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推广模式_第1页
农业技术推广推广模式_第2页
农业技术推广推广模式_第3页
农业技术推广推广模式_第4页
农业技术推广推广模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技术推广推广模式TOC\o"1-2"\h\u3810第一章农业技术推广概述 365351.1农业技术推广的意义与作用 3195601.1.1意义 3295721.1.2作用 3221171.2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与问题 478981.2.1现状 4176991.2.2问题 46782第二章农业技术推广主体 4113172.1推广机构 4169992.2社会力量参与 5234862.3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 5549第三章农业技术推广内容 6258823.1农业新品种推广 6290383.1.1新品种选育 6178683.1.2推广策略 6209443.2农业新技术推广 6294023.2.1技术筛选 6243573.2.2推广策略 740933.3农业新模式推广 7124163.3.1模式筛选 7146643.3.2推广策略 75547第四章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7151704.1政策引导与激励 7321114.2技术创新与集成 8134374.3农业信息化推广 84925第五章农业技术推广机制 8136175.1主导型推广机制 8304445.1.1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角色 9216065.1.2主导型推广机制的特点 9183485.2市场驱动型推广机制 9122045.2.1市场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9172535.2.2市场驱动型推广机制的特点 9126715.3农业科技示范与辐射 915505.3.1农业科技示范的作用 971015.3.2农业科技辐射的机制 104294第六章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10324776.1传统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10160526.1.1概述 10193976.1.2特点 10158746.1.3存在问题 10239226.2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1054696.2.1概述 102146.2.2特点 11171346.2.3存在问题 11298376.3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11101536.3.1概述 11264616.3.2特点 11190306.3.3存在问题 1129600第七章农业技术推广效果评价 1160977.1农业技术接受度评价 11181807.1.1评价方法与指标 12128757.1.2评价内容 12249027.2农业技术效益评价 12121807.2.1评价方法与指标 12270947.2.2评价内容 12262987.3农业技术推广成果评价 12234287.3.1评价方法与指标 12121497.3.2评价内容 1232420第八章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与监督 13190118.1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系 13115998.1.1管理体系概述 1377158.1.2管理体系构成 13314008.1.3管理体系运行机制 1385198.2农业技术推广监督机制 13238878.2.1监督机制概述 13113218.2.2内部监督 14159778.2.3外部监督 14131238.3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评价 1466278.3.1评价体系构建 14398.3.2评价方法与指标 14478第九章农业技术推广国际合作与交流 1557259.1国际农业技术推广合作 1598299.1.1合作背景与意义 15323689.1.2合作内容与方式 15194149.1.3合作成果与展望 15228459.2国际农业技术交流平台 15116959.2.1交流平台建设 15251119.2.2交流平台作用 15308729.2.3交流平台发展 16325429.3国际农业技术推广经验借鉴 1676469.3.1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经验 16146759.3.2发展中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经验 1650629.3.3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经验 1629014第十章农业技术推广未来展望 16679410.1农业技术推广发展趋势 16243910.1.1技术信息化 172046510.1.2推广主体多元化 17231010.1.3推广服务个性化 17959710.1.4技术集成创新 172941210.2农业技术推广政策建议 172981110.2.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73172510.2.2完善推广体系 17940910.2.3创新推广模式 1737110.2.4加强国际合作 172636810.3农业技术推广创新方向 173273210.3.1生物技术创新 172545410.3.2节能减排技术 182001910.3.3智能化技术 181168410.3.4生态农业技术 18第一章农业技术推广概述1.1农业技术推广的意义与作用1.1.1意义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其主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通过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2)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技术推广有助于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升级。(3)提升农民素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民可以学到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持。(4)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技术推广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化肥、农药等对环境的污染,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1.1.2作用(1)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农业技术推广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农业技术推广有助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3)增强农业竞争力:农业技术推广可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拓宽销售渠道,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1.2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与问题1.2.1现状(1)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高度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新型农业技术不断涌现,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了丰富的技术资源。(3)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完善: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健全,形成了以为主导、企业和社会组织为辅助的多元化推广格局。1.2.2问题(1)推广体系不完善:尽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逐步完善,但仍存在推广力量不足、推广手段单一等问题。(2)技术供需脱节: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技术供需不匹配现象,导致部分先进技术难以在基层推广应用。(3)农民接受程度低:部分农民对新技术、新观念的接受程度较低,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4)推广资金不足: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5)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滞后,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第二章农业技术推广主体2.1推广机构推广机构作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力量,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其组织体系分为、省、市、县、乡镇五个层级,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网络。推广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农业技术推广政策、规划,指导和管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服务。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推广机构具有以下特点:(1)政策导向性强。推广机构以国家政策为导向,紧密围绕国家农业发展战略,推动农业技术进步。(2)资源整合能力较强。推广机构能够整合各类资源,包括财政资金、技术人才、科研资源等,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有力支持。(3)服务范围广泛。推广机构的服务对象包括农民、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服务范围涵盖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2.2社会力量参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力量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有助于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形式包括:(1)企业参与。农业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具有技术创新和推广的优势。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等方式,推动农业技术进步。(2)农民合作社参与。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民自发组织的经济实体,具有贴近农民、服务农民的优势。合作社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引进新技术等,提升农民的技术水平。(3)民间组织参与。民间组织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载体,积极参与农业技术推广,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市场信息等服务。2.3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是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支撑。它们在农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技术传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科研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开展农业科学研究,推动农业技术创新。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在作物育种、病虫害防治、农业设施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农业教育机构主要包括农业大学、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其主要职责是培养农业人才,传播农业知识。农业教育机构通过开展学历教育、短期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还通过以下途径参与农业技术推广:(1)技术合作。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与地方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开展技术合作,共同推进农业技术成果转化。(2)技术咨询。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3)技术培训。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第三章农业技术推广内容3.1农业新品种推广3.1.1新品种选育生物技术的发展,我国农业新品种选育取得了显著成果。新品种选育旨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满足市场需求。在农业新品种推广过程中,以下环节:(1)品种选育目标明确:根据市场需求和区域特点,确定品种选育的目标,如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等。(2)品种选育技术支持: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如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工程等,提高品种选育的效率和准确性。(3)品种试验与示范:在品种选育完成后,进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示范推广,以验证品种的适应性、稳定性和丰产性。3.1.2推广策略(1)政策扶持:加大对新品种推广的政策扶持力度,包括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2)宣传培训: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新品种的优势,提高农民对新品种的认知度,同时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植水平。(3)产业链建设:加强与种子企业、农资企业、加工企业等的合作,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推动新品种的推广与应用。3.2农业新技术推广3.2.1技术筛选农业新技术包括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等。在推广过程中,以下环节:(1)技术筛选:根据区域特点和市场需求,筛选适合当地条件的新技术。(2)技术试验与示范:在技术筛选后,进行试验与示范,验证技术的适用性和可行性。(3)技术集成与创新:将多项技术进行集成与创新,形成适合当地条件的技术体系。3.2.2推广策略(1)政策引导:加大对农业新技术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农民采用新技术。(2)技术培训与推广: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认知度和应用能力。(3)示范带动:选取典型示范点,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带动更多农民采用新技术。3.3农业新模式推广3.3.1模式筛选农业新模式包括种植模式、养殖模式、生态农业模式、休闲农业模式等。在推广过程中,以下环节:(1)模式筛选:根据区域特点、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筛选适合当地条件的新模式。(2)模式试验与示范:在模式筛选后,进行试验与示范,验证模式的适应性、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3)模式优化与创新:在模式试验与示范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和创新,形成更加完善和适用的农业新模式。3.3.2推广策略(1)政策扶持:加大对农业新模式的政策扶持力度,包括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2)宣传引导: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新模式的优势,提高农民对新模式的认识和接受程度。(3)示范带动:选取典型示范点,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带动更多农民采用新模式。同时加强与农业企业、合作社等主体的合作,共同推动农业新模式的推广与应用。第四章农业技术推广策略4.1政策引导与激励政策引导与激励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手段。为了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旨在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有力支持。政策引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农业技术推广的目标与任务。应根据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确定农业技术推广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引导农业科研单位、推广机构和农民合作社等主体开展针对性的技术推广工作。(2)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应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投入,优化推广机构设置,提高推广人员素质,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3)实施激励政策。可通过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的奖励、补贴等手段,激发农业科研单位、推广机构和农民合作社等主体的积极性。4.2技术创新与集成技术创新与集成是农业技术推广的核心内容。为了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支持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前沿技术研究,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能力。(2)推动农业技术集成。农业技术推广应注重将单项技术进行集成,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技术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适用性。(3)优化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应加强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工作,保证农业科技成果在推广过程中得到有效验证。4.3农业信息化推广农业信息化推广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农业信息化推广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完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应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村宽带网络覆盖率,为农业信息化推广提供基础保障。(2)推广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应引导农业科研单位、推广机构和农民合作社等主体,运用农业信息技术开展生产、管理和服务。(3)加强农业信息化培训。应加大对农民的农业信息化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第五章农业技术推广机制5.1主导型推广机制5.1.1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角色在我国,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制定政策、规划、投入资金和资源,引导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主导型推广机制以政策为导向,通过明确农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有力保障。5.1.2主导型推广机制的特点主导型推广机制具有以下特点:(1)政策性强,有利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规范化、制度化;(2)资源整合能力强,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推广效果;(3)推广范围广泛,覆盖面大,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普及;(4)注重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提高农业产值。5.2市场驱动型推广机制5.2.1市场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市场驱动型推广机制是指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市场需求和竞争,推动农业技术推广的一种模式。市场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激发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技术的需求;(2)促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3)引导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提高农业技术供给;(4)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经济效益。5.2.2市场驱动型推广机制的特点市场驱动型推广机制具有以下特点:(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具有较强的针对性;(2)推广过程高效,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3)利益驱动明显,有利于激发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4)推广范围有限,主要针对有市场需求的技术领域。5.3农业科技示范与辐射5.3.1农业科技示范的作用农业科技示范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通过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展示和推广,引导农民学习和应用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科技示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展示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民的认知度;(2)引导农民学习和应用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3)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提高农业产值;(4)培养农民的科技创新意识,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5.3.2农业科技辐射的机制农业科技辐射是指农业科技成果在一定范围内传播、扩散的过程。农业科技辐射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政策引导,通过政策激励和扶持,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2)市场驱动,通过市场需求和竞争,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扩散;(3)科技示范,通过农业科技示范,带动周边农民学习和应用农业技术;(4)人才培养,通过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和辐射能力。第六章农业技术推广模式6.1传统农业技术推广模式6.1.1概述传统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以主导、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为主体,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会、示范推广等方式,将农业技术传递给农民的一种模式。6.1.2特点(1)以主导为主,具有较强的行政推动力;(2)推广内容以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为主,侧重于提高产量和降低生产成本;(3)推广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依靠现场演示和培训;(4)农民参与度较高,但效果受限于农民的接受能力和实施条件。6.1.3存在问题(1)推广效率较低,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2)技术更新速度慢,难以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3)农民参与度虽然高,但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6.2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模式6.2.1概述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是指在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背景下,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先进农业技术传递给农民的一种模式。6.2.2特点(1)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2)推广内容涵盖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注重产业链的完整性;(3)推广方式多样化,包括网络、媒体、现场演示等;(4)农民参与度较高,且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选择性。6.2.3存在问题(1)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尚不完善,部分地区推广效果不佳;(2)农民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接受程度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3)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成本较高,对和社会资金投入依赖较大。6.3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模式6.3.1概述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是指在传统和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基础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素质为目标,摸索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新模式。6.3.2特点(1)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注重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2)推广内容注重综合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涵盖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3)推广方式多样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推广效率;(4)农民参与度较高,注重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6.3.3存在问题(1)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尚处于摸索阶段,部分地区推广效果不明显;(2)农民对创新农业技术的接受程度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3)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成本较高,对和社会资金投入依赖较大。第七章农业技术推广效果评价7.1农业技术接受度评价7.1.1评价方法与指标农业技术接受度评价是对农民对农业技术认可和采纳程度的量化分析。评价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评价指标包括农民对技术的认知度、采纳意愿、实际采纳率等。7.1.2评价内容(1)农民对技术的认知度:通过对农民的技术知识掌握程度、技术信息来源、技术传播途径等方面进行评价。(2)农民的采纳意愿:分析农民对农业技术的信任度、预期效益、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3)实际采纳率:统计农民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农业技术的比例。7.2农业技术效益评价7.2.1评价方法与指标农业技术效益评价是对农业技术在实际生产中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估。评价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数据包络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等。评价指标包括产量增加、产值提高、成本降低、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等方面。7.2.2评价内容(1)经济效益:分析农业技术对产量、产值、成本等方面的影响。(2)社会效益:评价农业技术对农民生活质量、就业、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影响。(3)生态效益:评估农业技术对土壤、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7.3农业技术推广成果评价7.3.1评价方法与指标农业技术推广成果评价是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效果的综合评估。评价方法包括实地调查、专家咨询、统计分析等。评价指标包括技术推广覆盖范围、技术普及程度、技术成果转化率等。7.3.2评价内容(1)技术推广覆盖范围:分析农业技术在各地区、各农业产业的应用情况。(2)技术普及程度:评价农民对农业技术的认知度、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3)技术成果转化率:统计农业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比例和产生的经济效益。通过以上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为农业技术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还需进一步探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以促进农业技术的持续发展。第八章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与监督8.1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系8.1.1管理体系概述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系是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以为主体,以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和农民需求为支撑,形成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管理网络。该体系旨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农民科技素质。8.1.2管理体系构成(1)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农业技术推广政策、规划、计划和标准,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宏观调控和指导。(2)农业科研单位:负责开展农业科学研究,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3)农业教学单位:负责培养农业技术人才,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人才保障。(4)农业推广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5)农民合作组织: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载体,协助推广机构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8.1.3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主要包括政策引导、项目驱动、市场运作、服务保障等四个方面。8.2农业技术推广监督机制8.2.1监督机制概述农业技术推广监督机制旨在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规范、高效和公正,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监督机制主要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个层面。8.2.2内部监督内部监督主要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内部的自我监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流程。(2)加强内部审计,保证资金、项目、人员等资源的合理配置。(3)开展内部评估,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价。8.2.3外部监督外部监督主要指社会和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监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监督:通过立法、政策、资金支持等手段,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监督。(2)社会监督:发挥媒体、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舆论监督。(3)农民监督:农民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受益主体,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评价和反馈。8.3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评价8.3.1评价体系构建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评价体系应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1)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评价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际效果。(2)农业技术普及率:评价农业技术推广的覆盖范围。(3)农民科技素质提升:评价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民科技素质的影响。(4)农业产值增长:评价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8.3.2评价方法与指标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主要采用统计数据、实地调查等手段,对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进行量化分析;定性评价则通过专家评估、访谈等方式,对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进行主观评价。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1)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数量和比例为主要指标。(2)农业技术普及率:以农业技术普及的面积、农户数为主要指标。(3)农民科技素质提升:以农民科技培训覆盖率、农民科技水平提高程度为主要指标。(4)农业产值增长:以农业产值增长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为主要指标。第九章农业技术推广国际合作与交流9.1国际农业技术推广合作9.1.1合作背景与意义全球农业科技的迅速发展,国际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我国高度重视农业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农业技术推广合作,旨在提升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9.1.2合作内容与方式(1)政策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在农业政策、法规、标准等方面的交流,共同制定农业技术合作规划。(2)技术转移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农业技术,推动我国农业技术升级,同时向其他国家输出我国成熟的农业技术。(3)人才培训与合作:开展农业技术人才培训项目,提高我国农业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力。(4)项目合作:实施农业技术合作项目,推动农业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与应用。9.1.3合作成果与展望我国在国际农业技术推广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如成功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技术,提升了我国农业技术水平。未来,我国将继续深化国际农业技术推广合作,为全球农业发展贡献力量。9.2国际农业技术交流平台9.2.1交流平台建设为促进国际农业技术交流,我国积极搭建各类农业技术交流平台,包括国际农业技术论坛、农业技术展览、农业技术培训等。9.2.2交流平台作用(1)促进信息共享:通过交流平台,各国可以了解彼此的农业技术发展动态,共享农业技术成果。(2)加强技术合作:交流平台为各国农业技术专家提供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有助于加强技术合作。(3)提升国际影响力:通过举办国际性农业技术交流活动,提升我国农业技术的国际影响力。9.2.3交流平台发展我国将继续完善农业技术交流平台,扩大交流范围,提高交流效果,为全球农业技术发展提供有力支持。9.3国际农业技术推广经验借鉴9.3.1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经验(1)政策支持: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有力保障。(2)技术创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