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巩固卷-【分层卷·月考卷】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商务星球版(2024))(原卷版)_第1页
基础巩固卷-【分层卷·月考卷】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商务星球版(2024))(原卷版)_第2页
基础巩固卷-【分层卷·月考卷】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商务星球版(2024))(原卷版)_第3页
基础巩固卷-【分层卷·月考卷】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商务星球版(2024))(原卷版)_第4页
基础巩固卷-【分层卷·月考卷】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商务星球版(2024))(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商务星球版(2024))

基础巩固卷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二节】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在图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

A.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B.位于小行星带中

C.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D.与金星、木星相邻

2.当某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上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

凌日。该现象发生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3.为推测火星是否存在生命,需要寻找的最关键证据:火星是否()

A.质量大小B.体积大小C.是否有水D.是否有空气

中国载人航天迈入空间站时代,“嫦娥”逐月、“天问”探火等深空探测技术不断创造新高度。图为地球

卫星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4.根据地球卫星照片可知,地球是()

第1页共8页

A.正方体B.球体C.圆锥体D.长方体

5.我国太空探索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

A.政策B.市场C.技术D.交通

6.目前,我国积极参与太空探索的意义是()

①提高我国综合国力②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③加深对太空的认识④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地球仪是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下图是“地球仪示意图”,图中a、b两点是直线ab与地球仪

表面的两交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在地球仪上,ab直线称之为()

A.经线B.纬线C.地轴D.赤道

8.图中d点位于c点()

A.东南方向B.西北方向C.正北方向D.正南方向

9.在地球仪上,d点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则d点在()

A.赤道上B.本初子午线上C.地轴上D.东西半球分界线上

“遥遥领先”出自某国产品牌手机的新品发布会,该品牌手机支持卫星通话。一位“驴友”骑行去西

藏迷路了,借助该品牌手机发送北斗卫星求救消息成功获救。完成下面小题。

第2页共8页

10.该“驴友”发送求救消息的位置大致位于()

A.B.

C.D.

11.该“驴友”的迷路地点位于()

A.高纬度B.南半球C.北温带D.西半球

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有些地区夜晚“日不落”,影响人们的生活作息。

下图为拍摄于南极地区的“新年日不落”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2.一天中,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因为()

第3页共8页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板块运动D.大陆漂移

13.一年中,能拍摄到“日不落”景观的国家是()

A.巴西B.印度C.俄罗斯D.日本

酒泉(40°58′N,100°16′E)、太原(38°50′N,111°36′E)、西昌(28°14′N,102°01′E)

和文昌(19°19′N,109°48′E)四大卫星发射基地承载着中国人的航天梦想。2023年5月30日,神舟

十六号载人飞船在我国纬度最高的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图1为“飞船发射瞬间景观图”,图2为“二十

四节气(相邻节气间隔约15天)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飞船发射当天,地球公转至图2中的()

A.雨水→惊蛰B.小满→芒种C.处暑→白露D.小雪→大雪

15.飞船发射地位于()

A.酒泉B.太原C.西昌D.文昌

16.当日,飞船发射地()

A.出现极昼B.昼夜等长C.昼长夜短D.昼短夜长

金昌市许多人家的屋顶上有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图)。完成下面小题。

第4页共8页

17.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朝向应当与当地正午时分太阳位置相对(图)。则当地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朝

向为()

A.东B.南C.西D.北

18.使用太阳能的优势是()

①可再生②无污染③不受天气变化影响④可四季均衡利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长城一般修筑在山脊上。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从图中可知,乙地位于甲地()

A.西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东北方

20.若图中所示地区有古长城经过,最有可能的线路是()

A.①B.②C.③D.④

21.图中海拔最大高差可能是()

A.490米B.500米C.690米D.700米

国庆期间,宁宁一家前往黄山景区游览。下图示意黄山景区路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第5页共8页

22.宁宁一家选择乘坐高铁前往黄山,他在查阅路线相关信息时表示铁路的图例是()

A.B.

C.D.

23.宁宁到黄山景区后,利用手机查找景区导览图信息,若将手机地图放大,则()

A.图幅变小B.显示内容更详细C.表示范围更大D.比例尺变小

24.宁宁手机导航中使用的地图属于()

A.地形图B.遥感地图C.电子地图D.交通图

25.宁宁规划了四条游览路线,可行的是()

A.从南大门乘车直达莲花峰B.徒步游览天都峰,从北大门进入的路线最短

C.从西大门前往光明顶,选择西海观光缆车D.四条缆车索道均可直达始信峰

第Ⅱ卷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

26.【聚焦航天助推强国】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

是我国航天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

读中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位置图(左图)和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航天探索之基———四大卫星发射基地】

(1)由左图可知,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卫星发射基地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大,更有利于航

天器的发射。距离西安(34°N,109°E)最近的一个卫星发射基地是卫星发射基地。根据经纬网定

向法,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方向。(6分)

【航天探索之心———载人航天技术发展】

2024年3月2日,神舟十七号3名航天员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在轨

第二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维修任务,我国载人航天技

第6页共8页

术发展再获突破。

(2)本次在轨出舱活动任务期间,最接近“二分二至日”中的节气,请你描述此节气过后,西安的昼

夜长短变化情况是。(4分)

【航天探索之梦———刷新太空中国高度】

我国航天人坚持创新驱动航天高质量发展,加强技术创新和实践创造,在一系列太空探索事业中,不

断刷新中国高度,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比如,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

星,首次在火星上留下了中国人的印迹。

(3)从右图来看,地球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距离太阳由近到远排第位,星是太阳系中距

离地球最远的行星。(4分)

拓展设问

(4)随着海上发射技术的不断成熟,航天发射由陆地成功移向海洋。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海射技

术的国家,海上移动平台卫星发射的优势是。(6分)

27.湖北省武汉市某校初中生高远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理想的高中,初到高中学校报到时(9月1日),在校

门口看到了一幅校园平面图(图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从公寓⑤步行至公交车停靠点,从门出校园最便捷,出校园后应该向(方向)走。(4分)

(2)报到当天,武汉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报到后一个月内,武汉的白昼时长会越来越。(4

分)

(3)地理老师带领学生观察一天内校园某木杆影子长短的变化状况(如图2)。他们发现,一天内木杆影子长度

从早到晚的变化规律是。(3分)

28.国庆假期,台山某中学七年级地理兴趣小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