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藏地区
■落实基础知识
1.填出本区的邻国
①印度,②尼泊尔,③不丹,⑷缅甸。
2.填出下列地形区名称
山脉:A横断山脉,B祁连山,D巴颜喀拉山,E昆仑山,F唐古拉山,其中D山脉是长江
和黄河两条大河的分水岭。
盆地:C柴达木盆地。高原:N青藏高原。
谷地:L雅鲁藏布江谷地,W地水谷地,是青藏地区主要农业分布区。
3.填出下列河流的名称
M黄河,K金沙江,I澜沧江,H怒江,G雅鲁藏布江,世界第一大峡谷位于图中G、H、I、
K、M等河流中的底河流上,该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水量大,落差大。
4.本区除水能资源丰富外,太阳能资源、地热资源、矿产资源都很丰富
城市⑤拉威有“日光城”之称;⑥是我国最大的地热发电站羊八井地热电站,本区地热资源
丰富的原因是处于甲印度洋板块和乙亚欧板块交界处。
5.填出下列矿产及矿产地名称
。钾盐、察尔汗;T石油、冷湖。
6.城市与交通
城市:⑦西宁,⑧格尔木。铁路线:⑨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突破核心考点
1.青藏地区地理特征
(1)自然地理特征
角度特征
80。9001()0°
为0。
区域定位■
4缪篇。
地形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
高原山地气候,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气候
降水季节分布不均,自东南向西北内陆减少
西北部属内流区;东南部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高原湖泊星罗棋布,
水文
多内流湖,主要有青海湖、纳木错等
植被以高寒草地为主
矿藏丰富(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太阳能、地热能(温泉)、水能
资源
等清洁能源丰富
(2)人文地理特征
角度特征
人口较少,城镇化水平低;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人口环境
人口、城市
承载力小
①高寒牧业:耗牛、藏绵羊、藏山羊等优良畜种;
农业
②河谷农业:青棵、小麦、豌豆
工业西宁(毛织);拉萨(皮革、毛毯);林芝(毛织)
交通公路运输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以拉萨为中心,铁路有青藏铁路
环境问题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不合理伐林、放牧、耕作,造成湿地退化
2.用整体性原理分析青藏地区地理特征
雪山连绵,冰川
纵横,多条大江
大河的发源地
世界最大的高原
湖泊群
人口稀少,居
藏族为主,民
特
多分布于点
河谷地区/
科研和旅游宝交通以公路清洁能源(太阳
地(自然风光、为主,青藏铁能、地热能、水
民族风情、历路全线通车能)丰富
史文化)
3.青藏高寒区发展农牧业的条件
(1)有利条件:①光照充足,是全国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区,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植
物光合作用强,为农作物高产提供了自然前提;②有大面积的高山草甸草原,是良好的牧场;
③东部及南部河谷地带热量和水分条件提供了发展农业多种经营的可能性。
(2)不利条件:①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无霜期极短,只能种植青棵、小麦、豌豆等耐寒作物
和放牧耗牛、藏绵羊等高寒牲畜;②土壤质粗层薄。
■明确命题方向
考向1通过“人口分布”考查“区域认知”
(2023•河南郑州模拟)为推动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某研究团队对青藏高
原自然环境和人口分布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划定了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分界线。下面图1为
“青藏高原位置示意图”,图2为“青藏高原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人口密度(人/km?)人口密度(人/km?)
纬度(N)经度(E)
图2
1.下列四地最有可能是青藏高原寒旱中心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图中最接近该研究团队划出的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分界线的是()
A.H—I一线B.J—K一线
C.M—N一线D.P—Q一线
3.未来青藏高原人口稀疏区()
A.人口迁入更为活跃
B.可能成为区域人口主要聚居区
C.应多规划建设交通干线
D.人口生计方式可能发生改变
答案LA2.C3.D
解析第1题,通过经纬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位于藏北高原,乙位于祁连山西段,丙
位于念青唐古拉山西部,丁位于横断山区。藏北高原、念青唐古拉山西部海拔高、气温低,
气候寒冷,祁连山西段、横断山区海拔相对较低,气候不如其他两个地区寒冷,B、D排除;
念青唐古拉山西部有来自印度洋的湿润水汽,降水较多,不是干旱中心,C排除;所以四地
中最有可能是青藏高原寒旱中心的是甲,A正确。第2题,由图2可知,沿10(FE、90咤经
线、38°N往南至28°N人口密度大,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所以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分界
线应该是东北—西南走向,M—N一线为东北—西南走向,C正确。第3题,由上题可知,
青藏高原人口稀疏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自然条件恶劣,不可能成为区域人口主要聚居区,
所以对人口的吸引力比较小,人口迁入不活跃,A、B错误;青藏高原西北部修建交通干线
的难度大、成本高,且人口稀疏区对交通的使用率低、需求量少,C错误;未来青藏高原人
口稀疏区的居民为了适应当地恶劣的自然条件,人口生计方式可能发生改变,故选D。
考向2通过“地质灾害”考查“综合思维”
(2024•陕西商洛模拟)下面图甲为“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地质灾害综合分区图”,图示区
域多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图乙为“三大分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非易发区的面积
占比图”。据此完成4〜6题。
4.图甲中分区I、II、III分别对应图乙中的()
A.①②③B.③②①
C.①③②D.②③①
5.分区III地质灾害非易发区集中分布于()
A.东部B.南部
C.西南部D.西北部
6.相较于分区II、III,与分区I地质灾害形成关系最为密切的特征是()
A.植被覆盖率高B.谷地多呈南北走向
C.地震发生频率高D.昼夜温差大
答案4.A5,D6,B
解析第4题,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水、岩性和植被覆盖率等因素密
切相关,但主要的诱发因素是降水,分区m降水少,人口密度在三个区中最小,地质灾害非
易发区的面积占比是最高的,对应图乙中的③;分区I地为横断山区,山高谷深,且降水集
中多暴雨,地质灾害易发区的面积占比是最高的,对应图乙中的①。A正确。第5题,青藏
高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越往北降水越稀少,因此分区III西北
部地质灾害非易发区分布较为集中,D正确。第6题,植被覆盖率高,滑坡、泥石流等地质
灾害发生频率应较低,A错误;并不能确定分区I地震发生频率高于分区n、m,c错误;
昼夜温差大的区域是分区m,D错误;由于谷地多呈南北走向,有利于湿润的气流进入分区
I,降水充沛,易诱发地质灾害,B正确。
课时精练
(2023•广东广州模拟)下垫面与大气之间通过对流(包括乱流)完成输送的热量被称为“感
热通量”。当地温高于气温,热量由地面传送给近地面较冷的空气并促使其增热,感热通量
为正值;反之为负值。而下垫面由于水汽蒸发(蒸腾)而向大气传输的热量被称为“潜热通
量”。下图示意1979〜2014年青藏高原平均地表感热、潜热通量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1〜
2题。
1.春季青藏高原感热通量值迅速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
A.太阳辐射减弱B.积雪融化
C.地表风速减小D.云量增加
2.推测下列青藏高原的区域中夏季潜热通量最大的是()
A.藏南灌丛草原区B.柴达木盆地荒漠区
C.西北高寒草原区D.昆仑山地高寒荒漠区
答案LB2.A
解析第1题,由材料“当地温高于气温,热量由地面传送给近地面较冷的空气并促使其增
热,感热通量为正值”可知,春季青藏高原感热通量值迅速增加是由于地温升高,最直接的
原因是春季气温回升后,地表覆盖的积雪融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降低,地表吸收的太阳
辐射增多,地温上升,B正确;太阳辐射减弱,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量减少,地温下降,A
错误;地表风速减小、云量增加主要影响气温,利于气温上升,感热通量值下降,C、D错
误。故选B。第2题,下垫面由于水汽蒸发(蒸腾)而向大气传输的热量被称为“潜热通量”,
草原区比荒漠区蒸腾量大,荒漠区比草原区干旱,水汽蒸发量少,B、D错误。青藏高原西
北高寒草原区气候寒冷,蒸发弱,与藏南灌丛草原区相比,夏季潜热通量小,A正确、C错
、口
沃。
(2023•山东威海模拟)近年来,日趋严重的光污染让越来越多的人无法欣赏、观测星空。
2018年西藏阿里、那曲暗夜星空保护地被正式收录入“世界暗夜保护地名录”,成为我国首
批得到国际组织认可的暗夜保护地。职业星空摄影师小李,曾沿219国道观星。下图示意219
国道沿线观星点。据此完成3〜4题。
喀纳斯
2克拉玛依丽江观测站
赛里那拉提草原
采编,'、:雅鲁藏布大峡谷
珠穆朗玛峰哈尼梯田
“建/阿里观测站
高美古暗夜
帕米尔
保护地(在建)
高原
图例
慕士塔格
阿里暗夜保护地•观星点
观测站
*天文台
上暗夜保护地
3.小李发现,哈尼梯田比帕米尔高原更适宜冬季观赏星空,是因为哈尼梯田()
A.晴朗少云,大气透明度高
B.昼短夜长,观星时间长
C.海拔较低,光污染少
D.纬度较低,温度适宜
4.我国建立阿里等暗夜保护地的最主要目的是()
A.科普天文知识B.消除光污染
C.保护星空资源D.带动经济发展
答案3.D4.C
解析第3题,两地区冬季都晴朗少云,帕米尔高原海拔高,大气透明度更高,A错误;冬
季昼短夜长,观星时间长,是共同点,B错误;哈尼梯田比帕米尔高原海拔低,易受人为因
素影响,光污染较多,C错误;哈尼梯田纬度较低,海拔低,冬季夜晚温度较帕米尔高原高,
适宜观赏星空,D正确。第4题,日趋严重的光污染让越来越多的人无法欣赏、观测星空,
西藏阿里、那曲的星空资源全球稀缺,需要得到精心保护,这是建立阿里等暗夜保护地的最
主要目的,C正确。
盐沼属于湿地的一部分,一般生长有盐生、耐盐植物。柴达木盆地是世界上盐沼连续分
布面积最大的地区,这些盐沼不仅蕴藏了丰富的盐业资源,还阻止了沙漠在盆地的肆意扩张。
该地盐沼中的植物群落常以湖水为中心、随地下水位深度和土壤盐渍化程度的不同环湖呈带
状有规律的分布。下图示意柴达木盆地盐沼植物分布剖面。据此完成5〜7题。
5.柴达木盆地盐沼主要分布在()
A.盆地边缘冲积扇
B.周围山间谷地
C.盆地底部平原
D.季节性河流沿岸
6.以下盐沼植被类型中分布在环带H的是()
A.盐壳B.盐角草、碱蓬
C.芦苇D.向草甸过渡植被
7.柴达木盆地多盐沼分布,原因之一是底部还加了一层“防渗膜”。这里的“防渗膜”是指
()
A.盐沼植被B.季节性积雪
C.永久性冰川D.冻土层
答案5.C6.B7.D
解析第5题,根据材料“盐沼中的植物群落常以湖水为中心、随地下水位深度和土壤盐渍
化程度的不同环湖呈带状有规律的分布”可知,盐沼主要分布在盐湖的周围,也就是地下水
深度较浅、海拔较低的盆地底部平原地区。选C。第6题,湖水干涸后,水中的盐碱沉积,
凝结成坚硬的盐壳,A错;盐角草、碱蓬是适合生长在盐田的生物,环带II地下水埋藏浅,
含盐量高,适合盐角草、碱蓬的生长,B正确;芦苇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浅水地区,
常形成苇塘,不耐盐碱,C错;向草甸过渡的植被应位于离盐湖较远的地带,D错。选B。
第7题,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土壤含有冻土层,可以防止盐分的下渗。选D。
(2024•广东深圳模拟)冬给措纳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布青山(昆仑山脉东段中支
阿尼玛卿山的一段)、布尔汗布达山(昆仑山脉东段北支)之间,面积232.2knr2,湖面海拔4090
m,年降水量约300mm,年蒸发量约1000mm。冬给措纳湖拥有一大片湿地,给人以心灵
震撼之美。下图示意冬给措纳湖水系。据此完成8〜9题。
y湖泊
4河流及
r流向
三三二湿地
*山脉
8.在常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环境中,冬给措纳湖水位保持基本稳定,可能的原因是()
A.地壳不断抬升B.河流水的补给
C.湖泊泥沙淤积D.人类干扰较少
9.冬给措纳湖流域北部拥有大片湿地,其形成的地质条件是()
A.岩石水平成层分布
B.熔岩台地面积较大
C.地壳处于沉降时期
D.地下永久冻土深厚
答案8.B9.D
解析第8题,由材料可知,冬给措纳湖流域的年降水量远低于年蒸发量,该湖泊能够保持
水位的基本稳定,依靠的是河流水的常年补给,使得湖水的收支平衡,水位基本稳定,B正
确。这种湖泊水位的基本稳定主要与区域水量平衡有关,与地壳运动、泥沙淤积以及人类干
预关系不大。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商平台商家与消费者权益保障交易协议
- 建议书合同投资建议书
- 有关工程安装合同
- 设备工程安装合同
- 大数据产业应用研究合作合同
- 保利花园物业管理服务协议
- 网站安全维护协议
- 交通协管员聘用合同
- 酒店连锁经营管理授权协议
- 培训技术服务合同
- 2024数据中心综合布线工程产品选用指南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知识试题
- 2024春节后复工消防安全专题培训
- 班组建设与班组长管理培训
- 三级老年病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20年版)
- 酒店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 GCP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砸墙合同协议书(2篇)
- 2024加油站操作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GB/T 5267.5-2024紧固件表面处理第5部分:热扩散渗锌层
- 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