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分类第1部分:分类
方法》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2020年7月30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2020
年度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鲁市监标字
〔2020〕249号),本标准列为推荐性地方标准,计划编号
为“2020年度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265”,立项
标准名称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分类第1部分:分类方法》。
本标准由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并组织实施,由山东省
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二)起草单位、起草人及任务分工
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山东新一
代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爱莱克智慧科技(山东)集团有
限公司、山东深蓝智谱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
信有限公司济南市分公司、聊城大学、山东省人工智能研究
院、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嘀哩哩云计算(山东)有限公
司、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山东科技大学、神思电子
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
兴协力(山东)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国高信息技术产业
研究院(山东)集团有限公司、山大地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数炬(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聊城莱柯智能机器人有限
公司,浪潮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
1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为高永超、苏涛、钱恒、卢晓建、
史玉良、王秋月、贾仰理、单珂、王腾江、张镇、屈猛、李
研强、曾庆田、陈图川、王泰花、宋志华、刘福明、李庆民、
李新天、杨阳、于静、靖永慧、陈雪。所做工作如下:
高永超、苏涛、钱恒、卢晓建、史玉良、王秋月负责标
准总体设计、调研、文本起草、技术把关工作,贾仰理、单
珂、王腾江、张镇、屈猛、李研强、曾庆田负责技术资料收
集分析、征求意见工作,陈图川、王泰花、宋志华、刘福明、
李庆民、李新天负责征求意见及修改、研讨会后修改工作,
杨阳、于静、靖永慧、陈雪参与标准起草的讨论、征求意见
及标准试验论证工作。
(三)起草过程
1.调查研究阶段(2020年9月-2020年10月)
2020年9月-10月,标准编制工作组充分收集研究国际
国内有关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和场景
分类的文献资料,重点了解国际上对人工智能用例的收集和
分析标准。多次召开标准编制工作组内部讨论会,研究人工
智能系统的不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分析现有应用场景的定
义、分类方式,确定了标准范围,研究设计人工智能系统应
用场景分类方法,并初步确立了标准框架、内容编制思路。
2.标准起草阶段(2020年11月-2021年3月)
根据前期调查和分类方法研究,在标准框架下,确定主
要技术内容,编写标准草案。针对标准草案,召开技术研讨
2
会,邀请领域专家对标准适用性、标准技术内容开展研讨。
根据专家意见和建议对术语和定义、标准文本语言描述、应
用场景分类步骤、分类示例等进行了多次迭代修改完善,形
成征求意见稿。
3.征求意见阶段(2021年4月-2021年8月)
2021年4月,山东省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专
家委员对标准草案进行内部征求意见,标准编制工作组根据
反馈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完善,形成并提交了《人工智能应
用场景分类第1部分:分类方法》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
2021年5月-7月,山东省人工智能标委会就本标准向
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同时通过山东省物联网协会、山东省人
工智能协会,面向人工智能领域研究机构、企业和相关行业
协会等35个单位或专家广泛征求意见,收到24个单位或专
家回函,回函并有建议或意见的单位或专家数14个。本标
准共收取25条意见,全部采纳。
4.送审稿形成阶段(2021年9月)
标准编制工作组整理归纳征求意见单位的反馈意见,组
织召开多次内部讨论会,逐条对意见反馈情况进行处理,修
改完善标准。同时开展标准验证工作,对标准进一步修改完
善,形成标准送审稿。
5.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阶段(2021年10月-2023
年2月)
2021年10月-11月,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完成
3
标准送审材料。2021年12月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启用山
东省地方标准管理系统,在管理系统中报送本标准送审材料
至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查。期间,标准起草组根据主
管部门的审查意见,对标准草案和编制说明进行多次修改完
善。2023年2月本标准通过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被
准许进入地方标准技术审查环节。
6.技术审查阶段(2023年3月-2023年4月)
2023年3月14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在山东省济
南市组织召开本标准的专家审查会议,共邀请9名专家组成
地方标准专家审查委员会,全面审查了本标准的先进性、合
理性、适用性、规范性等,会议一致同意该标准通过审查。
标准起草组根据地方标准技术审查意见修改并经审查专家
复审后,形成本标准草案报批稿。
二、地方标准制定目的和意义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业和领域间的不断融合,人工
智能系统应用场景的建设已成为各行业持续关注的重点。
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印发并实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
展规划》,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加强人工智能
标准框架体系研究,逐步建立完善人工智能基础共性、互联
互通、行业应用、网络安全、隐私保护等技术标准,到2025
年实现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慧城市、
智能农业、国防建设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2017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
4
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2017]315号),
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和行业应用为重点,推动人
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2018年,山东省工业和信息
化厅也制定了《山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
划(2018-2020年)》(鲁工信技[2018]9号),以加快我省
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促进全省新旧动能转换。
2020年8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央网信办、国
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0)》,提出“充
分发挥标准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为高质量发展
保驾护航”,要在制造、交通、金融、安防、家居、养老、
环保、教育、医疗健康、司法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推进人工智
能标准制定,强化标准的引领作用,推动人工智能与行业的
深度融合。
应用场景是指使用某种人工智能系统完成某些任务时,
用户所处的场景,是环境、时间、空间、物体、人物及人物
状态等一个或多个元素的集合。研究在一定应用场景下的用
户、任务、环境等,可以有效把握人工智能系统与用户之间
的关系以及用户的需求,提升人工智能系统研发方向的合理
性以及用户对人工智能系统的良好体验。2018年,上海率先
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实施计划”,并先后公布了两
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为推动人工智能与山东省优势产
业深度融合发展,提高应用场景开放水平,鼓励更多人工智
5
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应用落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
展,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集中推介100个应用场景技术需
求,充分发挥了应用场景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驱动作用。目前,
山东省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系统的应用场景日
趋增多,但对应用场景理解不到位,系统应用乱象丛生,人
工智能系统与场景需求难以匹配,迫切需要对应用场景进行
分类,明确人工智能系统的应用场景类别和场景对人工智能
系统的共性需求,解决人工智能系统供需双方的需求不匹
配、功能不合理等问题,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系统在各应用
场景的落地,促进人工智能与行业和领域的紧密融合。
目前在国家人工智能标准体系中,“G行业应用”体系
中的第七大部分尚无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分类进行指导和
规范的国家标准。本地方标准的制定实施,可为人工智能系
统的供应商与用户提供应用场景分类的方法指导,帮助人工
智能系统的提供方有针对性地设计和研发符合场景的功能
和应用,帮助用户针对行业和领域场景分析对人工智能系统
的需求,在场景与人工智能系统的功能之间建立联系,提高
人工智能系统研发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保证供需双方诉求的
一致性,从而促进山东省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并推动人工
智能在行业和领域的融合应用。
三、地方标准编制原则、主要技术内容和确定依据
(一)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
6
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该标
准编写的主要原则如下:
1.科学性原则:本标准给出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分类方
法,采用经过验证的基于任务的人工智能系统的智能性测试
为原理,并参考了国际标准中来自13个国家的130多个人
工智能系统的应用案例,将任务分解和功能识别作为人工智
能应用场景划分的核心环节,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2.市场驱动原则:人工智能技术在多个国家已经上升为
国家战略,源于其所能带来的智能性。而技术发展的驱动力,
来自于各个行业应用的需求。但是行业领域的人员对人工智
能技术本身并没有深入的研究和认识,人工智能系统在不同
行业的应用,需要考虑行业领域场景对人工智能系统的特定
需求。因此,对行业人员来说,需要有应用场景分类的方法
和步骤的指导,以帮助其提出对人工智能系统的需求,选择
合适的人工智能系统。
3.实用性原则。为保证本标准易于使用,同时对装备制
造和养老照护两个行业的人工智能系统的应用场景进行分
类,并形成标准,以验证本标准提出的应用场景分类方法的
实用性,并在标准编制过程中及时根据行业企业、研究机构
等各渠道的意见完善标准。
(二)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的草案中给出人工智能系统的应用场景的分类
方法,未对环境、场景、应用场景的关系进行描述,但其是
7
理解人工智能系统的应用场景分类的前提,在此做补充说
明。
环境是指所涉及的时代、历史背景以及具体的自然环境
或地域等要素,还包括主体元素(人物或生物)活动的场所
和空间。
场景是特指主体具体的、物质的环境中开展活动,主体
在具体的场景中有特定的需求。
测试场景是研究人员设计的特定场景,用来测试或试验
人工智能系统能否按要求的程度完成在该场景中的任务,实
现给定的具体目标。
应用场景指人工智能系统被使用时,环境、时间、空间、
物体、人物及人物状态等一个或多个元素的集合。在人工智
能系统的应用场景中,人们使用人工智能系统协助其完成一
系列任务,实现某个或某些目标。
(三)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的确定依据
1.术语和定义的确定
国家标准GB/T41867-2022《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术语》
现已发布。基于优先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的原则,本标准中使
用的“人工智能”的定义,直接引用了GB/T41867-2022的
3.1.2。“人工智能系统”引用了GB/T41867-2022的3.1.8。
“应用场景”的定义,在现有的标准中未查到适合于本
标准的特定定义。经查阅文章、论文等相关文献,进行归纳
总结,在本标准中对“应用场景”进行了自定义。该定义设
8
定为使用某人工智能系统所处的自然或物质环境,同时包括
主体(人物)及其状态的转换,这些状态转换是为实现某个
或某些具体目标,应用人工智能系统以完成一系列任务所导
致的,是时空、自然环境、物体、人物和状态的集合。
本标准“任务”的定义引用了ISO/IEC22989:2022的
3.1.35,指为实现特定目标而采取的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
物理上的,也可以是认知上的。任务的例子包括分类、回归、
排序、聚类和降维等等。
2.应用场景分类流程步骤的确定
人工智能系统是具有人工智能特征的工程化系统,可以
被设计成对一组给定的人类定义的目标产生预测、建议和分
类等的输出,从而可以被应用于多个行业领域。研发人工智
能系统的目的,是建立能够执行通常需要智能的任务的计算
机系统,能感知环境,执行满足它们需求的活动。而且人工
智能系统可以被设计为在不同自动化水平下运行,即人工智
能系统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智能性。
根据国家标准GB/T5271.28-2001《信息技术词汇第
28部分:人工智能基本概念与专家系统》中对“人工智能”
的定义,人工智能通常是指机器表现出来的和人类类似的智
能。图灵测试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的最早的针对智能性的测
试,其核心思想是:要求计算机在没有直接物理接触的情况
下,尽可能把自己伪装成人类回答人类的询问。但是,图灵
9
测试在无人车智能性测试以及很多人工智能系统的应用领
域无法全盘套用。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系统工程研究所副教授李力2018年
在期刊《人工智能概览(ArtificialIntelligenceReview)》发
表了关于人工智能测试和无人车测试的英文论文《人工智能
测试:智能汽车案例研究(Artificialintelligencetest:acase
studyofintelligentvehicles)》,提出了基于任务的智能性测
试方法。该文章集中探讨了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中关于智能性
的测试和设计方法,基于场景和任务的测试体系的描述,以
及如何设计智能性测试中基于仿真的测试及其测试指标,并
在智能汽车这一典型人工智能领域举例说明。
国际标准ISO/IECTR24030:2021《信息技术人工智能
用例》收集了来自13个国家的132个用例。通过该国际标准
对用例的分类和梳理,可以看到,在各个行业的场景中,和
行业领域紧密联系的不同行业场景的元素的差异,决定了人
工智能系统需要执行或完成的任务;人工智能系统采用的技
术如计算机科学、心理学、数据科学等等,是决定人工智能
系统的智能性的要素;而功能,是人工智能系统和行业应用
的连接点,因此首先需要分解任务,识别完成任务所需的人
工智能系统的功能。领域场景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被分解为多
个子任务后,不同子任务可能需要相同的人工智能系统的功
能来完成,结合这些子任务的具体场景及其所需的人工智能
系统功能,划分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航空航天设备拆装搬运与研发测试合同
- 中国计算机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十四五”规划战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振动胶管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Unit 7 Section B Project3a~3c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中国声光控自动开关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纸扇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 淮南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茶楼茶具更新换代采购合同
- Unit 1 This is me!integration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译林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2025年度智能家居装修工程纠纷起诉书(智能版)
- 咖啡店合同咖啡店合作经营协议
- 2025年山东铝业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全套电子课件:技能成就梦想
- 2025年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异构数据融合技术-深度研究
- 2024年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标准卷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 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三级手术目录(2020版)
- 飞达及其辅助机构
- 深圳地铁三号线正线信号系统
- 高中化学竞赛培训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