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20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09/2E/wKhkGWeuymeAIhpiAAGZrVpnIvY717.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20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09/2E/wKhkGWeuymeAIhpiAAGZrVpnIvY7172.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20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09/2E/wKhkGWeuymeAIhpiAAGZrVpnIvY7173.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20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09/2E/wKhkGWeuymeAIhpiAAGZrVpnIvY7174.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20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09/2E/wKhkGWeuymeAIhpiAAGZrVpnIvY71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课标要求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相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相识其历史意义。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初步确立:中国人民eq\o(□,\s\up4(1))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1)背景①人民解放斗争的成功发展。②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子士,起先eq\o(□,\s\up4(2))筹建新中国的工作。(2)时间、地点:eq\o(□,\s\up4(3))1949年eq\o(□,\s\up4(4))9月,北平。(3)主要内容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eq\o(□,\s\up4(5))共同纲领》,具有eq\o(□,\s\up4(6))临时宪法的性质。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②选举产生了中心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特殊提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短暂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1954年宪法取代“共同纲领”成为国家的根本大法。③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纳公元纪年。2.职能转变: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1)性质转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eq\o(□,\s\up4(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作为统一战线组织接着存在。(2)主要职能:eq\o(□,\s\up4(8))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3.新阶段: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eq\o(□,\s\up4(9))长期共存,eq\o(□,\s\up4(10))相互监督”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特殊提示中国的政党制度不同于西方的多党制。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而不是多党制。因为在中国,中共是执政党,民主党派与之亲密合作,属于参政党;在西方,各党派之间是执政党与反对党的关系,靠竞选轮番执政。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1.条件(1)《eq\o(□,\s\up4(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①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方法产生。(2)政治稳定、大规模经济建设绽开。2.标记:eq\o(□,\s\up4(2))1954年9月,第一届eq\o(□,\s\up4(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1)通过了《eq\o(□,\s\up4(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内容:规定了eq\o(□,\s\up4(5))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eq\o(□,\s\up4(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性质:新中国第一部eq\o(□,\s\up4(7))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③原则:体现了eq\o(□,\s\up4(8))人民民主和eq\o(□,\s\up4(9))社会主义原则。特殊提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等同于人民代表大会,前者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而后者则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2)建立新一届国家机构①eq\o(□,\s\up4(10))毛泽东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②朱德为副主席,eq\o(□,\s\up4(11))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3.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eq\o(□,\s\up4(12))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缘由: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目的:实现民族同等、eq\o(□,\s\up4(1))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旺盛。3.过程(1)1949年《eq\o(□,\s\up4(2))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2)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eq\o(□,\s\up4(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特殊提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的自治,并非哪一少数民族的自治,不仅仅要突出“少数民族”,还要突出“区域”。4.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5.自治原则:民主集中制6.概况:1947年,eq\o(□,\s\up4(4))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来,新中国共成立了五个自治区、一百多个自治州、自治县(旗)。特殊提示(1)我国第一个省级自治区是新中国成立前,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2)我国在同一年设立的自治区是:1958年,北部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3)成立最晚的一个自治区: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7.意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敬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主动性、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为实现各民族共同旺盛奠定了基础。特殊提示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使少数民族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真正实现了民族同等,这有助于消退各民族之间的隔阂,真正实现民族团结。主题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材料一材料二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其次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气,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歼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其次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问题探究:(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对新中国国家政治建设有什么重要作用?提示:作用: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性质,产生了中心人民政府委员会,干脆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国家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坚固的基础。(2)1954年宪法确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它体现了哪些原则?提示: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在1954年以后有何改变?提示:改变: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要点剖析】1.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详细来说:(1)共产党领导是根本。这是我国政党制度区分于西方多党制的根本特点。(2)各民主党派是与共产党共同致力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3)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而不是多党竞争、轮番执政、彼此倾轧的势不两立关系。这与以竞争为特征的西方多党制政治体制形成了显明的比照,也是区分于西方多党制的显著特征。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三大特点(1)代表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真正的人民性和广泛的代表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制度形式,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2)全权性: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全权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中国的国情动身,国家权力统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其他国家机关都是它的执行机关。(3)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实现管理国家事务的民主权利,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有利于有序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3.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的比较主题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同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接着加强。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旺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二2003年民族区域自治的状况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问题探究:(1)材料一文件是在何时什么会议上颁布的?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文件?依据这个文件确立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提示:会议: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性质: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实行这个原则的目的是什么?提示:原则:同等、团结、互助。目的:实现共同旺盛。(3)指出材料二中五个自治区随意三个的名称(写出全称)。材料二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行有什么意义?提示:名称: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任选三个)。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意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敬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主动性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为实现各民族共同旺盛奠定了基础。【要点剖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缘由、特点、作用原因①中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长期统一的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②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相宜于合作互助,而不相宜于分别的民族关系③近代以来,中国各民族在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的解放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和政治认同感续表特点①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自治区都是中心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机构,都必需听从中心集中统一的领导②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作用①有利于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民主权利②可以加速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③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互助④有利于抵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保障整个国家的独立和旺盛本课小结学问点一政治协商制度1.1953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对此解读精确的是()A.此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取代了政协制度B.阐释了干脆民主的选举原则C.《共同纲领》为当时中心人民政府的执政纲领D.它说明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答案C解析留意材料中时间“1953年”。新中国成立后新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始终到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故A项错误,C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代议制民主制度,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确立于1954年,故D项错误。2.1954年12月25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帮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气,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安排;亲密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看法和提出建议。这些规定()A.明确了人民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B.反映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D.标记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答案C解析“人民政协要帮助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看法和提出建议”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的职能,C项正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于1949年,解除B项;1954年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政协不再是国家权力机关,解除A项;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于1956年,解除D项。学问点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20世纪50年头中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说:“依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驾驭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的确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样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的意义之一是()A.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B.使人民进入了当家作主的新时代C.调动了民主子士的参政议政热忱D.巩固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50年头中期”“人民……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等关键信息,可以确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的形成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故选A项。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翻身当了主子,B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普选的基础上面对全国各阶层人民的,不是只针对民主子士的,C项错误;新中国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项错误。学问点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美丽牧场)。这说明新中国()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爱护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敬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D.贯彻各民族同等的原则答案D解析归绥、迪化等少数民族地区名称体现了封建时代统治者对这些地区的蔑视和折服心态,带有民族卑视的色调。而新中国成立之后名称的改变则体现了民族同等的原则。故选D项。A项为断章取义;B项材料中未体现;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5.下列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后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主集中制度答案D解析新中国三大民主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主集中制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5月幼儿园教师工作总结(3篇)
- 施工合同心得(3篇)
- 2024-2025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民族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2025年化工石油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专项授权合同文本
- 2025年住宅吊顶装修工程协议样本
- 2025年泰国旅游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劳动合同签订解除法律规定
- 2025年高压清洗车项目申请报告模式
- 2025年最低生活保障服务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范
- 合肥市庐阳区双岗街道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2024
- JBT 106-2024 阀门的标志和涂装(正式版)
- 煤矿技术员必须会的知识
- (高清版)JTGT 3650-01-2022 公路桥梁施工监控技术规程
- 2024年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四版)》课件 张康之 第8-13章 行政组织伦理-技术时代的行政伦理
- 进出洁净室培训
- 2024年高考语文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大全(新标准)
- 2024ABB IRB IRB6700Inv IRB6700I产品手册指南
- 认识职业:医生
- 外贸进出口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