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工程与轨道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1页
铁道工程与轨道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2页
铁道工程与轨道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3页
铁道工程与轨道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4页
铁道工程与轨道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道工程与轨道技术作业指导书TOC\o"1-2"\h\u4688第一章铁道工程概述 3240701.1铁道工程基本概念 315881.2铁道工程分类与特点 3218681.2.1铁道工程分类 349691.2.2铁道工程特点 33509第二章铁道线路工程 472852.1线路设计原则 4266182.1.1设计目标 430902.1.2设计依据 45132.1.3设计原则 4222672.2线路施工技术 5234032.2.1施工准备 533152.2.2施工方法 584522.2.3施工质量控制 5315562.3线路维护与管理 5142972.3.1维护原则 5133272.3.2维护内容 6117152.3.3维护管理 610516第三章铁道桥梁工程 690943.1桥梁设计要求 6158513.1.1设计原则 694053.1.2设计内容 653073.2桥梁施工方法 6174303.2.1施工准备 7127863.2.2施工方法 7181153.2.3施工质量控制 7139743.3桥梁检测与评定 7163803.3.1检测内容 7118003.3.2检测方法 7179293.3.3评定标准 75080第四章铁道隧道工程 8297474.1隧道设计要点 855664.2隧道施工技术 8188144.3隧道养护与维修 91162第五章铁道轨道工程 9128465.1轨道结构设计 9101975.2轨道施工方法 9149375.3轨道维护与检测 106865第六章铁道电气化工程 1066736.1电气化设计原则 10164556.1.1设计依据 1040846.1.2设计原则 1039526.1.3设计内容 11258896.2电气化施工技术 11185786.2.1施工准备 1135506.2.2施工方法 11224136.2.3施工质量控制 11134336.3电气化设备维护 1170946.3.1维护原则 11102846.3.2维护内容 12183606.3.3维护方法 1214336第七章铁道信号与通信工程 12249147.1信号系统设计 125277.1.1设计原则 12266657.1.2设计内容 12167917.1.3设计流程 1392267.2通信系统设计 13150207.2.1设计原则 13241377.2.2设计内容 1362957.2.3设计流程 13100277.3信号与通信设备维护 14317837.3.1维护原则 1439577.3.2维护内容 1485707.3.3维护流程 1416274第八章铁道工程安全与环保 142578.1工程安全管理 14248308.1.1安全管理原则 14117368.1.2安全管理体系 15132588.1.3安全管理措施 159338.2环保措施与要求 15147088.2.1环保措施 1521988.2.2环保要求 15264848.3应急预案与处理 16195178.3.1应急预案 16100208.3.2处理 164698第九章铁道工程监理与质量控制 16219969.1监理制度与要求 16206829.1.1监理制度概述 16204479.1.2监理要求 165779.2质量控制方法 1782339.2.1质量控制原则 1770289.2.2质量控制方法 1735819.3质量处理 1778939.3.1质量分类 17127739.3.2质量处理原则 17274229.3.3质量处理程序 1724226第十章铁道工程技术创新与发展 1882510.1技术创新方向 181689410.1.1高速铁路技术 181695810.1.2城市轨道交通技术 18134410.1.3铁路工程技术 181757510.2技术发展趋势 181282910.2.1智能化 182250810.2.2绿色环保 18214110.2.3高速与舒适性 18310110.3技术推广与应用 18450110.3.1技术推广 19799310.3.2技术应用 19第一章铁道工程概述1.1铁道工程基本概念铁道工程,广义上是指铁路建设中的全部工程内容,包括铁路线路、桥梁、隧道、车站、信号及通信等设施的建设与维护。铁道工程旨在满足铁路运输的需求,保障铁路安全、高效、舒适地运行。狭义上,铁道工程主要指铁路线路工程,包括轨道、路基、隧道、桥梁等部分。1.2铁道工程分类与特点1.2.1铁道工程分类铁道工程根据其功能、性质和建设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类:(1)线路工程:包括轨道、路基、隧道、桥梁等设施的建设与维护。(2)车站工程:包括车站建筑、车站广场、车站设备等设施的建设与维护。(3)信号工程:包括信号设备、通信设备、供电设备等设施的建设与维护。(4)电气化工程:包括牵引供电设备、接触网、变电所等设施的建设与维护。(5)环境保护工程:包括铁路沿线环境保护、噪声治理、绿化等设施的建设与维护。1.2.2铁道工程特点(1)线性特征:铁道工程具有明显的线性特征,线路、桥梁、隧道等设施沿铁路线分布。(2)技术复杂性:铁道工程涉及多种专业领域,如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等,技术要求较高。(3)投资规模大:铁道工程建设投资巨大,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4)建设周期长:铁道工程建设周期较长,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5)安全风险高:铁道工程在建设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如隧道坍塌、桥梁断裂等。(6)环保要求严格:铁道工程建设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需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7)协同性强:铁道工程建设涉及多个部门、专业和环节,协同性要求较高。第二章铁道线路工程2.1线路设计原则2.1.1设计目标铁道线路工程设计应遵循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可靠性和环保性原则,以满足铁路运输的高效、准时、快捷、舒适、安全等需求。2.1.2设计依据线路设计应依据国家及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象气候、环境保护等因素进行。2.1.3设计原则(1)线路平面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最小半径原则:在满足运输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小的曲线半径,以减小线路长度和工程投资;2)直线与曲线相结合原则:合理设置直线段和曲线段,使线路在平面上呈现流畅的曲线形态;3)线路方向稳定性原则:在保证线路安全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线路方向变化,以提高列车行驶的稳定性。(2)线路纵断面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最小坡度原则:在满足运输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小的线路坡度,以降低工程投资和列车能耗;2)坡度渐变原则:在坡度变化较大的区段,采用渐变坡度,以减小列车行驶的颠簸;3)高程控制原则:在满足线路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线路高程,降低工程投资。2.2线路施工技术2.2.1施工准备施工前,应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明确施工任务、工程量、施工方法、质量标准等。同时做好施工材料和设备的准备工作。2.2.2施工方法(1)线路基础施工:采用挖掘机、推土机等设备进行土石方施工,保证线路基础坚实、稳定;(2)轨道铺设:采用轨道车、龙门吊等设备进行轨道铺设,保证轨道几何尺寸和轨距的准确性;(3)桥梁、隧道施工: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桥梁、隧道施工,保证结构安全、稳定;(4)信号、电力设备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信号、电力设备的安装,保证设备运行正常。2.2.3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的质量控制,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具体措施如下:(1)严格材料检验:对施工材料进行全面检验,保证材料质量合格;(2)施工过程监控: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发觉问题及时处理;(3)质量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质量验收,保证工程质量符合标准。2.3线路维护与管理2.3.1维护原则线路维护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保证线路设施的安全、稳定、可靠。2.3.2维护内容(1)线路设施检查:定期对线路设施进行检查,发觉隐患及时处理;(2)线路维修:对线路病害进行维修,保证线路几何尺寸符合标准;(3)轨道更换:根据轨道磨损情况,及时更换轨道;(4)桥梁、隧道维护:对桥梁、隧道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结构安全;(5)信号、电力设备维护:对信号、电力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运行正常。2.3.3维护管理(1)建立健全维护管理制度:明确维护责任、程序、方法和要求;(2)提高维护人员素质:加强维护人员培训,提高维护技术水平;(3)强化维护过程监控:对维护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维护质量;(4)完善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第三章铁道桥梁工程3.1桥梁设计要求3.1.1设计原则桥梁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性:保证桥梁结构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防止结构破坏和失效。(2)可靠性:桥梁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刚度,满足使用要求。(3)耐久性:桥梁结构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保证长期稳定运行。(4)经济性: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力求降低桥梁建设成本。(5)环保性:桥梁设计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影响。3.1.2设计内容桥梁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总体设计:确定桥梁的位置、跨越范围、结构形式、材料类型等。(2)结构设计:根据总体设计要求,进行桥梁结构设计,包括梁、柱、墩、台等。(3)桥梁附属设施设计:包括桥梁支座、伸缩缝、排水系统、防护栏杆等。(4)桥梁施工图设计:绘制桥梁施工图,包括结构布置图、构件详图等。3.2桥梁施工方法3.2.1施工准备(1)编制桥梁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任务、施工方法、施工顺序等。(2)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保证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要求。(3)准备施工材料、设备、人员等资源。3.2.2施工方法(1)基础施工:采用明挖、暗挖、桩基、沉井等方法进行桥梁基础施工。(2)主体结构施工:根据桥梁结构类型,采用现场浇筑、预制拼装、悬臂浇筑等方法进行主体结构施工。(3)附属结构施工:包括桥梁支座、伸缩缝、排水系统、防护栏杆等施工。(4)桥梁装饰施工:对桥梁表面进行装饰处理,提高桥梁美观度。3.2.3施工质量控制(1)加强施工过程管理,保证施工质量。(2)对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3)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3.3桥梁检测与评定3.3.1检测内容桥梁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结构几何尺寸检测:检查桥梁结构各部位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结构质量检测:检查桥梁结构的质量,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等。(3)结构安全检测:检查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包括承载能力、稳定性等。(4)桥梁附属设施检测:检查桥梁附属设施的功能和功能。3.3.2检测方法(1)现场检测:通过实地检查、测量、试验等方法进行。(2)无损检测:采用超声波、射线、电磁等无损检测技术进行。(3)监测系统:建立桥梁监测系统,对桥梁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3.3.3评定标准桥梁评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结构安全性评定:根据检测结果,评估桥梁结构的安全性。(2)结构使用性评定:评估桥梁结构的使用功能。(3)桥梁评定等级:根据评定结果,将桥梁分为合格、不合格、限制使用等等级。第四章铁道隧道工程4.1隧道设计要点隧道设计是铁道隧道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其设计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隧道平面设计:根据地形、地质条件以及线路要求,确定隧道平面位置和线路方向,保证隧道与线路的协调性。(2)隧道横断面设计:根据隧道使用功能、地质条件、隧道埋深等因素,合理选择隧道横断面形状和尺寸,保证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3)隧道纵断面设计:考虑地形、地质条件、线路要求等因素,合理设计隧道纵断面,保证隧道与线路的顺畅连接。(4)隧道结构设计:根据隧道使用功能、地质条件、施工方法等因素,选用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保证隧道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5)隧道防水设计:针对隧道所在地区的气候、水文地质条件,采用有效的防水措施,保证隧道内部干燥、无渗漏现象。4.2隧道施工技术隧道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地质条件、水源、交通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2)施工方法:根据隧道工程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如钻爆法、盾构法、明挖法等,保证施工安全和进度。(3)隧道开挖:按照设计要求,采用合理的开挖方法,控制开挖尺寸和进度,保证隧道结构的安全和稳定。(4)初期支护: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及时进行初期支护,防止围岩松动和塌落,保证施工安全。(5)二次衬砌:在初期支护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衬砌施工,提高隧道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6)隧道防水施工:采用合理的防水材料和方法,保证隧道防水层的质量,防止隧道内部渗漏。4.3隧道养护与维修隧道养护与维修是保证隧道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日常养护:定期对隧道进行巡查,发觉问题及时处理,保证隧道设施的正常运行。(2)结构检测:定期对隧道结构进行检测,评估隧道结构的健康状况,为维修决策提供依据。(3)维修施工:针对隧道结构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维修方案,采用合适的维修方法,保证隧道结构的修复效果。(4)防水处理:针对隧道渗漏问题,采用有效的防水措施,保证隧道内部干燥、无渗漏现象。(5)应急处理:建立健全隧道应急管理体系,针对突发事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隧道运行安全。第五章铁道轨道工程5.1轨道结构设计轨道结构设计是铁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轨道结构设计主要包括轨道几何设计、轨道部件设计和轨道基础设计。轨道几何设计主要包括直线轨道、曲线轨道、坡度轨道和道岔等的设计。设计时需考虑线路的平直度、弯曲度、超高和爬升等参数,保证列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轨道部件设计主要包括钢轨、轨枕、扣件、道床等的设计。设计时需根据线路的承载能力、列车速度、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以满足铁路运营的需求。轨道基础设计主要包括路基、桥梁、隧道等的设计。设计时需考虑地基承载力、沉降、稳定性等因素,保证轨道基础的可靠性和耐久性。5.2轨道施工方法轨道施工方法包括轨道铺设、轨道焊接和轨道调整等环节。轨道铺设是指将预制的轨道部件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轨道。铺设方法有机械铺设和人工铺设两种。机械铺设具有效率高、质量好的优点,适用于大规模铁路建设;人工铺设适用于小型铁路或特殊地段。轨道焊接是将轨道部件焊接成整体的过程。焊接方法有热焊接和冷焊接两种。热焊接具有较高的焊接强度和稳定性,适用于高速铁路;冷焊接适用于普通铁路。轨道调整是指在轨道铺设和焊接完成后,对轨道进行几何调整,使其满足设计要求。调整方法有机械调整和手工调整两种。机械调整具有精度高、效率快的优点,适用于大规模铁路建设;手工调整适用于小型铁路或特殊地段。5.3轨道维护与检测轨道维护是保证铁路安全运营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轨道检查、轨道养护和轨道病害处理。轨道检查是指对轨道几何状态、轨道部件和轨道基础进行检查,发觉并及时处理安全隐患。检查方法有定期检查、特殊检查和日常巡检等。轨道养护是指对轨道进行清洁、润滑、调整和更换等养护工作,保持轨道的良好状态。养护方法有机械养护和人工养护两种。机械养护具有效率高、质量好的优点,适用于大规模铁路;人工养护适用于小型铁路或特殊地段。轨道病害处理是指对轨道出现的病害进行诊断、分析和处理,防止病害扩大。处理方法包括修复、加固和更换等。在处理轨道病害时,应遵循及时、准确、有效的原则,保证铁路运营安全。第六章铁道电气化工程6.1电气化设计原则6.1.1设计依据电气化设计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规范,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保证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6.1.2设计原则(1)安全可靠:电气化设计应保证系统运行安全,降低故障率,提高设备寿命。(2)技术先进: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提高系统功能,降低维护成本。(3)经济合理: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4)环保节能:电气化设计应注重环保,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6.1.3设计内容电气化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电气化系统设计:包括牵引供电系统、接触网系统、电力系统、通信系统、监控系统等。(2)电气化设备选型: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保证设备功能与系统匹配。(3)电气化施工图设计:绘制电气化系统施工图,包括设备布置图、电气接线图、系统图等。6.2电气化施工技术6.2.1施工准备(1)熟悉设计文件,了解工程内容、工程量、施工方法等。(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进度、施工工艺、施工资源等。(3)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保证施工人员了解工程要求。6.2.2施工方法(1)接触网施工:采用分段施工、逐级提升的方法,保证接触网架设质量。(2)牵引供电系统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和验收。(3)电力系统施工:包括电缆敷设、设备安装、调试等环节。(4)通信系统施工:包括通信设备安装、光纤敷设、调试等环节。6.2.3施工质量控制(1)加强施工过程监控,保证施工质量。(2)做好施工记录,及时反馈施工问题。(3)对施工关键工序进行质量控制,保证关键部位质量。6.3电气化设备维护6.3.1维护原则(1)定期检查:对电气化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觉并处理故障。(2)预防为主:采取预防措施,降低设备故障率。(3)快速响应:对设备故障进行快速响应,及时修复。6.3.2维护内容(1)接触网维护:包括接触线、承力索、绝缘子、支柱等部件的检查、清洁、更换等。(2)牵引供电系统维护:包括变压器、配电柜、电缆等设备的检查、维修、更换等。(3)电力系统维护:包括电缆、配电箱、开关等设备的检查、维修、更换等。(4)通信系统维护:包括通信设备、光纤、电缆等设备的检查、维修、更换等。6.3.3维护方法(1)定期检查:通过定期检查,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发觉潜在问题。(2)故障排除:针对设备故障,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排除。(3)状态维修:根据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4)保养更换: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更换易损件,延长设备寿命。第七章铁道信号与通信工程7.1信号系统设计7.1.1设计原则信号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2)满足铁路运输发展规划需求,适应不同运行速度和列车类型;(3)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信号技术,保证系统稳定、可靠;(4)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保证设计质量。7.1.2设计内容信号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信号设备选型及配置;(2)信号设备布局及联锁关系;(3)信号系统功能模块设计;(4)信号系统网络架构设计;(5)信号系统与外部系统接口设计;(6)信号系统供电、接地及防雷设计。7.1.3设计流程信号系统设计流程如下:(1)项目启动,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2)收集资料,分析现场条件;(3)初步设计,确定信号系统方案;(4)方案评审,优化设计;(5)详细设计,绘制信号系统图纸;(6)设计审查,保证设计质量。7.2通信系统设计7.2.1设计原则通信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铁路运输业务需求,保证通信质量;(2)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通信技术,提高系统稳定性;(3)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保证设计质量;(4)充分考虑系统扩展性和升级便利性。7.2.2设计内容通信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通信设备选型及配置;(2)通信设备布局及网络架构;(3)通信系统功能模块设计;(4)通信系统与外部系统接口设计;(5)通信系统供电、接地及防雷设计。7.2.3设计流程通信系统设计流程如下:(1)项目启动,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2)收集资料,分析现场条件;(3)初步设计,确定通信系统方案;(4)方案评审,优化设计;(5)详细设计,绘制通信系统图纸;(6)设计审查,保证设计质量。7.3信号与通信设备维护7.3.1维护原则信号与通信设备维护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运输效率;(2)预防为主,维修为辅;(3)定期检查,及时处理故障;(4)提高维护人员素质,强化责任意识。7.3.2维护内容信号与通信设备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设备日常巡检;(2)设备定期保养;(3)设备故障处理;(4)设备升级改造;(5)设备技术资料管理。7.3.3维护流程信号与通信设备维护流程如下:(1)制定维护计划,明确维护任务和要求;(2)开展日常巡检,发觉并处理设备故障;(3)定期进行设备保养,保证设备功能稳定;(4)针对设备故障,进行故障处理及修复;(5)根据设备使用情况,进行升级改造;(6)加强技术资料管理,提高维护效率。第八章铁道工程安全与环保8.1工程安全管理8.1.1安全管理原则铁道工程安全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以人为本,强化责任,保证安全;(3)科学管理,规范操作,提高安全水平。8.1.2安全管理体系铁道工程安全管理应建立健全以下体系:(1)组织体系:明确安全管理组织结构,设立安全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2)制度体系: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3)技术体系: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安全生产水平;(4)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5)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8.1.3安全管理措施(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规定;(2)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3)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4)建立健全安全奖惩制度,激发员工安全生产积极性。8.2环保措施与要求8.2.1环保措施铁道工程环保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合理规划施工方案,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2)采用环保型施工材料,减少污染排放;(3)加强施工现场绿化,提高空气质量;(4)严格控制噪声、振动等污染源,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5)加强废弃物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8.2.2环保要求(1)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环保标准;(2)建立健全环保管理制度,明确环保责任;(3)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环保意识;(4)对环保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正常运行。8.3应急预案与处理8.3.1应急预案铁道工程应制定以下应急预案:(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针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2)公共卫生应急预案:针对疫情、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3)安全生产应急预案:针对生产安全,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8.3.2处理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2)及时向上级报告,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3)查明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再次发生;(4)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第九章铁道工程监理与质量控制9.1监理制度与要求9.1.1监理制度概述铁道工程监理制度是指在铁道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对工程建设实施监督管理的一种制度。监理制度主要包括工程监理、安全生产监理、环保监理等内容。9.1.2监理要求(1)监理人员要求:监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并遵守职业道德。(2)监理计划要求:监理单位应根据铁道工程特点,制定合理的监理计划,明确监理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等。(3)监理过程要求:监理单位应按照监理计划,对铁道工程的建设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达到规定标准。(4)监理报告要求:监理单位应及时向建设单位提交监理报告,报告工程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等。9.2质量控制方法9.2.1质量控制原则(1)预防为主,过程控制:以预防质量为主,注重过程控制,及时发觉并解决问题。(2)全员参与,共同提高:鼓励全体员工参与质量控制,共同提高铁道工程质量水平。(3)科技支持,持续改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分析,不断改进质量控制方法。9.2.2质量控制方法(1)设计审查: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保证设计合理、可行。(2)施工方案审查: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保证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符合国家规定。(3)施工过程监控: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发觉问题及时整改。(4)质量检测:对工程实体进行质量检测,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规定标准。(5)竣工验收:对工程进行竣工验收,保证工程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功能。9.3质量处理9.3.1质量分类(1)重大质量: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严重影响工程使用寿命的。(2)较大质量:造成一定财产损失、影响工程使用寿命的。(3)一般质量:对工程使用寿命有一定影响,但未造成财产损失的。9.3.2质量处理原则(1)及时报告:发觉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