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05古诗鉴赏融会贯通
模块导航
•模块一课程标准解读
・模块二考试内容总结
・模块三技巧总结
•模块四天津最新好题及热点题型特训
模块一、课程标准解读。
识记A,要求识记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字形、字义,考查在具体语文环境中读准字音、认清字
形,运用汉字的能力;以九年级现代文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课下注释、课后积累中的词语)为主;考查的题
型一般是找出注音或者书写有误的一项。作为送分题,本题错误选项一般不止一个,这就大大降低了
选择的难度,因此无须死记硬背。但在日常学习中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读字拿不准的须查证清楚;使
用汉字要理解汉字的意义,灵活使用。
模块二考试内容总结。
题号5
题目诗歌赏析
分值3
2023《次北固山下》
2022《钱塘湖春行》
202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寄》
2020《游山西村》
2019《渡荆门送别》
2018《归园田居(其三)》
2017四个选项四首诗
2016四个选项四首诗
2015四个选项四首诗
诗歌赏析命题从名句改为全篇,要求更全面更细节。
总结:
⑴考查范围:天津自2019年开始使用统编教材,古诗词曲鉴赏考查篇目范围即为统编教材教读篇目,
详见表1;2012—2018年古诗词曲鉴赏的考查篇目范围主要是人教版教材精读古诗词曲29首。
⑵作品体裁:近5年开始考查整首作品的赏析,2021年为七言绝句,2022、2020年为七言律诗,2018、
2019年为五言律诗。
⑶考查形式及分值:近11年均以选择辨析的形式考查"不恰当的一项",分值均为3分。
模块三技巧总结O
①涉及考点:内容理解、情感、炼字、写作手法、艺术特色等。
②选项设问溯源:近4年古诗词曲鉴赏题目共涉及16个选项,其中有15项内容来源于对教参相关内
容的整合改编,且大部分都源自教参中的“整体把握"。
模块五、天津最新好题及热点题型特训O
一'真题呈现
5.下面对《次北固山下》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首联点题,"客路"与"行舟"暗含旅途奔波之意,流露出诗人羁旅漂泊之情。
B.颔联中"平""阔""正""悬"四个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C.颈联用"生""入"三字将"日"与"春"拟人化,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自然的理趣。
D.尾联呼应首联,写诗人希望从大雁那里得到友人的消息,悲伤之情溢于言表。
二'模拟练习
(-)最新试题
1.(2023•新疆统考中考真题)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
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A.本词的小序介绍了作词的背景。该词作于丙辰年,当时作者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己七年
不见,中秋对月,怀念手足兄弟写下了这首词。
B,上片由对明月的发问,写到对仙境的向往,又归回对人间的留恋。下片从写月光的流转到写月下不眠
之人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普遍而深刻的道理。
C,这首词的情感复杂,有问月的低回婉转,有"天上""人间"的徘徊与矛盾,有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有亲
人不能团聚的惆怅,有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等.
D,本词富有浪漫主义气息,表现了佳节思亲的传统主题,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婢娟”的美好祝愿,
是一篇吟咏中秋的佳作,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2.(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下面对《次北固山下》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次"有"依次""停留""接连"等意思,标题中的"次"指停留、停宿。
B.首联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山水兼程、旅途奔波的辛劳。
C.颔联描写了船行江上、一帆风顺、平野开阔、春潮渐退的壮观景象。
D.颈联蕴含着时序变评的自然理趣,以及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3.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寒,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至塞上》中"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
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使至塞上》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
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雁门太守行》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
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D.《雁门太守行》"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暗示将士们无所
畏惧,勇往直前。
4.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婺,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对这首词的内容分析以及相关知识有误的一项是()
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南乡子”是词牌名。
B.上阕开头两句作者通过一问一答,表达了作者望不见中原的惆怅之情。
C."悠悠”在本词中指时间的漫长久远,与"羌管悠悠霜满地"中的"悠悠"意思相同。
D."年少万兜婺"中"婺"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金”再查九画,"鳌"意思是"头盔”,在本词中用"兜婺"指代
士兵。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5.下列对这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雄健勇猛的军营生活场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从语言风格上看是豪放壮美的,故将其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
B.上片描写的都是作者曾经经历过而今天已失去的军旅生活情景,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
这些表明,被迫退隐的作者仍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
C.由下片描写的内容来看,作者的最高理想便是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这些显得非常功利庸俗,
对此我们应持批判的态度。
D."可怜百发生”表明自己年纪已大,恐怕没机会实现抗敌救国的理想了,体现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
抑郁、愤慨之情。"可怜"二字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
6.阅读《行路难》,按要求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
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沧海。
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用夸张笔法营造欢乐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被赏识的愉悦心情。。
B.诗的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这样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
C.诗的七八句用姜尚、伊尹的典故,表达诗人对理想破灭、前途渺茫的忧虑。
D.整首诗始终笼罩在苦闷、惆怅的情绪中,最后两句表明诗人对前途仍有所期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7.对《野望》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王绩是初唐诗人,性情简放,曾三仕三隐。唐贞观元年,因疾罢官,躬耕于东皋,自号“东皋子"。
B.颔联和颈联承"望"字而来,又紧扣"薄暮"写出远望所见到的景色。“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写远景、
动态,侧重细致刻画。"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转而写人,写静态、近景。
C.诗人对陶渊明是比较仰慕的,但他的归隐,不如陶渊明那么彻底;对田园生活,也不如陶渊明那么热
爱,总笼罩着一种落寞和苦闷的情绪。这些在《野望》中都有所表现。
D.全诗写的是山野秋景,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下面对《渡荆门送别》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走()
A.首联点题,写诗人乘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
B.“山随平野尽"一句"随""尽"两个字,让静止的山峦富于动态。
C.颈联描摹的朗月映照下的夜是和黄昏的天边云霞,宛如两幅图画,今人陶醉。
D.诗人在尾联直抒胸臆,借自己对家乡之水的恋恋不含,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标题的"酬"字本义是指"答谢",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以诗相答。
B.首联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写出了诗人贬谪之地之偏,贬谪时间之久。
C.颔联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抒发物是人非、恍若隔世之感。
D."暂"即暂时,流露出诗人难以排解的消沉愤懑和抑郁不平的情绪。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角声满天"写鼓角齐鸣、杀声千云的战争场面,给人以低沉悲戚之感。
B."半卷红旗"写将士们乘夜奔袭之状。叶寒霜重,鼓声沉沉的细节,更突出了悲壮的气氛。
C.最后两句用燕昭王在黄金台上招揽天下贤士的典故,含蓄地点出了诗作的主旨。
D.该诗用三个画面,涵盖了将士们在不足一昼夜的战争中的主要活动,反映了战争的艰苦性。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五言律诗的首联以叙事开端,交代了地点和事由,诗人将乘舟离开楚地去往蜀国,表达诗人外出
游历的喜悦和兴奋之情。
B.颔联中的"入"字用得极为传神,展现出江水奔腾而去的画面,用流动的视角勾画出一副气势磅礴的万里
长江图。
C.颈联则以动观的视角,描摹江上的美景,两句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了现实
主义色彩。
D.尾联反面立意,物我相融。本来是"我"恋故乡,却偏写故乡的水一路送"我"远行,表面写水的深情,意
在写人的厚意,由此点出送别友人的离愁别恨。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2.下列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大多直抒胸臆。
B.前两句写出了官场的喧闹和对自由的向往,表达诗人归隐无望的怅惘。
C."见"字写出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营造闲远散淡的氛围。
D."真意"指的是自然的意趣,"忘言"留下了不尽之意让读者去体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3.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首句写景兼点明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
心寄与明月,随朋友到夜郎西。
C.李白通过丰富想象,给予抽象的“愁心"物的属性,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D.标题中的"龙标"与诗中的"闻道龙标过五溪"的"龙标”是相同的含义,都指唐代县名。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词一开头便展现了一幅辽阔的海天一色图卷,境界开阔大气,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壮丽。
B.本词写的是“梦境",所以有"仿佛"一词。幻想中,词人与态度温和、关心下界的天帝进行了交流。
C."学诗谩有惊人句”体现出词人对自己创作的不满和对诗歌艺术的孜孜追求。
D."九万里风鹏正举"写出词人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借以表现出昂然向上的精神。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诗人征乌桓得胜回归,经过碣石山时跃马扬鞭,登山观海,触景生情,写下的壮丽诗篇。
B.诗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由高到低写出了小岛景物的生机勃勃。
C.诗人把登高望海所见的秋天自然景色,特别是把大海的壮阔生动地描绘出来,让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
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D.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通篇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6.下面对曲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一派宁静、安适的乡居景象,引发出游子思乡的情绪,与游子漂泊天涯的
处境形成反差,强化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B."古道西风瘦马"中的"瘦"字,瘦的不只是马,更暗指马上的人因奔波而清瘦,一个"瘦"字,将游子浪迹
天涯的洒脱表现得淋漓尽致。
C.前三句把九种不同的景物巧妙地组织在一幅画面里,不但毫无堆砌痕迹,而且显得文思流畅、音节铿
锵,色调鲜明。
D.最后两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点明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由景入情,直抒
胸臆,透露出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7.对下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
B.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朋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若隔世的感慨。
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描写春水初涨,云脚与湖面相接的开阔景象。
B.颈联细致描写乱花缤纷,芳草初生,表现花草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C.尾联"最爱"一词直抒胸臆,抒发诗人对西湖暮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D.诗文运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景物,色彩鲜明,富有画面感。
【甲】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9.下列对甲乙两篇作品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诗前六句从自身到国事,又从国事到自身,反复渲染了忧愤悲苦的基调,因此读时应缓慢低沉。
B.乙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读来亲切感人,是宋词中的精品。
C.甲诗中的"干戈""汗青"分别借指战争和史册,乙词中的"衡阳雁去"实际是"雁去衡阳"的倒置。
D.甲诗画线句直抒胸臆,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乙词画线句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借景抒情,烘托
将士们的愁思。
黄鹤楼
唐・崔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从神话传说落笔,遥想"昔人"已乘鹤而去,既写出了黄鹤楼的历史悠久,又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
色彩。
B.诗歌前四句三见"黄鹤",二见"去""空",回环咏叹,抒发了诗人那种求而不得、待而不来的迷惘与惆怅
之情。
C.诗人登高远眺,长江对岸汉阳城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的芳草长势喜人,此时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油然而生。
D.尾联借景抒情,以夕阳西下江面烟波浩渺之景,寄寓诗人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凄苦思乡之情,而自
问自答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孤独空寂之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郑州经贸学院《小学教学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管理职业学院《活动策划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信息技术基础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合肥师范学院《材料与工艺(陶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金属材料及热处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泰安2025年山东泰安泰山区事业单位初级综合类岗位招聘6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内蒙古师范大学《有机立体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外联业务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大学《广播电视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超细铜粉合作协议书
-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135张课件
- 《道德与法治》五下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教案
- 拔罐技术操作流程图
- 真空泵日常操作标准作业指导书
- 钢筋保护层厚度试验检测记录表
- 南宁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图文课件
- 阶段1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课时1 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 课件-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 电焊工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ppt课件(完整版)
- 外研版五年级下册小学英语全册教学课件PPT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朱超-答辩通用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