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科版必修二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浙科版必修二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浙科版必修二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浙科版必修二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浙科版必修二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科版必修二历史上册月考试卷25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梭伦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一切成年的雅典男性公民皆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删。)

梭伦改革使雅典男性公民在政治上获得了平等的权力。

B

在湖北江陵楚国郢都的墓葬遗址中;发现了刻有“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剑)”铭文的宝剑。

墓葬所在地曾经处于越国的疆域范围。

C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原遍于县市;自西洋以风火永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中国传统纺织业受到严重冲击。

D

1953年12月;我国5.7亿人参加了基层选举,共选出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669144人。

我国基层民主得到加强和扩大。

A.AB.BC.CD.D2、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判断;近代中国最具革命性的经济成分是。

A.①B.②C.③D.④3、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市政府在公园里修筑纪念建筑、举办纪念活动;按市政府要求,广州的公园都安设了多座音乐播放机,并经常举办书画、科技展览和各种游艺、表演。由此可见,当时A.广州是国内公众文化最发达的地区B.公园成为了塑造现代国民的空间C.公园是进行国民教育最主要的场所D.广州市民的生活方式已全盘西化4、《华阳国志》载:“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河渠书》载:“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以上史籍记载的两大水利工程A.皆位于灌溉发达的关中地区B.都是春秋时期水利工程的典范C.沟通了长江与黄河两大水系D.为秦完成统一大业创造了条件5、《汉书》中言:“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史记》中载:“蜀地卓氏,使用奴僮千人,即铁山鼓铸。”《盐铁论》中言:“往者豪强大家,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至千余人。”由此可见,此时A.盐铁皆为豪强所垄断B.抑商政策已形同虚设C.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D.官营手工业规模宏大6、诏书;是皇帝的命令和指示,也指清代帝用来发布命令的一种官方文书.以下诏令,按其发布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伤令招商;多设织布;织绸等局,广为制造。

②“新底定有年;允宜统筹全局。添设甘肃新疆巡抚;布政使各一员”

③“是用外观大势;内审奥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④“今和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友邦之见谅,疾愚爆之无知”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D.②④①③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7、请正确选择对应的选项。

(1)青铜时代。A.战国时期。

(2)铁器时代B.商周时期。

(3)蒸汽时代C.第二次工业革命。

(4)电气时代D.第一次工业革命。

(5)危机时代E.美国“大萧条”8、古都长安是汉、唐陆上“丝绸之路”的东端,泉州则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们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右图中长安和泉州的位置编号分别是___和_____。

9、1980年,_____________(何省何县何公社)成为我国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的地方。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0、从美国开始爆发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物价上涨,失业剧增,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A.正确B.错误11、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A.正确B.错误12、民国时期,在广大农村,婚姻仪式也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婚姻自由的习俗开始逐步形成。A.正确B.错误13、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首先主张“废止缠足”;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A.正确B.错误14、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至唐朝,已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A.正确B.错误15、古代社会,家庭手工业在小农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作业产品全部用来缴纳赋税和家庭消费。A.正确B.错误16、商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将商人集中起来,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8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各国工业在世界工业总增加值中所占比重表(单位:%)

。年份。

英国。

美国。

德国。

印度。

中国。

其他国家。

1850年。

18.7

11.1

8.8

3.8

7.2

50.4

1900年。

16.5

31.5

14.0

1.4

1.4

35.1

1920年。

21.8

30.7

6.6

0.9

1.1

38.9

1940年。

12.1

37.4

10.5

1.1

0.9

37.9

1960年。

8.3

33.8

10.7

0.7

0.8

45.7

材料二近代中国化学工业设立年限表。

。设立年限。

1895年以前。

1896—1900年。

1901—1914年。

1915—1922年。

1923—1929年。

1930—1935年。

家数。

0

1

7

12

31

41

1935年中国化学工业组织形式表。

。组织形式。

个人。

合伙。

无限公司。

股份有限。

国营。

家数。

25

24

6

33

2

——据张洪云《留学生与中国近代工业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850-1960年欧美主要国家经济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状况。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2题,共20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在商务印书馆任出版部主任的陆费逵与戴克敦、陈寅等,约请编辑人员秘密编写新教科书。1912年1月1日中华书局在上海创立,创办人为陆费逵。书局开业后,即可提出“教科书革命”和“完全华商自办”的口号,首先出版新编的《中华教科书》,以其国旗图案抢占了大部分教科书市场。在《中华初等小学国语教科书》中,编者写道:“我国旗。分五色。红黄蓝白黑。我等爱中华。”1921年,陆费逵在《我国书业之大概》一文中对中西方民众读书习惯的差别分析如下:“(中国)国民智识太浅,舍此等(如《三国演义》)小说书外,他书不能阅耳。此刻欲补救此弊,有二途:一,普及教育,增加人民智识。二,发行代替小说的科学或文学书,以便人民购阅。”依据这样的理念,书局拟定了出版教育丛书的计划,到1945年,已出版60多种教育丛书,涵盖成人教育的各个方面。1954年5月,中华书局实行公私合营,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渴求文化、渴求真理的时代,中华书局策划了许多大型项目,如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历代史料笔记丛刊等,继续为文化学术界提供基本典籍。从2006到2010年,中华书局完成全套50种“中华经典藏书”的出版,如《论语》《诗经》《史记》等。2012年,中华书局迎来百年华诞。——摘编自《庆祝中华书局成立一百周年·图说中华》材料二中华书局创办宗旨:一、养成中华共和国国民。二、并采人道主义、政治主义、军国民主义。三、注意实际教育。四、融和国粹欧化。——1912年2月23日《中华书局宣言书》中华书局是如何践行其创业宗旨的?结合材料及所学加以解释。要求:从中华书局创业宗旨中任选其三进行解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世界摘自刘鹤主编《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从材料提取两个具体数据,结合世界现代史知识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要求:数据提取具体且符合材料,数据分析具有比较性,史论结合)经济大萧条和2008年经济危机期间工业产出情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梭伦改革内容不是让所有的公民都能得出平等的权力;B项是史实得不出结论;C项是正确的;D项史料体现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所以答案选C。

考点:研究历史·研究历史的方法·史实与结论2、D【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最具革命性的经济成分是资本主义经济,对此分析材料可知①为自然经济,因为它所占比重高,且1840年后才开始瓦解;②为洋务经济,因为其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随着清朝的结束而结束;③为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因为其产生于1840年,结束于1949年;④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因为其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结束于1956年的三大改造。又因为最具革命性的经济成分是资本主义经济,所以④符合题意,D正确,排除ABC。3、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在公园里修筑纪念建筑、举办纪念活动”“广州的公园都安设了多座音乐播放机,并经常举办书画、科技展览和各种游艺、表演”可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市政府利用公园这一公共空间对民众进行社会教育的现象,体现了公园逐渐成为塑造现代国民的空间,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广州,通过“修筑纪念建筑、举办纪念活动”等方式逐渐朝着现代国民空间的方向发展,无法得出广州是国内公众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公园是对国民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场所”,故C选项错误;广州公园向着现代国民空间发展主要是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不能够说“已全盘西化”,故D选项错误。4、D【分析】从材料中的叙述可以看出,秦朝修建的两处水利工程都有利于人民和国家,因此为后来秦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第一处修在巴蜀地区;B选项错误,还有战国时期的;C选项无法从材料中看出。5、C【分析】【分析】

【详解】

“蜀地卓氏;使用奴僮千人,即铁山鼓铸。”“一家聚众至千余人”说明汉代私营冶铁业规模大,发展迅速,故选C;A;B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私营手工业,排除D。

【点睛】6、B【分析】【详解】

①是在1895年甲午战争后,②是在1884年,③出自1912年2月12日颁布的《清帝逊位诏书》,④出自慈禧太后颁发的《罪己诏》,因此正确排序是②①④③,B正确,ACD排除。故选B。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青铜时代是指商周时期,铁器时代是指战国时期,蒸汽时代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危机时代是指美国“大萧条”。【解析】(1)B(2)A(3)D(4)C(5)E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联系地理知识,可以知道在①处是长安,在④处是泉州,要求学生能够史地结合,有一定的难度。【解析】①.①②.④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取消人民公社。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0、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经济危机是从美国开始爆发的,迅速波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导致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物价上涨,失业剧增,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但不是所有美国开始爆发的经济危机都具有以上破坏性。因此,材料表述是错误的。11、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胥铁路的修建,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故题干表述正确。12、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时期,在广大城市,婚姻仪式也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婚姻自由的习俗开始逐步形成。故题干表述错误。13、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首先主张“废止缠足”;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题意说法正确。14、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至唐朝,已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题意说法正确。15、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中,家庭手工业产品有少部分是流向市场的,并不是全部用来缴纳赋税和家庭消费。所以题意说法错误。16、B【分析】“工商食官”就是官府集中经营手工业和商业,不是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本题错误。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8分)17、略

【分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表格信息从英国经济发展速度和美德比较;可以分两个时期: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来回答。第二小问英国经济发展速度快从工业革命、民主制以及世界市场等角度思考回答;美德经济发展超越英国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角度思考回答。

(2)根据材料一、二从中国工业化和欧美的比较、企业的组织形式可以得出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速度,相对欧美国家来说发展较慢,但进步明显;企业组织形式多样化。根据所学从企业规模、经济结构、社会性质可以得出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工业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密切相关。【解析】(1)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发展速度快于美;德两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较早确立民主政治体制;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0世纪中期:美;德两国经济发展速度超过英国;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两次世界大战对欧美的影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评述: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速度,相对欧美国家来说发展较慢,但进步明显;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工业企业组织形式多样化;工业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密切相关。18、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矿业政策的变化。从雍正时期与晚清时期矿业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及其意义等方面来分析。

(1)第一小问;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归纳出康熙年间和晚清时期的矿产政策。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政策,主要推动者,社会需求等分析即可。

(2)第一小问;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业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第二小问,应当联系教材,从这种政策对“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的影响来回答。

点睛:本大题第(1)问的第一小问和第(2)问的第二小问均是通过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归纳进行解答,属于概括类材料解析题。此类试题在解答时要根据材料,对材料内容划分层次,逐层分析,把握每一层次的要点。然后对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确定哪些是题目要求回答的,再根据所问来回答。比如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雍正年间的矿业政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两层意思进行概括归纳。同样,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也是通过对材料进行分层概括后,从每一层次归纳出的信息来回答。【解析】(1)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19世纪70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

原因: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19世纪70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

(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

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五、论述题(共2题,共20分)19、略

【分析】【详解】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可按要求进行理解。可根据“一、养成中华共和国国民。二、并采人道主义、政治主义、军国民主义。三、注意实际教育。四、融和国粹欧化。”进行理解概括。具体可得出培养共和国的国民;在教科书中歌颂中华民国,宣传爱国思想。中华书局提出“完全华商自办”的口号,具有反对列强经济侵略的意义,体现了军国民主义。宣传爱国思想,是切中时代主题的教育;中华书局出版了大量教育丛书,用科学和文学书代替小说,向国民宣传世界知识,引导欧化;1958年以后,中华书局成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出版了大量堪称国粹的经典,如《史记》《诗经》等,体现中华书局融和了国粹欧化等。言之有理即可。【解析】①养成中华共和国国民。中华书局选择与中华民国同一天(1912年1月1日)成立;并以“中华”命名,说明其创立伊始就自觉承担了时代使命;中华书局提出“教科书革命”口号,并首先出版新编的《中华教科书》,以培养共和国的国民;在教科书中歌颂中华民国,宣传爱国思想。这些都有养成中华共和国国民的作用。

②并采人道主义;政治主义、军国民主义。中华书局以教育为自任;倡行服务民国教育,有利于开启民智,体现了人道主义原则;中华书局选择与中华民国同一天(1912年1月1日)成立,说明它拥护共和国,反对专制统治,这是当时最重要的政治,体现了政治主义;中华书局提出“完全华商自办”的口号,具有反对列强经济侵略的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