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89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这主要是因为我国()A.季风气候显著B.夏季普遍高温C.雨热同期D.气候复杂多样2、三北防护林地跨()A.西北、华北、东北B.西北、华北、南北C.西北、华北、中北D.西北、华北、西南3、下图为“全球六大板块示意图”;世界地震带主要位于()

A.板块交界地区B.板块内部地区C.大陆内部地区D.大洲交界地区4、黑龙江省被誉为()A.祖国心脏B.海上花园C.北国粮仓D.祖国煤海5、经过图中③城的南北铁路干线是()

A.京九线B.京沪线C.焦柳线D.京广线6、图中的山脉和河流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此界限描述不正确的是()A.800mm年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B.1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C.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D.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界线7、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三江源地区曾是河湖密布、水草丰美的高原草甸区。目前,三江源地区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水土流失的面积不断扩大;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为改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修建水库B.修水平梯田C.跨流域调水D.种草植树8、长江上游的支流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A.岷江、嘉陵江、乌江B.岷江、嘉陵江、湘江C.乌江、岷江、雅砻江D.湘江、汉江、赣江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9、【题文】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左下图是我国农业产值的构成图,该图是1999年我国土地利用构成图。1999年我国土地利用的构成特点是()

A.农业结构很合理B.草地比重最大C.林业比重最小D.耕地比重最小10、下列动物分布在西双版纳的有()A.长尾猿B.牦牛C.滩羊D.绿孔雀11、如图所示,能反映“沙漠和荒漠化”主题的漫画是()A.B.C.D.12、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说法正确的是:()A.珠江三角洲的轻、重工业都非常发达B.珠江三角洲利用土地,劳动力优势和港澳地区紧密合作C.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带动作用D.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对港澳地区有威胁,彼此是竞争对手,不再紧密合作13、图中山脉两侧地形区景观的描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①山的南侧高寒草原上,常见成群的牦牛在觅食B.②山的南侧被称为”塞上江南”C.③山的北侧高原沟壑纵横,黄土广布D.④山的东侧水田连片,秋季稻谷飘香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4、读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1)台湾岛与大陆最近的省为____.

(2)将图中数码或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②.____B.____D.____

(3)台湾岛西部地区的地形以____为主,盛产稻谷和甘蔗,有“____”和“____”之称.

(4)台湾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族.

(5)图中E为我国十大旅游名胜之一的____.

(6)台湾经济20世纪60年代后,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____”型的经济.

15、自然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____、____、森林、水和水能等等.16、读图回答:(每空1分,共18分)(1)写出下列字母表的省级行政区名称及简称:A,;B,;C,;D,;E,;F,。(2)A濒临的海洋是、,B东部濒临海峡,是祖国大陆与台湾海上往来最近便的省份。(3)我国最西部的省级行政区是。最南部的是。(4)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是。17、读“我国东部季风区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____(夏;冬)季风带来的。

(2)四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是____,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年降水最少的是____。(填字母)

(3)通过对四城市降水的判读,可看出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季,南方的降水量比北方____,南方的雨季比北方____。18、读长江水系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①是湘____江;②是赣____江.

(2)图中鄱阳湖的序号是____③,洞庭湖的序号是____。

(3)长江十分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____河段.

(4)⑤是长江干流中正在建设中的规模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____。请你说出在此修建大坝的原因____。

(5)⑥是长江干流沿岸最年轻的直辖市____。19、东北三省地形以____和____为主,气候____,____和____两条河流是中朝两国的界河,黑龙江是____两国的界河.20、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5分)(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水电站或水利枢纽: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支流:D________;E________;H________。城市:F________;湖泊:G________。(2)划分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地点是________,图中数字代号是________;中游和下游的分界________,图中数字代号是________。(3)历史上有“塞上江南”之说。上游的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平原由于黄河的灌溉,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而“害”主要发生在黄河的________游河段。21、我国领海的宽度是____。22、(2016•益阳)我国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的____盆地,该盆地生产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____.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题,共18分)23、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表”;完成:

。所占比例可利用土地草地32.6%林地16.6%耕地13.5%建设用地15.7%难利用土地21.6%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我国土地资源类型______;但比例不合理,主要是______和______少,难以利用的土地______,后备土地资源______.

2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M为我国______岛;它隔着海峡与祖国大陆______省相望.

(2)图中C为______高原;其边缘处G为______山脉.

(3)在A;B、D中;属于我国最大盆地的是______(填序号),盆地中居住的少数民族主要为______族.

(4)E为______山脉;H为______高原.

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2题,共18分)25、认识祖国: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优越,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位于________大陆的东部,________洋的西岸。(2)我国濒临的四个海中属于内海的是________海,最南面的是________海。(3)我国陆地面积约________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位。(4)我国领土最南端在北纬约4°的,与最北端纬度相差约°。(5)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我国绝大部分属于带。26、阅读所给材料;完成下列各小题.

材料一:作为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从长江调水,横穿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总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供水面积达145万平方公里,受益人口4.38亿人.先期实施东、中线一期工程,东线一期工程已于2013年通水.材料二: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于2003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沿京广铁路线西侧北上,全程自流,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供水,包括丹江口大坝加高、渠首、输水干线、汉江中下游补偿等内容.干线全长1432公里,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沿线20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市)受益.材料三: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于2002年7月正式开工,2004年10月1日全线建成投产。西气东输工程是“十五”期间国家安排建设的特大型基础设施,总投资预计超过1400亿元。截止2015年6月,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管线累计输送天然气超过1500亿立方米。西气东输示意图:(1)阅读材料一,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从长江调水,横穿了哪些流域?()A.长江;珠江、淮河、黄河B.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C.长江、珠江、钱塘江、黑龙江D.长江、淮河、黄河、辽河(2)阅读材料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的水源地是____,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终点所在区域是我国____灾害的主要分布区。(3)阅读材料三,西气东输路线经过地形区A____,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4)上述材料中介绍的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都是为了解决我国资源____分布不均。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还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使我国地域文化的发展各具特色.故选:D.

【点评】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2、A【分析】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我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我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8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三北防护林最重要的生态效益是防风固沙,防止沙漠化。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3、A【分析】【分析】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和大洲交界地带不是同一空间地区;板块内部与大陆内部亦不相同,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点评】本题组考查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和板块的构成。4、C【分析】【分析】“祖国的心脏”﹣﹣北京市;“海上花园”﹣﹣澳门特别行政区“北国粮仓”﹣﹣黑龙江省;“祖国煤海”﹣﹣山西省;故选:C.

【点评】熟记我国各省的特色以及别称,即可得出正确答案.5、D【分析】【分析】读“长江沿江带”五城市分布示意图可知;①是攀枝花,②是重庆,③是武汉,④是南京,⑤是上海.武汉交通运输便利,有九省通衢之称,经过武汉的南北铁路干线是京广线.依据题意.故选:D.

【点评】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南北向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等;东西向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等.6、D【分析】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

故选:D.

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记忆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可以采用比较法,提高记忆效率.【解析】D7、D【分析】本题考查改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采取的措施。目前,三江源地区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水土流失的面积不断扩大,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为改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采取的有效措施是种草植树,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故选D。【解析】D8、A【分析】解:由长江水系图可知;长江上游的支流自西向东依次是: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乌江.

故选:A.

长江上中游的分界线是:宜昌;

本题考查长江主要支流的分布状况.【解析】A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9、B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1999年我国土地利用的构成特点是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占大多数,耕地比重最小,草地占比重大。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农业生产的知识。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解析】【答案】BD10、AD【分析】解:西双版纳地区主要的动物有长尾猿;绿孔雀、亚洲象等;牦牛是我国青藏地区主要的畜种,滩羊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主要的畜种.

故选:AD.

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是西双版纳重要的支柱产业;高大挺拔的望天树;巨大的板状根、残忍的绞杀植物、气势磅礴的“独木成林”等都是热带雨林特有的景观;这里自由自在生活着上千种动物,其中有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本题考查是西双版纳地区的动物,牢记即可.【解析】【答案】AD11、AC【分析】解:读图可得;A图所示的是过度放牧现象;B图所示的是臭氧层的破坏现象;C图所示的是滥伐森林现象;D图所示的是水资源污染现象。能反映“沙漠和荒漠化”主题的漫画是AC.根据题意。

故选:AC。

过度放牧会造成土地沙漠和荒漠化.

该题依据漫画的形式考查草地出现的问题,读图理解后即可解答.【解析】AC12、B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经济发展的方向与本区实际的自然环境相关,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直接受自身自然因素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主要有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其产品以轻工业为主,故A描述有误;珠江三角洲地区本身有土地、劳动力优势加上区位优势可以和港澳地区紧密合作,形成“前店后厂”的独特模式,促进本区经济发展,故B描述正确;珠江三角洲地区这种内地与沿海相结合的外向型经济对本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C描述正确;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之间形成了分工合作的“前店后厂”独特模式,对两地区的发展起到了共同促进的作用,D描述错误。四个选项中,AD描述有误,BC描述正确。考点:掌握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解析】【答案】BC13、AC【分析】解:昆仑山南侧是青藏高原;其特点是高寒牧场,有牦牛,故A正确;

塞上江南是指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②是天山,以南是塔里木盆地,故B错误;

秦岭北侧是黄土高原;该景观特征是沟壑纵横,黄土广布,故C正确;

太行山东侧是华北平原;其耕地类型是旱地,故D错误.

故选:AC.

读图可得;①是昆仑山,②是天山,③是秦岭,④是太行山.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特点,读图解答即可.【解析】AC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4、略

【分析】

(1)从图中看出;台湾岛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2)根据地理事物的位置判断;②是位于台湾海峡中的澎湖列岛,B是台湾岛东侧的太平洋,D是台湾海峡;

(3)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西部是平原,因盛产稻谷,被称为海上粮仓,又盛产甘蔗,被称为东方甜岛;

(4)台湾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最多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5)从图中看出;E是我国十大旅游名胜之一的日月潭;

(6)台湾经济20世纪60年代后;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外向型的经济.

故答案为:(1)福建省;(2)澎湖列岛;太平洋;台湾海峡;(3)平原;海上粮仓;东方甜岛;(4)高山;(5)日月潭;(6)外向.

【解析】【答案】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200多个岛屿,其中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东临东海,南临南海,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向太平洋,台湾省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

15、略

【分析】

自然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等.

故答案为:阳光;矿产.

【解析】【答案】自然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等.自然资源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16、略

【分析】试题分析:(1)从图上可以看出,A是我国最大半岛-山东半岛所在的省,是山东省,简称“鲁”;B是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省,简称“闽”;C是位于长江中游,并有长江横贯东西的湖北省,简称“鄂”;D是位于黄河东侧的山西省,简称“晋”;E是位于黄河“几”字状中间的陕西省,简称“陕”或“秦”;F是位于青藏高原,同时是长江、黄河发源地的青海省.(2)由上题可知,A是山东省,北临渤海,南临黄海,B省东临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3)位于我国最西部的是帕米尔高原,此高原所在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边的是海南省,包括南沙群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在内.(4)我国共有四大直辖市,其中重庆市是最年轻的直辖市,同时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疆域.【解析】【答案】(1)A山东省、鲁;B福建省、闽;C湖北省、鄂;D山西省、晋;E陕西省、秦;F青海省、青(2)渤海、黄海,台湾(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南省(4)重庆17、夏DAA夏多长【分析】【分析】我国降水受夏季风的影响;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递减,夏秋多,冬春少,气温受纬度的影响,气温从南往北逐渐降低;(1)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夏季风从海洋上吹过来,带来大量的水汽;(2)四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是D,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A,年降水最少的是A;(3)通过对四城市降水的判读,可看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南方的降水量比北方多,南方的雨季比北方长。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我国的气候类型及特征、季风气候影响下的河流的水文特征。18、湘江赣江③④上游三峡此处位于我国地形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处,水流湍急,水位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重庆【分析】【分析】(1)图中①是湘江;②是赣江.(2)图中鄱阳湖的序号是③;洞庭湖的序号是④;(3)长江十分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4)⑤是长江干流中正在建设中的规模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在此修建大坝的原因j此处位于我国地形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处,水流湍急,水位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5)⑥是长江干流沿岸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长江的发源地、入海口、水文特征、支流、沿江城市、湖泊等知识。19、山地平原温带季风气候鸭绿江乌苏里江中国和俄罗斯【分析】【分析】东北地区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这里有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短促凉爽;位于中国和朝鲜的分界线上的河流有鸭绿江和乌苏里江,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的界河是黑龙江.故答案为:山地;平原;温带季风气候;鸭绿江;乌苏里江;中国和俄罗斯.

【点评】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20、略

【分析】试题分析:(1)A是位于甘肃境内黄河上游的龙羊峡;B是位于宁夏境内的青铜峡;C是位于河南境内的三门峡;D是流经山西省境内的汾河;E是流经陕西境内的渭河;H是长江的支流,是流经贵州省的乌江;F是长江支流-汉江与长江交汇的城市,是湖北省的省级行政中心-武汉;G是位于长江中下游分界线的鄱阳湖.(2)黄河的上、中游分界线,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在图上是②所示;中下游分界线是位于河南境内的旧孟津,是③所示.(3)历史上有“塞上江南”之说,是指上游的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两个平原地处我国季风区的西部边缘,降水较少,但由于黄河的灌溉,形成了富庶的农耕区;而害主要是发生在黄河下游,因下游河段形成了“地上河”,易决口,造成两岸的泛滥.考点:本题考查河流特征.【解析】【答案】(1)A龙羊峡;B青铜峡;C三门峡;D汾河;E渭河;H、乌江;F武汉;G鄱阳湖(2)河口、②;旧孟津、③(3)河套、宁夏、下21、12海里【分析】【分析】领海是指距离一国海岸线一定宽度的海域;是该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政府于1958年9月4日宣布中国的领海宽度为十二海里。

【点评】牢记知识点解答即可。22、塔里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分析】【分析】“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因为在新疆沙漠绿洲里,白天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很高;到了夜晚,骤然降温,昼夜温差大,大气和土壤中的热量迅速散失,植物进入“休眠”状态,自身呼吸作用大幅度减弱,白天借助于光合作用所形成的养分得以有效积累,从而使瓜果特别甜.

【点评】“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这一项目的实施,为西部大开发、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新疆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新疆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由于日照时数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长绒棉、甜菜、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杏、桃、梨、葡萄、哈密瓜等水果蜚声中外.该题考查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及新疆的自然环境,理解答题即可.四、简答题(共2题,共18分)23、略

【分析】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但比例不合理,主要是耕地和林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故答案为:多样;耕地;林地;多;不足.

【解析】【答案】我国各类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