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科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5/2A/wKhkGWemydqAGbkHAAFb7mAReO0294.jpg)
![2025年浙科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5/2A/wKhkGWemydqAGbkHAAFb7mAReO02942.jpg)
![2025年浙科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5/2A/wKhkGWemydqAGbkHAAFb7mAReO02943.jpg)
![2025年浙科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5/2A/wKhkGWemydqAGbkHAAFb7mAReO02944.jpg)
![2025年浙科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5/2A/wKhkGWemydqAGbkHAAFb7mAReO029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科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每个时代都有楷模。在1956——1966年期间;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时代楷模是()
①黄继光②焦裕禄③邱少云④王进喜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胡锦涛曾引用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鼓舞和祝福深圳人民。1992年,为深圳“扶摇直上”再添动力的是()A.“一五”计划的执行B.大跃进运动的发动C.经济特区的建立D.“南方谈话”的发表3、1984年1月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在这之后,我国()A.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迅速建立了珠海经济特区C.在内地各城市建立了经济特区D.逐渐扩大对外开放的地区4、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暑期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延安、吴起镇、井冈山、遵义、会宁等地实地考察。其中,会宁考察团考察的主题最恰当的是()A.长征会师伟大胜利B.生死攸关历史转折C.革命圣地战略后方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5、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是()A.林则徐B.孙中山C.毛泽东D.邓小平6、【题文】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了争取国内和平,揭露蒋介石的内战阴谋,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了()A.三大战役B.重庆谈判C.渡江战役D.政治协商会议7、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必须把13亿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上,始终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为中国粮食安全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A.袁隆平B.许海峰C.邓稼先D.钱学森8、百日维新措施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A.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C.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D.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9、下列材料,最能证明“南京大屠杀”的有力证据是()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B.反映“南京大屠杀”的影视作品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D.屠杀现场遗迹和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党的好干部______。1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______(判断对错)12、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______(判断对错)13、观察图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鸦片战争中被迫割让的土地。
B.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宁波。14、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的统一。()改正: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5、我国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16、1926年,北伐开始,讨伐对象主要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最后1927年这三支军阀势力都被成功消灭。()17、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8、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正确B.错误19、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判断对错)______20、判断题,对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1分)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相比,中国一负一胜的关键在于武器是否先进。21、日本民族善于学习、长于模仿。明治维新是古代日本模仿中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改革的典范。()22、在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上确定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23、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已经全部完成了土地改革。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材料题(共3题,共6分)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以下两幅图片。
(1)材料一是哪场运动的成就?该运动根本目的是什么?该场运动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二梁启超说:“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孙中山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高高举起“民主”“科学”两面大旗。
(2)根据材料二选择两位人物分析概括其思想主张是什么?其思想主张有何相同之处?25、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1)ABC图分别反映了列强发动的哪三次侵华战争?
(2)ABC图分别反映了清朝与列强分别签订了哪些条约?
(3)A图说明清朝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A图的战争在中国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4)B图的条约内容是什么?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英法等国为了自身的安全,以牺牲弱小国家刹益,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要求,企图把侵略矛头引向苏联。材料二:苏德战争爆发后,1941年8月初,罗斯福、丘吉尔分别率领本国政府的官员乘军舰在纽芬兰举行会谈,最后签署了联合声明,史祢《大西洋宪章》。两国宣祢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社会制度的权利,并表示要对苏联提供援助。(1)材料一说明了英法等国在推行什么政策?“弱小国家”指哪个国家?
(2)材料二中英美对苏联提供援助,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这个“联盟”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1944年以后,英美盟军和苏联军队对德国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有哪些?
(4)有人说:英美与苏联的合作是暂时的,对抗是长久的。你认为“对抗是长久的”原因是什么?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24分)27、自中国共产党诞生起;就肩负着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哪一理论的传人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哪次爱国运动极大地推动了这一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2)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多少周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简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3)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中哪一内容体现了创新精神?
(4)中共“七大”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从上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中,我们获得哪些启示?(至少写出两点)28、通过以上问题的学习,请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29、岁月沧桑;一部近代史见证了无数中国人执着的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请回答:
(1)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的一部抗争史。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抗争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请举出其中一位并概述他的主要事迹。
(2)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一部探索史。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谁?他对中国近代史的主要贡献有哪些?将答案填入下表。
。先行者主要贡献(3)中国近代史更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部奋斗史。请举出两例中国共产党为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与国民党努力合作的主要史实。30、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饱受欺凌的中华民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19世纪40~60年代;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过哪两次主要的侵略战争?列强发动这两次战争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到的耻辱性失败;使中国面临了巨大灾难,请举出两例西方列强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英勇抗争;请写出两例中国百姓抗击侵略的史实。
(4)在近代中国侵略与抗争的历史中你能得到怎么样的启示?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12分)31、材料一:如图材料二:社员交出全部自留地,并且将私有的房屋、牲畜、林木等生产资料转为公社所有。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材料三:“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只是乱了自己,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定》(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的哪些严重失误?这些失误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我们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4分)(2)根据材料三说出“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什么?“文革”发生的起止时间是什么时候?“文革”中的两个反革命集团是指哪两个?这场浩劫给我国带来了哪些严重的危害?(8分)32、小议论文人类进入文明史以来,历经动荡冲突。如何制止暴力冲突,促进和平发展,是当今人类共同的目标。请同学们结合“中国近代的悲剧”这一主题进行分析。谈谈中国如何避免再度出现近代的悲惨命运。我们需要如何做写一篇不低于150字的小论文,标题自拟。33、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向西方学习,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道路的历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1)鸦片战争时期,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谁?(1分)《海国图志》的作者是谁?(1分)他提出了怎样的主张?(1分)(2)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向西方学习先进生产技术,提出了什么口号?(2分)洋务派在教育上有何举措?(1分)(3)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思想上的大解放”指的是什么?(1分)(4)新文化运动中,“Democracy”和“Science”这两个英文单词使用频率较高,你知道它们的中文含义是什么吗?(2分)(5)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可看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有什么特点?(1分)34、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郑和远航时,随行的人员一般在27000左右,所乘坐的“宝船”最大的长44丈4尺,宽18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船上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航海导航技术。材料二:哥伦布等的海上活动,都比郑和晚得多,他们几次航行,人数在100人左右,船只三、四艘,吨位最大的仅120吨。——摘编自《义务教育历史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三:英国马嘎尔尼使团1793年来到中国时的日记记载:(在定海时)惊奇地发现中国帆船很不结实。安得逊看了两个世纪以前的图画后发现,“帆船没有任何变化”。马嘎尔尼写道:“他们这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沿用他们祖先的方法”。——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相撞》材料四:2012年9月25日上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航母入列,对于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增强防卫作战能力,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摘编自“新华网”请回答:问题一: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航分别出自什么目的?(2分)问题二: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不得照抄原文)(3分)问题三: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的对外政策与思想状况指出导致出现材料三所述情况的主要原因。(2分)问题四: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要发展海上力量?(2分)问题五: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代表人物,黄继光,邱少云是抗美援朝期间的人物,不符合题目时间限制,排除。故选D2、D【分析】“一五”计划是1953年-1957年;排除A,大跃进运动是1958年,排除B,经济特区建议是1980年,排除C,“南方谈话”才是1992年。
故选:D。
本题考查“南方谈话”的发表。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分析与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解析】D3、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外开放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从此我国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1980年,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198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从1985年起,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又做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这样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经济体制改革;珠海经济特区和深圳经济特区是同时期建立;在内地没有建立经济特区。综合分析,D符合题意。故选D。【解析】D4、A【分析】本题以“会宁考察团考察的主题”为切入点,考查红军长征胜利的知识。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故会宁考察团考察的主题最恰当的是长征会师、伟大胜利。故选A。
【解析】A5、B【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孙中山先生的认识,根据题目中“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结合所学知识,选项A是鸦片战争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B项是孙中山,1894年创立兴中会,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从此一生致力于民主革命,后来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以推翻满清贵族的统治为目标,1912年,清朝皇帝宣布下诏退位,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项是新中国的创立者,D项是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造者,本题选B。考点:孙中山的历史功绩【解析】【答案】B6、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和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所以答案选B。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全面内战的爆发·重庆谈判【解析】【答案】B7、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袁隆平的相关知识点。袁隆平从20世纪60年代起进行水稻良种的培育,经过多次杂交试验和筛选,于1973年在世界上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故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解析】A8、A【分析】略【解析】A9、D【分析】历史研究中的材料;以历史遗迹;遗物等为最可靠,其次是历史文献、研究著作,再次是个人回忆,而文艺作品只可参考。
故选:D。
根据哪种材料最可靠;最能反映真实历史信息思考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侵华的暴行,要理解历史遗迹、遗物等是最可靠的史料.【解析】D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略
【分析】焦裕禄在任中共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时;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他带领全县干部和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使兰考贫困面貌大为改观,他身患癌症,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
故答案为:
焦裕禄.
本题考查了焦裕禄.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主要有“两弹元勋”邓稼先;“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他们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模范人物焦裕禄的事迹.【解析】焦裕禄11、略
【分析】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故答案为:√.
本题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历史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相关史实.【解析】√12、略
【分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成立的意义的相关史实。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中国的成立的相关史实。【解析】×13、略
【分析】
本题考查《南京条约》;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南京条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识记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等。香港岛是在图中下面的方框所在的位置;宁波位于图中上框位置。
故答案为:
14、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藏的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所以,西藏的和平解标志着祖国大陆的统一。故√。【解析】√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5、√【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相关史实。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故此题正确。16、×【分析】【分析】1926年;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北伐的主要战场是湖南和湖北。经过半年的斗争,进行了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一系列战役,北伐军从长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基本上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张作霖势力不是在北伐战争时期被消灭的,而是在皇姑屯事件中张作霖被炸死,之后张学良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使蒋介石在形式上完成了全国统一。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题干信息准确解读、分析、判断的能力。1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综上所述,此题错误,故选F。【解析】F1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相关知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综上所述,此题错误,故选B。【解析】B19、√【分析】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近代化开端的标志事件是洋务运动。
故答案为:
√。
本题以鸦片战争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鸦片战争影响的知识。
本题以鸦片战争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鸦片战争影响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20、×【分析】【解析】试题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与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相比较,主要是抗日战争实现了全民族抗战。考点: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解析】【答案】错误21、×【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应该是大化改新是古代日本模仿中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改革的典范,而不是明治维新。【点评】考察学生对日本的了解。22、×【分析】【分析】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的称谓,并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邓小平理论的有关内容。23、×【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50年--1952年;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例如西藏直到1959年才进行土地改革,故题中说法错误。应改为: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故答案为:×。
本题以土地改革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实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解析】×四、材料题(共3题,共6分)24、略
【分析】
(1)本题考查洋务运动.
(2)本题考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化探索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解析】(1)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中图一《江南制造总局》与图二《京师同文馆旧址》是洋务运动的成就.从19世纪60--90年代,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洋务运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购买外国机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又提出了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据材料二“梁启超说:‘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孙中山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高举起‘民主’’科学’两面大旗.”结合所学可知,梁启超主张变法,进行救亡图存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孙中山主张通过武装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陈独秀等人掀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启发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结合所学可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新文运动都是向西方学习,都属于资产阶级的探索.
故答案为:
(1)洋务运功.维护清朝统治.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2)梁启超:主张变法;孙中山:主张革命;陈独秀:提倡“民主”“科学”.相同:都学习西方;都属于资产阶级的探索.25、略
【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本题主要考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
(3)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后清朝的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及鸦片战争在中国的历史地位.
(4)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解析】(1)据A图可知;这是《南京条约》签订的场景.签订于1840--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战败后;据B图可知,这是《马关条约》签订的场景.签订于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中国战败后;据C图可知,这是《辛丑条约》的场景.签订于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战败后.
(2)A图反映了清朝与列强签订了《南京条约》.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B图反映了清朝与列强签订了《马关条约》.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1895年李鸿章和日本的伊藤博文在日本的马关签订中日《马关条约》.C图反映了清朝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战败,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
(3)1840年--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性的鸦片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清政府战败.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故答案为:
(1)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
(3)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26、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绥靖政策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法推行绥靖政策,“弱小国家”是捷克斯洛伐克。20世纪30年代,英法等国为了自身的安全,推行绥靖政策,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要求,把法西斯侵略矛头引向苏联.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签订协定,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强行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历史上把这种做法称为“慕尼黑阴谋”。至此,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2)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3)本题主要考查了诺曼底登陆和柏林战役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4年6月,英美盟军进行了诺曼底登陆,向德军发动了猛烈进攻,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苏联军队发动柏林战役,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4)据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英美与苏联对抗的原因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共同的敌人法西斯被消灭,英美与苏联失去了合作的基础,再加上英美与苏联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矛盾,所以走上了对抗的道路。【解析】(1)绥靖政策;捷克斯洛伐克。(2)《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发表)(3)英美盟军:诺曼底登陆;苏联:苏联进攻柏林(柏林战役也可得分)(4)社会制度的矛盾。五、简答题(共4题,共24分)27、略
【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思想基础及极大推动了这一理论在中国的传播的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等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2)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诞生;诞生的标志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3)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及其中体现的创新精神.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4)本题主要考查中共“七大”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5)本题主要考查从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中获得的启示.本题属于自主发挥性试题;可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自中国共产党诞生起肩负的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相关史实.【解析】(1)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等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2)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016-1921=95.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5周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3)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当即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其中以农村包围城市,体现了共产党人依据本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而进行的探索,体现了创新精神.
(4)中共“七大”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大会通过的新党章,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5)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如:从上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中,我们可知应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事;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
故答案为:
(1)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
(2)95周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或中共“一大”召开或中共一大召开).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3)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创新:以农村包围城市.
(4)毛泽东思想.
(5)启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事;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言之有理即可).28、(1)英国侵略者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侵略我国,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开发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等。
(2)火烧圆明园的悲剧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这次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3)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在近代反侵略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关天培;左宗棠、邓世昌等,关天培在1841年2月在虎门英勇抗敌。1878年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邓世昌壮烈牺牲。
(5)通过以上问题的学习;我的感受是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等。
故答案为:
(1)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
(3)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关天培;左宗棠、邓世昌等。
(5)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等。【分析】
本题考查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小题1】(1)英国侵略者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侵略我国,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开发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等。
(2)火烧圆明园的悲剧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这次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3)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在近代反侵略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关天培;左宗棠、邓世昌等,关天培在1841年2月在虎门英勇抗敌。1878年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邓世昌壮烈牺牲。
(5)通过以上问题的学习;我的感受是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等。
故答案为:
(1)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
(3)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关天培;左宗棠、邓世昌等。
(5)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等。【小题2】【小题3】【小题4】【小题5】29、略
【分析】
(1)本题考查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涌现出的民族英雄.
(2)本题考查孙中山及其贡献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为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与国民党努力合作的主要史实.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涌现出的民族英雄、孙中山及其贡献、中国共产党为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与国民党努力合作的主要史实等知识点的识记能力.另外向学生说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解析】(1)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的一部抗争史.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抗争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如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成为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率兵进军新疆,讨伐阿古柏,1876年,左宗棠率兵进入新疆,清军采取“缓进急战”的战术,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广大地区,在左宗棠的武力震慑下,1881年,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2)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孙中山.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此,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3)中国共产党为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与国民党努力合作的主要史实;如: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协助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重庆谈判,争取国内和平,避免内战等.
故答案为:
(1)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
(2)
。先行者孙中山主要贡献推翻了清朝统治(或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或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等.(3)主要史实: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协助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重庆谈判,争取国内和平,避免内战等.30、略
【分析】
本题考查了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要求组织答案.
(1)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点.
(2)本题考查西方列强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3)本题考查中国百姓抗击侵略的史实.
(4)本题考查对近代中国侵略与抗争历史的启示.
本题以近代史为依托,考查的是学生对近代列强侵华史和中国人民抗争史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1)解答本题要注意时间是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个阶段的侵略战争主要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其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国门、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
(2)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我们知道列强在侵略战争中犯下了累累罪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闯进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在大肆抢劫后一把火烧毁了这座中西合璧的建筑;俄国侵占我国东北西北大约150平方千米土地,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军队在花园口登陆后屠杀旅顺居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在北京抢掠财物,焚烧房屋,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俄国侵占我国东北西北大约150平方千米土地,.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英勇抗争,典型事例有左宗棠收复新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林则徐虎门销烟、义和团抵抗八国联军侵略邓世昌黄海大战壮烈牺牲;这些反抗沉重打击了列强或粉碎了列强灭亡中国的企图.但由于清朝统治者腐败无能、侵略者的强大等原因,近代史上中国屡次战败.
(4)主观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落后就要挨打,要推翻清朝腐败统治.
故答案为:
(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国门;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我国东北西北大约150平方千米土地.
(3)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义和团运动.
(4)落后就要挨打,要推翻清朝腐败统治.六、综合题(共4题,共12分)31、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建国后党的严重失误。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些失误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我们应从中吸取的教训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实事求是,不能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等。“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革”发生的起止时间是1966—1976年。“文革”中的两个反革命集团是指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这场浩劫给我国带来的严重的危害: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文化遭受空前浩劫等。【解析】【答案】(1)“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实事求是,不能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等。(2分)(2)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3分);1966—1976年(2分);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文化遭受空前浩劫等(3分)32、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根据题目信息和所学,我们可以拟定题目为:近代屈辱的中国应走向富强。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经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西方列强的侵略对中国造成严重的灾难和伤害,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落后必遭挨打,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是民族危机的根源,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因此,我们要牢记国耻,发奋图强,振兴中华。在政治上,我们要维护国家的统一,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保持主权的独立;在经济上,要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学习外国先进的科技与管理经验,发展经济,壮大国家实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在军事上,要科技强军,利用现代武器装备,充实国防。【解析】近代屈辱的中国应走向富强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西方列强的侵略对中国造成严重的灾难和伤害,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落后必遭挨打,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是民族危机的根源,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我们要牢记国耻,发奋图强,振兴中华。在政治上,我们要维护国家的统一,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在经济上,要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学习外国先进的科技与管理经验,发展经济,壮大国家实力,充实国防。33、略
【分析】试题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新思想的萌发。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林则徐、魏源等封建士大夫开始面对现实,提倡“经世致用”,引导人们挣脱程朱理学的枷锁,为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而其中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设立译馆,翻译外国书籍,使广东成为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窗口;在鸦片战争期间,积极仿制西方战舰,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是林则徐的好友,受其嘱托,收集了大量资料,编写《海国图志》一书,在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开启了近代思想的觉醒。(2)本小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的一场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著名的有安庆内机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等;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新式学堂等。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7.3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含答案)
- 宅基地申请书范本
- 2024年芦荟市场调查报告
- 因病困难申请书
- 2025年百搭中样染色机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特教中的创新技术教学方法的革新
- 物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的紧密结合
- 部编版:2022年七年级《历史B卷》下册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
- 星海音乐学院《通信电路与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技能训练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六年级2025寒假特色作业
- DCS-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 2025年江苏辖区农村商业银行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华财险湖南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中智集团及下属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完整版教案及反思
- 少儿财商教育讲座课件
- 2025年中国科协所属单位招聘15名社会在职人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药剂科工作人员工作计划
- 质量检验培训课件(课件)
- 春节节后安全教育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