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021北京高一(下)期中历史汇编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一、单选题1.(2021·北京延庆·高一期中)19世纪,英国外相巴麦尊曾说:“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下列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帝国主义国家建立军事同盟 B.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霸权C.英法争夺殖民地 D.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作战2.(2021·北京延庆·高一期中)一战爆发前期,美国实行“中立”政策。1917年4月,美国一改中立立场,对德宣战。美国对德宣战的根本目的是A.迅速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 B.维护世界和平C.获取利益,以便夺取霸权 D.建立国际联盟3.(2021·北京延庆·高一期中)2021年,是一战爆发107周年,我们不能忘记那段惨痛的岁月。在一战中因极其惨烈,被称为“绞肉机”“屠宰场”的战役是A.索姆河战役 B.萨拉托加战役 C.滑铁卢战役 D.凡尔登战役4.(2021·北京丰台·高一期中)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展到全球规模的事件是A.德国突袭波兰 B.苏德战争的开始C.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D.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5.(2021·北京丰台·高一期中)“用自我牺牲去感化敌人,用自己的爱去召唤敌人心中的爱,如果爱回到敌人的心灵,哪怕仅存有一丝,敌人顷刻软化、变敌为友,暴力就会这样被战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发起的运动是A.华夫脱运动 B.阿根廷工人罢工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6.(2021·北京丰台·高一期中)1917年,中国用“以工代战”的形式,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战争。中国参战的意图是A.缓解国内北洋军阀的统治危机 B.提高中国劳工地位C.战后收回日本攫取的山东主权 D.支持英法盟友作战7.(2021·北京丰台·高一期中)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为此苏俄实行的经济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8.(2021·北京丰台·高一期中)如图是停泊在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现为圣彼得堡著名的旅游景点。与该舰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北美独立战争 B.攻占巴士底狱 C.普法战争爆发 D.俄国十月革命9.(2021·北京延庆·高一期中)“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以下史实能证明列宁这一论断第二层意思是①“一战”引发了俄国的二月、十月革命
②“一战”引发德国基尔港水兵起义③俄国十月革命使俄国退出战争
④德国革命使德皇退位,战争结束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0.(2021·北京延庆·高一期中)孙中山和甘地同为“亚洲觉醒”的先驱,他们经济思想的共性是(
)A.争取民主自由 B.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C.主张本民族经济独立 D.以传统手工业对抗现代工业11.(2021·北京延庆·高一期中)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英法两国推行的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竭力避免战争,维护既得利益B.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满足法西斯欲望C.打击进步势力,维护资本主义D.赢得备战时间,准备与法西斯斗争二、材料分析题12.(2021·北京丰台·高一期中)国际关系风云变幻一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国际会议主要内容1919年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同盟国签订一系列条约,以对德《凡尔赛和约》为主。主要内容包括: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1921—1922年战胜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美、英、日、法签订《四国条约》,迫使英日同盟终止美、英、法、意、日签订《五国海军协定》,限制各国海军军备,美国获得和英国同等的海军地位美、英、日、法、中等九国签订《九国公约》,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1)指出一战后战胜国建立的国际体系的名称。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这一体系的影响。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使无产阶级能够在“十月”首先夺取政权,并在1918年退出大战,然后解决国内发展问题。……孙中山曾言:“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摘编自《孙中山全集》、姚海《俄国革命》等(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3)20世纪30—40年代是国际关系剧烈变化的时代。模仿材料一的示例,从材料二、材料三中任意选择一则,评述其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大伤元气,无论战胜国英、法,还是战败国德、意都严重损耗,经济破败凋敝,政治局势动荡不稳,国际地位显著下降。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和战略利益形成了根本冲突,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二战重创了英法等殖民帝国,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改画了世界政治地图。——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二战后国际格局出现的变化。13.(2021·北京延庆·高一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凡尔赛条约》的内容。类别内容领土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一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军事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德国陆军人数政治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1)指出《凡尔赛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材料二
《九国公约》规定: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完整;为中国建立一个稳固的政府提供方便;建立并维护各国在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不得利用中国的状况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世界史·现代史编》材料三
对于中国向会议提出的关于取消列强在中国的治外法权和势力范围、废除外国在华的租借地、撤退外国在华军警,以及恢复关税自主等收回主权的要求,帝国主义列强或者拒绝讨论,或者借故拖延。——《世界现代史》(2)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九国公约》的实质。(3)结合以上材料,简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参考答案1.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在一战中属于同盟国一方,后受国家利益影响,加入协约国作战,符合材料“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的说法,D项正确;帝国主义国家建立军事同盟、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霸权及英法争夺殖民地的说法均与材料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2.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时期,美国从1917年4月之前的“中立”政策,转向对德宣战的根本目的是获取利益,以便夺取霸权,C项正确;1917年4月即十月革命前,美国对德宣战的根本目的并非迅速结束一战,排除A项;维护世界和平只是口号,并非美国外交的根本目的,排除B项;建立国际联盟是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表现而非根本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3.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凡尔登战役因极其惨烈,被称为“绞肉机”“屠宰场”,D项正确;索姆河战役并非一战中的“绞肉机”“屠宰场”,排除A项;萨拉托加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进程中的战役,排除B项;拿破仑与反法同盟的滑铁卢战役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4.C【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展到全球阶段,故C项正确;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这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的开始,这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1944年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灭亡,这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5.C【详解】根据材料“用自我牺牲去感化敌人,用自己的爱去召唤敌人心中的爱,如果爱回到敌人的心灵,哪怕仅存有一丝,敌人顷刻软化、变敌为友,暴力就会这样被战胜”,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甘地把印度教的仁爱、素食、不杀生的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相结合,并吸收了梭伦、托尔斯泰等人的思想精髓,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论,并在此思想指导下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故C项正确;华夫脱运动是埃及人民用暴力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工人罢工斗争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材料体现的是民族矛盾,故B项错误;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是暴力斗争,故D项错误。6.C【详解】根据所学,中国通过华工参加一战,使中国成为了战胜国,主要是为了战后收回日本攫取的山东主权,C项正确;ABD项都不是参战的主要意图,故排除ABD。7.B【详解】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21年列宁”、“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和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列宁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B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A排除;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执政时期推行的,CD排除。故选B。8.D【详解】十月革命爆发的标志是停泊在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的炮声,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9.B【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列宁所说的“革命制止了战争”指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一战,德国十一月革命使德皇威廉二世退位,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③④符合题意;①②都是战争引起的革命,是列宁这一论断的第一层意思。故选B项,排除ACD项。故选B。10.D【详解】“造路救国”和“回到纺车去”可知孙中山和甘地均倡导发展民族经济以自强,故D项正确;甘地“回到纺车去”的主张与工业文明的趋势不符,故B项错误;题目中要求是经济思想,所以排除A选项,C选项体现不出。所以选D。11.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任何一国的外交政策,根本目的都是维护其国家利益。A项符合题意。12.(1)名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影响:在对战败国宰割的基础上重新瓜分了世界;协调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恢复了列强共同奴役中国的局面;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遭到削弱;美国国际地位得到提升。(2)理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榜样;为民族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提供了实现现代化的新范式。(3)材料二:《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1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材料三雅尔塔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建立了以美、苏等战胜国为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体系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但也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4)变化:欧洲丧失霸主地位,美苏两极格局逐渐形成;美苏从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冷战;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瓦解。【详解】(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战胜国建立的国际体系的名称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依据材料和所学,从对败国宰割、协调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恢复列强共同奴役中国的局面、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遭到削弱及美国国际地位得到提升等方面分析这一体系的影响。(2)根据材料“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使无产阶级能够在‘十月’首先夺取政权……”,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根据材料“……孙中山曾言:‘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是: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榜样;为民族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根据材料“……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是:提供了实现现代化的新范式。(3)选择材料二:示例:《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结合所学知识,从《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的背景、时间、国家及意义的部分方面评价。如: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苏联和美国参战,加速了世c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1942年1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之后,各战场纷纷发生转折,战争向着有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方向发展,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选择材料三:示例:雅尔塔会议。结合所学知识,从会议召开的背景、内容等方面进行评价。如: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主要讨论处置德国问题及欧洲战后重组问题,建立了以美、苏等战胜国为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体系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但也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4)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大伤元气,无论战胜国英、法,还是战败国德、意都严重损耗,经济破败凋敝,政治局势动荡不稳,国际地位显著下降”,可得出,二战后国际格局出现的变化是:欧洲丧失霸主地位;根据材料“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和战略利益形成了根本冲突,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二战后国际格局出现的变化是:美苏两极格局逐渐形成,美苏从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冷战;根据材料“二战重创了英法等殖民帝国,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终止诉讼书范例大全
- 承包合同补充协议范本
- 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 餐饮空间设计合同范本
- 宁波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范本
- 涉外企业外汇借款合同范本
- 装修工程合同家庭居室版
- 8《同学相伴》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6 将相和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车辆借用合同书
- 学校临聘人员规范管理自查报告
-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 食材配送服务方案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
- 新能源充电桩安全管理与防护
- QCT848-2023拉臂式自装卸装置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默写(单词 重点短语 重点句型)含答案
- 历史类常识考试100题带答案(能力提升)
- 大学生生涯发展报告新能源汽车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 护理干预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