最后阶段,可以保证肉鸡在最好的状态下运到阳宰场,达到屠宰加工所需的体重和保证肉鸡的福利。

页数内容

35抓鸡前的准备

36抓鸡

37屠宰

屠宰前的管理

原理

为了保证生产高质量的肉鸡,在抓鸡和运输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对环境的管理和肉鸡的福利。要确保从鸡舍到屠

宰场,抓鸡和运输工作的高效性。

抓鸡前的准备

当使用光照程序改变肉鸡生长时,在肉鸡出栏7天前必须使用23小时光照。这可以保证肉鸡在出栏时比较平静。

在居宰前肉鸡要饲喂无药11粮,经避免球虫药和其它药物在鸡肉中的残留,球虫药和其它药物的停药期要在产品

生产日期的标签下说明。

当需要对肉鸡进行分割时,屠宰前的停药期需要更氏一些时间。肉鸡在屠宰前8—10小时停止喂料,这段时间包

括抓鸡时间和运输时间。如果停料时间延长,从身体各组织吸收水将在消化道积景,从而膨响鸡肉的质量。同时增加

粪便的污染。

在一室前如果肉鸡出现水便,表明停料期时间过

氏。

如果饲料中以小麦为主要原料,应在屠宰前2天停止使用小麦,以避免在肠道内有小麦残留。在屠宰前应尽量避

生限水,在分栏的肉鸡舍内使用的饮水器,应随着肉鸡的出栏逐渐撤走,以延长肉鸡的饮水时间,只有在绝对需要时,

屠宰前才可直接撤走饮水器,

在肉鸡停料期间,由「肠道内缺少内容物,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体重的降低,这种体重的降低对胴体重量影响很小。

然而,必须注意不要使停料期时间过长,这造成肉鸡脱水,同时影响肉魂的福利和降低胴体出肉率。

要点

♦肉鸡在屠宰前停药,可以避免鸡肉中的药物残留。

,在屠宰前7天使用23小时光照,可以避免由于抓鸡造成的问题。

/适宜的停料时间可以保证在抓鸡前使肉鸡空腹,这样可以减少在运输和屠宰过程中的粪便污染。

/在屠宰前2天,停止使用以小麦为主要原料的饲料。

V应尽可能延迟移走饮水器的时间。

抓鸡

抓鸡会造成肉鸡的应激,适宜抓鸡程序可以减少肉鸡的应激。

肉鸡屠宰前24小时的抓鸡过程,会降低腐肉的等级。因此,抓鸡过程要预先计划好并做好监督工作。抓艰的操

作,必须由训练有索的、能胜任的工作人员来完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避免肉鸡不必要的争斗,使用适宜的设备可以

减少擦伤.刮伤和乂它损伤.

在抓鸡前,要的所有喂料设备抬而到高于人的拖部(如高于L83米)、从鸡舍移走或放到不影响丁.作人员操作

的地方。

在较大的鸡舍,应把肉鸡分成小栏,这样可以避免抓鸡时造成的拥挤。同时乂可以避免由于抓鸡造成肉鸡不能

饮到水。

抓鸡时,鸡舍的光照强度要降到母氏,同时又要保证安全操作并能细致的完成。蓝光灯据认为能很好的达到此目

的。在鸡舍灯光变暗后,肉鸡相对比较安静时抓鸡效果最好。观察和调整鸡舍的通风。

在白天抓鸡时,鸡舍大门应安装一个门帘。环境控制鸡舍经常开门会影响鸡舍的通风效果。在抓鸡过程中,应经

常的观察和调整鸡舍的通风。

抓鸡时,要抓鸡的脚和胫骨,而不要抓鸡的大腿。最好同时抓鸡的两条腿,这样在鸡挣扎和振翅时可以减少它们

的痛苦和损伤。必须将肉鸡小心的自上而下放入自动装鸡车内,或放入装鸡篦内,自动装鸡车比装鸡筐能减少肉鸡的

痛苦和损伤。自动装鸡车的装鸡筐内鸡不能装的过满。在环境温度较高时,应减少自动装鸡车和装鸡筐的装鸡数量。

运输时间要遵守当时的法规。

自动装一车和装鸡筐内鸡装的过满,会导致过热、应

激和增加死亡率。

肉鸩在装卸的全过程,都必须使用必要的保护措施。如需要时,要便用通风、加热或制冷措施。运鸡年的设计要

求是环境可控的。设计时使用拖车可以达到更好的通风效果,从而最大降限度减少肉鸡的应激。

在停车时,特别是通风系统未使用或天气极为炎热,会非常迅速的造成肉鸡的热应激。运鸡计划要使运鸡车在装

完鸡后能迅速的离开鸡场,司机在运鸡期间的休息时间应尽可以能缩短。屠宰场卸鸡也应迅速完成。如果在卸鸡时需

要耽误一段时间,需要安装辅助通风系统。

要点

,要认真监督抓鸡和谐,以尽可能减少肉鸡的损伤。

/抓鸡前要把料线和小线升高或移出,在较大的鸡舍,应把肉鸡分成小栏,这样可以避免在抓鸡时由于拥挤造成

的损伤。

,抓鸡前应降低鸡舍的光照度,使鸡群保持安静,从而减少损伤和其它应激。

J根据肉鸡的体重和环境温度来调整自动装鸡车和装鸡筐中鸡的数量

V做好运输和接鸡计划。

V应经常注意肉鸡和福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