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高考政治冲刺热点复习历史和人民的选择_第1页
2025届新高考政治冲刺热点复习历史和人民的选择_第2页
2025届新高考政治冲刺热点复习历史和人民的选择_第3页
2025届新高考政治冲刺热点复习历史和人民的选择_第4页
2025届新高考政治冲刺热点复习历史和人民的选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党制度保障法治方式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根本保证本质特征基本方式三者有机统一于社会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政治与法治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四课/是什么、为什么)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五课/怎么样)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第六课/怎么样)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第七课/是什么、为什么)法治中国建设(第八课/怎么样)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第九课/怎么样)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一课/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第二课/为什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第三课/是什么、怎么样)教材结构2025届新高考政治冲刺热点复习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一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第二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历史任务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领导力量、初心使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站起来)—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富起来)改革开放(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强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征程(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知识体系课标要求近年考情考向预测引述宪法序言、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阐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1.2024.安徽.高考真题/选择题2.2024.北京.高考真题/选择题3.2024.广东.高考真题/选择题4.2024.广东.高考真题/选择题5.2023.广东.高考真题/选择题6.2023.浙江.1月选考真题/选择题7.2023.湖北.高考真题/选择题4.2022.天津.高考真题/选择题1.从命题内容上看,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为考查的重点2.从考查形式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考查,意义类、措施类和开放性试题是考查的重点。3.一般会结合必修一的内容来考察,复习时,要联系必修一。4.复习时关注一些命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中国成立75周年、改革开放46周年等热点问题。主要考查学生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推理与论证的能力,调动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主要矛盾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由半殖民地的国情决定)②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由半封建的国情决定)历史任务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针对外敌入侵和封建统治)(前提和基础)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改变贫穷落后状态)(目的和动力)三者关系基本国情决定主要矛盾,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考点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结论: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方案代表政治主张实践结果第一种方案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极力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第二种方案以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第三种方案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进步力量)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成立背景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P5)思想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P5)阶级基础1919年五四运动工人阶级成为了领导力量(P5)成立时间1921年7月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P5)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重大意义(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P1单元引言)(2)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P5)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什么)历史成果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历史意义(民族独立、人民解放)(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推翻三座大山、四个彻底、一个根本社会条件)(2)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一个伟大飞跃)历史结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1949197820121840新时代新征程19191956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

革命时期社会主义

初期探索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改革开放

现代化建设时期十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中国共产党成立(过渡时期)时间线索

结论: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1921考点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一、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1949—1978)1.建立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2.社会主义革命(1)1949—1952年: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2)1952—1956年: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①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②1953年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逐步进行三大改造(一化三改)③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④1956年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确立社会主义制度(1956年)4.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1)前提: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2)标志: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3)意义:实现了我国历史上(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补充)(1)原因:在中国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艰苦的探索。(2)成就: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3)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此后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大意义(归纳)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必修1:P29)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P9)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此后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11)开启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目的生产力角度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制度角度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建设角度

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意义

(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2)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结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二、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富起来)(1978—2012)时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科学内涵(1)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2)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3)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4)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5)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与必修1表述相同)三、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强起来)(2012年以来)意义(1)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对中华民族)(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科学社会主义)(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人类社会)(与必修1表述相同)伟大成就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相关链接(P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的十年,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

站起来实行改革开放

富起来进入新时代

强起来归纳提升: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③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④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完成以下易错易混练习:(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更正。)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2.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3.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确立。()(2024甘肃,1,3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古老的中国在人民的手中换了人间。可见党领导人民成立新中国(

)①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自主②展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A202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今天,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正欣欣向荣,他们追求的伟大理想正在变成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毛泽东同志出生的那个年代,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后,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