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一)(建议用时:25分钟)[合格基础练]1.其次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首先在苏联进行改革的领导人是()A.列宁 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B[依据所学学问可知,赫鲁晓夫是其次次世界大战后首先在苏联进行改革的领导人。]2.有学者提出:“从肯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这主要是指赫鲁晓夫()A.否定“斯大林模式”,进行彻底改革B.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C[一方面,赫鲁晓夫致力于改革斯大林体制,即充当了“掘墓人”的角色;另一方面,改革没有冲破原有体制,即充当了“守墓人”的角色。]3.(2024·全国卷Ⅱ)苏联1970年安排完成状况(单位:吨)类别1961年对1970年的预测或安排任务1970年实际产量钢1.45亿1.15亿煤3.9亿3.35亿肉2500万1230万蔬菜与瓜类4700万1300万上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更A[材料表明,苏联1970年多项经济安排均未完成,这是由苏联高度集中的安排经济体制所致,反映了苏联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故A项正确;苏联的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但材料不能体现B项,解除;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出现于赫鲁晓夫时期,而材料涉及的史实主要发生在勃列日涅夫时期,C项错误;材料中心阐述的是苏联1970年安排完成状况与既定目标相差甚远,D项“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更”的观点缺乏材料依据。]4.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C.勃列日涅夫不准备触动“斯大林模式”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C[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勃列日涅夫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其模式。]5.20世纪80年头,苏联也出现各种危机,为此戈尔巴乔夫进行了经济改革,其主要特征是()A.用经济管理代替行政吩咐B.放弃政府宏观的调整手段C.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D.激励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A[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吩咐。]6.1990年莫斯科的第一家麦当劳开业,数千人排着长队等待就餐。一位公民回忆道:“我们在烈日下等了8个小时,这对我来说不是问题,因为为了获得配给的糖和茶叶,我们常常要站上几天。”这反映了()A.快餐业起先变更苏联人的饮食习惯B.苏联政府起先大规模引进国外资本C.苏联民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D.苏联经济结构失调的局面没有变更D[依据题干材料说明买麦当劳、茶叶、糖等生活用品仍旧很困难,说明经过改革没有从根本上变更苏联重工业发达,农业和轻工业停滞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变更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故D项正确。][等级过关练]7.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安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见用市场调整作用取代国家集中安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A.激励私营企业发展B.削减对企业的行政干预C.由市场确定产品价格D.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安排B[由题干中“1971年”可知此时苏联正处于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体现了触及原有体制,“批驳主见用市场调整作用取代国家集中安排的主导作用”是对原有体制坚守的体现,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材料明显不符。]8.韩西林教授曾撰文写道:“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的安排经济体制对整个经济的制约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相识,打破这种体制的要求已特别剧烈,而这种体制也的确到了非改不行的时候了。”这可以印证戈尔巴乔夫改革()A.适应了时代须要,获得胜利B.使苏联经济得到快速发展C.冲击了苏联的全部制结构D.变更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C[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进行了经济改革,调整了苏联经济结构,但其改革没有正确的思路,并未取得胜利,也没有变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故选C项。]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面是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的对比:对应时期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上台:1953年下台:1964年上台:1964年下台:1982年材料二1986年在苏联流传着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做一列因铁轨已到终点,无法接着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吩咐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道:“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1)从材料一来看,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对苏联经济的作用如何?(2)材料二中1986年苏联“无法接着前进”时,戈尔巴乔夫是如何解决“铁轨”问题的?结果如何?[解析]第(1)问,应留意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上台的时间,再结合材料一图示指出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的作用。第(2)问,应围绕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分析。[答案](1)在一段时期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银行支行工作总结
- 2025年泵接软管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Dopamine-hydrochlorid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中国超短波治疗机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室管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牡丹江大学《画法几何工程制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全监测技术及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汉大学《环境医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潍坊理工学院《汽车造型设计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孙权劝学(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
- 养生馆拓客培训
-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章计算机系统组成
- 失业保险待遇申领表
- 期末测试卷(一)(试题)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英语试卷(真题+答案解析)
- DL-T-255-2012燃煤电厂能耗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 家庭教育家长会教案及反思(3篇模板)
- 人教版PEP英语单词表三年级到六年级
- 职业培训师三级操作技能鉴定卷库及答案
- 新疆乌鲁木齐市2024年中考英语模拟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