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第26课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第26课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第26课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第26课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第26课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第26课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导学目标1.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感受其超群的艺术魅力。2.体会李白豁达的胸襟,理解本文看似消极却洋溢着的酷爱生命、酷爱生活的主动情感。课内自主学习一文化常识1.课文背景此序约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前后作于安陆。李白与堂弟们在春夜宴饮赋诗,并为之作此序文。作者以诗笔行文,洋溢着诗情画意。虽然是序文,却和李白的诗一样飘逸俊爽。宴,设宴款待。从弟,堂弟。“从弟”后省略“于”字。2.古文学问积累(考点)礼仪与风俗(1)垂髫:借指三岁到九岁的儿童。(2)而立之年:男子三十岁。不惑之年:男子四十岁。(3)“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召幸”特指皇帝对妃嫔的召见、宠幸。(4)冠族是指名门望族(不是肯定是当地最有钱、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二古诗文基础1.字音识记①羽觞(shānɡ)②琼筵(yán)2.通假字序天伦之乐事(“序”通“叙”,畅叙)3.词语说明(1)逆旅:旅舍(2)琼筵:奇妙的筵席。琼,美玉(3)文章:大自然中各种奇妙的形、色、声等4.一词多义假eq\b\lc\{\rc\(\a\vs4\al\co1(大块假我以文章动词,赐予、赐予,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动词,宽容,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动词,凭借,汉人未可假大兵权动词,赐予,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动词,假装,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连词,假如))5.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秉烛夜游(名词作状语,在晚上)(2)动词的活用①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动词作名词,诗歌)②飞羽觞而醉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飞)(3)形容词的活用①幽赏未已(形容词作名词,幽雅的景致)②独惭康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惭愧)③高谈转清(形容词作名词,清雅的话题)6.特别句式(1)状语后置句①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应为“以烟景召我”)②大块假我以文章(应为“以文章假我”)(2)省略句①开琼筵以坐花(应为“坐(于)花”)②飞羽觞而醉月(应为“醉(于)月”)7.默写(1)本文中喻人生是天地间的过客,光阴易逝的语句是:“;”。(2)文中与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意思相同的语句是“,?”(3)文中化用曹丕《与吴质书》诗意,表明须珍爱时间,酷爱生活的语句是“,”。(4)文中写自然景色非常奇妙,唤起夜宴相聚之意的语句是“,”。(5)文中表明夜宴地点和夜宴目的的语句是“,”。答案(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2)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3)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4)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5)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三古今对译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eq\f(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天地是万物暂宿的旅舍;光阴是百代不停的过客。)层解:文章以“夫”字领起,从抒发个人的感慨入手。这两句运用比方,说明光阴易逝、人生短暂。虽为感叹,但不悲观。eq\f(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①,而浮荡不定的人生像一场大梦,能有多少快乐?故而古人手持)eq\f(烛夜②游,良有以也。,烛火夜游,的确是有其缘由的。)层解:作者想效法古人“秉烛夜游”,这表达的是一种珍惜时间、挚爱生活的情感,同时也流露出仕途不顺的郁闷和世事难料的迷惘。eq\f(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③,况且那温柔的春天用淡烟轻笼的绚丽景色把我呼唤,大自然把)eq\f(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各种奇妙的形象、色调、声音向我呈现。我们聚会在桃李芳香)eq\f(园,序④天伦之乐事。,的名园,畅叙这兄弟之间的天伦之乐。)层解:这里用一个表示层递关系的连词“况”承接前文,进一步回答“夜宴”的缘由。同时,“春”字与前面的“夜”字结合,照应题目。eq\f(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诸位贤弟才智杰出,都是谢惠连一类的人物;而我吟诗作赋,)eq\f(独惭⑤康乐。幽赏未已,高谈,却惭愧难与谢灵运的才能相比。幽雅景致欣赏未尽,高谈)eq\f(转清⑥。,阔论又转向清言雅语。)层解:作者借“烟景”“序天伦之乐事”,用“幽赏”助长“高谈”,从而把快乐的激情推向高潮。eq\f(开琼筵以坐花,飞⑦羽觞而醉,华贵的筵宴摆好,大家在花丛里就坐,羽觞飞速传递,沉醉于皎洁)eq\f(月。,的月色之中。)层解:这是宴会的高潮。一个“飞”字,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兄弟们痛饮狂欢的场景。“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是骈句,铺陈夸张,用笔恣肆旷达。思想内容上,写到了文人雅士传杯喝酒、吟诗作乐,抒发了人生短暂的感慨。感情基调基本上以一“乐”字贯之,强调刚好行乐。eq\f(不有佳咏⑧,何伸雅怀?如诗不成,,没有奇妙的诗章,怎能抒发风雅的情怀?假如谁吟诗不成,)层解:以祝酒赋诗收束全文,呈现了其风雅的情怀与豁达的人生看法。课内文本探究一|文脉梳理eq\a\vs4\al\co1(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eq\b\lc\{\rc\}(\a\vs4\al\co1(一层:光阴易逝,不妨一游,豪情纵横,二层:阳春之召,大块之假,飘逸潇洒,三层:共叙天伦,望众作诗,酷爱生活))夜eq\b\lc\{\rc\}(\a\vs4\al\co1(烟景,幽赏,醉月))性情中人二|文本探究1.概括文中交代的进行夜宴的缘由有哪些?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①浮生如梦,为欢几何?人生不过一场梦而已,快乐时间又有多少呢?今夜正乐,当然应宴饮作诗,以恣快乐。②古人秉烛,我辈夜宴。这里宕开一笔,借古人之行为说自己之行为。古人夜游是有缘由的,那么自己夜宴也是有缘由的。作者不干脆说自己,而说古人,着实奇妙。③美景在前,不容辜负。“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春景美如画,春光暖人心,一切都是那么融和,春宵一刻值千金,岂能虚度?④共享天伦,机会难得。能和兄弟们一起共度良宵,实在不易,为人生一大乐事。再加上“群季俊秀”,那就更要一展才华,即使不能流传千古,也能聊以自慰了。恰当的时间,奇妙的情境,快乐的气氛,怎能不生感慨,发诗情?2.文中哪个字可以概括文章的感情基调?这个字是怎样贯穿全文的?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乐”字概括了文章的感情基调。“乐”字是这样贯穿全文的:①李白和堂弟们会面在流光溢彩的桃花园中,“阳春召我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此时此地,序天伦之乐,真是百倍的快乐,这当然是“乐事”之一!②堂弟们个个都像谢惠连一样聪敏、多才,能与他们在宴席上一同吟诵诗篇,这当然是“乐事”之二!③在宴席上大家不停地寻找新奇、奇妙的话题,尽情地高谈阔论,进而转变成了清言雅语,这是“乐事”之三!④他们兴奋地欣赏盛开的桃花,在月光下频传酒杯,这是“乐事”之四!⑤文章最终,写大家举杯痛饮,酒酣之后心情达到高潮,于是就产生了艺术创作的冲动。他们相约一同赋诗抒怀,并确定依照石崇金谷园的旧例,作诗不成者,罚酒三杯,这是“乐事”之五!3.有人曾评价“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句,“看似平奇,实则奇奇”,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谈谈你的理解。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同意,这句话只用了几个字就体现了春景的特色。“春”字前着一“阳”字,就把春天形象化了,让人仿佛感到春天的暖和,看到春天的多姿多彩,春天地气上升,形成了袅袅的轻烟充满于空气中,给自然景物披上了一层轻纱,给人以文采焕然、赏心悦目的感受。另外,这两个句子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那“阳春”是多情的,她用漂亮的“烟景”来呼唤“我”;那“大块”也是有情的,她把绚烂的“文章”献给“我”。平淡的语言将作者满心的喜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4.[技法探微]分析本文中运用了哪些典故,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①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庄子》有“其生若浮,其死若休”的话,故后人常说“浮生”;又《庄子·齐物论》有庄周梦蝶的故事。运用这两个典故表达的是:人生变化无常,就像做梦一样。②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古诗十九首》其十五:“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表达珍惜时间、酷爱生活的情感。③群季俊秀,皆为惠连。惠连,指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闻名诗人谢灵运的堂弟。他才思灵敏,十岁便能作文,工诗赋,深得谢灵运爱赏,世称小谢。谢灵运,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是南朝山水诗派的创始者。这几句是李白夸奖自己的堂弟才能杰出,个个都像谢惠连;而自己作诗却赶不上谢灵运。④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西晋石崇,官至卫尉卿。豪富甲天下,生活极端奢侈。曾在洛阳金谷涧中宴客赋诗,他写有《金谷诗序》说:“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乾,罚酒三斗。”李白所说的“金谷酒数”,即三斗。这表现了诗人与堂兄弟们赋诗咏怀,畅叙天伦的情趣,表现了诗人开朗乐观的性格。5.[创新表达]同样是写春日的宴游,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高亢明朗,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清幽低沉,你认为形成两种不同风格的缘由何在?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兰亭集序》和《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同是记叙春日宴饮之乐,同是欣赏客观的自然风光,同是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但由于时代环境及作家个人身份、年龄、性格的差异,两人的作品风格迥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写于51岁,会稽内史任上。这时东晋王朝偏安江左已经36年,在士族制度的统治下,社会冲突重重,当权者无心北伐,只图奢侈享乐。文人士大夫意志消磨殆尽,多崇尚老庄思想,清谈玄理之风极盛。李白的《桃花园序》大致是开元二十一年33岁时所作。当时他虽然求官未得,短暂隐居于安陆,但身处开元盛世,对国家的兴盛、个人的发展都抱有乐观的期望。在感情格调上是与王羲之有所不同的。王羲之感慨的是当时过境迁之后,游赏之乐便成了陈迹,快乐和生命总是短暂的,必定“终期于尽”,所以发出了“岂不痛哉”“悲夫”的慨叹。而李白则有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他认为正因为人生短暂,才应珍视生命,疼惜光阴,“秉烛夜游”。他觉得美景是春天对自己的赏赐,他感到能和兄弟们一同咏歌、高谈、观花、赏月并举杯畅饮,乃是最大的乐趣!故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低沉清幽,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高亢明朗,两人风格情调迥异。教材迁移讲练特别句式的类型(四)(四)状语后置:状语——中心语文言文中的状语后置一般是指介词结构后置。文言文中的介词结构大都会置于谓语部分后面,其中尤以由“以”“于”构成的介词结构位于谓语之后的现象居多。有时候,后置的介词结构中的介词(主要是“以”“于”这两个介词)会省去,这种状况仍可视为介词结构后置。1.格式:动+以+宾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项羽本纪》)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态来装饰”②还矢先王,而告以胜利(《伶官传序》)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把胜利(的消息)禀告(给先王)”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译文:“请出那三枝箭,用锦囊装起来”2.格式:动+于+宾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文:“我恳求奉命去向孙将军求救”②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争论我的过错”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3.格式:动+乎(相当“于”)+宾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状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