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TC-橡胶树死皮防治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TCSTC-橡胶树死皮防治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TCSTC-橡胶树死皮防治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TCSTC-橡胶树死皮防治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TCSTC-橡胶树死皮防治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团体标准《橡胶树死皮防治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橡胶树死皮防治技术规程》起草组2024年6月

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橡胶树死皮是指切割树皮后在割线上很少或没有胶乳排出的现象。目前,国内开割胶园平均死皮率在30%以上,产量损失严重,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关键技术瓶颈。为突破这一世界性难题,项目组历经多年技术攻关,研发了一套橡胶树死皮康复综合技术,并进行推广,解决了死皮防治难题,为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但截止目前,国内外还未有橡胶树死皮防治技术相关的规程,特别是针对橡胶树死皮防控的术语和定义、死皮调查方法、防治原则和防治措施缺乏统一的规范,这对日常学术交流,指导生产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迫切需要制定《橡胶树死皮防治技术规程》。本标准的制定任务是根据《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关于《热带作物品种审定规范粉葛》等17项团体标准项目立项的通知》,标准名为《橡胶树死皮防治技术规程》,制定时间为2024年5月1日-2025年5月1日。(二)起草单位本标准的起草单位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主要起草人员见表1。表1主要起草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务/技术职称专业承担工作单位胡义钰男41硕士副研究员化学工程项目组织标准编写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王真辉男52硕士研究员森林保护术语与定义的校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冯成天男41硕士助理研究员生物技术数据收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周敏女40博士副研究员植物营养数据收集云南省红河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袁坤女45博士副研究员遗传育种文本校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刘辉男38硕士副研究员园艺数据收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何其光男36博士助理研究员植物保护数据收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三)主要工作过程起草阶段1.1成立工作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2024年5月根据《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关于《热带作物品种审定规范粉葛》等17项团体标准项目立项的通知》要求成立《橡胶树死皮防治技术规程》编制工作小组,团队成员曾主导编制了Q/HNRN1-2015《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企业标准,参与NT/T1088-2020《橡胶树割胶技术规程》等标准的编写,有一定的标准编制经验,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并根据任务进行分工,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1.2查阅相关标准2024年5月,查阅与橡胶树死皮防治技术规程标准制定相关的研究资料,通过查阅,与橡胶树死皮防治技术相关的标准处于空白状态,仅有NT/T1088《橡胶树割胶技术规程》有少量涉及相关内容。因此可参考的内容相对较少。1.3团队工作的总结提炼本标准编制工作小组成员除周敏同志外,都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橡胶树死皮机理与防控技术团队成员,周敏是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成员,长期参与本团队的橡胶树死皮防治综合技术的研发示范工作。热科院橡胶所橡胶树死皮机理与防控技术团队是目前国内外唯一只专注橡胶树死皮的团队。团队长期围绕橡胶树死皮这一产业难点问题开展工作,已经形成一套橡胶树死皮综合防控技术,相关技术涉及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获农业农村部肥料登记证1个,制定企业标准1项,出版橡胶树死皮防治相关专著2部(《橡胶树死皮及其防治技术研究》、《橡胶树死皮康复技术研究与应用》)及相关技术服务光碟2张,发表论文40余篇。《橡胶树死皮康复综合技术》经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专家评价该技术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入选国家林业与草原局2020年重点推广林草科技成果。《轻简化橡胶树死皮防控技术》入选2023年海南省农业主推技术。团队成员6月份,对团队前期工作进行总结归纳,提炼、编写《橡胶树死皮防治技术规程》初稿。征求意见阶段2024年6月,在标准制定过程中,通过电话、邮件等形式咨询了热标委等标准修订主管部门。实地或电话走访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试验站试验场、海胶集团广坝分公司、海胶集团龙江分公司、海胶集团新中分公司、海胶集团阳江分公司、勐腊县橡胶技术推广站、儋州南丰民营胶、坝洒农场、云胶江城公司等单位,了解橡胶树死皮防治技术试验示范效果,听取相关单位及技术人员建议。本标准征求意见稿拟征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勐腊县橡胶技术推广站、海南大学、云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坝分公司、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种苗分公司等单位科研、生产、技术推广一线专家的意见。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一)编制原则本标准编制遵循“先进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注重标准的通用性、适用性、配套性和可操作性,以保障橡胶树安全为目标,结合查阅资料及试验研究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编写。(二)主要内容以及确定依据本标准编制工作组对标准的整体框架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标准的关键性内容进行初步探讨。经过研究,标准的主体内容确定为《橡胶树死皮防治技术规程》,规定了橡胶树死皮防控的术语和定义、死皮调查方法、防治原则和防治措施等要求。关于“术语与定义”的制定橡胶树死皮(死皮)的定义引用NT/T1088《橡胶树割胶技术规程》。其它相关术语与定义是结合自己团队的长期橡胶树死皮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及胶园生产管理经验总结。查阅相关文献,鲜见有关于橡胶树死皮割线症状的详细描述性术语与定义(除本团队编著的《橡胶树死皮康复技术研究及应用》,主编:胡义钰、王真辉、白先权;2023年6月出版)。相关割线症状的详细术语与定义包括,缓排、全线无胶、中无、中排、外排、内缩、零星点状、局部无胶,在本标准中有详细描述,并配有附图(附录A)。本标准明确了林段死皮率、割线死皮率、停割率、轻度死皮、重度死皮、死皮康等的概念。关于“防控原则”“死皮前兆的鉴别”的制定参考《海南农垦橡胶树栽培技术手册》及农业行业标准NT/T1088《橡胶树割胶技术规程》,同时结合我国天然橡胶日常生产实践进行制定。关于“死皮调查”的制定因考虑到日常割胶时间一般是在凌晨3:00~早上6:00,此时间段橡胶树排胶比较顺畅,割线症状最具代表性。调查方法是本团队日常工作的终结。关于死皮长度的判定,为更精准的定量橡胶树割线死皮症状,除考虑排胶纵向长度,同时还考虑排胶横向宽度。因此,计算死皮长度时,割线缓慢排胶症状长度计入正常排胶长度;割线零星点状症状长度计入死皮长度;中无、中排、外排、内缩4种割线症状长度的1/2计入死皮长度。相关死皮等级定义参考NT/T1088《橡胶树割胶技术规程》及《热带北缘橡胶树栽培》进行定义。相关死皮率和死皮指数计算方法,根据其具体定义进行计算。4.关于“防控措施”的制定4.1农业措施参照《海南农垦橡胶树栽培技术手册》及农业行业标准NT/T1088《橡胶树割胶技术规程》进行制定。4.2物理措施参照本团队成员王真辉研究员与海胶集团龙江分公司合作对海胶龙江分公司长期生产实践总结(陈君兴,周垦荣,蔡儒学,何忠华,王真辉*.橡胶树死皮植株割面调整[J].热带农业科学,2013,33(4):8-11.)。4.3化学措施4.3.1轻度死皮树干注射(吊瓶):在后水线离地约20cm处水线上钻孔:步骤如下,先用皮带冲(直径1cm)去除树干表层树皮;待胶水流干,用手持电钻在树干包埋位置钻孔(孔径5.5mm,深约7cm、向下倾斜约15°)。将死皮康(水剂)装入吊瓶(或输液袋),悬挂于树干离地约1.0m~1.5m处,将输液针头插入孔洞,固定,用自制油泥密封洞口。注意控制流速(1滴/30S1mL约为20滴,最好是观察一段时间确死皮康(水剂)不外溢)。树干喷施:将兑水后的死皮康(水剂)均匀喷到距地面1.8m以下的树干。每棵树喷1L兑水后的死皮康(水剂)。注意在喷营养剂前,先清理距地面1.8m树干爆裂粗皮。每个月喷4次,连续喷4个月。灌根:将兑水后的死皮康(水剂)浇灌于死皮植株树头。浇灌量和频次与树干喷施一致。对照:不作任何处理。对比试验前、试验中、试验后观测割面症状数据得知,试验开展后,所有参试的80棵树试验中和试验后的死皮指数均有所下降,其中喷施处理试验中和试验后下降了17.71%和25.00%,吊瓶处理下降11.58%和21.05%,灌根处理下降13.54%和20.83%,对照下降14.44%和15.56%。试验中死皮指数下降最多的是喷施处理,其次是对照、灌根和吊瓶处理;试验后下降最多的是喷施处理,其次是吊瓶、灌根和对照处理。图1试验过程中死皮指数变化情况图2部分试验植株不同施药方式处理前后割线症状对比图通过比较试验前、试验中、试验后胶乳产量数据得知,试验开展后,所有参试的80棵树的胶乳产量均有所增加,其中喷施处理试验中和试验后胶乳产量增加了41.05%和32.04%,吊瓶处理增加186.33%和181.49%,灌根处理增加28.23%和38.94%,对照增加12.29%和0.09%。试验中产量增加最多的是吊瓶处理,其次是喷施、灌根和对照处理;试验后增加最多的是吊瓶处理,其次是灌根、喷施和对照处理。图3不同施药方式胶乳产量变化情况通过测定胶乳中硫醇含量得知,喷施、吊瓶和灌根试验中和试验后的硫醇含量均高于试验前,尤其是吊瓶处理增加最为明显,对照在试验中和试验前基本持平,试验后突然增加。试验中硫醇含量在喷药后显著提高,暗示了橡胶树在死皮恢复过程中乳管系统的解毒功能和代谢活性增强,从而有助于胶乳的顺畅排出。试验中各处理胶乳中无机磷含量均高于试验前,最高为对照,其次为喷施、灌根和吊瓶;试验后无机磷含量除吊瓶以外均与试验前持平。喷药后无机磷含量增加,说明死皮恢复过程中乳管系统的能量代谢活性增强,胶乳的稳定性提高。试验中和试验后各处理胶乳中无机磷含量均高于试验前,试验中最高为对照,其次为灌根、吊瓶和喷施;试验后最高为吊瓶,其次为对照、喷施和灌根。胶乳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说明死皮恢复过程中乳管系统的合成代谢增强。试验中对照和灌根处理胶乳中蔗糖含量均高于试验前,吊瓶、喷施处理低于试验前;试验后各处理胶乳中无机磷含量均高于试验前,对照和灌根处理较试验中有所下降,而吊瓶和喷施处理有所增加。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合成聚异戊二烯分子的前体,因此与橡胶产量密切相关。图4不同施药方式主要生理参数指标不同死皮康(水剂)施药方式对死皮停割树恢复产胶的影响不同,试验中死皮指数下降最多的是喷施处理,其次是对照、灌根和吊瓶处理;试验后下降最多的是喷施处理,其次是吊瓶、灌根和对照处理;试验中产量增加最多的是吊瓶处理,其次是喷施、灌根和对照处理;试验后增加最多的是吊瓶处理,其次是灌根、喷施和对照处理。考虑到树干注射处理需要钻孔,对树身存在一定的伤害。另外,由于橡胶树的特殊性,植株在死皮恢复过程中,孔洞会有一定量胶乳排除,导致洞口堵塞,影响树干注射的效率。综合考虑割线恢复症状、胶乳增产及操作性,死皮康(水剂)树干喷施技术是一个相对较佳的选择。4.3.2重度死皮选取位于海南省儋州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验场六队11号橡胶树林段为试验区,以2003年定植并于2011年开割的热研7-33-97为研究材料。试验药剂为死皮康(固体颗粒)及死皮康(水剂)。选取100株长势基本一致的死皮停割植株(4、5级死皮),分别进行4组处理,每组处理树为5株,重复4次。4种处理分别为:穴施(直接施入靠试验植株侧的半边肥穴)、条施(非肥穴侧距植株2m开约1m长、15cm深的条沟)、环施(树干为圆心、1.5m为半径,非肥穴侧正30度的圆弧位置开15cm深的沟)、树干施用。具体见图5。另设空白对照1组,株数和重复数同处理组。各小组在地块中随机分布。穴施、条施和环施每次施用0.125kg/株的死皮康(固体颗粒)后盖土,施药时间为4月下旬及9月初。树干施用:喷施死皮康(水剂)频率为1次/周,每次1L营养液的40倍稀释液,喷药时间为5~8月,共4个月。长方形表示肥穴;实心圆点表示正常割胶植株;空心圆点代表死皮植株。图5不同施用方式示意图图6各处理死皮长度动态变化数据显示(图6),对照和处理植株死皮长度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总体呈下降趋势。处理后的前3个月,各植株割线症状变化不大,处理后第4个月,割线症状转好明显,第5个月后其变化达显著水平。经药剂处理的植株,其割线症状要好于对照。11月与试验前数据对比(5月数据),各处理平均单株死皮长度减少值分别为:条施(11.60cm)>树干(11.38cm)>穴施(10.45cm)>环施(10.08cm),而对照仅减少5.95cm。不同施用方式,对其死皮长度恢复有一定的影响(图7),各施用方式恢复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条施(46.49%)>穴施(35.14%)>树干(34.38%)>环施(31.66%)。其中条沟施用效果最好,其死皮长度恢复率达46.49%,显著高于对照的22.69%,与营养液树干施用对比,其死皮长度恢复率增加12.11%。而穴施、环施则与树干施用差异不明显。从图8可知,试验前(5月)各处理的死皮指数达到或接近90,均属重度死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试验开始后第2、3个月(7月、8月)各处理区的死皮指数差异不大;4个月后(9月、10月、11月),经药剂处理过的小区死皮指数都小于对照;其中(10月、11月)条施处理显著低于对照,10月数据显示条施处理其死皮指数为47,显著低于当月对照组的死皮指数72。处理6个月后各施用方式死皮指数从小到大依次为:条施<树干<穴施<环施,这一趋势与死皮恢复率基本相符。与试验前相比各处理死皮指数降低值分别是24、25、24、24,而对照组只降低了14,但是4种根部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柱形图上方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同一时间不同处理5%水平上Duncan’s多重比较平均值的显著性差异;柱形上方误差线表示SE(n=4)。图7处理6个月后各处理死皮长度恢复率柱形图上方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同一时间不同处理5%水平上Duncan’s多重比较平均值的显著性差异;柱形上方误差线表示SE(n=4)。图8各处理死皮指数的动态变化经进一步的计算,得不同施药处理的防效动态变化(图9)。各处理的防效前期(前3个月)稳定不变,其防效大小顺序依次为:树干(7.79%)>穴施(4.42%)>环施(1.01%)>条施(2.33%);处理3个月后,各处理的防效逐渐增大,到第5个月均达最高,其防效与试验前期正好相反,大小顺序依次为:条施(29.95%)>环施(25.60%)>穴施(22.10%)>树干(16.73%)。防效最好的为条施处理,其防效相对树干处理高13.22%。由此可见,开沟施药在短期内对橡胶树死皮恢复不利,但经过一定时间后有利于橡胶树死皮恢复。尤以条施明显,其防效由刚开始的负值变为最大值。各处理第6个月防效稍有回落。大小顺序依次为:条施(15.89%)>树干(13.75%)>穴施(12.44%)>环施(12.10%)。图9各药剂处理防效的动态变化由图10可知,试验前,各植株死皮较严重,平均单株干胶产量不到1g,几乎可以忽略。处理后前3个月,各处理干胶产量随时间延长略有增加,但变化不明显。3个月后,各处理平均单株干胶产量增加明显,且一直呈上涨趋势。同时经药剂处理的区组干胶产量都要大于对照。不同施用方式,对其干胶产量有一定的影响,6个月后,各处理单株干胶产量依次为:条施(47.35g)>树干(34.58g)>环施(29.63g)>穴施(28.17g)>对照(17.86)。条沟施用效果最好,其平均单株干胶增产量达46.47g,显著高于对照的17.17g,与对照相比增产165.12%,与死皮康(水剂)树干施用相比也增产36.92%。图10不同处理干胶产量动态变化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一)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1.死皮康(水剂)轻度死皮防治报告1.1试验布置基本情况于2016年在海南省东方市海胶集团广坝分公司15队3号林段胶园进行了橡胶树死皮植株防治试验。试验品种:RRIM600定值年限:1974年定值,1983年开割死皮等级:2~3级死皮本试验设3个处理,4次重复,每个小区10株大小基本一致,死皮等级为2~4级的死皮停割植株;每小区面积约180m2,各小区随机排列。处理1:常规施肥+死皮康(水剂)处理2:常规施肥处理3:清水对照常规施肥:3月份一次施入橡胶专用复合肥(16+12+10)18kg/亩,肥料施入肥穴。死皮康(水剂)施用方法:药剂稀释40倍,采用喷雾器均匀喷施在橡胶树1.8m以下的树干及树头每株喷施1

L,每周1次,施药周期为4个月。割胶制度:处理期停割,10月份后开始实施4天一刀。1.2结果与分析从表2可得出,各处理割线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处理1、处理2和处理3的割线死皮长度分别减少了368cm、178cm和140cm。说明各处理植株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自然恢复,但处理1的恢复更明显。处理1的植株树皮颜色变的更深、树皮变软易割;处理2的树皮颜色稍微有点转绿,处理2橡胶树死皮症状有一定的帮助,但效果不明显。施用死皮康(水剂)后,死皮停割植株的割线排胶长度明显增加。表2不同处理对橡胶树死皮植株割线症状及树皮的影响处理号割线死皮长度(cm)施肥后树皮硬度施肥后树皮颜色施肥前调查施肥后调查减少1528160368软深绿2538360178硬绿色3530390140硬浅绿从表3可得出,处理3的,每割次干胶产量只有252.72g/亩,而处理1和处理2的分别达797.76g/亩和434.16g/亩,其产量分别增加了545.04g及181.44g,增产率分别达215.67%和71.79%。对各处理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见表4),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采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见表6),处理1相对处理2和处理3达显著性水平,处理2相对处理3达显著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死皮康(水剂)能够显著的提高橡胶树死皮植株的胶水产量。表3不同处理对橡胶树死皮植株干胶产量的影响处理号平均每割次各小区干胶产量(g)折合每割次每亩产量(g)每割次增产(g/亩)增产率(%)ⅠⅡⅢⅥ平均1227.20181.60271.20206.40221.60797.76545.04215.672128.80113.60142.4097.60120.60434.16181.4471.79357.2044.8077.20101.6070.20252.72表4方差分析变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值p值区组间49400.0710316466.69032.19000.1901处理间616258.69252308129.346240.98700.0003误差45106.332167517.7220总变异710765.095611表5不同处理橡胶树死皮植株干胶产量多重比较处理号每每割次平均产量亩(g)5%显著水平1%显著水平123797.76±68.33aA434.16±34.79bB252.72±44.69cB轻度死皮喷施死皮康(水剂)对改善RRIM600死皮橡胶树割线症状及提高干胶产量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其增产率达215.67%。2.死皮康(固体颗粒)重度死皮防治报告2020年在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坝分公司(东方)、新中分公司(万宁)及阳江分公司(琼中)建立示范点4个,开展死皮康(固体颗粒)的示范应用,示范面积分别为:80亩、50亩、80亩,总计示范面积达310亩。2.1海胶集团广坝分公司示范点应用情况结果显示(表6),对照植株死皮指数由试验前的73.33加重为试验后的76.67;而经根施处理的植株其死皮指数由试验前的73.46降低为40.77,降低了32.69个点,其试验前后的变化达显著性水平,同时也显著低于同时期的对照。对应各处理的死皮长度恢复率分别是41.21%、-3.41%。可见,未经处理植株其割线症状进一步恶化,而根部施用死皮康(固体颗粒)显著改善橡胶树死皮植株割线症状。表6东方综合试验站示范点(品种:RRIM600)效果死皮指数死皮指数变化值死皮长度恢复率(%)试验前试验后比试验前降低根施73.46±4.38a40.77±2.23b32.6941.21±5.45a对照73.33±3.64a76.67±3.46a-3.34-3.41±6.59b由图11可知,经根施处理死皮植株其单株单刀胶乳产量逐渐增加,其产量由最初的17.50mL,增加到60mL,增产42.50mL;而对照植株胶乳产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前后单株单刀胶乳产量降低-3.15mL。根施处理植株的胶乳产量显著增加,同时也显著高于同时期的对照;这一结果与上文中各处理的死皮指数、死皮长度结果相一致。由此可见,根施死皮康(固体颗粒)能有效阻止RRIM600死皮植株进一步恶化、显著改善割线症状,同时能显著提高死皮植株胶乳产量。图11不同处理胶乳产量动态变化(品种:RRIM600)2.2海胶阳江分公司示范点应用情况结果显示(表7),对照植株死皮指数由试验前的96.06降低为试验后的92.94,仅仅降低3.12个点;而经根施处理的植株其死皮指数由试验前的97.87降低为70.00,降低了27.87个点,其试验前后的变化达显著性水平,同时也显著低于同时期的对照。对应各处理的死皮长度恢复率分别是35.96%、6.48%。可见,未经处理植株其割线症状变化不大,而根部施用死皮康(固体颗粒)显著改善橡胶树死皮植株割线症状。表7琼中综合试验站示范点(品种:大丰95)效果死皮指数死皮指数变化值死皮长度恢复率(%)试验前试验后比试验前降低处理97.87±0.64a70.00±2.35b27.8735.96±2.36a对照96.06±1.59a92.94±0.5a3.126.48±2.50b由图12可知,经根施处理死皮植株其单株单刀胶乳产量逐渐增加,其产量由最初的11.73mL,增加到43.92mL,增产32.20mL;而对照植株胶乳产量由最初的7.65mL,增加到15.29mL,仅增产7.64mL,前后不显著。根施处理植株的胶乳产量显著增加,同时也显著高于同时期的对照;这一结果与上文中各处理的死皮指数、死皮长度结果相一致。由此可见,根施死皮康(固体颗粒)能显著改善大丰95死皮植株割线症状,同时能显著提高死皮植株胶乳产量。图12不同处理胶乳产量动态变化(品种:大丰95)2.3海胶新中分公司示范点应用情况结果显示(表8),对照植株死皮指数由试验前的74.67降低为试验后的66.22,仅仅降低8.45个点;而经根施处理的植株其死皮指数由试验前的76.51降低为47.90,降低了28.61个点,其试验前后的变化达显著性水平,同时也显著低于同时期的对照。对应各处理的死皮长度恢复率分别是34.98%、1.63%。可见,未经处理植株其割线症状变化不大,而根部施用死皮康(固体颗粒)显著改善橡胶树死皮植株割线症状。表8万宁综合试验站示范点(品种:PR107)效果死皮指数死皮指数变化值死皮长度恢复率(%)试验前试验后比试验前降低处理76.51±5.61a47.90±9.07b28.6134.98±1.36a对照74.67±5.40a66.22±9.90a8.451.63±1.43b由图13可知,经根施处理死皮植株其单株单刀胶乳产量逐渐增加,其产量由最初的14.68mL,增加到50.67m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