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布西耶和包豪斯_第1页
柯布西耶和包豪斯_第2页
柯布西耶和包豪斯_第3页
柯布西耶和包豪斯_第4页
柯布西耶和包豪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勒·柯布西耶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1887-1965年)

柯布西耶是对当代生活影响最大的建筑师,是20世纪文艺复兴式的巨人,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富兰克·劳埃德·赖特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他丰富多变作品和充满激情建筑哲学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城市面貌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从早年的白色系列的别墅建筑、马塞公寓到朗香教堂,从巴黎改建规划到加尔新城,从《走向新建筑》到《模度》,他不断变化的建筑与城市思想始终将其他人远远的抛在身后。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一个取之不尽的建筑思想的源泉。设计的社会立场柯布西耶的最高理想之一是机械化和机器的形式,他认为建筑应该是生活于其中的机器。他的早期建筑都具有明显的机械特征。希望城市规划也按照机械的方式设计。他的未来都市设计,大量采用功能分区、立体超级公路联系、公共社区化、关联一体化等等。这些反映了他对于社会结构的设想。

在城市规划、公共住宅设计方面压制个人感觉,把社会因素、文化遗传放到压倒性的地位。因此,他的设计趋于强权专制。和他对于个人感觉的第一性强调非常矛盾。勒▪柯布西耶的设计哲学:具有现代主义民主特色和武断的强权、独裁特色。机器美学

1910年,他到德国旅行,到德国现代主义大师彼得贝伦斯的设计事务所工作,受到这个大师设计观念的很大影响。1922年,他为巴黎国际博览会设计了新精神住宅(thePaviliondeL‘EspritNouveau),并且用桑纳椅子(Thonetbentwoodchair)装饰室内,第一次出名。20年代中期以后,他开始集中精力设计钢管家具,得到国际好评,特别是1929年他在巴黎的汽车沙龙(Salonautomane)上展出的家具,受到欢迎。柯布西耶是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人。他对于飞机、汽车的崇拜,导致他在建筑、城市规划上对于机器的仿效。他的大量出版物、发表的大量论文,为机械美术奠定了基础。多米诺系统柯布西耶把追求合理的、明晰的空间秩序,作为近代住宅的标准,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他就创造了建筑的标准件“多米诺系统”,即由钢筋混凝土的平面的地和天顶,与立柱的支撑构成立体的构架,这种自由的平面立体组构方案,成为划时代的里程碑,而且是本世纪国际样式的雏型。

多米诺系统的价值在于,墙从以往的支撑重力获得解放,可以使空间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这可以说是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分水岭。勒·柯布西耶从个人住宅到集合住宅,以后发展到“为了300百万人的现代都市”计划,都遵循一个统一的概念,既所有局部都服从于几何学的简洁的秩序,让人们生活在充满绿和光的上品空间中。·多米诺体系——构造特征1.平面有了多种可能性

——柱子独特的位置

2.立面可以使想象的采光得以实现——立面自由3.材料不限——骨架承重4.标准骨架——可批量生产多米诺标准骨架骨架剖面图

从模度系统诞生,特别是50年代后,柯布以其作为一种重要设计工具,在其实践中加以应用,包括马赛公寓、昌迪加尔、圣迪埃工厂乃至朗香教堂的平面设计,模度系统都不同程度发挥了其比例控制的效用。柯布西耶认为参考线是用来确定构图中各要素的位置从而获得整体的和谐和美观的辅助线。他对巴黎圣母院等经典建筑作品做出了分析,揭示了其中隐藏的参考线。柯布西耶用“一个模数赋予我们衡量与统一的能力;一条参考线使我们能进行构图而得到满足。”来概括参考线的作用。

模数系统

在1926年出版的《建筑五要素》中,柯布西耶提出了新建筑的“五要素”

,它们是:

1、底层的独立支柱;

2、屋顶花园;

3、自由平面;

4、自由立面;

5、横向长窗。优秀作品分析母亲之家住宅,就应该是产生幸福的场所。——勒·柯布西耶甄昊元,2010.7项目资料地点:瑞士莱蒙湖畔时间:1923年建筑师:柯布西耶用途:建筑师父母的住宅莱蒙湖:即日内瓦湖。瑞士和法国共有,为欧洲最大的湖泊。处于阿尔卑斯山区,勃朗峰倒映湖中。这里也是建筑父母生活的地方和建筑师本人长大的地方。设计思路由于是老年人居住,设计师认为,高龄者不需要太大的空间,却需要舒适、宁静和自然。于是结合了莱蒙湖畔的自然环境,为父母设计了一座小小的房子。小屋建成后,建筑师的父亲去世,母亲独自居住在小屋中,寡居至101岁去世。占地总面积:约200平方米(建筑+庭院)建筑面积:70平方米建筑类型:独栋住宅。层数:1层带阁楼;内部尺寸:17.6mX4m(70.4㎡)4.4:1的狭长小屋1公路2大门3进门4衣帽间与燃油锅炉

5厨房6洗衣房和下跌的地窖7出口8公共空间9卧室10浴缸11壁橱12客房13通向室外的门厅1411米横向长窗15楼梯通向屋顶

屋顶花园与地面的庭院、远处的湖光山色相互呼应,提供了多层次的景观体验。屋顶花园是柯布西耶的重要创作思想之一。屋顶花园

柯布西耶是混凝土建筑的倡导者。并且力图在建筑表面保留混凝土本身的材质特征。建筑材质和肌理矮墙起到庭院界限标示的作用。高及膝盖,对后面的住宅视野无遮挡,墙外即是莱蒙湖。高墙上开了小窗,墙面爬满藤属植物,形成半透明的建筑空间。柯布西耶曾著《透明性》一书,说明相关理论。庭院庭院高墙窗的处理方式,非常中国化。建筑外观长达11米的带状窗,成为这座房子最大的特征。即是在更大的别墅中,如此开阔的窗户也是一种极为奢侈的表现。它将雷蒙湖整个容纳在室内。矮墙、小屋,因为这个长窗的表现而格外精彩!最令人惊异部分优秀作品分析萨伏伊别墅萨伏伊别墅的场所及特征

萨伏伊别墅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位于巴黎近郊的普瓦西。由勒.柯布西耶于1928年设计,1930年建成。萨伏伊别墅地段为12英亩,宅基为矩形,长约22.5米,宽为20米,共三层。萨伏伊别墅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和空间布局自由,空间相互穿插,内外彼此贯通。别墅轮廓简单,象一个白色的方盒子被细柱支起。水平长窗平阔舒展,外墙光洁,无任何装饰,但光影变化丰富。别墅外形简单,但内部空间复杂,如同一个内部精巧镂空的几何体,又好像一架复杂的机器,萨伏伊别墅是勒.柯布西耶提出的新建筑五个特点的具体体现,对建立和宣传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影响很大。建筑表面上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太多的装饰,完全不同于早期中世纪时期的建筑给人的那种印象。它的外部装饰采用白色粉刷,唯一的可以称为装饰部件的是那个长条形排窗,建筑表面平整,形体也比较简单;然而从不同的方向看过去,都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印象,这使建筑外观显得多变。这种不同不是刻意设计出来的,而是其实内部功能空间的外部体现。在这座建筑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现代主义建筑精神的体现,包括简单的外部装饰和对使用功能的重视。纯粹的萨伏伊别墅深刻地体现了现代建筑所提倡新的美学原则——建筑形体和内部功能的结合,建筑形象的逻辑,构图的法则,比例和秩序之美……萨伏伊别墅的概况萨伏伊别墅特点:(1)模数化设计(2)简单的装饰风格(3)纯粹的用色—建筑的外部装饰完全采用白色,这是一个代表新鲜的、纯粹的、简单和健康的颜色;(4)开放式的室内空间设计;(5)动态的、非传统的空间组织形式—尤其使用螺旋形的楼梯和坡道来组织空间;(6)屋顶花园的设计—使用绘画和雕塑的表现技巧设计的屋顶花园;(7)车库的设计—特殊的组织交通流线的方法,使得车库和建筑完美的结合,使汽车易于停放而又不会使车流和人流交;底层的独立支柱

漂浮”的结构改变了传统的花园环绕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使柯布西耶找到了理想生活范本的物质载体。他认为屋顶花园是补偿自然的一种方法,“意图是恢复被房屋占去的地面”。屋顶花园

建筑室内外都没有装饰线脚,用了一些曲线形墙体以增加变化。柯布西耶还强调利用墙体或隔断灵活地分割空间,他认为住户应该可以按自身需要划分自己的居住空间,承重结构与分隔结构完全分离,能够极大程度地实现了空间划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自由平面

底层三面透空,由支柱架起,内有门厅,车库和仆人用房。一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

二层有起居室、卧室、厨房、餐室、屋顶花园和一个半开敞的休息空间。三层平面图三层为主人卧室和另一个屋顶花园。

自由立面以比例和基准线理性逻辑来设计。是建筑的内部状况的外部呈现。自由立面东面立面图南面立面图西面立面图北面立面图

横向长窗是为了让房间获得充足的光线和室外景观。在《论建筑学与城市主义现状》中,柯布西耶坦然承认了萨伏伊别墅的“逼迫性古典主义”倾向——“住户来到这里,是因为这里的粗犷的田野景色与农村生活相互呼应”,人们可以从条形窗的四个朝向居高临下地观察到整个区域,他们的家庭生活被安插在一个维吉尔式的梦境之中。”

横向长窗萨伏伊别墅各层之间以楼梯和坡道相联,各层之间以螺旋形的楼梯和折形的坡道相联。柯布西耶使用动态的、开放的、非传统的空间句法,尤其是螺旋形的楼梯和折形的坡道来组织空间。动态的室内外空间,在传统空间的三维度上增添了人在其中连续位移而产生的时间因素(第四维度),使建筑空间呈现出更多的变化。吉迪翁将萨伏伊别墅作为“空间——时间”营造的典范,指出其中蕴涵的丰富的空间效果、视点转变以及对时间性的反映。坡道不仅是交通设施,而且使各层空间似有相互流通之感。漫步空间

车库则采用特殊的组织交通流线的方法,使得车库和建筑完美的结合,使汽车易于停放而又不会使车流和人流交叉。交通流线

萨伏伊别墅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仅用了白色的粉刷墙面,柯布西耶说白色是新鲜、纯粹、简单和健康的颜色;开敞、明亮的室内也没有多余的装饰物。

建筑材料的运用与细部处理:

勒·柯布西耶是一名想象力丰富的建筑师,他对理想城市的诠释、对自然环境的领悟以及对传统的强烈信仰和崇敬都相当别具一格。虽然在一定的条件下,他的建筑并不能完全符合人们对居住空间的要求,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时代背景下,他是建筑发展的领军人物,并有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今天来看依然是极简主义的完美代表。包豪斯“包豪斯”概述·德国包豪斯(BAUHUAS)学院,成立于1919年,关闭于1933年.·BAUHUAS由德语“建造”与“房屋”两个词的词根构成,借以指新的设计体系.·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它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基础.包豪斯成立宗旨:·“BauHaus”这个词是由德语动词”bauen”建筑和名词“haus”组合而成,粗略地理解为“为建筑而设的学校”反映了其创建者心中的理念:1、确立建筑在设计论坛上的主导地位,

2、把工艺技术提高到与视觉艺术平等的位置,从而削弱传统的等级划分,

3、响应了1907年建于慕尼黑的“德国工业同盟的信条,即通过艺术家、工业家和手工业者的合作而改进工业制品包豪斯的设计教育观念:1.技术和艺术应该和谐统一2.视觉敏感性达到理性的水平3.对材料、结构、肌理、色彩有科学的、技术的理解4.集体工作是设计的核心5.艺术家、企业家、技术人员应该紧密合作6.学生的作业和企业项目密切结合包豪斯发展历史魏玛时期(1919-1924)德绍时期(1925-1930)柏林时期(1931-1933)魏玛时期(1919-1924)

——格罗皮乌斯现代设计的先驱者包豪斯的创始人(WalterGropius)1883年5月18日-1969年7月5日出生于德国柏林,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父亲也是一位建筑师。1969年7月5日卒于美国波士顿。1883年出生在德国柏林1903~1907年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柏林夏洛滕堡工学院1907~1910年在彼得·贝伦斯的建筑事务所任职1910~1914年自己创业1915年在魏玛实用美术学校任教1919~1928年创建包豪斯1928~1934创柏林建筑设计事务所1934年离德赴英创业。1937年到美国定居,任哈佛大学建筑系教授、主任1946年同一些青年建筑师合作成立“协和建筑事务所”边从事教育边进行建筑设计1969年去世

魏玛时期的包豪斯学校设计理念: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他的建筑设计讲究充分的采光和通风,主张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格罗皮乌斯力主用机械化大量生产建筑构件和预制装配的建筑方法。早在包豪斯学校任教时期,他便致力研究使家具器皿等日用品和建筑设计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大规模建筑并降低造价。他还提出一整套关于房屋设计标准化和预制装配的理论和办法。格罗皮乌斯参加发起组织现代建筑协会,传播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对现代建筑理论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格罗佩斯经典的作品:1911~1912年法古斯鞋楦厂(和A.迈耶合作设计)1914年德意志制造联盟科隆展览会办公楼1923年耶那市立剧场(CityTheater,Jena,和A.迈耶合作设计)1927年德骚市就业办事处1925~26年包豪斯校舍(Bauhaus)1927~28年丹默斯托克居住区(DammerStockHousing)1929年德国柏林西门子住宅区(Berlin-siemensStadtHouseing)

1936年英国英平顿地方乡村学校(VillageCollege,Impington)1937年格罗皮乌斯自用住宅(GropiusResidence,LincolnMass)1949年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HarvardGraduateCenter,Cambridge,Mass,TAC)

1954年马赛诸塞州西水桥小学(WestBridgeWaterElementarySchool,TAC)1957年西德西柏林汉莎区(Hansa-Viertel)Interbau国际住宅展览会公寓1977年何塞•昆西公立学校(JosiohQuincyCommunitySchool,SouthCove,Boston,Ma,TAC)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格罗佩斯住宅包豪斯校舍的实验工厂格罗皮乌斯在他设计的包豪斯校舍的实验工厂中更充分地运用玻璃幕墙。这座四层厂房,二、三、四层有作品三面是全玻璃幕墙,成为后来多层和高层建筑采用全玻璃幕墙的先声。把大量光线引进室内是当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主张的现代功能观点的一个主要方面。欧洲传统建筑大多室内幽暗,阳光很少,而格罗皮乌斯设计的房屋有较大的窗户,有阳台。在总体布局上,为了保证阳光照明和通风,摒弃了传统的周边式布局,提倡行列式布局,并提出在一定的建筑密度要求下,按房屋高度来决定它们之间的合理间距,以保证有充分的日照和房屋之间的绿化空间。这些观点在格罗皮乌斯1929~1930年和H.沙龙等人共同设计的德国西门子城住宅区,40年代初和M.L.布劳耶合作设计的美国匹兹堡的铝城住宅区中都得到充分体现。法古斯鞋楦厂这个设计应用了玻璃幕墙结构和转角窗,采用钢铁和平板玻璃为建筑材料,采用崭新的结构,轻巧透明、大方得体,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玻璃幕墙结构建筑,建筑具有良好的功能和现代的外型魏玛时期(1919-1924)

——格罗皮乌斯聘用的教师包括伊顿、马科斯、穆什、施莱莫、费宁格、克利、莫霍里一纳吉、什莱耶、康定斯基等。新的教学体制,是由担任技术教育的导师和担任艺术形式教育的导师两个部分的专业人员组成的。他称担任技术、手工艺、材料部分教育工作的教师为工作室导师,或者工作室师傅(theWorkshopMaster)。而担任形式内容、绘画、色彩与创造的部分教育工作的教员则称为形式导师。第一批教员约翰.伊顿里昂耐尔.费宁格格哈特.马克斯约翰·伊顿中文名:约翰·伊顿外文名:JohannesItten国籍:瑞士出生日期:1888.11.11逝世日期:1967.5.27瑞士表现主义画家、设计师、作家、理论家、教育家。他是包豪斯最重要的教员之一,是现代设计基础课程的创建者。1.虔诚的拜火教徒,充满了神秘主义色彩。2.设计了BAUHAUS的初步课程,并建议每个学生必须先学六个月的初步课程,此后才能在作坊里进行学习.3.他认为所有的感觉产生于对比.如果没有不同质的东西比较,孤立的东西是看不见的。因此他布置了无数作业,要求学生和谐地组织互相对比的标记、色调、颜色和材质。4.他还要求学生观察诠释真实的世界,描绘自然界中的事物,以磨练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要求学生独出心裁地发觉、诠释模特的姿势,而不是解剖上的准确无误。5.他偏爱动人的独特形式,胜过了对功能的要求。约翰·伊顿的课程1)自然物体练习;2)不同材料的质感练习;3)古代名画分析约翰·伊顿伊顿的另一成就在于开设了现代色彩学的课程。他对色彩理论领会得很是透彻。当时德国最重要的色彩理论专家是约翰.歌德,伊顿和其它包豪斯的基础课程都是以约翰.歌德的理论作为基础的。伊顿对于色彩的对比,色彩明度对于色彩的影响,冷暖色调的心理感受,对比色彩系列的结构都非常重要。伊顿的科学性的色彩理论和科学性的形体构成理论,对于奠定视觉表达的基础来说是重要的,坚实的。伊顿色彩作品瓦西里·康定斯基中文名:瓦西里·康定斯基外文名:ВасилийКандинский国籍:俄罗斯出生地:俄罗斯出生日期:1866年12月16日逝世日期:1944年12月13日画家,法律教授,优秀的业余大提琴手康定斯基是包豪斯学院最有影响的成员,这不仅因为他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现代抽象的先驱、带来俄国抽象艺术革命第一手知识的有才能的教师,还因为他能够有系统、清楚而准确地表达他的视觉和理论上的概念。1926年,他把他的构图课程《点、线到面》一书出版。康定斯基的这本书,想给艺术作品的要素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下一个比较绝对的定义。这种关系,是指一个要素对另一个要素,以及对整体的关系。他那脱俗、浪漫的艺术基础,在这里表现得十分明显。莫霍利·纳吉匈牙利出生的艺术家纳吉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进了基础训练,强调形式和色彩的客观分析,注重点、线、面的关系。纳吉为预科学生安排了3组课程:一组是工艺类,包括手动工具和设备的使用。一组是艺术类,包括素描、色彩、摄影、制图等,使学生熟悉造型表现的原理。一组是科学类,包括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使学生的形象知觉和理性思维结合起来。莫霍利·纳吉的课程:1)悬体练习;2)体积空间练习;3)不同材料结合的平衡练习;

4)结构练习;5)质感练习;6)铁丝、木材结合的练习;7)构成及绘画魏玛时期包豪斯的公共形象设计展:1923年包豪斯举办了第一次展览会,展出了设计模型、学生作业以及绘画和雕塑作品等,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受到欧洲许多国家设计界和工业界的重视和好评。在这次展览会上,格罗皮乌斯作了《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演讲,学校更加强调技术的作用。展览的成功是包豪斯公共关系活动的第一个重大突破,从此,这所学院的名声就传遍了世界各地,成为各国注意的一个现代设计实验中心。魏玛时期包豪斯最有影响力的设计作品

包豪斯最有影响的设计出自纳吉负责的金属制品车间和布劳耶负责的家具车间。金属制品车间致力于用金属与玻璃结合的办法教育学生从事实习,这一努力为灯具设计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华根菲尔德在该车间设计了著名的镀铬钢管台灯迄今仍有生产。魏玛时期的金属制品设计还带有明显的手工艺特色。例如布兰德于1924年设计的茶壶虽然采用了几何形式,但却是用银以人工锻制的,与工艺美术运动异曲同工;她设计的烟灰缸同样也体现了这种高雅的几何情趣;布兰德在该车间设计的台灯不但造型简洁优美,而且功能效果良好,并且由莱比锡一家工厂批量生产。这说明包豪斯在工业设计上已趋成熟。在家具车间,布劳耶创造了一系列影响力极大的钢管椅,这些钢管椅充分利用了材料的特性,造型轻巧优雅,结构也很简单,成为了现代设计的典型代表,开辟了现代家具设计的新篇章。德绍时期(1925-1930)

——汉内斯·迈耶汉内斯·迈耶:是格罗皮乌斯选定的包豪斯校长的继任者。1927年,包豪斯成立了建筑系。格罗皮乌斯聘任汉内斯·迈耶为系主任。那时候由于汉内斯·迈耶设计日内瓦国联大厦(联合国前身)而声名远播汉内斯·迈耶设计理念1928年在他担任校长后,改变了包豪斯的方向,主张在设计方法中更多地依靠科学,而不是艺术,更加强调产品与消费者、设计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加强了设计与工业的联系。在他的领导下,包豪斯各车间都大量接受企业的设计委托。建筑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建筑与建筑理论部,一个是室内设计部,并且组成了广告系,设立了新的摄影工作室,提供三年制的摄影专业课程和学位课程。培养广告行业需求的摄影师和新闻行业需要的摄影记者。汉内斯·迈耶认为,功能是生物学参数,心理学参数和社会参数的总和,而个人对舒适性的爱好当然也要考虑。这种功能主义有时候被称为纯粹功能主义。他的功能主义摒弃了以审美知觉为基础的一切形式主义的方法,取而代之的是从产品的功能和结构目的性的相互关系中直接产生出来的规律。德绍时期的包豪斯包豪斯在德绍的新校舍是由格罗皮乌斯设计的1925年秋开始动工,次年年底落成。包豪斯校舍在设计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现代设计的杰作。

这个新的校舍是一个综合性建筑群,这座建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综合体,在设计中,采用了非常单纯的形式和现代化的材料、加工方法,以高度强调功能的原则来从事设计。建筑高低错落,采用非对称结构,全部采用了预制件的拼装,工场部分是玻璃幕墙结构,整座建筑没有任何装饰,每个功能部分之间以天桥联系,体现了现代主义设计在当时的最高成就。迈耶重新任命了包豪斯的第三位主持人约瑟夫·阿尔贝尔斯。他主持整个预科一直到1933年包豪斯关闭。迈耶制定了预科的新课程,其中材料学是阿尔贝尔斯预科的基本课程之一,学生学习各种材料的属性,学习经济地利用材料和简化工艺流程的方法,学生用硬纸板、报纸、墙纸等为材料进行设计创作。基础课1.组合练习2.纸造型3.纸切割练习4.铁皮造型练习5.铁丝构成练习6.错觉练习7.玻璃造型练习柏林时期(1932-1933)

——密斯·凡·德罗1886年,密斯生于德国亚琛,原名MariaLudwigMichael,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之后便更名为密斯·凡·德·罗(MiesvanderRohe),vanderRohe是他母亲的姓。密斯在1908-1911年间与著名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一起工作,后来,他又采纳了包豪斯建筑学派的风格,并继承了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遗留的风格。1938-1958年任芝加哥阿莫尔学院(后改名伊利诺工学院)建筑系主任。密斯·凡·德·罗德国著名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德意志制造联盟副主席。1907年他也在贝伦斯设计事务所工作过。1928年他提出了现代主义最具影响力的名言:“少就是多”。(Lessismore)1929年他设计的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以及内部的家具和室内设计,表达了他以现代技术创造和谐的形式,从而揭示生活最高涵义的创作目的。·密斯担任校长后,一方面致力于学校的非政治化和非意识形态化,一方面加强以建筑设计为主的学术研究,使学校又重现生机。他特别重视组合家具的设计,鼓励学生经常参加德意志制造联盟举办的家具设计竞赛,并多次获奖。在理论倾向上,他承认科技进步和社会进步的客观性,但同时强调主观因素对掌握这种进步取得成就的重要性。密斯的设计理念密斯·凡·德·罗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的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少就是多”这句话的含义你可以很轻易的从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美学和哲学中口味出来。“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密斯的建筑艺术依赖于结构,但不受结构限制,它从结构中产生,反过来又要求精心制作结构,“Lessismore”,密斯对他的学生如是说“我希望你们能明白,建筑与形式的创造无关”巴塞罗那的德国馆是这样一个例子,在这件德国用来参加1929年世界博览会的展品中,你绝对见不到任何一件附加于建筑之上的多余的东西,没有杂乱的装饰,没有无中生有的变化,没有奇形怪状的摆设品,有的只是轻灵通透的建筑本身和它里外连续流通的空间。密斯的设计理念魔鬼在细节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大师之一的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只说了五个字:“魔鬼在细节(Devilsareinthedetails)”;由此可见他的严谨与他的理念。密斯设计理念密斯在很大程度上相当重视细节,用他的话说“细节就是上帝”,这归功于他父亲对其技术的教导。虽然他从未受过正规的建筑学习,但他很小随其父学石工,对材料的性质和施工技艺有所认识,又通过绘制装饰大样掌握了绘图技巧。同时,他用极为大胆、简单和完美的手法进行设计,将建筑学的完整与结构的朴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密斯并不是特别关注装饰原料的选择,但是他特别注意室内架构的稳固性。像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勒·柯布西耶一样,密斯也特别重视将自然环境、人性化与建筑融合在一个共同的单元里面。由他所设计的郊外别墅、展厅、工厂、博物馆以及纪念碑等建筑均体现了这一点。与此同时,密斯也重新定义了墙壁、窗口、圆柱、桥墩、壁柱、拱腹以及棚架等方面的设计理念密斯的设计作品1927白森毫夫公寓大楼(WeissenhofApartmentBuilding)1928德国克雷费尔德朗格住宅(LangeHouseKrefeld,Germany)1929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BarcelonaPavilion)

1930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TugendhatHouse,Brno)1933德国柏林密斯·凡·德·罗住宅(MiesvanderRoheHouseBerlin)1946美国伊利诺斯州普莱诺范士沃斯住宅(FarnsworthHousePlano,IL)1948湖滨公寓(LakeShoreDriveApartments)1952美国伊利诺工学院建筑及设计系馆(ChapelofSaintSaviorIIT)1956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皇冠厅(CrownHallIIT)1959纽约西格拉姆大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