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db326ff61c5cadda0baab5a3f2a61b72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解析

一、第一部分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2021年5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65年西藏开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国内和平协定》的签订,宣告西藏和平解放

C.西藏是全国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D.西藏各级政府下达的正式文件、发布的公告都使用汉藏两种文字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A项正确,《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指出,1965年9月,西藏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开幕,西藏自

治区及其人民政府宣告成立,西藏开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通过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B项错误,《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指出,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

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的签订,宣告西藏和平解放。《国内和平协定》是中国解放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

国民党双方代表团针对停止内战、实现国内和平而会谈拟定的历史协定。

C项正确,《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指出,西藏是全国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扶贫成本最高、脱贫难度

最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消除贫困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一贯政策,早在西藏和平解放初期,进藏人民解放军及工作人员就做

了许多扶贫济困的工作。

D项正确,《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指出,藏语文的学习、使用受到法律保护。自治区成立以来,西藏自治区人

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法规,西藏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下达的正式文件、发布的公告都使用汉藏两种文字。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制瓷技术高超,在世界上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下列对我国古代制瓷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制瓷业的出现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B.制瓷业在宋朝时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C.我国在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成熟的瓷器

D.清朝时期创造了中外闻名的珐琅彩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A项错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掌握烧制陶器的技术,而在商朝,由烧陶发展到制瓷,制瓷业即出现。B项

错误,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部门,其中以南方越窑生产的青瓷和北方邢窑生产的白瓷最为闻名。C项错误,我国在东汉时期就

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在南北朝时期烧制出成熟的白瓷。D项正确,清康熙年间,在明代盛行的景泰蓝的基础上,发明了珐琅

彩这一新的彩瓷品种。

3、根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任务目标,到2020年,要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

决。

A.相对贫困集中连片贫困

B.绝对贫困区域性整体贫困

C.绝对贫困集中连片贫困

D.相对贫困区域性整体贫困

『正确答案』

B

1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编号:db326ff61c5cadda0baab5a3f2a61b72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政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巩固脱贫成果,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

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确保现行标准下

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故正确答案为B。

4、下列关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B.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由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产生的

C.资本主义初期主要采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D.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D项,在雇佣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绝

对价值生产并非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而是以延长工作日为条件。

5、在市场经济下,一个国家在经济过热阶段,最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通货膨胀率上升

B.失业率显著下降

C.商品供应不足

D.外汇储备显著下降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常识。

A项正确,在经济过热阶段,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需求,这就导致了需求过旺,商品供应紧张,从而推动

商品价格上升,表现为通货膨胀。因此,通货膨胀率上升是经济过热的典型表现。

B项正确,经济过热通常伴随着就业市场的旺盛,由于经济活动过于活跃,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这通常会导致失业率显

著下降。

C项正确,经济过热时,市场需求超过供应能力,容易出现商品供应不足的现象。这是因为消费者的购买力超过了市场的供应

能力,商品的需求量超过了供应量,导致商品供应不足。

D项错误,外汇储备的水平受到国际贸易余额、国际资本流动等多个因素的影响。高涨的经济活动和消费会刺激出口,而进

口则可能受到高物价和高利率的影响而减少,因此,经济过热通常会带来贸易顺差、减少外汇支出。此外,经济过热可能会

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导致外汇储备的增加。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6、关于世界各国的地理概况,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西亚石油产区以波斯湾为中心

B.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

C.亚马逊河是唯一一条两次穿越赤道的河流

D.世界最大岛屿格陵兰岛属于丹麦

『正确答案』

C

2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编号:db326ff61c5cadda0baab5a3f2a61b72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国情。

A项正确,西亚和北非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西亚石油以波斯湾为中心,储量占世界的

二分之一,产量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其中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等国为主要产油国。

B项正确,乞力马扎罗山位于坦桑尼亚东北部及东非大裂谷以南约160公里,奈洛比以南约225公里,非洲最高的山脉。

C项错误,刚果河是世界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条干流两次穿越赤道的河流;亚马逊河位于南美洲北部,

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

D项正确,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东北部,属于丹麦,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地处北美洲与欧洲的交界处,沟通了北

冰洋和大西洋,西部与加拿大隔海峡相望,北部濒临北冰洋,南部濒临大西洋,东部通过丹麦海峡与欧洲的冰岛隔海相望。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7、下列中华典故,说法正确的是()。

A.奇货可居与荆轲有关

B.前倨后恭与苏秦有关

C.三令五申与刘邦有关

D.老马识途与鲍叔牙有关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项错误,奇货可居与吕不韦有关。吕不韦一开始是商人,认为嬴异人以后会有出息,不禁感叹说:“此(异人)奇货可居

也”。于是吕不韦就辅佐嬴异人,并将自己的爱妾赵姬嫁给了嬴异人,后嬴异人当上秦王,吕不韦官至相位。荆轲是历史上著

名的荆轲刺秦王事件的主人公,其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前的人物,嬴异人为秦始皇的父亲,奇货可居与荆轲无关。

B项正确,前倨后恭与苏秦有关。苏秦一开始比较贫困,他嫂子对他冷嘲热讽,恶言相加,甚至断言他今生今世永无出头和发

达的一天,后苏秦发达,身佩六国相印,他嫂子见他发达,于是蛇行匍匐爬见苏秦,苏秦看到后说“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正如“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C项错误,三令五申与孙武有关。孙武来到吴国见到吴王阖闾,表示自己可以治理军队,为了证明自己找来吴王后宫的很多美

女进行训练,其中有两个是吴王的爱姬,无论孙武如何三番五次向她们申明军法严厉都不听,于是孙武将她们杀掉,其他美

女看到后非常害怕于是变得听话,在孙武的指挥下变得非常有纪律,吴王看到后重用孙武,后吴王阖闾也成为春秋五霸之

一。刘邦是汉朝开国皇帝,三令五申与刘邦无关。

D项错误,老马识途与管仲有关。齐桓公是春秋五霸的第一个霸主,当时孤竹国入侵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带领士

兵帮助燕国对抗孤竹国,但在打仗途中迷路了,管仲建议跟着老马走,果然跟着老马找到了正确的道路。鲍叔牙是春秋时期

齐国大臣,参与召陵之盟,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老马识途与鲍叔牙无关。

故正确答案为B。

8、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飞蛾扑火

B.大雁南飞

C.母鸡孵卵

D.老马识途

『正确答案』

D

3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编号:db326ff61c5cadda0baab5a3f2a61b72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常识。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

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

的新的行为。

A项正确,“飞蛾扑火”体现的是生物的应激性,属于先天性行为。应激性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

等)所发生的反应。

B项正确,“大雁南飞”是鸟类的迁徙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鸟类迁徙是指一年中鸟类随着季节的变化,定期沿相对稳定的路

线,在繁殖地和越冬地(或新的觅食地)之间作远距离移动的过程。

C项正确,“母鸡孵卵”是动物的繁殖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繁殖行为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

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繁殖行为包括识别、占有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对后代的哺育等一系列的复杂行为。

D项错误,“老马识途”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9、“一票否决”这一择案规则又称为()。

A.全体一致原则

B.赞成投票制

C.多数原则

D.少数服从多数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项正确,“一票否决”是指决策群体所有成员必须意见完全一致才可最终选定某个备选方案,有任何人持不同意见,方案都不

能通过。所以,“一票否决”也被称作全体一致原则。

10、下列有关塑料制品的说法,有误的是()。

A.聚乙烯可制成薄膜作为食品包装材料

B.聚氯乙烯薄膜不能用来包装食品

C.聚丙烯不易老化,可适用于户外环境

D.聚苯乙烯电绝缘性好,可用于制造电器部件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正确,聚乙烯电绝缘性好,耐化学腐蚀,耐寒,无毒,耐热性差,可制成薄膜作为食品、药物的包装材料,亦可制成日

常用品、管道等。

B项正确,制造塑料制品时,加入的某些添加剂对人体有害,使用时必须注意。例如,聚氯乙烯薄膜中含有的增塑剂对健康有

不良影响,不能用来包装食品。

C项错误,聚丙烯树脂与其他通用热塑性树脂相比,具有相对密度小、价格低、加工性能好以及综合性能良好等优点,但聚丙

烯也存在刚性差、成型收缩率大、易老化等缺点。

D项正确,聚苯乙烯电绝缘性好,透光性好,可用于制备高频绝缘材料、制造电视机、录音机以及各种电器仪表零件、壳

体、高频电容器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11、“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描述的节气是()。

A.处暑

B.立秋

C.秋分

D.白露

4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编号:db326ff61c5cadda0baab5a3f2a61b72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国情。

“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意思是暑热退去,秋日天空清澈明亮,天气转凉,白天和夜晚的时间相等。春分日(3月

21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由“暑退秋澄”“日光夜色两均长”可知,诗句描述的节气

是秋分。

故正确答案为C。

12、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以海湾为基本单元,“一湾一策”协同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和岸滩环境整治

B.到2035年,“无废城市”建设实现全覆盖,东部省份率先全域建成“无废城市”,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C.以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为主战场,以挥发性有机物控制为主线,大力推进多污染物协

同减排

D.强化优先保护类耕地保护,扎实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分阶段推进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

和整治全覆盖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A项正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以海湾为基本单元,‘一湾一

策’协同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和岸滩环境整治,不断提升红树林等重要海洋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B项正确,《意见》指出:“到2027年,‘无废城市’建设比例达到60%,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到2035年,‘无废城市’建

设实现全覆盖,东部省份率先全域建成‘无废城市’,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C项错误,《意见》指出:“以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为主战场,以细颗粒物控制为主线,大力推进多

污染物协同减排。强化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实施源头替代工程。”

D项正确,《意见》指出:“强化优先保护类耕地保护,扎实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分阶段推进农用地土壤重

金属污染溯源和整治全覆盖。”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商业银行不得向不动产投资

B.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不得在其他经济组织兼职

C.商业银行不得向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发放信用贷款

D.企业事业单位不得在商业银行开立两个以上基本账户

『正确答案』

A

5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编号:db326ff61c5cadda0baab5a3f2a61b72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A项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

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B项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各项

业务管理的规定,不得有下列行为:(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收受贿赂或者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

续费;(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挪用、侵占本行或者客户的资金;(三)违反规定徇私向亲属、朋友发放贷款或者

提供担保;(四)在其他经济组织兼职;(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业务管理规定的其他行为。”

C项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四十条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

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前款所称关系人是指:(一)商业银行的董事、监事、管理人员、信贷业务

人员及其近亲属;(二)前项所列人员投资或者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D项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可以自主选择一家商业银行的营业场所开立

一个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的基本账户,不得开立两个以上基本账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单位的资金以个人名义

开立账户存储。”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14、下列生活常识,说法有误的是()。

A.中耕能疏松表土,能抑制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

B.菜农常在大棚中使用二氧化碳作“气肥”

C.玉米播种前要耕田松土,是为加强玉米种子的呼吸作用

D.对比有色大棚膜,无色大棚膜能让作物光合效率更高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错误,中耕能疏松表土,促使土壤内的空气流通,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从而促使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

为根系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创造良好的条件。

B项正确,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为了增强大棚里蔬菜的光合作用,菜农常将二氧化碳作“气肥”,以获得蔬菜的

丰收。

C项正确,耕田松土可以给种子或植物的根提供充足的氧气,有利于植物的呼吸作用,是种植露地玉米重要的农艺措施。

D项正确,日光中各种颜色的光均能透过无色大棚膜,作物光合效率高;而有色大棚膜主要透过同色光,光能有损失,一般

只在为得到特殊品质的产物时才使用。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15、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将逐渐减少。面对这一趋势,企业应该()。

A.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B.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竞争力

C.与员工协商薪酬,不断提高劳动者待遇

D.完善就业机制,加强员工职业技能培训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由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转移,逐渐减少”可知,这部分劳动力在工业化过程中会不断进入企业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

做的是对这部分职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保证这部分人能更好地面对竞争。因此D项正确。

16、下列物质燃烧现象表述不正确的是()。

A.铝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红色烟雾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物质

6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编号:db326ff61c5cadda0baab5a3f2a61b72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正确,铝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并放出大量的热。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

B项错误,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黄白色火焰,并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物质。这里所说的白

烟其实就是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产物——五氧化二磷。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

C项正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而且还会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这里的黑色固体是

铁与氧气反应生成的四氧化三铁。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

D项正确,木炭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里的气

体是指二氧化碳。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17、下列诗句描写的雨,按春夏秋冬排序正确的是()。

①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②穷冬才得雨梢梢,梅已无余柳渐包

③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④猛风飘电黑云生,霎霎高林簇雨声

A.②①④③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①“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秋雨中赠元九》,意思是青苔地上落满红叶,秋天的悲凉气氛已

经令人不堪忍受,何况又是凉风劲吹,晚间落雨的天候。该诗句描写的是秋季的雨。

②“穷冬才得雨梢梢,梅已无余柳渐包”出自宋代胡寅的《寄陈生》,意思是深冬了才下起点点细雨,梅花都没多少了,柳树

的花快要发芽了。该诗句描写的是冬季的雨。

③“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出自宋代陈与义的《春寒》,意思是娇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鲜红的花朵,独自在寒风

冷雨中默默开放着。海棠一般在春季绽放,该诗句描写的是春季的雨。

④“猛风飘电黑云生,霎霎高林簇雨声”出自唐代韩偓的《夏夜》,意思是风狂、电闪,天空布满了浓墨似的乌云,只听得大

树林里传来风雨侵袭的声响。该诗句描写的是夏季的雨。

故按春夏秋冬排列顺序为③④①②。

故正确答案为C。

18、甲市乙区政府决定将区商务局管理的一处门面房出售,现门面房的承租人李某认为该行为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李某准备提出行政复议申

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李某既可以向乙区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乙区商务局申请行政复议

B.李某应当从知道该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C.李某既可以书面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口头申请行政复议

D.在行政复议过程中,李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7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编号:db326ff61c5cadda0baab5a3f2a61b72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A项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四条第二项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辖下列行政复议案

件:(二)对下一级人民政府作出的行政行为不服的;”该案例中行政行为是乙区政府作出的,应当向其上一级政府即甲市政

府申请行政复议,所以李某既不可以向乙区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可以向乙区商务局申请行政复议。

B项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

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C项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书面申请有

困难的,也可以口头申请。”

D项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

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在行政复议期间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所以李某若想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必须过了法

定行政复议期限。

故正确答案为C。

19、2022年6月11日是我国第十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关于我国的世界遗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22年是我国首批世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5周年

B.我国已有世界遗产56项,总量居世界第二

C.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D.我国最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是“良渚古城遗址”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项正确,我国于1985年成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1987年开始遗产申报工作,同年12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世界遗

产委员会第十一届全体会议上,首次将中国的故宫博物院、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泰山、长城、秦始皇陵(含兵马俑坑)、敦

煌莫高窟六处文化与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2年是我国首批世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5周年。

B、C两项正确,截至2021年7月,我国已有56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总量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意大

利。其中,世界自然遗产14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数量均居世界第一,总体保护状况良好;另有世界文化遗产

38项。

D项错误,2019年7月6日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属于文化遗

产,而我国最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是“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于2019年7月5日获批入选

《世界遗产名录》。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2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所有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居民海岛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

B.国家机关对其直接支配的不动产、动产,享有的所有权包含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能

C.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五年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

D.流转期限为五年以上的土地经营权,自向登记机构申请土地经营权登记之日起生效

『正确答案』

A

8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编号:db326ff61c5cadda0baab5a3f2a61b72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A项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四十八条规定:“无居民海岛属于国家所有,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无居民海

岛所有权。”

B项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五十五条规定:“国家机关对其直接支配的不动产和动产,享有占有、使用

以及依照法律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处分的权利。”

C项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八条规定:“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一年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

所有。”

D项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四十一条规定:“流转期限为五年以上的土地经营权,自流转合同生效时设

立。当事人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土地经营权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故正确答案为A。

二、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

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纵观人类文明史进程,科技创新始终是促使世界经济走出泥淖的核心动能,但是科技创新不是等来的、要来的。事实上,中国改革开放几十

年至今所取得的现实成就也证明了这一点:曾经我们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获得了经济快速增长的优异成绩,但科技创新能

力欠缺逐渐制约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业链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步伐。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仍在加速演进,我们应对新的挑战,要实现经济

跨越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摆脱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窘境。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才能让我国跻身强国

B.要强化科技创新推动我国经济跨越发展

C.科技创新需要做到主动出击、多管齐下

D.经济发展后继乏力源于科技创新力不足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文段开篇提到科技创新是促使世界经济走出泥淖的核心动能,但是科技创新不是等来的、要来的,后面提到中国改革开放的

经验表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欠缺逐渐制约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业链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步伐,尾句提出对策,想要实现经

济跨越发展,要坚持科技创新,故文段强调推动我国经济跨越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对应B项。

A项,“跻身强国”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且文段介绍的是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排除;

C项,“多管齐下”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D项,是对经济发展不好的原因的介绍,非文段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加快解决关键问题大力促进创新发展》

2、历史上五胡族群之所以执著于“汉化”,并非甘于“被汉人同化”,而是因为汉文明之精髓在于长治久安的超大规模政治体的构建。西汉初期,

没有“汉人”,只有“七国之人”。直至汉武帝时期,将秦国的法家制度、鲁国的儒家思想、楚国的文化艺术、燕赵的军事制度等融为一体,形成

了“大一统汉制”。从此,认同这种制度文明的人,就成了“汉人”。可以说,“汉人”是用政治制度建构“国族”的最早实践。而“汉制”不是“汉人”的

习惯法,而是一种无偏私的理性制度,它虽由秦汉创造,却不专属于中华民族,成为了东亚古典文明遗产。换句话说,作为游牧族群的五胡,

虽具有军事优势,但若不是吸取了汉文明的制度经验,是无法战胜自诩“正统”的南朝的。

这段文字意在:

A.介绍“汉人”概念的形成及意义

B.论述五胡“汉化”背后的政治意义

C.分析游牧族群屡次南下建立政权的原因

D.指出“汉化”是实现我国多民族融合的基础

『正确答案』

B

9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编号:db326ff61c5cadda0baab5a3f2a61b72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文段首句指出五胡族群之所以执著于“汉化”,并非甘于“被汉人同化”,而是因为汉文明有利于“超大规模政治体”的构建。随后

详细解释说明,介绍了“汉人”这一概念的形成及意义,并指出汉制是一种无偏私的理性制度,是东亚古典文明遗产。尾句进

一步指出五胡需要吸取汉文明的制度经验,才能战胜南朝。故文段为总分总结构,重点论述五胡汉化的原因、意义,“汉

化”是文段主题词,B项当选。

A项,“汉人”对应解释说明部分的内容,意在分析“汉化”的意义,非重点,排除;

C项,文段紧扣五胡“汉化”进行分析,缺乏主题词“汉化”,排除;

D项,文段没有讨论“多民族融合”的问题,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中国五胡入华与欧洲蛮族入侵》

3、语言作为记录和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不仅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传递思想的媒介,也是时代发展的“晴雨表”。往小了说,流行语像承载个人

情绪的一面镜子,________出人们内心的波澜和社会心态的起伏。流行语之所以被人们挂在嘴边,往往附着了共同的感情色彩,________

了某种社会情绪。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映照寄托

B.折射寄予

C.披露发泄

D.散发宣泄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第一空,将“流行语”比喻为一面镜子,故横线处词语应符合镜子的特性,A项“映照”、B项“折射”均与镜子的特性相关,体现

了“反映”之意,符合文意,保留;C项“披露”指发表、宣布,通常是由旁观者通过比较正式的渠道进行公布,与文段语境不

符,排除;D项“散发”指分散发出,常搭配“魅力”等,与“内心的波澜和社会心态的起伏”搭配不当,且与镜子的特性不符,排

除。

第二空,与“社会情绪”搭配,且意思应与“附着”相近,A项“寄托”指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搭配恰当,当选;B项“寄予”指给予关怀、同情,如“寄予厚望”“寄予希望”,与“社会情绪”搭配不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十大流行语,哪个会记入你的年度总结》

4、乡土戏曲有三种最常见的群体传播形态:剧场演出、戏曲茶园演出和民间自乐班演出。剧场演出拥有专业的戏曲演员、精美的舞台灯光,观

赏性强,艺术价值高,但票价也高,观众数量有限。戏曲茶园演出更“接地气”,在乡土戏曲兴盛时期,西北地区分布着众多戏曲茶园。在茶馆里

演出的多为民营剧团,他们经济实力一般,租不起大场地,虽然演出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但也能满足普通人的听戏需求。随着城镇化发展加

快,城市、农村被大规模改造,小巷里的茶馆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装修精致的高档茶楼。高档茶楼租金较高,民营剧团难以承受。

较高的消费水平也“劝退”了爱听戏的老茶客们,能代表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乡土戏曲演出逐渐在现代茶楼中淡出。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戏曲反映着时代烙印下地域的发展

B.乡土戏曲因种类繁多备受戏迷欢迎

C.城市的发展挤占乡土戏曲生存土壤

D.生活方式改变使戏曲传播“空心化”

『正确答案』

C

10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编号:db326ff61c5cadda0baab5a3f2a61b72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横线位于文段结尾,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文段开篇指出乡土戏曲最常见的三种群体传播形态,即剧场演出、戏曲茶园演

出、民间自乐班演出,紧接着分别对剧场演出和戏曲茶园演出的特点进行了具体的介绍,随后指出在“城镇化发展加快”的大

背景下,城市、农村被大规模改造,小巷里的茶馆越来越少,高档茶楼租金较高让民营剧团难以承受,较高的消费水平也“劝

退”了老茶客们,导致乡土戏曲演出逐渐淡出现代茶楼,故文段重在强调城镇化发展使乡土戏曲传播形态更加窄化,对应C

项。

A项,“戏曲”范围扩大,文段主要讨论的是“乡土戏曲”的发展,排除;

B项,“因种类繁多备受戏迷欢迎”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D项,“生活方式”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乡土戏曲如何演绎时代新华章——秦腔发展与传播现状调查思考》

5、依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一国的产出由人口、资本和生产效率决定。伴随着我国目前劳动人口减少、人口红利边际效应递减,如果人口质量

和素质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如果生产效率不能因为科技创新而得到提高,就难以适应改革发展的需求,对供给和产出造成消极影响。因此,一

方面要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拓展人口质量红利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要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这两个方面来提质增效,能

更好对冲人口红利变化的影响,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对冲人口红利变化是适应改革发展的应有之策

B.应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C.应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并以科技创新助力生产

D.拓展人口红利和提高生产效率需“双管齐下”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文段开头引出我国目前面临的问题:劳动人口减少、人口红利边际效应递减。接下来通过两个反面论证提出对策,即要提高

人口质量和素质、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接下来通过“因此”对前文进行总结,再次强调应该提升人力资本水平、通过

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即文段为分总分结构,重点是“因此”之后的对策,即提升人力资本水平、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

率,对应C项。

A项,“对冲人口红利变化”对应对策后的意义,非重点,排除;

B、D两项,“提高生产效率”表述不明确,文段强调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且B项只对应对策第二个方面的内容,表述片

面,均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以科技创新应对老龄化挑战》

6、当下,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互联网发挥了____________的作用。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不再是____________、少

人问津的“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全景故宫”等通过全新的漫游体验让人们仿佛身临其境,让传统文化在网络中找到了“____________”。可

以说,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方式。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举足轻重默默无闻立足之地

B.无可比拟束之高阁一席之地

C.有目共睹佶屈聱牙一隅之地

D.大有裨益孤芳自赏立锥之地

『正确答案』

B

11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编号:db326ff61c5cadda0baab5a3f2a61b72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第一空,由后文“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可知,互联网对于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发挥了突出的作用,故横线处所填成语应体现突出

的意思。A项“举足轻重”形容有实力,所处的地位很重要,一举一动都对全局有重大影响,B项“无可比拟”形容独一无二,特

别突出,C项“有目共睹”形容极其明显,均能体现突出的意思,符合文意,保留。D项“大有裨益”形容益处很大,通常用法

是“对······大有裨益”,置于此处用法不当,排除。

第二空,横线后顿号表并列,横线处所填成语应与“少人问津”意思相近,体现不受重视或受到冷落的意思。B项“束之高阁”比

喻搁置不用或扔在一边不管,能体现不受重视或受到冷落的意思,符合文意,保留。A项“默默无闻”指没有什么名声,侧重强

调主观上的不声张,而文段强调的是客观上的不受重视,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佶屈聱牙”形容文章艰涩,读起来不顺口,

与文意无关,排除。

第三空,代入验证,由前文“传统文化‘活起来’”可知,传统文化在网络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故横线处所填成语应体现占有位

置的意思。B项“一席之地”比喻应有的一个位置,能体现占有位置的意思,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通过互联网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媒体传谣的最大原因是新闻媒体陷入了自媒体的“反向议程漩涡”中。传统来说,专业媒体承担着设置社会议题重要性排

序的角色,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空间的扩展和以用户为代表的自媒体话语权的加强,“应该报道什么”这一问题的主导权向用户迁移,媒体正在逐渐

丧失新闻报道的自主性。也就是说当前不仅仅是媒体影响用户想什么的时代,还是用户影响媒体想什么的时代。个别媒体为了跟上用户注意焦

点,不加审视地对社会热点进行跟风追踪报道,从而丧失了新闻价值的独立判断力,容易被“带偏”。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新闻媒体如何陷入反向议程漩涡

B.新闻报道应摒弃和摆脱用户思维

C.应该规范对新闻价值的评判标准

D.新闻媒体应回归自主性避免传谣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媒体传谣的最大原因在于新闻媒体陷入了自媒体的“反向议程漩涡”中,并进行解释,指出媒体正在逐渐丧失新

闻报道的自主性,随后以个别媒体为例进一步说明其丧失了新闻价值的独立判断力,容易被“带偏”,故整个文段意在指出媒

体传谣的最大原因在于新闻媒体丧失了自主性,D项是针对问题提出的对策,当选。

A项,“如何陷入”非重点,排除;

B项,“应摒弃和摆脱用户思维”对策表述错误,文段虽然提到现在用户影响媒体,但也不能摒弃和摆脱用户思维,排除;

C项,“评判标准”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严治摆拍”背后,新闻媒体在谣言治理中的责任担当》

8、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以痕迹论政绩”的错误政绩观,关注点在于形式美观,而了根本政绩——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指尖上减负就是要把

基层干部从的“虚功”中解救出来,务求实效、扎根基层,用实践检验政绩,把工作落实与否、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衡量政绩的客观标准。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偏离阳奉阴违

B.遗忘哗众取宠

C.淡化花拳绣腿

D.忽视华而不实

『正确答案』

D

12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编号:db326ff61c5cadda0baab5a3f2a61b72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本题从第二空入手,横线处搭配“虚功”,由前文“关注点在于形式美观······满意度”以及后文“务求实效、扎根基层”可知,横线

处所填成语应体现出“不务实、只注重形式”之意。C项“花拳绣腿”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D项“华而不

实”比喻外表好看而内容空虚,二者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阳奉阴违”指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B项“哗众取宠”指用浮夸

的言词或做作的行动去迎合群众,以博取好感和支持,二者均与“不务实”无关,排除。

第一空,根据横线前“关注点在于形式美观”可知,横线处应体现出对“根本政绩”不关注、不重视之意。D项“忽视”指疏忽,不

重视,符合文意,当选。C项“淡化”指逐渐冷淡下来,变得不被重视或无关紧要,文段并没有体现出从重视到不重视这个“逐

渐冷淡”的过程,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破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9、在应《洛杉矶书评》邀请所撰写的回应文章里,狄波拉强调了艺术赋予文学翻译“二度创作的许可”:从中文翻译到英文不仅是语言的,

更是在两个迥异的文学传统之间,汉语更包容、含蓄和灵动,但是英语强调精准、凝练和优美。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转换迁徙

B.转移迁就

C.转达迁移

D.转运迁居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第一空,搭配“语言”,根据“从中文翻译到英文”可知,语言发生了变化,A项“转换”指改变、改换,符合文意,保留。B项“转

移”指改换位置,从一方移到另一方,一般搭配方向、位置等,与“语言”搭配不当,排除;C项“转达”指把一方的话转告给另一

方,文段仅体现语言的变化,并无转告之意,与“语言”搭配不当,排除;D项“转运”指把运来的东西再运到另外的地方去,文

段并无运送之意,与“语言”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A项“迁徙”指迁移,有变易、更改之意,填入文段体现出在两个不同的文学传统之间变化之意,符合文

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澎湃新闻《翻译的政治与美学陷阱:从<素食主义者>英译谈起》

10、司法为了实现纠纷解决的功能,就必须为社会提供正确的判决。如果司法提供错误的判决,那么不仅无助于纠纷的解决,相反还可能为社

会添乱。满足认定事实正确和理解法律正确的司法判决,按常理就应该能够解决纠纷,因为正确的判决一般都会得到当事人自愿服从。可“应

然”不等于“实然”,即使客观上完全正确的司法判决,一旦正确性被人质疑,那么想让这种不被信任的判决定分止争,恐怕只能依靠国家强制力

了。有鉴于此,客观上正确的司法判决并不能天然地解决纠纷,被相信、被信任的正确判决才是解决社会纠纷的金钥匙。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正确的司法判决无法解决社会纠纷

B.公信力是解决司法纠纷的良药

C.被信任的正确司法判决助纠纷解决

D.好的司法判决不会受到群众质疑

『正确答案』

C

13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编号:db326ff61c5cadda0baab5a3f2a61b72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文段开头指出为了解决纠纷,司法判决必须正确,接着用“可”表转折,指出完全正确的司法判决如果不被信任,也难以解决

纠纷,文段尾句用“有鉴于此”引导结论,强调只有当人们信任司法判决时,才能解决纠纷,故文段是分总结构,前文指出司

法判决需正确和需被信任的理由,最后总结指出被信任的正确司法判决才能解决纠纷,重点在尾句,C项内容能对其概括,适

合做文段标题,当选。

A项,文段重点在尾句,强调被信任的正确司法判决才能解决纠纷,表述不明确,且与文意相悖,排除;

B项,“公信力”表述不明确,排除;

D项,缺少文段核心话题“纠纷”,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司法公信力的本质及其构成》

11、从历史上看,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本质是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求不同文明之间的共同价值,一方面是自我,不失去原有的文化根基

与血脉;另一方面则是平等相待,吐故纳新。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求同存异保有

B.兼容并蓄提高

C.和衷共济坚持

D.一视同仁突破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第一空,根据“、”可知,横线处应与“尊重差异”语义相近,A项“求同存异”指找出彼此间的共同点,各自保留不同的意见,B

项“兼容并蓄”意为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均能体现尊重差异之意,保留。C项“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

克服困难,侧重共同努力,D项“一视同仁”比喻不加区别,相同对待,侧重平等,均无法体现尊重差异之意,排除。

第二空,根据横线后“不失去原有的文化根基与血脉”可知,横线处应体现文化应该要保持自我之意,A项“保有”意为具有、拥

有、留存,符合文意,当选。B项“提高”指使位置、程度、水平、数量、质量等方面比原来高,文段并无使自我的水平变高之

意,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叙事主题:大运河聚焦国家形象的三种维度》

12、①在作者精心设计的细节暗示之下,读者受到启发,还得以进一步深入思考

②这种超清刻画往往是贴近人们日常世界的,可以使读者沉浸在叙事的氛围之中,不知不觉间理解作者的叙事逻辑

③细节流淌中,无声胜有声

④崇高感也是有层次的,在充分感受细节和深入自我思考的基础上,读者可以实现对崇高由此及彼、由表到里、由感性到理性的层次飞跃

⑤而只有实现了认识的飞跃,读者才能将崇高价值印入心里,才能在现实生活中主动发现崇高、真正理解崇高和自觉追求崇高

⑥细节叙事是用一种微妙和曲折的方式,以丰富典型细节的铺陈来聚焦特定的过程、放大所需的局部、抓住锚定的截面,提供给读者具有引导

性的超清刻画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⑥②⑤①④

B.③⑥①④⑤②

C.⑥②①④⑤③

D.⑥②③①⑤④

『正确答案』

C

14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编号:db326ff61c5cadda0baab5a3f2a61b72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观察选项,判断首句,③句通过诗句引出“细节”的话题,⑥句是对“细节叙事”下定义,均可作首句,无法排除。

继续观察,寻找线索,②句出现指代词“这种超清刻画”,可根据指代词捆绑解题,②句指出这种超清刻画贴近人们日常世

界,可以使读者沉浸在叙事氛围中,不知不觉间理解作者的叙事逻辑,对比选项,②句之前有⑤句、⑥句,⑥句指出细节叙

事是用一种方式来提供给读者具有引导性的超清刻画,可与②句构成指代词捆绑,保留A、C、D三项。⑤句介绍只有实现了

认识的飞跃,读者才能在现实生活中主动发现崇高、真正理解崇高和自觉追求崇高,无法与②句构成指代词捆绑,排除B项。

继续观察发现,④句指出读者可以实现对崇高的层次飞跃,⑤句指出只有实现了认识的飞跃,读者才能在现实生活中主动发

现崇高、真正理解崇高和自觉追求崇高,根据逻辑顺序,应先实现飞跃,实现飞跃后才能发现崇高、理解崇高和追求崇高,

故⑤句应在④句之后,排除A、D两项。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细节何以彰显崇高》

13、①近年来到医院进行整容修复的患者,很多都是误打了生长因子

②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细胞生长与其他细胞功能等多效应的多肽类物质

③因而造成下巴、颧骨、额头等部位疯长,严重毁容

④由于诸多不可控因素,目前我国不允许在注射类医疗美容项目中添加生长因子

⑤有的患者甚至花费百万,仍然无法将生长因子全部取出

⑥但是一些不法机构违规操作,造成一些求美者整容变为毁容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④⑥②⑤③

B.④①③②⑥⑤

C.②⑥①③⑤④

D.②④⑥①③⑤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对比选项,确定首句。①句介绍近年来进行整容修复的患者很多都是误打了生长因子,②句对生长因子下定义,④句介绍我

国不允许在注射类医疗美容项目中添加生长因子。应先对生长因子下定义,再具体介绍其使用情况,故②句更适合作首句,

排除A、B两项,保留C、D两项。

继续观察发现,②句之后分别为④句和⑥句,④句指出我国不允许在注射类医疗美容项目中添加生长因子,⑥句出现转折关

联词“但是”,转折之后指出一些不法机构违规操作,即在注射类医疗美容项目中添加了生长因子,转折之前应该论述不能添

加生长因子,故④句应在⑥句之前,排除C项,D项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医美消费有哪些陷阱?如何识别医美机构的资质?》

14、当下文艺创作的一个风向是到传统文化宝库中寻找适用的资源和灵感,但有时只是把传统作为一种点缀与噱头,浅尝辄止,只顾及

了“有”,而不追求“好”,从而使得传统的价值似是而非,甚至面目全非。但苏州的舞台剧却全身心地拥抱传统、沉入传统,体现出对传统的真正

尊重,表达出对传统的深刻理解。它们是江南文化这棵大树在当下结出的果实,味道纯正,有着传统的本味。同时这些作品并非泥于传统、拘

于传统、困于传统,而是进行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作者接下来最可能论述的是:

A.如何将传统作品中的精华融入到当下创作之中

B.为何某些文艺创作空有“传统皮囊”却并无内涵

C.苏州舞台剧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应当如何做出改变

D.苏州舞台剧如何实现传统价值和创新的融会贯通

『正确答案』

D

15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编号:db326ff61c5cadda0baab5a3f2a61b72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本题为接语选择题,首先通读全文,重点关注最后讨论的核心话题。文段开篇提到当下文艺创作的一个风向是在传统文化中

寻找素材,但有时只是将其作为点缀和噱头,导致传统价值被破坏。接下来通过转折提到苏州的舞台剧却能以正确的态度对

待传统,体现出对传统的真正尊重和深刻理解,然后提到它们有着传统的本味,同时又进行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故

文段转折后强调的是苏州的舞台剧能够将传统和创新同时兼顾,根据话题一致性原则,接下来最可能讲述苏州舞台剧是如何

做到这一点的,对应D项。

A、B两项,均缺少文段核心话题“苏州舞台剧”,排除;

C项,“传统文化因素做出改变”对应“同时”之后的内容,属于前文已经论述过的内容,后文不会再论述,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传统在生长意韵且绵长》

15、近代以来,美国农业机械化一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根据文献记载,其中从中国获得的农耕技术上的启示占比较高。在美国独立初期,

农业生产主要依靠手工劳动和畜力耕作,耕作效率比较低,而中国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已普遍使用铁制农具。19世纪初,美国借鉴中国的农具加

工技术制造出梯田旋耕机等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水稻栽培技术方面,美国农民借鉴中国“秧田耕作法”“深翻耕作法”,这些技

术对美国农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中国作物移栽技术和绿色农业、稻鱼共生系统等农业经验,也被美国农业专家高度关注。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中国传统农耕技术激发了美国农业的活力

B.中华农业文明对美国早期农业的促进作用

C.美国发展过程中借鉴了中国农民的经验

D.美国农业机械化并非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文段首句指出美国农业机械化一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随后通过“但”进行转折,指出根据文献记载,美国从中国获得的农耕

技术上的启示占比较高,后文对此展开论述,通过具体时间和农耕种植技术等方面的举例,进一步论述了美国是如何从中国

农耕技术上获取经验的,故文段结构为总分,重点强调中国传统农耕技术对美国农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对应A项。

B项,“中华农业文明”范围扩大,文段核心话题为“中国农耕技术”,排除;

C项,缺少文段核心话题“农业”,排除;

D项,未提及文段核心话题“中国农耕技术”,且表述不明确,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中华农业文明对美国农业的早期影响》

16、飞行数据记录器记录了飞机飞行期间,特别是事故前的详细飞行数据,包括航向、高度、速度、加速度等多方面的变化,通过数据译码分

析可________事故发生的飞行过程,对于事故原因调查、定性及善后处理有____________的作用。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还原大有可为

B.勾勒功不可没

C.描绘不可或缺

D.再现举足轻重

『正确答案』

D

16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编号:db326ff61c5cadda0baab5a3f2a61b72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第一空,搭配“飞行过程”与“数据译码分析”,且根据文意可知,通过数据译码分析可以复原事故发生的飞行过程,A项“还

原”指事物恢复到原来的状况或形状,D项“再现”指过去的情况再次出现,重现,均符合文意,保留。B项“勾勒”指用线条勾画

出轮廓,与“飞行过程”搭配不当,排除;C项“描绘”指用线条、颜色或语言文字表现事物的情景,与“数据译码分析”搭配不

当,排除。

第二空,搭配“飞行数据记录器”,且根据文意可知,飞行数据记录器对事故原因调查等具有重要的作用,D项“举足轻重”指处

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符合文意,当选。A项“大有可为”指事情有发展前途,很值得做,与“飞行数据记录

器”搭配不当,且置于此处用法不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找到黑匣子后,事故原因分析还需几步?》

17、中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和外延

都在不断。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转折延伸

B.转移开阔

C.转化拓展

D.转变开拓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第一空,搭配“矛盾”,且根据前后文,此处需体现矛盾的变化。C项“转化”指转变,即矛盾的双方经过斗争,在一定条件下,

各自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变,向着对立方面所处的地位转变,搭配得当,符合语境,保留;D项“转变”指变化,符合文

意,保留。A项“转折”与“矛盾”搭配不当,排除;B项“转移”指从一地转往另一地,本质不变,无法体现中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

的变化,排除。

第二空,搭配“内涵和外延”。C项“拓展”符合文意,搭配得当,当选。D项“开拓”指发展和扩大,与“内涵和外延”搭配不当,排

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科学分析和准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18、札记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著述形式。对一部学术札记或若干相类的学术札记进行总体性观照就会发现,尽管其中的论述文字显得零碎散

杂,漫无统纪,但实际上往往是围绕特定的学术论题或论域来展开研讨的,彼此关联,暗含着立体化的、动态生成的隐性系统。比如,乾嘉时

代众多学术札记中的训诂理论材料,零珠碎玑般地散见于各处,羼杂于考据性文字之中,缺乏独立的显性体系,但如果从论题或论域的视角进

行宏观审视,整体把握和解读这些分散的碎片化理论材料,则知其中蕴含着相通的思想因素,潜藏着内在的知识构架及其逻辑秩序,有其隐性

体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隐性系统是研究学术札记的主要方法

B.学术札记常围绕学术论题或论域展开

C.学术札记虽然零散但其具有潜在系统性

D.宏观审视札记可了解其知识构架及逻辑

『正确答案』

C

17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编号:db326ff61c5cadda0baab5a3f2a61b722025年中稀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文段开篇引出“札记”的话题,随后指出对学术札记进行总体性观照时会发现,其论述文字零碎散杂,紧接着通过“但”进行转

折,强调学术札记围绕特定内容展开研讨,其中暗含着隐性系统,随后通过“比如”进行举例论证,故文段为分总分结构,重

在强调学术札记中含有隐性系统,对应C项。

A项,“主要方法”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B项,“围绕学术论题或论域展开”偏离文段重点,文段重在强调学术札记当中含有隐性系统,排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