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3450-2018“苏牧2号”象草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32T3450-2018“苏牧2号”象草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32T3450-2018“苏牧2号”象草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32T3450-2018“苏牧2号”象草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32T3450-2018“苏牧2号”象草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B05

备案号: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450—2018

“苏牧2号”象草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forageproductionofPennisetumPurpureumcv.SumuNo.2

2018–09–06发布2018–09–30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2/T3450—2018

“苏牧2号”象草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苏牧2号”象草生产技术的生产条件、种植方式、栽培技术、收获与利用、种茎的

越冬保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苏牧2号”象草栽培与利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DB34/T650青贮饲料技术规范

3生产条件

3.1区域

适宜在北纬32º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栽培。在最低气温5℃以上的地区可自然越冬,其

它地区应保种越冬。

3.2温度

气温稳定在13℃~15℃时开始生长,25℃~35℃生长迅速,5℃~13℃或35℃以上生长受抑制。

3.3降水

在年降水量700mm以上的地区种植。

3.4土壤

各类土壤均可生长,喜砂质及排水良好的土壤,氯化钠盐含量≤0.6%的海涂地生长良好。

4种植方式

4.1轮作

可与大麦、油菜、小麦、燕麦、苕子、紫云英和多花黑麦草等轮作。

1

DB32/T3450—2018

4.2间作

可与扁豆、大翼豆、野大豆等豆科作物间作。

5栽培技术

5.1栽种前准备

5.1.1地块准备

种植前清除杂草和树枝等,深翻20cm~30cm;海涂盐土地应免耕或浅耕不超过15cm;新垦地应

在种植前20d~30d耕翻。种植前应作畦开沟,宽2m~4m、深20cm~30cm,围沟深30cm~40cm。

5.1.2基肥

222

施过磷酸钙150kg/hm~300kg/hm、复合肥(N:P2O5:K2O=10:8:7)750kg/hm或相等含氮量的厩

肥作基肥。

5.2栽种

5.2.1栽种时间

以春季栽种为主,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种植。

5.2.2栽种方法

5.2.2.1大棚苗栽种

株行距(40cm~50cm)×(50cm~60cm)。将具有根系、5~6片叶的分蘖单株栽种,去除单株

叶片顶部,留叶长4cm~5cm,栽种后立即浇透水。

5.2.2.2坑藏种茎栽种

用具有饱满或萌动嫩芽的1~2个节的茎段,向下插入土中,节入土深5cm,覆土露头1cm~2cm,

株行距(40cm~50cm)×(50cm~60cm),栽种后立即浇透水。

6田间管理

6.1水分管理

栽种后15d内保持土壤湿润,之后视土壤墒情适时灌溉。灌溉水应符合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

准》的有关规定。

2

DB32/T3450—2018

6.2杂草防除

株高10cm~30cm时,中耕除草1次~2次,阔叶类杂草可使用除草剂除草。

6.3施肥

栽种活棵后,追施尿素75kg/hm2~150kg/hm2,促进分蘖和壮苗;每次刈割后追施尿素150kg/hm2~

225kg/hm2或等氮含量的氮肥。

7收获与利用

7.1青饲

株高100cm~150cm时刈割。第1次刈割留茬8cm~10cm,再次刈割留茬不低于上次刈割留茬,最

高留茬不超过20cm。

7.2青贮

株高≥150cm时刈割。青贮制作方法应符合DB34/T650《青贮饲料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8种茎的越冬保存

8.1塑料大棚保种

8.1.1保种前地块准备

初霜期前20d~30d,深翻20cm~30cm,碎土起畦,畦宽80cm~100cm。

8.1.2种茎栽植

刈割生长期超过90d的种茎,用具有饱满侧芽的1个节的茎段,向下插入土中,覆土露头1cm~2cm

压实,株行距(10cm~15cm)×(10cm~15cm),栽种时浇透水,栽种后15d内保持土壤湿润。

8.1.3温湿度管理

越冬期间大棚内温度不低于为5℃。棚内温度低于5℃时,畦上架小棚盖薄膜和草帘保温。视土壤墒

情适时灌溉。

8.2坑藏保种

8.2.1坑藏前准备

选择地下水位低,地势高爽的地方挖坑,在坑底设置通畅的鼠洞式排水沟,坑四周挖15cm~20cm

的排水沟;坑底垫10cm~15cm左右的干稻草或干茎梢防积水。

8.2.2坑的大小

3

DB32/T3450—2018

坑宽度为150cm~200cm,坑长根据种茎数量而定,坑深为80cm~100cm。

8.2.3种茎堆放

在初霜前10d~20d,将株高≥200cm,生长期超过90d的种茎砍下,去掉叶片、嫩梢,20~30根打成

小捆,逐层堆在坑内,低于坑面15cm为止,在种茎上加盖干草或干茎梢至高于坑面15cm。

8.2.4坑内通气

堆好种茎后,用2根6cm的PVC空心管由顶部插入坑的中下部,平时顶端塞住,发现坑内温度高于

13℃可打开通气降温。

8.2.5覆膜和覆土

干草叶上加盖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