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探究_第1页
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探究_第2页
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探究_第3页
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探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还有利于培养其审美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文章从安全性、趣味性、计划性三个角度出发阐述幼儿园美术活动中运用自然材料的基本原则,探讨在色彩类、构图类、造型类美术活动中运用自然材料的策略,以期增强幼儿园美术活动的育人效果。【关键词】幼儿园;自然材料;美术活动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自然材料的运用能够丰富幼儿的美术创作,为幼儿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助力幼儿提升美术素养。因此,教师应重视自然材料在活动中的运用策略,结合美术活动的主题搜集各种自然材料,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新颖生动的美术作品,增强幼儿创新意识的同时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彰显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育人价值。一、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运用自然材料的原则(一)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是指教师利用自然材料组织美术活动时,要引导幼儿规范使用美术工具,充分保证其人身安全[1]。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精心挑选自然材料和活动工具,并留心观察他们的活动表现,必要时及时制止其危险行为,以此降低发生意外事故的可能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对自然材料进行分类,按照一定顺序整齐摆放这些材料,并用不同的图案提示幼儿合理选择自己所需的素材,引导他们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自主操作,为美术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二)趣味性原则幼儿对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是他们难以对一件事情保持长久的专注。因此,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容易出现分心的情况,这样不利于他们充分发挥自然材料的应用价值。对此,教师应设计具有趣味性的美术活动,根据课程主题选择自然材料,以此促使幼儿主动参与互动,提高课堂专注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根据幼儿的真实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利用丰富的自然材料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促进幼儿综合素养的发展。(三)计划性原则计划性原则要求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需求,根据其认知特点、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等因素选择自然材料,切实保证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整体效果。例如,教师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认知能力来选择美术活动材料。在小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体积小且较为直观的素材,以此逐渐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在大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较为精细的自然材料,以此挖掘幼儿的个人潜能。这样,不仅能够为幼儿营造和谐、愉快的活动氛围,还能够提升他们的美术素养,有效增强教学效果。二、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策略(一)色彩类美术活动中自然材料的运用1.拓印拓印是一种以模仿或效仿为主的美术表现形式。在幼儿园色彩类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利用自然材料进行拓印,进而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实践力和创造力。首先,教师应向幼儿传授拓印版画的基本方法:第一步,在卡纸上设计简单轮廓的图案;第二步,把图案上的每个部位都剪下来,并将其固定在一张纸上,其中每个部位的连接处要留出空隙;第三步,用画笔上色,将色彩均匀地涂在镂空部位上;第四步,把印纸固定在底稿上面反复拓印。明确拓印方法后,教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各种形状的树叶,引导幼儿按照以上方法进行操作,让他们在自主练习中完成拓印的第一幅作品。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思考树叶有哪些拓印方式。其中,有的幼儿将树叶分成若干份,并利用其拓印出向日葵的图案。利用树叶进行拓印的美术活动能够充分锻炼幼儿的想象能力,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树叶的多种拓印方法,切实提高其创意实践以及艺术表现素养[2]。2.染色染色是一项常见的美术活动。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可以利用经过加工的自然材料对喜欢的物体进行染色,这有利于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联想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根据课程主题合理选择自然材料,如不同颜色的花朵、各个品种的草木等。在染色前,这些自然材料需要进行浸泡。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给予幼儿自主创作的机会,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具体图案和浸泡后自然材料呈现的色彩进行染色。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在幼儿园的公共区域内展示他们的染色作品,以此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与专注力。在此次教学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浸泡自然材料,根据图案灵活搭配颜色,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提升色彩感知能力和审美素养。如此,幼儿能够深刻理解自然材料的运用价值,逐渐养成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有利于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3.石头画石头画是指用蜡笔或颜料在石头上创作,使石头更具观赏性的美术活动,是提升幼儿审美水平和创作能力的有效方式。开展活动前,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在附近的公园内收集各式各样的石头,将触感、外形、颜色等方面存在差异的石头放入小桶,而后回到幼儿园内统一清洗、晾晒。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关注这些石头的特点,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来获取创作灵感。回到课堂,教师为幼儿准备颜色丰富的蜡笔和颜料,并介绍绘制石头画的基本方法,引导他们进行联想和想象,大胆展示自己的创作风格。其中,有幼儿在椭圆形的石头上涂上与鸡蛋壳颜色相近的颜料,使其看起来像一枚鸡蛋;也有幼儿在比较平整的石块上用多种颜料画动漫形象,别具特色;还有幼儿挑选若干块形状不同的小石头,并用蜡笔在每一块石头上画一朵向日葵,而后将其粘到硬纸板上,加上相框,制成一幅装饰画。可见,石头画使原本普通的石头充满艺术气息,这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还能够有效发挥自然材料的价值,从根本上增强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实效性[3]。(二)构图类美术活动中自然材料的运用1.叶贴画构图类活动对幼儿的美术水平的要求较高。为了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有效融入自然材料,教师应根据课程主题与幼儿的兴趣爱好设计多元化的美术活动,引导幼儿独立思考自然材料的运用方式,从而为他们的自主创作打下坚实基础。在创作叶贴画的活动中,教师可以投放各种各样的树叶和大小一致的木板,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创造性地组合这些树叶,并将其粘贴到木板上,从而创作出别具一格的叶贴画。例如,幼儿受到绘本上样式丰富的脸谱的启发,尝试在木板上利用树叶拼接脸谱。此外,教师可以将幼儿的叶贴画作品在幼儿园内的美术区域进行展览,以此增强幼儿的成就感与创作动力。如此,不仅能够拉近幼儿与大自然的距离,激发他们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还能够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美术活动的育人效果。2.豆贴画豆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可以作为自然材料运用于美术活动中,对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审美素养具有积极作用。开展活动前,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不同种类的豆子,如绿豆、红豆、黄豆等,并按照颜色分类摆放,鼓励幼儿积极创作豆贴画。其中,豆贴画的创作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先在卡纸上设计具体图案,再按照所画图案线条摆放豆子,最后将其固定在卡纸上;其二,先给豆子涂色,再用胶水将豆子按照一定的图形样式固定在卡纸上。在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联想和想象,不断挖掘幼儿的潜能,让他们利用豆子创作内容丰富的美术作品。其中,有幼儿用绿豆设计一棵松树,其外形非常逼真。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升华主题,渗透环保理念,倡导幼儿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为我国环保事业贡献力量。如此,不仅能够增强幼儿的想象能力、构造能力和对色彩的感知力,还能够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美术综合素养。3.沙画沙子是幼儿在日常游戏中不可缺少的道具。多数情况下,幼儿喜欢用沙子开展“搭城堡”“挖地道”等游戏项目。作为幼儿熟悉的一种自然材料,沙子也可以辅助幼儿展开美术创作[4]。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利用树枝、石头等自然材料在沙子上作画,创作出新颖的美术作品。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前往户外活动区域的沙坑,让他们取一定量的沙子平铺在地上,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树枝、木棒等工具当作“画笔”进行创作。当幼儿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对他们的作品进行点评,主要采用激励性语言增强幼儿的创作信心。例如,为了画出一家三口的肖像图,有位幼儿先用较粗的木棒勾勒外形,再用较细的树枝画出眼睛、嘴巴、耳朵等器官,从而使沙画更具层次感。教师请其他幼儿来观看该名幼儿的创作过程,让其他幼儿积累创作经验,同时使该名幼儿充分体验沙画创作带来的成就感。这有利于增强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彰显自然材料的育人价值。(三)造型类美术活动中自然材料的运用1.泥塑活动泥塑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组织泥塑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幼儿的创作体验,还能够潜移默化地使幼儿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利于提升幼儿的文化素养。在泥塑活动中,教师需要投放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自然材料,先传授基本的泥塑创作技巧,再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自主设计泥塑作品。具体而言,当幼儿掌握基本的泥塑创作技巧后,教师可以组织他们进行实践,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创作。其中,有的幼儿制作卡通人物泥塑,也有的幼儿制作摆件泥塑,还有的幼儿制作动植物泥塑,等等。当幼儿完成创作后,教师可以在讲台上展示最具创意的三个作品,并邀请创作它们的幼儿简单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让幼儿在自由讨论中激活创造思维,从而切实增强美术活动的实效性。教师利用自然材料组织泥塑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还有利于提升美术课堂效率,增强教学效果[5]。2.蔬果造型为了使自然材料在美术活动中发挥出最大价值,教师应合理选择自然材料,科学设计课程主题。具体而言,教师应选择现实生活中幼儿熟悉的自然材料作为教学道具,并让幼儿在熟悉的环境下展开自主探究,从而保证美术活动的有效开展。例如,蔬菜和水果是幼儿每天都要摄入的食物,教师提前准备西瓜、苹果、玉米等蔬果,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搭配这些食材,设计具有创意的美术作品。其中,有幼儿先用若干根牙签刺穿提前准备好的玉米粒、苹果块等,再将这些牙签以倾斜排列的方式扎向一根胡萝卜,从而完成“圣诞树”的制作。可见,利用蔬果设计造型的美术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使他们从不同维度思考这些自然材料的运用方法,从而增强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提升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整体质量。值得注意的是,活动中的幼儿需要使用牙签、小刀等尖锐的工具,教师要仔细观察,协助幼儿使用这些工具,充分保证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