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一章自然灾难概述章末整合提升教材P11复习题1.如下表所示:类型举例地震灾难与地质灾难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难与洪涝灾难洪灾、涝灾、热带气旋、干旱、寒潮、暴风雪等海洋灾难风暴潮、海啸生物灾难蝗虫灾难、农田鼠害2.如下表所示:特点举例严峻的危害性2008年汶川地震死亡近7万人,受伤36万余人突发性和渐发性地震、旱灾区域性海啸发生在沿海地区连锁发生2011年日本地震引发海啸教材P23复习题1.世界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南起南美洲南端,向北经南、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折向亚洲的堪察加半岛、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过大洋洲中部,止于新西兰西南。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横亘于亚欧大陆南部,大体呈东西方向,西起地中海沿岸,经伊朗高原延至喜马拉雅山脉向东南,然后南折过中南半岛,止于印度尼西亚东部。干旱经常发生在降水变更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旱灾频率较高的地区,其中非洲是旱灾最严峻的地区。世界热带气旋的源地主要分布在南北纬5°~20°水温较高的洋面上。北半球为北太平洋西部和东部、北大西洋西部、孟加拉湾、阿拉伯海五个海疆;南半球为南太平洋西部、南印度洋西部和东部三个海疆。热带气旋发生频率高、强度大的有中国东南沿海、印度和孟加拉国沿海、美国东海岸和加勒比海地区。2.世界的主要自然灾难带有两条:一是环太平洋灾难带,二是北纬(20°~50°)环球灾难带。环太平洋灾难带集中了全球75%的火山、80%以上的地震和近70%的台风、海啸、风暴潮等灾难。北纬(20°~50°)环球灾难带集中了全球90%以上的大陆地震,带内的沿海地区是全球风暴潮和热带气旋灾难严峻地区,内陆地区是山地地质灾难和冻融灾难最严峻的地区,这一灾难带的雹灾、洪灾、旱灾、风灾及冻害等也相当严峻。教材P27思索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自然灾难:全球气候变暖将引起海平面上升,所导致的最严峻影响是增加了风暴潮和台风发生的频率和强度,而海水入侵和沿海侵蚀也将给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巨大损失。气候变暖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主要: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对三角洲地带和沿岸平原危害最大,而这些地区都是中国城市密集区和比较发达的地区。海平面上升,必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在北部和西部的暖和地区和沿海地区,降雨量将会增加;在长江、黄河等流域,洪水暴发频率将会更高;在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和暴雨也将更为频繁。而在春季和初夏季节,很多地区的干旱将会加剧,干热风将更加频繁,土壤蒸发量也将渐渐上升。气温上升增大了地表水的蒸发量,从而加重了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的干旱、土地沙化、盐碱化以及草原退化,使得近年来,春季北方沙尘天气异样频繁。受影响最大的是农业。气候变暖对中国西北、华北、东北、西南、华中的夏季气候造成影响,使农业病虫害频繁产生。2000年中国遭遇了罕见的全国性干旱,而且干旱高温致使北方部分省市发生大面积严峻的蝗虫灾难。温度上升将延长生长期,削减霜冻,而二氧化碳增加有可能导致光合作用增加,这将对农业产生有利影响。但是,土壤蒸发量上升、洪涝灾难增多和海水入侵等也将造成农业减产。气候变暖对草原畜牧业和渔业的影响总体是不利的。教材P27复习题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假如人类的活动遵循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能趋利避害,削减或避开自然灾难的发生,使自然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反之,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处。(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导致自然灾难的灾情由大到小的因素排列正确的是()A.孕灾环境: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B.致灾因子:火山、地震、泥石流、滑坡C.受灾客体:残障老年女性、一般老年女性、青壮年男性D.自然环境:南极大陆、亚马孙平原、西伯利亚、马里亚纳海沟解析:选C。灾情的大小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受灾客体有关,其中致灾因子越剧烈,灾情越大;受灾客体越脆弱,灾情越大。残障老年女性、一般老年女性、青壮年男性抵挡自然灾难的实力越来越强,所以产生自然灾难的灾情由大到小,故选项C正确。2.影响我国的各种自然灾难在发生时间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①台风夏、秋季②泥石流(西南地区)冬季③干旱(华北地区)冬季④寒潮冬末春初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选D。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季节是在多雨的夏季,华北地区的干旱多发生在春季。3.下列地区及其易发或多发自然灾难组合正确的是()A.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B.洪涝多发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C.旱灾多发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南地区D.地震多发区—华北、西北、西南、华中解析:选B。结合我国的气候、地形作答。读图,回答4~5题。4.图中反映的自然灾难是()A.洪涝 B.泥石流C.风暴潮 D.地震5.下列有利于“缩小”该灾难影响的人类活动是()A.合理利用草场资源B.平垸行洪,不侵占行洪区C.改善作物种植结构D.发展相宜区域农业资源条件的作物解析:第4题,由题图可知该灾难类型为洪涝。第5题,洪涝灾难是洪水泛滥造成的灾难,减轻洪涝灾难的措施从形成因素看:一是削减洪水径流,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建水库达到此目的;二是分泄洪水,减轻对沿岸重要经济区的危害;三是在洪水高风险区,尽量削减人类经济活动,以“缩小”灾情。B项符合这些条件,A、C、D三项与减轻洪涝灾难无关。答案:4.A5.B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癌症”,传播扩散快速,防治难,是松树的一种危急性和毁灭性病害,也是国内外要求限制和歼灭的一种检疫性病害。据此回答6~7题。6.下列关于松材线虫病害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A.传染简单 B.致死速度快C.扩散快速 D.危害树叶7.下列属于常见森林虫害的是()①松材线虫②松毛虫③杨树蛀干害虫④泡桐大袋蛾⑤蝗虫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解析:第6题,由题干材料可知,松材线虫病害具有传染简单、致死速度快、扩散快速的特点。第7题,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属于森林虫害,而蝗虫属于农作物虫害。答案:6.D7.A8.2024年7月全国多地进入“烧烤”状态,四川泸州、宜宾等地出现较大范围日最高气温超过41.5℃的高温天气。与形成大范围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有关联的自然灾难是()A.台风 B.风暴潮C.干旱 D.寒潮解析:选C。形成我国大范围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应是反气旋,受其影响,降水少,蒸发旺盛,易形成干旱。经核定,2015年,各类自然灾难共造成全国18620.3万人次受灾,819人死亡,148人失踪,644.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81.7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24.8万间房屋倒塌,250.5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1769.8千公顷,其中绝收2232.7千公顷;干脆经济损失2704.1亿元。据此结合所学学问回答9~10题。9.材料充分反映了()A.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可变更受灾体的易损程度B.人以各种行为来影响其他受灾体的易损程度C.人类通过生态建设,可以增加环境的稳定性D.自然灾难可造成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10.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灾难的影响日趋剧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类可以对地面状况施加影响从而改造局部地区环境,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B.人口是最活跃的受灾体,能以各种行为影响其他受灾体的易损程度C.社会经济基础雄厚、政治稳定的地区,往往受灾严峻,“放大”灾难效应D.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影响人类的灾难种类不断增多,影响范围也在扩大解析:第9题,通过阅读材料可知自然灾难造成的影响包括对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产生的损失。第10题,社会经济基础雄厚、政治稳定的地区,一般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来建设防灾系统,在灾难发生时,能够快速救援,复原灾区的生产,“缩小”灾难影响。答案:9.D10.C二、综合题(共60分)11.某灾难性天气系统从珠江口旁边过境,如图甲所示,A、B、C三地观测过境时的气压与平均风速随时间的变更规律示意图分别如图乙、图丙所示。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此天气系统的名称是________。(2分)(2)这一天气系统中心是从A、B、C三地中________地过境的。(2分)(3)B地在12时风速突然很低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在当天12时,A地的风向为________风,C地的风向为________风。(2分)(5)试分析该天气系统给我国工农业生产带来的利与弊。(2分)解析:依据题目可知,该天气系统在短时间内气压、风速变更较大,过境时中心气压极低,应是剧烈发展的热带气旋。B处风速与四周相比急剧降低,应为台风眼,不同地点在台风结构的不同位置,风向有所差异。台风带来的剧烈天气现象能危害工农业生产,但带来的丰沛降水对缓解旱情有肯定好处。答案:(1)台风(热带气旋)(2)B(3)处于台风中心(台风眼)(4)偏北偏南(5)利:带来丰富的降水,减轻伏旱,缓解高温酷暑。弊:带来暴雨和洪涝灾难,造成严峻的经济损失。12.下图为我国历史上从春秋到元代111次蝗灾发生月份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蝗灾发生最多的季节是________季。其中________月份发生频率最高,主要缘由是什么?(6分)(2)冬季蝗灾几乎没有的缘由是什么?(4分)解析:蝗虫的繁殖、生长主要受气温、降水等因素的影响。冬季气温低,蝗虫不能生长、繁殖,无法成灾。答案:(1)夏6夏季特殊适合蝗虫大量繁殖、生长。(2)冬季气温低,蝗虫不能生长发育。13.读中国和日本两国地震死亡人数比较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1)中国历次大地震中死亡人数差异较大,除震级和震源深度外还受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请指出其他主要的自然因素。(2分)(2)比较图示时间内中国和日本地震死亡人数特点的差异,并分析缘由。(8分)解析:第(1)题,地震死亡人数的差异,与地震发生的时间、震中位置、地质构造等亲密相关。唐山地震发生在夜晚,人们多数在睡觉,死亡人数多。发生在白天的,死亡人数相对较少。第(2)题,对比两图分析,中国地震死亡人数多,日本死亡人数少。中国地震死亡人数波动较大,日本在关东地震后,死亡人数波动小。这种差异主要是日本地震预报技术、防震技术水平高;日本地震频繁,人们的防震意识强;日本是发达国家,国家的救援机制完善。答案:(1)地震时间、震中位置、地质构造等。(2)中国死亡人数多(日本死亡人数少);中国死亡人数波动较大(日本在关东地震后,死亡人数波动小)。日本地震预报技术、防震技术水平高;防震意识强;救援机制完善。14.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世界性自然灾难的重灾区是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这两个地区的自然灾难占全球自然灾难的60%~70%。材料二一次台风登陆可引起近海区的风暴潮灾难,深化内陆可转化为暴雨。暴雨在平原地区会引起洪涝灾难;在山区会引起山洪暴发,诱发滑坡、泥石流。(1)分析材料一所属地区自然灾难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的缘由。(4分)(2)材料二反映了自然灾难的什么特点?并说明暴雨引发滑坡、泥石流的机理。(4分)(3)自然灾难主要是由自然缘由引起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灾难会起到加剧或减轻的作用。分析说明人类活动会加剧自然灾难的缘由。(2分)解析:第(1)题,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势起伏大,多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难;该地区气候条件困难,多台风、旱涝等气象灾难;各种灾难相互作用又产生多种灾难。第(2)题,该材料反映了自然灾难具有联系性的特点。第(3)题,自然灾难对人类社会产生剧烈破坏作用,人类不合理活动对自然灾难会起到加剧的作用。答案:(1)①这里是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易发生地震、火山灾难;②这里是世界高大山脉集中地带,山高坡陡,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难;③这里气候困难,大气运动季节变更大,易发生洪水、干旱、台风等灾难;④各种灾难相互作用,又能产生海啸、风暴潮等灾难。(2)材料二说明自然灾难之间相互联系,具有很强的联系性,具有连锁发生的特点。暴雨可增加山坡重力负荷,过多水分渗入地下懦弱面,使山坡失去平衡,发生滑坡后暴雨产生的流水侵蚀更强。(3)人类不合理地、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会造成生态破坏,导致环境承载力下降,不稳定性增加,加剧灾难的发生。人类活动会使地表财宝积累增多,加剧灾难损失程度。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台湾岛地形示意图。(1)该岛的地势特征是怎样的,并说明该岛屿多山的缘由。(4分)(2)台湾岛最主要的和发生最常见的地质灾难是什么?为什么?(2分)(3)在同一次地震中,岛的东部和西部灾难强度相同,灾难的危害程度东部大还是西部大?为什么?(4分)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和疏密,推断该岛地势特征为东高西低,由于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地带,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底部,亚欧板块隆起抬升成山。第(2)题,由于该岛处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第(3)题,在同一次的自然灾难中,也就是说致灾因子的强度是相同的,那么确定灾情大小的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防灾抗灾的投入。防灾抗灾投入因处在同一行政区范围内,差别不大,因此应主要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因素分析。从地形方面可知,台湾岛的西部是平原地形,人口稠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尾气清洁剂项目投资建设规划立项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课时2新时代的劳动者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第一章统计案例1.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A版选修1-2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第3节人类遗传病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2025年中国微型轿车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中国角度编码器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智能回单管理系统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切换电容接触器行业市场发展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申请表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 酒店住宿水单标准模板
- 市政道路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课件
- 全册(教学设计)-苏教版劳动六年级下册
-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3800字(论文)】
- 尺寸链的计算表格
- 夏玉米套种辣椒技术
-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5人(共500题含答案解析)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题含答案附详解
- DB6101T 197-2022 藤蔓类尾菜堆肥技术规程
- 《生僻字》歌词(带拼音解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