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_第1页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_第2页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_第3页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_第4页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第三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3.1新古典贸易思想3.2H-O资源禀赋贸易模型3.3对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模型的实证检验第2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古典贸易理论:贸易←产品价格差异←成本差异←技术差异20世纪初技术传播很快,各国间技术差异不大,为什么还会有成本差异?一定还有其他因素。

H-O理论:贸易←产品价格差异←成本差异←要素禀赋差异揭示了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原因;揭示了要素禀赋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由于要素流动的阻碍更重要。3.1新古典贸易思想3.1.1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3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新古典贸易理论与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区别(一)新古典贸易理论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的框架下分析产品的生产成本生产相同的商品,可以有不同的要素比例组合,从而不同的要素组合导致不同的产品价格,进而形成贸易的比较优势基础。y1=f1(x1,x2)p(y1)=a1p(x1)+a2p(x2)“边际收益递减”第4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运用总体均衡的方法分析国际贸易与要素变动的相互影响总体均衡:贸易↑↓两国产品市场价格变动→两国要素市场价格变动↗↓

生产、消费的变动——各要素之间收入的再分配↖↓

要素在部门间流动第5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3.1.2赫克歇尔-俄林的主要贡献(1)认识到生产中除了劳动外,其他生产要素如资本、土地等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影响到产品的生产率和生产成本。(2)将商品分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将国家分为“资本充裕型”和“劳动充裕型”

资本/劳动的比率是一相对概念第6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3)指出产品的相对成本不仅可以由技术差别决定,也可以由产品生产中投入的要素比例和一国资源的储备的稀缺程度决定。(4)指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5)指出贸易将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第7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3.2H-O资源禀赋贸易模型3.2.1H-O贸易模型一、基本假设(1)两种生产要素:劳动(L)和资本(K)(2)两种可贸易品:大米和钢铁,大米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钢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3)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中国是劳动充裕型国家,美国是资本充裕型国家(4)每个国家的生产要素都是给定的。各国的资源禀赋和生产可能性曲线不变,要素可以在国内各部门自由流动,但在各国间不能流动。第8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5)生产技术假定相同:即两国生产函数一样,排除生产技术不同导致相对价格不同,并且假定不存在“生产要素密集型逆转”的情况。(6)生产规模报酬不变(7)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两国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位置是完全相同的。(8)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商品价格等于商品生产成本(9)无运输成本、无关税或其他阻碍自由贸易的障碍。第9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生产与贸易模式劳动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资本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如果两国发生贸易,劳动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第10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3.2.2贸易影响与贸易所得一、总体均衡分析

H-O模型的两个主要观点第一、关于两国生产各种商品能力不同的原因:古典:生产技术不同(生产可能性偏—技术导致)

H-O:要素禀赋不同(生产可能性偏—禀赋导致)第二、关于产品生产机会成本的假定:古典:机会成本不变(生产可能性-直线)

H-O:机会成本递增(生产可能性-外凸)第11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一)国际贸易对相对价格、生产和消费的影响假设两个国家:中国、美国,两种产品:大米、钢铁

(封闭经济时,A点为各国生产和消费的均衡点,中国产38吨大米,42吨钢铁;美国产25吨大米,35吨钢铁。)假定:大米的价格:P0=0.5P0*=1.5

钢铁的价格:P0=2

P0*=2/3中国出口大米,美国出口钢铁中国:Pr↑

Ps↓

美国:Ps*↑Pr*↓直到:Pr=Pr*;Ps=Ps*大米的相对价格在0.5-1.5之间,由提供曲线决定第12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钢铁钢铁大米大米P1*=1P1=1P0*=1.5P0=0.5ESCECS第13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P*0=1.5S1CIC1C1P1*=1

03050大米钢铁

6040CIC0进口出口

E钢铁

5030

04060大米出口进口

ES1C1CIC1P0=0.5P1=1CIC0AA(a)美国市场(b)中国市场图3.1生产要素比例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生产和消费的分离形成“贸易三角”(相对价格=比较价格=机会成本)第14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钢铁大米图3.1的改进美国中国CIC0CIC1ECC/SESP0*=1.5P0=0.5P1=PW=1国际相对价格最终取决于国际市场上的相对供求关系,但是必须处于两国在封闭时两国内相对价格中间第15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1.对产品价格的影响对出口国:出口A商品会使国内A商品价格↑

进口B商品会使国内B商品价格↓从而使国内A商品的相对价格(PA/PB)↑对进口国:正好相反均衡:当两国A商品的相对价格正好相等为止这一相对价格也就是“国际市场相对价格”第16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2.对生产的影响生产:中国:Pr↑Ps↓多生产大米,少生产钢铁;美国:Pr↓Ps↑少生产大米,多生产钢铁。各国分别会多生产“密集使用其充裕要素”的产品,少生产“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但是,是不完全分工。第17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钢铁大米P1=1P0=0.5S3.对消费的影响

可以在国际相对价格线上的任何一点进行消费。但各国具体消费多少,取决于一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偏向和水平。

在最终消费点上,不一定两种产品的消费量都增加,也有可能一种增加而另一种减少,具体取决于相对价格变动的幅度和社会的偏好.(图3.1:中国消费40吨大米,50吨钢铁;美国:50吨大米,40吨钢铁)第18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国际贸易的总收益钢铁大米图3.2贸易收入分析P0P1P1AA’C1CIC’CIC1CIC0A至C1表示最终的消费变化和全部的贸易利益。其中:来自交换:A到A’来自生产:A’到C1第19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局部均衡分析(一)单个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形成进口出口SDSXDMSDOOOQQQPPP0.51.00.51.01.51.51.0中国大米市场国际大米市场美国大米市场图3.3大米贸易及其国际市场价格的决定国际市场价格由国际市场的供求均衡来决定封闭时出口国的国内价格<国际市场价格<封闭时进口国的国内价格第20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贸易条件

TOT:一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PX与该国进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PM的比率TOT=PX/PMPX=∑xiPiPM=∑miPixi、mi是权数Pi是价格或价格指数若TOT上升,则称之为贸易条件改善若TOT下降,则称之为贸易条件恶化第21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注意:

1.贸易条件中的价格为国际市场价格而非本国市场价格

2.贸易条件改善或恶化取决于所有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国际市场的供求变化

3.所以贸易条件的变化不仅取决于本国的行为,也取决于外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行为

4.同时各国的贸易政策、汇率政策等都会影响贸易条件

5.在两国、两种商品、完全竞争以及无贸易障碍的假设下,一国贸易条件=相对价格=比较价格=机会成本第22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三)贸易对本国进口行业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进口SDPOQS1D1P1P0影响: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下降,生产减少,消费增加不管“大国”还是“小国”,自由进口的结果都是使原来高于国际市场的国内商品价格下降到与国际市场价格相等。不过“大国”降价的程度小于“小国”,因为“大国”所面临的新的国际市场价格会由于该国的进口而比原来的高S0=D0图3.4进口对本国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第23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四)贸易对本国出口行业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影响: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上升,生产增加,消费减少出口SDOPQD1S1S0=D0P0P1

不管“大国”还是“小国”,自由出口的结果都是使原来低于国际市场的国内商品价格上升到与国际市场价格相等。不过“大国”上升的程度小于“小国”,因为“大国”所面临的新的国际市场价格会由于该国的出口而比原来的低图3.5出口对本国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第24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五)单个商品市场上的贸易利益①出口商品市场消费者剩余:减少a生产者剩余:增加a+b

社会总计:增加aSDOPQD1S1S0=D0P0P1ab图3.6出口大米所产生的利益变动第25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②进口商品市场消费者剩余:增加c+d生产者剩余:减少c

社会总计:增加dSOPQS1D1S0=D0P1P0Dcd图3.7进口钢铁所产生的利益变动第26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六)贸易双方的收益分析

总之:在新古典贸易模型中,双方从自由贸易中的收益是正的。一国不仅从扩大出口中受益,也同样从开放市场中提高了社会福利。国际贸易可以是一个“双赢”的结局。第27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3.3对HO模型的实证检验3.3.1里昂惕夫之谜

WassilyLeontief,1906-1999第28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3.3对HO模型的实证检验3.3.1里昂惕夫之谜一、里昂惕夫的实证检验(1953)根据HO定理,而且美国是资本相对充裕的,那么作为总体的美国出口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KX/LX),应该高于美国进口竞争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KM/LM),即(KX/LX)/(KM/LM)应该大于1。

但是:里昂惕夫实证表明,1947年美国的关键比率(KX/LX)/(KM/LM)=0.77第29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其他的资本劳动比率(K/L)研究:

“里昂惕夫之谜”仍然存在!学者数据年份(Kx/Lx)/(Km/Lm)=(H-O预测:>1)威特尼(Whitney,1968)18991.12里昂惕夫(Leontief,1954)19470.77里昂惕夫(Leontief,1956)1947/510.94(或不包括自然资源行业,1.14)鲍德温(Baldwin,1971)1958/620.79(或不包括自然资源行业,0.96)斯特南德和马斯克斯(Sternand&Maskus,1981)19721.05(或不包括自然资源行业,1.08)表3.2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检验:美国数据第30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3.3.2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1)生产要素密集性逆转

(2)关税和政府的其他贸易壁垒(3)技能和人力资源的不同(4)其他自然资源不同。第31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3.3.3更广泛更全面的检验利莫(Leamer):提出了里昂惕夫检验H-O理论的方法问题伯文(Bowen)、利莫和斯维考斯克斯(Sveikauskas):赫克歇尔-俄林的关于资源禀赋和要素生产密集型的理论对于全球实际贸易模式的解释是不够有力的20世纪90年代,又有一些实证研究提供了支持H-O模型的证据第32页,共36页,星期六,2024年,5月

首先,赫克歇尔-俄林的确解释了造成各国不同比较优势从而产生贸易的主要原因之一,即资源禀赋上的差异。

其次,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也的确存在着局限性。在现实中,有许多国家参与贸易的原因不一定是因为资源禀赋上的差异。尤其在战后的国际贸易模式中,技术的差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