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从制剂因素来提高药物的口服吸收?A增加药物溶出速度a制成盐类b制成无定型药物c加入表面活性剂d用亲水性包含材料制成包含物B增加药物的表面积C加入口服吸收促进剂从pH—分配理论的观点,简述药物的理化性质对药物跨膜转运的影响,以及我们如何利用这个规律去提高药物的胃肠道吸收。对弱酸或弱碱性药物而言,由于受到为肠道内pH值的影响,药物以分子型和接力型两种形式存在。构成消化道上皮细胞膜内类脂膜,它是药物吸收的屏障,通常脂溶性较大未解离型分子易通过,解离后离子型不易通过。为肠道内已溶解药物的吸收会受到未解离型药物的比例和未解离药物脂溶性大小的影响。通常弱酸性药物在胃液中几乎完全不解离,程度高,吸收差。他们的吸收只能通过提高胃液pH值来实现。正常小肠的pH值接近中性,通常pKa>3.0的酸以及pKa<7.8的碱很容易吸收。鼻粘膜给药的途径A鼻粘膜内血管丰富,鼻黏膜渗透性高,有利于全身吸收B可避开肝首过效应,消化道内代谢和药物在肠胃液中的降解。C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时可与静脉注射相当D鼻腔内给药方便易行影响软膏中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生理因素、剂型因素、透皮吸收促进剂、离子导入技术的应用影响要鼻腔吸收的药物理化性质与生理因素有那些?生理因素:A鼻黏膜极薄,黏膜内毛细血管丰富,药物洗手后直接进入体循环可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及药物在肠胃道的溶解。B—C鼻黏膜纤毛的同步运动与清除外来异物的功能理化性质:A药物的脂溶性和解离度B药物的相对分子量和粒子大小C吸收促进剂于多肽蛋白类药物的吸收如何通过制剂学方法来增加药物的淋巴转运?可以通过改造药物的大小A将药物修饰成仍具有原来生物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B利用现代制剂技术,制备脂质体、微孔微粒、纳米粒、复合乳剂等各种载药系统。简述影响药物代谢的生理因素年龄,性别,种族、个体差异,饮食如何利用药物代谢的规律来知道药物及其制剂设计?A前体药物类制剂的设计:如左旋多巴在体内经酶解脱羧后再生为多巴胺,而发挥治疗作用B药物代谢的饱和现象和制剂的设计C药酶抑制与制剂设计D药物代谢和剂型改革简述药物从肾脏排泄的机理,若病人苯巴比妥过量中毒,从肾脏排泄机理角度如何指导医师进行解救?A机理:肾小球滤过,肾小管主动分泌,肾小管重吸收B苯巴比妥中毒,从肾脏排泄机理角度可给予碳酸氢钠,或乳酸钠碱化尿液,减少肾小管中的重吸收,加速药物排泄,可用甘露醇等利尿剂增加尿量,促进药物排除等。10.提高脑内分布的方法对药物结构进行改造药物直接给药暂时破坏血脑屏障利用血脑屏障跨细胞途径通过鼻腔途径给药1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血浆中药物蛋白结合的程度会影响药物的V。结合型的药物不宜向细胞内扩散,药物分布主要取决于血液中游离型药物的浓度。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血药浓度高,进入组织能力低。12.首过效应与肝提取率通常,对于肝提取率高的药物,肝血流量是主要影响因素,首过效应显著;肝提取率低的药物,肝血流量影响不大,而受血浆蛋白结合的影响较大,首过效应不明显;对于肝提取率中等的药物,肝血流量和血浆蛋白结合率对其均有影响13.影响药物重吸收的因素A药物脂溶性大,利于重吸收,大多药物代谢后水溶性大,利于清除。B尿液pH:酸化尿液利于弱酸性药物的吸收而不利于弱碱性药物;碱化尿液不利弱酸。C尿量:尿量增加,药物浓度下降,减少重吸收;尿量减少则反之。14.肾小管主动分泌A近曲小管能主动分泌有机酸和碱,通过两种不同的机制进行分泌,属于同一分泌机制的物之间存在竞争性抑制。a阴离子分泌机制:为许多有机弱酸所共同的肾分泌排泄机制b阳离子分泌机制:为许多有机胺类化合物所拥有的肾分泌排泄机制。B分泌过程为主动转运,逆梯度,需载体能量,有饱和与竞争抑制现象。15.什么时候用尿药浓度法,什么时候用血药浓度法A在多数情况下,尿药浓度高于血药浓度,定量分析精密度好,测定方法较易建立,且取样方便,可免除受试者多次抽血的痛苦。在体内药物大部分以原形从尿中排出的条件下,可用尿药法。B血药浓度法较直观、准确,是药物动力学研究,计算药动学的主要方法。是非题(yesorno)1.若消除半衰期为2h,即表示在该药的消除过程中从任何时间的浓度开始计算,其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均为2h。2.一种药物同时给予两个病人,消除半衰期各为6h和9h,因为9h较长,故给药剂量应该增加。3.生物利用度采用交叉给药是为消除个体差异。4.具有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性的药物,其半衰期随剂量的增加而延长。5.药时曲线一定要用适当的模型拟合,并只为一级吸收时才可用Wangner-Nelson法求解吸收速度常数。6.速度法处理尿排泄数据误差大的原因是由于药物消除速度的波动性很大所致。7.亏量法测求,要求集尿时间不少于7T1/2。8.静脉输注药物其稳态血药浓度只受k0(输注速度)和表观分布容积的影响。9.静注两种一室模型药物,剂量相同,表观分布容积大的血药浓度大,表观分布容积小的血药浓度小。10.消除速度k大,表示该药在体内消除快,半衰期长。11.半衰期很短的药物采用多次静脉注射比采用静脉输注要好。12.达峰时只与吸收速度常数ka和消除速度常数k有关。13.有三种片剂,A、B、C受试者12人,进行生物利用度试验,4人服A片,4人服B片,4人服C片,然后比较其结果,求出相对生物利用度。14.消除速度常数k对一个药物来说,无论是正常人或病人均应保持恒定。15.因为药物的治疗作用往往取决于血液中药物的浓度,因此,血药浓度越高,治疗作用就越强。16.表观分布容积各药不同,但同一药物对正常人来说其数值相当稳定,是反映药物分布特点的重要参数。17.线性药物动力学生物半衰期与剂量有关,而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生物半衰期与剂量无关。·18.肾清除率是反映肾功能的一个重要参数,某药物清除率数值大,说明该药物清除快。19.按一级清除的药物,无论半衰期长短,到达稳态浓度的某一分数所需的T1/2数都一样。·20.饱和消除过程的药物的稳态浓度随剂量增加而增加。21.多剂量给药经过个半衰期体内药物达到稳态浓度的99%。22.双室模型都具有吸收相、分布相、消除相。23.用以描述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米氏方程有两种特例,即当Km>C时,则为零级消除,当Km<C时为一级消除。24.双室模型中处置速度常数β大于消除速度常数k10。25.多剂量给药达到最高稳态浓度时间一般来说大于给药间隔时间。26.奎尼丁分布容积为146L,说明奎尼丁在血液中的浓度大于组织中的浓度,组织摄取量小。27.多剂量函数式为。28.多剂量给药当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后,血药浓度始终维持在一个值不变。29.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特点之一是其生物半衰期与剂量无关。30.生物半衰期很短的药物(如T1/2)不宜制备缓释制剂,而半衰期中等的药物(如T1/2=3~4h)适宜制成缓释制剂。31.药物按一级过程消除,T1/2与剂量有关,与剂型无关。32.多剂量给药稳定时,在二次剂量间隔期间的AUC等于单剂量给药时间0→∞曲线下的总面积。33.同一药物同一剂型两种制剂其吸收速度没有明显的差别,就可认为是生物等效产品。34.双室模型中k10,α,β,A,B等均为混杂参数。35.β是代表双室模型体内药物的消除特征,所以,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学模型参。36.动力学中的模型参数与混杂参数其意义是完全相同的。37.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特点之一是稳态血药浓度与剂量无关。38.凡是药物的半衰期超过12h的,统称为缓释制剂。39.依据药物浓度-时间的转运规律,把组织上一些可以加以区分的不同部位加以组合规定为隔室。40.肾衰病人的消除速度常数与正常人是相同的,不需进行剂量调节。41.口服某药,设该药吸收很快,根据尿药排泄数据处理则可求出k,ke,ka。42.AIC法是用来判断模型类型的方法之一。43.假如某一种药物V=10L,说明该药物只分布在血浆中。44.因为大多数抗心律失常药是强效的,治疗指数窄,吸收和处置作用个体差异大,为保证安全、有效,宜作血药浓度监测。45.苯妥英钠是非线性动力学的代表性药物之一,是因为它的治疗指数窄的原因。46.在生物利用度的研究中,必须保证药物在尿中基本排尽,才能较精确地计算尿药总量,药物在体内经过七个半衰期后,体内剩余药量只有0.78%,可认为基本排尽,因此收集尿标本时间至少要七个半衰期。47.Cmax是与毒性浓度有关而与治疗效果无关的参数。48.求曲线下面积最常用的方法是梯形法,其次还有积分法。49.最小稳态血药浓度,在给药方案设计时其意义在于它应在最小有效浓度以上。50.生物利用度的定义仅指药物被利用的程度。51.矩量分析不受药物模型限制,适用于任何房室,是非房室分析法之一。52.静脉注射MRT表示消除药物总量50%所需的时间,故与T1/2是一致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选择题(附答案)(Choosequestions)1.作为一级吸收过程输入的给药途径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多次静脉滴注[B]静脉注射[C]肌内注射,口服,直肠,皮下注射……等凡属非血管给药途径输入者[D]以上几项都不是2.Wagner-Nelson法简称(W-N法)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方法,它主要是用来计算下列哪一个模型参数?[A]吸收速度常数ka[B]达峰浓度[C]达峰时间[D]表观分布容积[E]总清除率3.非线性药物动力学中两个最基本而重要的参数是哪一项?[A]T1/2和k[B]V和Cl[C]Tmax和Cmax[D]km和Vm[E]k12和k214.下列哪一项是混杂参数?[A]α,β,A,B[B]k10,k12,k21[C]ka,k,β,α[D]T1/2,Cl,V,A,B5.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A]是与的算术平均值[B]在一个剂量间隔内(时间内)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除以间隔时间所得的商[C]是与的几何平均值[D]是除以2所得的商[E]以上叙述都不对6.拟定给药方案的设计时,要调整剂量主要调节以下哪一项?[A]和[B]T1/2和k[C]V和Cl[D]X0和[E]以上都可以7.看图4-3-1回答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图4-3-1图4-3-1图4-3-2[A]单室静注图形[B]双室静注图形[C]单室尿药图形[D]单室口服图形[E]以上都不是8.请指出下列哪一个方程式是符合所给图形的(图4-3-2)?[A][B][C][D]以上都不对9.请指出下列哪一个公式是单室模型静注尿药速度法?[A][B][C][D][E]A和C都对10.在新生儿时间,许多药物的半衰期延长,这是因为:[A]较高的蛋白结合率[B]微粒体酶的诱发[C]药物吸收很完全[D]酶系统发育不全[E]阻止药物分布全身的屏障发育不全11.线性药物动力学的药物生物半衰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A]主要取决于开始浓度[B]与首次剂量有关[C]与给药途径有关[D]与开始浓度或剂量及给药途径无关12.生物等效性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两种产品在吸收的速度上没有差别[B]两种产品在吸收程度上没有差别[C]两种产品在吸收速度与程度没有差别[D]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相同剂量的药剂等效产品,它们吸收速度与程度没有显著差别13.消除速度常数的单位是:[A]时间[B]mg/时间[C]ml/时间[D]L[E]时间的倒数14.有A、B两种不同药物,给一位患者静脉注射,测得其剂量与半衰期数据如下:剂量(mg)药物A的T1/2(h)药物B的T1/2(h)401060158020[A]说明药物B是以零级过程消除[B]两种药物都以一级过程消除[C]药物B是以一级过程消除[D]都以零级过程消除计算题(Calculationquestions)1.某患者单次静脉注射某单室模型药物2g,测得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结果如下:时间(h)血药浓度(mg/ml)求k,Cl,T1/2,C0,V,AUC和14h的血药浓度。【解】对于单室模型药物静脉注射,logC对t作直线回归(注:以下各题直线回归均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处理),得:a=0.4954,b=-0.0610,|r(说明相关性很好)将a、b代入公式得回归方程:①②③④⑤⑥⑦即14h的血药浓度为。2.某患者单次静脉注射某药1000mg,定期测得尿药量如下:时间(h)1236122436486072每次尿药量(mg)设此药属一室模型,表观分布容积30L,用速度法求k,T1/2,ke,Clr,并求出80h的累积药量。【解】单室模型静脉注射尿药数据符合方程,对作图应为一直线。根据所给数据列表如下:t(h)123612111369t(h)243648607212121212121830425466根据上表数据,以对作直线回归得:A,B代入方程得回归方程:|r(相关性很好)则80h的累积药量:3.某单室模型药物口服X0=1000mg时数据如下:时间(h)C(µg/ml)图解法求:k,ka,Tmax,Cmax,V,AUC,Cl(已知F)【解】根据各时间的血药浓度列表如下:t(h)C实测(µg/ml)C外推(µg/ml)787467C残数(µg/ml)3717对于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血药浓度-时间符合方程当时间充分大时,,将血药浓度取对数后,尾段3点对时间进行线性回归,得直线的斜率为-0.0416截距为∴再根据第二行和第三行相对应的数据相减得到第四行残数浓度,取对数后对时间进行线性回归得到残数线,斜率为:∴从截距可知A=82µg/ml已知,X0=1000mg=1000000µg,则总清除率即:,,V=,Tmax,Cmax,,Cl4.按给药间隔τ,重复剂量X0作静注后,在一房室开放模型中,体内最大药量为的表达式为,式中k为一级消除速度常数。①估算,若τ=T1/2②估算,若τ=2T1/2③估算到达50%,75%和90%时所需时间(T1/2的倍数表示)【解】①τ=T1/2时,②τ=2T1/2时,③∵∴nk则n∴到达50%时所需的时间,n,即为1个半衰期。到达75%时所需时间,n,即为2个半衰期。到达90%时所需时间,n,即为个半衰期。5.一种新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水剂肌内注射100mg,病人体重70mg,35岁,黑种人,男性,测得数据如下:t(h)C(µg/ml)设该药属于单室模型①分别计算消除半衰期和吸收半衰期。②若静脉注射100mg后得AUC为,试问生物利用度百分数多少?③V为多少?按体重计算它的百分数多少?④此药物静注研究结果测得原药排出量85%,试问对一名肾功能全部丧失的病人其半衰期为多少?【解】对于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血药浓度-时间符合方程当时间充分大时,,①logC对t作散点图根据公式,确定对后7个点进行直线回归,得回归方程:logC=0.6003-0.2012t|r(相关性很好)则k=-2.303b=-2.303(-0.2012)=0.4634(h-1)计算残数浓度t’(h)Cr(µg/ml)根据公式|r(相关性很好)②肌内注射100mg该药=已知静注该药100mg时,=30则③④6.病人口服某单室模型药物A,测得该药物的血药浓度数据如下:t(h)123581020C(µg/ml)235①试按梯形法估算曲线下总面积②如果药物给予同一病人,间隔时间分别为4h,12h,24h,试估算其平均稳态血药浓度。③如果1mg药物给予同一病人,间隔时间为4h,试估算其平均稳态血药浓度。【解】对于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血药浓度-时间符合方程当时间充分大时,,①根据公式,确定对后4个点进行直线回归,得回归方程:logC=1.861-0.1474t|r(相关性很好)则k=-2.303b=-2.303(-0.1474)=0.3395(h-1)∵∴②∵当X0,∴当τ=4h时,当τ=12h时,当τ=24h时,③∵当X0时,∴当X0=1mg时,当τ=4h时,7.某一病人给予洋地黄毒甙维持剂量,经6个月。若T1/2=6d,试计算在维持治疗期间体内存在的洋地黄毒甙的平均药量。【解】∵洋地黄毒甙半衰期远比给药间隔时间一天要长,∴可用静滴公式来计算口服后体内药量的变化。已知k0,或设F=1则即在维持治疗期间体内存在的洋地黄毒甙平均药量为。8.某药的半衰期为4h,静注100mg后,测得血药初浓度为10,如每隔6h静脉注射100mg药物,直至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求和。【解】已知T1/2=4h,C0=10µg/ml,τ=6h则(µg/ml)(µg/ml)即最高坪浓度为,最低坪浓度为。9.研究华法林药物动力学,70kg,男性,一次静注200mg,测得数据如下:t(h)C(µg/ml)t(h)C(µg/ml)t(h)C(µg/ml)26901172414512837168348672192①应用这些数据,计算A、B、α、β,k12,k21,k10和Vc。②伪分布平衡后,中央室(血浆)外围室(组织)药量的比值多少?③AUC是多少?【解】①a)以logC对t作图,从图形可知该药在体内动态为二室模型。b)根据后11点构成的直线,以logC对t作回归,求得:a,b,|r(相关性很好)代入方程得回归方程:则(µg/ml)c)计算残数浓度Crt(h)136Cr(µg/ml)对前4点logCr-t作直线回归求得,a,b,|r(相关性好)代入方程得回归方程:则(µg/ml)d)计算即µg/ml,µg/ml,,,,,,。②当t充分大的时候,应趋于0则即伪分布平衡后,中央室与外围室的药物比值为。③10.利血平是一个口服降压药,它是双室模型的药物,已通过实验方法求出了它的一些药物动力学参数及混杂参数如下:,,,,L,M并且已知某厂产的利血平片的生物利用度为80%,求服用该利血平片后2h及20h后的血药浓度?【解】∵N+L+M=0∴N=-(L+M根据公式则上式中以t=2h代入,得(µg/ml)上式中以t=20h代入,得(µg/ml)即服用该厂利血平片,2h后血药浓度为µg/ml,20h后的血药浓度为µg/ml。11.已知某药口服后的生物利用度为80%,,,V=10L,今服用该药250mg,并设此药在体内的最低有效浓度为10µg/ml,问第二次服药的时间最好放在第一次服药后的几小时为妥?【解】此即求第一次服药后血药浓度降至10µg/ml时所需要的时间。由口服血药浓度-时间关系式:从已知条件中,由于ka>k,则故可忽略不计。则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得:两边取自然对数所以,最迟应于首剂服药后8h服第二剂,以保证最低血药浓度在10µg/ml。12.一患者每日服一次地高辛,其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从患者症状来考虑,最好维持血药浓度在,试调整维持剂量。【解】由稳态血药浓度公式。则∴mg,故维持血药浓度在时的维持剂量为每日。13.癫痫病人开始时给予苯巴比妥片300mg,在给药后病人症状未见控制,首次给药6h后接着又给予300mg,经2h病人症状开始有明显好转,可是当给予每天600mg维持量后,病人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试问病人以何种维持剂量比较合适。(T1/2=60h,τ=24h)【解】由,则,则给予600mg维持量,体内总积累药量将是显然该积累水平会引起中毒,此时维持剂量可从初始剂量600mg算出。由题意,第一次给药后300mg接着又给300mg,由于该药物的消除半衰期很长,可看作初始剂量为600mg。由首剂剂量公式,则维持剂量为mg该病人以每天的维持量为合适。14.胍乙啶半衰期约10d,治疗中等和严重程度的高血压,门诊病人治疗的给药方案一开始剂量为10mg/d,经一周治疗,如效果不满意,然后按每周增加10~20mg/d(即第2、3、4和第5周的剂量分别为20、30、50和70mg/d,k-1,其体内有效药量约650mg。【解】因胍乙啶的半衰期远比给药间隔一天要长,故可用静注和滴注公式来近似计算口服后体内药量的变化。第1周末体内总累积药量:mg第2周末体内总累积量应是第2周给的药量及第1周存留的药量变化的总和:mg同样,第3周末体内总累积药量为:mg第4周末体内总累积药量为:mg第5周末体内总累积药量为:mg可见在第5周末已达到有效药量,为了维持此药量,则由:,。体内每天消除6.93%的药物,则补充消除的药量,可保持体内有效药量,故维持量应为。15.某抗生素在体内为单室模型,其生物半衰期为9h,体内表观分布容积为,设长期治疗方案中希望病人的血药浓度高于25µg/ml,而不超过50µg/ml,问:①若每隔6h静注250mg是否合理?②若规定每次静注250mg,问给药间隔应限制在什么范围内?【解】①静注最低稳态血药浓度及最高稳态血药浓度计算如下:µg/mlµg/ml可见此方案比要求的>25µg/ml及<50µg/ml稍高,因此,须减少每次剂量或延长τ。②要求>25µg/ml,≤50µg/ml则解出τ解出τ∴<τ<则τ=7h较合理,所以给药间隔应为7h。16.某抗生素的生物半衰期为8h,其治疗浓度范围应在25µg/ml和50µg/ml之间,静脉注射剂量每次均维持恒定,试考虑适宜的给药间隔时间?【解】已知T1/2=8h,=25µg/ml,=50µg/ml,而,,两边取自然对数,则:,τ=8h,适宜的给药间隔为8h。17.苯甲异恶唑青霉素的半衰期为,每次给药,其中有效剂量的30%在尿中以未变形式排泄,其余生物转化,试问生物转化总速率常数为多大?若病人无尿时,如何调整剂量?若生物转化为原来的50%时,又应如何调整剂量?【解】①先求正常人k值,因T1/2,则,Fe,则,正常人生物转化速度常数为。②若病人无尿时,则ke病=0,此时只有生物转化,故再根据g因此,病人无尿时的剂量只能给。③当生物转化为原来的50%时,则,根据g当生物转化为原来的50%时剂量为。18.某药1g溶于稀乙醇给充血性心脏病人静注,得到如下尿排数据,求该药物的半衰期?原药排出总量是多少?假定剩余部分经转化,试计算k,ke和kb。如病人无尿,药物半衰期为多少?若病人的生物转化只有50%时,其剂量应如何调整?【解】 时间(d)0~11~22~33~5尿容积(ml)990119013502100原药浓度(µg/ml)(µg)(d)1112/tc以对中点时间tc回归得方程:求求原药排出总量由于=截距则,求ke:µg,求kb:kb+ke=k,若病人无尿时,由于ke很小,几乎忽略不计,故半衰期可认为不变。病人的生物转化只有50%时的剂量调整:d,再根据g。另外,从药物半衰期看,当生物转化只有50%时,从正常时2d延长至4d,增加一倍,故剂量也应减半。19.若已知某种抗生素的消除速度常数k-1,最低抑菌浓度1~16µg/ml,在一个体重为75kg的病人,表观分布容积V=/kg,医生希望维持2µg/ml以上的治疗浓度,每隔12h静注该抗生素一定剂量,试问维持量及负荷量多大?预计最高稳态血药浓度和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多少?【解】最低稳态血药浓度,则维持量。则负荷量。最高稳态血药浓度可由下几式求出:或即µg/ml平均稳态血药浓度µg/ml20.利多卡因治疗心律失常的病人,希望治疗一开始便达到2µg/ml的治疗浓度,需确定静滴速率及静注的负荷剂量,已知k-1,V=/kg,Css=2µg/ml,病人体重75kg。【解】静滴的速度(即维持量)为mg/h如同时静注及滴注,体内药量X=VC,则静注的首次剂量=255mg21.羧苄青霉素的有效治疗浓度为150mg/L,现用1L静脉注射液滴注,假定羧苄青霉素为单室模型药物,T1/2=1h,V=9L①如希望静滴该药维持该浓度10h,应在1L静脉注射液中溶解多少羧苄青霉素?②假定莫菲氏滴管的滴头校正为每ml10滴,则每min应滴多少滴?【解】①因(滴注速度是单位时间内滴注的药量,也可以认为是维持有效浓度10h所需的药量),而,则,因mg,即在1L静脉注射液中溶解的羧苄青霉素。②先求每ml含药量每min滴注的药量则莫菲氏滴头为每ml10滴,每ml含药量为,即10滴中含药量为。因此每滴含药量为。所以含滴数为滴,即每分钟应滴17滴。22.利多卡因的有效血药浓度是2.4~6µg/ml,如分别以150mg/h和300mg/h的速度进行静脉滴注,问是否合适,如果使患者的稳态血药浓度在6µg/ml,则最佳滴速是多少?已知k10-1,Vc=40L。【解】以150mg/h速度静滴时,稳态血药浓度为:以300mg/h速度滴注时其稳态血药浓度为:µg/ml由于利多卡因血药浓度≥7µg/ml时会产生毒性反应,故以300mg/h的速度滴注是不合适的。最佳滴速可由k0=Cssk10Vc求出。mg/h23.已知某药的有效血药浓度为,V=15L,T1/2=55h,用此药10mg给某患者静滴,2h滴完,问多长时间后发生作用?如用20mg,此药稀释于50ml输液中于内滴完,则多长时间后发生作用?【解】以静滴公式可推导出滴注后发挥作用的时间据题意:,mg/h,而则h,所以2h滴完10mg在后发生作用。当mg/h时,mg/L此时,故在滴完20mg在后发生作用。24.用安定治疗癫痫大发作,常先静注后静滴,今有一患者,先静注10mg,半小时后开始静滴,速度k0=10mg/h,经3h是否达治疗浓度。(已知V=60L,T1/2=55h)【解】据题意,先静注半小时内有一个血药浓度变化,半小时后,又开始静滴,此时体内药量的变化应为静注的药量与静滴的药量变化之和。即因mg/L,,h,t,以已知数据代入由于此浓度在治疗浓度范围内,故按此速度滴注(10mg/h)经3h能达治疗浓度。25.某病对A药的表观分布容积为20L,经估算T1/2=10h,该病人给予快速静注剂量250mg。①试算初浓度C0;②欲维持血药浓度为8µg/ml,其恒速滴注速率为多少?③试制订一种给药方案,快速静注后,欲维持血药浓度在8µg/ml。【解】①由②由则维持速度mg/h③若快速静注250mg,则应在血药浓度降至8µg/ml时给予滴注才行,故先求降至8µg/ml时需要的时间,由C=8µg/mlh在后用的速度滴注,可维持血药浓度在8µg/ml,。另外一种给药方案为同时静注及滴注,则首次静注剂量=160mg维持静滴速度为mg/h26.OxacillinT1/2,30%原形经肾排泄,①求kb;②肾功、肝功能各减退50%时的血浆半衰期?③若每日静注5g,肝功能减退50%时应用多少剂量?【解】①,,T1/2∴h-1②肾功能减退50%时T1/2为多少?由k病=ke病+kbkek,则ke病=ke病=h-1,k病=0.2079+0.97=1.178h-1T1/2病=h,此为肾功能减退50%时的半衰期,与正常半衰期差别不大,可以不调整剂量。肝功能减退50%时T1/2为:k病=ke病+kb病=kekbkkbh-1,T1/2病=h当肝功能减退50%时,半衰期延长,故要调整剂量。③调整剂量当肝功能减退50%时,T1/2,k病-1,由g/d,故肝功能减退50%时患者应每日给。27.患者体重60kg,服用某药,每次给药1g,测得T1/2=6h,有80%的药物以原形从肾排出,经过一段时间后,又发现肌酐清除率下降为40ml/min,显示肾衰竭现象,问应如何调整患者的剂量?(设正常ClCr=120mg/min)【解】第一种方法,通过k值的加和性求出k病再求病人的剂量①求k正:h-1h-1由h-1②求k病:由于病人肌酐清除率从120ml/min降至40ml/min,则肾排泄只有原来的ke病=h-1k病=ke病+kb-1③求剂量:由g第二种方法:用经验公式求k病,然后调整h-1,k病=h-1(此法简单)注:若给药剂量仍为1g时,要改变。即给药间隔时间要延长2倍。简答题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1、何为生物药剂学?研究它有什么意义?2、何为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3、试述新剂型开发与生物药剂学研究的关系。4、何为药物在体内的处置与消除?5、口服片剂吸收的体内过程有哪些?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1、生物膜的结构和特点是什么?2、药物转运机制有哪几种?3、主动转运有哪些特点?4、什么是胃排空速率?如何影响药物吸收?5、食物如何影响药物消化道吸收?6、药物的脂溶性与解离度对药物透过生物膜有何影响?7、何谓pH-分配学说?8、药物的溶解速度与其溶解度有何区别和相关性?·9、什么是药物的多晶型,与药物吸收有什么关系?10、固体药物制剂的崩解度与溶出度有什么关系?11、测定固体药物溶出速度的方法有哪些?12、评价固体药物溶出速度的方法有哪些?13、表面活性剂影响药物消化道吸收机制是什么?14、应用药物理化性质如何提高药物消化道吸收?15、利用制剂方法如何提高和改善药物消化道的吸收?第三章非口服药物的吸收l、试比较各种非血管内注射药物吸收的快慢,及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2、影响药物肺部吸收的药物理化性质与生理因素有哪些?3、描述药物通过皮肤吸收的途径与过程。4、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有哪些?如何促进药物的经皮吸收?5、影响药物直肠给药的因素有哪些?6、试述鼻粘膜给药的特点,哪些药物适合于鼻粘膜给药?7、口腔粘膜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如何根据这一特点设计口腔粘膜给药剂型。8、有人将抗青光眼药物制成一种混悬于水凝胶基质中的半固体剂型,试说明这种新剂型是否能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与滴眼剂比较),为什么?9、哪些药物主要通过细胞内通道透过粘膜吸收?哪些药物主要通过细胞间通道透过粘膜吸收?指出它们物理化学性质的主要差异。10、黄体孕酮在家兔体内经不同途径给药后的生物利用度为:鼻腔给药:88·4%;直肠给药58·8%;阴道给药:46·6%;口服给药:9·52%。试解释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第四章药物的分布1、决定药物被组织摄取和积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哪些组织摄取药物最快?2、为什么应用"表观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了解痔疮做好预防
- 2025年普通色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自查报告范文(三)
- 【英语】复习专题-阅读理解记叙文知识点归纳
- 收购商铺合同范本
- 2018-2024年中国皮卡行业未来趋势预测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
- 2025年喇叭壳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20241226-193003
- 2024年铁精粉项目评估报告
- 中国卸妆油市场供需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A型硅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中国铁塔公司社会招聘8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专题06 现代文阅读(解析版)2015-2024单招考试语文(四川真题)
- 创伤中心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 《固体食品罐用冷轧电镀锡钢板及钢带》编制说明
- 2025年全国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含答案)
- 经济学原理(双语)-教学大纲
- 太阳能光伏发电安装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2024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英语试卷与参考答案
-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口算题(可直接打印A4)
- 提高大面积金刚砂地坪施工质量【QC成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