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西师新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西师新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西师新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西师新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西师新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西师新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物理事实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A.霓虹灯的灯光五颜六色B.彩色电视机的画面五彩缤纷C.色彩丰富的水彩画D.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2、【题文】一位同学从二楼登上四楼,用了20s。则他上楼时的功率最接近()A.十几瓦B.几十瓦C.一百几十瓦D.几百瓦3、如图(5)所示的观察装置类似于光学中学过的()

A.凸透镜B.凹透镜C.潜望镜D.放大镜4、如图所示,一支温度计浸在20隆忙

的酒精中.

小明取出温度计,放到20隆忙

的空气中,温度计的示数将()

A.不变B.一直降低C.一直升高D.先降低后升高5、如图是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舰长304米、舰宽70.5米,满载时排水量达67500吨(g取10N/kg,计算时海水的密度近似和水的密度相等)有关“辽宁号”说法正确的是()A.它满载时所受的浮力为6.75×108NB.舰载机起飞后,航母受到的浮力不变C.舰载机起飞后,航母浸入的体积变大D.航母满载时浸入的体积为6.75×108m36、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静止B.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C.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不可能发生力的作用D.物体不受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就一定不改变7、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熔化时都有一定的熔点B.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C.降低温度、压缩体积都可以使气体液化D.热水杯口的“白气”是水蒸气9、2013年休斯顿全明星赛先发名单公布科比成票王。

目前;联盟官方已公布了2013年休斯顿全明星赛的先发名单.湖人的科比总共获得了1591437票,以7791票的优势击败詹姆斯(1583646票),成为本次全明星赛的票王.

2013年全明星周末的东部先发球员有:朗多(924180票);韦德(1052310票)、詹姆斯、安东尼(1460950票)和加内特(553222票);西部先发则由以下球员组成:保罗(929155票)、科比、杜兰特(1504047票)、格里芬(863832票)和霍华德(922070票).投票期间一直被热捧的林书豪没有入选.

按照惯例,替补球员将由30支球队的主教练投票选出.各位主教练将从各自联盟中选出7名球员,包括2名后卫、3名前锋(中锋归入此类)和2名不限位置的球员,教练不允许把票投给己队球员.全明星的替补阵容名单将会在美国时间1月24日公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热火的斯波尔斯特拉和快艇的德尔•内格罗两位教练,将担任东西部全明星队的主帅.如图是同学们喜欢的篮球巨星--科比的扣篮照片,同学们对有关篮球的讨论说法中正确的是()A.抛出去的球,上升时不受力的作用B.拍球时手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科比跳起后,只受到重力的作用D.篮球与篮球架撞击时,篮球不会产生弹力10、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导体中有电流时,在它周围的空间就会产生电磁波B.电磁波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客观存在的C.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它周围的空间就会产生电磁波D.电磁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11、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B.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C.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D.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大12、如图所示,小车处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重为2N

的钩码相连,在轻绳的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所受的桌面对它的摩擦力为2N

方向向左B.若此时细绳突然断裂,小车将向左运动C.若想让小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大小为4N

水平向左的的拉力D.此时小车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回音壁利用的是声音的反射B.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航天员在飞船内或飞船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交流必须要利用电子通信设备,通过无线电波进行C.轮胎温度升高或重压时会破裂并发出很大的响声,这是因为轮胎材料破裂时振动发声D.超声能破坏细菌结构,从而可以对医疗器械和食物进行杀菌消毒,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14、下列物态变化中放热的是()A.熔化B.液化C.凝华D.凝固15、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铅笔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大B.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大C.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D.铅笔在甲、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6、静止放在地面上的足球受到了地面对它的支持力,那么支持力的施力物是____;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叫做“力的三要素”.17、两台起重机,分别提起质量相同的重物至相同的高度,甲以0.2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乙以0.3米/秒的速度匀速提升,则两起重机做的功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它们的功率之比为____.18、把底面积为4×10-2m2,重为200g装有水深为10cm的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水对杯底的压强为______Pa.水对杯底的压力为______N;若容器中水的质量为5Kg,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Pa.19、“业余侦探”小星发现两个并拢的“可疑”鞋印,为了估测那个人的体重,小星在方格纸上描下一只鞋底接触地面部分的轮廓如图,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5cm2(

测量时,凡大于半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都不算)

为了测量压强,他在紧挨鞋印旁边地面用压力测力计竖直向下压一薄垫片,垫片的重力不计,与地面接触的面积是10cm2

当垫片下陷的深度与鞋印的深度相同时,压力测力计读数是25N.

根据以上数据(g

取10N/kg)

可求得:

(1)

垫片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Pa

(2)

“可疑”人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___N

.(3)

“可疑”人的质量为_________kg

.20、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下,原来静止的,将保持______状态,原来运动的,将保持______状态。21、眼睛看物体时,眼球即好像生活中的____.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____上,形成物体的____、____、____像.22、垄脵

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

声速用声音在15隆忙

时的传播速度).

某超音速飞机飞行的马赫数为2.5

若广州到北京的距离为1700km

这架飞机从广州飞到北京需要______s

垄脷

宇宙飞船的横截面积S=50m2

以10km/s

的恒定速度航行,设在宇宙空间平均1m3

有1

颗微流星,那么飞船在1min

内碰到微流星个数N=

______颗.

23、如图所示,把蜡烛放在a、b;c、d各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则:(其中F为焦点,P为二倍焦距处)

(1)在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时;蜡烛放在______点上。

(2)当屏上出现与物体等大的实像时;蜡烛放在______点上。

(3)当屏上观察不到像时;蜡烛放在______点上。

(4)当蜡烛放在______点上;凸透镜不可能成像。

(5)若把蜡烛放在c点上,能成倒立、______的实像,把屏和蜡烛的位置颠倒一下,则成______的、倒立的实像。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5分)24、三峡水电站实现了水能和电能的转化.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28分)25、测量与运动垄脜

如图,小明同学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mm

物体的长度是____cm

垄脝

为了测量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数据记录表格,表格第一行(

实验序号所在行)

的两空中应分别填写:____和____。某同学测量了三次,求得一张纸的厚度分别为:0.084mm0.085mm

和0.086mm

则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可记录为____mm

。实验序号一张纸的厚度/mm

平均值/mm

垄脵

垄脷

垄脹

垄脟

在学会使用秒表的活动中,某同学测量某段时间后秒表指针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同学记录的时间值应是____s

垄脠

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实验中,所依据的测量原理是____。所选用的基本测量器材是____和____。垄脡

在研究气泡运动规律的实验中,为了有利于实验的研究,气泡的运动不宜过____(

选填“快”或“慢”)

为了达到该目的,实验中你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26、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小明同学选用了一块带钩的长方体木块(

重力为G

各个表面粗糙程度一样)

质量相等的几个钩码、弹簧测力计一只.

请补全下列步骤中的相应内容:

(1)

小明把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他用弹簧测力计水平______拉动木块运动.

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______.

(2)

接着,他在木块上先后增加二个和四个钩码,重复步骤(1)

分别读出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

和F3

发现F3>F2>F1

这说明______,该实验中应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

(3)

取下钩码.

他又把该木块侧放在水平桌面上.

按步骤(1)

的方法再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他这样操作是为了研究______.27、(2012•宿迁)某学习小组使用几个相同的滑轮分别进行机械效率的测定,如图.他们将测得钩码重G、拉力F、钩码上升的髙度h、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并将计算出的有用功W有用、总功W总和机械效率η数据一并记入下表:

。实验G/NF/Nh/ms/mW有用/JW总/Jη122.10.10.10.20.2195.2%221.20.10.20.20.2483.3%320.90.10.30.20.27★(1)表格中数据★=____;

(2)比较实验1、2,第2次的机械效率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

(3)比较实验2、3,影响这两次实验机械效率不同的主要因素是____,使用滑轮组的优点是____.28、小明利用蜡烛做了几个物理小实验。

(1)

如图甲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烛焰随着声音的节奏跳动,这说明声音具有______。

(2)

如图乙所示;小明想通过AB

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______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______。

(3)

如图丙所示,蜡烛通过小孔在屏(

半透明的塑料薄膜)

上成的像是______(

选填“正立”或“倒立”)

的,形状与______(

选填“小孔”或“蜡烛”)

相同。保持蜡烛位置不变,手拿着针孔照相机远离蜡烛,像将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评卷人得分六、作图题(共1题,共4分)29、如图所示,从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一条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另一条过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分析】混合光分散为单色光的过程叫光的色散;色散的特点是形成了光带.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出现各种色光,雨过天晴天空彩虹凌空飞架,早晨看到日光下的露珠呈现五颜六色,这些现象都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都属于光的色散.【解析】【解答】解:A;霓虹灯的灯光是因为里边的是稀有气体;是利用稀有气体的性质,不是光的色散;.

B;电视机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的;不是混合光分散为单色光的过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色彩丰富的水彩画它颜色都是根据这三种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故C不符合题意.

D;雨后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在空气中的小水珠上形成的光带;是色散现象;

故选D.2、C【分析】【解析】中学生的体重在G=500N左右;一层楼高3m,二楼到四楼高度为h=6m.

登楼的功率为故选C.【解析】【答案】C3、C【分析】【解答】墙上面有一个平面镜;由光的反射可知周围事物在平面镜中成像;

下面的水盆的水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物体通过两次反射使下面的一方就可以看到上面的物体的虚像.且其装置类似与现代的潜望镜装置.

故选C.

【分析】首先明白图中的意思,然后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即可解答此题.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很多,例如:在某饭店的一个长方形房间里,为了使客人感觉室内宽敞,主人在一面墙上装了一个与墙等大平面镜,这是利用了反射原理达到这一目的,这样可以使人感觉房间的大小是原来的2倍.4、D【分析】【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蒸发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蒸发吸热。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蒸发吸热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解答】刚从酒精中在取出的温度计;液泡上粘有酒精,酒精蒸发吸热,所以温度计的示数先下降,当酒精蒸发完后,温度计示数就上升,上升到和空气温度相同。

故选D。【解析】D

5、A【分析】【分析】(1)已知满载时的排水量;可求受到的浮力,浮力就等于满载时排开的水的重力;

(2)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求排开水的体积.【解析】【解答】解:A、它满载时所受的浮力为F浮=G排=mg=6.75×107kg×10N/kg=6.75×108N;故A正确;

B;舰载机起飞后;航母受到的重力减小,所以浮力也减小,故B错误;

C;舰载机起飞后;航母受到的浮力减小,所以浸入的体积也减小,故C错误;

D、根据公式F浮=ρgV排可知,航母满载时浸入的体积V浸=V排===6.75×104m3;故D错误.

故选A.6、D【分析】【分析】掌握运动和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非平衡力,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解析】【解答】解:A;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还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A错误;

B;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错误;

C;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体或电荷间的相互作用,C错误;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不受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就一定不改变,D正确.

故选D.7、C【分析】解: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错;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B错;

C;若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海底反射回来,记录收到回波的时间,再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利用速度公式可以求海底的深度,故C正确.

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慢;故D错.

故选C.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如图,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以及回声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解析】【答案】C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8、AC【分析】【分析】(1)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2)液体沸腾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

(3)液化方法:①降低温度.②压缩体积.

(4)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解析】【解答】解:A;晶体熔化时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故A正确;

B;沸腾只能在某一特定温度(沸点)并持续加热下进行.故B错误;

C;降低温度、压缩体积都可以使气体液化.故C正确.

D;热水杯口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

故选AC.9、BC【分析】【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

(1)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力.【解析】【解答】解:A;抛出去的球上升时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错误;

B;手排球;手感到疼,说明球给了手一个反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

C;科比跳起后;只受到重力作用,故C正确;

D;篮球与篮球架撞击时;篮球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故D错误.

故选BC.10、BCD【分析】【分析】解此题要知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它周围的空间就会产生电磁波;电磁波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客观存在的;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解析】【解答】解:A;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它周围的空间就会产生电磁波.导体中有电流但电流不变时,不能产生电磁波.A说法不正确.

B;电磁波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客观存在的.B说法正确.

C;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它周围的空间就会产生电磁波.C说法正确.

D;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D说法正确.

故选BCD.11、BD【分析】解:

(1)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被拉出的过程中;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始终等于木板A重力,即压力大小不变,故B正确,C错误;

(2)在拉动过程中,受力面积逐渐减小,压力不变,由p=可得;A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增大,故A错误,D正确.

故选BD.

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而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由题可知压力和接触面积(受力面积)的变化情况,利用压强公式p=可求得压强的变化.

本题考查压力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压强公式的应用,此题中要先分析压力的变化,明确重力是不变的,则压力不变,再根据压力不变时,压强公式判断出压强的变化.【解析】【答案】BD12、ACD【分析】【分析】(1)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属于平衡状态;所受力为平衡力;

(2)

平衡力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3)

运动的物体由于惯性;将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本题考查了平衡力;惯性的知识点;是一道力学综合题,有一定难度。

【解答】

A.由于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的桌面对它的摩擦力与拉力平衡,大小为2N

方向向左,故A正确;

B.由于小车是运动的;若此时细绳突然断裂,小车具有惯性将会机型向右运动,故B错误;

C.若想让小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摩擦力向右,大小为2N

需要大小为4N

水平向左的的拉力,故C正确;

D.在竖直方向上;小车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ACD。

【解析】ACD

13、AD【分析】略【解析】AD

14、BCD【分析】【分析】六种物态变化,三个吸热三个放热。此题考查六种物态变化吸放热情况,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核,需要熟练掌握。【解答】六种物态变化,三个吸热:熔化、汽化、升华,三个放热:凝固、液化、凝华;BCDBCD符合题意。故选BCD。【解析】BCD

15、BD【分析】解:因为都是漂浮;铅笔所受浮力都等于铅笔重(

浮力相等)

所以C错误,D正确;

F赂隆=娄脩脪潞V脜脜g

由娄脩脪潞=F赂隆V脜脜g

可知;

当F赂隆

相同时;V脜脜

大的液体密度小,由图知甲V脜脜

的大,所以甲的密度小,故B正确,A错误.

故选BD.

铅笔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都漂浮;所受浮力都等于铅笔重,受浮力相等,再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即可.

解答此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漂浮条件:F赂隆=G脦茂

二、下端带橡皮泥的铅笔就是简易液体密度计,浸入体积大的液体密度小,浸入体积小的液体密度大.【解析】BD

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6、略

【分析】【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2)力的三要素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三要素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解析】【解答】解:(1)静止放在地面上的足球;支持力的施力物是地面;

(2)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故答案为:地面;大小;方向;作用点.17、略

【分析】

(1)困为两台起重机;分别匀速提起质量相同的重物至相同的高度,所以两台起重机对物体的拉力相同,上升的距离相同,根据W=FS可知,两起重机做的功相同;

(2)两台起重机对物体的拉力相同;甲以0.2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乙以0.3米/秒的速度匀速提升,根据P=FV可知,它们的功率之比为2:3.

故答案为:相同;2:3.

【解析】【答案】(1)先分析两台起重机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大小关系;再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FS可判断两起重机做的功是否相同;

(2)两台起重机对物体的拉力关系已分析;又知甲以0.2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乙以0.3米/秒的速度匀速提升,根据P=FV可判断两台起重机的功率之比.

18、略

【分析】解:(1)水对杯底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由p=可得;水对杯底的压力:

F=pS=1000Pa×4×10-2m2=40N;

(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G总=(m容+m水)=(0.2kg+5kg)×10N/kg=52N;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1300Pa.

故答案为:1000;40;1300.

(1)知道杯内水的深度;根据p=ρgh求出水对杯底的压强,根据F=pS求出水对杯底的压力;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水和容器的重力之和,根据F=G=mg求出其大小,利用p=求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本题考查的是液体压强和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同时出现固、液体压力压强,要注意先后顺序:液体,先计算压强(p=ρgh),后计算压力(F=pS);固体,先计算压力(在水平面上F=G),后计算压强(p=).【解析】1000;40;130019、(1)2.5×104(2)700(3)70【分析】

【分析】(1)

垫片受到的压力即为垫片对地面的压力;根据压强公式求出垫片对地面的压强;

(2)

已知每个方格的面积,从图中可以数出方格的个数,从而求出一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根据公式F=pS

可求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3)

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从而求出人的质量。本题考查压强公式和重力公式的灵活应用,关键是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站立时人是双脚着地,计算过程要注意以及单位的换算。【解答】(1)

垫片对地面的压力:

F=G=25N

垫片对地面的压强:垫片对地面的压强p=FS=25N10隆脕10鈭�4m2=2.5隆脕104Pa

(2)

一只脚的触地面积:

S隆盲=28隆脕5隆脕10鈭�4m2=1.4隆脕10鈭�2m2

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

F隆盲=p隆盲隆脕2S隆盲=2.5隆脕104Pa隆脕2隆脕1.4隆脕10鈭�2m2=700N

(3)

由G=mg=F隆盲

得“可疑”人的质量:

“可疑”人的质量m=F鈥�g=700N10N/kg=70kg

故答案为:(1)2.5隆脕104

(2)700

(3)70

【解析】(1)2.5隆脕104

(2)700

(3)70

20、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分析】解: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一个“或”字;“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也就是说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而原来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会保持原来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只到有外力改变这种状态。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掌握。【解析】静止匀速直线运动21、略

【分析】【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解析】【解答】解: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照相机;凸透镜;视网膜;倒立;缩小;实.22、略

【分析】解:垄脵

声音在15隆忙

时的传播速度v脡霉=340m/s

则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

v=2.5v脡霉=2.5隆脕340m/s=850m/s

广州到北京的距离s=1700km=1.7隆脕106m

由v=st

得;这架飞机从广州飞到北京需要的时间:

t=sv=1.7隆脕106m850m/s=2000s

垄脷

宇宙飞船飞行的速度v=10km/s=1隆脕104m/s

宇宙飞船飞行的时间t=1min=60s

由v=st

得;宇宙飞船飞行的距离:

h=v隆盲t=1隆脕104m/s隆脕60s=6隆脕105m

宇宙飞船飞行所经空间:

V=Sh=50m2隆脕6隆脕105m=3隆脕107m3

因为在宇宙空间平均1m3

有1

颗微流星;

所以飞船在1min

内碰到微流星个数N=3隆脕107

颗.

故答案为:垄脵2000垄脷3隆脕107

垄脵

已知声速的大小和超音速飞机飞行速度的马赫数;可求飞机的飞行速度,还知道两地的距离,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这架飞机从广州飞到北京需要时间;

垄脷

知道飞船的运行速度和飞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出飞船的飞行距离,根据几何公式求出飞船飞行所经空间;又知道在宇宙空间平均1m3

有1

颗微流星,据此求飞船在1min

内碰到微流星个数.

垄脵

本题考查速度;时间的计算;关键是速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还要对飞机上的一些基本参数做到了解.

垄脷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知道飞船的飞行距离乘以横截面积就是飞船飞行所经空间是本题的关键.【解析】20003隆脕107

23、cbdF放大缩小【分析】解:(1)要成实像;首先物距大于焦距,物距越小成的像越大,所以在c点成的像最大。

故答案为:c。

(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b。

(3)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d。

(4)当物体放在焦点处时;折射光线平行射出,此时不成像。

故答案为:F。

(5)由图知;c点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成放大;倒立的实像。若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根据光路的可逆性,此时应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放大;缩小。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物距等于焦距;折射光线平行射出,此时不能成像。

(2)总结规律;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物距等于焦距不成像。

成实像时;物距越小,成的像越大。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首先要熟练掌握其内容,特别是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同时考查了实像与虚像的区别;知道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而虚像不能。

还考查了光路的可逆性的应用,对所学的知识应理解,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解析】cbdF放大缩小四、判断题(共1题,共5分)24、√【分析】【分析】水中蕴含了大量的机械能,可用来发电,产生电能.【解析】【解答】解:大坝将水位提高;使水的重力势能增加,在流下时,转化为动能,再推动发电机发电,产生电能,实现了水能和电能的转化.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五、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28分)25、(1)1.40

(2)纸的张数纸的总厚度(mm)0.085

(3)100.3

(4)刻度尺秒表。

(5)快用油代替水【分析】【分析】(1)

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起始端没从0

开始,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

刻度尺无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先测出多张纸的厚度,然后除以所测的张数就会求出每张纸的厚度,求出三张纸的平均值;(3)

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4)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实验中,所依据的测量原理是v=stv=dfrac{s}{t}器材刻度尺,秒表;(5)(5)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即可知道哪种情况更便于测量气泡的运动时间和距离;【解答】(1)

图示刻度尺1cm

又分为10

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

末端刻度值为1.40cm

物体长度为1.40cm

(2)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数据记录表格,表格第一行((实验序号所在行))的两空中应分别填写:纸的张数和纸的总厚度(mm)(mm)L=0.084mm+0.085mm+0.086mm3=0.085mm

(3)

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

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

指针在“1

”和“2

”之间,偏向“2

”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1min40.3s=100.3s

(4)

实验原理:v=st

器材刻度尺,秒表;(5)

要测量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和对应的时间.

由于物体是动态的,由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知,物体运动的越慢,越易于测量.

故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措施用油代替水,使其下落速度减慢;故答案为:(1)1.40(2)

纸的张数;纸的总厚度(mm)0.085(3)100.3(4)v=st

刻度尺;秒表;(5)

快;用油代替水。【解析】(1)1.40

(2)

纸的张数纸的总厚度(mm)0.085

(3)100.3

(4)v=st

刻度尺秒表。

(5)

快用油代替水26、匀速直线;F1;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变量法;滑动摩擦力大小是否跟接触面积大小有关【分析】解:(1)

实验时;应水平匀速直线拉动木块,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则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

他在木块上先后增加二个和四个钩码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的大小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受到的摩擦力不同,其压力越大,受到的摩擦力越大,说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这种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3)

把该木块侧放在水平桌面上.

按步骤(1)

的方法再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实验中控制了压力大小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了接触面积大小,所以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是否跟接触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