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西师新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西师新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西师新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西师新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西师新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西师新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63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在暗室里,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则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2、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

筷子B.

铁锤C.

独轮D.

起子3、下列现象,跟回声有关的是()A.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B.“土电话”也可以传声C.夜深人静时,说话的声音显得特别响D.船只利用声音测定距冰山的距离4、如图,4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水,水面高度各不相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吹出“do”、“re”;“mi”、“fa”、四个音阶;则与“fa”相对应的瓶子是()

A.

B.

C.

D.

5、暑假的一天,李华同学在池塘边散步,她朝平静的池水看去,映入眼帘的有碧绿的荷叶、天空中的白云、彩色的锦鲤、池边的景色等,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彩色的锦鲤B.天空中的白云C.碧绿的荷叶D.池边的景色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D.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的噪声干扰,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控器装置7、下列有关图示的情景,表述正确的是(

)

A.天坛的回音壁是利用声音的反射,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声音加强B.传统的自行车尾灯是光源,发红光达到安全警示的作用C.石油气主要是利用降低气体温度的方法,液化后被储存在钢瓶内D..

验钞机能够发出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出荧光8、图示为水塔和用户水管;水龙头连接的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塔储满水时每个水龙头水阀承受的水压一样大B.水塔储满水时水龙头e

水阀承受的水压是最大的C.当水位降至LL隆盲

水平线时拧开e

仍然有水流出D.当水位降至LL隆盲

水平线时拧开e

不再有水流出9、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

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某同学拿了一个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要想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则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小于____cm;要想用这个凸透镜得到放大的实像,则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在____cm至____cm之间,此时像距大于____cm;要想用它得到缩小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大于____cm.11、如图所示,小芳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操作的错误是____.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作匀速运动.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现将一瓶矿泉水放在室外,过一段时间,水会凝固成冰,在凝固的过程中______热量,温度______;当水全部结成冰后,质量______,密度______.1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______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一根原长10cm

的弹簧挂重2N

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2.5cm

则挂重4N

的物体时,弹簧的长度是______cm

.14、把①理发剪刀;②镊子;③钳子;④剪铁皮的剪刀;⑤钓鱼竿;⑥瓶盖起子;⑦定滑轮;⑧动滑轮;⑨天平等进行正确分类.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____;属于费力杠杆的有____;属于等臂杠杆的有____.(填序号)15、钳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它的钳柄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____;钳口较薄,是为了增大____.使用钳子剪铁丝时,用力越大,铁丝越容易剪断,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有关.16、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原理是根据公式:____;实验室测量体积常采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17、如图1所示电路中;

(1)若要两灯串联,应闭合开关____;若要两灯并联,应闭合开关____;

(2)若并联时干路的电流如图2电流表所示,则干路电流大小为____;而流过L1灯的电流为0.3A,则流过L2灯的电流大小为____.

18、一条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反射角是______.若反射角增大15°反射光线和入射线的夹角是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9、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____.(判断对错)20、光在反射时,虽然光的传播方向变了,但传播速度不变.____.(判断对错)21、用紫外线验钞是使荧光物质发光.____(判断对错)22、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在水中不一定沿直线传播.()23、只有将各种机器作为动力所产生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1题,共10分)24、在室外观察大楼的窗户,为什么关着的窗户看上去很亮,而开着的窗户却黑洞洞的?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3题,共6分)25、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来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座平直峭壁间的某一位置鸣枪,并利用秒表记录了听到回声的时间,他发现在经过了1s后听到了第一次回声,又经过0.5s再次听到了回声,已知常温下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m/s,求: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多少?26、处处留心皆学问;你仔细观察过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吗?请你用所学的光学知识解释为什么汽车的前挡风玻璃都是倾斜安装的.

27、完成甲;乙两图中的光路图.

评卷人得分六、其他(共1题,共4分)28、夏天;小明和家人到北海公园游玩,在湖上泛舟,爸爸用力向后划桨,小船快速向前驶去.上岸后,小明静靠在湖边长椅上休息,通过树丛看着天上浮云悠悠的移动,耳边传来清脆的鸟鸣声.微负带着淡淡的花香迎面吹来,小明感到一丝凉意

请从上面的阅读材料中找出一处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叙述;并标明相关的物理知识.

。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叙述涉及到的相关物理知识举例耳边传来清脆的鸟鸣声空气传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分析】镜面反射后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正好处在这一方向上时,获得的光线很强,其他方向上几乎没有反射光线.

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解析】【解答】解:当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时;在平面镜上会发生镜面反射,所以光线会集中在竖直方向,所以从侧面看到的平面镜是暗的;而纸会发生漫反射,所以在侧面看到的纸是亮的.

故选C.2、A【分析】【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解析】【解答】解:铁锤;独轮车和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它们都是省力杠杆,故B、C、D不符合题意;

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它是费力杠杆,费了力但省距离,故A符合题意.

故选A.3、D【分析】【分析】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从而反射回来的现象.【解析】【解答】解:

A;雷雨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比声音传播的速度要快的多;故A不符合题意;

B;“土电话”也可以传声;说明固体可以传声,故B不符合题意;

C;夜深时说话特别响亮是因为没有受到其它声音的干扰;就感觉比较响亮,与回声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船只利用声音测定距冰山的距离的原理是:在船上发出超声波;当遇到冰山时,声音会被反射回来;根据声音传播的时间和速度即可求得距离冰山的距离,故D符合题意.

故选D.4、D【分析】

用嘴粘着瓶口吹气,是瓶内的空气柱振动,水越多,空气柱越短,空气柱的振动频率越快,音调就越高.音调从低到高的排列是CBAD,对应的音调是“do”、“re”;“mi”、“fa”4个音阶;则与“fa”这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是D.

故选D.

【解析】【答案】声音的音调和振动率有关;频率越快,音调越高.相同条件下,空气柱越长,其振动频率越慢,音调就越低.

5、A【分析】解:A

彩色的鲤鱼是在水里;从上面看时,会感到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故A符合题意.

BD

天空中的白云;池边的绿柳都是通过平静的池水成的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D不符合题意;

C;荷叶是长在水面上的;我们之所以看见是因为荷叶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及其应用.【解析】A

6、A【分析】解: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相同,故B错误;

C;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C错误;

D;安装噪声监控器装置;只能知道噪声的强弱,并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A.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相同;

C;真空不能传声;

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控器装置;只能知道噪声的强弱,并不能减弱噪声.

本题综合考查了关于声音的知识,属于基本内容,只要对每个选项细心分析,比较简单.【解析】【答案】A7、A【分析】解:A

天坛的回音壁是利用声音的反射;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声音加强,响度增大,故A正确;

B;传统的自行车尾灯是一块块互相垂直的平面镜组成的;可以将照射来的光反射回去,不是光源,故B错误;

C;石油气主要是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后被储存在钢瓶内的,故C错误;

D;验钞机能够发出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出荧光,故D错误。

故选A。

(1)

声音可以发生反射;形成回声,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可以使原声加强;

(2)

自行车尾灯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来提醒后车注意的;

(3)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4)

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制成的。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反射、光的反射、液化的方法、紫外线的应用等,综合性强,但难度不大。【解析】A

8、D【分析】解:A

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abcde

各点的深度不同;所以液体产生的压强不同,故A错误;

B;水塔储满水时水龙头e

水阀所处的深度最小;所以水对e

处产生的压强最小,故B错误;

C;D

打开水龙头后;水龙头与水塔组成连通器,低于水塔水位的位置不会有水流出,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连通器的特点: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本题考查的是对连通器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连通器的工作原理.【解析】D

9、C【分析】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镜中的你与你面对面,所以镜中的你用左手写字,笔往左移动.

所以选项A;B

D错误;选项C正确.

故选C.

根据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又关于镜面对称,所以人成的像看起来是左右相反的来解答此题.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应用,掌握像与物体相对于平面镜对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解析】C

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略

【分析】【分析】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析】【解答】解:(1)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15cm<f,凸透镜的距离应该小于15cm;

(2)2f>u>f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则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在15cm至30cm之间,此时像距大于30cm;

u>2f时;丙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即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大于30cm.

故答案为:15;15;30;30;30.11、略

【分析】

如图;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受到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拉力不是水平向右,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不是平衡力,木块虽然进行匀速直线运动,但是滑动摩擦力不等于拉力.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作匀速运动.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压力增大,滑动摩擦力增大.

故答案为:拉力不在水平方向上;变大.

【解析】【答案】(1)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显示拉力大小,当木块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平衡力,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

(2)滑动摩擦力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时,增大压力,滑动摩擦力增大.

12、略

【分析】解:冰是晶体;水凝固成冰的过程是晶体凝固过程,晶体凝固过程需要放出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

水结冰的过程中;状态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

故答案为:放出;不变;不变;减小.

(1)

水会凝固成冰;属于晶体凝固,要放热但温度不变.

(2)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无关;

(3)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与质量;体积无关,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温度有关.

此题考查学生对晶体凝固的特点、质量、密度影响因素的掌握情况,知道质量与状态无关,密度与状态有关,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解析】放出;不变;不变;减小13、弹性限度内;15【分析】解:(1)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

受到拉力为2N

时,伸长鈻�L1=L1鈭�L0=12.5cm鈭�10cm=2.5cm

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由于F2=2F1

故鈻�L2=2鈻�L1=2隆脕2.5cm=5cm

此时弹簧的长度:L2=L0+鈻�L2=10cm+5cm=15cm

故答案为:在弹性限度内;15

(1)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2)

由物重2N

时弹簧的长度和原长;求出伸长的量,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求出伸长量,加上弹簧的原始长度就是弹簧现在的长度.

此题考查的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需要注意是:弹簧受到拉力时,弹簧的长度等于弹簧的原长加上弹簧的伸长量.【解析】弹性限度内;15

14、略

【分析】【分析】杠杆分三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动力比小于阻力臂的是费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结合生活经验可做出判断.【解析】【解答】解:①理发剪刀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②镊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③钳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④剪铁皮的剪刀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⑤钓鱼竿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⑥瓶盖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⑦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⑧动滑轮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⑨天平的实质是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故答案为:③④⑥⑧;①②⑤;⑦⑨.15、略

【分析】【分析】(1)增大摩擦力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

(2)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大小和方向有关.【解析】【解答】解:(1)钳柄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易滑落.

(2)钳口较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

(3)使用钳子剪铁丝时;用力越大,铁丝越容易剪断,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故答案为:摩擦力;压强;大小.16、略

【分析】【分析】测量密度的实验包括测固体的密度和测液体的密度,它们的原理都是相同的,都要依据密度的公式.因此,在选择仪器和实际操作中,也有相似之处.【解析】【解答】解:测量密度的原理是依据了密度的公式ρ=;因此只有测出质量和体积才能求出物体的密度,测质量常用的工具是天平,测体积常用的工具是量筒.

故答案为:ρ=;量筒.17、略

【分析】

(1)要组成串联电路,则两灯应首尾相连,则由电源正极出发,应使电流先经L2再流入L1,再由S2流入电源负极,故应闭合S2;

若要组成并联电路,则两灯应并列接在电源两端,则由电源正极出发,应分为两支,即先经S3将L1左侧、L2的右侧连接;L1的右侧与L2的左侧连接后,经S1流入电源负极,故应将S3与S1闭合;

(2)由图可知;电流表量程为0~0.6A;则表盘中的最小分度为0.02A;则指针的示数为0.54A;

两灯并联,则干路电流等于两支路电流之和,则流过L2的电流I2=I-I1=0.54A-0.3A=0.24A;

故答案为:S2;S1、S3;(2)0.54A;0.24A.

【解析】【答案】(1)将各电器首尾相连再接在电源两端即组成串联电路;将各电器并列排列起来接在电源两端则组成并联电路;

(2)根据接入电路的接线柱可知电流表的量程,则可知最小分度,则可求得指针所指的示数;再由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求得流过L2灯的电流.

18、略

【分析】解:根据光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此时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则入射角为90°-60°=30°,所以反射角也为30°;

当反射角增大15°时;则入射角也增大15°,变为45°,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就等于反射角与入射角之和,即为90°.

故答案为:30°;90°.

知道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根据线和角的关系结合光的反射定律进行解得.

本题考查了入射角的概念和光的反射定律,学生容易在第一个空上出错,然后导致第二个空也出错,这是由于没有正确理解入射角的概念造成的,这一点要特别注意.【解析】30°;90°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9、×【分析】【分析】机械效率概念的引入,是因为使用机械时,不仅不能省功,反倒要费功,也就是说要多做些额外功;我们当然希望有用功越多越好,额外功越少越好;所以为了衡量一台机械的好坏,我们引入了机械概念这一物理量,即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解析】【解答】解:

在使用机械时;

人们为完成某项任务必须做的功叫有用功;对完成任务没有用,但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叫总功;

有用功与总功之比是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公式是:η=;所以此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光的反射现象是指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还回到原来的介质中的现象,此时光的传播速度不变.【解析】【解答】解:光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并且回到原来物质中,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的速度不变.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主要应用是杀菌消毒和验钞.【解析】【解答】解: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荧光的现象制成的;故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22、×【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在水中也是沿直线传播.所有此题的说法是错误的。考点:本试题考查的是光的直线传播。【解析】【答案】错23、×【分析】【解答】解:除机械设备以外;任何物体发生的位置的改变都叫机械运动,故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据此分析判断.四、简答题(共1题,共10分)24、略

【分析】【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1)阳光照在关着的玻璃窗上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刚好进入观察者的眼睛,所以觉得明亮刺眼;

(2)阳光照进开着的玻璃窗,很少有光反射出来进入观察者的眼睛.【解析】【解答】答:因为关着的窗户玻璃发生的是镜面反射,有较多的光线进入观察者的眼中,所以看上去很亮;而开着的窗户光线射入室内,几乎没有光线进入观察者的眼中,所以看上去是黑洞洞的.五、解答题(共3题,共6分)25、略

【分析】【分析】(1)声音的反射产生回声;枪响后1s听到一边峭壁的回声,说明单程时间是0.5s,再根据速度公式s=vt即可计算出一边峭壁到测量员的距离;

(2)同理再经0.5s听到另一边峭壁的回声;则声音到另一边峭壁的单程所用的时间为0.75s,根据速度公式s=vt即可计算出另一边峭壁到测量员的距离;

(3)将两个距离加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