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某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0/09/wKhkGWeoEeWAM1NzAAGsrnEzjrg185.jpg)
![四川省某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0/09/wKhkGWeoEeWAM1NzAAGsrnEzjrg1852.jpg)
![四川省某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0/09/wKhkGWeoEeWAM1NzAAGsrnEzjrg1853.jpg)
![四川省某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0/09/wKhkGWeoEeWAM1NzAAGsrnEzjrg1854.jpg)
![四川省某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0/09/wKhkGWeoEeWAM1NzAAGsrnEzjrg18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雅安中学2024-2025学年上期半期教学质量评估七年级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A卷和B卷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编号。
3.回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内。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
A卷(共100分)
第I卷(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是()
A.酝酿(niAng)贮蓄(zhQ)粗犷(kuAng)拈轻怕重(zhdn)
B.竦峙(shi)攒成(zan)徜徉(yang)咄咄逼人(du6)
C.狭睢(ai)或斜(qi)倜傥(ti)花团锦籁(cu)
D.干胭(gu)婉转(zhuan)菜型(qi)情不自攀(jin)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粗犷(kuang)gang,拈轻怕重(zhan)----nian;
B.竦峙(shi)----zhi,攒成(zAn)----cuan,咄咄逼人(du6)----duo;
D.干那(gu)——h6,情不自攀(jin)——jin;
故选C。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造访慷概佃农翻来复去
B.诀别幽谷帐蓬人声顶沸
C.暮色端庄朗润美不盛收
D.淅沥宽敞派遣为富不仁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慷概——慷慨,翻来复去——翻来覆去;
B帐蓬——帐篷,人声顶沸一人声鼎沸;
C.美不盛收——美不胜收;
故选D。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场上,每每国歌声响起,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的自豪感就会泄然耐生。
B.今年秋天由于高温天气,桂花迟迟未开,国庆节后,天气一下转凉,桂花怒放,这让那些喜欢桂花的
人考中军外。
C.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让一些曾经人迹笨至的地方如今成了众多游客的网红打卡点。
D.在第十三届校园歌手大赛会场上,参赛的男女同学个个打扮得蒋枚举展的,好像志在必得似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油然而生:形容某种好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在此形容自豪感自然而然地产生,使用正确;
B.喜出望外:因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在此形容桂花迟迟未开,天气转凉后,桂花怒放,让
喜欢桂花的人心中非常高兴,使用正确;
C.人迹罕至: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方。在此指让以前荒僻的地方变得热闹起来,使用正
确;
D.花枝招展:形容女性打扮得十分艳丽。不能形容男女同学,使用有误;
故选D。
4.下列词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文旅资源进校园”活动旨在通过校园平台,向广大学子雅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他们对雅安文化的认同感,并他们的参与热情,为雅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O
A.推销增强激励动力
B.推销增加激励动力
C.推广增加激发活力
D.推广增强激发活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推销”通常用于商品销售;“推广”则更侧重于广泛传播、宣传。本句用来描述的是“向广
大学子展示或介绍雅安的文化旅游资源”的行为。故应选“推广”;
第二空:“增强”表示使变得更强或更有力;“增加”则更多用于数量上增长。句中用于描述的是
“强化他们对雅安文化的认同感”,故应选“增强”。
第三空:“激发”表示刺激、引发,适用于描述热情、兴趣等内在动力的激发;“激励”则更多用于鼓
励、奖赏等外在手段来激发动力。句中描述的是通过活动本身来引发学生的热情,故应使用“激发”;
第四空:“动力”通常指推动事物发展的力量,更侧重于力量本身;“活力”则更多用于描述事物或人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状态。句中用于描述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故应填“活力”。
故选D。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健全税收制度,强化税收功能,更好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能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同学们出行时应严格遵守交规,摒弃交通陋习,做到宁等三分钟、不抢一分钟,切忌不要心存侥幸。
D.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污染天数明显下降,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作用”;
C.“切忌”和“不要”语义重复,任删其一;
D.“天数”和“下降”不搭配,可将“下降”改为“减少”;
故选B。
6.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录恰当的一项是()
枝叶的轻摇中,我看到一只鸟。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它比麻雀稍微大一点,或者它的叫声
里,还有别的更深长的意味,我无法听懂,却又丝毫不觉得遗憾。
①满树翠绿的映衬下,就一点儿白,宛如一朵春天的白玉兰。
②流苏一样的声音,像董桥的小品文,安静淡泊,清致短促。
③于是,一树葱茏上,充满了古典的韵律。
④羽毛也不是麻雀那种灰褐色,而是一种内敛而优雅的白。
⑤它的眼睛明澈、干净,闪烁着纯洁的光芒。
A.⑤④①②③B.⑤②④①③C.④①②③⑤D.④①⑤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①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②把握时间
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③把握关联词的搭配;④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前文“它比麻雀稍微大一点”从体型上对所见的鸟进行描绘;接下来从羽毛、鸟的眼睛与鸟叫声;④句
“羽毛也不是麻雀那种灰褐色,而是一种内敛而优雅的白”点明鸟儿羽毛的颜色;①句“满树翠绿的映
衬下,就一点儿白,宛如一朵春天的白玉兰”承接④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在树上的鸟儿;⑤
句“它的眼睛明澈、干净,闪烁着纯洁的光芒”,描写鸟的眼睛明澈、干净;整体由“大的方面(羽
毛)”到“小的方面(眼睛)”;②句“流苏一样的声音,像董桥的小品文,安静淡泊,清致短促”,
形容鸟叫声;进而有③句“古典的韵律”;故排为:④①⑤②③;
故选D。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12分)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欲,不逾矩。”
(《为政》)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日:“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传不习乎传:传授
B.学而不思则用罔: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C.三军可申帅也夺:改变
D.博学而写志笃:坚定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
B.人不知耐不愠思耐不学则殆
C.学而时习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于我如浮云
9.翻译。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孔子的思想影响深远,请结合自身实际,就修身、学习态度或学习方法任选一个方面,谈谈文段对你
的启示。
【答案】7.A8.B
9.(1)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而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2)选取他们的优点
学习,看到他们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加以改正。
10.围绕修身、学习态度或学习方法任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导语】《论语》选段汇集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论,展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如学习与修养的重要
性、为人处事的态度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其中强调学思结合的重要性,不断自省与修身,以及在艰
苦环境中保持乐观的精神。孔子的言论通过简练的语言,蕴含深刻的哲理,启发人们热爱学习、追求真
理,并注重自身品德的修炼。这些思想至今仍然为人们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启示。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A.句意: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介词,替/动词,做,成为;
B.都是连词表转折,但,但是;
C.代词,指代学习的内容/人名中的一个字;
D.介词,在...方面/介词,对于;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
(1)知:了解,懂得;好:喜爱,爱好;乐:以……为快乐。
(2)择:选择;善者:好的方面,优点;从:跟从,这里可引申为学习。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感悟启示。作答此题,首先需仔细研读《论语》十二章的选段,精准提炼出与修身、学习态
度、学习方法相关的语句及核心观点。比如''吾日三省吾身”关乎修身自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涉及学习方法里学与思的结合等。接着,结合自身学习、生活的日常事例,分析自身现存不
足,对照孔子言论给出改进、提升的方向,点明这些古老智慧于当下自我成长的实用价值,让启示内容
不空洞、接地气。
示例:在学习方法上,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给我极大启示。以往我学数学时,只
顾大量刷题,盲目追求做题数量,做完就丢到一旁,从不思考错题根源、解题思路,知识漏洞越来越
多,成绩也不理想,这便是“学而不思”导致的迷茫。后来我尝试改变,每做完一套题,认真复盘,分
析解题关键,梳理知识框架,还把相似题型归纳总结,这过程就是加入“思”的环节。遇到难题不再一
味蛮干,而是结合知识点深入思考,学习效率大幅提升。这让我深知,学习中要将学与思有机融合,平
衡二者,才能扎实掌握知识,稳步提升成绩。
【点睛】参考译文:
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
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
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有所成就,说话办事都有把握;四十岁,心里不再感
到迷惑;五十岁知道天命是什么;六十岁能吸取各种见解而加以容纳;七十岁我就可以随心所欲,但也
不会越出规矩。”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
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多么高尚啊,颜回!”
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
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
缺点就加以改正。”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子夏说:“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思考当前的事,仁就在其中了。”
第II卷(共76分)
三、(每小题1分,有错字该空不得分,共6分)
11.默写。
“一切境语皆情语也。”都是秋景,马致远面对夕阳抒发的是“①”(《天净
沙•秋思》)的孤寂愁苦,刘禹锡表达的却是“晴空一鹤排云上,②"豪情,(《秋词
(其一)》);同是夜雨,逗惹了李商隐“③,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美好
的想象和绵绵思绪,然而点燃陆游卫国戍边伟愿的是“僵卧孤村不自哀,④"(《十
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尽观山水,王湾感受到的是“⑤”(《次北固山下》)
的恢弘壮阔,谭嗣同感受到的却是“⑥”(《潼关》)的束缚限制。
【答案】①.断肠人在天涯②.便引诗情到碧霄③.何当共剪西窗烛④.尚思为国戍轮台
⑤.潮平两岸阔⑥.河流大野犹嫌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
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涯、碧霄、窗、
烛、戍、阔、嫌”等字词容易写错。
四、课内阅读选段。(共10分)
语段一: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植;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
胖的黄蜂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
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娱蚣;还有斑
螯,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
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
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
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格要好得远。
语段二: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
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
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
来,下面撒些秋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
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节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12.根据语段一,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对景物的描写,顺序是从局部到整体。
B.作者小时候听别人说吃了像人形的何首乌可以成仙,但是从来没有见到过,所以他觉得自己被欺骗,
对百草园有着不满的感情。
C.本段的中心句是“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D.这段景物描写中,详写了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柩,略写了斑螫、何首乌、覆盆子。
13.语段一写景有序,动静结合,多种修辞手法并用,还调动多感官绘景,请指出其中任意一感官,并结
合例句进行分析。
14.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句子:肥胖的黄蜂体(停)在菜花上。
15.请赏析语段二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案】12.C13.示例:味觉、嗅觉、听觉、视觉、触觉。菜畦的“碧绿”,桑甚“紫红”、菜花和
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从视觉
上写;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
14.不能。“伏”的意思是“趴”,这里生动形象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从而表现对黄
蜂的喜爱之情,“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和情感。
15.用动作描写,连用一连串动词“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准确、生动、传神地刻画了
捕鸟的整个过程,从而表达对冬天的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顺序是从局部到整体”错误,结合“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
根……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娱蚣;还有斑螯……何首乌藤和
木莲藤缠络着……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可知,这段文字对景物的描写,顺序是先整体后局部。整体描写
了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根等,然后局部描写了泥墙根一带的油蛉、蟋蟀、娱蚣、斑螯、何首乌
藤、木莲藤、覆盆子等。
B.“对百草园有着不满的感情”错误,作者在文中提及何首乌只是表现出童年在百草园探索时的好奇和
有趣经历,并非因此对百草园不满。作者整体对百草园怀着喜爱和怀念的感情。
D.“详写了……略写了”错误,结合”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
棋……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枝来,有时会遇见娱蚣;还有斑螯……何首乌藤和
木莲藤缠络着……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可知,略写了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根,详写了斑螯、何首
乌、覆盆子。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表现手法。
结合语段一“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棋”“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
上”“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
小球”可知,菜畦的“碧绿”,桑甚“紫红”、菜花和蜂的“黄”,写颜色;“肥胖”“高大”“臃
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写形状;运用视觉,让读者看到了各种色彩鲜明、形态各异的景物。
结合语段一“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可知,“油蛉低唱”“蟋蟀弹琴”,运用听觉,通
过对油蛉和蟋蟀声音的描写,展现了百草园充满生机的氛围。
结合语段一“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小球,又酸又甜”可知,“又酸又
甜”运用味觉,写出了覆盆子的味道,让人产生品尝的欲望。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使用
结合“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可知,“伏”的意思是“趴”,形象地写
出了黄蜂趴在菜花上的姿态,显得更加生动、具体,给人一种黄蜂安稳、慵懒的感觉,从而表现对黄蜂
的喜爱之情。而“停”字则较为普通、平淡,没有“伏”字那种生动的画面感和表现力。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分析。
结合“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可知,这段话通过一系列细致的动作描写,
如“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拉”等,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捕鸟的全过程。让读者
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捕鸟的步骤和紧张的氛围,仿佛亲眼目睹了整个场景。同时,也体现出作者在做这件
事时的专注和期待,以及童年时期对有趣活动的热爱和积极参与。这种细腻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和感染力,使读者能更好地体会到作者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五、作文(60分)
16.请以“让我心存感激的人”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花开花谢,春去秋来。不经意间,我们发现自己在慢慢长大。回首逝去的岁月,总有一些人让我们
心存感激:或许是相依相伴的家人、老师,或许是短暂相逢的同学、朋友,或许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
他们体贴入微的照顾,严厉中善意的批评,看似平常的只言片语都化作一份厚重的情感沉淀在心底,伴
我们成长,让我们难忘。
要求:①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材,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用规范汉字书写,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例文:
让我心存感激的人
彼岸花,花开自在,任风吹雨打,夺不去它绽放时的灼灼芳华;琉璃美,惹人醉,千年过后,仍留
那亘古不变的繁华。做事严谨,待人和蔼可亲,白天给予我太阳般的温暖,夜晚是引导我前进的萤火
虫,十年如一日不辞劳苦,默默为我付出青春的妈妈,谢谢您,您是让我心存感激的人!
那天,您让我放学后自己坐公交车回家。我壮着胆,和同学们一起坐车,到站后下车,然后独自一
人穿过超市,再转乘公交车。此时的我,表面上像只勇于离巢的小鸟,乐得自由飞翔,可心里却有点害
怕:怕公交车过站而不停,该怎么办;怕比我高大的陌生人突然出现在我面前时,束手无策的我又该怎
么办...
就在我脑海中不断出现各种画面的时候,我发现身后不远处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是陈阿姨,妈妈一
直在陈阿姨的手机里关注着我的安危。终于,我练着胆,果断地学会了独立,成为天空中那只凌空翱翔
的雄鹰!妈妈,谢谢您!
夜已深,昏暗的灯光下,您那瘦小的身影仍然在书桌前坐得笔直,如此专注地写着什么。我披上大
衣,悄悄地来到您身旁,忙碌了一整天的您,此刻腊黄的脸色微微泛着绿光,额前的几根银丝挑战性地
从一头黑发中“跳”出来,满脸疲惫的您一边喝着热茶提神,一边用铅笔在我课本上预习的笔记中画出
一个个重点、难点、疑点、圆圈。我满脸泛红,轻轻地对您说:“妈妈,您睡吧,我来。”妈妈唇角略
弯,微微一笑,对我说:“不,你先睡吧,记住了,课文预习很重要,不可轻易对待啊!"瞬间,我心
里的尘埃仿佛被阳光照耀得荡然无存。妈妈,谢谢您!
妈妈,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我对您的爱,我只想对您说:“妈妈,谢谢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在这一题目中,我们首先要关注中心词“人”,而其限定成分则为“心存感激”,这
样,在具体选取对象时,一定是与“我”相关,并让“我”“心存感激”的人。题目意在引导学生关心
他人,关注生活,体验感恩之心。题目说明此人之前对“我”的成长有过积极影响。根据题干“或许是
相依相伴的家人、老师,或许是短暂相逢的同学、朋友,或许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可知感谢的对象可
以是父母、老师、同学、陌生人等,还要斟酌感谢他是缘于一件什么事,哪一件事你印象最深,感触最
大。只有写印象深、感触大的事情才能写得精彩,写得动情。所以,所选事例既要典型,足以说明要感
谢的原因,又要适当,一般详写的事例。
二、选材构思。题干要求写作记叙文,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选材构思,从“感激”的对象这样
角度构思。生活中,能够让“我”产生“感激”的人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父母,可以是朋友,也可以
是陌生人。从“感激”中所反映的情感这一角度构思。可以选取生活中的一些典型细节,进行深入剖
析,挖掘出其中的丰富情感,从而表现写作中心。从带来“感激”的方式这一角度构思。能够让“我心
存感激”,肯定有多种方式。或者是一个小小的举动,或者是一次默默的支持,或者是一种真诚的交
流,或者是一份温馨的礼物……不论选取哪种方式,都应深入提炼这些方式中能够让“我”感激的内
涵,从而展开人物的精神面貌。
B卷(共50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一)诗歌赏析(5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7.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诗人北征乌桓,经过碣石山时所作,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
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B.“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C.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通篇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D.“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
音。
18.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曹操怎样的情感?
【答案】17.C18.借景抒情(虚实结合也可),这首乐府诗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罗万千的壮丽景象,
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了诗人渴望统一全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
(意思对即可)
【解析】
【导语】《观沧海》通过描写苍茫壮丽的海景,表现了诗人曹操的豪迈气魄和远大抱负。诗歌以“观”字
贯穿全篇,从实景描绘到想象夸张,使沧海的广阔、力量与宇宙的运行融为一体,彰显出诗人雄浑开阔
的胸襟和立志建功立业的壮志情怀。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与赏析。
C.本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
实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意思是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
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这是虚写。所以“通篇以写实的手
法展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错误的。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作者的情感的理解分析。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所见之景;“日月之行,若出
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诗人由眼前辽阔浩荡的大海景象生发出来的想象之景。由此可见本诗采
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描写景象。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
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展
现了大海的雄伟壮阔,仿佛大海孕育了日月星辰,创造了世间万物。这种宏大的景象象征着诗人渴望成
就一番伟大事业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身能力的信心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
襟和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1分)
佚之狐言于郑伯目:“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簟日:“臣之壮也,犹
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
有不利焉!”许之。
节选自(《古文观止》之《烛之武退秦师》)
19.解释加点字词:
苹曰:性之
20.翻译:
(1)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1.选段寥寥数语,但人物形象跃然纸上,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从已知选段内容
来看,这三个人物你更喜欢谁?为何?
【答案】19.①.辞:推辞②.许:答应、同意
20.(1)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2)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1.语言描写。佚之狐:聪明,有谋略,善于分析形势了解他人之长。烛之武:胸怀宽广,有大局意识,加
过意识。郑伯善于纳谏,及时虚心认错。(任选其一回答即可)
【解析】
【导语】这段文字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突出展现了烛之武、郑伯与佚之狐三个人物的特点。
通过对话,烛之武展现出谦逊、不居功自傲;郑伯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及对人才的渴求;佚之狐则
显现出劝谏的重要性。篇幅短小却精炼地刻画了人物性格,充分运用了语言描写,使每个形象生动鲜
明,同时揭示出危机时刻的知人善用之道。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句意:烛之武推辞说。辞,推辞;
②句意: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许,答应、同意。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
况。重点词有:
(1)若,如果,假如;使,派,派遣;师,军队。
(2)是,这;过,过错,过失。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选段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如佚之狐向郑伯进言“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简短话语就凸显其睿智,深知烛之武之能且能洞察局势。烛之武推辞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
矣,无能为也已”,生动展现其内心不满与牢骚。郑伯之言“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
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体现他诚恳认错与善于劝说。
如果喜欢佚之狐,可联系"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在国家危
难之际,他能迅速想出应对之策,并且了解烛之武的才能,知道派烛之武去见秦君能够退敌,展现出他
善于分析形势、了解他人之长的特点。
如果喜欢烛之武,可联系“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体现了他胸怀宽广,虽然
之前未被重用有怨言,但关键时刻还是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有大局意识和家国意识。
如果喜欢郑伯,可联系“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
焉!'”可以看出郑伯善于纳谏。他能听取佚之狐的建议,并且在烛之武推辞时,及时承认自己的过
错,用“郑亡,子亦有不利焉”来说服烛之武,表现出他作为君主能够虚心认错、诚恳待人的一面。本
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示例一:喜欢佚之狐。他目光敏锐,知人善任,在郑国存亡之际能迅速举荐贤才解困。
示例二:喜欢烛之武。他能言善辩,以其三寸不烂之舌,凭一己之力劝退秦师,挽郑国于危亡。
示例三:喜欢郑伯。他礼贤下士,虽有识人之明稍迟之憾,但能屈尊致歉以劝贤才出山,有君主之风范
与担当。
【点睛】参考译文: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拜见秦穆公,秦军一定会退兵。”郑文公听从了他
的建议。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比不上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郑文公说:
“我没能及早任用您,现在情况危急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呀!”烛
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二、名著阅读(共22分)
(一)名著阅读(共5分)
阅读下列《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
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
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剑!若受得
疼痛,就借扇子与你……”
22.选文中“令郎”是外号叫作“圣婴大王”的(《西游记》中的人物),孙行者一调芭蕉扇时,
是菩萨给了他定风丹。
23.联系原著说说,悟空为何称罗刹为“嫂嫂”?既是嫂嫂为何还不借扇子?
【答案】22.①.红孩儿②.灵吉
23.(1)罗刹是牛魔王的妻子,牛与孙此前曾结拜为兄弟(2)铁扇公主认为她和孙之间有夺子之仇。认
为自己儿子成了菩萨身边的善财童子,她们母子不能相见,以致“生离死别”都是孙悟空造成的(意对即
可)。
【解析】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识记。
第①空:根据材料“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
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可知,“嫂嫂”指的是铁扇公主,而“令郎”则是指
铁扇公主的儿子。根据《西游记》的情节,铁扇公主的儿子是红孩儿,他因在火焰山修行三百年,炼成
三昧真火,并自封“圣婴大王”。因此,选文中的“令郎”指的是红孩儿。
第②空:孙行者(孙悟空)在借芭蕉扇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铁扇公主不借给他,并且用芭蕉扇将他扇
走。为了能够继续前行,孙悟空需要克服芭蕉扇的威力。这时,他前往小须弥山求助。根据《西游记》
的情节,是灵吉菩萨给了孙悟空一粒定风丹,使他能够抵挡住芭蕉扇的风力。故此处应填:灵吉。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情节识记。
第一问:悟空在大闹天宫前,曾与牛魔王结为兄弟,并称呼牛魔王为大哥。由于铁扇公主是牛魔王的妻
子,按照中国的传统称谓习惯,悟空自然称她为“嫂嫂”。
第二问:罗刹不愿借扇给悟空的主要原因,是悟空曾经与她的儿子红孩儿发生过冲突。红孩儿在火焰山
修炼成精,自封“圣婴大王”,并试图吃唐僧肉以长生不老。悟空为了保护唐僧,与红孩儿展开了激
战,并最终请观音菩萨收服了红孩儿。这一事件导致罗刹对悟空怀恨在心,认为她与红孩儿母子不能相
见,以致“生离死别”都是孙悟空造成的,故不愿借扇子给悟空。据此作答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共17分)
猫脸花
肖复兴
①47年前,我在一所中学里教书。那年刚入夏,天就拼命地下雨,而且,很奇怪,必是每天早晨
下,中午停。上午第一节课前,就看老师们陆续进得办公室,大多都被雨淋湿,个个儿狼狈得很。
②那天,我出门没多远,自行车锁的锁条突然套拉下来,挡住了车条,骑不动了。雨下得实在太
大,我拽着车,好不容易找到修理铺,修车师傅修好车锁,我才骑到学校,小半节课都过去了,学生看
见的是,淋成落汤鸡的我,出现在教室门口。
③下午放学,骑上车没多远,车锁条“当啷”一声,又奔拉下来,没法骑了。先去修车吧。修车铺
离学校不远,修车的家伙都放在屋子窗外的一个工作台上,屋里就是家。修车的是个二十多岁胖乎乎的
姑娘,比我教的学生大不了几岁,长得不大好看,一脸粉刺格外突出。心想,肯定是接她爸爸的班,大
概学习不怎么样,不得已才来修车的吧。
④俗话说,人不可貌相,小姑娘修车很认真仔细,见她拉开工作台上满是油腻与铁末的抽屉,一边
找弹子,一边换车锁里坏的弹子,却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她有些抱怨地对我说:谁给您修的锁?拿个
破弹子穷对付,全给弄坏了,真够修的!
⑤话是这么说,像师傅数落徒弟似的,她却很有耐心,从抽屉里不停地找弹子,然后对准锁孔,把
弹子装进去,不合适,再把弹子倒出来,重新装,像往枪膛里一遍遍地装子弹,又一遍遍地退出来,不
厌其烦,也不亦乐乎。工作台上,一粒粒小小的银色弹子,已经头挨着头,摆成一排,在夕阳下闪闪发
光。
⑥我想,如果上学的时候,有这份专心就不至于来修车了。后来,我对自己冒出来的这多少有些偏
见,甚至恶毒的想法而惭愧,因为她实在是太认真了,流出了一脑门儿的汗。为了这把倒霉的锁,耽误
了她这么长时间,又挣不了几个钱。
⑦其实,她完全可以对我说,这个锁坏了,修不了啦,换一把新的吧。她的工作台旁,就放着各种
样子的新锁。换新锁,可以多挣点儿钱。我开始替她感到委屈,有些不落忍。她却依然较劲儿地修我这
把破锁,好像那里有好多的乐趣,或者非要攻占的什么重要山头,不把红旗插上去誓不罢休。而且,她
还像个小大人似的,以安慰的口吻对我说:别急,一会儿就好了。省得您过不了几天又去修,受二茬儿
罪。
⑧我站在那里看她修,看得久了,无所事事,就四下里闲看,忽然看见她背后的窗台上摆着两盆
花。是两盆草本的小花,走过去细看,花开的颜色挺逗,每一朵有着大小不一的紫、黄、白三种颜色,
好像谁不留神,把颜色洒在花瓣上面,染了上去,被夕阳映照得挺扎眼。没话找话,便问她:“这是你
种的?什么花呀,挺好看。”
⑨她告诉我,这叫“猫脸花”,是她爸爸帮她淘换来的药用的花,把这花瓣揉碎了,泡水洗脸,可
以治粉刺。然后,她冲我一笑:“说是偏方,也不知道管用不管用。”
⑩那把锁总算修好了,再也没有坏,一直持续到这辆车被偷。
⑪现在,我知道了,她说的“猫脸花”学名叫“三色堇”。我读中学时,读过的外国文学作品中,
好多地方写到了三色堇,觉得这个名字那么洋气,那么有文学味儿,让人对它充满想象,甚至想入非
非。
⑫前不久,看到巴乌斯托夫斯基不吝修辞地描述它:“三色堇好像在开假面舞会。这不是花,而是
一些戴着黑色天鹅绒假面具愉快而又狡黠的茨冈姑娘,是一些穿着色彩缤纷的舞衣的舞女——一会儿穿
蓝的,一会儿穿淡紫的,一会儿又穿黄的。”
⑬我想起了那个满脸长满粉刺的修车姑娘。当初,她告诉我它叫“猫脸花”。
选自(肖复兴《正是橙黄橘绿时》,内容有删改)
2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5.文章以“猫脸花”为题有何妙处?
26.文中刻画了一个作者初遇修车姑娘写她“长得不大好看”“大概学习不怎么样”对刻画修车姑娘形象
是否欠妥?为什么?
27.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工作台上,一粒粒小小的银色弹子,已经头挨着头,摆成一排,在夕阳下闪闪发光。
(2)那把锁总算修好了,再也没有坏,一直持续到这辆车被偷。
28.文章结尾写巴乌斯托夫斯基话有何作用?
【答案】24.我修车遇到了认真乐观的修车姑娘。
25.①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猫脸花象征修车姑娘的真诚朴实、认真仔细、执着乐观的美好
精神品质,以花喻人,意蕴丰富。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③呼应结尾。
26.这样写妥当。作者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写修车姑娘“长得不大好看”“大概学习不怎么样”与后文
修车时耐心专注、真诚朴实及车经久耐用形成强烈反差,更突显作者的赞美和敬意。
27.(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细节描写也可),赋予弹子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换下的弹子之多,
摆放整齐,表达作者对修车姑娘认真仔细、耐心执着的赞美之情。
(2)这句表明了车经久耐用,与第一次修车形成对比,侧面烘托修车姑娘技术精湛,表达作者对修车姑娘
真诚朴实的赞美和敬意。
28.引用。高度赞美了猫脸花的美态,更赞美了像猫脸花一样的修车姑娘的心灵美、精神美,含蓄委婉,
意蕴深长,耐人寻味。
【解析】
【导语】文章通过讲述作者与修车姑娘的相遇,展现出对生活中细微之美的发现。作者初对姑娘有偏
见,后被她的专注与认真所感动,反思自我。猫脸花象征平凡中蕴藏的美丽与可能性,标题既点明主
题,又增添文学色彩。结尾引用巴乌斯托夫斯基的话,使文字增添诗意,与前文形成对照,深化了普通
与奇丽间的界限与联系。文章整体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引发对生命态度的思考。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这是一篇写人的散文,人物是“我”和一位修车姑娘,通过“我”的视角,表现了修车姑娘优秀品质。
文章描述了“我”早年时期遇到的一位认真修车的女孩。虽然女孩貌不惊人且满脸粉刺,但她修车时的
专心和敬业态度以及乐观开朗的性格让作者感动,并且作者由此联想到她所说的“猫脸花”一三色堇
的美丽和多姿,展现了对平凡人和事物中蕴含的美与价值的深入理解。
按照“人物+事件”的句式,可简要概括为:我修车遇到了认真乐观的修车姑娘。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标题的赏析。
从内容上而言,结合第⑨段”她告诉我,这叫‘猫脸花',是她爸爸帮她淘换来的药用的花,把这花瓣
揉碎了,泡水洗脸,可以治粉刺”、第⑬段“我想起了那个满脸长满粉刺的修车姑娘。当初,她告诉我
它叫‘猫脸花’",可知“猫脸花”这个名字是从修车姑娘那里知道的,与主要人物关系密切,“猫脸
花”让我联想到了修车姑娘,同时“猫脸花”也象征着修车姑娘的质朴、执着的品质。
结合第⑪段“现在,我知道了,她说的‘猫脸花‘学名叫'三色堇'"、第⑫段“这不是花,而是一些
戴着黑色天鹅绒假面具愉快而又狡黠的茨冈姑娘,是一些穿着色彩缤纷的舞衣的舞女”可知,“猫脸
花”虽然名字普通,没有学名“三色堇”文雅,但在作者看来,修车姑娘就如同“猫脸花”一样认真善
良,展现作者对修车姑娘的赞美。
从效果而言,“猫脸花”名字特别且少人知道,用它做题目,设置悬念,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从结构上看,文章结尾“我想起了那个满脸长满粉刺的修车姑娘。当初,她告诉我它叫‘猫脸花’”与
题目遥想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圆满。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段作用。
第③段中,“修车的是个二十多岁胖乎乎的姑娘,比我教的学生大不了几岁,长得不大好看,一脸粉刺
格外突出。心想,肯定是接她爸爸的班,大概学习不怎么样,不得已才来修车的吧”,在作者的第一印
象中,修车姑娘貌不惊人,且被误认为学习成绩不好。
结合第④段“俗话说,人不可貌相,小姑娘修车很认真仔细”、第⑦段“其实,她完全可以对我说,这
个锁坏了,修不了啦,换一把新的吧。她的工作台旁,就放着各种样子的新锁。换新锁,可以多挣点儿
钱。我开始替她感到委屈,有些不落忍。她却依然较劲儿地修我这把破锁”、第⑩段“那把锁总算修好
T,再也没有坏,一直持续到这辆车被偷”可知,小姑娘拥有对待工作的热爱和认真态度,并且待人特
别诚恳朴实,宁愿费劲、少挣钱也要反车修得坚固耐用。
文章先写作者初见时对她的外貌和学习进行的负面揣测,揭示了社会常有的以貌取人的偏见。随着情节
颠覆初印象,刻画了她的内在品质,反而深化了读者对角色的理解,体现出表面之下潜藏的美好和专业
精神,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更加突出了作者对修车姑娘的敬佩和赞美之情,因此这样写是完全妥当
的。
[2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1)“一粒粒小小的银色弹子,乖巧地头挨着头”把银色弹子人格化,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一粒
粒”与“连成一排”可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修车姑娘换用弹子虽然非常多,但排列整齐。联系人物品
质,结合⑥段中的“因为她实在是太认真了,流出了一脑门儿的汗”可知,烘托了小姑娘修车认真仔
细、不厌其烦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她的赞美之情。
(2)这个句子补充交代了小姑娘修的锁效果之好。“再也没有坏,一直持续到这辆车被偷”与前文第③
段“下午放学,骑上车没多远,车锁条‘当啷’一声,又宜拉下来,没法骑了”形成鲜明对比,上午时
修车人修的锁下午就坏掉了,小姑娘修的却一直没坏,因此这个句子还从侧面烘托了修车姑娘的态度真
诚、技术精湛,表达作者对修车姑娘真诚朴实性格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2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作用。
文章结尾第⑫段,作者引用了巴乌斯托夫斯基对三色堇的描写,“这不是花,而是一些戴着黑色天鹅绒
假面具愉快而又狡黠的茨冈姑娘,是一些穿着色彩缤纷的舞衣的舞女——一会儿穿蓝的,一会儿穿淡紫
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TR 23975:2025 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Priority list of single herbal medicines for developing standards
- 标准版临时建筑转让合同
- 三人股东合资合同模板
- 项目承包合同书
- 发明专利申请代理合同(非职务)
- 2025年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合同
- 2025年产权转让委托合同
- 市场拓展合同之三:全方位营销策划服务
- 服装批发采购合同细则
- 合同约定下的专利共有权益分析
- 2024年高二化学教案 选择性必修2(配人教版)第1课时原子结构与性质
- 2024-2030年中国空气阀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断术手术配合
- 英文版中国故事绘本哪吒闹海
- (正式版)JTT 1496-2024 公路隧道施工门禁系统技术要求
-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相关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小学数学主题活动设计一年级《欢乐购物街》
- 一年级口算天天练1(打印版)
- 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护理分级标准
- 精神科医生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