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村土地整治工程管理手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A/1D/wKhkGWeuy66AEsJQAAK2HPHRsl8185.jpg)
![三农村土地整治工程管理手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A/1D/wKhkGWeuy66AEsJQAAK2HPHRsl81852.jpg)
![三农村土地整治工程管理手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A/1D/wKhkGWeuy66AEsJQAAK2HPHRsl81853.jpg)
![三农村土地整治工程管理手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A/1D/wKhkGWeuy66AEsJQAAK2HPHRsl81854.jpg)
![三农村土地整治工程管理手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A/1D/wKhkGWeuy66AEsJQAAK2HPHRsl818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村土地整治工程管理手册TOC\o"1-2"\h\u13897第一章总论 373651.1土地整治工程概述 3184461.2土地整治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323400第二章土地整治工程前期准备 434282.1工程项目立项 4287372.1.1项目申报 4262182.1.2项目审查 4194922.1.3项目立项 453822.2工程规划与设计 451492.2.1工程规划 4291392.2.2工程设计 5202712.2.3设计审查 5320802.3工程项目招投标 5254092.3.1招标文件编制 5224342.3.2招标公告发布 5251712.3.3投标文件提交 5152192.3.4开标、评标与中标 5292902.3.5签订合同 515534第三章土地整治工程实施管理 5117383.1工程施工组织 6210273.1.1施工队伍组建 617443.1.2施工现场管理 6105933.1.3施工材料管理 6205603.2工程进度管理 6323283.2.1制定工程进度计划 6245823.2.2监控工程进度 6153783.2.3调整工程进度 660273.3工程质量管理 671583.3.1设计质量控制 7228173.3.2施工质量控制 7219023.3.3监理质量控制 7191773.4工程成本管理 7224313.4.1成本预算编制 795003.4.2成本控制 7296883.4.3成本核算与分析 727353第四章工程监理与监测 7326474.1监理制度与职责 7108754.2监理过程与方法 8122444.3监测技术与方法 82461第五章土地整治工程验收与评价 924255.1验收程序与标准 9169435.2验收组织与管理 939345.3工程评价与反馈 108526第六章土地整治工程环境保护 1183776.1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 11239946.1.1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概述 1192486.1.2土地整治相关法规 1128486.1.3地方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 11205376.2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11226756.2.1设计阶段环境保护措施 1199236.2.2施工阶段环境保护措施 11317196.2.3竣工验收阶段环境保护措施 1274396.3环境监测与治理 12309246.3.1环境监测 1213186.3.2环境治理 1210714第七章土地整治工程安全生产 1295117.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12253307.1.1法律法规概述 1258057.1.2法律法规内容 12326637.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356857.2.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313337.2.2安全生产投入制度 13273567.2.3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 131047.2.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1343347.2.5安全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13158167.3安全预防与处理 13261487.3.1安全预防 13168377.3.2安全处理 1419576第八章土地整治工程资金管理 14165238.1资金筹措与管理 1484448.1.1资金筹措 1477068.1.2资金管理 1436158.2资金使用与监督 14327448.2.1资金使用 14156688.2.2资金监督 1512268.3资金结算与审计 15187618.3.1资金结算 1574188.3.2审计 159606第九章土地整治工程档案管理 1629319.1档案管理法律法规 16316609.1.1法律法规概述 1689499.1.2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16275039.2档案收集与整理 1693329.2.1档案收集 1665909.2.2档案整理 1645469.3档案保管与利用 17141419.3.1档案保管 1778529.3.2档案利用 178045第十章土地整治工程后续管理与维护 173172110.1后续管理政策与法规 173236010.1.1政策层面 172112510.1.2法规层面 18641710.2工程维护与技术更新 181528410.2.1工程维护 182973310.2.2技术更新 18824110.3工程效益分析与评价 181449510.3.1效益分析方法 1891410.3.2效益评价指标 19第一章总论1.1土地整治工程概述土地整治工程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通过采取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生态修复等措施,对土地资源进行整合、改良和保护,以提高土地质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整治工程主要包括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保护等方面。土地开发是指对未利用土地或者利用率低下的土地进行开发和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土地整理是指对已利用土地进行规划、调整和改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土地复垦是指对因采矿、建设等人为因素破坏的土地进行生态修复,恢复土地的生产能力。土地保护是指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土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保护土地生态环境。1.2土地整治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土地整治工程管理是指在土地整治工程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土地整治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土地整治工程管理有助于保证土地整治工程的质量。通过严格的管理,可以保证工程设计合理、施工规范、验收合格,从而提高土地整治工程的质量和效益。土地整治工程管理有助于提高土地整治工程的效率。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优化施工流程,缩短建设周期,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土地整治工程的效率。土地整治工程管理有助于保障土地整治工程的安全。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严格的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安全的发生,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土地整治工程管理有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合理规划、优化布局,可以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整治工程管理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土地整治工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土地整治工程管理,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土地整治工程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效率、保障安全、促进可持续利用和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和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土地整治工程管理,切实加强管理力度,为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第二章土地整治工程前期准备2.1工程项目立项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立项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第一步,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1项目申报项目申报单位应根据国家有关土地整治政策、法律法规及地方实际情况,结合当地土地资源状况,提出土地整治工程项目建议书。建议书应详细阐述项目背景、目标、规模、投资估算、效益分析等内容。2.1.2项目审查项目审查部门应对项目建议书进行审查,主要包括项目合规性、可行性、效益等方面。审查合格后,项目建议书将作为项目立项的依据。2.1.3项目立项项目立项部门根据项目建议书和审查意见,对项目进行立项。立项文件应明确项目名称、实施主体、投资规模、实施期限等内容。2.2工程规划与设计土地整治工程规划与设计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益的关键环节,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2.1工程规划工程规划应根据项目立项文件,结合当地土地利用现状、资源条件、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等因素,编制土地整治工程规划。规划内容应包括工程目标、任务、布局、规模、投资估算、效益分析等。2.2.2工程设计工程设计单位应根据工程规划,编制土地整治工程设计文件。设计文件应包括工程布局、工程结构、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投资预算等。工程设计应满足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规范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2.2.3设计审查设计审查部门应对工程设计文件进行审查,主要包括设计合规性、合理性、可行性等方面。审查合格后,工程设计文件将作为项目实施依据。2.3工程项目招投标土地整治工程项目招投标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3.1招标文件编制招标人应根据项目立项文件、工程规划与设计文件,编制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应包括招标条件、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投标要求、评标标准等内容。2.3.2招标公告发布招标人应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公告、报纸、网络等途径发布招标公告,公开邀请具备相应资质的投标人参与投标。2.3.3投标文件提交投标人应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编制投标文件。投标文件应包括投标保证金、投标报价、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措施等。2.3.4开标、评标与中标招标人应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开标、评标活动。评标委员会应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中标候选人按照评标结果排序,招标人应按照中标候选人顺序确定中标单位。2.3.5签订合同招标人与中标单位应在中标通知书发出后规定时间内签订工程合同。合同应明确工程名称、合同金额、施工期限、质量标准、支付方式等内容。第三章土地整治工程实施管理3.1工程施工组织土地整治工程施工组织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施工组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1施工队伍组建施工队伍是工程实施的关键力量。应按照工程需求,合理配置施工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3.1.2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制定严格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2)做好施工场地平整、排水、绿化等前期工作。(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4)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1.3施工材料管理施工材料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1)严格材料进货渠道,保证材料质量。(2)合理存储材料,避免材料浪费。(3)加强对材料使用过程中的监管,保证材料合理使用。3.2工程进度管理工程进度管理是保证工程按期完成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3.2.1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制定详细的工程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施工任务和时间节点。3.2.2监控工程进度对工程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觉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影响进度的问题。3.2.3调整工程进度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工程进度计划,保证工程按期完成。3.3工程质量管理工程质量是土地整治工程的核心要求。工程质量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3.3.1设计质量控制保证设计合理、科学,满足工程实际需求。3.3.2施工质量控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3.3.3监理质量控制对工程监理进行严格管理,保证监理工作到位。3.4工程成本管理工程成本管理是保证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3.4.1成本预算编制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编制详细的成本预算。3.4.2成本控制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合理使用资源,降低成本。3.4.3成本核算与分析对工程成本进行核算与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工程提供参考。第四章工程监理与监测4.1监理制度与职责农村土地整治工程监理制度是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与进度的重要手段。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农村土地整治工程监理应当遵循以下制度:(1)合同管理制度:监理单位与业主单位签订监理合同,明确监理范围、内容、标准、期限等事项。(2)资质管理制度:监理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监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3)现场管理制度:监理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工程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进行。(4)质量监督制度:监理单位应当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保证工程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监理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2)审查施工方案、施工图纸等工程技术文件,保证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和施工的可行性。(3)检查施工现场的工程质量,发觉问题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4)对工程进度进行监控,保证工程按期完成。4.2监理过程与方法农村土地整治工程监理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前期准备阶段:监理单位与业主单位签订监理合同,了解工程基本情况,制定监理计划。(2)施工阶段: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审查施工方案、施工图纸等工程技术文件,检查工程质量。(3)验收阶段: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预验收,提出验收意见,协助业主单位组织正式验收。监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现场巡查:监理人员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了解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情况。(2)资料审查:监理人员对施工方案、施工图纸等工程技术文件进行审查,保证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和施工的可行性。(3)质量检测:监理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发觉问题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4)会议协调:监理人员组织召开监理会议,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4.3监测技术与方法农村土地整治工程监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地面沉降监测:采用水准仪、全站仪等设备,对施工现场周边地面进行定期观测,分析地面沉降情况。(2)土体位移监测:采用测斜仪、位移计等设备,对土体位移进行实时监测。(3)地下水位监测:采用水位计、水位观测井等设备,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4)环境监测:采用环境监测设备,对施工现场空气质量、噪音、水质等环境指标进行监测。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定期观测:根据监测计划,对监测对象进行定期观测。(2)实时监测:采用自动化监测设备,对监测对象进行实时监测。(3)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评估工程安全状况。(4)预警预报:根据监测数据,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警预报。第五章土地整治工程验收与评价5.1验收程序与标准土地整治工程验收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益的重要环节。验收程序应遵循以下步骤:(1)前期准备:项目实施单位应根据工程进度,提前做好验收准备工作,包括收集相关资料、编制验收报告等。(2)申请验收:项目实施单位向验收主管部门提交验收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项目实施报告、验收报告、工程质量评定报告、财务报告、相关合同及验收依据等。(3)现场检查:验收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工程现场进行检查,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评估。(4)资料审查:验收主管部门对项目实施单位提交的验收资料进行审查,保证资料齐全、真实、合法。(5)验收会议:验收主管部门组织召开验收会议,听取项目实施单位汇报,对工程进行综合评价。验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规模和质量:工程规模应达到设计要求,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2)工程进度:工程进度应符合合同约定,保证工程按时完成。(3)投资控制:工程投资控制在批准的概算范围内。(4)环境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环保法规,保证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5.2验收组织与管理验收组织与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独立性:验收组织应独立于项目实施单位,保证验收结果的客观、公正。(2)权威性:验收组织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权威性,保证验收结论的有效性。(3)科学性:验收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保证验收结果的准确性。(4)民主性:验收过程中,应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保证验收的公正性。验收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验收计划:验收主管部门应根据工程进度,制定验收计划,明确验收时间、地点、内容等。(2)验收人员:验收组织应选派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专家担任验收人员。(3)验收程序:验收组织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验收,保证验收过程规范、有序。(4)验收报告:验收结束后,验收组织应编制验收报告,对工程进行综合评价。5.3工程评价与反馈工程评价是对土地整治工程实施效果的全面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质量评价:评价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质量是否达到国家标准。(2)工程效益评价:评价工程对当地经济发展、社会就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贡献。(3)工程管理评价:评价项目管理是否规范、高效,是否存在问题。(4)工程影响评价:评价工程对周边环境、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影响。工程评价应注重以下原则:(1)客观性:评价应基于事实,客观反映工程实施效果。(2)全面性:评价应涵盖工程各方面,全面分析工程成效。(3)动态性:评价应关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变化,及时调整评价内容。(4)实用性:评价结果应具有实用性,为工程改进和决策提供参考。工程反馈是指将评价结果反馈给项目实施单位,以促进工程改进和提升。反馈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及时告知项目实施单位,使其了解工程实施效果。(2)存在问题:指出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3)改进措施:指导项目实施单位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高工程质量。(4)跟踪评价: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价,保证工程不断提升。第六章土地整治工程环境保护6.1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6.1.1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概述土地整治工程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循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我国环境保护政策主要包括: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环境保护法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6.1.2土地整治相关法规在土地整治工程中,应严格遵守以下相关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6)土地整治工程环境保护技术规范等。6.1.3地方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土地整治工程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保证土地整治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符合地方环境保护要求。6.2工程环境保护措施6.2.1设计阶段环境保护措施(1)合理规划项目布局,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2)优化施工方案,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3)充分考虑土壤、水资源、植被等生态环境保护因素,保证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破坏。6.2.2施工阶段环境保护措施(1)严格执行环保法规,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污染;(2)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扬尘等污染;(3)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浪费;(4)加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培训,提高环保管理水平。6.2.3竣工验收阶段环境保护措施(1)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验收,保证符合相关法规要求;(2)对工程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环境保护效果;(3)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保证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6.3环境监测与治理6.3.1环境监测土地整治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对以下方面的环境监测:(1)空气质量监测:主要包括PM2.5、PM10、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浓度;(2)水质监测: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水质指标;(3)土壤质量监测:主要包括土壤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指标;(4)生态环境监测:主要包括植被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等指标。6.3.2环境治理针对监测结果,采取以下环境治理措施:(1)对空气污染进行治理:加强施工现场绿化,采取降尘、降噪等措施;(2)对水污染进行治理:加强污水处理,保证排放达标;(3)对土壤污染进行治理:采取土壤修复技术,降低土壤污染程度;(4)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加强植被恢复,提高生物多样性。第七章土地整治工程安全生产7.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7.1.1法律法规概述在土地整治工程中,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保障施工安全、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依据。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等。7.1.2法律法规内容(1)宪法规定:国家保障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加强安全生产,预防,减少灾害,保障人民生活安全。(2)法律:包括《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建筑法》等,明确规定了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等内容。(3)行政法规: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具体规定了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管理等内容。(4)部门规章:如《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对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5)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对安全生产管理进行具体规定。7.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7.2.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保证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7.2.2安全生产投入制度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安全生产投入,保证安全生产条件的满足。7.2.3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企业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7.2.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企业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保证施工安全。7.2.5安全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对发生的安全进行及时报告、调查和处理,总结教训,防止再次发生。7.3安全预防与处理7.3.1安全预防(1)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保证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2)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建设,提高施工安全。(3)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4)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觉和整改安全隐患。(5)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7.3.2安全处理(1)及时报告安全,启动应急预案。(2)保护现场,防止扩大。(3)组织调查,查明原因。(4)对责任人进行追责,提出整改措施。(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进行处理和赔偿。第八章土地整治工程资金管理8.1资金筹措与管理8.1.1资金筹措土地整治工程资金的筹措应遵循合法、合规、高效的原则。具体措施如下:(1)明确资金来源:根据土地整治工程的实际需求,合理预测项目投资总额,明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政策性银行贷款、企业自筹等资金来源。(2)制定筹措计划:根据项目进度和资金需求,制定详细的资金筹措计划,保证项目资金的及时到位。(3)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金融市场,摸索多元化融资方式,如发行债券、设立基金等,提高资金筹措效率。8.1.2资金管理土地整治工程资金的管理应遵循严格、规范、透明的原则。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使用、审批、拨付等环节的职责和程序。(2)实行专账管理:设立土地整治工程资金专账,对资金进行封闭管理,保证资金安全。(3)加强资金监管:对资金使用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资金合规、合理使用,防止资金流失。8.2资金使用与监督8.2.1资金使用土地整治工程资金的使用应遵循节约、合理、有效的原则。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根据项目进度和预算,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明确资金用途、拨付时间和拨付金额。(2)实行合同管理:与项目相关单位签订合同,明确合同金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事项。(3)加强现场管理:对项目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的合规性。8.2.2资金监督土地整治工程资金的监督应遵循公正、严格、及时的原则。具体措施如下:(1)设立监督机构:设立专门的土地整治工程资金监督机构,对资金使用进行全程监督。(2)实施定期检查:定期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保证资金使用的合规性。(3)接受社会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8.3资金结算与审计8.3.1资金结算土地整治工程资金的结算应遵循准确、及时、规范的原则。具体措施如下:(1)明确结算程序:制定资金结算程序,明确结算流程、结算周期和结算金额。(2)实行分段结算:根据项目进度,实行分段结算,保证资金结算的准确性。(3)加强结算审核:对资金结算进行严格审核,保证结算数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8.3.2审计土地整治工程资金的审计应遵循独立、公正、客观的原则。具体措施如下:(1)开展审计工作:对土地整治工程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保证资金使用的合规性。(2)提交审计报告:审计结束后,提交审计报告,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客观评价。(3)落实审计整改:针对审计中发觉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保证项目资金的合规使用。第九章土地整治工程档案管理9.1档案管理法律法规9.1.1法律法规概述农村土地整治工程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这些法律法规为土地整治工程档案管理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和规范。9.1.2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档案法规定,档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公民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2)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应当依法进行,其档案管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3)相关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对土地整治工程档案管理的具体要求、程序、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9.2档案收集与整理9.2.1档案收集档案收集是指在农村土地整治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图表、声像等档案材料的收集。收集范围包括:(1)土地整治工程的前期调研、规划、设计等文件资料;(2)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文件资料;(3)土地整治工程验收、评估等文件资料;(4)与土地整治工程相关的政策、法规、标准等文件资料。9.2.2档案整理档案整理是指对收集到的档案材料进行分类、排列、编号、编目等处理,使其系统化、规范化的过程。整理要求如下:(1)按照档案材料的形成时间、内容、性质等进行分类;(2)按照档案材料的形成顺序进行排列;(3)对档案材料进行编号,便于检索;(4)编制档案目录,详细记录档案材料的名称、形成时间、编号等信息。9.3档案保管与利用9.3.1档案保管档案保管是指对已整理好的档案材料进行妥善保存,保证档案的安全、完整和保密。保管要求如下:(1)设立专门的档案室,配备必要的档案保管设备;(2)档案室应当具备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尘等基本条件;(3)对档案材料进行定期检查,发觉问题及时处理;(4)对档案材料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务合作协议(15篇)
- 青春励志演讲稿2024(33篇)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博文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 2025年公共卫生间设施改善施工合同样本
- 2025年双方解除购销合同协议的分析
- 2025年采购合作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储藏室租赁合同样本
- 2025年个人资金周转借款协议书
- 2025年节能、高效干燥设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稿
- 2025年信息技术租赁回购协议书
- GB/T 45177-2024人工光型植物工厂光环境技术规范
- 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4-2025年天津河西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个人学习领导讲话心得体会和工作措施例文(6篇)
- 2025大连机场招聘109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0-2025年中国中小企业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物流中心原材料入库流程
- 长沙市2025届中考生物押题试卷含解析
- 预制板粘贴碳纤维加固计算表格
- 新HSK一至六级词汇表
- 企业公司行政人事管理组织架构图带照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