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格构式塔吊专项施工 2 2 3 6 7 9 5、格构柱间斜(平)撑 6.1附着尺寸 20七、ZJ6015塔吊安装工序 24 九、投入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2、立塔后的检查工作 1、拆卸注意事项 44 46 46 一、工程概况拟建阳光城上海大桥街道101街坊项目为杨浦区纯住宅用地块,位于河间路以南、眉州路以西地块。本项目占地面积1550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6956.9平方米,地上计容面积35656.9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本项目主要拟建建筑为5栋13-17层住宅,1栋1~3层配套用房,整体设地下二层车库。2、工程地质与地貌根据甲方提供的周边临近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貌单元为滨海平原地貌类型。对本工程基坑围护设计、施工影响较大的土层情况如下:(1)场地内填土杂乱,局部地块含多量碎石、碎砖、砼块等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下部以粘性土为主,土质不均。(2)第②1+2层粉质粘土,可塑~软塑状态,土性自上而下变软,在填土较厚地段变薄甚至消失。(3)场地第③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该层土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夹薄层粉性土,在水头差的作用下易产生流砂或管涌现象,因此在设计上应加强基坑防水措施,在围护桩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此段土层内围护桩施工质量,同时在开挖期间应加强降水(4)第④层淤泥质粘土,该层土性较差,有较明显的触变及流变性,在动力作用下强度降低易产生侧向位移,对基坑踢脚稳定不利。本工程基坑由于开挖深度较深,坑底土可能产生较大的卸荷回弹,从而导致基坑周围地面沉降及坑底隆起等现象,使基坑和支护结构变形。(5)拟建场地典型工程地质剖面及静探曲线详见下图。比例毒矮暴o深度o慎慎464224526官26w③μ④(挖深线典型静力触探测试成果曲线图表(⑤₂层分布区)比例毒深度41222444③④坑底线_土层土层厚度(m)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土名称③0於泥质粉质粘土④0於泥粉质粘土000土层土层厚度(m)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土名称④0於泥质粘土⑤5007土层土层厚度(m)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土名称④0於泥质粘土⑤00土层土层厚度(m)侧阻力标准值(kPa)端阻力标准值(kPa)土名称④0⑤400土层土层厚度(m)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土名称④0⑤00《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G50205-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TC6015塔吊使用说明书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施工图三、塔吊布置根据基础和主体施工阶段的使用要求,以最大范围覆盖基坑,避开桩基、栈桥、墙、柱、支撑及周边的7层住宅楼为原则在1#楼北侧布置2台ZJ6015,2#楼北侧布置1台ZJ6015,3#楼北侧布置一台ZJ6015,4#楼西侧布置一台ZJ6015,5#楼西南角布置一台ZJ6015,最大安装高度不超过90米,考虑到±0.000以下工作量较大,现将塔吊钢平台设置在-1.000M位置上,下设格构柱和桩基础承受塔吊荷载,具体安装位置见下图。,编号型号臂长塔身预计最终高度安装最小吊车需求1#楼1#、2#楼2#楼3#楼5#楼技术性能表(最大起重量8t)塔机利用等级额定起重力矩tm机构工作级别起升机构回转机构牵引机构附着式最大起重量t8最小幅度最大幅度机构24起重量t144425888电机功率kW回转机构回转速度r/min电机功率kW牵引机构牵引速度m/min电机功率kW机构电机功率kW40.7(不含顶升机构电机)平衡重t整机自重t附着式工作温度℃非工作工况处起重性能表38.5m臂时起重性能表及起重性能曲线1、塔吊基础布置说明塔吊基础采用钢平台格构柱基础,参数见下表,钢平台与格构柱以及桩基已经过详细的验算,满足受力要求,详细基础受力计算见附录计算书部分。塔号坐标桩长桩型型号回转点1点2点3X400*200*10@500,格构柱12米,入桩2.6米,柱顶标高-1mYXYX400*200*10@500,格构柱12米,入桩2.6米,柱顶标高-1mYX400*200*10@500,格构柱12米,入桩3.05米,柱顶标高-1mYX400*200*10@500,格构柱12米,入桩3.05米,柱顶标高-1mYXY塔吊基础设计塔吊基础设计塔吊基础格构柱和钢筋笼制作桩钢筋下笼格构柱吊装与钢筋笼焊接桩砼浇筑塔吊基础开挖格构柱标高调整钢平台柱帽、盖板、及加劲塔吊基础焊接检查和检验塔吊螺栓连接、标准节吊装和安装塔吊运行、调土方开挖格构柱加强缀塔吊基础验收冲孔灌注桩钻钢平台塔吊基础施工前,应进行设计和验算,以保证使用3、塔吊基础桩的设计塔吊基础桩采用灌注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由下式确定:其中Ni单机KNF——作用于钢平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KNG——塔吊基础重量KNM——塔吊的倾覆力矩KNm桩间距与塔吊标准节支脚间距宜一致,作用于钢平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和塔吊的倾覆力矩应根据该型号塔吊说明书中规定的取值,按最不利情况考虑。塔吊基础桩桩长及配筋应按照抗拔桩的要求,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及《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要求,按抗拔桩来进行设钻孔灌注桩基础采用四根Φ800钻孔灌注桩,内插钢格构柱。灌注桩顶标高—10.35m(-9.95),桩底标高—35.35m(-34.95m),桩长25m,主筋12Φ25,箍筋8@100/200,混凝土标号为C35。钻机走轨式、对中调平正循环回转钻进成孔;钢筋笼分段成型、孔口焊接,钻机或吊车吊装下笼;采用地面控制安装标高措抬高钻机前端,使钻机上横杆错开桩位,用25吨汽车吊,吊起钢格构柱,用焊机焊接钢格构柱与钢筋笼,移动汽车吊大臂使钢格构柱垂直,垂直度控制在1/300,缓慢放钢丝绳使,使格构柱垂直落入桩内终孔后钻机慢空转、破碎沉渣、3PNL泥浆泵进行一次清孔;下Ø258混凝土导管,灌注前导管反复活动、二次清孔替浆;导管回顶法灌注水下混凝土,捣插密实成桩,超灌高度≥2m,保证桩基质量。角钢缀板图5.1.2-1格构柱拼接示意图2格构柱截面尺寸、角钢尺寸、缀板尺寸及间距应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进行设计,并对其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分肢稳定性、缀板刚度进行验算。3格构柱内应从柱头开始,每隔3m加钢板横隔一道。4格构柱边长L与基础桩桩径D应满足:√2L≤D-120。格构柱与钢筋笼连接如下图所示:5格构柱下端锚入基础桩内长度不应小于2m。5.1.3钢平台的设计>十字梁钢平台采用两根4850mm,H400*400*13*21型钢焊接成十字制成(其中一根H型钢割成2段并割去上下翼缘嵌入另一根H型加强);>H型钢连接处焊缝要求焊高不小于15mm;>H型钢需焊接图示筋板及封口板,焊缝要求不小于>每个十字梁使用4根长2434mm的槽钢32a(Q235B)在H型钢翼缘上四周连接,将H型钢断肢图,H型钢两侧加劲板,每边9块H型钢与塔吊支腿连接图5.1.4柱帽盖板采用40厚钢板,尺寸按下式确定:式中H——柱帽盖板变长柱帽与格构柱连接处每侧附加两块150×150×20加劲板。5.2格构柱柱头调平5.3钢平台的现场焊接→盖板下部加劲板焊接的顺序进行。柱帽下部需至少0.5、格构柱间斜(平)撑为增加格构柱截面性能并减少细长比,确保承台四根格构柱上采用20号槽钢焊接斜(横)缀条,每层土方开挖后及时跟进加固,塔吊B检查电焊机的工作条件是否良好,电源接线和接地是否可D检查焊接地点在施焊时是否安全。高处作业,焊接架,承台等是否搭设绑扎牢E焊接是否清洁无污染物;F焊条应符合设计要求,严禁使用无商标,无出厂合格证和受潮,焊药脱落,焊芯焊接时,焊机电流的大小应根据焊件的厚度,焊接方焊缝长度超过500mm时应采用分段反向焊接,对称焊接和间接焊接等措施,防止焊接间断后,又重新开始焊接时,应敲支接头处的焊焊缝的表面应焊波均匀,不得有裂纹,夹渣,烧穿,本塔机独立式最大起升高度为45m,若起升高度要超过45m,必须用附着装置对塔钩二倍率或四倍率起升,当工作高度>90m时,只能采用二倍率起升。附着式的结构布置与独立式相同,只是为了增加起升高度,塔身增加了若附墙间距参数距离附着高度说明ZJ6015塔式起重机起升高度200米时附墙安装使用要求如下:1.第一道附墙装好后,塔身悬臂端标准节数量不得超过11节;2.第二道附墙装好后,塔身悬臂端标准节数量不得超过11节;3.附墙高度可在上下0.5米范围内调整,把附墙框安装到标准节有横腹杆的位置。4.塔机四倍率最大高度为90米。图5-2附着架及附着点的受力本塔机附着架按塔机中心与建筑物距离为4.135m、附着点间距7.1m进行设计的,若实际使用时与此值不符,必须经计算后重新确定撑杆的长度和结构型式方可使用。撑杆与建筑物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建筑物承受的载荷每个建筑物附着点处预埋钢板为t25×400×700一块,此钢板水平方向长度为700,附着架为标准尺寸(即按图5-2的尺寸)时,建筑物附着点受力见上表(单位kN),此时钢板后面配筋由工地按上表所列数椐计算配制(预埋钢板及配筋由用户自备,非标准附墙时应根据计算后所得到的附着点受力进行配筋),用户在安装附着装置之前,应对建筑物附着处的强度予以计算和确定,并确定好建筑物与附着架撑杆座的连接方式。1#塔吊附着平面图1#塔吊附着平面图X1-2#塔吊附着平面图2#塔吊附着平面图3#塔吊附着平面图3t5#塔吊附着平面图ZJ6015塔机最大工作高度为45m,塔身自下而上的组成为:一节地下节、一节基础节、一节加强标准节3、一节加强标准节2、两节加强标准节1和11节标准节以及上部回转部分组成(注意,次序不得混乱,详见图3-1)安装时最大吊装高度为17.5m(距地基面),最大吊装重量为9.3t,需用一台25t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安装人员要求了解现场布局和土质情况,清理障碍物。根据建筑物的布局确定塔机的安装位置,并按附录固定基础图上所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地基设置。准备吊装机械、足量的铁丝、钢丝绳、绳扣等常用工具。2、安装步骤塔机的安装步骤如下:a、按要求焊接钢平台基础;b、将基础节用16个M36高强度螺栓与钢平台紧固;吊装标准节,用高强度螺栓基础节紧固。调整好塔身轴心线对地面的垂直度≤1/1000;c、装爬升架;d、吊装上、下支座组件;连接套架与下支座,调整套架与塔身的间隙;e、吊装回转塔身;g、吊装司机室;h、装平衡臂及其拉杆系统;i、根椐不同起重臂安装长度说明放置安装时的平衡重;j、安装起重臂及其拉杆系统;k、装其余平衡重;1、调整好安全装置,然后根据需要再进行顶升加节或进入工作。注意:塔身高强度螺栓安装时应注意由下往上穿(地下节与基础节的高强度螺栓由上往下穿),并按说明书要求拧紧。下面分步介绍:2.1先将基础节吊起,装在钢平台基础上,并拧紧它们之间的12个M36高强度螺栓(预紧力矩3000N·m)。注意:有踏步的一面要与建筑长度方向垂直(见图4-1)。找正塔身两个垂直面的垂直度都不大于1/1000。2.2在地面上将爬升架拼装成整体,并装好液压系统,然后将爬升架吊起,套在基础节的外面(见图4-1),平稳地放在基础上,调整好套架与塔身的间隙。注意:爬升架上装顶升油缸的侧面与基础节有踏步的侧面在同一边。图4-72.3将上下支座、回转支承总成吊起安装在塔身上。用4个销子和8个M36的高强度螺2.4将回转塔身吊起安装在上支座上。用8个M36的高强度螺栓将回转塔身与上支座相连(见图4-3).。2.5在塔顶上连好一节平衡臂拉杆,吊起塔顶用4个销子固定在回转塔身上,塔顶垂直的一面与起重臂处于同一侧(见图4-4)。在地面上,检查司机室2.6在平地上将平衡臂拼装好,再将平衡臂吊起与回转塔身用销轴固接,抬起平衡臂成一角度至平衡臂拉杆的安装位置,安装好平衡臂拉杆,5图4-6)2.7根椐不同起重臂长度参照说明吊起安装用的平衡重,放在平衡臂上4.2.9说明中规定的位置。如有两块以上平衡重则相互之间必须用连接板连接(见图4-7)。2.8起重臂与起重臂拉杆的安装(1)起重臂节和拉杆节的配置见图4-8、图4-9,次序不得混乱。(2)按照起重臂编号和图4-8组合起重臂长度,把起重臂搁置在0.6m左右高的支架上,用相应销轴把它们装配在一起。安上小车和吊篮(检查吊篮与小车连接处是否正常),使小车和吊篮离开地面,并把小车和吊篮固定在起重臂根部。注意:所有销轴都要装上开口销,并将开口销打开。(3)按照图4-9组合起重臂拉杆并用销轴把它们连接起来固定在起重臂上弦杆的相应支架上。注意:所有销轴都要装上开口销,并将开口销打开;长短拉杆必须先往后放置再叠放长短拉杆于臂架上弦杆上。必要时在臂根部位用绳索捆绑。起重臂拉杆与塔顶的连接安装见图4-11。(4)检查起重臂上的电路是否完善,并穿绕小车牵引钢丝绳。(见图3-16)。其余有关要求见图4-11。(5)用汽车起重机将起重臂总成平稳提升,提升过程中必须保持起重臂处于水平位置。使得起重臂能够顺利地安装到回转塔身的起重臂铰点上。(6)在起重臂与回转塔身连接完毕后,继续提升起重臂,使起重臂头部稍微抬起,并用起升机构钢丝绳通过塔顶和起重臂拉杆上的一组滑轮拉起拉杆(见图4-12),先使短拉杆的连接板能够用销轴连接到塔顶的拉板Ⅱ上面,然后,再调整长拉杆的高度位置,使得长拉杆的连接板也能够用销轴连接到塔顶的拉板I上面。(7)松弛起升机构钢丝绳,再将起重臂缓慢放下,使拉杆处于拉紧状态。然后,松脱滑轮组上的起升钢丝绳。臂节2臂节3臂节4臂节2臂节3臂节4臂节1臂节2臂节3臂节5臂节臂节8臂节9臂节臂节2臂节3臂节5臂节6臂节7臂节8臂节2臂节3臂节4臂节5臂节8臂节臂节2臂节3臂节4臂节6臂节838.5m臂图4-8起重臂组成示意图48834T250388425038842558北北光图4-9图4-9起重臂长45m时起重臂拉杆十十北北北名量(kg)123456789955粮重臂起重臂安装长度(m)重心位置L1(m)本图说明:1)不同起重臂长度安装时的重心位置仅供参考,含长短拉杆、牵引机构、载重小2)吊装时图中L2至少为8m,最多不超过20m;3)组装好的整体起重臂用支架放在地面时,严禁为了穿绕小车牵引绳方便,仅支承两端,全长范围内支架不应少于6个,且每个支架均应垫好受力点。图4-11吊臂拉杆与塔顶连接处结构图4-12吊臂拉杆连接2.9吊装所有平衡重根据所使用的起重臂长度,按以下规定安装不同重量的平衡重,平衡重配置(包括安装拆卸时和工作时)情况见下表:60m起重臂工作时平衡重配置(平衡重总重量18.33吨)987654321有有有有有有有有有60m起重臂安装和拆卸时平衡重配置987654321有有无无无无无无无置示意图各1.255t各1.255t各2.260f往塔身方向平街臂尾部9中图4-13置(平衡重总重量17.075吨)987654321有有有有有有有有无987654321有有无无无无无无无置(平衡重总重量14.815吨)987654321无有有有有有有有无987654321无无无无无无有有无(平衡重总重量13.56吨)各2.260吨987654321无有有有有有有无无987654321无有无无无无无无无置(平衡重总重量11.3吨)各2.260吨987654321无无有有有有有无无987654321无无无无无无有无无图4-15a钢丝绳夹布置图并装上弹簧垫圈,拧紧螺母。2.10穿绕起升钢丝绳将起升钢绳从卷筒引出,经塔顶导向滑轮后,绕过在回转塔身上的起重量限制器滑轮,再引向小车滑轮与吊钩滑轮穿绕,最后,将绳端固定在臂头上。钢丝绳固定时注意,应用不少于四个钢丝绳夹固定,注意绳夹方向应一致,且绳夹卡口方向应按图4-15a所示布置,绳夹间的距离应为6~7倍钢丝绳直径。2.11电缆线安装1.电缆线穿过上下支座中心,从下支座下部引出到套架外侧,并用铁丝固定在套架上部横腹杆上;2.沿着套架外侧面下引到套架下平台,注意不要在有油缸和需引进标准节的那两3.电缆线盘在套架下平台上,另一端引到标准节外侧,然后沿着标准节外侧面下引到地面的电源装置上。4.随着塔身的增高,电缆线需固定在标准节的横腹杆上。一般每20米固定一次,注意电缆线不得绷直。5.顶升前必须放松盘在套架下平台上的与标准节之间的电缆,使电缆放松长度略大于总的爬升高度。6.注意电缆线安装过程中及安装完毕后,都不得绷直。2.12把小车开到起重臂最根部,转动小车上带有棘轮的小储绳卷筒,把牵引绳尽力张3、塔身标准节的安装3.1将起重臂旋转至引入塔身标准节的方向。如要准备加几个标准节,则把要加的标准节一个个吊起依次排列在起重臂正下方。顶升加节前,塔机必须处于图4-12所示状态。即平衡臂位于套架上有顶升油缸一侧(即塔身上有踏步的一面)的正上方,不得有偏顶升加节过程,严禁进行起重臂回转动作,回转制动器应处于制动状态。风力大于4级时,不得进行顶升操作。3.2放松电缆长度略大于总的爬升高度,将爬升架和下支座间用4只销子联接可靠。3.3用塔机自身吊钩吊起一个标准节,装上引进轮,并安放在引进平台的引进轨道上,并由站在套架下平台上的一人扶住该标准节。(见图4-15)。用塔机自身吊钩吊起另一被加标准节,并来回跑小车,找出最佳平衡点(观察下支座与标准节联接处主弦杆的相3.4先检查一下导向滚轮与塔身的间隙是否适当,间隙可在2~3mm左右,注意8只滚轮处的间隙应当一致,再拆除塔身和下支座之间的8个高强度螺栓。3.5开动液压顶升系统使顶升横梁搁在塔身的踏步上,(要求顶升横梁上轴头充分放入踏步凹槽内,使踏步凹槽面充分接触轴头,保证油缸位于两踏步正中间,使得顶升横梁两端受力均匀),锁好闩杆,防止轴头从踏步凹槽内脱出,如图4-17所示,再将活塞伸出50mm左右后,检查上部重心是否落在顶升油缸梁的位置上。实际操作中,可以开动小车,调整小车位置,使得塔机上部重心落在顶升油缸横梁的位置上,观察到爬升架上四角8个导轮与塔身标准节主弦杆的间隙基本相同时,即为理想位置。继续顶升,使套架上的爬爪全部通过塔身上的踏步后,稍缩活塞杆,使套架上的两只爬爪可靠地搁在塔身的踏步上(图4-16图4-17)。接着油缸全部缩回,按前述方法重新使顶升横梁搁在塔身踏步上,锁好闩杆,再次全部伸出油缸。此时塔身上方恰好有能装入一个塔身标准节的空间,利用引进轮在引进平台上滚动把标准节引至塔身的正上方,对准标准节的螺栓连接孔,缩回油缸至上、下标准节接触时,取下引进轮,用8(或12)个M36高强螺栓将上、下塔身标准节连接牢靠(标准节连接处的高强螺栓必须充分拧紧,螺栓预紧力矩3000N·m)。继续缩回油缸,将下支座与塔身连接面上至少每只脚一个共四个螺栓拧紧。油缸(位于两踏步正中间)油缸(位于两踏步正中间)标准节踏步闩杆3.6开动小车,将用来找平衡的标准节吊到引进平台上方,装上引进轮,放在引进平台上。按前述方法,把该标准节加入后,将下支座与塔身之间的八个M36高强连接螺栓充分拧紧。3.7顶升工作全部完成后,应将爬升套架下降到塔身底部(安装了附墙装置时下降到最上一道附墙上)并加以固定,以降低整个塔机的重心和减少迎风面积。3.8塔机加节完毕,应旋转臂架至不同的角度,检查塔身标准节各接头处高强度螺栓的拧紧)。3、顶升加节1、顶升前的准备(见图5-1)1.1按液压泵站要求给其油箱加油。确认电动机接线正确,风扇旋向右旋,手动阀操纵杆操纵自如,无卡滞。1.2清理好各个标准节,在标准节连接套内涂上黄油,如果要准备加多个标准节,则把要加的标准节一个个吊起依次排列在起重臂正下方。这样能使塔机在整个顶升加节过程中不用回转机构,能节省顶升加节过程所用时间。1.3放松电缆长度略大于总的爬升高度,并紧固好电缆。1.4将起重臂旋转至引入塔身标准节的方向,顶升油缸正好位于平衡臂正下方,如图5-1所示。图5-1标准节的安装1.5在引进平台上准备好引进滚轮,套架平台上准备好塔身高强度螺栓。2、顶升前塔机的配平2.1塔机配平前,必须先吊起一节标准节,安放在引进平台的引进轨道上,并由站在套架下平台上的一人扶住该标准节(见图5-2)。用塔机自身吊钩吊起配平载荷(另一节标准节或其他重物),并在起重臂中间处来回跑小车,找出最佳平衡点(观察下支座与标准节联接处主弦杆的相对位置)。油缸(位于雨路步正中间)困田油缸困田油缸活塞杆标准节路步标准节路步日杆先检查一下导向滚轮与塔身的间隙是否适当,间隙可在2~3mm左右,注意8只滚轮处的间隙应当一致,再拆除塔身和下支座之间的8个高强度螺栓。2.2开动液压顶升系统使顶升横梁搁在塔身的踏步上(要求顶升横梁上轴头充分放入踏步凹槽内,使踏步凹槽面充分接触轴头,保证油缸位两端受力均匀),锁好闩杆,防止轴头从踏步凹槽内脱出,如图5-3所示,再将活塞伸出50mm左右后,观察到套架上四角8个导轮与塔身标准节主弦杆的间隙是否基本相2.3记录载重小车的配平位置。可用布条系在该处的斜腹杆上作为标记,但要注意该位置随起重臂长度不同和配平时所吊重物不同(加强标准节和普通标准节重量也不同)2.4操纵液压系统使套架下降,连接好下支座和塔身标准节间的连接螺栓。3.1吊起一节标准节,装上引进轮,并安放在引进平台的引进轨道上。3.2载重小车吊起配平载荷,并开到最佳平衡位置。3.4卸下塔身顶部与下支座连接的8个高强度螺栓。3.5将顶升横梁放在距离最近的标准节踏步的圆弧槽内(要设专人特别注意观察顶升横梁两端销轴是否放在爬爪圆弧槽内)。确认无误后,开动液压系统,使活塞杆伸出,将套架及其以上部分顶起10-15mm时停止,检查顶升横梁、套架等传力部件是否有异响,变形油缸活塞杆是否有自动回缩等异常现象,确认正常后,继续顶升;顶起略超过半个标准节高度并使套架上的活动爬爪滑过一对踏步并自动复位后,停止顶升,并稍稍缩回油缸,使套架的两个活动爬爪可靠地搁在踏步上并承受住套架及其以上部分的重量。接着油缸全部缩回,按前述方法重新使顶升横梁顶在踏步的圆弧槽内,锁好闩杆,再次伸出油缸,将塔机上部结构再顶起略超过半个标准节高度。此时塔身上方恰好有能装入一个塔身标准节的空间,利用引进轮在引进平台上滚动把标准节引至塔身的正上方,对准标准节的螺栓连接孔,稍微缩回油缸至上、下标准节接触时,卸下引进轮,用12个M39高强螺栓(安装加强标准节时12个、普通标准节8个)将上、下塔身标准节连接牢靠(标准节连接处的高强螺栓必须充分拧紧,螺栓预紧力矩继续缩回油缸,将下支座落在新的塔身顶部,并对正,用8个M39高强度螺栓将下支座与塔身连接牢靠。至此完成了一节标准节的加节工作。若连续加几节标准节,则可按以上步骤重复几次即可。为使下支座顺利地落在塔身顶部并对准连接螺栓孔,在缩回油缸之前,可在下支座四角的螺栓孔内从上到下插入四根(每角一根)导向3.6顶升工作全部完成后,必要时,可以将爬升套架下降到塔身底部并加以固定,以降(1)在进行顶升作业过程中,必须有一名总指挥,上下两层平台必须有专人负责和观察(特别是图5-4中各处应仔细观察)。专人照管电源,专人操作液压系统,专人(2)顶升作业应在白天进行,若遇特殊情况,需在夜间作业时,必须备有充足的照(3)塔机最高处风速大于5.5m/s严禁进行顶升作业,如在作业过程中,突然遇到风(4)顶升前必须放松电缆,使电缆放松长度略大于总的爬升高度,并做好电缆的紧(5)顶升过程中必须保证起重臂与引入标准节方向一致,并利用回转机构制动器将起重臂制动住。载重小车必须停在配平位置。在塔身和下支座之间没有用8个M39螺(6)在顶升过程中,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顶升,并停车检查,非经查明真相和将故障排除,不得继续进行爬升动作;如液压系统出缸,将下支座落在塔身顶部,并用8件M39高强度螺栓将下支座与塔身连接牢靠后,(7)起吊标准节时,严禁吊在标准节接头平面内的对角线撑杆上,(见图5-1)起吊钢(8)加节时,调整高度限制器不起作用,使吊钩能靠近小车架。加节完成后,再调(9)若要连续加几个标准节,则每加完一节后,用塔机自身起吊下一个标准节前,塔身标准节和下支座必须有8个高强度螺栓连接,唯有在这种情况下,允许这8个高(11)塔机加节完毕,应旋转臂架至不同的角度,检查塔身标准节各接头处高强度螺栓的拧紧情况(哪一根塔身主弦杆位于平衡臂正下方时,就把沿此弦杆从下到上(12)每次顶升前后,必须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和收尾工作,特别是在顶升以后,各连接螺栓应按规定的预紧力紧固,不得松动,爬升套架滚轮与塔身标准节的间隙应调整好,操作杆应回到中间位置,液压系统的电源应切断等。(13)套架上的两只爬爪必须同时支撑在塔身两根主弦杆的踏步上,方可进行在投入使用前所采取的全部措施都是为了确保塔机能正确驱动并在安全状况下进这些措施可分为三类:检查并进行适当操作,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见“6.2.1立塔后的检查工作”)。使塔机适应工地要求。调试各安全装置。为进行调试,维护保养和操纵控制,按6.4安全保护装置所示,使用塔机的各种安全装置。2、立塔后的检查工作2.1为检查立塔工作的正确性,保证塔机安全运行,应按下列项目进行一系列试运转和检查项目应进行的工作基础1.检查地脚螺栓的紧固情况2.检查输电线距塔机最大旋转部分的安全距离3.检查电缆通过情况,以防损坏塔身1.检查塔身连接螺栓是否紧固2.检查基础节扶梯延伸部份的安装情况顶升套架1.放下套架2.检查各滚轮、活动爬爪、销轴连接各部件的转动或摆动是否灵活3.检查走道、栏杆的紧固情况回转塔身上下支座等回转组件1.检查与回转支承连接的螺栓紧固情况2.检查电缆的通过情况3.检查与司机室的连接情况。5.司机室内严禁存放润滑油、油棉纱及其他易燃物品塔顶1.检查起重臂、栏杆、平衡臂拉杆的安装情况2.检查扶梯、平台和护栏的安装情况3.检查塔顶中间过渡滑轮的连接情况4.保证起升钢丝绳穿绕正确起重臂1.检查各处连接销轴、垫圈、开口销的安装2.检查载重小车和托绳小车安装运行情况,维修吊篮的紧固情况3.检查起升、变幅和托绳小车钢丝绳的缠绕及紧固情况平衡臂1.检查平衡臂的固定情况2.检查平衡臂栏杆及走道的安装情况,保证走道无杂物,防止塔机运转时杂物坠下伤人3.检查平衡臂配重的固定情况4.检查起升机构的固定情况,检查游动滑轮及卷筒的防脱绳装置是否安全吊具1.检查换倍率装置,吊钩的防脱绳装置是否安全、可靠2.检查吊钩有无影响使用的缺陷3.检查起升、变幅钢丝绳的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要求机构1.检查各机构的安装、运行情况2.各机构的制动器间隙调整合适3.检查变幅机构,当载重小车分别在最小和最大幅度处时卷筒上至少应留有三圈钢丝绳安全装置1.检查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按本说明书的要求调整合格2.检查塔机上所有扶梯、栏杆、休息平台的安装紧固情况润滑1.根据使用说明书检查润滑油位及润滑点。利用塔机将顶升横梁和油缸等放到地面。检查标准节是否紧固,是否与回转支承支脚连接完好。拆下联结套架与下支座的联结销轴。松开安全闭销装置。为保证套架下放作业的安全,所有人员均应离开套架走台,进入塔身内,使用标准节走台作业。经过顶升耳座时应松开安全锁紧装置。尽量将套架落到基础节上(附着塔机应放到最上一道附墙上),以免影响塔身通道畅通。将套架落到一对耳座上。拆开液压组件,同油缸、顶升横梁一起保存。3、穿绕电缆1.电缆线穿过上下支座中心,从下支座下部引出到套架外侧,并用铁丝固定在套架上2.沿着套架外侧面下引到套架下平台,注意不要在有油缸和需引进标准节的那两面。3.电缆线盘在套架下平台上,另一端引到标准节外侧,然后沿着标准节外侧面下引到地面的电源装置上。4.随着塔身的增高,电缆线需固定在标准节的横腹杆上。一般每20米固定一次,注意电缆线不得绷直。5.顶升前必须放松盘在套架下平台上的与标准节之间的电缆,使电缆放松长度略大于总的爬升高度。6.注意电缆线安装过程中及安装完毕后,都不得绷直。4、安全保护装置力矩限制器制动器限位开关起升机构力矩限制器制动器限位开关制动器变幅机构上限位开关最大安全工作载荷限制器|平台、走道最大工作速度限制器小车检修平台变幅机构|制动器图6-31、塔机沉降、垂直度测定及偏差校正1、塔机沉降观测应定期进行,一般为半月一次,垂直度的测定当塔机在独立高度以内时应半月一次,当安装附墙后,应每月观测一次。(安装附墙时就要观测垂直度状况,以便于附墙的调节)2、当塔机出现沉降不均,垂直度偏差超过塔高的1/1000时,应对塔机进行偏差校正,在附墙未设之前,在最低节与塔机基脚螺栓间加垫钢片校正,校正过程中,用高吨位的千斤顶顶起塔身,为保证安全,塔身用大缆绳四面缆紧,且不能将基脚螺栓拆下来,只能松动螺栓上的螺母,具体长度根据加垫钢片的厚度确定,当有多道附墙架设后,塔机的垂直度校正,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通过调节附墙拉杆的长度来实2、塔机的操作维护1、机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悉机械的保养和安全操作规程,无关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攀登塔机。2、塔机的正常工作气温为-20~+40℃,风速低于13m/s.3、塔机每次转场安装使用都必须进行空载、静载实验,动载实验。静载实验吊重为额定荷载的125%,动载实验吊重为额定载荷的110%.4、夜间工作时,除塔机本身自有的照明外,施工现场应有充足的照明设备。5、司机的操作按塔机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处理电气故障时,须有维修人员两人以6、司机应高度集中注意力,注意塔机周围的建筑物。7、塔机应当经常检查、维护、保养,传动部件应有足够的润滑油,对易损件应经常检查、维修或更换,对连接螺栓,特别是经常振动的零件,应检查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则必须及时拧紧。8、检查和调整制动瓦和制动轮的间隙,保证制动灵敏可靠,其间隙在0.5~1mm之间,摩擦面上不应有油污等污物。9、钢丝绳的维护和保养严格规定执行,发现有超过有关规定,必须立即换新。10、塔机的各结构、焊缝及有关构件是否有损坏、变形、松动、锈蚀、裂缝,如有问题应及时修复。11、各电器线路也应及时修复和保养。3、安全措施1、上岗前对上岗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戴好安全帽,严禁酒后操作。2、塔机的安拆工作时,风速超过13m/s和雨雪天,应严禁操作。3、操作人员应戴好必要的安全装置,保证安全生产。4、服从统一指挥,禁止高空抛物。5、注意周围环境,如高压线、地面承载力的,确保拆装安全。6、安装拆卸塔机派专门人员警戒,严禁无关人员在作业区内穿行。7、拆装塔机的整个过程,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和施工方案进行,严禁违规。十一、拆塔1、拆卸注意事项最后拆塔工作,完全可用汽车吊进行,但根据作业场地情况,部分拆塔工作可由起升机构完成,为此暂不拆除电气装置。(1)上塔操作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并拿到证书的人员。(2)在拆卸某些部件时,如臂架、平衡臂等,必须遵守安全规章,以防止当移开某一部分时,塔机其余部件出现失去平衡的危险。(3)塔机拆卸之前,顶升机构由于长期停止使用,应对各机构特别是顶升机构进行保养和试运转;(4)在试运转过程中,应有目的地对限位器,回转机构的制动器等进行可靠性检查;塔机拆卸对顶升机构来说是重载连续作业,所以应对顶升机构的主要受力件经常(5)塔机最高处风速大于5.5m/s严禁进行拆卸作业。由于拆卸塔机时,建筑物已建完,工作场地受限制,应注意工作程序和吊装堆放位置,不可马虎大意,否则容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6)顶升机构工作时,所有操作人员应集中精力观察相对运动件的相对位置是否正常(如滚轮与主弦杆之间,套架与塔身之间),是否有阻碍套架运动(特别是下降运动时)的物件;如果在套架上升时,套架与塔身之间发生偏斜,应停止顶升。并立即下(7)在塔机标准节已拆出,但下支座与塔身还没有用M39高强度螺栓可靠连接之前,严禁使用回转机构、牵引机构和起升机构。(8)塔机拆卸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尤其是塔身标准节、平衡重、平衡臂、起重臂等部件的拆卸,稍有疏忽,便会导致机毁人亡。因此用户在拆除这些部件时需严格按照本说明书的规定,严禁违反操作程序。(9)两个爬爪因一定时间内不用产生锈蚀或运输碰撞等原因,很有可能不能自动恢复到水平状态,故引进标准节或拆除标准节时,对爬爪应特别注意,应事先进行检查和保养。套架的下落过程中,当套架上的活动爬爪通过塔身标准节主弦杆踏步时,须用人工翻转活动爬爪,同时派专人看管顶升横梁和导向轮,观察爬爪架下降时有无被障碍物卡住的现象。以便套架能顺利地下降。2、拆塔的具体步骤将塔机转至拆卸区域,保证该区域无影响拆卸作业的障碍物。按以下顺序,进行塔机拆卸。塔机的拆卸方法与安装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工作程序与安装时相反,即后装的先拆,先装的后拆。拆塔具体步骤如下:1、降塔身标准节(如有附着装置,相应地拆卸)到只留一节基础节;2、拆下部分平衡重(参照4.2.10说明留2块各3.34t的平衡重);3、拆卸起重臂及起重臂拉杆;4、拆卸剩余的两块平衡重;5、拆卸平衡臂及平衡臂拉杆;6、拆卸司机室(亦可待至与回转总成一起拆卸);7、拆卸塔顶;8、拆卸回转塔身;9、拆卸回转支承总成;10、拆卸套架与塔身加强标准节Ⅱ标准节和过渡节。2.1拆卸塔身1)将起重臂回转到标准节的引进方向,使回转制动器处于制动状态,载重小车(吊配平载荷)停在配平位置。2)拆掉最上一节塔身标准节的上、下连接螺栓,并在该节下部连接套处装上引进滚轮。3)伸长顶升油缸,将上部结构顶起,直到最上一节标准节离开下一节标准节顶面2-5cm停止。4)将最上一节标准节沿引进梁推出。5)扳开活动爬爪,回缩油缸,使活动爬爪避开距它最近的踏步后,复位放平,继续下降直到活动爬爪压在下一对踏步上并支承住上部结构,回缩油缸。6)将顶升横梁顶在下一对踏步上,然后稍微顶升至爬爪翻转时能躲过原来支承的踏步后停止。扳开爬爪,继续回缩油缸,至下一节标准节与下支座相接触为止。7)下支座与标准节之间用8个M39高强度螺栓可靠连接后,载重小车卸下配平载荷并用吊钩将标准节吊至地面。1)将载重小车和托绳小车固定在起重臂根部,借助辅助吊车拆卸平衡重。2)参照4.2.10安装平衡重的相反顺序卸下平衡重,只留下两块各3.34t的平衡把吊钩放到地面,拆除起重钢丝绳与起重臂前端防扭装置的连接,开动起升机1)根据图4-12的起重臂吊点位置布置吊绳;2)轻轻提起起重臂,将起升钢丝绳固定在塔顶销轴上,慢慢启动起升机构,使起重臂拉杆头靠近塔顶;拆去拉杆架与塔顶的连接销轴,把拉杆放至起重臂的托架上;3)用系在臂端的绳索导向,逐渐将起重臂放下。通过平衡臂上的四个吊耳吊起平衡臂,使平衡臂拉杆处于放松状态,拆下拉杆连拆掉下支座与塔身的连接螺栓,伸长顶升油缸,将顶升横梁顶在踏步的圆弧槽内并稍稍顶紧,拆掉下支座与套架的连接销轴,回缩顶升油缸,将套架的爬爪支承在塔1)在升塔之前,要严格执行先装后升的原则,即先安装附墙装置,在进行升塔作2)在降塔拆除,也必须严格遵守先降后拆的原则,即当爬升套降到附墙不能在拆程操作,造成重大事故(如倾倒,断臂);2、自然灾害(如雷电,沙尘暴,地震强风,暴风雪等)对设施的严重损坏。4、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5、有效的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伤;6、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副组长:蒋卫岗组长职责:负责现场指挥,了解塔吊起重高度、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突发事件以及某些预想不前有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逐级上报,由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紧急情况处理会议,车辆,设备,人员,物资等实施紧急抢救和向上级汇报指示可由施工单位自行直接进行处理,如果故事较大单位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或其他上级政府部门进行请示,案,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仍不能进行处理,则由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向安监站或政府部门请示启动上一级救援预案。紧急情况发生后,现场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护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和财产,并由在现在的项目部最高级别负责人指挥,在3分钟内电话通报到值班人员,主要说明紧急情况性质,地点,发生时间,有无伤亡,是否需要派救护车,消防车或警力支援到现场实施抢救,如需可直接拨打120,110等求救电话。值班人员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必须在2分钟内将情况报告到紧急情况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小组组长组织讨论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如何进行现场处置的指令,分派人员及车辆等在现场进行抢救,警戒,疏散和保护现场等。在30分钟内以小组名义打电话向上一级有关部门报告。遇到紧急情况,全体职工应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积极的投身到紧急情况的处理中去。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质等应统一调遣,各类人员必须坚决无条件服从组长或副组长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托维,阻碍紧急情况的处理。3.处理及预防措施指挥与控制抢救组到达出事地点,在组长指挥下分头进行工作。首先抢救组和经理一起查明险情:确定是否还有危险源。如碰断的高低压线是否带电;塔吊构件、其他构件是否有继续倒塌的危险;人员伤亡情况;商定抢救方案后立即组织实施。把出事地点附近的作业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并进行警戒不准闲人靠近,对外注意礼貌用语。工地值班电工负责切断有危险的低压电气线路的电源。如果在夜间,接通必要的抢险组在排除继续倒塌或触电危险的情况下,立即救护伤员;边联系救护车,边及时进行止血包扎,用担架将伤员抬到车上送往医院。对倾翻变形塔吊的拆卸,修复工作应请塔吊厂家来人指导下进行。塔吊事故应急抢险完毕后,项目经理立即组织副经理,技术员,安全员和塔吊司机组的全体同志进行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责任人以及制定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的对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进行评审,修订。1.塔吊必须待桩基满足28天龄期并取得合格的混凝土试块检测报告后方可进行安装,并及时搭设防护栏杆,铺设防护网。2.严禁挖土机械碰撞钢立柱和钢平台;塔吊钢立柱附近和内侧必须采用人工挖土,以免机械碰撞到钢立柱,造成结构失稳,格构柱区域,土方开挖阶段对称、均匀、高差不大于1米的施工措施,并及时加设剪刀撑3.塔吊格构柱立柱桩周围需要均匀挖土,进行卸载,避免格构柱四周受力不均4.在格构柱暴露后及时焊接斜缀条、横缀条,相应的操作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相关计算见(斜缀条,焊缝计算)。5.在土方开挖后斜(横)缀条尚未焊接或在施工斜(横)缀条时,严禁塔吊作业;斜(横)缀条焊接连接时,焊缝必须饱满,密实。6.夜间施工需要控制好噪音及光源的污染,原则上夜间施工不得超过22点。十五、结构计算书一.参数信息桩入土深度:25.00m桩型与工艺:泥浆护壁钻(冲)孔灌注桩1)塔机自重标准值2)基础以及覆土自重标准值3)起重荷载标准值2.风荷载计算1)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Wo=0.2kN/m²)=0.8×1.49×1.95×1.69×0.2=0=1.2×0.79×0.35×1.9=0b.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vk=qsk×H=0.63×45.00=2c.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sk=0.5Fvk×H=0.5×28.21×45.00=6342)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本地区Wo=0.55kN/m²)=0.8×1.55×1.95×1.69×0.55=2qsk=α·wkx₀BH/H=1.2×2.25×0.35×1.90=1b.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vk=qsk×H=1.79×45.00=8c.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sk=0.5Fvk×H=0.5×80.71×45.00=18153.塔机的倾覆力矩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k=-200+0.9×(2350+634.78)=2486非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k=-200+1815.95=1615.三.桩竖向力计算Qk=(Fk+Gk)/n=(1000+937.50)=(1000+937.5)/4+(1615.95+80.71×1.50)/4.24=8=(1000+937.5-375)/4-(1615.95+80.71×1.50)/4.24=-Qk=(Fk+Gk+Fqk)/n=(1000+937.50+80=(1000+937.5+80)/4+(2486.30+28.21×1.50)/4.24=1=(1000+937.5+80-375)/4-(2486.30+28.21×1.50)/4.24=-1四.桩身承载力验算桩身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8.2条根据第二步的计算方案可以得到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取其中最大值N=1.35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应满足下面的公式:N≤4.fA,,其中Wc——基桩成桩工艺系数,取0.75fe——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1桩身受拉计算,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8.7条N≤f,A,受拉承载力计算,最大拉力N=1.35×Qkmin=-250.38kN经过计算得到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s=695.503mm²。由于桩的最小配筋率为0.52%,计算得最小配筋面积为2612mm²综上所述,全部纵向钢筋面积2612mm²根据最小配筋率灌注配筋为12三级钢18,箍筋为Ø8@200五.桩竖向承载力验算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的第6.3.3和6.3.4条轴心竖向力作用下,Qk=504.38kN;偏向竖向力作用下,Qkmax=1100.47kN.m桩基竖向承载力必须满足以下两式: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计算:其中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qsik——第i层岩石的桩侧阻力特征值;按下表取值;qpa——桩端端阻力特征值,按下表取值;u——桩身的周长,u=2.51m;厚度及侧阻力标准值表如下:土层土层厚度(m)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③0於泥质粉质粘土④0於泥粉质粘土000由于桩的入土深度为25m,所以桩端是在第⑦1-2层土层。Ra=2.51×(.51×10+3.1×7.5+6.4×15+4.6×22.5+1.09×222.5+2.1×27.5+3.39×35)+800×0.50=1由于:1.2Ra=2034.25>Qkmax=1100.47,所以满足要求!六.桩的抗拔承载力验算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的第6.3.5条偏向竖向力作用下,Qkmin=-185.47kN.m桩基竖向承载力抗拔必须满足以下两式:式中Gp——桩身的重力标准值,水下部分按浮重度计;Ra=2.51×(0.750×.51×20+0.750×3.1×15+0.750×6.4×30+045+0.750×1.09×45+0.750×3.81×45+0.750×2.1×55+0.750×3.3Gp=0.503×(25×25-25×10由于:2014.79+188.50>=185.47满足要求!七.桩式基础格构柱计算1.格构柱截面的力学特性:格构柱的截面尺寸为0.45×0.45m;主肢的截面力学参数为Ao=49.07cm²,Zo=4.55cm,Ixo=1175.08cm⁴,格构柱截面示意图格构柱的y-y轴截面总惯性矩:格构柱的x-x轴截面总惯性矩:经过计算得到:Ix=4×[1175.08+49.07×(45/2-4.55)²]=679Iy=4×[1175.08+49.07×(45/2-4.55)²]=672.格构柱的长细比计算:格构柱主肢的长细比计算公式:其中H——格构柱的总高度,取10.00m;I——格构柱的截面惯性矩,取,Ix=67938.36cm⁴,Iy=67938.36cm⁴;Ao——一个主肢的截面面积,取49.07cm²。经过计算得到Zx=53.75,Zy=53.75。格构柱分肢对最小刚度轴1-1的长细比计算公式:其中b——缀板厚度,取b=0.01m。h——缀板长度,取h=0.40m。a1——格构架截面长,取a1=0.45m。经过计算得i=[(0.01²+0.40²)/48+5×0.45²/8]0.5=0.换算长细比计算公式:3.格构柱的整体稳定性计算:格构柱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性计算公式:其中N——轴心压力的计算值(kN);取N=1.35Qkmax=1177.93kN;A——格构柱横截面的毛截面面积,取4×49.07cm²;——轴心受压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系数;根据换算长细比Zox=60.49,Zoy=60.49≤150查《钢结构设计规范》得到Øx=0.81,y=0.81。满足要求!N/mm²满足要求!N/mm²满足要求!4.格构分肢的长细比验算:由于格构形式采用角钢+缀板,分肢选取16号角钢b×d×r=160×16×16mm,其回转半径i=31.4mm。Zox=30.24且小于等于40七、钢平台设计图满足要求!7.1钢平台计算书7.1钢平台计算书①钢承台受力模型①钢承台受力模型309*五黏板簌板《每程309*五黏板簌板《每程H钢圆贸快派洲角)中焊接,并用筋板进行四周加强):料料1计算模型选用塔吊起重臂45°时,塔吊对其支腿分别为最大压力、最大拉力,钢平台主梁为最危险工况。②受力计算(以向垂直向下为正)按照QTZ100(ZJ6015)塔机使用说明书,塔机不同高度时对基础的载荷见下表,塔机未附着前安装最大独立高度时,对基础产生的荷载值最大,故基础的设计及验算按荷载最大的状态进行。臂臂长(m)非工作工况按简支梁计算钢平台主梁内力,计算简图如下:F=454684.44列出平衡方程:解得:R₁=833.62KN(单支钢构柱最大受力),R₂=-454.69KN根据计算,绘制梁的实际受力图、剪力图和弯矩图:p=454684.4最大剪力:Vmx=492.3KN(单支钢构筑最大受力),最大弯矩:2.钢承台主梁设计的钢板组成箱型截面(见下图),塔吊支腿和格构柱作用处另加横向加劲肋以增加局部抗压能力。uu3钢梁截面验算[ø]=257.5MPa,抗剪切许用应力[r]=148.6MPa满足!整体稳定性验算:钢梁受压翼缘自由长度l为4243mm,宽度b₁=400mm,且梁跨中翼缘有双面侧向支撑,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对H型钢,当时,不需要验算梁的带入数据解得,验算结果完全符合要求,所设计的梁截面合适!3.钢承台主梁腹板加劲肋设计因在塔吊支腿和格构柱作用处有局部压应力,按构造要求沿腹板两侧分别配置横向加劲肋和支撑加劲肋,构造要求如下:取b=160mm,t,=12mm,a=180mm。加劲肋与梁采用角焊缝连接,手工焊,焊条采用E50**系列。焊脚尺寸要求:h,≥1.5√t(t为较厚焊件厚度);h,≤1.2t(t为较薄焊件厚取h,=10mm,1.5√21=6.87mm<h,=10mm<1.2×12=14.4mm,满足要求!梁的加劲肋及其焊缝布置如下图所示:4.钢承台主梁图钢承台采用十字梁,其中一根按下图整体式制作,另一根分段制作后与本梁焊横向加劲肋横向加劲肋钢平台分别与格构柱、塔机部分连接计算封口板设计:采用Q345B钢材,尺寸:-40×700×700,同时配置筋板,详图如1,封口板与格构柱焊缝的校核:300-120-20格构检上管饮(台开买32共2格构柱轴心压力设计值N=833.62KN;焊高20,采用E50系列焊条。焊缝有效厚度He=焊缝宽度×0.7=14mm,取12mm筋板焊缝长度取单面计算;焊缝长度Lw=8×160+8×120=2240,取2000mm计算根据角焊缝的强度公式:of=F/(He×Lw)≤[o]of=833.62×1000/2000/12=34.74N/mm2<150N/mm22,封口板与2,封口板与H型钢焊缝的校核:EQ\*jc3\*hps34\o\al(\s\up6(E),8)EQ\*jc3\*hps15\o\al(\s\up5(90*),H型)EQ\*jc3\*hps15\o\al(\s\up5(0贴板纷版),钢需要洗)轴心压力设计值N=833.62KN;焊高20,采用E50系列焊条。筋板焊缝长度取单面计算;焊缝长度Lw=590+22=2714,取2500mm计算根据角焊缝的强度公式:代入数据,得:of=833.62×1000/2500/12=27700*700*28视培族98025020%根始纸依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轴心压力设计值N=1325.9KN;焊高20,采用E50系列焊条。取2700m计算根据角焊缝的强度公式:代入数据,得:of=1325.9×1000/2700/12=40.93N/mm2<1504,塔机支腿与支腿贴板焊缝的校核:依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轴心压力设计值N=1325.9KN;焊高30,采用E50系列焊条。焊缝有效厚度He=焊缝宽度×0.7=21mm,取12mm筋板焊缝长度取单面计算;焊缝长度Lw=135×4+165×8=1860,取1860mm计算根据角焊缝的强度公式:of=F/(He×Lw)≤[σ]of=1325.9×1000/1860/12/0.7=84.86N/mm2<150N/mm2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一.参数信息保护层厚度:50mm桩直径:d=0.800m桩间距a=3.000m桩钢筋级别:HRB400桩入土深度:25.00m桩型与工艺:泥浆护壁钻(冲)孔灌注桩二.荷载计算1.自重荷载及起重荷载1)塔机自重标准值2)基础以及覆土自重标准值3)起重荷载标准值2.风荷载计算1)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Wo=0.2kN/m²)=0.8×1.49×1.95×1.69×0.2=0=1.2×0.79×0.35×1.9=0b.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vk=qsk×H=0.63×45.00=2c.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sk=0.5Fvk×H=0.5×28.21×45.00=6342)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本地区Wo=0.55kN/m²)=0.8×1.55×1.95×1.69×0.55=2=1.2×2.25×0.35×1.90=1b.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vk=qsk×H=1.79×45.00=8c.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sk=0.5Fvk×H=0.5×80.71×45.00=18153.塔机的倾覆力矩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k=-200+0.9×(2350+634.78)=2486非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k=-200+1815.95=1615.三.桩竖向力计算Qk=(Fk+Gk)/n=(1000+937.50)Qkmax=(Fk+Gk)/n+(Mk=(1000+937.5)/4+(1615.95+80.71×1.50)/4.24=8=(1000+937.5-375)/4-(1615.95+80.71×1.50)/4.24=-Qk=(Fk+Gk+Fqk)/n=(1000+937.50+80=(1000+937.5+80)/4+(2486.30+28.21×1.50)/4.24=1=(1000+937.5+80-375)/4-(2486.30+28.21×1.50)/4.24=-1四.桩身承载力验算桩身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8.2条根据第二步的计算方案可以得到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取其中最大值N=1.35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应满足下面的公式:N≤ψJ.A,,其中Wc——基桩成桩工艺系数,取0.75fe——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16.7N/mm²;桩身受拉计算,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8.7条N≤f,A₃受拉承载力计算,最大拉力N=1.35×Qkmin=-250.38kN经过计算得到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s=695.503mm²。由于桩的最小配筋率为0.52%,计算得最小配筋面积为2612mm²综上所述,全部纵向钢筋面积2612mm²根据最小配筋率灌注配筋为12三级钢18,箍筋为Ø8@200五.桩竖向承载力验算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的第6.3.3和6.3.4条轴心竖向力作用下,Qk=504.38kN;偏向竖向力作用下,Qkmax=1100.47kN.m桩基竖向承载力必须满足以下两式: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计算:其中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qsik——第i层岩石的桩侧阻力特征值;按下表取值;qpa——桩端端阻力特征值,按下表取值;u——桩身的周长,u=2.51m;厚度及侧阻力标准值表如下:土层土层厚度(m)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土名称④05007由于桩的入土深度为25m,所以桩端是在第⑦₁-2层土层。Ra=2.51×(4.9×10+5×15+5.3×22.5+3.6×22.5+3.4×27.5+2.由于:Ra=1698.35>Qk=504.38,所以满足要求!由于:1.2Ra=2038.02>Qkmax=1100.47,所以满足要求!六.桩的抗拔承载力验算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的第6.3.5条桩基竖向承载力抗拔必须满足以下两式:式中Gp——桩身的重力标准值,水下部分按浮重度计;Ra=2.51×(0.750×4.9×20+0.750×5×30+0.750×5.3×45+045+0.750×3.4×55+0.750×2.8×70)=201Gp=0.503×(25×25-25×10由于:2017.72+188.50>=185.47满足要求!七.桩式基础格构柱计算1.格构柱截面的力学特性:格构柱的截面尺寸为0.45×0.45m;缀板选用(m×m):0.01×0.40主肢的截面力学参数为Ao=49.07cm²,Zo=4.55cm,Ixo=1175.08cm⁴,格构柱截面示意图格构柱的y-y轴截面总惯性矩:格构柱的x-x轴截面总惯性矩:经过计算得到:Ix=4×[1175.08+49.07×(45/2-4.55)²]=679Iy=4×[1175.08+49.07×(45/2-4.55)²]=672.格构柱的长细比计算:格构柱主肢的长细比计算公式:其中H——格构柱的总高度,取10.00m;I——格构柱的截面惯性矩,取,Ix=67938.36cm⁴,Iy=67938.36cm⁴;Ao——一个主肢的截面面积,取49.07cm²。经过计算得到Zx=53.75,Zy=53.75。格构柱分肢对最小刚度轴1-1的长细比计算公式:其中b——缀板厚度,取b=0.01m。h——缀板长度,取h=0.40m。a1——格构架截面长,取a1=0.45m。经过计算得i=[(0.01²+0.40²)/48+5×0.45²/8]0.5=0.换算长细比计算公式:3.格构柱的整体稳定性计算:格构柱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性计算公式:其中N——轴心压力的计算值(kN);取N=1.35Qkmax=1177.93kN;A——格构柱横截面的毛截面面积,取4×49.07cm²;——轴心受压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系数;根据换算长细比Zox=60.49,Zoy=60.49≤150查《钢结构设计规范》得到Øx=0.81,y=0.81。满足要求!N/mm²满足要求!N/mm²满足要求!4.格构分肢的长细比验算:由于格构形式采用角钢+缀板,分肢选取16号角钢b×d×r=160×16×16mm,其回转半径i=31.4mm。Zi=L/i=500/31.4=15.Zox=30.24且小于等于40七、钢平台设计图满足要求!中焊接,并用筋板进行四周加强):309*五黏板簌板《每程H钢圆贸快派洲角)料罡1钢平台示意图7.1钢平台计算书7.1.1钢平台的计算选取较大吨位塔机ZJ6015的技术参数作为计算模型。1.钢承台主梁内力计算①钢承台受力模型计算模型选用塔吊起重臂45°时,塔吊对其支腿分别为最大压力、最大拉力,钢平台主梁为最危险工况。受力计算(以向垂直向下为正)臂臂长(m)p=454684.44P=946970.0最大剪力:Vmx=492.3KN(单支钢构筑最大受力),最大弯矩:5.钢承台主梁设计的钢板组成箱型截面(见下图),塔吊支腿和格构柱作用处另加横向加劲肋以增加局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Q345B低合金结构许用弯曲正应力[o]=257.5MPa,抗剪切许用应力[z]=148.6MPa抗弯强度:满足!整体稳定性验算:钢梁受压翼缘自由长度I为4243mm,宽度b₁=400mm,且梁跨中翼缘有双面侧向支撑,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对H型钢,时,不需要验算梁的整体稳定性。挠度验算:在荷载F压Mx=1325.9KN作用处梁的挠度最大,最大挠度为:,取x=919mm,则b=1-x=3324mm,带入数据解得,,满足!局部稳定性验算:翼缘板:条件腹板:考虑受压翼缘扭转不受约束的情况,腹板稳定条件为验算结果完全符合要求,所设计的梁截面合适!6.钢承台主梁腹板加劲肋设计,因在塔吊支腿和格构柱作用处有局部压应力,按构造要求沿腹板两侧分别配置横向加劲肋和支撑加劲肋,构造要求如下:间距:0.5h₀≤a≤2h₀取b=160mm,t,=12mm,a=180mm。加劲肋与梁采用角焊缝连接,手工焊,焊条采用E50**系列。焊脚尺寸要求:h,≥1.5√t(t为较厚焊件厚度);h,≤1.2t(t为较薄焊件厚梁的加劲肋及其焊缝布置如下图所示:7.钢承台主梁图钢承台采用十字梁,其中一根按下图整体式制作,另一根分段制作后与本梁焊≈横向加劲肋钢平台分别与格构柱、塔机部分连接计算封口板设计:采用Q345B钢材,尺寸:-40×700×700,同时配置筋板,详图如1,封口板与格构柱焊缝的校核:格构柱轴心压力设计值N=833.62KN;焊高20,采用E50系列焊条。焊缝有效厚度He=焊缝宽度×0.7=14mm,取12mm筋板焊缝长度取单面计算;焊缝长度Lw=8×160+8×120=2240,取2000mm计算根据角焊缝的强度公式:of=F/(He×Lw)≤[o]代入数据,得:of=833.62×1000/2000/12=34.74N/mm2<150N/mm22,封口板与H型钢焊缝的校核:型钢需要洗必须角)轴心压力设计值N=833.62KN;焊高20,采用E50系列焊条。焊缝有效厚度He=焊缝宽度×0.7=14mm,取12mm筋板焊缝长度取单面计算;焊缝长度Lw=590+282+283+590+195+194+290×2=2714,取2500mm计算根据角焊缝的强度公式:of=F/(He×Lw)≤[o]代入数据,得:of=833.62×1000/2500/12=27.8N/mm2<150N/mm23,塔机支腿贴板与H型钢焊缝的校核:轴心压力设计值N=1325.9KN;焊高20,采用E50系列焊条。焊缝有效厚度He=焊缝宽度×0.7=14mm,取12mm筋板焊缝长度取单面计算;焊缝长度Lw=(590+282+283)×2+290×2=2890,取2700m计算根据角焊缝的强度公式:of=F/of=1325.9×1000/2700/12=40.93N/mm2<150N/mm24,塔机支腿与支腿贴板焊缝的校核:轴心压力设计值N=1325.9KN;焊高30,采用E50系列焊条。焊缝有效厚度He=焊缝宽度×0.7=21mm,取12mm筋板焊缝长度取单面计算;焊缝长度Lw=135×4+165×8=1860,取1860mm计算根据角焊缝的强度公式:代入数据,得:of=1325.9×1000/1860/12/0.7=84.86N/mm2<150N/mm23#塔吊四桩基础的计算书一.参数信息保护层厚度:50mm桩入土深度:25.00m桩型与工艺:泥浆护壁钻(冲)孔灌注桩二.荷载计算1.自重荷载及起重荷载1)塔机自重标准值2)基础以及覆土自重标准值3)起重荷载标准值2.风荷载计算1)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Wo=0.2kN/m²)=0.8×1.49×1.95×1.69×0.2=0=1.2×0.79×0.35×1.9=0b.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vk=qsk×H=0.63×45.00=2c.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sk=0.5Fvk×H=0.5×28.21×45.00=6342)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本地区Wo=0.55kN/m²)=0.8×1.55×1.95×1.69×0.55=2=1.2×2.25×0.35×1.90=1b.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vk=qsk×H=1.79×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 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部编版)
- 股权代持合同标准范本
- 8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Module 12 help unit 1 What should we do before help arrives英文版教学设计 - 2024-2025学年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10 我们当地的风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11 我是一张纸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 个人产品采购合同范本
- 绢花加工合同范本
- 燃气合同范本模板
-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专题辅导教学设计:酸碱盐
- 甘肃省白银市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能制造设备技术应用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赵家沟金矿改扩建项目建设工程可行性建议书
- 《财务会计基础》课件-认知原始凭证
- 春天古诗包含内容模板
- 应征公民政治考核表(含各种附表)
- 《研学旅行市场营销》课件-研学旅行市场营销之内容营销
- 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和考核表(完整版)
- 19J102-1 19G61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建筑与结构构造
- 经皮式气管切开术
- 2024嘉兴市城南街道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