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公私合营B.增强企业活力C.实行对外开放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下列不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是()A.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B.采用公元纪年C.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3、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A.八国联军B.英法联军C.英俄联军D.德意联军4、上海曾有个资本家说:“现在搞厂容易了;过去要和杜月笙;流氓、警察打招呼,现在不同了,销售有百货公司,配料有轻工业部,贷款有人民银行,还有党、团、工会搞增产节约,我们好做事了。”这反映了当时()

①资本家的经营被纳入国家的管理之中;

②资本家已经被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③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加强;

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小芳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成知识卡片。如果要给卡片确定一个名称,最合适的应该是()

A.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B.新中国的外交成就C.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D.新中国的统一大业6、一部反映抗日战争的电影中,有以下几个情节,你认为下列哪个情景在电影中发生不符合历史真实()A.卢沟桥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是()A.德国B.英国C.日本D.法国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的国家主席是--______。9、45、文革期间两个反革命集团是____、____反革命集团10、1978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1、【题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对(_____________)进行改革,在沿海开放城市中,已发展成为国际化金融中心的是(_____________)。12、【题文】1955年4月,在印度召开的万隆会议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13、“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说这句话的人是____。1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______。15、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指的是______。这次会议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______、______。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这次会议上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6、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大机器生产成为主要方式。()17、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自行设计并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京张铁路。18、()1950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19、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里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0、20世纪20年代,中国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是河南、河北。21、毛泽东思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______(判断对错)22、中国的改革最早是在城市取得突破性进展的。______(判断对错)23、1842年,中英签署《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建、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24、史实: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840年;在炮口的通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

推论:近代中国在抗争与探索中走向进步。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材料题(共4题,共16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________;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________;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材料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担保;________,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材料四: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全球通史》第十六章(1)材料一、二、三均出自于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请将空格部分内容填写完整。(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空格部分内容,说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什么变化?(3)材料三是出自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哪一条内容?(4)材料四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列举出来。(5)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学习,你有何感想?26、海峡两岸;有着永远阻不断的情。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图1:1987年11月4日;86岁的台湾同胞沙先生(左一)经香港回到大陆探亲,与他失散38年的亲弟弟沙教授(右一)重逢在北京首都机场。

图2:2006年9月4日;来自海峡两岸的150余名大学生来到黄陵桥山,恭祭轩辕黄帝。

材料二据统计;截至2007年9月底,台湾居民来大陆累计达4583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累计超过156万人次;常住大陆的台胞近40万人,定居大陆的台胞1.8万余人,两岸通婚约27万对。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1中两位兄弟得以相见;得益于台湾当局什么政策的调整?这一政策的调整有何重要意义?

(2)材料一中图片2;台湾大学生对黄帝的恭祭,有何重要意义?

(3)材料二中的一系列数字说明了什么?

(4)台湾统一是人心所向,在台湾统一过程中,存在的阻碍有哪些?请你对台湾的统一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27、根据材料四,指出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关键是什么?28、材料三中的“四十年前会上逢”是指哪次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什么?评卷人得分五、改错题(共3题,共27分)29、1954年通过的《共同纲领》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错误:____理由:________30、小明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辨析:______

理由:①______②______。31、辨析题小明同学生活在泉州,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的泉州作为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经济建设取得很大的发展。你认为小明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略【解析】B2、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一届全国人民政协会议内容的准确识记。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规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由此可见,ABD均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是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上,故选C。【解析】C3、B【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圆明园有“万园之园”之称。1860年10月,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此事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页屈辱史。B符合题意,故选B项。考点: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解析】【答案】B4、C【分析】从由题干材料可以看出一方面资本家正常存在;另一方面国家实行统购包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支持资本家的正常生产;即已开始实行初级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但改造尚未完成,故①③④正确。②在材料中不能体现,应排除,故C项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三大改造。需要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状况。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三大改造。考查对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状况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解析】C5、B【分析】依据卡片中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是新中国的外交成就.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故选B.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外交成就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成就及影响.【解析】B6、B【分析】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不是抗日战争时期。

故选:B。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掌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重要战役。【解析】B7、C【分析】日本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支持者和集中地;1936年,军部法西斯专制建立,开始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是日本。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日本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支持者和集中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法西斯政权的建立的相关史实。【解析】C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略

【分析】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的国家主席是刘少奇.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被永远开除出党,被迫害致死,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

故答案为:

刘少奇.

本题以文化大革命为依托;考查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的国家主席.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解析】刘少奇9、略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点。此题较为简单,在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中,两个反革命集团分别是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解析】江青林彪10、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解析】【答案】十一届三中全会11、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在沿海开放城市中,已发展成为国际化金融中心的是上海。【解析】【答案】国有企业上海12、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万隆会议即亚非会议;1955年4月在印尼的万隆召开,是亚非新兴国家与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矛盾和斗争的产物。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解析】【答案】印度改印度尼西亚或印尼13、焦裕禄【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记住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优秀人物并了解其事迹。14、《新青年》【分析】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出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新文化的主要内容有: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故答案为:

《新青年》。

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

掌握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培养学生记忆能力。【解析】《新青年》15、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分析】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故答案为: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

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的识记。同时还需要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意义等知识。【解析】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6、√【分析】【解析】试题分析: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工业革命完成,完成的标志是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成为生产的主要方式。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英国工业革命【解析】【答案】(√)17、√【分析】【分析】京张铁路连接北京丰台;经八达岭;居庸关、沙城、宣化至河北张家口,全长约200千米,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完成,投入营运的铁路。

【点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1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因而“1950年”错误,应改为1951年。故选F。【解析】F19、×【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共同纲领》联系相关知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里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综上所述,故选F。【解析】F20、×【分析】本题考查北伐战争。1926年7月,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在湖南、湖北。本题是错误的,故选F。【解析】F21、×【分析】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它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因而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本题以邓小平理论为依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邓小平理论及其重要意义。【解析】×22、×【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推行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1979年开始在农村进行了两步改革。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改革开放最早是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的。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经济特区的相关知识点。【解析】×23、×【分析】【分析】依据所学;《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题干中将福州表达为福建,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南京条约》五口通商。24、√【分析】据材料“1840年;在炮口的通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结合所学可知,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民进行了抗争,也进行了探索。故近代中国在抗争与探索中走向进步,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侵华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代中国在抗争与探索中走向进步。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侵华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解析】√四、材料题(共4题,共16分)25、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辛丑条约》: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由此可知空格部分应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拆毁大沽炮台。(2)本题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南京条约》开放的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都位于沿海地区,而《马关条约》开放的沙市、重庆位于长江中上游。由此可知,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中国的内地。(3)本题考查的是《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和第(1)题的分析,我们可知此条约是《辛丑条约》。分析条约内容可知,巨额的赔款,使中国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清朝官吏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帮凶。故答案为:《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近代的反侵略斗争。面对外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入侵”的斗争主要有: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军痛击“洋枪队”;左宗棠抗击沙俄收复新疆的斗争;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等清军爱国将领抗击日军,义和团运动等。(5)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可以从近代中国遭受侵略的原因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体现出的精神等方面来说,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8;

(1)清朝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拆毁大沽炮台(2)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中国的内地。(3)《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4)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海战等(5)落后就要挨打;列强侵略中国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中国人民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不屈精神。26、略

【分析】

(1)本题考查台湾“三不”政策的调整;理解“三不”政策调整的意义。

(2)本题考查台湾大学生对黄帝的恭祭的重要意义。台湾大学生对黄帝的恭祭表明海峡两岸同根同源;拥有着共同的祖先。

(3)本题考查实现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心声;理解海峡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

(4)本题考查阻碍台湾统一的因素。当前阻碍海峡两岸统一的主要因素有国际反华势力和台独势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藏解放与海峡两岸关系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打破了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2)台湾大学生对黄帝的恭祭表明海峡两岸同根同源;拥有着共同的祖先。

(3)“截至2007年9月底;台湾居民来大陆累计达4583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累计超过156万人次;常住大陆的台胞近40万人,定居大陆的台胞1.8万余人,两岸通婚约27万对”说明海峡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海峡两岸的交流在不断的加强,实现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心声。

(4)根据所学知识;当前阻碍海峡两岸统一的主要因素有国际反华势力和台独势力,这两种势力是造成台湾和大陆难以统一的主要因素。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要,是民心所向,是符合中华民族利益的,所以台湾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故答案为:

(1)得益于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意义: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2)说明海峡两岸同根同源;拥有着共同的祖先。(言之有理即可)

(3)说明了海峡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海峡两岸的交流在不断的加强,实现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心声。

(4)台独分子和企图以台湾问题控制中国的美国。我认为台湾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要,是民心所向,是符合中华民族利益的。27、(1)据材料一“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企业提供资金;燃料”可知,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是与外商竞争,获取利益,支持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表现在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

(2)材料二中这位洋务派官员创办了北洋舰队;他是李鸿章。据材料二“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可知,李鸿章如此“伤感”的主要原因是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洋务运动没有使国家富强起来;洋务运动的目的没有实现;甲午战争失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甲午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丧权辱国。

(3)根据材料三;梁启超认为洋务运动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原因是他们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机器(或枪、炮、船)。

(4)由材料四“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可知,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变官制”,即变革政治制度。

故答案为:

(1)目的: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企业提供资金;燃料。特点: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

(2)李鸿章。①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②洋务运动没有使国家富强起来;③洋务运动的目的没有实现;④甲午战争失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⑤甲午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丧权辱国。

(3)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机器(或枪、炮、船)。

(4)改变官制或改变政治制度。【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洋务运动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注意准确识记洋务运动的有关内容。【解析】【小题1】(1)据材料一“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企业提供资金;燃料”可知,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是与外商竞争,获取利益,支持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表现在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

(2)材料二中这位洋务派官员创办了北洋舰队;他是李鸿章。据材料二“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可知,李鸿章如此“伤感”的主要原因是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洋务运动没有使国家富强起来;洋务运动的目的没有实现;甲午战争失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甲午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丧权辱国。

(3)根据材料三;梁启超认为洋务运动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原因是他们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机器(或枪、炮、船)。

(4)由材料四“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可知,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变官制”,即变革政治制度。

故答案为:

(1)目的: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企业提供资金;燃料。特点: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

(2)李鸿章。①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②洋务运动没有使国家富强起来;③洋务运动的目的没有实现;④甲午战争失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⑤甲午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丧权辱国。

(3)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机器(或枪、炮、船)。

(4)改变官制或改变政治制度。【小题2】【小题3】【小题4】28、(1)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的扩张,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客观上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从材料中的国民革命可以看出;这应该是指大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反映了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当时的政府应该是广州革命政府,主要的战场是在湖南;湖北,打败吴佩孚。

(3)据材料中“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可知,指的是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故答案为:

(1)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反帝反封建;湖南;湖北。

(3)中共“一大”;中共诞生。【分析】

本题以口号与诗歌反映着历史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洋务运动;中共一大、国民革命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洋务运动、中共一大、国民革命的有关内容。【解析】【小题1】(1)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的扩张,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