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解析版)-2024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_第1页
光学(解析版)-2024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_第2页
光学(解析版)-2024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_第3页
光学(解析版)-2024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_第4页
光学(解析版)-2024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1光学

目录

oi挑战中考题•查知识漏洞

02回顾教材•补知识漏洞

03知识通关演练

挑战中考题•杳知识漏洞

1.(2023•江苏南京,中考真题)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B.

D.铅笔在水面处弯曲

【答案】B

【解析】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属于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手的背光一侧形成的暗区域,故C不符合题意;

D.铅笔在水面处弯曲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2.(2023・江苏盐城・中考真题)以下是某科技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寻找“有色影子”的活动方案。用一种

色光照射站在背景板前的人,会在背景板上形成影子,在影子上叠加另一种色光,能形成“有色影子”,

符合要求的方案是()

方案照射光源的颜色背景板的颜色叠加光源的颜色

①白红蓝

②红蓝黄

③蓝白红

④绿黄蓝

A.方案①B.方案②C.方案③D.方案④

【答案】C

【解析】无论照射光源是何种颜色,背景板上都会留下一个黑色的人影,这是由于光被人挡住,在后面留

下的阴影;如果背景板是白色,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此时无论叠加光源是何种颜色,都会在影子上叠加

该叠加光源的颜色,能形成“有色影子”,由表可知,方案③正确;若背景板不是白色,当叠加光源的颜

色与背景板的颜色相同时,也能形成“有色影子”,由表可知,方案①心错误。

故选Co

3.(2023.青海西宁.中考真题)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就在《墨经》中论述了小孔成像等光学

现象,下列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海市蜃楼B.桥在水中的倒影

C.用放大镜看报纸D.路灯下的影子

【答案】D

【解析】小孔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A.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拱桥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放大镜的原理是光的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

D.路灯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3・湖北襄阳•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答案】A

【解析】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

食等;所以日暑上针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CD.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筷

子在水面处弯折、海市蜃楼、雨后彩虹,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5.(2023・辽宁朝阳•中考真题)夏季,我们漫步留仙湖畔。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河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绿光是色光的三原色之一D.柳树的影子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答案】C

【解析】A.河水看起来浅是由于光由水中进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造成的。故A错误;

B.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C正确;

D.柳树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o

6.(2023・辽宁朝阳•中考真题)警用无人电动巡逻车能实现自动测温、喷洒消毒液、自动报警等功能。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巡逻车通过接收人体辐射的紫外线测温

B.巡逻车匀速行驶喷洒消毒液过程中,动能不变

C.巡逻车搭载的电动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巡逻车上的LED指示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

【答案】D

【解析】A.红外线的热效应强,巡逻车通过接收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进行测温,故A错误

B.巡逻车匀速行驶喷洒消毒液过程中,速度不变,质量变小,巡逻车的动能减小,故B错误;

C.电动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

D.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巡逻车上的LED指示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故D正确。

故选D。

7.(2023.辽宁鞍山.中考真题)下列光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答案】C

【解析】A.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是利用光的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太阳灶烧水是利用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日图判断时间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故C符合题意;

D.用镜子画脸谱是利用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2023•四川绵阳•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一束光从空气以一定角度射到水面某点后,在水中和空气中

的径迹。若这束光沿水中径迹从水中射到水面同一点,光路图可能的是()

A.

【答案】A

【解析】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反射光线仍在水中,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

射角,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9.(2023•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如图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平面镜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地立在镜

面上,入射光线4?紧贴纸板射向镜面,纸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图中未画出),。为入射点,ON

为法线,贝U()

A,反射光线OB的位置在ON的左侧

B.仅增大图中a的角度,反射光线OB将远离ON

C.仅将平面镜在水平面内绕O旋转,08位置不变

D.仅将纸板取走,反射光线将不存在

【答案】C

【解析】A.反射光线0B和入射光线A0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光线0B的位置在ON的右侧,故A错

误,不符合题意;

B.仅增大图中乙a的角度,入射角减小,则反射角减小,反射光线0B将靠近ON,故B错误,不符合题

/

C.仅将平面镜在水平面内绕。旋转,纸板仍然和平面镜垂直,法线位置不变,入射光线位置不变,反射光

线0B位置不变,故C正确,符合题意;

D.仅将纸板取走,反射光线0B仍然存在,只是不能显示在纸板上,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10.(2023•青海西宁•中考真题)小西同学走进人民公园,闻到丁香花的香味,这是现象;能从

不同的方向看到丁香花,是因为光照射到丁香花上发生了(选填“漫”或“镜面”)反射。

【答案】扩散漫

【解析】[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能够闻到花香是扩散现

象的结果。

[2]漫反射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物体,所以能够从不同的方向看到丁香花。

11.(2023•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用焦距为10.0cm的凸透镜模拟视力矫正的情况。组装并调整

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上、要想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可以不改变蜡烛和透

镜的位置,将光屏向移动;也可以不改变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将蜡烛向移动,还可以不改变器材

的位置,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合适的(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片。

【答案】主光轴左右近视

【解析】口]实验中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要求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⑵冏不改变蜡烛和透镜的位置,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将光屏向左移动,或不改变透镜和光屏的位置,

将蜡烛向右移动均可以成实像。

[4]不改变器材的位置,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则像距处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此时像距大于二倍

焦距,则可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合适的凹透镜,即近视眼镜。

12.(2023,湖北鄂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透过手表表盘上光滑透明的凸起部分,能清楚地读出日期信息,

光滑透明凸起的部分相当于,观看到的是日期数字的(选填“实”或“虚”)像。手表的背面打

磨得非常平整光滑,能清晰地照出小明的像,此像的大小与小明本人相比(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答案】凸透镜虚不变

【解析】皿2]如图所示,手表上透明凸起的部分中间比边缘厚,相对于是凸透镜,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

镜,手表内的刻度线和日期数字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手表的背面打磨得非常光滑,相当于是平面镜,手表的背面能清晰地照出小明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

特点可知,手表的光滑背面所成的像与小明本人大小相同。

13.(2023•辽宁鞍山,中考真题)在雨后有时能看到五颜六色的彩虹,彩虹是光的现象;彩色电

视机屏幕上多彩的画面是由红、、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o

【答案】色散绿3xlO8

【解析】⑴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即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

是由光的色散形成。

[2]在各种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的是红、绿、蓝,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

混合而成的。

[3]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为3xl()8m/s。

14.(2023•江苏南京・中考真题)图中,小明的眼睛在C处,图示是小明刚好看到水中杯底硬币的A端的光

路,在图中用箭头标明光的传播方向;向杯中缓慢注水,在图中画出小明刚看到硬币8端时水面的位置。

【答案】

【解析】小明刚好看到水中杯底硬币的A端,说明A点射向水面的光线折射后进入了人的眼睛,通过B点

做A的入射光线的平行线,该平行线为入射光线,与之前折射光线的交点为刚看到硬币B端时水面的位置,

15.(2023,甘肃兰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请画出由烛焰S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

【答案】•

【解析】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

如图所示

16.(2023•辽宁鞍山•中考真题)小明用手机给水中的小鱼拍照,发现手机在水中的像刚好与鱼缸中的一条

小鱼的像重合,图中A点表示小明眼睛的位置,皮点是小明看到的小鱼和手机的像重合的位置。请画出:

(1)手机的位置

(2)小明看到手机的像的光路图;

(3)水中鱼的大致位置C及看到鱼的光路图。

【解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作出B'关于水面的对称点,即为手机的位置B。

(2)由题知,小明看到手机在鱼缸中的像刚好与鱼缸中一条小鱼重合在B点,手机在鱼缸中的像是由光的

反射形成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看到鱼缸中一条小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连接B'A交水面于点O,

则点。为入射点,连接BO即为入射光线,连接OA即为反射光线。

(3)水中鱼“射向”水面的光由水斜射入空气发生折射后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到鱼的像在&

点,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鱼的实际位置C应该在像的下侧,如图所示:

17.(2023•山东荷泽・中考真题)室内有一吸顶灯S,人从平面镜中能够看到吸顶灯。请在图中画出人

眼A经平面镜看到吸顶灯的完整光路图。

M

N'A

【答案】

【解析】人眼A经平面镜MN看到吸顶灯,是由于吸顶灯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浸入人的眼睛,作点S

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S,,连接S,A与镜面的交点0即为入射点,连接SO即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18.(2023•江苏泰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请作出物体A8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M

A

N

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

如图所示:

19.(2023.青海西宁.中考真题)回忆我们平时照镜子的情景,猜一猜,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有什么关系呢?

小西和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应选择较(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选择玻璃板代替平

面镜的目的是;

(2)选取两枚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B,是为了比较:;

(3)将光屏放在棋子B的位置,发现不能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棋子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

(4)本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o

【答案】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虚刻度尺

【解析】(1)⑴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实验效果,所以应选择较

薄的玻璃板。

[2]玻璃板是透明的,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3]选取两枚完全相同的棋子,一枚用于成像,一枚与像作比较,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⑷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光屏不能接收到棋子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4)[5]本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20.(2023・辽宁盘锦・中考真题)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将平面镜放置在水平面上,纸板垂直于

镜面,纸板由E、尸两部分组成,可以绕QV前后转动,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入射角是

⑵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填写字母)。

A.改变纸板与平面镜的夹角

B.沿QV向后转动纸板F

C.多次改变光线入射的角度,并测量对应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3)小羽同学又利用图乙所示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o

(4)小羽将图乙中的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蜡烛所成像的位置将(选填“向上移动”、

''向下移动”或“保持不变”)。

【答案】40C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保持不变

【解析】(1)[1]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图甲中入射角为

ZAON=90°-50°=40°

(2)[2]在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时,为了得出普遍的规律,应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这样才能

避免结论的偶然性,应进行的操作是改变光线A。与。N的夹角。

故选Co

(3)[3]实验时选择透明的玻璃板,在物体的一侧,既能看到物体的像,也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4)[4]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观察到蜡烛

的像保持不变。

21.(2023•江苏南京・中考真题)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

所示。

(1)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应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上;

(2)在图示位置将蜡烛向右移到20cm刻度线处,此时将图中的光屏向移动,调节后可在光屏上

得一个倒立,清晰的实像;

(3)在图示情景下,要使光屏出现倒立清晰的实像,可在凸透镜左边适当位置放置一个矫正________(选

填“近"或"远")视眼的合适镜片。

【答案】主光轴左缩小近

【解析】(1)⑴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烛焰、光屏、凸透镜三者的中心在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2]物近像远像变大,故当蜡烛向右移到20cm刻度线处,此时将图中的光屏移至60-70cm之间,即向

左移动。

[3]蜡烛向右移到2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4]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成的像在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由图知光屏在二倍焦距上,

要使光屏出现倒立清晰的实像,应该让所成的像变远,说明该镜片要能使光线发散,所以该镜片为凹透镜,

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22.(2023・四川绵阳•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绵同学先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

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帮助小绵完成实验:

(1)在光具座上,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约30cm处,发现蜡烛像明显在光屏中心之上。应该向(选

填“上”或“下”)适当移动蜡烛,使烛焰、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三者在同一高度。

(2)调节好后,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较远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像。观

察并记录像的虚实、大小、正倒,测量并记录物距",还需要测量并记录的物理量是O

(3)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几厘米,重复以上操作。

(4)继续向凸透镜移动蜡烛,当蜡烛与凸透镜间距离小于约cm后,发现无论怎么调整光屏位置,

都不能在屏上得到蜡烛的像。

【答案】上像距15

【解析】(1)⑴在光具座上,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约30cm处,发现蜡烛像明显在光屏中心之上,此时

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所以,应该向上适当移动蜡烛,使烛焰、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三者在同一高度,这

样,在实验过程中,就能使像始终成在光屏中心。

(2)[2]实验时,除要探究像的虚实、大小、正倒与物距、焦距之间的关系,还要探究不同情况下像距与焦

距之间的关系及变化情况,所以还要测量并记录像距。

(4)[3]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所以,当蜡烛与凸透镜间距离小于约15cm

后,发现无论怎么调整光屏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蜡烛的像。

23.(2023.四川巴中.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进行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测得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cm。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

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o如图乙所示,光屏上成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厚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现将图乙中虚线圆圈部分当做人的“眼

睛",当蜡烛远离“眼睛”时,“眼睛"需调节凸透镜的厚度使其(选填“变薄"或"变厚"),

改变其对光线的偏折能力,从而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该“眼睛”无法调节凸透镜达到应有的厚度,则

该“眼睛”为(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应该配戴(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进行矫正。

【答案】10.0同一高度缩小变薄近视眼凹透镜

【解析】(1)[1]如图甲所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cm,所以测得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o

[2]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正中央,便于观察,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使它们的中心大

致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网如图乙所示,物距为

u=50.0cm-20.0cm=30.0cm

物距大于2倍的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4]当蜡烛远离“眼睛”时,相当于物距变大,像距变小,为了让像重新成在光屏上,即像距要变大,

折射应降低会聚能力,所以“眼睛”需调节凸透镜的厚度使其变薄,改变其对光线的偏折能力,从而在光

屏上成清晰的像。

⑸⑹若该“眼睛”无法调节凸透镜达到应有的厚度,则像会成在光屏之前,所以该“眼睛”为近视眼,为

了降低会聚能力,应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24.(2023•山东青岛・中考真题)“若在水边走,安全记心头”。看起来不深的池水,也不要贸然下去。

(1)如图所示,来自池底A点的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______现象,岸上的人,当眼

睛位于2处时,逆着射入眼睛的光看去,感觉A升高到4的位置,即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

【解析】(1)口][2]根据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规律,光在经过界面时会发生偏折,叫做折射现象,此时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岸上的人,当眼睛位于B处时,逆着射入眼睛的光看去,视线会来到A,的位置,即池

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

(2)[3]根据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规律,光在经过界面时会发生偏折,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人的

眼睛的视线与A,点共线,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所示

回顾教材•补知识漏洞

回顾核心考点

考点1识别光现象

1.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现象是常见的光现象,中考或借图片或从诗词展示相关现象,要

求辩析,加强对上述光学规律和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则容易解答.

2.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色散)是光学中的三种光现象,对三种光现象的辨析如下:

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光在两种介质分界面上改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

发生的位置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的种介质中,传播方向一般会

介质中发生偏折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

遵循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

线传播

小孔成像:倒立的实像,像

平面镜成像:正立、等大的成虚像时,像的位置偏离物

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到小孔

成像虚像,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体的实际位置

的距离与光屏到小孔的距

小孔成像、日食与月食的形

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水中池水变浅、物体错位、水面

举例成、射击时“三点一线”、

的倒影等折枝、海市蜃楼、彩虹等

激光准直等

:♦考点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成像特点是本章的重点,中考的热点,考查方式有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甚至探究题,只要坚持

平面镜成像的四个特点,则容易解题。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反射出)的光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后进入人眼,人会感觉

这些光好像是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相交所形成的“物体”发出的,这个“物体”就是物体在平面镜中的

像。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2)像和物体的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垂直;

(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体的左右是相反的;

(5)像是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到,而不能用光屏承接。

4.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并确定蜡烛像的位置;

(2)使用两只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

(3)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的关系。

(4)两支蜡烛都是点燃的吗?只点燃一支;

(5)眼睛应该在玻璃板的那一侧观察?点燃蜡烛的这一侧。

(6)实验时,如果通过玻璃板能看到同一个蜡烛有两个像,则是因为玻璃板太厚,玻璃板的前后两个表面各

形成一个像。因此实验时尽量选用薄玻璃板。

考点3光学作图

光学作图的几种模型:

L光的直线传播模型,如有关日食、月食或影子的作图;

2.光的反射模型,作图时注意作法线和保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模型,相当于作对称图形;

4.光的折射规律模型,作图时应注意光在不同介质中角的大小关系;

5.平面镜成像原理和折射成像原理模型,确定入射点是作图的关键。

6.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相关的作图,或将透镜与面镜综合,按要求作图。

7.与光学相关的作图主要是根据已知光线(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结合光学元件完成光路,解题所运用的主要知

识是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折射定律、反射定律。

考点4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1.凸透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主要有照相机、摄像机、摄像头、投影仪和电据放映机等,对成限规律的考查

通常以这些仪要作为载体,要求运用成限规律对这些仪器的我很特点和使用方法进行分析,有时也会要求析实验中

的成像。

2.物体位于凸透镜前特殊点和区间成像规律及应用举例

像的性质

物距应用举例

倒、正大、小虚、头与物体在像距

u>2f倒缩小实异侧f<V<2f照相机

u=2f倒等大实异侧v=2f测焦距

f<u<2f倒放大实异侧v>2f投影仪

u=fF成像,光经过:凸透镜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2殳获得平行光

u<f正放大虚同侧V>u放大镜

)考点5眼疾及其矫正

1.眼疾是中考重点关注的考点。分析眼疾的类型,给出矫正眼疾的方法是考查的热点,选择题、填空题是常见

的命题形式。

2.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

(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造成的。由于凹透镜对光

具有发散作用,在眼睛前放一个凹透镜,这样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凹透镜发散一次后再进入眼睛就能恰好会聚在视

网膜上,所以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2)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还未会聚成一点就已到达视网膜而造成的。

为了使物体的像能会聚在视网膜上,就必须适当增强眼睛对光的偏折作用,由于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在眼睛

前放一个凸透镜,这样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经凸透镜会聚一次后再进入眼睛就能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配戴用凸

透镜制成的远视眼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知识通关演练

1.(2024・山东范泽•一模)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乙图中,用茶色的玻璃板做实验是为了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

C.丙图中,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与入射角并不相等

D.丁图中,把纸板F沿ON后折一定角度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就不在同一平面上了

【答案】B

【解析】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物体表面发出的光经小孔沿直线传播到达光屏会聚而成,

是物体的像,不是小孔的像,故A错误;

B.用茶色的玻璃板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能使成像更清晰,以便确定像的位置,故B正确;

C.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它们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也等于入射

角,故C错误;

D.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将纸板F沿ON后折一定角度,此时纸板F与纸板E不在现一平面上,纸

板F上不会出现反射光线,这一实验能证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故D错误。

故选Bo

2.(2024北京•模拟预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金1国家大剧院在水中的倒影B.\】太和殿前日号计时

c.天坛祈年殿的剪影D.|上元故宫灯光秀

【答案】A

【解析】A.国家大剧院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日客上唇针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天坛祈年殿的剪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上元夜故宫灯光秀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3.(2024山西大同,一模)如图所示是春秋战国时期盛水的容器一“鉴”,我国古代将镜子称作“鉴”

就是由于鉴”中盛水可用来照面。若你正对着“鉴”中平静的水面,就会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像。下列有

关说法正确的是()

A.看到的像是由镜面反射形成的B.水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C.靠近水面,水中的像远离水面D.靠近水面,水中的像变大

【答案】A

【解析】AB.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看到的像是由镜面反射形成的虚像,故A正确,B错误;

C.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人靠近水面,水中的像也靠近水面,故C错误;

D.平面镜成等大的像,所以靠近水面,水中的像大小不变,故D错误。

故选Ao

4.(2024.陕西西安.二模)随着城市亮化工程的建设,处处皆文化的西安城已经晋升为“灯光耀眼思长安”

网红的城市。以下光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图甲是老城根的音乐喷泉,被照亮的七彩拱形水柱是光源

B.图乙是古城墙和护城河,古城墙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图丙是西南城角灯光秀,城墙因为发出红光所以看起来是红色

图丁是摄影师延时拍摄的钟楼夜景,要想拍的像变大应将照相机镜头往回缩

【答案】B

【解析】A.被照亮的七彩拱形水柱自身不能发光,所以不是光源,故A错误;

B.古城墙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虚像,故B正确;

C.城墙是不透明的,城墙吸收其他色光反射红光,所以看起来是红色的,故C错误;

D.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要想拍的像变大,则应使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应将照相机的镜头向前伸。

故D错误。

故选Bo

5.(2024山东荷泽•一模)物理学中常见的镜子有两类:一类是面镜,如平面镜、凹面镜;其成像原理是

光的,一类透镜,如凸透镜、凹透镜,下列现象与应用与透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填

序号)。①立竿见影;②水中倒影;③空中出现彩虹;④平面镜成像;⑤小孔成像;⑥海市蜃楼;⑦用放

大镜看书;⑧日食、月食。

【答案】反射③W)

【解析】⑴面镜对光有反射作用,如平面镜、凹面镜;其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2]透镜对光有偏折作用,如凸透镜、凹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①立竿见影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②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③空中出现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

④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⑤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⑥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

⑦用放大镜看书是光的折射现象;

⑧日食、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故与应用与透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③⑥⑦。

6.(2024・河南周口,一模)开封清明上河园成为2024春节热门景区,夜晚当河边上的灯光开亮时,水上实

景与河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如图所示),水上实景在河面的“倒影”是

(选填‘实’或“虚”)像;已知河水深为3m,河边一彩灯距水面12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

mo

【答案】虚12

【解析】口]“倒影”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成的像为虚像。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距”可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彩灯距水面12m,

所以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也为12m。

7.(2024・河南商丘•一模)如图所示,某商店放置有一平面镜,顾客可以通过镜面观察到自己脚上的A点,

请画出相对应的光路图,2点表示眼睛。

【解析】先做出脚尖A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连接像点A,和人的眼睛B,与平面镜交于O,连接AO就

是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8.(2024.辽宁葫芦岛.一模)如图所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凹透镜,反射光线恰好与凹透镜的

主光轴平行。请请在图中画出:

(1)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

(2)经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

【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以画出入射光线,故先过入射点画平面镜的垂线,即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

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如图所示:

9.(2024安徽阜阳一模)如图所示的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及有关实验现象。图乙中,

物体是“F”形状的光源;图丙中A、B图是眼睛观察物体不清晰的两种情形。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FddLE

光源abed

T

(1)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如图甲所示。将图甲中的凸透镜放在光

具座上,再将标有“F”形状的光源放在凸透镜左侧22.5cm刻度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光屏

上像清晰为止,此时所成的像是一个倒立的、(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⑵保持凸透镜和光源的位置不变,小明将一副眼镜放于光源“F”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

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又承接到清晰的像,那么该眼镜可以矫正图丙中—(选填“A”

或"B")图所示眼睛的情形;

(3)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光源“F”移至15cm刻度处,在凸透镜和光源之间观察到光源的形状如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