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轨式胶轮系统初期运营安全评估技术
规范》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快速,系统制式多元化发展,越来越多城市
选择应用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轨道交通制式以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出
行需求,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求不断乎大。导轨式胶轮系统(依据
T/CAMET00001—2020《城市轨道交通分类》命名)是由电驱动,采用橡胶车轮
和全自动运行技术,以高架敷设方式为主,利用走行轮和导向轮,实现在轨道梁
上行进和转向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填补了国内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制式的
空白。
城市轨道交通不断发展的同时,保证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是行'也发展的重中之
重,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务。因此,通过建立科学的运营安全评估体系,
强化关键节点和重点过程安全控制,对有效保障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意见》
(国办发(2018)13号),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8号)、《城市轨道交通正式运营前和运营期间安全
评估管理暂行办法》(交运规(2019)16号)笔配套文件,都对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安全评估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标准化工作,促进满足市场和
创新需求的团体标准研究制定,2023年8月3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
布《关于《导轨式胶轮系统初期运营安全评估技术规范》等4项团体标准立项的通
知》,提出制定《导轨式胶轮系统初期运营安全评估技术规范》。
二、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导轨式胶轮系统与现行标准所覆盖的地铁、轻轨及有轨电车等均有较大差
异。在设备系统方面具有专属性,比如车辆、道岔、轨道梁、供电系统及动力电
池等;在运营管理方面,导轨式胶轮系统运营架构精简,齿位职责复合,比如取
消二级调度,司乘职责涵盖站务、乘务、票务的二作;此外,导轨式胶轮系统采
用全自动运行系统,具备GoA4等级运行功能,线路设计以全自动运行为基础,
设备功能要求与传统轨道交通线路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导轨式胶轮系统安全评
估工作不能完全套用现行的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安全评估标准,需编制完全适
用于导轨式胶轮系统制式的安全评估相关标准规范。
目前,国内多个城市正在建设或运营导轨式胶轮系统,并且该制式在行业发
展前景中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因此,有必要制定保障运营安全的《导轨式狡轮
系统初期运营安全评估技术规范》团体标准。为助推不同运量轨道交通的发展,
搭建多层次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相应的标准体系建设应跟上步伐,新技术、新装
备、新理念等应在现行标准的基础上,补充和完善以覆盖不同制式轨道交通,标
准化和规范化新型城市轨道交通,保障其运营安全c
三、主要工作过程
标准编制组开展了以下工作:
1.基础调研
2023年3月〜4月,根据标准编制工作的实际需要,编制组系统梳理了国内
外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安全评估工作情况和技术现状,实地调研了深圳地铁、
龙华有轨电车、广州黄埔区有轨电车等运营企业,了解初期运营安全评估存在的
问题和有关需求。同时,编制组对导轨式胶轮系统的车辆、道岔、轨道梁、供电
系统及动力电池等方面进行充分研究,与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城市轨道交通
进行对比,分析导轨式胶轮系统与其他制式的不同之处。
2.编写标准大纲
2023年4月,编制组通过召开标准编制研讨会,开展了标准内容框架、技
术大纲及重难点问题等的专题论证,明确研究编制思路和阶段划分等,在《国务
院办公厅关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意见》(国办发(2018)13号)、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8号)、《城市轨道
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管理暂行办法》(交运规(2019)1号)、《城市轨道
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规范第1部分:地铁和轻轨》(交办运(2019)
17号)及《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功能测试验证指南》的指导下,形成
标准大纲。
3.编制标准
2023年4月〜8月,编制组召开了标准草案编制工作推进会,明确了各参编
单位工作分工,并多次召开编制专题讨论会,就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
全员或相关成员单位讨论,与导轨式胶轮系统技术研发部门充分研讨、多次核查
技术要求和技术水平,确保技术难点问题有效解决,并于2023年9月形成了标
准征求意见稿。
四、国内外相关情况说明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8)13号),城
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验收合格后,由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组织初期运营前
安全评估。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的,方可依法办理初期运营手续。
目前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行'也尚无针对导轨式胶轮系统初期运营安全评估
的技术规范,迫切需要制定相关标准,保证导轨式胶轮系统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
工作科学合理、有据可依,保障线路顺利开通初期运营。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初期
运营前安全评估有关情况如下:
2008年,国家将城市轨道交通指导运营的职能划入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
部高度重视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制定,积极筹备建立了“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
委员会”,并编制了《2013—2015年城市客运重点标准制修订计划》,用三年
时间制定和修订国标和行标60多项。
2013年,交通运输部发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GB/T30012-
2013)和《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基本条件》(GB/T30013—2013)o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意见》
(国办发(2018)13号),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8号)。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和交通运输部分别出台了相关政策和规定,对强化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提出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竣工验收不合格的,不
得开展运营前安全评估,未通过运营前安全评估的,不得投入运营;建立城市轨
道交通运营安全第三方评估制度。
2019年,交通运输部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发布了交运规
轨》(交办运(2019)17号)
本项目符合以上法律法规中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要求。
2.目前国内外尚无专门针对导轨式胶轮系统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而编写的
技术规范。因此,本项目在符合现有标准的基础上,制定适用于导轨式胶轮系统
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要求相关的标准,可为建立导轨式胶轮系统标准体系打
下坚实基础,有助于完善城市轨道交通标准体系,保证导轨式胶轮系统线路顺利
开通初期运营。
六、编制内容及说明
1.本标准编制过程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标准制定的有关规
定和程序要求,符合《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1—2020)的规定。
2.本标准的编制内容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规范
第1部分:地铁和轻轨》(交办运(2019)17号)和《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
行系统功能测试验证指南》确定,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前提条件:规定了试运行跑图期间的运行指标、试运行情况报告、
批复和许可文件、相关工程验收文件和工程条件等要求。
(2)系统功能核验
1)土建工程:对线路和轨道的安全防护设施和使用条件、车站建筑的
出入口、设施设备及客运相关信息标志等提出要求;对结构工程的防水措
施、变形监测、疏散通道等提出要求。
2)设备系统:包括车辆、供电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通风空调
与采暖系统、消防和给排水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电梯、自动扶梯与自
动人行道、站台门。其中包含了车辆、供电、通信、信号系统及站台」等
安全相关功能的测试方法和要求。
3)车辆基地:包括设施设备配备和功能、安全保护分区和安全防护设
施等应满足运营需要,物品存放条件、安全标志设置应符合要求等内容。
4)控制中心:包括控制中心设施布局、功能运行、人机界面、室内装
修与照明综合效果等应满足运营需要。
(3)系统联动测试
1)轮轨关系:规定了轮轨关系的测试方法和要求,包括轨道动态几何
状态、车辆动力学响应一运行稳定性、车辆动力学响应一运行平稳性测试
等。
2)弓网关系:规定了充电弓动作闭锁功能的测试方法和要求,包括充
电弓与信号系统调车闭锁、充电弓与云巴状态闭锁,充电弓远方控制模式
升弓到位保护功能测试。
3)信号防护:规定了信号防护的测试方法和要求,包括列车车门安全
防护、站台紧急关闭按钮安全防护、站台门安全防护、车门与站台门联动、
列车折返能力测试。
4)防灾联动:规定了防灾联动的测试方法和要求,包括控制中心综合
监控系统功能、车站公共区火灾工况联动、列车区间事故工况联动测试。
5)全自动运行功能联动:规定了全自动运行功能的测试方法和要求,
包含列车唤醒、出入库、列车远程在线监测、列车站台自动发车、站台自
动清客、自动折返等全自动运营场景功能测试。
(4)运营准备
1)组织架构:要求运营单位应设置与运营管理模式和管理任务相适应
的运营组织架构。
2)岗位与人员:规定了运营单位应配置满足运营需求的人员,运营岗
位人员应接受响应岗位培训并持证上岗,同时规定了不同运营岗位的培训
学时和岗位技能要求。
3)运营管理:规定了运营单位应建立运营管理制度,编制初期运营客
流预测报告、列车运行计划、涵盖正常、非正常和应急状态下的行车组织
方案、客运组织方案、检修施工管理制度、公交配套衔接方案等。
4)应急管理:运营单位应建立应急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
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开展运营突发事件应急演练项目,建立专业应急
抢险队伍和应急救援物资保障制度。
七、主要条文说明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导轨式胶轮系统线路初期运营前的安全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主要引用了以下文件:
(1)中城轨运通知(2021)13号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功能测试
验证指南
(2)交办运(2019)17号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规范第
1部分:地铁和轻轨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按照引用和创造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
评估技术规范第1部分:地铁和轻轨》(交办运(2019)17号)、《城市轨
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管理暂行办法》(交运规(2022)4号)、《城市轨
道交通分类》(T/CAMET00001-2020),《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规
范第1部分:需求》(T/CAMET040171.1—2019)以及导轨式胶轮系统各专业
技术规格书等规范性文件、标准有关术语定义,共定义了导轨式胶轮系统、导轨
式胶轮系统车辆、调度人员、司乘人员、轨道梁、综合车场、全自动运行区域及
非全自动运行区域等8个术语。
4.缩略语
本标准使用的缩略语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833
—2012)编制。
5.前提条件
参照了《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规范第1部分:地铁和轻
轨》(交办运(2019)17号)编制,规定了试运行跑图期间的运行指标、试运
行情况报告、批复和许可文件、相关工程验收文件和工程条件等要求。
5.1条,根据中城协《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功能测试指南》,试运
行指标要求中增加了3项指标全自动运行指标。
5.4条,并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管理暂行办法》(交运
规(2022)4号)的要求,完善了工程项目防洪涝相关报告的要求。
6.系统功能核验
参照了《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规范第1部分:地铁和轻
轨》(交办运(2019)17号)编制,结合导轨式胶轮系统车辆、供电系统、道
岔、牵引方式及轨道梁等特点,将不涉及的接触轨(网)、隧道、地下工程等内
容调整为适用于导轨式胶轮系统的评估内容,对土建工程、设备系统、车辆基地、
控制中心的设备设施使用条件和功能提出应满足安全运营需要的评估要求,并规
定了相关功能的测试方法和要求。
6.1.1.4条,导轨式胶轮系统标准梁型采用钢连续梁,不涉及轨温检测、单
元轨节长度和观测桩位置等内容,在17号文相应条款的基础上调整编制,并对
轨道梁走行面和疏散通道提出要求。
6.2.1.1条,参照了《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规范第1部
分:地铁和轻轨》(交办运(2019)17号)对车辆的安全功能提出评估要求,
并规定了测试内容和要求,同时根据导轨式胶轮系统车辆供电方式,将“降弓/
靴”的操作改为“退电(高低压)”。
6.2.2条,参照了《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规范第1条分:
地铁和轻轨》(交办运(2019)17号)中“供电系统”的内容,根据导轨式胶
轮系统分散式供电及列车牵引采用动力电池供电的方式,对供电分区支援供电、
充电装置充电能力、变电所0.4kV低压备自投等功能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提
出要求。
6.4.1条,根据导轨式胶轮系统运营管理和岗位设置的需求,要求控制中心
行车调度、设备调度、防灾指挥、客运管理、维修施工和信息管理等设施布局、
功能运行、人机界面等应满足运营需要。
7.系统联动测试
参照了《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规范第1部分:地铁和轻
轨》(交办运(2019)17号)及《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功能测试验证
指南》,结合导轨式胶轮系统设备设施及运营场景需求,提出了轮轨关系、充电
装置、信号防护、防灾联动等测试内容,并规定了40项全自动运行联动功能测
试内容和要求。
8.运营准备
参照了《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规范第1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电动抽油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暗室X线中速牙片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不锈钢N型拉手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课时分层作业17概率的加法公式含解析新人教B版必修3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福州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英语试卷
- 保险公司家属慰问信(18篇)
-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024-2028年中国建筑信息化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沪科版 信息技术 选修三 第二章 第二节 任务二 安装通信软件与设置参数理论 IP地址初探 教学设计
- 中国手摇灯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人教版小学劳动教育三年级下册第二章劳动项目5《蒸蛋羹》优质课教学设计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四川师范大学
- DataOps实践指南(1.0)-中文版-2023.07
- 新生儿败血症护理查房查房
- 鞋业-品质培训
- 中级会计实务所得税课件
- 起重指挥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 精神分裂症的护理PPT
- JJG875-2005数字压力计检定规程
-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手册全面版
- 0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第九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