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CCSB01DB13TechnicalcodeforproductionofGrifolafrondosa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B13/T****—2025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河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迁西县舞茸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娟、姬利新、彭学文、路雨翔、解文强、王强、冯芳侠、朱慧、王姣雪、冯贝晓、李宝莹、李林、郭晓宇、杨帅。1XX/TXXXXX—XXXX灰树花定点出菇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灰树花(Grifolafrondosa)的产地环境,栽培前准备,菌袋制作,发菌管理,定点出菇,采收,干制、包装与贮运,病虫害防控和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灰树花的定点出菇及安全优质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80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4806.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12728食用菌术语NY/T446灰树花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1731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NY/T1742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NY/T1935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NY/T2375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DB13/T5278地理标志产品迁西栗蘑3术语和定义GB/T12728所规定食用菌术语适用本文件。3.1定点出菇一种通过控制环境条件(温度、光照等)和特定操作,引导灰树花在菌棒(袋)特定区域发生子实体的栽培技术。3.2仿野生栽培原指在板栗林下搭建微型阴棚,棚内做阴畦并将灰树花菌棒置于其中覆土出菇的一种栽培模式,现泛指灰树花覆土出菇的栽培模式。2XX/TXXXXX—XXXX4产地环境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2375的要求。5栽培前准备5.1栽培设施采用日光温室、中拱棚、控温菇棚、工厂化菇房等多种设施栽培。栽培设施应具备控温、控湿、通风、见光和消毒防虫等调控条件,所用的建筑材料、附属材料及配套机具等应符合环保标准。5.2栽培季节河北省宜采用日光温室或中拱棚栽培,宜于11月~翌年2月生产菌袋,翌年5月中旬~10月出菇。若采取工厂化菇房或控温菇棚栽培,则可周年生产。5.3品种选择选用适于河北省栽培,菇形好、第一潮菇产量高、转潮快、抗逆性强的灰树花品种,可从具有菌种生产和销售资质的供种单位引种。5.4主辅原料栽培原料包括板栗木屑、棉籽壳、麦麸、玉米粉等,应符合NY/T1935的要求。5.5生产用水培养料配制用水和出菇管理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要求。5.6添加剂及其他原料应符合NY5099的要求。5.7培养料配方建议选用以下配方:配方1:板栗木屑36%,棉籽壳37%,麸皮15%,山皮土10%,红糖1%,石膏1%,含水量60%~65%。配方2:板栗木屑35%,棉籽壳30%,麦麸13%,山皮土10%,玉米粉10%,红糖1%,石膏粉1含水量6065%。5.8菌种生产及质量要求菌种生产过程应符合NY/T528和NY/T1731的要求。菌种质量应符合NY/T1742的要求。6菌袋(棒)制作6.1装袋(制棒)采用熟料袋栽模式。按配方均匀拌料后,调含水量为65%左右,pH值6.5~7.0,用装袋机装袋。采用聚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筒膜,规格为36cm×18cm×0.005cm(小袋或小棒),菌袋料长19cm3XX/TXXXXX—XXXX左右;或采用菌袋规格为58cm×18cm×0.005cm(大袋或大棒),菌袋料长43cm左右。6.2灭菌高压或常压蒸汽灭菌。高压时,121℃(0.12MPa),保持4h;常压时,100℃保持15h。拌料、装袋、灭菌应在当天内完成。6.3接种6.3.1接种前准备灭菌结束后,可选择在室外自然冷却或将菌袋(棒)移入洁净度为万级的冷却室内冷却,待料温降至24℃以下时接种。接种前,建议采用以下方式消毒。6.3.1.1接种室消毒接种室正压新风应达万级以上,接种作业区空气净化度达到百级。采用紫外线或臭氧机间歇消毒4h,臭氧浓度一般为10mg/m3~30mg/m3,相对湿度≥70紫外线灯功率一般为30W,照射有效距离为≤1.5m,每次照射时间≥60min。6.3.1.2接种人员要求接种人员应穿戴消毒的洁净服、帽、鞋和口罩,通过风淋室洁净后进入接种室。接种人员双手带一次性乳胶手套,用75%乙醇擦洗消毒。6.3.1.3接种器具消毒接种枪、镊子等接种工具用75%乙醇擦拭,并用高温火焰灭菌;固体菌种外表用75%乙醇擦洗消毒。6.3.2接种方法采用无菌操作接种。采用固体菌种、液体菌种或枝条菌种接种,小袋(棒)采用菌袋纵向轴接入液体菌种或枝条菌种;大袋(棒)采用固体菌种接种,侧面均匀接入3点~4点,接种口直径1.5cm~2cm、深2cm~2.5cm,接种后套袋封口。接种后移入培养室发菌。7发菌管理建议培养室内放置层架,最好是网格式层架,培养完成的菌袋(棒)一致性强。培养室要求清洁卫生,温度控制在22℃~2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避光,CO2浓度控制在0.25%以下。接种后,每周检查一次菌袋,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发现杂菌污染袋应小心、及时将其清理出培养室。接种25d~40d后可长满菌包,继续培养10d~15d,菌包表面形成菌皮后转入出菇棚(室)。8定点出菇8.1预培养5月上旬,将培养好的菌袋(棒)移至出菇棚(室)出菇层架上继续培养7d~10d,棚(室)温4XX/TXXXXX—XXXX度20℃~23℃、空气相对湿度在70%~80%、光照强度50lx~150lx、CO2浓度0.25%以下。8.2定点开孔5月中旬即可开口。大袋(棒)每袋(棒)两个出菇孔,出菇孔距菌袋近端10cm。在菌丝浓密、扭结处,用小刀或特制的开口器开直径1.0cm~1.5cm的圆孔,将开口处的塑料袋去掉,再剜掉深0.5cm~1.0cm的培养料;小袋(棒)在菌袋(棒)的中间开孔,要求与大袋(棒)相同。8.3出菇管理8.3.1原基阶段开口后温度保持21℃~24℃,空气相对湿度增加至80%~85%,光照强度增加至300lx~500lx;培养5d~10d后,开口处出现灰白色原基,继续增加光照强度至500lx~1000lx,空气相对湿度增加至8595CO2浓度控制在0.070.09原基转变成灰黑色,表面凸起并分泌小水珠,水珠消失后原基分化、形成灰树花子实体。8.3.2子实体阶段子实体形成后,温度继续保持21℃~24℃,光照强度保持在500lx~1000lx,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CO2浓度控制在0.1%以下,15d左右即可采收。9采收15d~20d后,子实体层刚形成菌孔,菌管长度≤1.5mm,菌盖边缘的生长点由白变暗、边缘稍向内卷时,即可采收。采收时,用小刀将整朵菇体贴近根部整齐割下,然后及时清理残留菇根。10二茬菇管理采完后及时清理残留的菇根,温度控制在26℃以下,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5%~65%,养菌10d~15d后即可出二茬菇。采收方法同9。也可直接进行仿野生栽培(栽培方式参照DB13/T5278),清理菇根和接种孔老化的菌种,可继续出菇2~3茬。11加工、包装与贮运11.1加工加工主要以干制为主,采收后及时去杂整理、分级(参照NY/T446灰树花)、保鲜或干制。鲜菇可采用气调贮藏保鲜,保鲜及干制严禁添加任何物质。11.2包装外包装应牢固、整洁、干燥、无污染、无异味、无毒,内壁无尖突物,无虫蛀、腐烂、霉变等,便于装卸、仓储和运输;纸箱无受潮、离层现象;包装容器及所用物品应符合GB4806.1、GB4806.7和GB4806.8的要求;成型包装品应符合NY/T658的要求。11.3贮运5XX/TXXXXX—XXXX鲜菇和干品适宜贮藏运输的温度为1℃~4℃。12病虫害防控12.1防控原则预防为主,采取农业、物理等综合防控措施。出菇期间不得向子实体喷洒任何化学药剂。12.2防控对象主要杂菌有木霉、青霉、毛霉、黏菌、脉孢霉及细菌等;主要害虫有菌蚊、菌蝇、螨等。12.3防控措施12.3.1发菌期预防a)保证生产用菌种质量,不使用杂菌污染的菌种;b)发菌场所保持整洁干净、空气流通,降低空气湿度,定期消毒;c)发菌期及时检查发菌情况,发现杂菌污染及时剔除,集中销毁;d)在菌袋(棒)移入出菇场所前,对出菇场所全面消毒。12.3.2出菇期防控a)杂菌侵染子实体时可加强通风、降低棚内温度,并将感染子实体去除;b)出菇场所的门口及通风口布设60目防虫纱网或缓冲间,在菇房(棚)内悬挂粘虫板、安装频振式杀虫灯(15W)、黑光灯(20W),或放置毒饵等;c)采收时将料面清理干净,废菌料和废菇体应清运至生产区300m以外的地方。13生产档案应建立灰树花生产档案。对灰树花的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投入品、生产管理过程、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各环节所采取的措施进行详细记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硫酸钾及副产品工业盐酸生产扩建项目环评报告表
- 普通井盖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单晶硅拉晶炉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2025年度电商平台农产品溯源及代理销售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医疗设备采购与租赁服务合同范本
- 中元华电关于电能质量监测与治理项目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智能化家居改造项目房屋买卖合同
- 虚拟偶像创新创业计划书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长乐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 2025年度直播带货销售数据监测分析协议
- 《典型的光器件AWG》课件
- 出血热知识培训课件
-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英语试卷(无答案)
- 2025年重庆三峡担保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快递运营》课件-项目一 快递运营认知
- 2024年度工业自动化设备维护保养及上门维修合同3篇
- 2025年公司总经理年终总结工作报告
-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届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 图书外借服务计划
- 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完整版
- GA/T 765-2020人血红蛋白检测金标试剂条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